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學美術教案五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戲劇臉譜的特點、樣式及有關知識,學習臉譜繪制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創造性地畫出一個臉譜樣式,提高對戲劇臉譜的欣賞能力和表現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常見臉譜樣式的繪制步驟及有關知識
難點:臉譜紋樣的流暢、和諧與色彩的恰當運用。
教學準備:
課件、彩筆或水粉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設問導入
1、課件播放京劇節目,提問:這是什么音樂?(生答。引出戲劇)
除了京劇外,你還知道有哪些戲曲劇種?
戲劇表演除了要唱、念、做、打的.功夫處,表演前還需要
做什么準備?
戲劇的化妝與生活化妝有哪些不同?
教師:戲劇化妝色彩濃重,形式夸張,具有象征性和約定俗成的程式。
2、課件出示張飛和角圖片并簡析形式特點
二、欣賞分析
1、在戲曲表演中,臉譜的描繪往往根據戲劇角色行當生、旦、凈、末、丑來分別對待,特別是凈、丑角臉譜顯多種多樣,豐富多彩
2、課件打出資料,并講述不同樣式特點
3、課件錄像資料,讓學生再次欣賞并分辨角色行當
4、教師:臉譜既是化妝手段,也是裝飾性很強的圖案藝術,具有較高審美欣賞價值,人物的忠奸善惡,愛憎分明地躍然臉上,為人民群眾所喜愛.
三、步驟演示
1、課件打出步驟圖,老師演示
(1)畫出頭形、定五官位置
(2)確定人物類型(紅、黑、反派、正派.....)
(3)用線畫紋樣(流暢、和諧、美)
(4)涂畫色彩(有主色、黑色和白色)
四、學生作業
1、大部份學生在作業紙上繪制
2、請幾個學生在黑板上別畫出生、旦、凈、丑臉譜。
3、放戲劇音樂,掛出“戲劇大舞臺”作業展示板
五、展評
今天,我們學習臉譜,大家不僅知道了戲劇臉譜的審美價值所在,還自己繪制出了一幅幅生動的臉譜,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中進一步去體會欣賞臉譜藝術,提高對戲劇藝術的欣賞能力,弘揚祖國傳統藝術。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一、課題:童年
二、教材:(人美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美術第五冊
三、教學時間:40分鐘
四、學生分析
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充滿了拍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同時對美術學科學習的興趣世十分濃厚,初步具備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能力。我在教學中采取多種方式和策略,避免呆板、枯燥的講解,強調合作必要性,使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強,并采取富于變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于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五、教材分布
“童年”是個亙古不變的話題,是學生們正在經歷著的人生階段,也是他們再熟悉不過的題材。本課旨在讓學生通過欣賞分析,在體味童年美好的同時,對比不同時期童年生活的差別,從而更加珍惜現在的童年生活。
六、教學目標
(一)回憶童年,觀察童年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樂。
+材的藝術作品,體會不同藝術表現形式的魅力。
(三)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童年都有各自特點,培養學生珍惜現在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七、教學重點
(一)通過欣賞,感悟不同歷史時期童年生活的差異性。
(二)認識多種藝術表現形式,體會不同表現形式帶給人的不同美感。
(三)描述童年的生活內容及自己對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內涵。
八、教學難點
不同藝術表現形式的特點及對藝術作品相關歷史背景的了解。
九、教學準備
(一)教師準備:課件。
(二)學生準備:與童年生活相關的照片或有紀念意義的物品。
十、教學過程
(一)導人
1.情境引入(出示劉翔兒時照片)
先讓我們來看一張照片(出示劉翔兒時照片),知道這個小男孩是誰嗎?噢,再讓我們看一看他長大后的樣子(出示成人后照片)。他是誰? (學生齊聲回答:劉翔。)看來劉翔在每個國人的心目中都已經是個耳熟能詳并且響當當的名字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重溫一下劉翔奪冠時那激動人心的場面,然后用一個最能表達你心情的詞語來形容一下你看到此情此景的感受。(觀看錄像后學生回答。)劉翔為我國奪得了中國男選手在奧運會田徑項目中的首枚金牌,這一壯舉不僅為我們億萬中華兒女揚眉吐氣,同時也在向全世界昭示著黃皮膚的中國人毫不遜色于他人。
2.面對劉翔奪冠的輝煌瞬間,我們來想象一下,他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會是一個什么樣的學生? (學生回答。)
我覺得劉翔小的時候也許就是你們當中的一個聰明淘氣的男孩兒。相信我們自己,只要肯于努力并抱定“有志者事競成”的信念,每個人都可以創造屬于自己的豐富多彩的人生。
3.時至今日,每當我們在電視中看到這段錄像時,還是會感到陣陣的興奮、激動、驕傲和自豪,并且它還勾起了我對自己兒時一張老照片兒的'記憶。(播放課件:教師本人兒時照片。)照片為我們展現的是什么場面?
