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學美術教案模板匯總5篇
作為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參觀券的產生是隨著社會文明、文化生活不斷提高、旅游市場日漸升溫而迅速發展,尤其是其中的設計理念和印刷水平也隨著科技的進步、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我國的參觀券種類繁多,其中蘊含了深厚的政治、歷史、文化、藝術等多領域、多學科的知識。本課在帶領學生欣賞和觀察參觀券的前提下,了解生活中票券設計的基本要素、方法和規律。通過文字的排列和圖案設計,以學習設計參觀券方法,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通過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和創造,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來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加強情感態度、認知態度等的引導,并將美術和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在生活中找原型,并沿著生活的軌跡充分的發揮想象,了解設計在方便生活、服務生活、美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讓學生喜歡美術課堂。課中設計運用了話劇表演,營造了和諧、輕松愉快的學習的氛圍,引導學生觀察、猜想,驗證、操作、交流等活動,發展的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參觀券的組成。主體圖案的多種表現形式:攝影、繪畫、電腦組合、文字的主次、大小、字體的變化、統一、色彩的主、輔、主劵、副劵、存根的比例,票面的縱橫等。
2。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的展覽,設計實用,美觀,新穎的參觀劵。
3。通過本課的學習引導學生了解設計在方便生活,服務生活,美化生活的重要作用。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設計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參觀劵的組成及表現形式,用學過的知識和技能設計,制作精美的參觀劵。
【教學難點】
設計圖案,文字,色彩的協調統一,使用功能的完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課前準備。
二、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今天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新引進一批動物,喜歡動物的小朋友們急急忙忙的跑過來觀看,下面請看學生表演并思考:為什么工作人員讓那位女同學進而沒讓這位男同學進呢?
學生回答:因為這位男同學沒帶門票。
由此揭出課題。門票也叫參觀券。教師總結:參觀券是參觀展覽、觀看演出、比賽或游覽名勝古跡時,用來表示已付參觀費的憑證和留作紀念的卡片。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設計參觀券。
板書課題:參觀券的設計。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興趣的源泉在于課堂教學活動中的豐富性。”本課從一開始通過話劇表演,讓學生很容易投入到創設的情景中,深刻體會到參觀券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想更深層次的了解參觀券的興趣。
三、課中研討、體驗探究。
課件上出示同學們課前準備的參觀券,分組研究回答相關問題:
一組:參觀券由哪幾部分組成?
二組:參觀券的圖案有哪些形式?
三組:參觀券的文字由哪些特點?
四組:參觀券除了作為入門的憑證以外,還有哪些用途?
四個小組比賽看那個小組觀察的最仔細,回答的最全面。學生可結合課本中對參觀券進行分析、討論和總結。請各小組派代表起來匯報:
一組:參觀券的組成
參觀券主要是以圖案為主,再配上必要的`文字而構成。
二組:圖案是指參觀券的圖案紋樣,其內容一般是供參觀的內容或景點,具有紀念意義。
三組:文字主要由地點、名稱、票價等組成,字體可采用美術字、行書、隸書、篆書等。
四組:參觀券的色彩
顏色鮮艷,對比強烈(課件演示)。
參觀券的色彩,圖案設計要協調,不影響主要文字。
各小組的觀察的都很仔細,回答的都很全面,同學們掌聲鼓勵一下自己,你們都很棒。課件演示各種各樣的參觀券讓學生欣賞,通過各小組的匯報,體會到票面的圖案、文字、色彩設計與參觀內容是緊密結合的。
設計意圖:通過綜合學習和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究與發現,找到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發展綜合實踐能力,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小組比賽的形式,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能,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探究能力。請學生起來匯報,培養學生歸納、分析問題的能力。
四、提升設計理念
