小學美術教案模板六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一、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有腳的明顯特征的雕塑作品或圖片,電教媒體,演示用的陶泥,泥塑工具等。
●學生準備:制作材料(黏土、彩泥、紫砂泥、輔助材料),泥塑工具一套。
二、設計:
●引導討論:展示上兩節課學生優秀作品,提問:“有誰能將這些畫面變成立體形呢?”小組討論,并選一同學記錄,公布討論結果。
●欣賞:展示有代表性的腳的雕塑作品圖片。提示對腳的外形特征觀察,注重對捏制方法的探討研究。
●感受:帶領學生取一塊陶泥,在手中簡單捏制練習,了解泥的性能,體驗手捏制時對泥的感覺,教師也可以做演示指導。
●構思:選擇感興趣的腳,找出其特征,在心中構思捏制形狀,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等思維能力。
●討論:分組討論。“你準備捏制什么樣的腳?打算用哪些工具來表現?”教師與同學共同參與討論,還可以鼓勵其集體設計構思創作內容。
●操作訓練:按照不同性別,不同年齡,或不同動物的腳的特征,進行創作。集體創作的同學,還要根據捏制內容合理分工,組合完成。
●:對創作完的.作品,師生相互評議,可以談談自己在創作時的想法,感受,遇到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以及改進的方法等。
●再創作:針對出現的問題,啟發學生如何修改,如何使自己的作品更完美,更感人,進一步加工完善。
三、學習建議:
●是否積極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并在學習中產生濃厚的興趣。
●是否愿意與其他學生討論課堂相關問題,并主動表現合作意識。
●是否對自己完成后的作業表現出樂觀的態度,并能及時對照其他同學的作業,找出差距。
●是否有探究意識,對未知的事物能通過工具書或查找資料尋找答案。
●是否針對學習內容,配合教師做好課前的資料搜集。
●是否能用一定的制作材料,塑造出具有創新意識,體現個性的立體物。
四、教師教學隨筆: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回憶日常生活中乘車時的不同情形,體會乘車時興奮、悠閑、焦急、無奈等情緒變化,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2、能以各種人物動態表現出乘車時的情景,并學習必要的構圖知識。
3、培養學生觀察生活、回味生活的能力,通過對乘車的種種印象的討論,去發現平常事中平常人的閃光點,宣揚尊老愛幼、文明乘車的好風尚。
教學重點:通過看看、說說、想想、畫畫方式,回憶乘車時印象,激發學生的表現欲,培養熱愛生活、尊老愛幼的情感。
教學難點:用繪畫的方式表現乘車印象,發展學生的記憶能力和想像能力。
教師準備:相關圖片資料。
學生準備:繪畫工具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思路:
一、感知與體驗
教師房車的內部圖片,讓學生感受坐在里面一定會有一種舒適的感覺,然后將學生的視線引向房車的外部----原來是一輛車,由此導入本課主題:乘車印象。
二、學習與創作
1、學生回憶乘坐各種車輛的種種感受與印象深刻的事,并到黑板上畫一畫。
2、針對黑板上的繪畫作業,了解學生繪畫情況,選擇下一步的教學策略:繪畫創作的指導重點放在人物動態及相互間的位置關系、不同構圖的表現方法。
構圖----畫面的.安排可選擇車廂內的滿構圖或車廂外的大范圍的構圖。
人物----示范各種相關動態,注意人物表情及人物間的高低變化與前后遮擋。
3、欣賞不同繪畫風格的作品。
4、學生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繪畫風格,創作一幅《乘車印象》。
三、與反思
1、看賞同學們的作品。
2、可將學生作品匯集成冊。
四、學習情況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1.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體驗各種材料的不同效果。
2、引導學生嘗試用線材表現煙花。
3、指導學生學會安全的使用剪刀等工具。
2.教材簡析:本課通過引導學生回憶放煙花的情形,引領學生嘗試運用各種材料來表現煙花,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3.教學重、難點:1、點、線、面的應用。2、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來表現煙花。
課前準備;教師準備一張大紙、水彩筆、油畫棒、彩色鉛筆、水彩等。學生準備作業紙、水彩筆、油畫棒等。
4.教學活動過程:
一、引導階段:
1、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在哪兒見過煙花,都有什么樣子的。
2、引導學生回憶煙花是如何升空的,用手勢表演一下煙花。(同時引導學生發現煙花升空后是從中間向外放射)
二、掌握、創作階段;
1、觀察書上煙花的照片,說說它們的形狀象什么?