(學生觀看照片并回答:運動會上同學們短跑沖刺的瞬間。)能找出哪個小同學是小時候的老師嗎? 這位跑在最前面,撞線姿勢與劉翔頗有幾分相似的小同學就是童年時代的我。這張已經珍藏了近二十年的照片,時常會使我想起兒時在校隊訓練時的苦辣酸甜,和每次競技場上的驚心動魄。雖然現在的我早已遠離了體育競技場,可照片中蘊含著的童年時代的那個美好夢想,卻一直激勵著我在今后的生活中勇往直前。
4.教師:剛剛我為大家講了自己童年時代的一段美好往事,相信在你們正在經歷著的童年生活中也一定發生過或是正在發生著許多令你們難忘的故事,老師非常想聽一聽。誰愿意講給大家聽一聽? (引導學生分析現在的童年生活,請一兩名學生出示相關照片或紀念品,講講自己美好的童年故事。)
5.小結:看得出,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珍藏著許多童年的美好往事。如果我們把這些童年故事用畫筆或者是雕刻刀描繪塑造成動人的圖畫或雕塑,那么就會如同由一股泉水流淌出的一片浩渺的湖泊,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供后代人擁有! 接下來我就帶領大家暢游一下這樣的湖泊,去看一看藝術家們筆下的童年是什么樣。(板書課題,課件同時出示四幅名作。)
(二)新授
1.這就是我們今天將要欣賞到的四幅從古至今、風格各異,但又都是表現童年題材的藝術作品。看一看,你最喜歡哪一幅?用一句話說一說你為什么最喜歡這幅作品。(學生觀察并回答。)
2.引導學生根據自己所喜歡的作品,選擇相對應的小組重新坐好。(學生進行重新分組,根據個人喜好進行選擇。)
3.引導各組學生為本組評選出組長。(四個小組組員自由選擇本組組長。)
4.出示四張自學提示卡片,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式學習。(組長拿到自學提示卡,把問題讀給組員,再由組員熱心、認真討論問題,并齊心協力共同解決問題。)
5.共同欣賞分析:
(1)《端陽嬰戲圖》 蘇焯(宋)
學習指導(重點分析畫法及其內容):
①國畫工筆重彩:用線細膩,色彩鮮艷。
②端陽:五月初五端午節,民間包粽子、賽龍舟,以紀念楚國詩人屈原。
解決問題:(由組長讀題,組員答題,其他小組補充。)
這幅畫是用哪種繪畫方法表現的? 描繪的是哪個時期的人物? 畫中描繪的是哪個節日?他們在做什么? 你能通過表演的方式再現畫中的情景嗎?
(學生表演。)
(2)《翻身奴隸的兒女》 于月川
(簡介畫家生平)
藝術形式指導(重點分析構圖):
①曲線構圖優美、生動、活潑、新穎,是中國畫作品中一種典型的構圖方式。(展示其他曲線構圖的國畫作品。)
②畫面背景部分大面積的留自使人產生了無限的遐想。不過無論是在哪里,這些孩子們的學習精神、狀態都在向我們訴說著,這樣的生活是她們的父輩所無法想象的,因此她們也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時光。
解決問題:(由教師讀題,組員答題,其他小組補充。)
畫面中的人物是哪個民族的? 她們在做什么? 這幅畫所描繪的內容發生在什么年代 ?(找一位同學演唱歌曲《北京的金山上》。)你了解奴隸的生活嗎? (播放西藏奴隸苦難生活圖片)畫面構圖的形狀像哪個英文字母? 畫面背景的大面積留白起到了什么作用?
對比(1)、(2)異同點(著重技法的對比):
一幅為國畫工筆重彩,一幅為國畫小寫意,但都具有“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的國畫特點。
(3)《戰斗中成長》 秦大虎、張定釗
藝術形式指導(重點分析作品的思想內涵):
描繪的人物形象突出,色彩鮮明。
解決問題:(小組成員以搶答形式回答問題,其他小組補充。)
這幅畫屬于繪畫中的哪一畫種? 畫中描繪的是什么樣的場面? 看到這幅畫你聯想到了哪部影片? (展示《小兵張嘎》、《閃閃的紅星》海報。)小戰士和你們的童年有什么不同?
