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學美術教案三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一>-故事導賞
師:同學們,相信大家都喜歡聽故事,在這我為大家準備了齊白石大師的兩則幽默故事:先講《看你橫行到幾時》。
在抗日戰爭時期,北平偽警司令、大特務頭子宣鐵吾過生日,硬邀請國畫大師齊白石赴宴作畫。齊白石來到宴會上,環顧一下滿堂賓客,鋪紙揮灑。轉眼之間,一只水墨螃蟹躍然紙上。眾人贊不絕口,宣鐵吾喜形于色。不料,齊白石筆鋒輕輕一揮,在畫上題了一行字 ——“橫行到幾時”,后書“鐵吾將軍”,然后仰頭拂袖而去。故事講到這,哪位同學齊白石大師這字畫的意思?
生:借螃蟹橫著走來諷刺大特務頭子。
師:接下來我再講一個《不倒翁》的故事。 一個漢奸求畫,齊白石畫了一個涂著白鼻子,頭戴烏紗帽的不倒翁,還題了一首詩:
烏紗白扇儼然官,不倒原來泥半團。
將妝忽然來打破,渾身何處有心肝?
師:那幅不倒翁畫就是這幅(課件展示)。
(學生們聽完故事和看了畫都笑了)
<二>新課學習:
1、質疑、思考:
師:從同學們的表情可以看出來,這個幽默故事大家都聽明白了,知道國畫大師是如何與敵人做心理戰的。大師能用字畫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我們還可通過什么方式表現呢?
學生回答:(可以通過寫文章、唱歌,動作表演、兒歌或詩歌)。
2、開啟創編
師:還記得我們在音樂課中學習的手語歌曲《感恩的心》嗎?現在我們來創編動作,用自己肢體語言表示熟悉的物體,讓其他同學猜
(學生用手在身體兩則做鳥飛的動作;用雙掌疊起做鴨嘴;模仿踢足球、跳繩等)
3、出示課題:《小橋、流水、森林》
師:現在我們一起用肢體語言分別表現小橋、流水、森林所組成的景物。
(學生個人或小組自由做動作)
4、開啟其它藝術形式
師:我們學過不少古詩和歌曲,是否記得有關描寫小橋、流水、森林的歌曲或詩歌。
生:上學期音樂書中《兩只小山羊》歌曲中就有小橋和流水。
師:對,《兩只小山羊》是我們三年級音樂教材中的童話故事表演,那請大家現在同桌間一起再來邊唱邊表演。
(學生非常興奮,邊唱邊用手在頭頂做羊角表演兩只小山羊過橋)。
師:同學們表演的真不錯,個個都是個優秀的小演員。哪位同學能記起有描寫小橋、流水或森林的古詩或兒歌?
生:曾幾寫的《三衢道中》。
師:那大家一起誦讀此詩。
(生齊朗讀)
師:(豎起大拇指)好極了,學校若舉行班集體朗讀比賽,我們班一定能拿一等獎,希望以后多積累些古詩或美文佳句。
(學生又踴躍舉手回答)
師:今天我們的古詩朗讀到此為止,什么時候我們可利用班會課舉行班級朗讀比賽。
5、范例欣賞——欣賞齊白石《蛙聲十里出山泉》:
師:前面同學們聽了國畫大師齊白的幽默故事,現在我們來欣賞他的水墨畫《蛙聲十里出山泉》,不過請大家帶著問題來欣賞:畫面上看不見青蛙,為何不把作品的名稱改為其他的?假如要你來修改這幅作品,你會作何改動?
生1:畫只大青蛙。
生2:題目改成勇敢的小蝌蚪。
師:這幅畫表達了什么內容?
生1:小蝌蚪找媽媽,在尋找媽媽的聲間。
生2:小蝌蚪聽到媽媽的呼喚,一起趕回家。
師:這幅畫的題目是《蛙聲十里出山泉》,你能感覺聽到蛙聲嗎?畫中哪些地方使你產生了這些感覺?
生1:能,畫面上有蝌蚪,有蝌蚪就應該有青蛙。
生2:能,小蝌蚪是青蛙媽媽的孩子,青蛙媽媽是不會丟下自己的孩子的,應該守護在她的身邊。
師:這些同學太富有想象力了。那么請問你們喜歡這幅畫嗎?你能用一個詞或一段話表達你的'感受嗎?