2、請幾位同學到前面的大紙上,用油畫棒或水彩筆畫畫煙花。其他同學在自己桌子上用水彩筆或彩線擺出煙花的形狀。
3、煙花的形狀豐富多變,要如何變?教師在學生畫的煙花上進行再創作,有的加粗,有的線加長,有的線彎曲,線一多一密就成了面,讓學生領悟點、線、面的大小、長短、粗細等可以讓煙花的形狀發生各種變化。
4、教師將五、六支彩色鉛筆綁在一起花煙花,出現一種五彩斑斕的效果。鼓勵學生思考還可以怎樣表現特殊的繪畫效果,如:在彩紙上畫,用深色油畫棒涂滿底色后再用硬物刮畫等。
5、每兩個人合作完成一幅作品,要求設計的煙花與眾不同,可添加上人物、建筑物,增加節日的氣氛。
作業完成后,貼在教室的墻上,互相評價、欣賞。
課后思考:除了繪畫,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來來表現煙花?
6.課前準備:
教師:各種材料粘貼的煙花的作品。
學生:彩紙、絨線、塑料繩、紙搓繩、扣子、種子等,剪刀、膠水、色彩工具。
7.課堂教學
一、引導階段:
1、出示用彩色絨線粘貼而成的煙花的畫,引導學生體會其美感。
2、請每一位帶了絨線的`同學剪下一小段來送給老師,教師將其剪成一樣長短,貼在藍色的紙上做成漂亮的煙花。(這其實是演示粘貼煙花的步驟。)
3、欣賞教師帶來的作品,請學生說說都有哪些不同材料制作的煙花。
二、發展階段;
1、引導學生說說還有哪些材料可以用來制作煙花?
2、將學生發現的可以制作煙花的材料歸一下類,如:
線狀的:絨線、塑料繩、紙搓繩等。
點狀的:扣子、種子等。
面狀的:彩紙等。
3、引導學生將彩紙剪成條或撕成小片,體會通過加工可以改造材料的性質。
4、舉一反三:還有哪些材料即可以是線狀的又可以是點狀或面狀的?
三、實踐階段:兩人合作,涂色做底或用彩紙做底子,用不同材料制作各種煙花。
四、收拾整理: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環境衛生。
課后拓展:請同學們思考,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哪些材料可以來制作煙花。
札記:在制作煙花時,有一位同學用橡皮泥搓出了條和點來利用橡皮泥本身的粘性粘在本子上;還有一位同學將一張寬紙條一頭搓起,使其成為由線狀漸變為面狀的材料,組成的煙花獨具特色。我對學生的創造性感到驚訝,也深感自豪。同時反思自己:在設計教案時是不是太小看這些學生了?有沒有充分發掘學生的潛力呢?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一、課時:
二課時。
二、目標:
1、到商店去觀察各種設計新穎的帽子,注意與影視作品、圖書中的帽子相比較,分析它們的形狀、色彩和圖案的異同。
2、培養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
3、培養學生的造形概括能力,運用自己已學過的各種方法,來完成作業。
4、作品的巧妙構思、別出心裁。
三、重點:
運用自己已學過的各種方法,來完成作業。
四、難點:
作品的巧妙構思、別出心裁。
五、準備:
1、教師:欣賞作品、實物照片數件。
2、學生:準備好各種制作工具。
六、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討論。
1、書本上的設計制作有何特點?看后有何感想?給你什么啟示?
2、如果讓你設計,你該設計怎樣的?
1、你準備用什么材料來設計?談談你的看法。
(三)分組討論。
1、1——4人組成一組,把所帶工具放一起,討論如何利用這些工具?
2、試一試,還有更巧妙的方法嗎?
3、組與組之間進行交流。
4、觀察、分析書本與示范的.作品,感悟原理。
(四)學生作業。
1、制作形式、材料不限。
2、鼓勵學生制作大膽,作品的巧妙構思、別出心裁。
3、走下位置,相互學習、相互切磋。
(五)巡回指導。
1、為一部分組出謀劃策。
2、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
3、鼓勵學生創作出與眾不同的作品。
(六)。
1、展示作品,并請小作者自由評說。
2、學生間相互欣賞作品。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交流。
1、就學生的半成品,讓其解說自己的創意及成品將出現的效果。
2、鼓勵學生用多種形式表現畫面。
(三)繼續上節課作業。
1、完成你設計的昆蟲,加進自己的想象。
2、表現帽子的角度、材料、方法別具一格。
(四)巡回指導。
1、面觀察學生作業。
2、運用自己已學過的各種方法,來完成作業。
3、鼓勵學生創作出與眾不同的、精彩的作品。
(五)。
1、以小組為單位發表作品的設計意圖。
2、展評學生作品,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各式各樣的民居建筑,欣賞獨特的藝術造型。
2、概括民居的主要特征,并能用繪畫工具表現。
3、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建筑文化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 欣賞民居的獨特造型及其特點。
教學難點 抓住主要特征表現。
教學用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中國各地分布著各種各樣的民居建筑,這些古老的房屋,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二、欣賞各種各樣的民居。
1、請大家自由地觀察各類民居的特點,挑出你自己最喜歡的那種民居,說說為什么喜歡?