(4)《冬天的陽光》 王今棟
藝術形式指導(重點分析藝術表現形式):
①雕塑是雕和塑的總稱,可以用泥、木頭、石頭等材料雕塑成各種形狀,更加生動立體。這件作品為木雕。
②隱喻的藝術手法。
解決問題:(學生自設問題共同解決。)
從這幅作品中你看懂了什么?你還想了解關于這幅作品的哪些知識?
對比(3)、(4)異同點(著重情感、意志方面對比)。
(三)總結
1.學生小結
引導學生談談自己對美好童年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和理解。
2.學生活動(分組游戲)
同學們,離下課僅剩幾分鐘的時間了,想一想,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還可以用哪種造型方式來表達自己殛童年的切身感受呢? (學生各抒己見)你們說的這些方式在課堂上都來不及做了,不過我們還可以用這里(老師拍胸脯啟發學生),也就是我們自己的身體來做出一個個活雕塑(教師擺造型示范),相信大家的點子一定比老師的更多、更好。現在就開動腦筋想一想,可以獨立一個人創作,也可以小組合作,看誰的創意來得最快、最新。(啟發學生用自己的身體自由組合成表現童年生活情趣的“活雕塑”,背景音樂為歌曲《童年》。)(學生表演)
3.教師總結
(1)可以說,這些藝術作品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藝術家的情感,體會到了藝術的形式美,更重要的是我們還親身參與到了藝術創造之中。課后,你還可以問一問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我想,他們一定非常愿意和你一起去回顧自己童年時代的美好往事。期待大家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當中拿起自己手中的畫筆或者其他造型工具,把這些美好往事的精華表現出來。同學們,當童年時代結束的那一天,正是我們真正欣賞、真正懷念童年美好日子的開始。在此之前,為了使未來懷念更加幸福,我們一定要珍惜童年時代的每一天,為未來努力埋藏下更多彩、更飽滿的生命種子!
(2)出示與童年相關的網址,(學生齊讀網站名稱)引導學生在課后繼續學習、發現。
十一、課后作業
與自己的家人交流童年的往事與感受,并創作一幅童年題材的繪畫作品。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課題:第三課 抽象雕塑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無論各種材料,經過巧妙的構思,能創造出抽象的雕塑。
2、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組合原理,進行構思、創作立體雕塑作品。并嘗試自己動手,進行雕塑創作。并從活動中體會到樂趣。
3、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利用廢棄物進行再創造,美化環境。
教學重難點:
1、認識抽象的基本特點。
2、學會運用各種材料進行抽象雕塑創作。
教具學具:各種線材、板材、塊材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1、欣賞抽象雕塑
師問:看了這些形體,有什么特點嗎?為什么?
2、導入課題:《抽象雕塑》
二、發展階段:
1、抽象的特點:幾何形體
2、《抽象雕塑》的特點(學生討論找規律)
欣賞雕塑作品等。
師問:請欣賞找一找它們有什么特點,藝術家是如何設計、構思抽象雕塑的?(學生討論)
師:想象空間很大
抽象雕塑基本結構。
由幾何形體構成(人工創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圓等)
三、拓展階段:
1、怎樣運用各種幾何形體組成立體雕塑作品(小組討論)。
2、讓學生把自己準備好的廢棄物--立體形的實物,展示并思考再創作。
3、制作步驟(教師示范)
四、學生作業:設計、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
五、學生練習,教師巡回輔導。
六、作品展示:
1、小組單位展示、評述學生自己的作品。
2、學生代表向全班同學展示作品
3、展示并評述自己的作品。
七、收拾和:
收拾并好自己的桌面。
八、教學延伸與拓展:
抽象雕塑作品可以運用在哪些地方、環境中。觀察、收集我們的城市有哪些抽象的城市雕塑作品。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課 型: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掌握基本的寫生方法,形成正確的寫生習慣;學習表現景物的構圖規律和用線方法。
2.進一步加深對線條美的理解,提高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3.體會生活中處處有藝術。
教學重點:掌握基本的寫生方法,提高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教學難點:學習構圖規律和用線方法,用速寫的方式畫風景畫。 教學方法:欣賞、討論、練習
教 具:線描作品圖片,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
1.當你走過大街小巷,有時你會發現,身邊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情。同學們說說你認為有趣的事,讓大家也來分享一下。(學生回答)
2.教師小結:只要我們去留意觀察,細心體味,你就會發現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幅動人的生活畫卷。(揭題:《身邊的風景》)
二、講解如何構圖。(以課本第8頁范圖為例)
1.當我們看風景時 ,能看見的風景很多,如何來取景呢?
