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四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四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案1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8個字。正確讀寫本課詞語。
2、理解信的主要內容,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所失去親人的悲憤和對和平無比渴望的真摯情感。
3、引導學生從小放眼世界,關注國際局勢,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重點難點:
1、理解信中小作者的呼吁,體會小作者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
2、認識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
教學準備:
1、學生:查字典了解多音字給血吁喪釘的讀音;了解國內外大事,了解維和部隊的使命及工作狀況、查找藍盔的資料。
2、教師:搜集人們在戰爭生活中的圖片,并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
師:同學們,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年代,每天都在享受幸福安寧的生活,但是你有沒有想到世界許多地方,人們卻生活得并不幸福、安寧。今天武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圖片,下面就讓我們仔細來地看一看這些圖片。
出示課件,教師介紹:你們看這張圖片,當戰爭來臨的時候,小女孩一臉手足無措、驚恐萬分的表情;再來看看這一張,這個年輕人在慌忙逃跑的過程中,他的胳膊被炸彈殘忍地炸斷了;再看這一張,婦女兒童面對親人的離去,它們只有哭泣、哭泣、無助的哭泣;還有這一張,受傷的小男孩被一個根本不認識的居官抱著,或許他還不知道他的爸爸媽媽已經永遠的離開了人世。這是一個孩子受傷時候被救出的畫面。這一張圖片里,面對孩子已經冰冷的尸體,這位母親只有悲傷、無助地哭泣。
師:同學們,看到這一張有一張悲慘的畫面,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誰來說一說?
學生交流感受
小結:通過剛才交流,我們的內心都會有同樣的感受:戰爭給人們了無盡的傷痛,給人們帶來的是一次又一次沉痛的災難,我們是多么的希望世界上不再有戰爭,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到幸福、安寧的生活啊!好了,課前我們就先交流到這里。從你的文具盒里拿出一支筆來,做好準備,讓我們開始上課吧!
二、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課前我們交流了有關戰爭的話題,有一個中國孩子,他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就曾遭受過戰爭的摧殘,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跟隨課文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去聆聽一個來自中國孩子的呼聲吧!讓我們一起學習第15課——《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教師板書課題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學生齊讀課題
師:同學們,這個中國孩子是誰啊?(雷利)他發出了怎樣的呼聲呢?(指著一名學生說)為什么雷利會發出這樣的呼聲呢?就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一起來學習課文吧!
三、檢查預習,生字、句子的掌握情況
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文,下面老師想檢查一下,你們能不能把下面的老師要出示的詞語讀正確。
1、(1、2名學生讀詞語)卓越這個詞語大家讀得很正確,讓我們一起來讀。
2、教師強調"卓越"的讀音
3、讀得真棒!課文中有一些句子需要我們先來讀一讀,你們看一看這些變紅的生字,說一說有什么發現?(多音字)這些多音字我們在讀的時候可一定要特別注意啊!
(第一句誰來讀?)
讀的不對:這位同學讀的對嗎?(再找一名同學來讀)看來這個字的讀音對于同學們來說挺難的,大家看,血:在書面語或者詞語中一般讀—xuè;在口語中或者作為單個字念的時候讀—xiě
釘:讀對了的話:(你讀的真棒!)這個字在這里就讀釘,讓我們一起來讀釘在。
讀錯:你同意這樣讀嗎?(應該讀什么讀音啊?)是啊,讀四聲dìnɡ,讓我們一起來讀。它還有一個讀音,組詞是氣喘吁吁。
喪:老師課前查了字典,請同學們對照字典中的解釋,想一想在課文中它應該讀什么讀音?課件出示字典中的解釋,學生判斷,然后再來讀。
四、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詞語和句子我們都掌握的不錯了,相信大家課文會學得更好。下面我想找幾名同學接讀雷利寫給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先生的這封信,(誰愿意來?)其他同學要一邊讀一邊想,信中都寫了哪些內容?
學生接讀課文
這些同學都讀得非常好,相信我們學習完課文之后,你們會讀的更好。同學們,這封信都寫了哪些內容?
