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物理教案>高一物理必修教案優秀

    高一物理必修教案優秀

    時間:2025-01-02 07:33:15 物理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一物理必修教案優秀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物理必修教案優秀,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物理必修教案優秀

    高一物理必修教案優秀1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概念、運動規律及特點。

      2、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式,會推導,能進行有關計算。

      3、知道v-t圖象的意義,會根據圖象分析解決問題。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通過研究v-t圖象,尋找規律,發現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生通過自己做實驗并發現規律,激發學生探索規律的興趣。

      2、體驗同一物理規律的不同描述方法,培養科學價值觀。

      3、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增加學生學習的動力和__。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理解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的物理意義。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式及應用。

      教學難點

      1、學會用v-t圖象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2、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式并會運用。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師:前面幾節課,我們學習了如何描繪運動物體的v-t圖象,本節課我們就從v-t圖象入手,探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運動規律。

      新課教學

      一、勻變速直線運動

      師:請同學們觀察下面的v-t圖象(課件展示),它們分別表示物體在做什么運動?

      生1:①中物體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隨時間變化,說明物體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生2:②中物體的速度隨時間不斷增大,說明物體在做假速直線運動。

      師:仔細觀察②中物體速度增加的有規律嗎?

      生:是均勻增加。如果取相等的時間間隔,速度的變化量是相同的。

      師:很好。請同學們自己畫圖操作,試一試。

      學生自己畫圖,動手操作

      教師用課件投影,進一步加以闡述。

      師:我們發現每過一個相等的時間間隔,速度的增加量是相等的。所以無論△t選在什么區間,對應的速度v的變化量△v與時間的變化量△t之比△v/△t都是一樣的,即物體的加速度保持不變。

      投影出示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

      沿著一條直線運動,且加速度保持不變的運動,叫做勻變速直線運動(uniformvariablerectilinearmotion)。

      勻變速直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圖象是一條傾斜的直線

      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如果物體的速度隨時間均勻增加,這個運動叫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如果物體的速度隨時間均勻減小,這個運動就叫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生:我知道了,在剛才圖1中③的速度隨時間均勻減小,表示的就是物體在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師:你所的對!請同學們再思考一下,三條直線的交點表示什么?

      生1:是相遇!

      生2:不是相遇,交點的橫、縱坐標都相等,應該表示在同一時刻,三者的速度相等。

      師:是的,在v-t圖象中,交點僅表示他們的速度相等,并不表示相遇,同學們不要把v-t圖象與x-t圖象相混淆。

      教師接著引導學生思考教材第39頁“說一說”

      這條圖線表示物體的`速度怎樣變化?在相等的時間間隔內,速度的變化量總是相等的嗎?物體在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嗎?

      生:速度增加,但在相等的時間間隔內,速度的變化量越來越大,說明△v/△t逐漸增大,即加速度增大,加速度不是恒量,那物體的運動就不是勻加速直線運動了。

      師:沒錯。在不同的瞬時,物體的加速度不同,那我們怎么找某一點的瞬時加速度呢?

      學生紛紛討論。

      生:是做切線嗎?

      師:非常好。我們可以做曲線上某點的切線,這一點的切線的斜率就表示物體在這一時刻的瞬時加速度。

      二、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師:除了圖像外,我們還可以用公式表示物體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從運動開始(這時t=0)到時刻t,時間的變化量△t=t-0,速度的變化量△v=v-v0,因為加速度a=△v/△t是一個恒量,所以a=△v/△t=v-v0/t-0

      解出速度v,得到v=v0+at

      這就是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式。

      師:想一想,at在數值上等于什么?

      生:a在數值上等于單位時間內速度的變化量,再乘以t就是0—t時間內速度的變化量。

      生:at再加上vo就是t時刻的速度了。

      師:我們還可以從圖象上進一步加深對公式的理解。

      例題1

      (投影)汽車以40km/h的速度行駛,現以0.6m/s2的加速度加速,10s后速度能達到多少?