生1:我喜歡,畫面讓我看到了奔流不息的小河。
生2:我喜歡畫面中活潑可愛的小蝌蚪。
6、簡介《蛙聲十里出水泉》的背景。
師:我給同學們講講這幅的來歷。一次,老舍先生到齊白石先生家做客,他從案頭拿起一本書,隨手翻到清代詩人查慎行一首詩,有意從詩中選取一句“蛙聲十里出山泉”,想請齊白石先生用畫去表現聽覺器官感受到的東西。這確實有一定的難度。它涉及到藝術上一個深層話題,亦是一個難題。齊白石了解后,據說經過幾天的認真思考?梢姲资先艘呀涱I悟這不是一般的課題,而是讓他去觸及藝術領域中的更深層課題,這是一個嚴峻的考驗。而對這樣的考驗,白石老人憑借自己幾十年的藝術修養,以及對藝術的真知灼見,經過深思熟慮,終于完成了任務,把“蛙聲”這一可聞而不可視的特定現象,通過酣暢的筆墨表現出來。當老舍先生打開齊白石的畫看完之后,高興得拍案叫絕。
7、播放小約翰﹒施特勞斯圓舞曲《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圓舞曲》,指導欣賞希施金(俄羅斯)的《森林的早晨》,啟發學生感受音樂家、畫家如何用音樂或畫筆表達自己的感受。
8、質疑、思考
師:在音樂中你感受到森林中有什么?在畫面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1:好像有鳥的叫聲。
生2:我似乎看到有好多人在森林中跳舞。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講一個大樹的故事,并且能夠截取故事中的一個片斷作為繪畫的內容。
2、為主人公設計形象。
3、將這個片斷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4、嘗試用色彩來強調自己的情感。
教學重點:能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故事情節。
教學難點:故事主體形象和情節的設計與表現。
教學用具:師——收集上些有關樹木的圖片、課件等。
生——收集不同種類樹的圖片、圖畫本、水彩筆、油畫棒。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檢查工具,師生問好!
二、 引入
1、猜謎導入新課,介紹新朋友。
A、課件展示:春、夏、秋、冬樹的圖片
B、揭示課題:大樹的故事
三、 認識大樹
1、各種姿態的樹
。1)看一看
這些大樹的生長姿態有什么不同?
A、比較松樹和雙葉蘆薈樹枝生長方向有什么不同?
B、比較棗椰與胡楊樹的色彩有什么不同?
C、比較椰子樹和楓樹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
(2)你還知道其它種類的大樹嗎?
2、樹的結構
。1)想一想大樹可以分成哪幾部分?
A、樹枝、樹葉、樹寇、樹根(展示圖片)
四、 大樹的故事
1、欣賞名家作品
設問:畫中給我們講什么故事呢?在什么時候,誰,在什么地方,于什么?
A、《菩提樹》作者:杰西·艾倫
B、《鄉情》作者:關山月
C、《落葉季節》作者:東山魁夷
D、《家鄉老樹》
五、愛保樹教育
A、校園中的大樹是我們的好朋友
B、人類不斷地砍樹木、破壞了大自然,危害著我們的生存環境。
C、小朋友們要怎么做呢?
五、 師以自己的`故事為例,示范繪畫的步驟、方法:
1、為樹主人公設計一個形象(出示圖片)
設問1:這兩棵樹哪一棵姿態美?
2、將樹主人公畫在畫面顯著的位置(根據故事情節,畫出動態)
設問:比較這兩張畫的構圖有什么不同?你喜歡哪種,為什么?(畫面飽滿、主體突出)
3、學生作品欣賞:
六、 布置作業:畫出大樹的故事看誰的故事最有趣
七、 師巡視輔導。
八、 作業展示:師生點評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大膽自由地表現,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2、熟悉常用的繪畫工具和材料,體驗畫的樂趣。
3、培養良好的繪畫習慣。
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重點:熟悉常用的繪畫工具和材料,體驗畫的樂趣。
難點:學生大膽自由的表現。
教學具準備:
各類彩色筆、各類質地的繪畫用紙、教學范畫。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準備繪畫工具,規范繪畫習慣。
二、 導入新課
1、 學生上臺介紹自己所帶的各類彩筆,當當小老師,教教我們怎么用?
2、 揭示課題
三、 欣賞感知
1、 教師出示各類的范畫作品,讓學生欣賞,
1) 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顏色的?
2) 他們畫了什么?象什么?
3) 他用了什么彩筆?
4) 猜猜是怎么畫的?
5) 你覺得這幅畫怎么樣?掛在哪比較好?為什么?
2、 看看他們的用紙,有什么不同?
1) 教師出示各種質地的繪畫用紙,讓學生摸一摸,感受一下紙的質感。
2)分組挑選喜歡的'紙,猜想會有怎樣的效果?
3)嘗試練習:
合作小組一起畫一畫。
3、 交流體會,相互欣賞
四、 學生作業
以合作小組為單位,挑選自己喜歡的繪畫方式,大膽的畫畫。(室內、市外均可)。
五、 教師巡回指導
1、 指導學生正確用筆。
2、 鼓勵膽小的學生大膽的繪畫。
3、 室外注意安全。
六、 課堂小結
1、 學生說說繪畫的內容、繪畫的過程中發生的事。
2、 說說繪畫的樂趣。
3、 相互評價。
4、 教師總結
【小學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教案01-07
小學美術教案[經典]06-07
小學的美術教案06-13
小學美術教案【經典】06-14
【經典】小學美術教案06-23
小學美術教案(經典)06-23
(經典)小學美術教案06-27
小學美術教案【精選】05-29
小學教案美術05-21
小學美術的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