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教案濟南冬天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七年級語文教案濟南冬天,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語文教案濟南冬天1
學習目標:學習目標:
1、識記本文的生字詞,了解本文的文學常識。
2、理清文章的結構,體會濟南冬天的特點。
3、體會文章表達的精妙。
4、積累本文的佳詞妙句,達到熟能成誦
學習重點與難點
1、結合重點詞句體會濟南冬天的特點。
2、學習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寫法,體會比喻、擬人修辭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導學過程:
一、回顧有關冬天的詩句
二、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老舍(1899~1966),原名______,字______。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現(xiàn)代著名作家。是語言大師,被譽為“____________”。著名作品小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和戲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話劇《___________》被西方人譽為“東方舞臺上的奇跡”老舍于1929年離英回國,1930年前后來到山東,先后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chǎn)生了深厚的感情,山東被稱為他的“第二故鄉(xiāng)”!稘系亩臁肥抢仙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
1、脈絡填空(※典型景物的典型特點)
第一部分,(1段)濟南冬天的天氣特點,具體:無、無、無。
第二部分,(2、3、4段)濟南冬天的山景。
一層;寫陽光照耀下的山景。特點:二層:寫雪后的山景。特點:三層:寫城外遠山。特點:
第三部分(5段)寫濟南冬天的水色。特點
2、文章第1自然段運用了什么樣的手法寫出濟南的冬天的特點,簡要說明。
二、【課堂研討】
1.聽錄音。
2.學生自由朗讀,標劃生字詞并掌握。
。1)注音:濟南()鑲()水藻()貯蓄()發(fā)髻()澄清()著落()看護()
(2)釋義:響晴:秀氣:
貯蓄:澄清:
空靈:
1.為什么說濟南是個“寶地”?
2.本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點,你能用第一段的一個詞語說明它的總體特征嗎?
3.作者運用哪些修辭方法對景物進行描繪,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4.濟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寫了哪三幅山景圖,寫水是從什么角度寫的?
5.全文的結束語和課文標題有怎樣的聯(lián)系,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6.標題可否換為“冬天的濟南”?
三、細讀課文,探究文意
1、齊聲誦讀第3語段,就如下內(nèi)容品析研討,請同學們自主完成。
(1)全段的.中心句是:
。2)全段的層次劃分是:
。3)全段寫“小雪”之美妙,主要通過其他的景物來進行烘托,這些景物是:
。4)文中的動詞用得好,如:
。5)文中的色彩詞用得好,如:
。6)文中是怎樣化靜為動的呢?
。7)主要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
。8)你在對全段的朗讀要求上有什么體會?
9、“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此句中的“臥”字用得極妙,理由是:
四、揣摩優(yōu)美語句,品析寫景藝術,領悟思想感情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讀,你最喜歡濟南冬天的哪些景色?你認為語段中哪個詞語用得最妙?妙在何處?結合重點詞句談出自己的體會。有感情地朗讀你所喜歡的語段。
五、【學習反思】
六、【教師批閱】
時間:等級或分數(shù):
七、【獎勵記錄】
優(yōu)勝學習小組:優(yōu)勝展示小組(個人):優(yōu)勝點評小組(個人):
七年級語文教案濟南冬天2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熟讀課文,會生字,能準確注音,排除字詞障礙
3、學生課前查閱相關背景資料,搜集有關作者老舍的資料。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我們都經(jīng)歷過冬天,那么,石家莊的冬天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說到北方冬天的時候,我們的腦海里總是浮現(xiàn)出那白雪皚皚的畫面,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也會想到呼嘯的北風,迎面如刀割的凜冽寒風,朔風怒號、冰封雪飄、天寒地凍的蕭條畫面?傊,北方的冬天給我們的感受既有美麗的雪景,也有刺骨的寒風。然而,在北中國有這么一個地方,不但那里的美景讓人流連忘返,而且冬天里沒有呼嘯的寒風,卻有著無限的溫暖,那水不但不結冰,反倒冒著點熱氣,同學們,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嗎?今天,我們一起跟隨老舍的腳步一起走進《濟南的冬天》,去觀看濟南冬天的美景,去感受那冬天里的溫情吧。
設計意圖:由學生熟悉的事物自然導入,給學生以親切自然之感,同時教師也點到了濟南的冬天與一般的北方冬天有不同之處,給學生以提示。
二、驗收預習第一項,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出示預習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把易讀錯的字音和難寫的生字記在預習本上,并想辦法記住它。
。2)了解文章大意,想想濟南的冬天的特點是什么?