      教師引導學生明確已知量、待求量,確定研究對象和研究過程

      學生自主解題

      師:投影出示規范步驟

      解:初速度vo=40km/h=11m/s,加速度a=0.6m/s2,時間t=10s,10s后的速度為

      v=v0+at

      =11m/s+0.6m/s2×10s

      =17m/s

      =62km/h

      例題2

      (投影)汽車以36km/h的速度勻速行駛,若汽車以0.6m/s2的加速度剎車,則10s和20s后的速度減為多少?

      教師指導學生用速度公式建立方程解題,代入數據,計算結果。

      教師巡視查看學生自己做的情況,投影出示典型的樣例并加以點評。

      有的同學把a=0.6m/s2代入公式v=vo+at,求出v10=16m/sv20=22m/s

      師:這種做對嗎?

      生:汽車在剎車,使減速運動,所以加速度應代負值,即a=﹣0.6m/s2。

      有的同學把a=﹣0.6m/s2代入公式v=vo+at,求出v10=4m/sv20=﹣2m/s

      師:這樣做對嗎?

      生:對,我也是這樣做的

      師:v20=—2m/s中負號表示什么?

      生:負號表示運動方向與正方向相反。

      師:請同學們聯系實際想一想,汽車剎車后會再朝反方向運動嗎?

      生:哦,汽車剎車后經過一段時間就會停下來。

      師:那這道題到底該怎么做呢?

      生:先計算出汽車經多長時間停下來。

      教師出示規范解題的樣例。

      解:設初速度v0=36km/h=10m/s,加速度a=﹣0.6m/s2,時間t=10s,由速度公式v=vo+at,可知剎車至停止所需時間t=v﹣v0/a=0﹣10/﹣0.6=16.7s。

      故剎車10s后的速度v10=v0+at=10m/s﹣0.6×10m/s=4m/s

      剎車20s時汽車早已停止運動,故v20=0

      師:通過這道題,我們大家知道了汽車遇到緊急情況時,雖然踩了剎車,但汽車不會馬上停下來,還會向前滑行一段距離。因此,汽車在運行時,要被限定速度,超過這一速度,就可能發生交通事故。請同學們結合實際想一想:當發生交通事故時,__是如何判斷司機是否超速行駛的?

      生:汽車剎車時會留下痕跡,__可以通過測量痕跡的長度,計算出司機剎車時的速度。以此來判斷司機是否超速行駛。

      師:好極了。

      小結

      本節重點從圖象和公式兩個方面研究了勻變速直線運動,理解時注意以下幾點:

      1、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質點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不變,但不能說a與△v成正比、與△t成反比,決定于△v和△t的比值。

      2、公式中v、v0、a都是矢量,必須注意其方向。

    高一物理必修教案優秀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現代教育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的應用。

      能力目標:通過觀察、參觀或看錄像等方式,從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中獲得社會生活中聲音利用方面的知識。

      情感目標:通過學習,了解聲音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學生對科學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現代教育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的應用。

      難點:掌握聲在社會中的應用。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啟動課堂

      知識回顧:

      復習噪聲的產生、等級以及控制過程。

      進入新授課:

      1、聲音的利用在人類生活中是非常廣泛的。讓學生展示課前通過網絡或者圖書館搜集有關聲音利用的資料。

      2、請同學們列舉所搜集到的有關聲音利用的資料。要求在同學發言時,其他同學仔細聽,不要對同學的發言作評價。

      3、對學生的回答給與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并將學生搜集到的有關聲音利用的例子分為兩類:“聲與信息”和“聲與能量”。

      (一)聲在醫療上的應用

      1、中醫診病通過“望、聞、問、切”四個途徑,其中“聞”就是聽,這是利用聲音診病的最早例子。

      2、利用B超或彩超可以更準確地獲得人體內部疾病的信息。醫生向病人體內發射超聲波,同時接收體內臟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攜帶的信息通過處理后顯示在屏幕上。超聲探查對人體沒有傷害,可以利用超聲波為孕婦作常規檢查,從而確定胎兒發育狀況。