老師問:同學們想一想參觀券除了作為入場券的憑證外,還有哪些作用呢?(學生討論)
1.使用價值(是一種參觀旅游的憑證)
2.收藏價值(是景點的名片、知識的卡片、歷史照片。在我國夏朝就有了,明代有了正式的旅游門券。)教師問:既然參觀券除了作為入門憑證外,還有收藏、欣賞、宣傳廣告的作用,那么在設計時又該如何創新和突破呢?請同學們大膽想象,提出好的建議和設計思路?(學生討論)
生1:文字方面要具有宣傳性,為旅游、參觀者提供更大便利,如聯系電話、乘車路線、提示等。
生2:印刷要更精美、清晰度要更高、選用材料要更貼切。
生3:參觀券的發行要更靈活多樣,如春、夏、秋、冬四季選用不同色彩的底色,節日參觀券要更加突出喜慶氣氛。
設計意圖:美術教學特別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積極為學生創設有利于激發創新精神的學習環境,通過思考、討論、對話等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創造性地運用美術語言。學生對參觀券的用途進行探究交流,引導學生挖掘知識的意識,培養學生欣賞感知能力,提升設計理念,拓寬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五、學生作業
提出作業:為自己喜歡的公園或博物館設計一張參觀券。
作業要求:
1.主題明確。
2.主題圖案充滿主券,引人注意。
3.參觀券的名稱色彩醒目(一般用強烈對比方法進行主題與背景的色彩設計)。
出示幾張范畫粘于黑板,供學生設計時參考。
教師巡回指導,對設計得較好的同學及時提出表揚并展示其作業。
六、展示評價作業,總結全課。
學生把作品匯總在一起,固定在4開紙上,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在黑板上。每一小組派一代表評價其他小組的作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
1.先自評,再進行互評,可以比造型,比色彩,比誰的最有個性,誰的最漂亮。
2.提出修改意見
3.談感受和收獲
設計意圖:評價標準要體現多維性和多級性,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鼓勵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和能力。學生動手實踐,自由創作,培養學生設計制作能力。開展互動式參觀、交流,增強學生對創作的自信心與評價能力,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力。
通過學習本課讓我們知道了參觀券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希望同學們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留意身邊的參觀券,養成收藏的好習慣。
教后反思:
本課是一節“設計·應用”課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基本了解參觀券的一般知識、特征,并掌握有關設計知識,培養學生的設計意識和藝術創新能力,擴展審美情趣。我在課前布置學生收集參觀券,通過觀察、比較、借鑒,幫助學生解決圖案、文字、色彩的協調統一。由于學生課前的預習和課堂上老師有的放失的引導,學生對參觀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都迫不及待的投入到參觀券的制作中,作品質量還挺高,部分學生作品較有創意。“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本課的美術活動中再次得到驗證。再好的課也有不完美的地方,不足之處是有些學生作品受書上作品形式影響較大,有明顯的相同之處,缺少創新。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運用橡皮泥、色紙表現小鳥和鳥窩的形象,提高學生立體造型的能力。
2、培養學生對保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小鳥、鳥窩的造型和制作(有變化、有創意)。
教具學具:橡皮泥、色紙、手工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教授新課:
1、引導階段
(1)導入:播放鳥類活動的'光盤進入教學,引導學生欣賞、問答。
(2)請同學們說說小鳥的模樣和它們的家是什么樣子?揭示課題。
2、發展階段
(1)引導學生運用捏、搓、按、折、撕等方法試著塑造成圓形、橢圓形、立方體或長方形然后設計小鳥和它們的家。
(2)引導學生搓成不同的線,捏或用紙折成各種點、圓和立方體、長方體形象進行組合。如制作鳥窩時,可制作圓形、方形或橢圓形等外形并可以夸張其長短和粗細,還可以裝飾小花紋使制作的鳥窩更有新意。
三、收拾與整理并總結今天所學的內容,還要提倡同學們要保護鳥類不能去傷害它。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不同色彩給與我們的各種不同的感受。
2.通過甜、酸、苦、辣、咸五種味道的辨別,學會用各種色彩,圖形表現五種不同的味道。
3.培養學生對色彩的敏銳感覺,初步掌握各種色彩在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運用各種色彩,圖形表現五種不同的味道。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對生活中事物色彩的敏銳感覺。
教學過程:
一、貼近生活,品嘗味道
1.請學生談談爸爸或媽媽炒的拿手好菜,并說出令人回味的理由?
