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與慢音樂教案通用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快與慢音樂教案通用,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快與慢音樂教案通用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傾聽理解并排列歌詞的圖標,讓幼兒在游戲中自然的記住歌詞。
2、培養幼兒與同伴交流、合作的集體觀。
3、發展幼兒大膽的表達能力和創編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操作卡片四組,教具一組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自由發?
1、孩子們你們有自己的夢想嗎?你知道什么叫夢想?
2、夢想就是好想好想做的事情,現在你好想做的是什么呢?
二、老師范唱認真傾聽
1、老師的夢想都在歌曲里,我有幾個夢想?
2、再聽一遍,我的夢想都是什么?
3、出示操作板:請小朋友聽著歌曲把老師的夢想找出來放在操作板上,四個小朋友一組,大家互相幫助互相合作,看誰的小組最先成功。
4、看著自己排好的操作板,一起唱一唱歌曲。
三、創編歌詞述說夢想
1、老師的夢想在歌曲里了,我們把自己的夢想也唱到歌里去。
2、選擇自己的.夢想,一起唱一唱。
3、你最喜歡歌曲的那句話,唱給大家聽聽
活動延伸:
把操作板放區角活動中,孩子自己繪畫自己的夢想,唱唱自己的夢想。
快與慢音樂教案通用2
活動目的:
1、感受歌曲優美、流暢的情緒,知道春天季節的變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并能用歌聲表達內心的感受
2、能根據歌詞的內容,創編有關小燕子的動作。
3、能在熟悉曲調的基礎上較為清楚的唱出歌詞。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之前活動中對春天和燕子的初步認識
2、物質準備:小燕子的圖片(頭飾)、歌曲磁帶、歌詞配圖
活動過程:
1、猜謎,導入。教師:小朋友,開動腦筋猜一猜什么動物白肚皮,黑衣裳,尾巴像把小剪刀,愛吃害蟲保莊稼,我們大家都愛他?
2、教師出示小燕子的.圖片:小朋友,你們說它是誰啊?春天到了,小燕子飛到了小(二)班來做客,它還想教小朋友們唱一首歌,小朋友們要不要跟小燕子學本領?播放音樂,請幼兒仔細聽"大家聽一聽這首歌唱的是什么?歌詞里都出現了什么?播放完畢教師進行提問,幼兒邊說教師變按照幼兒說的把歌詞的配圖按歌詞的順序粘貼在黑板上。遇到難點可再播放一次,幫助幼兒一起找出歌詞演唱的內容。在幼兒說出歌詞的同時可以讓大家共同想想歌詞可以配上怎樣的動作。
3、學唱歌曲,并可適當的加上創編的動作。
(1)教師有表情地范唱,邊唱邊指示歌詞相應的圖片。
(2)幼兒跟著伴奏學唱2~3遍,用圖譜來提示幼兒來記憶歌詞。可以配上之前想好的動作,以便幼兒記憶,感受歌曲的優美。
4、幼兒完整地進行歌曲表演。
(1)教師應用圖譜輕聲地帶幼兒完整地表演歌曲,并提示之前一起創編的一些動作,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歌曲表演。
(2)請幼兒完整的演唱《小燕子》,可以帶上肢體的一些動作,感受音樂的柔美。
5、結束部分:
小燕子的歌很好聽,小燕子的舞也可好看啦,我們一起來跳一個小燕子的舞蹈吧。(在歌曲音樂的伴奏下,邊唱邊跳,并引導幼兒用身體的其它部位舞蹈)
快與慢音樂教案通用3
一、活動目的:
1、會聽音樂信號,大膽地運用身體(軀體、四肢等)表現各種各樣的門。
2、喜歡和同伴一起玩音樂游戲,學會遵守游戲規則。
二、活動準備:
1、創設古城情境;積木、門簾、門童圖片等;
2、錄音機、磁帶。
三、活動過程;
(一)律動入室
以“帶大家到古城里玩”的口吻組織幼兒隨《坐火車》的.音樂愉快地律動入室。
(二)練聲《古城在哪里》
提醒幼兒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并且學會和教師進行對唱。
(三)學習歌曲《城門打開》
