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小學美術教案模板合集7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美術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Windows畫圖程序的操作方法,繪制有趣的裝飾畫。
2、指導學生進一步了解Windows畫圖程序中筆刷工具的功能,學會利用筆刷工具的不同設置進行繪畫創作。
3、引導學生通過創意和操作感受電腦美術課的樂趣和設計制作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在電腦上,學習Windows畫圖程序中筆刷工具的功能,學會利用筆刷工具的不同設置進行繪畫創作。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組織學生有序進入電腦教室,安排好每位學生的座位及使用的電腦,并開機。老師檢查每臺電腦的開機情況,遇到電腦故障及時調整學生座位。
二、引導階段
1、復習、啟發
師:上學期,我們在電腦美術課上學習過運用“畫圖”程序進行電腦繪畫,同學們學會了許多電腦繪畫工具的用法,畫出了非常漂亮的畫。許多同學還在課后自學了許多繪畫技巧和繪畫工具的用法,現在,老師想問大家兩個問題:
A、你還記得哪些繪畫工具?學會了哪些繪畫技巧?(繪畫工具:畫筆、顏料桶、橡皮擦、噴槍、放大鏡等,繪畫技巧:復制粘貼、反色、裁剪、移動圖形等)
B、你最喜歡用什么繪畫工具?為什么?能不能用你喜歡的工具或繪畫技巧在電腦上操作演示給大家看?
(請3-5位學生到教師機上操作演示,同時通過網絡廣播演示給全體學生看。)
2、老師歸納
師:“剛才幾位同學的演示很好,掌聲給予鼓勵!電腦繪畫的工具和操作方法很多,只有多練習、多動腦才會掌握更多的電腦繪畫方法和技巧,才能畫出更多更好的電腦美術作品。”
3、欣賞圖案,復習“復制、粘貼”
課件出示上面圖案:“這張畫你喜歡嗎?你知不知道怎么畫出來的?誰到教師主機上演示給大家看?”
主機上打開“畫圖”程序,畫面左上角顯示單個小貓圖案。請1-2位學生到主機上作演示復制粘貼的方法。
操作方法:選定工具選擇小貓——(編輯菜單)復制——(編輯菜單)粘貼——拖動小貓到合適位置——完成 師:“剛才兩位同學復制出了小貓,如果按照這樣的方法還可以復制出很多很多。請看老師制作的兩張作品。”
4、課件展示兩張(2開圖畫紙大小)打印出來的四方連續紋樣
師:這兩張圖案就是運用復制粘貼的方法制作的,漂亮嗎?你覺得這兩張漂亮的圖案紙像什么?
學生發言:像包裝紙、像桌布、像花布、像地毯、像窗簾??
三、發展階段
1、認識“四方連續紋樣”
(1)老師把兩張作品貼在黑板上,引導學生觀察: “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兩張作品上的圖案,圖案有什么變化?是怎樣變化的?是否發現它的規律?
學生觀察回答,老師歸納紋樣排列特點:西瓜圖案上下、左右翻轉重復排列,小貓左右、上下整齊排列。
電腦屏幕顯示:上下左右不斷重復的圖案叫“四方連續紋樣”。
2、觀察對比:這四張圖有什么不一樣?
(方向不一樣,上下左右翻轉)
(2)用什么方法可以改變一張圖的方向? 問:“哪位同學能把這張圖上下、左右翻轉過來?”
請2-3位學生到主機上嘗試翻轉小貓圖像。對學生的操作給予表揚。
方法:用選定工具框選圖案——在圖像菜單中選擇“翻轉/旋轉”——水平翻轉(或垂直翻轉)——完成
3、欣賞課本范圖
讓學生翻開課本,欣賞四方連續紋樣作品。
四、實踐階段
1、師示范繪制四方連續
老師以清晰的演示講解示范四方連續紋樣的.繪制過程:
A、用矩形、畫筆、顏料桶等工具畫一幅簡潔的圖案。
B、選中圖案,在“編輯”菜單中分別選擇“復制”“粘貼”,在“圖像”菜單中點擊“翻轉/旋轉”或“拉伸/扭曲”。
C、移動圖案,排列成有規律的四方連續紋樣。
現在,同學們已經知道四方連續的繪畫方法了,動手試試吧?