預設:
1、這個中國孩子叫雷利,他的爸爸犧牲了。
教師:對于一個才12歲的孩子來說,失去自己最親愛的父親該是一件多么悲痛的事情啊!(板書:痛失父親)
其他同學呢?信中還寫了哪些內容?
2、雷利向世界發出呼吁,那就是——要和平不要戰爭。(板書:呼吁和平)
學生先自己說一下板書,然后教師小結:同學們,你們看,雷利在信中先寫了他痛失了自己最親愛的父親,然后又寫到了他在悲痛之余,向全世界發出呼吁: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
五、細讀課文
(一)爸爸在雷利心中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1、(指著板書說)失去爸爸之后,作為兒子的雷利,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悲痛。在兒子雷利心目中,這位父親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下面,就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1——5自然段,一邊思考一邊劃出相關的語句。
2、學生默讀課文畫句子
3、同學們,在雷利的心目中他,的父親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下面就請同學們讀一讀你們劃出的語句。(學生說)
4、同學們,這是我們找出的描寫雷利父親的句子,請你們把這幾句話連起來看一看,想一想從這些文字中,你感受到爸爸是一個怎樣的人?(是一個出色的人)教師:你真會讀書,就像你說的那樣:爸爸多么優秀啊!
你為什么這樣說啊?(學生說)你真會讀書,你從課文的字里行間中讀出了自己的感受,真棒!還有嗎?你說的非常好。(熱愛和平的人)
同學們說得真好,從這些字里行間中,我們讀出爸爸不僅是一位才華橫溢的人才,還是一位熱愛和平的勇士呢!要是你有一個這樣的爸爸你會感覺怎樣啊?(驕傲)就讓我們通過朗讀,贊揚一下這位偉大的爸爸吧!
1、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先生曾經對我的爸爸有如此至高的評價,他說爸爸是:——學生讀
2、我的爸爸特別優秀,還精通四國語言呢,讀!——學生讀
3、讓我更驕傲的是爸爸還是一位熱愛和平的勇士呢——學生讀
同學們,像爸爸這么優秀的'人才,如果能生活到今天,一定會為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可是卻被戰爭奪去了寶貴的生命。
(二)回憶臨行之前的那份約定。
1、在失去爸爸的日子里,雷利一家人一直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雷利永遠無法忘記的是:爸爸臨行前與他們家人深情告別的那一幕。請同學們一起來讀一讀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臨行前,雷利一家人都相約了什么?
2、學生說:
(1)帶著鮮花迎接爸爸;
(2)爸爸對來之后要送我一定藍盔。
3、同學們,那爸爸為什么要送藍盔給自己最親愛的兒子啊?
介紹的基礎上:教師介紹藍盔:(出示藍盔圖片)大家看,這就是維和部隊的帽子藍盔,上有聯合國英文縮寫UN,地球與橄欖枝圖案,藍盔代表著和平,只要藍盔回來,就代表著爸爸帶著勝利的消息凱旋而歸了!
(三)爸爸犧牲歸來的情景
1、師:盼啊盼啊,雷利天天盼著爸爸這頂藍盔能夠早一點歸來啊!
(點課件)現在這頂藍盔真的回來了,可是它卻是。
我們天天都盼著爸爸能早一點回來啊,可盼到的卻是。
2、面對眼前的一切,雷利會是怎樣的心情,他會對爸爸說些什么啊?(2學生)
隨機語言:
(1)我們似乎聽到了雷利悲傷的哭泣!
(2)(照應板書)我知道你和雷利一樣的悲痛!
(3)、此時透過那淚眼朦朧的雙眼,雷利看到了那釘在靈柩上的藍盔,還會對爸爸說:——!