1、教師以“進不了城門”的口吻引出歌曲,并有表情的范唱。
2、以“過第一道門”的形式引導幼兒跟唱歌曲。
3、以“過第二道門”的形式引導幼兒練習難句“我要我要走進來”。
4、以“過第三道門”的形式鼓勵全體幼兒結合動作有表情地演唱。
(四)音游《城門打開》
1、教師介紹游戲名稱及玩法,并扮成城門寶寶示范游戲。
2、全體幼兒扮成城門寶寶游戲,師鼓勵幼兒想出各種各樣的變門方法。
3、男女幼兒分角色游戲,提醒幼兒注意游戲規則。
(五)律動出室
以“天黑了,該回家了”的口吻組織幼兒搭火車出室。
快與慢音樂教案通用4
設計意圖:
根據兒歌的特點,活動的重難點定位在幼兒理解兒歌內容并能用不同的音調朗誦兒歌,對小班教案《太陽和月亮》的改良。仿編兒歌不是本活動的重點,但可以讓幼兒替換部分內容,初步體驗仿編的快樂。
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及其描繪的畫面。感受白天的熱鬧與夜晚的寧靜,嘗試用合適的音調和動作朗誦并表演。
2.嘗試替換兒歌中的部分內容,較完整地表達“太陽出來了,×××醒來了”“月亮出來了。×××睡著了”。
準備:
1.幼兒已對白天和黑夜有所了解。
2.課件。
過程:
一、經驗回顧
師:白天,我們都在干什么?夜晚,我們又在于什么?(教師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白天是熱鬧的,夜晚是安靜的。)
二、欣賞畫面.感知兒歌內容
1.教師有感情地完整朗誦一遍兒歌,幫助幼兒初步感知兒歌的'內容。
師:老師帶來了一首兒歌,請你們仔細地聽一聽兒歌里都說了些什么,幼教之友《對小班教案《太陽和月亮》的改良》。
(教師朗誦第一段時節奏稍快,朗誦第二段時節奏舒緩。)
2.結臺課件.教師朗誦第二遍兒歌,幫助幼兒理解畫面內容。
三、理解、體驗、朗誦兒歌
1.太陽出來了,誰醒來了?白天是怎樣的?(教師用兒歌中的語言歸納幼兒的回答,強調“白天真熱鬧”,并出示課件中白天的全景圖。)
2.月亮出來了,誰睡著了?夜晚是怎樣的?(教師用兒歌中的語言歸納幼兒的回答,強調“夜晚靜悄悄”,并出示課件中夜晚的全景圖。)
3.教師出示白天和夜晚的對比圖,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白天的熱鬧和夜晚的安靜。
4.教師播放課件,請幼兒再次完整欣賞兒歌。
5.教師播放課件,幼兒和教師一起邊看畫面邊朗誦。
6.教師引導幼兒用合適的音調和動作朗誦兒歌。
7.教師根據兒歌中的角色將幼兒分成若干組.引導幼兒朗誦兒歌,重點嘗試用不同音調表現白天和夜晚。
四、嘗試仿編兒歌
1.白天,太陽出來了,除了小兔、小狗醒來了,還有誰也會醒來?(提醒幼兒完整表達“太陽出來了,×××醒來了”。)
2.夜晚,月亮出來了,小花、小草睡著了。還有誰也會睡著?(提醒幼兒完整表達“月亮出來了,×××睡著了”。)
3.教師完整朗誦一遍幼兒仿i編的兒歌。
快與慢音樂教案通用5
活動目標:
1、感受a段與b段旋律不同的情緒,初步了解作品所表達的主要內容。
2、嘗試用身體動作表達自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3、體驗小狗嬉戲的快樂。
重點:
感受a段與b段旋律不同的情緒,初步了解作品所表達的主要內容。
難點:
嘗試用身體動作表達自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幼兒人手一條自制的"尾巴";《小狗圓舞曲》的音樂、小狗的叫聲;相關的ppt
經驗準備:和家長一起了解小狗的生活習性和小狗喜愛的活動。
活動過程:
一、音樂欣賞a段。
1、幼兒聆聽a段旋律第一遍,感受快速、活潑的音樂情緒。
2、幼兒聆聽a段旋律第二遍,初步感知旋律與音樂形象。
提問:"聽了這段音樂,你覺得開心嗎?""音樂是快快的還是慢慢的`呀!"(快快的)
3、幼兒聆聽a段旋律第三遍,初步感知音樂形象
提問:"其實,這段音樂里還藏著一只小動物,會是誰呢?你們來聽聽。"
4、請幼兒用動作表現,請其他幼兒模仿跟學。
二、音樂欣賞b段。
1、播放b段音樂,感知音樂變化。
提問:"小狗玩累了,這個時候它會干什么呢?"(播放b段音樂)
幼兒用動作表現。
提問:"你怎么知道的?你從哪里聽出來的。"(音樂里)
"那這個音樂是變快了還是變慢了?"