。3)搜集有關老舍的資料。
1、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驗收預習第一項。
過程:4人小組學習中1號同學當小組長負責組織輪讀課文,互相傾聽,匯集預習中讀音、生字詞問題,并互助解決,解決不了的由組長負責記錄在預習本中。
2、全班交流自學成果與遺留問題。
3、教師出示整理的本課生字詞和易讀錯的詞語。2號同學負責,在小組中讀正確。
4、檢查詞語能否讀正確。3號同學讀詞語。
5、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通順。
6、檢查課文朗讀情況。4號同學在小組讀課文。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意在通過小組學習的主要形式驗收學生的認讀情況,小組學習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每個同學都能在團隊中負責,都有任務,鍛煉、培養(yǎng)了每個學生的能力。
三、驗收預習第二項,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概括大意。
1、默讀課文,然后試著想一想濟南的冬天的總的特點是什么?
濟南的冬天——溫晴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理清文章脈絡的基礎上,可以整體有序的理解文本。概括文章大意,培養(yǎng)學生概括文章的能力。這在教學大綱中對高年級段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四、再讀課文,感受。
1、教師設置情景導入,讓孩子們想象濟南的冬天的畫面。
2、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濟南的冬天的?
預設:去感受濟南的冬天。
3、配樂創(chuàng)設情境,朗讀體會濟南冬天的美。
設計意圖:讓學生理清文章脈絡之后,可以整體有序的理解文本,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可以讓學生交流的過程更加整合,使學生在課堂上的交流討論有更熱烈,有更多的感受與同伴分享。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和作者一起分享了冬天的濟南氣候溫和、山青水綠、度冬如春、美麗如畫的景色。誰來說一說,文章圍繞 “濟南的冬天”主要講了哪幾方面的內(nèi)容?
設計意圖:復習導入,回顧全篇,盡快讓學生走進文本,為后面賞析課文做好準備。
這節(jié)課我們再次走進這個不同尋常的“冬天”,品讀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圍繞中心話題,體會濟南冬天的特點以及作者的情感:
學生賞析濟南山、水
接著作者又寫了濟南的山、水,現(xiàn)在請四組同學的'代表分別上臺給我們介紹作者筆下的山水,其余同學把書合上,從畫中,從同學的復述中感受濟南的山、水。
1、第一張圖片:陽光下山景圖。
請第一組學生代表上臺根據(jù)圖片復述課文第二自然段內(nèi)容。
教師提問:濟南陽光下小山有什么特點?
教師引導下學生回答。
板書:陽光下的小山:溫晴
2、第二張圖片:薄雪后山景圖。
請第二組學生代表上臺根據(jù)圖片復述第三自然段內(nèi)容。
教師指導背誦:根據(jù)學生復述按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間順序指導背誦。
提問:濟南小雪的小山有什么特點?
板書:小雪后的小山:秀氣
3、第三張圖片:城外遠望山景圖、冒著熱氣的綠水圖
設計意圖:使學生從整體到局部對問有一個更高層次的認識。
三、深入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1、小組交流中心話題。
課文處處流露著作者對冬天的濟南的熱愛。現(xiàn)在找出文中相關的語句用心讀一讀,談談自己的感受,并在小組中交流交流。
2、全班交流。
預設點:
、佟斑@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用“小搖籃”比喻小山圍城的地理環(huán)境,用“看護者”比喻四周的的小山,加上溫存體貼的撫慰,寫出這一圈小山的特別可愛。
②.“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睡著”、“喚醒”是擬人的寫法,將老城人格化,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表現(xiàn)了濟南“暖和安適”的特點。
、邸吧狡律吓P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
“臥”字用得很貼切。濟南城外的小村莊被作者賦予了生命和感情,它們都“安適地睡著”,盡情享受這“溫晴”的天賜。這“臥”字,正好與第二段中的“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相呼應,用擬人的手法寫活了濟南。
④雪后山景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發(fā)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松的翠與雪的白相映成趣;“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白雪相映生輝;“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白雪與暗黃的草色,組成彩色的美景。妙在雪態(tài):“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tài);“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寫出雪的情態(tài)。
在實際課堂中,學生的回答可能會不定性的說到某一部分。教師深入學生回答,與之展開深入對話,有機結合在一起。
設計意圖:以一個問題,統(tǒng)領全課。課堂上,教師把寶貴的時間還給了學生,促進了學生的閱讀、探究、感悟。學生在思考和感悟文章的過程中,品詞析句,感情朗讀,深刻領悟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熱愛。
二、回顧全篇,拓展延伸。
1、向生活延展。
教師引導:老舍先生寫濟南的冬天抓住了景物特點,你寫《家鄉(xiāng)的冬天》準備抓住什么特點?