3、朗讀
同學們,相信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會為爸爸的犧牲而感到悲痛,為雷利痛失一位這么優秀的爸爸而感到悲痛!下面就讓我們體會著雷利這悲痛的心情,來讀一讀這幾句話吧!(自己先來讀一讀吧)
誰能通過朗讀表達此刻你那悲痛的心情?(1名學生)
我看到了同學們眼中閃爍的淚花,相信你的朗讀打動了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
誰能體會著雷利悲痛的心情再來讀!(個別讀)
爸爸就這樣永遠的離我們而去了,讓我們一起通過朗讀緬懷這位偉大的爸爸吧!(齊讀)
4、爸爸的嘴張著,仿佛在呼喚著什么?爸爸呼喚的是——(指著課件說)
(1)啟發個性朗讀:爸爸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還不忘呼喚和平啊。那么我們應該怎樣通過朗讀才能替爸爸發出他在生命最后一刻,那對和平的無限企盼呢?你會怎樣來讀呢?來試一試吧!
誰來替爸爸發出對和平的無限期盼之情呢?(學生讀——)你為什么這樣讀啊?(爸爸的愿望特別強烈)是的,我們聽出了爸爸對和平一次比一次強烈的呼喚。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替爸爸呼喚,他呼喚的是:低——高——高
我們還能怎樣來讀,也能讀出爸爸對和平的企盼呢?
(學生說出:請問你為什么要這樣讀?(學生答)是啊,爸爸是在奄奄一息的情況下用盡全力呼喚和平,讓我們一起來讀)
學生說不出的時候:同學們,爸爸在奄奄一息的情況下來呼喚和平,又是怎樣來呼喚呢?(學生來讀)爸爸就這樣呼喚著,直到生命的終結,他呼喚的是:高——低——
這句話我們還可以怎樣來讀?(學生無語)
老師也想來讀一讀,請大家仔細聽,一會說一說你從老師的朗讀中,感受到什么?(教師讀:爸爸的嘴張著,仿佛在呼喚著什么。他呼喚的是低——高——低)
同學們,從老師的朗讀中,你感受到什么?(很堅定、和平太重要了)
我們體會到了爸爸對和平的堅定信心!
(2)體會之后,再朗讀三次和平:
師:讓我們通過朗讀替爸爸發出他內心的呼喚吧!
此時雷利聽見了,他聽見了爸爸生命奄奄一息的最后一刻發出的呼喚,爸爸呼喚的是:高——低——低
媽媽聽見了,他聽見了爸爸對和平的堅定的呼喚,他呼喚的是:低——高——低
在場的叔叔阿姨聽見了,全世界都聽見了,爸爸向世界發出的一次比一次強烈的呼喚,那就是:低——高——高
小結:雖然我們的朗讀方式不同,但卻表達了和爸爸共同的心聲,那就是對和平的企盼之情!
(五)通過資料理解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
1、那么,在我們和爸爸共同的期盼中,我們的世界因此而變得美好、和平了嗎?(沒有)你是從哪里知道的呢?下面就請同學們朗讀課文的6.7自然段,找出相關的語句。
2、質疑
師: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預設問題:
(1)和平之花為什么那么嬌嫩啊?
(2)罪惡的子彈是什么?
(3)什么是和平之花啊?
(4)在如今和平的年代,我們卻遺憾的看到,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我們痛恨戰爭,不要戰爭!
3、教師:下面就請同學們讀一則戰爭的資料,相信讀完以后,你對這句話會有更深的體會。(朗讀資料)
4、交流感受:讀完這則戰爭的資料,此時你還有什么最強烈的感受?
學生:兒童、婦女死亡的太多了。
教師:你們看,罪惡的戰爭竟然奪走了35億人的生命啊!我們痛恨戰爭、我們永遠要遠離戰爭!(板書痛恨戰爭)
教師:這則資料還有哪些地方觸動了你的心靈?
學生:世界各個地方都在發生戰爭。
教師:我們遺憾的看到,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可怕的是這些戰爭就發生這和平的年代,在我們的身邊一次又一次的上演。
教師:還有嗎?
學生:幾乎每一年都發生戰爭或者其他。
和平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就像盛開的花朵一樣,美麗、圣潔,然而在罪惡的子彈面前,它卻顯得那么弱小與嬌嫩。
(六)呼吁和平
1、看了這則資料,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學生1,學生2)
2、大家也說出了雷利的心聲,雷利向全世界發出了呼吁——他呼吁的是: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誰愿意做雷利向世界發出呼吁——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
雷利:
1.你就是雷利,說出你的心聲吧!
