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小學美術教案四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4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課題:魔幻的顏色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認識三原色。
2、觀察兩個原色調和之后產生的色彩變化,說出由兩原色調出的第三個顏色(間色)
3、能夠調出預想的色彩,并用它們涂抹成一幅繪畫作品。
教學重難點:
1、能否用三原色調出三個間色
2、能否分別說出三個間色分別是由那兩個原色調出來的'。
教具學具:水彩畫工具,色彩卡片,圖片,范作。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教師做試驗(原色調出間色)
指導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顏色。
讓學生挑選兩個最喜歡的顏色,調一調。
說一說變成了什么顏色。
接下來可以讓學生自由調配顏色,但要有兩個要求,只將兩種顏色相調,并且要記住它們調出的第三個顏色。
二、發展階段
讓學生認識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義
將紙弄濕,將調出的色彩涂抹在作業紙上:讓學生用兩個指定的原色調出教師出示的那個間色。
教師分別出示兩個間色。讓學生自己尋找兩種顏色調出它。
學生繼續嘗試調出喜歡的顏色并填在畫面的空白處。
三、收拾與整理
四、課后拓展
在課堂練習的基礎上,可讓學生做以下練習:繪出七色彩虹,繪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覺,表達心情,天氣,味道……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使學生初步了解色彩人物畫的基本方法和步驟.鞏固所學的色彩知識,學習用色彩的深淺來表現畫面層次.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色彩人物寫生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難點:畫面色塊的深淺、冷暖對比,畫出每個學生自己的色彩個性
教學準備:
課件、水粉畫工具等
教學過程:
一:課件引入
1:出示學生人物速寫,引導欣賞。小結:這些平常的速寫,為色彩創作畫提供了極好的素材。
2:出示色彩人物創作畫,畫中人物形象生動,色彩層次分明
3:板書課題
二:新授
1:講解比例
請一位學生上臺來,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分析,講解人體比例和“立七、坐五、蹲三”的變化規律
2:教師示范,邊畫邊講解步驟方法和要求
。1)構圖設計
確定寫生人物在畫面上的`大小,先定出頭在畫面的大小。因為畫半身還是畫全身像,所畫頭的大小在畫面上不一樣,人身體部分畫得越多,頭在畫面上就應畫得小
(2)肯定下筆
認真觀察,抓住人物主要動態和形象特征,膽大心細地用長線肯定地勾畫出所看到的形象輪廓。運用取舍表現細部和主要衣紋.
(3)力爭不改,一氣呵成
三:學生練習
寫生:同座同學分為一組,分組到室外寫生,相互各為10分鐘.
四:講評作業,布置下次色彩用品,小結下課
第2課時
一:導入課題
1:前面我們學習了一些色彩知識,誰來講一講,運用冷暖對比色對畫面色彩主要有什么作用?
小結:能使畫面色彩更加活潑、生動
2:板書:冷暖對比
3:問:畫面色彩運用濃淡深淺變化又有何作用?
小結:能使畫面層次分明,主體形象突出,并有一定的立體形
板書:濃淡深淺
這節課我們就來運用這些知識畫色彩人物
二:新授
1:欣賞、分析
。1)這4幅畫哪些運用了色彩的冷暖對比?
(2)哪些又運用了色彩的濃淡、深淺對比?(學生討論,教師小結)
2:著色方法與步驟
。1)確定用色方法
如濃淡深淺變化的方法。人物色學濃,背景色則淡淺,反之,相反
。2)涂畫人物
先畫臉部再畫衣服
。3)畫背景或周圍景物
三:輔導學生練習
強調:調色時注意掌握水分的多少
四:小結全課,展示作品,講評色彩。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一)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通過學習了解自行車的基本結構,學習線造型的表現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
力和線造型能力。
2、隱性內容與目標
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探究中,相互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以及認真細致的觀察習慣。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了解自行車的基本結構,學習線造型的表現方法。
難點:如何用線精細地表現自行車。
(三)學習材料
白行車、圖畫紙、彩筆等。
教學活動
組織教學
導入新課
語言組織教學。
探究式學習活動
提問:
l自行車主要由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的線有什么不同?
車把、車輪、車身、車上的線條有許多變化,比如,車條是直線、車筐是交叉線、鏈子上是曲線…
2誰能到黑板上畫出自行車的某一部分?
組織同學們猜一猜是哪部分。
教師用線演示自行車局部寫生方法,引導學生觀察線的變化和銜接等。
學生觀察、學習用線寫生的方法。
小組討論:
你認為教材上的學生作業哪些部分畫得好?對你有什么啟發?
組際之間進行交流。
他們觀察得很仔細、表現得很具體、線條畫得很豐富
學生動手實踐
布置作業。
巡視輔導。
小結
教師組織學生小結、評價。
同學之間互相介紹、評價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課后拓展
展示幾幅表現一組自行車的學生作品,引導學生回家可以進一步寫生。
教學反思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浙美版二年級上冊美術教科書的編寫,以國家一系列有關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別是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為指針,以教育部制定并頒發的《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為主要依據,打破過去以美術學科知識、技能為主要目標的教材體系結構,構建以促成美術素養的形成為核心,以探究性美術實踐活動為主線,以突出美術教育視覺性、實踐性、人文性、愉悅性的單元結構為基本特征的.美術教材新體系。
本 教材的編寫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驗的培養,強調學生創新意識和時間能力的協調發展,以“接近社會,貼近學生,學以致用”為原則,選擇符合二年級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容涉及課題。全冊共有20課,分為9個隱性單元,內容涵蓋“造型·表現” 、 “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4個學習領域,其中“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占有較大比重,“欣賞·評述”大多隨堂教學,因而均分配在各課之中。
二、學生現狀分析
我所任教的四個班級的學生在經過了一年的美術基本訓練后都有一定的美術基礎,對這學期的美術技能上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個別比較薄弱的學生還需要在課堂上多關注,課后多交。
1、教師聯系各學科的課堂要求,根據美術課的自身特點,明確地向學生提出正確的學習態度,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利用課堂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直觀性演示,動作要規范化,給學生以楷模,學習正確作畫方法,充分調動起學習氣氛。
3、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教學內容,采用生動活潑的游戲教學形式并滲透英語美術術語,在學生不知不覺游戲中,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4、注意學生的情緒,語言要親切,氣氛要輕松,要積極鼓勵學生動腦筋,大膽添畫,來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以知道觀察入手,在實踐中掌握觀察方法,并培養學生細致的工作作風和細膩的情感.以課本為載體,以活動為主線,采用小步快跑的方法,帶領學生完成教學目標。
【小學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教案01-07
小學美術教案[經典]06-07
小學的美術教案06-13
小學美術教案【經典】06-14
【經典】小學美術教案06-23
小學美術教案(經典)06-23
(經典)小學美術教案06-27
小學美術教案【精選】05-29
小學教案美術05-21
小學美術的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