      3、藥液霧化器

      對于咽喉炎、氣管炎等疾病,藥力很難達到患病的部位。利用超聲波的高能量將藥液破碎成小霧滴,讓病人吸入,能夠增進療效。

      4、利用超聲波的高能量可將人體內的結石擊碎成細小的粉末,從而可以順暢地排出體外。

      (二)超聲波在工業上的應用

      1、利用超聲波對鋼鐵、陶瓷、寶石、金剛石等堅硬物體進行鉆孔和切削加工,這種加工的'精度和光潔度很高。

      2、在工業生產中常常運用超聲波透射法對產品進行無損探測。超聲波發生器發射出的超聲波能夠透過被檢測的樣品,被對面的接收器所接收。如果樣品內部有缺陷,超聲波就會在缺陷處發生反射,這時對面的接收器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收到發生器發射出的超聲波信號。這樣就可以在不損傷被檢測樣品的前提下,檢測出樣品內部有無缺陷,這種方法叫做超聲波探傷。

      3、在工業上用超聲波清洗零件上的污垢。在放有物品的清洗液中通入超聲波,清洗液的劇烈振動沖擊物品上的污垢,能夠很快清洗干凈。

      (三)聲在軍事上的應用

      現代的無線電定位器——雷達,就是仿照蝙蝠的超聲波定位系統設計制造的

      中國大陸超視距雷達助力反航母作戰

      很多動物都有完善的發射和接收超聲波的器官。蝙蝠通常只在夜間出來覓食、活動,但它們從來不會撞到墻壁、樹枝上,并且能以很高的精確度確認目標。它們的這些“絕技”靠的是什么? 2.聲納

      根據回聲定位的原理,科學家們發明了“聲納”,利用聲納系統,人們可以探測海洋的深度、海底的地形特征等。

      聲吶探測海深和魚群

      (四)聲在生活中的應用

      超聲波加濕器

      理論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條件下,一個物體振動的能量跟振動頻率的二次方成正比。超聲波在介質中傳播時,介質質點振動的頻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在我國北方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聲波通入水罐中,劇烈的振動會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許多小霧滴,再用小風扇把霧滴吹入室內,就可以增加室內空氣的濕度。這就是超聲波加濕器的原理。

      探究作業

      1、回顧本章所學,自己整理知識體系。

      2、預習下節內容。

    高一物理必修教案優秀3

      【教材分析】

      本節為《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共同必修模塊“物理2”中第六章第2節的內容。本節“量子世界”從熱輻射的規律入手,提示經典物理學理論與實驗結果的嚴重背離,闡述普朗克的“量子假說”,初步認識玻爾理論的重要意義,同時讓學生認識光的粒子性和波動性。通過實例,初步了解微觀世界的量子化現象。

      【學情分析】

      本節學習內容是學生已通過一年的物理學習的最后一節內容,可能會出現學習不夠重視、不夠認真的局面。關鍵是本節內容也比較抽象,相關知識網又沒有建立,所以本節內容的講述和學習可能會流于形式。為了讓學生引起興趣,所以必須補充一些科學發展史。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初步了解普朗克“量子假說”的背景,體會經典力學的局限性。知道普朗克“量子假說”的主要內容。

      初步了解愛因斯坦“光量子說”的含義,了解光的微粒說與波動說之爭,知道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2、過程與方法目標

      認識到發展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意義,認識到在科學理論建立過程中猜想和假設的重要性,以及科學爭論和自由爭鳴對科學發展所起的作用,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和相像能力。

      能嘗試運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決一些相關的實際問題,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領略到自然界的奇妙與和諧,發展學生對科學的發奇心與求知欲。體會辯論和質疑在科學研究中所起的積極作用。

      養成敢于發表自己觀點,既堅持原則又尊重他人的良好習慣。培養有根據的懷疑精神和批判意識,敢于堅持真理、勇于創新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以及判斷大眾傳媒等有關信息是否科學的意識。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建立量子化的概念。