2、學生實踐
A、作業:運用所學方法,畫一塊花布。
B、學生繪畫,老師巡視指導。
鼓勵學生認真作畫,大膽創意圖形。老師在巡視中注意對個別學生的指導。
C、學生保存作品。(個別學生不會保存的可讓學生相互幫助或老師幫忙)
五、作品展評
1、選擇10-15張學生作品(包括2-3張不理想的作業),通過網絡展示。
引導學生評價交流:圖形是否有創意?排列是否有規律?復制、粘貼、翻轉和旋轉、拉伸和扭曲等方法運用得好不好?
2、思考:我們設計的大花布可以制作成什么呢?(衣服、桌布、裙子、地毯??)
六、時裝制作和表演
師:“我們設計的四方連續紋樣可以制作成很多東西!老師現在就把這兩張花布(西瓜和小貓圖案)制作成兩件衣服好不好?”
1、老師現場快速制作“馬夾”和“裙子”
師:這是兩件是什么衣服?哪位同學想穿穿這件新衣服?(讓學生輪流試穿)“穿上這件衣服感覺怎樣?在電視上有沒看過時裝表演?能不能學走模特步把你這件“馬夾”展示給大家看?
2、學生時裝秀表演
A、讓6-8位學生輪流穿上“馬夾”和“裙子”,隨著節奏明快的音樂繞教室走一圈!
B、分組比賽:男同學穿“馬夾”、女同學穿“裙子”比比誰走得最精彩!” 評出優勝者,掌聲給予鼓勵。
七、收拾與整理
要求學生按照正確的步驟關機,擺放好鼠標、鍵盤、凳子。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1、基本形體切挖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在泥做的六面體或圓柱體上進行切挖。
2、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體是由哪些基本形體切挖的
【教學難點】
各個形體的切挖變化及整體的把握
【教學具準備】
師:范圖、實例、制作材料
生:蘿卜、橘子、蘋果、肥皂、花泥、小刀
教學過程
1、導入階段
復習幾何形體,回顧圓柱體、六面體、圓錐體、球體等造型: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幾何形體,你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生答。師問:我把他們稱為圓柱形、六面形、圓錐形、球形,對不對?為什么?因為它們都是有長、寬、高的三度空間的立體實物。(課件幫助學生理解)
你們在下面的圖片中看到了它們當中誰的身影?(課件)
師:立方體和圓柱體是我們最熟悉的形體之一,它們看似簡單,可千萬別小瞧了它,我們生活中很多東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車,不管是造型簡單或者繁雜的,都是從六面體和圓柱體的基本形變化而來的。今天我們學習用單個六面體或圓柱體進行形體切挖的練習。(欣賞課本范圖,講解結構)
2、發展階段
⑴欣賞課本圖片,加深形體感受,了解草圖畫法。
⑵請大家根據課本范圖嘗試制作一個凱旋門,留意小結制作方法,師總結。
⑶欣賞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開拓學生視野,激發學生想像。
3、本課練習
根據草圖,在帶來的材料上進行切挖練習。
4、生作業,師巡視輔導
5、作品展示
作品擺在展示臺上,生評價,師總結。
6、拓展
紙雖然是一種平面的材料,但在紙上進行切挖以后,用折、卷等方法使它成為立體的形體,也能成為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大家可以回家嘗試著制作。