2、隨樂集體表演。
三、再次欣賞——a段。
再次欣賞a段音樂,體驗音樂得再次速度變化。
四、欣賞《小狗圓舞曲》,并自制"尾巴"讓幼兒嘗試用動作表達自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1、邊完整欣賞音樂,邊游戲。
2、介紹音樂名稱及作者。
五、結束部分
完整播放《小狗圓舞曲》,在結束部分引導幼兒隨著配班教師離開活動現場。
延伸活動:自制樂器、傳統樂器讓幼兒嘗試隨著節奏演奏,細細品味樂曲的旋律及樂曲所表達的情感。
快與慢音樂教案通用6
活動目標:
1、認識圖譜,能根據音樂的節奏用身體動作表示,模仿洗手帕時發出的聲音創編語音節奏譜。
2、認識一些簡單的樂器,知道他們發出的聲音,選擇相應的樂器表現樂器的強弱。
3、在愉快的情緒中進行演奏。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圖譜、鈴鼓、小鈴、大鼓。
活動過程:
一、語言導入:
1、小朋友,這是什么呀?我們以前學習了洗手帕的動作,我們聽著音樂來洗手帕吧。
2、還有這里沒有洗干凈呢,我們再來洗一洗。
3、聽著音樂幼兒模仿洗手帕時的動作。
二、探索過程:
1、“小朋友表演得真棒。我們是怎樣洗手帕的呢?手帕真臟呀,我們要用力洗。用力洗會發出什么聲音呢?我們來用力洗一洗。手帕還沒洗干凈呢,我們要輕輕搓。輕輕搓會發出什么聲音呢?
2、老師呀把小朋友洗手帕的動作畫在了紙上,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語音節奏圖)我們看著圖來洗手帕吧。
3、現在老師想請小朋友用拍手、跺腳呀來表示洗手帕的動作。那么,請你們來說一說,‘嗨嗨’用什么動作來表示?(跺腳)‘用力搓’用什么動作來表示?(拍手)‘嚓嚓嚓嚓輕輕搓’用什么動作來表示?(拍肩、拍腿)”
4、“那我們一起邊聽音樂邊用身體動作來表示洗手帕吧!”
5、老師要和你們來玩個洗手帕的游戲:老師的手指向這邊,這邊的小朋友洗手帕。老師的手指向那邊,那邊的小朋友就洗手帕。
6、“看,老師把樂器寶寶都請來了。這里請的是哪個樂器寶寶啊?(鼓)大鼓怎么敲?”幼兒試敲。“這里請的是哪個樂器寶寶啊?”(鈴鼓、小鈴)“小鈴鼓怎么敲的呢?”幼兒試敲。
7、大鼓說,我呀最有力,我要來為你們加油。(大鼓圖片貼在節奏圖)鈴鼓會發出什么聲音呢?我們把鈴鼓放在什么地方呢?小鈴呢?(完成節奏圖)
三、利用打擊樂器進行演奏。
1、“樂器寶寶看了小朋友的表演,心里也癢癢的,也想來表演呢!我們一起把樂器寶寶請出來吧。”看著圖譜演奏聽著音樂演奏。
2、“小朋友們演奏得真好聽,再來演奏一次吧。”這次要看著老師的指揮來演奏。
3、“老師敲鼓敲累了,想請小朋友們來幫老師敲一下,誰愿意來試一試?”
4、(指明一名幼兒敲鼓,其余幼兒拍鈴鼓敲小令)。“我再請一名小朋友來敲鼓。”
5、交換小樂器演奏。
四、活動結束。
演奏給客人老師聽,把小樂器送回家。
活動反思:
小班的《洗手帕》是一個非常生動有趣的一個韻律活動,通過幼兒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手帕,加上搓、洗、漂等動作和音樂的結合來表現。根據小班幼兒好動、好玩,好模仿,注意力易轉移的特點。
【快與慢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音樂快與慢教案10-17
音樂快與慢教案中班10-24
快與慢作文02-03
快與慢優秀作文11-04
英語慢節奏音樂教案06-13
快與慢作文(通用28篇)11-13
快與慢優秀作文實用【5篇】11-22
小班音樂教案快跳起來03-25
(精選)中班音樂田鼠弟弟快起床教案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