      教學難點:物質的波粒二象性概念。

      【教學方法】

      通過自主學習和交流討論的方式、上網查閱有關資料、教師講授法結合。

      【教學建議】

      1.本節從世紀之交經典物理學無法解釋“黑體輻射實驗”的“紫外災難”,引出普朗克的“量子假說”產生的歷史背景,體會物理問題的研究往往是從模型的建立和假說入手。教學中可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交流討論的方式,完成對學習過程的體驗。

      2.認識科學問題的研究總是經歷: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實踐論證→修改理論……最終提示自然規律的過程。

      3.關于光的波動性、粒子性及量子理論初步等內容的教學,應強調科學真理發現的道路并不平坦,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學習中應認真體會辯論和質疑在科學研究中所起的積極作用,通過典型的'實例讓學生充分認識量子理論的發展如何推動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理解科學對技術發展的促進作用。

      4.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物理學史知識,圍繞核心問題、展開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教師不要局限于教材,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充分利用多煤體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效率。

      5.由于本節知識帶有科普性質,所以無論是補充的內容還是原來課本的內容,都不宜也不可能講得很深,盡可能把抽象問題形象化,能達到學生有一定的繼續學習的興趣即可。

      【教學過程】

      1. 讓學生閱讀全文,允許學生互相討論交流,并提出問題。(約20分鐘)2. 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做出正面的回答,盡可能把抽象問題形象化。(至少20分鐘)

      3. 預計且建議可補充的內容有:

      a:關于黑體的相關知識;

      b:光的本性發展簡史;

      c:光電效應;

      d:能級的相關知識;

      e:課程資源:

      1.普朗克及其對物理學的貢獻

      2.光電效應和愛因斯坦光量子理論

      (1)光電效應的規律

      (2)經典物理理論對光電效應解釋的困難

      (3)愛因斯坦光子說及其對光電效應的圓滿解釋

      3.玻爾對原子結構學說的貢獻

      4.光的本性——光的波動說和微粒學之爭

      5.德布羅意的物質波觀點

    高一物理必修教案優秀4

      一、教學任務分析

      勻速圓周運動是繼直線運動后學習的第一個曲線運動,是對如何描述和研究比直線運動復雜的運動的拓展,是力與運動關系知識的進一步延伸,也是以后學習其他更復雜曲線運動(平拋運動、單擺的簡諧振動等)的基礎。

      學習勻速圓周運動需要以勻速直線運動、牛頓運動定律等知識為基礎。

      從觀察生活與實驗中的現象入手,使學生知道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歸納認識到勻速圓周運動是最基本、最簡單的圓周運動,體會建立理想模型的科學研究方法。

      通過設置情境,使學生感受圓周運動快慢不同的情況,認識到需要引入描述圓周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再通過與勻速直線運動的類比和多媒體動畫的輔助,學習線速度與角速度的概念。

      通過小組討論、實驗探究、相互交流等方式,創設平臺,讓學生根據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對幾個實際問題進行討論分析,調動學生學習的情感,學會合作與交流,養成嚴謹務實的科學品質。

      通過生活實例,認識圓周運動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學習和研究圓周運動是非常必要和十分重要的,激發學習熱情和興趣。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2)知道圓周運動;理解勻速圓周運動。

      (3)理解線速度和角速度。

      (4)會在實際問題中計算線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并判斷線速度的方向。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勻速圓周運動概念的形成過程,認識建立理想模型的物理方法。

      (2)通過學習勻速圓周運動的定義和線速度、角速度的定義,認識類比方法的運用。

      3、態度、情感與價值觀

      (1)從生活實例認識圓周運動的普遍性和研究圓周運動的必要性,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2)通過共同探討、相互交流的學習過程,懂得合作、交流對于學習的重要作用,在活動中樂于與人合作,尊重同學的見解,善于與人交流。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勻速圓周運動概念。

