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走進美術七年級教案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走進美術七年級教案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走進美術七年級教案設計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規范實驗教科書,美術四年級上冊,第2課花手帕的教學活動一。
教學目標:
1、了解制作花手帕的基本方法與要領,在實際操作中感受色彩的變化與韻味。
2、培養同學耐心、細致的學習態度和對民間藝術的熱愛。
3、同學自主完成一張花手帕。
教學重點:
讓同學學會手帕的制作方法與步驟。
教學難點:
同學耐心、細致的學習態度的培養。
教學準備
1、同學:水彩顏料和生宣紙。
2、教具和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請大家觀察老師手中的手帕與我們平時的手帕有什么不同?然后說一說你有什么感受?
生:述自身的想法與感受。
師:既然同學們都覺得老師手重的手帕非常的漂亮,那你們想制作一張這樣的手帕嗎?(想)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制作一張這樣的手帕吧!
老師板書:花手帕
二、欣賞感受
1、在同學們制作話手帕以前,首先請同學們欣賞以下其他同學制作的手帕吧!并邊看邊想怎樣才制作成這樣的話手帕?
2、同學們欣賞。
3、抽同學說一說制作話手帕的步驟。
教師小結:制作花手帕需要兩個步驟,一是折紙,二是染色。
三、方法指導
1、教師: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折紙,看一下這里邊有那些學問。
我想知道同學們能用幾種方法把這張紙折起來。每個同學試一試,然后老師抽同學起來折給大家看看,希望同學們想到的方法不一樣。
2、同學展示自身的'折法。
3、教師小結:從同學們剛才的折法中我們可以看出,折紙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等會兒同學們在制作花手帕時,請同學們根據當時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折法。
4、教師:現在我們來學習染法。
染法的種類很多,根據教材,我們今天著重介紹兩種,一種是浸染,一種為點染。
(1)我先為同學們介紹浸染。浸染就是把折好的紙放入調好的顏料中浸一下,其具體的操作方法請同學們看課件。(課件展示)
老師:現在同學們明白什么是浸染了吧?(明白了)那我們就來學習另一種染法,點染吧!
(2)點染就是把水彩顏料直接滴在折好的紙上,其具體的操作方法請同學們看課件。(課件展示)
5、老師小結并提出制作中的注意事項。
現在同學們已經學會了花手帕的制作,但老師還要提醒同學們注意以下一些事。
(1)顏料自身要先調好,畫面應以一種顏色為主,色度要有深淺變化。
(2)染色時要注意時間的控制,浸在彩色水中的時間越長則紙帕吸收的顏料越多,面積越大。反之則少,面積越小。
(3)最后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紙在吸收水分后會十分的脆弱,稍不小心就會接破前功盡棄,希望同學們盡量控制水分的吸收和展開時小心一些。
四、自主表示
1、同學分小組制作花手帕,將作業紙采用不同的的方法折疊,然后在彩色水中浸染或點染,制作2---4張美麗奇特的花手帕。
2、教師巡視指導,即使發現問題和糾正。染得好的叫同學適可而止。
五、研討交流
1、將同學作品進行展示。
2、提問,你喜歡那一張,為什么?
六、課堂小結:
1、這節課同學們有什么收獲?