學生寫簡要發(fā)言提綱,然后口述。
教師作綜合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全篇,由文本向生活延展,將語文打開。
、偻扑]閱讀:《沁園春.雪》
三、作業(yè)。
1、背誦整篇文章。
2、學了本文之后,你的感想是什么?記錄下今天的收獲。可以采用詩歌、文字配畫等形式。
3、請你仔細觀察你家鄉(xiāng)冬天的景物,傾注你對家鄉(xiāng)無限熱愛之情,借鑒課文中的某些寫法,將最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自擬題目,字數(shù)不限。
設計意圖:向書的世界引領,激勵著學生種下自己心中生命之花的種子。
七年級語文教案濟南冬天3
○教學目標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nèi)容,把握作者的感情,《濟南的冬天》教案設計。
、趯W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
③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
④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重點難點
、倭骼、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nèi)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
○課時安排
兩課時
○課前準備
、俨贾脤W生預習課文,會寫生字,準確注音,排除字詞障礙。
、谡n前學生借助網(wǎng)絡或圖書,查閱一些有關資料,依據(jù)課文內(nèi)容設計一篇導游詞。
、蹨蕚滗浺魩А浺魴C、微機或投影儀。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整體感悟、研讀賞析2—5小節(jié)。
○教學設計
整體感悟
、賹诵抡n
春天是昂揚向上的,她不僅帶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還帶來希望和力量。冬天帶給我們的則是刺骨的寒冷,滿目蕭索和生活上的不便……但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無限的生機和令人向往的溫暖,初中三年級語文教案《《濟南的冬天》教案設計》。今天,我們就來追隨現(xiàn)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跡,去感受“濟南的冬天”。(板書課題,濟南兩字寫大,突出一下)
、诮處熍錁贩蹲x課文。
要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diào)及重音的把握。
、蹖W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多媒體或投影顯示問題組)
a.為什么說濟南是個“寶地”?
b.濟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寫了哪三幅山景圖,寫水是從什么角度寫的?
c.第1小節(jié)與第2、4、5小節(jié)之間有什么關系?
d.文中滲透作者對濟南的冬天什么樣的感情?
e.標題可否換為“冬天的濟南”?
(四人小組討論)
[明確](b.c.d.略)
a.濟南的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天氣“溫晴”;濟南天是慈善的,有美麗的山景;冬天水不結冰,水是綠色的。面環(huán)山,像在“小搖籃里”,冬
e.不可以。因為“濟南的冬天”表明所寫的是濟南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濟南”目的在于贊美“冬天”這個特定時令的濟南。
課堂小結:文章先與北平、倫敦、熱帶作對比,突出濟南天氣“溫晴”的總特點;然后具體描繪濟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寫山景寫了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的遠山,又繪水色,處處滲透對濟南冬天的喜愛。
研讀賞析
研讀第2—5小節(jié):
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四人小組討論)
a.文中寫了三幅山景圖,還寫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點?(抓關鍵詞概括)
b.三幅山景圖之間有什么關系?
c.四幅景物圖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四人小組討論后明確)
【七年級語文教案濟南冬天】相關文章:
語文《濟南的冬天》教案11-05
《濟南的冬天》七年級語文的教案03-07
語文《濟南的冬天》教案優(yōu)秀02-11
七年級語文上冊《濟南的冬天》教案06-18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教案01-07
七年級上冊語文《濟南的冬天》教案02-19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的教案03-26
七年級上冊語文《濟南的冬天》教案06-04
七年級上冊語文《濟南的冬天》教案【合集】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