      (2)用線速度、角速度描述圓周運動的快慢。

      難點:理解線速度方向是圓弧上各點的切線方向。

      四、教學資源

      1、器材:壁掛式鐘,回力玩具小車,邊緣帶孔的旋轉圓盤,玻璃板,建筑用黃沙,乒乓球,斜面,刻度尺,帶有細繩連接的小球。

      2、課件:flash課件——演示同樣時間內,兩個運動所經過的弧長不同的勻速圓周運動;——演示同樣時間內,兩個運動半徑所轉過角度不同的勻速圓周運動。

      3、錄像:三環過山車運動過程。

      五、教學設計思路

      本設計包括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勻速圓周運動、線速度與角速度三部分內容。

      本設計的基本思路是:以錄像和實驗為基礎,通過分析得出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通過觀察對比歸納出勻速圓周的特征;以情景激疑認識對勻速圓周運動快慢的不同描述,引入線速度與角速度概念;通過討論、釋疑、活動、交流等方式,鞏固所學知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本設計要突出的重點是:勻速圓周運動概念和線速度、角速度概念。方法是:通過對鐘表指針和過山車兩類圓周運動的觀察對比,歸納出勻速圓周運動的特征;設置地月對話的情景,引入對勻速圓周運動快慢的`描述;再通過多媒體動畫輔助,并與勻速直線運動進行類比得出勻速圓周運動的概念和線速度、角速度的概念。

      本設計要突破的難點是:線速度的方向。方法是:通過觀察做圓周運動的小球沿切線飛出,以及由旋轉轉盤邊緣飛出的紅墨水在紙上的徑跡分布這兩個演示實驗,直觀顯示得出。

      本設計強調以視頻、實驗、動畫為線索,注重刺激學生的感官,強調學生的體驗和感受,化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概念和規律的教學體現“建模”、“類比”等物理方法,學生的活動以討論、交流、實驗探究為主,涉及的問題聯系生活實際,貼近學生生活,強調對學習價值和意義的感悟。

      完成本設計的內容約需2課時。

      六、教學流程

      1、教學流程圖

      2、流程圖說明

      情境I錄像,演示,設問1

      播放錄像:三環過山車,讓學生看到物體的運動有直線和曲線。

      演示:讓學生向正在做直線運動的乒乓球用力吹氣,體驗球在什么情況下將做曲線運動。

      設問1:物體在什么情況下將做曲線運動?

      情境II觀察、對比,設問2

      觀察、對比鐘表指針和過山車這兩類圓周運動。

    高一物理必修教案優秀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電流表的基本構造。

      2.知道電流表測電流大小和方向的基本原理。

      3.了解電流表的基本特點

      能力目標

      應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電流表的原理,學會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節的重點是電流表的工作原理,教師可以通過定量推導得出電流和指針偏轉角度的關系,突出重點,進而突破安培力的力矩與彈簧的扭轉力矩平衡這一難點注意分析安培力的力矩與線圈所處位置無關。

      教法建議

      本節講述電流表的工作原理,是根據磁場對電流作用力的一個具體應用,重點講述測電流大小和方向的原理,因此教學中應利用教具、掛圖讓學生清楚電流表的基本結構,并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定量地推導出電流和指針偏角之間的關系,從而深入理解電流表的工作原理,并知道前面學過的電流表兩個重要參量滿偏電流和滿偏電阻的意義。首先組織學生觀察、剖析電流表的內部結構,再啟發指導學生利用公式和力矩平衡推導電流表工作原理。

      --方案 電流表的工作原理

      一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知道電流表的基本構造。

      2.知道電流表測電流大小和方向的'基本原理。

      3.了解電流表的基本特點

      (二)能力訓練點

      應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學習電流表的原理,教育學生熱愛科學、學習科學,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

      (四)美育滲透點

      通過對電流表構造和工作原理的學習,培養和提高學生對物理儀器的工藝美及工作原理分析推導的邏輯美的審美感受力。

      二 學法引導

      1.教師通過實驗展示和掛圖直觀教學,通過啟發、講解、公式推導進行工作原理的教學。

      2.學生認真觀看、積極思考,結合學過知識分析推導公式,理解電流表工作原理。

      三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電流表的工作原理。

      2.難點:安培力的力矩與彈簧的扭轉力矩平衡。

      3.疑點:安培力的力矩與線圈所處位置無關。

      4.解決辦法

      通過定量推導得出電流和指針偏轉角度的關系,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四 課時安排

      1課時

      五 教具學具準備

      電流表、電源、開關、導線、滑動變阻器、教學掛圖。

      六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先組織學生觀察、剖析電流表的內部結構,再啟發指導學生利用公式 和力矩平衡推導電流表工作原理。