2.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做雷利,共同向全世界發出的強烈的呼喊: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
3、教師讀:為了——為了——為了——
學生接讀:我們全世界應該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讓那能夠聽到腳步聲的21世紀,為戰爭敲響喪鐘,讓明天真正成為陽光、鮮花的人類家園。
4、合作朗讀發出呼吁:同學們,最后讓我們一同合作朗讀,我讀藍色的部分、同學們讀紅色的部分,讓我們一同向全世界發出我們心底最強烈的呼吁!
六、教師總結
同學們讓我們共同期盼:明天的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
板書設計: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痛失父親
痛恨戰爭
呼吁和平
四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對課文的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
2、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以及讀后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3、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克服依賴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經受鍛煉和考驗。
重點:
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難點:
感悟較深層意思并談出自己的見解。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引入新課
同學們喜歡旅游嗎?你們也許到過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誰到過什么地方?
生:我去過廣州,我爸爸在廣州打工。
生:我和爸爸去過遠安公園。
這節課我們來認識一位德國小姑娘——(板書:烏塔),看看她是怎樣旅游的?
二、指導學生自學課文
1、出示幻燈片。
(1)可以先讀一讀閱讀提示,根據提示去自學。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在感觸深的句子、段落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
2、學生自學課文。
3、交流初讀感受,提出疑難之處。
同學們讀得可真認真!看樣子烏塔的事對同學們的觸動還是蠻大的。課文講了是什么事呢?
生:課文講了“我”在羅馬下了車,遇到一個叫烏塔的小朋友,她告訴“我”她一個人趁暑假游歷了歐洲法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希臘,她還告訴“我”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略)
如果能抓住要點,簡單點說就好了。
生:課文講了一個叫烏塔的小朋友一個人在外面旅游。很精煉。
生:課文講了“我”在外國旅游的時候,看到一個小朋友才14歲,就一個人到外國去旅游去了。很完整。
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生:烏塔這么小就能一個人出國旅游,太了不起了。
生:好能干啊!
是啊,烏塔才14歲,就能一個人出國旅游,可真不簡單。可是她不是隨便就出國了,她還做了不少的準備呢!同學們在讀書過程中還遇到什么問題?
生:烏塔一個人出國旅行,她就不怕嗎?遇到壞人怎么辦?
生:烏塔出國旅游要多少錢?錢從哪兒來的?
生:她家的大人難道放心她到外面去嗎?
是啊,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你對她的做法怎么看?讓我們帶著問題再來讀課文,大膽的說說你的看法。
三、再讀感悟,研討釋疑
1.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認真思考,自讀自悟。
2.小組內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l)教師引導學生著重研討“你對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有何看法和見解”?烏塔獨自一人旅游歐洲,你怎么看?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生:我覺得烏塔這樣做很了不起。(為什么呢?)她才14歲,敢一個人出國旅游。確實了不起。
有不同的看法嗎?(生沉默)如果是你,你會這樣做嗎?
生:我不會這樣做。如果我一個人跑到外面去玩,爸爸會打死我的。(笑)烏塔為什么能一個人跑到歐洲去旅游呢?
生:她爸爸媽媽知道,讓她去的。(為什么她爸爸媽媽那么支持她?)
生:因為她做了充分的準備。烏塔為了這次旅行做了哪些準備?
生:烏塔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她還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她還自己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
烏塔花了三年,做了這么多的準備,才能到歐洲旅游。她可不是打的無準備之仗哦。
(2)談一談你對“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這句話的理解。烏塔為什么要一個人游歐洲呢?
生:烏塔說: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從電視上經常看見意大利,但只有親自來到這里,它的美麗才深深感動了我。
為什么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
生:電視上的都是假的。(笑)
生:電視上的和真正的'世界不一樣。我上次到廣州去了,看到了輪船,和電視上的就是不一樣,比電視上的要大得多。還看到了大海,雖然在電視上也看到過海,但是和真正的大海比,真正的大海的浪好大,在電視上是看不到的。
說得真好。有些事物要自己親自去感知的。
(3)你認為中國的孩子缺少樂趣嗎?烏塔說:中國孩子缺少很多樂趣,你認為呢?