2、點的集合
“點”和“線”一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造型表現,同時,“點”還具備“線”的表現略顯不足的色彩表現能力。本課正是基于這個思路設計的。
因為教材導語是:“如果你仔細觀察,會在自然界中找到各種各樣的點:豹皮上的斑點、花園里的點點小花、夜空中的星星。從高樓往下看,大樹是點,車輛是點,人物也是點。抬頭看,飛機、小鳥也都是點。用點可以創造出豐富多彩的圖畫。”為了避免先入為主地將“點”僅僅視為造型的元素,教材開始特別以點彩派的代表作品作為欣賞,并配以“修拉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法國點彩派畫家。他把各種顏料擠在調色板上,不經過調和,用小號油畫筆蘸取顏料,直接在畫布上用點排列作畫,畫面由五顏六色的點構成,達到了他追求的‘最和諧、最明亮、最多彩的藝術效果’”的文字介紹。緊接著呈現的是“不同工具表現不同形狀的點”的示意圖,配以金錢豹和以點為主作為視覺呈現,以及以點狀材料創作的不同藝術作品。這些作品和示意圖共同構成了“點”在藝術創作中的多元表現特色。
翻頁后,以“學習提示”開始,通過“技法點擊”和示范作品及學生作品,為同學們進行自己的創作從技法到內容,以及表現形式都提供了直觀的參考。而“學習要求”清晰地點出了最終應該呈現的結果。
以點為主線,通過欣賞法國新印象主義代表畫家修拉的點彩畫名作《大碗島的塞納河之春》及西涅克的'《納蒂布港》,對比現實主義畫家米勒的作品《牧羊女》,揭示點彩派繪畫技巧。通過欣賞古希臘人用馬賽克拼貼的方式裝飾的建筑,中國畫中的點點墨跡不僅墨色萬變,還概括表現各種形式的物象,現代派畫家用不同形狀的點勾畫詩一樣的圖畫??充分體驗點的有序和無序排列的美感,明白點無處不在。本課可采用“導入激趣—解讀概念—欣賞作品—嘗試創作—評價展示”來完成教學。
一、引導階段
課件出示畫面效果完全不同的點彩派創始人修拉的作品《大碗島的塞納河之春》和西涅克的《納蒂布港》以及現實主義畫家米勒的作品《牧羊女》,請同學們分析不同作品中畫面效果的不同之處。
在分析回答的過程中,學生經過觀察會直觀地感到:不經調和的顏色經過重疊形成豐富的色彩,畫面給人朦朧的效果,與現實主義繪畫作品效仿自然、清晰而真實的畫面是完全不同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小點點的奧秘,出示課題——《點的集合》。
二、發展階段
1.解讀圖形,講述概念。
通過欣賞教材和學生思考討論得出:金錢豹的身上有斑紋點;彩色的鵝卵石可以拼成火車的點;馬賽克上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等是點;花園里開放著的小花是點;樹葉是點;夜空中一閃一閃的星星也是點;解放軍身上的帽子、徽章、槍、衣服是點,甚至他們本身就是點;樓房、汽車也是點。出示圖片,請學生再次辨析點。
通過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點的分辨,學生可以得出:點的形狀可以是各種樣子的,只要在相對空間中較小的事物都可以看成點。
2.欣賞作品,感受魅力。
出示多種不同的繪畫作品讓學生欣賞,學會用多種繪畫形式來創作豐富多彩的點的集合作品。馬賽克壁畫用小塊不同色彩馬賽克鑲嵌而成。電腦繪畫,將點整齊排列,用黑白畫的形式表現圖案(白點集合表現物體,黑點集合表現背景)。
中國畫中的點點墨跡不僅墨色萬變,還概括地表現了各種物象。
民間工藝中利用點的組合作為自己畫種的表現手法。