2、老師小結結束課堂。
走進美術七年級教案設計2
【學生分析】
就最常見的畫種來說,漫畫對于學生來說應該算是最熟悉的。由于初中生的年齡特點使然,傳統的國畫,油畫,版畫雖然有著很高的藝術性及欣賞性,卻并不如漫畫吸引他們。但他們對漫畫的了解普遍簡單,對漫畫的創作思路,表現方法,類別特點等都缺乏認知。因此本課將使學生更系統的了解漫畫知識。
【教材分析】
漫畫是繪畫藝術的一個門類,它不像其它畫種以使用材料和工具來定名,它這個“漫”名,集中到一點,是指它的藝術形象。通過欣賞和學習創作漫畫,可以使學生思維敏捷,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用敏銳的眼光捕捉生活中的現象,更深刻的理解生活,從而使學生面對人生的態度價值觀有更深層的了解與判斷,以漫畫的形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思想。所以在學習漫畫的過程中,能夠培養學生審美情趣,陶冶情操,同時,提高學生觀察能力,聯想力,表現力,可以使繪畫水平不一的同學都能積極地投入到漫畫的創作中去。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漫畫的基本常識,認識漫畫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和娛樂功能,審美功能。體驗漫畫藝術的魅力,知道漫畫藝術根源于生活,服務與生活。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欣賞、討論、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等途徑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運用簡練的線條對事物進行夸張,提煉,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培養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表現力的同時,利用漫畫教育性、針對性很強的特點,讓學生們用漫畫對照自己的言行,去理解,去反思,使他們分清是與非,美與丑,善與惡,達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的目的。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以簡練的`線條將生活當中的事物以漫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難點:怎樣使學生通過聯想將素材加工提煉,用漫畫的方法表現出來。
【教學用具準備】
漫畫作品若干、簡單繪畫工具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生疑
大家能否記得中央電視臺曾經有一個公益廣告,這個公益廣告極其簡單,利用英文字母(family)創意構思的,賦予字母于生命,并且至始至終都是由這幾個字母在表演。大家可否還記得這個廣告?
提問:這則公益廣告是用什么樣繪畫形式創意構思的?(學生回答并板書:漫畫)
2、教師提問:我經常會發現有些同學課桌上或多或少都有幾本漫畫書,大家為什么喜歡這類書呢?
學生回答:形象有趣,夸張,幽默,放松、諷刺、搞笑等等。
總結:漫畫是一種具有特殊魅力的繪畫藝術,它介于繪畫與文學之間,讓人開心,令人發笑,耐人尋味,發人深思,它就像我們身邊充滿活力的伙伴,使我們的生活充滿笑聲,富有情趣讓我們在瞬間忘掉煩惱和憂愁。
二、整體感知自主探究
欣賞感悟:展示(舉例各類)漫畫作品,引導學生欣賞、分析、討論課本圖片和補充的漫畫材料。讓學生談談看漫畫后的感想,體會并交流漫畫的創作特點。
提問:漫畫中的形象和事件從哪里來?
總結:漫畫的題材來于現實生活中的常見的現象,是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提煉和概括。具有擔道義、諷丑惡、弘正氣、揚美善的社會功能,還具的教化功能、娛樂功能、審美功能。
小結:通過欣賞漫畫作品,了解漫畫基本常識,明白漫畫是一種藝術形式,是用簡單而夸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繪畫。一般運用變形、夸張、比擬、象征、暗示等的方法,構成幽默詼諧的畫面或畫面組,以取得諷刺或歌頌的效果。是一種具有強烈的諷刺性或幽默感的繪畫。常采用夸張、比喻、象征等手法,諷刺、批評或歌頌某些人和事,具有較強的社會性。
三、合作互動交流分享
1、漫畫特點:
有愉悅功能、表現方法多樣性、構思夸張和造型夸張。
教師小結:夸張是漫畫家手中的法寶,有些漫畫夸張到荒誕的程度反倒會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課本釣魚者)。諷刺和幽默構成了漫畫最基本的屬性,這種屬性則是通過不同的表現形式來傳達的。
2、探究學習(漫畫分類):漫畫的產生形式多樣,你能將這些漫畫分分類嗎?(學生舉手上臺分類)
根據表現形式來分(展示漫畫作品)
解析:
1).幽默漫畫:是一種含笑的勸說,使人在輕松的微笑中,否定、摒棄社會生活中的不合理的現象。
2).諷刺漫畫:通過對丑的直接否定,達到對美的間接肯定,創造了高于現實的藝術美。可以諷刺大到國際問題,小到生活瑣事。
3).肖像漫畫:用夸張手法,描繪人物形象(示范人物各種表情)
教師提問:姚明和潘長江這兩幅漫畫夸張了什么?
學生回答:夸張人物的特征。
教師總結:肖像漫畫在強調抓住人物特征的同時,還要將這些特征夸大。就是要“合理夸大”這些特征,而不能“無理扭曲”。
(設計意圖):用舉例的方式介紹漫畫種類,表現手法等,補充完善學生觀點,擴寬思路,激發創作欲。
3.從篇幅分類(展示漫畫作品)
1)、獨幅漫畫
2)、連環漫畫(多格)
3)、長篇連環漫畫
回想曾經看過哪些動漫作品?