生:我認為她說得對,中國的孩子爸爸媽媽管得太嚴了。要是我們也能像烏塔一樣到全國各地去旅游就好了。
生:我覺得我們農村的最可憐。海也看不到,整天只看得到山。……
四、指導學生討論交流,結合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發表自己的見解
1、討論交流,請學生積極發表見解。
(1)可不可以像烏塔一樣單身外出旅游?
(2)自立精神與冒險有什么區別?怎樣才算自立?
(3)從烏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啟發,受到了什么啟示?可以選擇你感興趣的話題來談。
2、小結,教師提出自己的建議。
(1)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她的獨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們每一個同學去像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們從日常生活、學習各方面克服依賴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2)一人外出,要有家長同意和充分準備。
五、布置實踐作業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聽聽他們的意見。
2、寫一篇讀后感《由烏塔所想到的》
四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案3
學習目標
1、認識“頸厲”等8個生字。會寫“頸、鄭”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高傲、鄭重、厲聲、京劇、倘若、侍侯、脾氣、供養、鄰近”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體會作者對動物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具體生動描寫動物的寫法,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
4、抄寫課文中生動有趣的句子,注意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的。
教學難點:
從文中那些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
制作課件、實物投影儀。
課前準備
1、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
2、布置學生預習,自學生字新詞。
3、生字詞卡片及白鵝的掛圖(或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教師激趣導入,營造學習氛圍,引入課文學習
2.板書課題,說寫“鵝”字。
3.齊讀課題,提出閱讀思考。
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讀不好的地方多讀幾遍。
2.教師巡視指導,點撥。
3.檢查讀書情況。根據學生情況,教師適時點撥指導識字,學詞,讀句,并滲透學法指導,以達到讀通課文的目的。
三、再讀課文,披文入情。
1.學生默讀課文,師生交流讀書體會。
2.引出“高傲”并板書。
3.明確“高傲”表現在那些方面。讀書交流。
4.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讀中感悟。
四、內化感受,運用語言。
五、簡介作者,課外延伸。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聽寫詞語,導入新課。
2.簡述課文從幾個方面寫白鵝的高傲。
3.過渡,體會鵝吃相“高傲”的部分。
二、品讀“吃相”,體會“高傲”、“有趣”。
1.指名讀課文五至七自然段,初步感受鵝的.吃飯方式。
2.理解“三眼一板”、“一絲不茍”,體會鵝吃飯方式的刻板、不會變通,引人發笑。
3.指導感情讀書,讀出情趣。
三、品讀“侍候”,再悟“高傲”、“有趣”。
1.理解“侍候”,引出“白鵝吃飯為什么要人侍候?”
2.默讀課文,畫出相關內容。
3.指導讀書,體會白鵝的“高傲”、“有趣”。
4.指導情感朗讀,讀出情趣。
四、發現作者的寫法、體會作者的情感。
1.作者寫鵝為什么還要寫其他小動物?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小組交流。
3.指名回答,教師小結。
4.這只白鵝的確高傲,作者為什么還不厭其煩地侍候它?
5.指導說話,再讀“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五、積累語言,背誦喜愛的內容。
1.自由摘錄喜歡的詞、句。
2.選擇自己喜歡的課文內容多讀讀,鼓勵背誦。
六、遷移運用,布置作業。
1.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善于觀察,發現它們有趣的特征,可以仿照這篇課文的寫法寫一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2.課外觀察一種小動物,動筆寫一寫。
四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會認“遭”“憫”“嚀”“咐”“啕”五個字。
2、正確、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激發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的情感。
4、感受人間美好的愛,課外閱讀《愛的教育》。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閱讀體會和感受。
教學難點:
在閱讀中感受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情進行細致描寫的寫作方法。
教學流程:
一、導入
(教師播放一段手語表演《愛的奉獻》的視頻)
這是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節目的主題歌,操場上節目主持人和四千多名大學生進行手語表演,是世界上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手語表演,他們在向世界訴說愛是人類最美的語言。正因為有了愛,才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我們的生活才充滿了陽光,當風雨來襲卻依然能感到溫暖。今天,老師帶大家去感受發生在一個小男孩身上的故事,他和你們一樣大,名字叫卡羅納。
[板書課題:卡羅納]
二、初步感知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字詞。
(1)多音字:沒;屏。
(2)重點詞語解釋:憐憫、屏息凝神、目不轉睛、恍然大悟。
3、用簡短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學生發言,教師明確:課文講了卡羅納遭遇失去母親的不幸后,老師、同學給予他理解和安慰的故事。
三、整體感知
1、“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紅了,兩腿站不穩,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場似的”。哪些詞語讓你感覺到傷心?你能讀出這種心情嗎?