凡·高的《星月夜》用點進行方向組合,形成線化感覺,增加流動效果。
米羅的《午夜和晨雨中夜鶯的歌聲》則通過點的奇妙形狀產生有趣的畫面效果。欣賞學生作品。
3.圖樂共賞,學生創作。
這里提出作業要求:用點的集合創作一張作品。
引導學生觀看書上的技法點擊,選擇自己喜歡的繪畫形式,用合適的材料創作,題材不限。作業要求:(1)用點畫方法進行創作或臨摹。(2)注意整體效果的變化,把握色彩的關系。
三、展示與評價階段
對于率先出色完成繪畫創作的同學采用學生自評、師生互評的手段,再通過獎勵機制請這位同學巡視選擇優秀作品進行師生互評,最后同組學生互評。將優秀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四、
1.能否理解點的概念。
2.能否掌握“點彩派”的繪畫典型特征及代表人物。
3.能否運用點的不同排列規律、疏密變化表現作品。
4.能否運用合理的色彩關系使畫面豐富和諧點的形式表現點集合效果的方法很多,可讓學生在生活中去發現去創造新的點畫方法。
3、遠去的路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了解凡是客觀世界的景物都是有透視現象的
2、讓學生了解視平線心點和消失線。
3、讓學生用剪貼的方法創作一副《遠去的路》
過程與方法:
1、出示圖片讓學生討論圖片中的透視現象。
2、讓學生看圖片嘗試畫出簡單的透視圖片。
3、教師小結定義什么是視平線心點和消失線教師示范畫透視圖。
4、注意透視現象同桌合作完成一幅《遠去的路》。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2、培養團結互助合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近大遠小近寬遠窄的透視現象。
2、難點:如何在畫面中表現出近大遠小近寬遠窄的透視關系。
教學準備:
1.教具:多媒體各種近大遠小的圖片資料
2.學具:舊畫報等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觀察影片中路的寬窄、欄桿的疏密、樹木的大小等。
師:你能用間單的圖形在紙上表現這些事物嗎?
2、討論
(1)在紙上表現的事物
(2)從中你發現了什么現象?(近大遠小)
教學說明:讓學生自己感受透視的微妙,使他們更有興趣了解和掌握透視。
3、揭示課題:《遠去的路》
二、新授
1、討論學生簡易畫,從中發現問題
討論:在透視現象中除了近大遠小以外還有哪些透視現象?
近高遠底近寬遠窄近長遠短等
教學說明:這部分內容有利于開拓學生的視野。
提問:什么是透視?
在生活中我們發現同樣的物體在同的位置上就會產生近大遠小近高遠底近寬遠低的變化這就是透視。
1、出示圖片:站的高的地方看遠去的路站在左邊看遠去的路站在右面看遠去的路小組討論說說這些環境中的透視現象
教學說明:這一環節是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的了解生活中的透視
2、欣賞書本上的透視圖片
(1)小組討論找出圖片中的心點消失線和視平線
(2)教師解釋這些名詞的定義:
如:想象在大海上向遠處看天和水之間產生一條長長的水平線這就是視平線還比如:當兩邊的樹木向遠處延伸時就慢慢的消失在視平線上的一點這點就是心點而這兩條線就是消失線
教學說明:用這樣的比喻通俗易懂讓學生對這些名詞的概念聯系到實際生活中。
(3)學生練習一個透視圖
5、教師展示一幅剪貼的透視關系的風景畫
(1)學生小組討論這幅風景畫是如何制作的?