2.學生思考、討論。
3.取景:雙手組成鏡框,先觀察周圍的景色,選取吸引你的部分,仔細觀察,確立主體。
4.把你看見的景象用簡單的線條畫下來。再在此基礎上進行修改。
三、分析范圖:課本第9頁吳冠中作品和兩幅學生作品
1.吳冠中的《山村新居》:從畫面中你看見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學生發言)
2.你能用美術的語言說說畫家吳冠中是用了那些繪畫手法體現出你們所感受到的美麗?
四、多媒體展示線描寫生作品,學生欣賞。
五、講解描繪步驟:
1.起稿:根據畫面主體勾畫草圖,可適當進行取舍和位移。
2.深入:對定好的草圖進行深入的刻畫,可整體考慮也可從局部畫起。
六、風景寫生練習
1.要求:能勾畫出草圖并簡單對主體進行描繪。
2.指導學生選景寫生:
(1)選好要表現的風景,確定畫面主體景物、安排好構圖。
(2)先用簡單的線條勾出整體輪廓圖。一次畫不好,可以反復修改。
(3)細節刻畫,注意線條的疏密簡繁。
七、課堂小結:作品展評。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的一些傳統喜慶節日、活動,收集與喜慶有關的美術作品,了解這些美術作品的含義、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點,掌握剪雙喜字。
2、學習暖色知識并能運用多種方法來表現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學會剪簡單的雙喜、帶裝飾物的雙喜。
3、通過收集、了解、表達等活動,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喜慶文化的熱愛之情。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1)(學生)各種方便攜帶的喜慶用品、彩紙、剪刀、膠水。
(2)(教師)《喜洋洋》音樂磁帶、紅綢帶。
1、導入。
(1)下課做準備工作時播放《喜洋洋》的音樂,制造一種歡樂的氣氛。
(2)出示幾幅圖片,說說你覺得哪張圖片的內容是在過節,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3)揭示課題:在一些重大的節日里,人們常通過舞獅、張燈結彩來呈現出——“喜氣洋洋“的畫面。
2、欣賞評析。
(1)想一想。
①還有哪些喜慶的日子,人們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來表現喜氣洋洋的氣氛?
②學生介紹:老師用課件展示相對應的圖片或錄像資料。主要介紹這些飾物的含義和運用。
(2)觀察剛才的畫面,請大家回答老師的問題,人們主要用哪些顏色、哪些物體來營造這種節日的氣氛?(學習暖色)
(主要用紅色、黃色等顏色營造節日氣氛,用的物品比較多,主要有燈籠、氣球、煙花等等)主要用哪些顏色來裝扮,為什么要用這些顏色呢?同時板書)
現在,我們通過討論,已經找到了節日氣氛是從通過哪些要素產生的。那么,如果要我們畫一副表現節日氣氛的畫,我們應該怎樣來畫呢?(冷暖色與人心情有關。)
3、活動表現。
(1)請幾位同學上來表演:舞獅、扭秧歌、劃龍船等。教師播放音樂或畫面。
(2)把剛才的表演配上特別的.背景畫一畫。請同學們互相說一說,自己要怎樣來表現節日的氣氛。
(3)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諧統一。
4、學生作業。
教師巡視加以個別指導。
5、作業展示。
學生之間互相填寫欣賞語。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彩色紙、剪刀、雙面膠等。
(教師)《喜洋洋》音樂磁帶、婚慶錄像、紅綢帶。
教學過程
1、內容回顧。
(1)回想上節課的內容:喜慶日子一般用了哪些材料來進行裝飾:燈、綢、中國結等。
2、設計情景,展開教學。
(1)朋友要結婚,需要很多喜字,請小朋友幫忙設計。
(2)播放剪喜字的錄像,看后分析一下錄像中的重點、步驟及拓展點。
(3)幫忙幫到底,順便幫朋友設計一個新房。
(4)如以教室為新房,你們會怎樣裝飾?
(5)小組討論。
(6)匯總小結:屋頂、窗、門、墻等。
(7)出示各種頂、窗、門、墻的裝飾畫面,讓學生心中有物。
(8) 每個小組選一項進行創作。
(9)將學生創作過程加以錄像。
3、課后評價。
每組之間互相評一評,說一說,推薦一些好的建議。
【小學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教案01-07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6
(經典)小學美術教案10-08
小學美術教案[經典]06-07
小學美術教案【精選】05-29
小學美術教案06-14
小學美術的教案07-22
小學美術教案06-12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5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