2.師:都說文房有四大寶貝:筆、墨、紙、硯。要想擺上一桌美味佳肴肯定少不了廚房的寶貝:調味瓶。可是老師家中的調味瓶色彩,款式都一樣,時常辨別其中裝的是鹽,糖,味精還是其他調料。
3.師擺出幾個調味瓶,請幾位同學上臺品嘗(閉眼),并通過品嘗時流露的不同表情讓在座的同學猜出其中的口味。如甜、酸、咸、苦、辣。
二、出謀劃策,設計五味瓶標志
1.師在黑板上畫出不同的味瓶的外型,讓在座的同學出謀劃策,設計標志,幫助老師識別其中的口味。(板書課題:五味瓶)
2.師總結:
(1)設計人物表情;
(2)畫出符合這種口味的`食物;
(3)以色彩表現。
3.邀請學生上臺把教師事先畫好的人物表情貼愛相應的五味瓶上,師給人物起名字:辣妹子、甜心公主、苦丁王子、酸醋王子、咸味公主。
4.把學生分成五個小組,各組派一名代表上臺抽簽,簽上分別寫著:辣妹子,甜心公主,苦丁王子,酸醋王子,咸味公主。讓小組成員在各自的紙上畫出相應人物喜歡吃的食物。
如:辣妹子——辣椒、芥菜
甜心公主——糖果、西瓜
酸醋王子——檸檬、楊梅
三、體驗色彩,結合圖形表現五味瓶
1.教師以水粉顏料畫出“四川版”的水煮活魚,讓學生體驗色彩上辣的感覺。
2.學生交流討論其它色彩帶給你的感覺。
(教師簡單介紹冷暖色彩的對比)
3.幫助學生結合圖形,如食物外形,人物表情等更形象生動地表現不同的味道。
四、學生實踐,裝飾五味瓶
1.教師在黑板上貼出幾個五味瓶的外形,讓各組各設計一組的甜酸苦辣咸的五味瓶的標志,進行裝飾。
2.小組成員分享集體的智慧,努力設計出最完美的標志,表現五味瓶。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發現學生設計過程中的閃光點,適時引導。
五、展評作品
1.學生粘貼小組作品,自評,互評,發表感受。
2.教師展示拼帖的作品,讓學生談談手工形式所表現味覺的美感,引導學生回家也動手來剪一剪,拼一拼。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嘗試運用推平、捏、壓、搓等方法表現物體的細節。
活動準備:
各色彩泥、肥皂盒、海綿寶寶圖片、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看,圓圓的眼睛,大大的嘴巴,這是誰呀?他就是我們的好朋友,海綿寶寶!
二、了解不同的臉部表情。
1.師:看,海綿寶寶他是什么表情呢?你能選一個圖片來說一說嗎?
2.教師分析各種表情他的五官特征:開心:他很開心,你看他的嘴巴像一個彎彎的月亮,眉毛往上揚還是掉下去的?……
3.教師小結:海綿寶寶真是個表情豐富的寶寶,你們喜歡他嗎?
三、幼兒探索海綿寶寶的做法
1.師:你們想有個自己的海綿寶寶嗎?今天張老師就做了一個海綿寶寶。小朋友們看看老師的海綿寶寶是什么表情啊?他的眉毛是什么樣的?他的眼睛呢.....
2.教師示范,讓幼兒仔細觀察,并嘗試自己動手
師:首先我們取一塊黃色的泥,用推平的方法,給肥皂盒先穿一層衣服。哎呀,我一用勁,盒子就凹進去了,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我們在推泥時,盒子還是好的呢?我來告訴你們吧,我們把兩個手指頭從盒子的開口地方伸進去,用手指頭抵住盒子,這樣我們另外一只手在外面推泥的時候,盒子就不會凹進去了!現在請小朋友們也做一個海綿寶寶的身體吧!
3.近一步引導幼兒在此基礎之上增添五官
師:小朋友們看看他還少了什么?
師:現在你們用泥給海綿寶寶添上一個和別人不一樣的'表情,好嗎?
四、評價作品。
讓孩子說一說自己的海綿寶寶的表情和可能發生的事情。
小結:你們喜歡自己的海綿寶寶嗎?老師今天啊要給你們打滿分,因為我們用自己能干的小手把廢舊不用的肥皂盒變成了可愛的海綿寶寶!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利用點、線要、面組成豐富的色調來表現對象。能掌握粗細、干濕和濃淡的對比畫法能運用種墨法
教學重點 繼續體驗水墨材料的特性。用毛筆畫出各種線條。
教學難點 如何運用墨色表現不同昆蟲的形態特征。
教學用具 常用國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課湔激趣
找一找:上完"有趣的水墨游戲"這一課后,布置學生可在校園內或住家的附近進行觀察、尋找并記錄看到的`小蟲子,觀察時要注意安全,并能專注、安靜地觀察,有興趣的可新自飼養小昆蟲。
二、欣賞、評述
提供大師、小朋友的昆蟲水墨畫。
想一想:你知道有哪些畫家比較擅長畫昆蟲,他們是用了什么表現法。
說一說:
(1)談談畫家是如何用點、線、面和墨色的干、濕、濃、淡表現的。
(2)你知道的昆蟲還有哪些?
(3)動手繪畫。
畫一畫:獎你喜愛的昆蟲 以水墨的開式表現出來。
三、評價過程
評一評:大家一起以水墨特點的研究來開展師生評、學生之間互評。
課后反思 學生能對同的昆蟲產生觀察的興趣。
能用水墨畫的用色、用筆方法,大膽表現昆蟲。
【小學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教案01-07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6
(經典)小學美術教案10-08
小學美術教案[經典]06-07
小學美術教案【精選】05-29
小學美術教案06-14
小學美術的教案07-22
小學美術教案06-12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5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