教師給出漫畫作品(動畫展示),《熊出沒》、《三毛流浪記》《名偵探柯南》請同學辨別
其種類,并討論漫畫的作用。
學生討論完畢后教師總結漫畫的作用:
通過生動有趣的漫畫形象,帶給人們快樂的同時,可以將生活中的現象反映出來,引起大家的關注,可以起到提醒和警示的作用。
4.繪制方法:
方法多樣,黑白單色、水粉、彩鉛、色粉、白描、電腦繪畫等。
5:教師示范
教師當堂畫一副漫畫請同學根據老師的繪制過程總結一下漫畫的技法步驟。讓學生用可以掌握的簡練的線條表現方法來完成。
四、實踐體驗當堂內化
1、學生創作(張開想象翅膀,完善創作構思)(分層教學)
1)、命題創作:嘗試運用夸張和變形的手法設計一個自己的漫畫肖像。
2)、創意小練筆:瓜果蔬菜大變臉
3)、表現創新:以校園生活為素材,用漫畫的形式大膽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現手法技法不限。
提示:可適當補充些對話文字,創作的難度可適當降低
作業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學生作品,師生共欣賞評價鼓勵學生,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創造激情。
學生根據已學技能進行漫畫創作練習。要求用簡單的線條展現自己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評價展示
學生自評、互評、老師點評
展示學生作業,同學互評,既提高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又能起到提高學生鑒賞能力的作用。教師以恰當的語言和方式評價和激勵學生,保護學生的創作積極性,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
五、遷移拓展提高素養
通過本節課共同的努力,我們對漫畫有了更全新、更全面的認識。藝術源于生活,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學以致用,用漫畫幽默、風趣、詼諧、搞笑的藝術語言生動的記錄下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
六、板書設計
《漫畫》
漫畫的特點:夸張變形風趣搞笑
漫畫的分類:幽默漫畫、諷刺漫畫、肖像漫畫
從篇幅分類:獨幅連環長篇連環
走進美術七年級教案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會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培養動手能力與合作精神。
3、體驗學習活動的快樂,陶冶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操。
重點
在活動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難點
想象一定的情境,并根據情境做出各種造型有趣的`小泥人。
教學準備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各種黏土。
教學方法
體驗與討論相結合,探究式方法。
板書設計生動的小泥人
騎雞娃陜西安寨
踏青北京
擊鼓說唱傭漢(夸張、詼諧)
制作要求:大膽、生動、夸張)
教學過程
一、走進教室看一看
1、課件展示在教室里玩耍的小泥人的圖片,提醒學生仔細觀察。
教師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2、學生回答(引導學主回答出“什么人”、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教師小結并揭示課題。
二、做個泥人試一試
1、師生一起隨意捏個外形。
教師在視頻展示臺示范講解。(強調“隨意捏”,要大膽,可夸張一點)
2、指名展示,師主共同調整。
三、捏捏泥人動一動
1、課件展示小泥人的不同動作,配歡快的音樂。
2、師主同做“小泥人的體操”。
3、教師提問:你是怎樣讓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動作呢?
教師小結捏泥人動態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樂一樂
1、課件展示5張制作完整的小泥人圖片。
提問:你覺得他們美嗎?美在哪里?你能看出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師生共同總結美化小泥人的方法。并用課件展示。
2、師主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指名展示,師主共同點評、調整。
五、合做泥人玩一玩
1、課件展示一組小泥人的圖片。
教師引導學生從泥人的動態、細節的美化以及組合幾方面來欣賞。
2、分組討論:我們的小泥人在教室的哪個位置做游戲,做什么游戲。
3、小組合作表現。
六、展示泥人評一評
【走進美術七年級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走進風景寫生》教案設計03-03
美術教案設計03-18
小班美術教案設計07-17
小學美術教案設計06-24
中班美術教案走進未來的森林02-20
中班美術走進未來的森林教案02-17
陶泥美術教案設計09-04
創意小學美術教案設計05-22
小學美術教案設計(優)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