(2)教師小結:A作視平線和消失線B定山腳線和遠山C貼正視的房子
D按照近大遠小近寬遠高近高遠底的方法貼出樹和欄桿
注意:遠的地方學生選擇彩紙的時候因該選擇色彩模糊點的近的地方要鮮艷
貼的時候先貼遠的最后貼近的
(3)作業要求:同桌合作一個畫透視圖另外一個負責剪貼
(4)教師巡視指導
教學說明:這一環節是為了讓學生合作利用廢舊的彩色畫報根據前面老師所講的透視方法來完成一幅剪貼的有透視關系的風景畫使學生對透視的印象更加深刻。
三、評價
1、布置主題:奇妙的視覺。
2、展示學生作品。
3、點評:是否符合老師要求的透視變化和顏色變化。
4、教師小結。
4、線與造型
生活中并不存在繪畫中的“線”,是創作者根據觀察和感受,為了更好地進行表現而“提煉”出來的。從一年級起,每個學年的《美術》教材中都至少會有一課涉及到線與造型。但是基本都是以感受線條,體會線條造型為主。本課在全套教材中第一次將線條表現與造型聯系在一起。開始呈現的生活中的“線”,其目的就是幫助同學們形成從生活中提煉自己需要的“線”的能力。所以在導入課文中這樣說:“觀察我們的生活環境,你會發現許多不同類型的線:架在空中的電線,人行道上的斑馬線,還有大自然中的山川河流、樹木花草等等。藝術家用線創作出眾多豐富的藝術作品。”首先是“觀察”,然后是“發現”,最后是“創作”。觀察和發現線并不是目的,其目的是完成自己的創作。接下來選登四幅中外藝術作品就是為了讓同學們直接欣賞并幫助分析“線”的造型能力。“線可以用來確定物象的形狀輪廓,表現明暗結構、質感肌理等,對線的研究是繪畫學習中的重要內容。”翻頁后,就可以看到和“學習提示”緊密結合的多種線條的表現形式,既有線條本身的多種變化,也有線條的多種組合效果。配合“學習要求”則是人物頭像的線描畫繪畫方法。之所以選擇人物頭像,是因為這是上課時最容易觀察到的表現對象,每一個同學都可以以自己的觀察提煉出自己需要的“線”完成作品。為了強調“線”,在“學習要求”中特別強調要“著重表現人物的頭發”。教學目標
了解線是藝術造型的主要表現手段和線在美術造型表現中的運用與作用。運用直線、曲線、細線、粗線、長線、短線、實線、虛線、有規則的線和自由的線表現各種頭發。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通過簡單的策劃、采訪、編輯和展示活動,感受美術記者工作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2、 培養團結協作精神和良好的'交際能力。
教學重難點:組織學生進行采訪活動并制作采訪結果。
教學準備:相機、話筒、鋼筆彩筆、紙、報紙等。
教學過程
一、 導入:帶上相機、畫筆,小記者們上路吧!
二、 組織采訪活動:
1、 師強調活動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文明、團結。
2、 各組按原計劃進行采訪活動。
三、 指導學生整理采訪結果:
1、 用文字形式表達。
2、 照片(待沖洗)。
3、 用繪畫或綜合方法。
四、 引導欣賞報紙,簡要指導編輯報紙。
五、 展示采訪結果,引導學生互相觀摩交流做小記者的感受。
六、 匯總編輯成一張大報紙。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掌握陶杯制作的基本技能制作陶杯
2:培養學生按程序操作,認真、仔細、耐心的良好習慣
3:培養學生的`設計意識和美化生活的意識制作陶杯
重點難點:
重點:陶杯制作過程 制作陶杯
難點:1:杯把與杯體、杯體與杯底、杯體與貼花的粘接
教學準備:
茶具數件、粘土、報紙、泥塑工具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作品,激發興趣
1:欣賞精美茶具,激發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的興趣,制作陶杯
2:欣賞學生的陶藝作品,激發學生創作欲望,制作陶杯
二:新授
1:觀察陶杯,分析制作陶杯的基本結構
2:設計陶杯,畫草圖
3:示范陶杯的坯體制作過程
(1)用報紙把酒瓶裹緊
(2)用泥壓出比瓶底直徑大2——3厘米的底板做杯底
(3)制作泥板,根據杯體的高矮確定泥板的寬度,把泥板卷在瓶體外
(4)粘接泥板接口和底板
(5)抽出瓶子,根據需要通過擠壓、拉伸適當改變杯體外形
(6)粘接把手或其他部件
(7)裝飾
(8)整理
三:學生練習,老師指導
四:課堂小結,作品收集,展覽,學生下位參觀