      七 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略)

      (二)整體感知

      本節講述電流表的工作原理,是根據磁場對電流作用力的一個具體應用,重點講述測電流大小和方向的原理,因此教學中應利用教具、掛圖讓學生清楚電流表的基本結構,并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定量地推導出電流和指針偏角之間的關系,從而深入理解電流表的工作原理,并知道前面學過的電流表兩個重要參量ig和rg的意義。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電流表的結構

      利用實物,結合掛圖講解電流表各部分的構造,應該特別指出的是:(1)蹄形磁鐵和鐵芯間的磁場是均勻地幅向分布的。 (2)鋁框上繞有線圈,鋁框的轉軸上裝有兩個螺旋彈簧和一個指針。

      2.電流表的工作原理

      設導線所處位置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線框長為l、寬為d、匝數為n,當線圈中通有電流i時,安培力對轉軸產生力矩:,其中安培力的大小為:故安培力的力矩大小為:

      當線圈發生轉動,不論通電線自轉到什么位置,它的平面都跟磁感線平行,安培力的力矩不變。當線圈轉過角(指針偏角也為)時,兩彈簧產生阻礙線圈轉動的扭轉力矩。

      由材料性質知道,扭轉力矩,根據力矩平衡得出:

      其中對同一個電流來說,k、n、b、l、d是一定的,因此

      所以通過偏角的值可以反映i值的大小,且電流刻度是均勻的。當取最大值時,通過電流表的電流最大,稱為滿偏電流ig,所以使用電流表時應注意不要超過滿偏電流ig。

      (四)總結、擴展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電流表的工作原理,希望同學們能理解用電流表測量電流的原理,在以后使用電流表時注意不超過量程。

      八 布置作業

      九 板書設計

    高一物理必修教案優秀6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屬于《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必修模一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第五節《自由落體運動》的教學內容。自由落體運動是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一種具體情形。此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也學習了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基本方法,對本課的學習,實際上是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解決生活實際中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活動,既有利于鞏固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探求規律的能力,還能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和科學思想的教育。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理解自由落體運動,理解是重力加速度,(2)掌握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3)培養學生分析和綜合、推理和判斷等思維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輕重不同物體在真空中的下落過程,實際測量重物自由下落的加速度等探究活動,讓學生體會科學推理和科學實驗是揭示自然規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3、情感態度和世界觀

      感受前人(亞里士多德)崇尚科學、勇于探索的人格魅力,培養學生嚴謹務實的科學態度。促進學生形成科學思想和正確的世界觀。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不同物體自由下落有共同加速度g、做好實驗

      難點:斜面實驗設計的巧妙性、實驗過程中科學猜想、數學推導、合理外推的體現

      四、學情分析

      在前面的教學中,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平均速度、瞬時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對自由落體運動也有過思考,接觸過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和伽利略著名的比薩斜塔實驗,但未曾接觸勻變速直線運動和理想實驗的概念。

      五、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法、分析法、實驗歸納法、講授法、討論法。

      六、課前準備

      1、牛頓管、抽氣機;

      2、10套:紙片、鐵架臺、鐵螺絲、鐵夾、鐵橫桿、紙帶夾、打點計時器(帶復寫紙片)、紙帶、重錘、海綿墊、接線板;長刻度尺。

      七、課時安排

      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看到這種現象:把小石頭和樹葉舉到相同高度,石頭的重量比樹葉重,同時由靜止開始釋放。觀察哪個先落地?

      (演示:石頭和樹葉)

      觀察結果:石頭先落地

      類似的現象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早在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通過觀察大量物體下落的現象,歸納出:物體越重,下落得越快。在我們今天看來,他這個說法是否正確呢?