2、比較不同的民居,其建筑材料和造型。(屋頂、門、窗、外形等)有什么不同?
3、總結各類民居的特點,用一個詞來表達自己的不同感受。
窯洞:取暖 溫暖
傣族竹樓:防潮 奇特
北京四合院:寬敞 溫暖
皖南馬頭墻:自由 輕松
圍合式土樓:安全 奇特
三、說說家鄉老房子的特征:
1、自由說說家鄉老房子的特征。
2、畫一畫家鄉的老房子,表現出主要的特征。
四、作品展示、展評
1、自由介紹自己的家鄉老房子,及其創作思路。
2、師生共同評價。
五、小結。
課后反思
教學內容 走近現代建筑
教學目標
1、了解近現建筑新穎簡潔的外觀及其鮮明的個性特點。
2、能運用幾何形組合的造型方式,畫出自己想像的現代建筑。
教學重點 了解近代建筑的新穎簡潔的外觀及個性特點
教學難點 能應用幾何形組合、想像現代建筑。
教學用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各種現代建筑的掛圖等,讓學生有對近現代建筑特點的感知。
2、出示各式民居,讓學生比較,得到更為鮮明的對比感知。
3、師介紹:現代建筑重視功能,具有鮮明的'個性,那鮮穎簡潔的外面,仿佛是一首節奏感強烈的樂章。
二、欣賞,感受
1、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建筑談談自己的感受。
2、重咪選擇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廣州會展中心、中華世紀壇作重點討論。
羅浮宮玻璃金字塔:簡潔、宏偉、穩重。
廣州新會展中心:流暢、氣派。
中華世紀壇:莊嚴、精致、獨特。
3、對于不同規格的現代建筑,選擇適合的詞匯表達自己的不同感受。
4、總結:現代建筑大量采用新工藝及鋼、玻璃、合成材料,突出了輕、光、透、薄的特點,大幅度地延伸空間、體現高科技的新形像。
三、學生創作
1、運用幾何形體組合的造型方式,畫出自己喜愛的現代建筑。
2、要求:
1、簡潔、明快、氣派
3、用色鮮艷、透明。
四、作品展評。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教學內容:第3課 我愛校園(活動一)
教學目的:(1)學習線描淡彩畫的基本表現方法。(2)培養學生的方位意識。(3)提高學生取景構圖個運用線條與色彩進行寫生的能力。(4)培養學生愛自己的學校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了解平面示意圖的基本知識
1.教師提問:一天.我校籃球隊到苗苗學校體育館進行比賽,如果你是籃球隊員,進入校門后,你會用什么辦法快速找到該校的體育館呢?
2.學生回答。師生說說平面示意圖在生活中的作用。
3.多媒體出示“校園平面示意圖”,了解平面示意圖的基本知識:一般由基本形、文字組成,大部分以箭頭標明方向。
4.出示課題,明確本課時的學習活動內容。
二、分組考察、討論,用基本形畫校園示意圖
1.提出活動要求:分組考察校園。根據前后左右、東南西北討論校門、教學樓、科技樓、體育館、操場等地方的方位布局。
2.師生實地考察校園,展開小組討論。
3.回教室,閱讀教材小訓練,提出練習要求:用鉛筆輕輕地勾畫出校門、教學樓、科技樓、體育館,操場等地方的基本形和位置。
4.教師反饋指導。
三、指導學生用線描淡彩的`看法畫校園示意圖
1.以建筑為例指導線描淡彩的基本畫法(教師示范)。
(1)用鋼筆在基本形上簡約地勾吾建筑的立體形態,注意適當表現門、窗、樓梯、人物等細節。
(2)畫上淡淡的水彩。
(3)顏色干后適當加勾線條。
2.欣賞教材中的學生作業。
3.提出作業要求:用線描淡彩的畫法畫一幅校園示意圖,注意用箭頭標明方向。
4.放音樂,學生開始畫。
四、欣賞學生作業進行學習
1.展示學生作業,相互。
2.學生自由交流課堂收獲。
【小學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教案01-07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6
(經典)小學美術教案10-08
小學美術教案[經典]06-07
小學美術教案【精選】05-29
小學美術教案06-14
小學美術的教案07-22
小學美術教案06-12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5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