五:課后記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各種材料,開動腦筋,制作指偶。
2、引導學生學會一起合作,模擬舞臺表演。
3、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我國傳統的民間藝術,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指偶的基本制作方法及技巧。
2、能結合不同的材料和表現方法完整的制作一個有特色的指偶。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具學具:手工紙、雙面膠、剪刀、戲臺道具、彩色筆、毛線。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一)導入新知
欣賞木偶戲表演,并向學生介紹一位遠道而來的朋友—芝麻綠豆官(木偶人物)。
學生與木偶人物交談,發掘木偶身上最大的特點?[必須由手來操縱]
引入:小朋友想不想也做一個可以像芝麻綠豆官一樣在手上操作的小玩偶啊?(生答。)
揭示課題:指偶劇院
(二)探索新知
1、嘗試:介紹木偶家族的另一個成員——指偶,由各小組的組長來展示。
2、思考:小指偶跟木偶的不同和相同之處。
3、討論:各小組組長將展示的紙偶帶到小組里進行討論。
A:組長將表演的感受與組員分享。
B:討論各小組不同指偶的制作方法。
4、探索:請小朋友開動腦筋,想想還有什么不同的方法或不同的材料,可以制作出更好的指偶。
5、:老師把小朋友的意見進行,并稍做示范、引導。
三、學生制作,教師輔導,優秀作業點評
四、欣賞
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去欣賞一些不同的指偶作品,學習別人的長處。
五、收拾與
(第2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課堂教學
1、檢查作業情況
2、復習知識
3、學生繼續作業,教師巡回指導。
三、作品交流
將作品展示到戲臺上表演,看看誰做得最棒,表演得最好。(強調表演時只伸出操作指偶的指頭,其他手指要收緊。)
四、師生互相交流,評選出最佳制作獎、最佳表演獎及團體協作獎
五、課堂
引導學生愛惜作品,并進行變廢為寶的環保教育。
教學后記:
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表演的基本因素,我們不僅可以用紙張、彩泥進行指偶制作,還可以用布、廢棄材料等,用不同的方法制作人偶,可以表演這種短劇,也可以表演人物較多的內容,例如,我們民間的“布袋戲”、“皮影戲”等。學生對這樣的課充滿學習興趣,但在制作過程中對于一些技法掌握和工具的使用不太熟練,教師要耐心指導。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在生活中學會欣賞美的事物。
2、幫助學生在欣賞中嘗試理解美。
3、獨立進行花鳥圖畫設計,培養學生的審美創造能力以及動手動腦的制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頭飾帶子的長短要合適頭型。
2、指導學生注意畫面整體效果,如構圖的美觀、色彩的和諧等。
教學準備:小鳥叫聲音樂,森林的掛圖,《我們的祖國是花園》歌曲錄音帶
卡紙一張,剪刀,蠟光紙,固體膠,水彩筆(學生)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檢察學具。
2、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三、講授新課:
1、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聽音樂嗎?現在請你們慢慢地閉上眼晴,欣賞一段音樂,問:你們聽到了什么聲音(小鳥的`叫聲)
2、放錄像,引導學生觀察。
在這美麗的樹林里,到處可以見到高大挺拔的大樹,五彩的花朵,有白色的、黃色的、藍色的、紫色的、粉色的……漂亮極了。你瞧,它們一個個張開了笑臉,引來了美麗的蝴蝶。林中小鳥歡叫,各種各樣的小動物都在快活地生活著。忽然,一陣陣機器轟鳴的聲音,只見:一棵棵大樹相繼倒下,小鳥們失去了家園,花兒被人們任意蹂躪……(引導學生:我們要一個鳥語花香的世界)
3、揭示課題。
4、欣賞教材P12、13
5、引導學生分組看書、討論學會制作步驟。
6、學生反饋,教師,并演示制作步驟:
(1)畫或剪貼(注意色彩搭配)
(2)剪(安全教育和保持衛生的良好習慣教育)