      提問:是不是重的物體一定比輕的物體下落得快呢?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我們可以通過實驗研究這個問題,桌上有兩張紙片(同種材料,質量不同)觀察掉落在桌面的情況:

      1、兩張紙平攤,同一高度,同時靜止釋放。

      2、把質量小的紙捏成紙團,同一高度,同時靜止釋放。

      可見,重的物體不一定下落得快,輕的物體下落不一定慢。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受空氣阻力的影響)

      正是由于有空氣阻力的影響,物體下落得才有快有慢。同學們想想看,如果沒有空氣阻力的影響,也就是在一個沒有空氣的空間里,物體只受重力,從靜止開始下落的情況是什么樣子呢?

      (演示牛頓管)看,這是一根玻璃管,管中的空氣已經用抽氣機抽掉了,里邊有

      一個金屬片和羽毛,觀察牛頓管里的羽毛和金屬片下落的快慢。

      (觀察實驗)

      定義:物體在只受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

      要注意理解“自由”這兩個字:只受重力、初速度為零。

      結合上面的實驗我們一起總結下,小結:如果沒有了空氣阻力,不同物體從同一高

      度做自由落體運動,它們的運動情況是相同的。

      這種運動只在沒有空氣的空間里才能發生。不過,在存在空氣的空間里,如果空氣阻力的影響很小,物體的下落也可以近似看作自由落體運動。

      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的圣人,恩格斯稱他是最博學的人。限于當時科技發展的水平,他在物理方面的論述,今天看來很多是不恰當的。但是,在兩千年前他能夠通過觀察、歸納,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論體系,已經很不簡單了。我們應該正確評價他在科學發展史上的地位。

      我們知道了什么是自由落體運動,下面我們繼續深入的分析這種運動。

      (學生分組實驗:將點火花計時器呈豎直方向固定在鐵架臺上,讓紙帶穿過計時器,紙帶下方固定在重錘上,先用夾子夾住紙帶上方,使重物靜止在靠近計時器的下方,然后接通電源,待打點穩定后再松開紙帶,讓重物自由下落,計時器就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小點,那么這些點記錄了重物的運動情況。)

      下面大家結合學案來分析下紙帶。

      提問:軌跡為直線還是曲線?

      答:軌跡為一條直線,物體作直線運動。

      提問:是勻速直線運動嗎?

      答:在連續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位移不相等,逐漸的增大,所以是加速直線運動。

      提問:是勻加速嗎?是如何判斷出來的?

      (提示:回憶前面學過的'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連續相等的時間t內,物體通過的位移之差為定值。這是一個判斷公式,?s?at,已知的t=0.02秒,見學案表格。)

      答:可以測出連續相等的時間t內,物體通過的位移之差為定值(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則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我們一起總結一下: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提問:能求出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嗎?

      (同樣根據上面的公式,我們對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進行計算一下,大家選取不同的時間間隔來讀取數據,見學案表格)

      通過多次測量計算:

      (1)我們通常用g來表示自由落體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數值近似為9.8s2,重力加速度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在實驗中,如果要獲得更精確的數據,還可以用頻閃照相來測量。

      (看到課本37面的表格,從表格上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地方,g的取值是不同的,緯度越高數值越大,越靠近赤道數值越小。)

      (2)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取值不同。從赤道到兩極,g逐漸增大。同一地點g值相同。

      (3)既然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那么其運動規律與一般規律類似:

      不同的物體在同一地點,從相同高度同時自由下落的物體,同時到達地面,根據h?12gt,則它們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應用:

      1:大家看到課后的測定反應時間小實驗。

      2:測量物體從一定高度的樓房掉下,已知落地時的速度,求高度和下落時間。

      (四)反思總結,當堂檢測。

      教師組織學生反思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并進行當堂檢測。

      設計意圖:鞏固對自由落體運動特點的掌握、反饋糾正錯誤理解。

      (五)發導學案、布置作業

      下一節學習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歷程,體會學習前人的探索精神和科學的探究思想,作業完成課后習題3、4