(3)制作帶子(注意帶子的長短要先量一量自己的頭)
(4)組合
7、布置作業:讓我們戴上自己做的“花”或“鳥”一起來做游戲。
8、學生做作業,教師巡視輔導。
9、游戲:播放“我們的祖國是花園”,邀請你認為做得最漂亮的花和鳥一起跳舞。
10、教師
同學們,在這節課里,我們共同在這美鳥語花香的世界里欣賞到了美,又用我們的手創造了美。花和鳥是人類的朋友,能使我們的地球更美麗,我們應該保護它們、愛護它們。老師相信,我們的世界將會比今天更加美麗。
小學美術教案 篇7
一、教材分析:紙版畫是凸版畫的一種,是繪畫和手工相結合畫種,它利用最簡便的材料(各種紙張)和工具(剪刀),剪貼成具有一定高低層次的版面,通過拓印可以獲得多份相同的紙版畫作品,很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制作過程較為簡便,動手又動腦,對中學生創造型思維的培養有一定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通過教師的講解,復習鞏固有關美術課堂教學中學過的.有關紙版畫基本知識和技法,啟發和引導學生認識和掌握紙版畫的造型規律,熟悉紙版畫的幾種常用技法,開拓思維,充分發揮紙張的形態特征,制作出較好的紙版畫作品。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是感受紙版畫的藝術美;難點是認識和掌握紙版畫的造型規律和各種常用技法。
四、教具與學具準備:教具:示范作品、投影儀等;學具:學具盒(剪刀、膠水、黑色顏料)紙材等。
五、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好!今天我們這節美術課的學習內容是黑白紙版畫。
(板書,黑白紙版畫制作)
我們在上一節美術課上已經學習了有關紙版畫制作方法和有關制作技法。紙版畫制作的工具,材料簡便,各種質地、各種厚薄的紙張都可以用,工具也以剪刀為主,通過剪貼、撕貼就可以印制版畫,效果也很好,同學們興趣很濃,大多數同學都很好地掌握了紙版畫的制作方法,并且課后都能完成一幅質量較高的作業。
(出示部分學生美術作業,利用投影儀打出本節課的教學目的與要求、重點與難點)
我們先來復習一下,哪位同學告訴老師,我們學習的紙版畫的最基本技法是什么?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回答問題)
生:紙版畫最基本的技法是“拼貼法”。
師:對,紙版畫最常用,最基本的技法是拼貼法,是用紙版剪下物體各部分的外形后,再進行疊貼或平貼,使版畫產生凹凸不平的層次而成為可以印制的底版。
(板書:拼貼法)
譬如制作一棵大樹的圖樣,要做成紙版面,就應該先畫出稿樣,再剪出樹干、樹枝、樹葉,再拼貼起來拓印就可以了。
(利用投影儀出示圖例)
同學們想一想,這樣拼貼后的版面是靠什么來表現物體的輪廓線的?
(引導學生回答問題)
生:靠……
師:同學們,由于紙版拼貼后就有了高低層次,樹葉和樹枝部分拓印時就分開了,紙版畫主要就是用這種方法來造型的,由于剪貼或撕貼出來的大多是面狀的,簡潔明快,黑白灰分明,輪廓線有虛有實,具有紙版畫特有的藝術效果。
(對學生回答給予評價,并講出其中的一些道理)
教師再次強調制作步驟與技法,指出黑白紙版畫造型方式力求概括、提煉,但要畫出應有的體積和空間的聯系。
六、布置課堂作業:
用黑白效果制作一幅風景紙版畫。
要求:構圖中黑白灰組合合理,或有簡潔的顏色關系。
七、課堂輔導:
輔導時應注意方法,要多用啟發引導的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在制作過程中出現的有關問題。
八、課后小結:
總結課堂上所學內容,鞏固新課,指出應注意的有關“通病”,布置下節課學具準備工作,并作簡單預習。
【小學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教案01-07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6
(經典)小學美術教案10-08
小學美術教案[經典]06-07
小學美術教案【精選】05-29
小學美術教案06-14
小學美術的教案07-22
小學美術教案06-12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5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