      設計意圖:布置下節課的預習作業,并對本節課鞏固提高。教師課后及時批閱本節的延伸拓展訓練。

    高一物理必修教案優秀7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動能的定義式,能用動能的定義式計算物體的動能;

      (2)理解動能定理反映了力對物體做功與物體動能的變化之間的關系;

      (3)能夠理解動能定理的推導過程,知道動能定理的適用條件;

      (4)能夠應用動能定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運用歸納推導方式推導動能定理的表達式;

      (2)通過動能定理的推導理解理論探究的方法及其科學思維的重要意義;

      (3)通過對實際問題的分析,對比牛頓運動定律,掌握運用動能定理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及其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動能定理的歸納推導培養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2)通過對動能定理的應用感悟量變(過程的`積累)與質變(狀態的改變)的哲學關系。

      教學重點:動能的概念;動能定理的推導和理解。

      教學難點:動能定理的理解和應用。

      教學過程:

      第七節動能和動能定理

      1、對“動能”的初步認識

      追尋守恒量中,已經知道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大家先猜想一下動能與什么因素有關?應該與物體的質量與速度有關。

      你能通過實驗粗略驗證一下你的猜想嗎?(物體的動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什么關系)。

      方案1:讓滑塊從光滑的導軌上滑下與靜止的木塊相碰,推動木塊做功。

      實驗:(1)讓同一滑塊從不同的高度滑下;(2)讓質量不同的滑塊從同一高度滑下。

      現象:(1)高度大時滑塊把木塊推得遠,對木塊做的功多;(2)質量大的滑塊把木塊推得遠,對木塊做的功多。

      實驗結果:

      (1)高度越大,滑塊滑到底端時速度越大,在質量相同的情況下,速度越大,對外做功的本領越強,說明滑塊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越多。

      (2)滑塊從相同的高度滑下,具有的末速度是相同的,之所以對外做功的本領不同,是因為滑塊的質量不同,在速度相同的情況下,質量越大,滑塊對外做功的能力越強,也就是說滑塊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越多。

      歸納:物體的質量越大、速度越大物體的動能越大。

      方案2:被舉高的錘子下落可將鐵釘釘入木板中,高度越高,錘子越重具有的動能越大,釘鐵釘得越深。

      2、對“動能的變化”原因的初步探究

      前邊我們學過,當力對物體做功時會對應某種形式的能的變化,例如:重力做功對應于重力勢能的變化,彈簧彈力做功對應于彈性勢能的變化,那么什么原因使物體的動能發生變化哪?

      (1)多媒體演示實驗:

      實驗1:小球在空中下落過程,重力做正功,動能增大。

      實驗2:沿粗糙平面滑動的小車由運動到靜止,由于摩擦阻力做負功,小車的動能減小。

      (2)學生觀察實驗現象(要求學生觀察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受力、各力做功,及物體動能的變化情況?

      (3)得出結論:外力做功(牽引力、阻力或其它力等)是物體的動能改變的原因。

      3、定量探究:外力做功與物體動能的變化之間的定量關系

      (1)就下列幾種物理情境,用牛頓運動定律推導:外力做功與物體動能的變化之間的定量關系。

      用多媒體展示:

      情境1:質量為m的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與運動方向相同的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發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

      情境2:質量為m的物體,在粗糙水平面上,受摩擦力的作用下,發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

      情境3:質量為m的物體,在粗糙水平面上,受到與運動方向相同的水平外力F和摩擦力的作用下,發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

    【高一物理必修教案優秀】相關文章:

    高一物理必修教案04-04

    高一物理必修教案(熱)10-25

    [優]高一物理必修教案10篇08-30

    物理必修二教案03-19

    高一語文必修一教案優秀10-30

    高一必修三語文教案優秀10-21

    高一年級物理必修1教案10-21

    高一物理教案優秀11-18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教案12-18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正在播放酒店精品少妇约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守人婷 | 日韩综合网在线视频免费 |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综合视频一区 | 中文字幕有码~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