明確:“面容灰白”“眼睛哭紅了”“兩腿站不穩”,“好像自己也大病了一場”。教師范讀,讀出傷心的情感。
2、“卡羅納走進教室,突然放聲大哭起來。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時候,母親差不多每天來接他;要考試了,母親總是俯下身來向他千叮嚀萬囑咐。”卡羅納為什么放聲大哭?他想起了什么?什么叫千叮嚀萬囑咐?哪些詞語應該注意?
明確:想到往日情景放聲大哭;想起母親百般呵護;反復叮囑;“一定”、“總是”。
3、“卡羅納翻開書,當他看到一幅母親拉著兒子的手的插圖時,突然雙手抱住腦袋,趴在桌子上號啕大哭。”號啕大哭是一種怎樣的哭泣?應該用怎樣的語調讀這個詞語?
明確:放聲大哭,無所顧忌;應用低沉、急速的語調讀出卡羅納的悲傷。
4、“我發現卡羅納獨自站在一邊端詳著我,他的目光里充滿著無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說:‘你可以擁抱媽媽,我卻再也不能了。’”為什么卡羅納的目光中充滿著無法形容的悲哀?為什么卡羅納的神情仿佛在說:“你可以擁抱媽媽,我卻再也不能了”?他此時想起了什么?看到這樣的卡羅納,你的心情怎么樣?
明確:卡羅納剛失去母親,看到別的同學有媽媽陪伴時,會想到自己的情形,因而目光充滿悲哀;卡羅納的眼神流露出真心羨慕之情;想到自己再也不能擁抱媽媽;看到這樣的卡羅納心里頓生同情憐憫之情。
四、質疑探究
1、是啊,真是個可憐的`孩子。可是卡羅納失去了母親,就真的成了孤兒了嗎?沒有人再愛他了嗎?我們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他傷心難過嗎?文中的我們又是怎樣對待失去母親的卡羅納的?故事中寫了哪些人?
學生暢談,教師總結,明確:卡羅納雖然失去了母親,但老師、同學、“我”及“我”的母親都用各自的方式表達了對他的愛。
2、卡羅納失去了母親。當得知這個不幸的消息時,老師是怎樣做的?老師要求同學們怎么樣?你覺得老師在說這段話的時候會用怎樣的語氣?同學們是怎樣對待卡羅納的?你是從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細細地讀課文,用心靈去感受,畫出這些句子,圈出你認為重要的字詞。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指出相關句子、段落,用心去感受。
3、“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陣同情和憐憫,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著他。”為什么大家都沒有說話,都屏息凝神地望著卡羅納?
明確:為卡羅納失去母親而感到同情。
4、“我本想跟他說幾句話,但不知說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臉貼在他的耳朵上,對他說:‘卡羅納,別哭了。’”哪幾個動作最能反映“我”對卡羅納的同情與關心?
明確:從“我”的“放”,“貼”和“卡羅納,別哭了”,讓卡羅納深切感受到“我”對他的同情與關心。
5、“母親把我推開了,她目不轉睛地望著卡羅納。”
母親為什么把“我”推開了?“目不轉睛”是什么意思?你從母親的“目不轉睛”里讀懂了什么?明確:母親推開“我”是不想讓卡羅納看到此情景再次想起他的母親而傷心;“目不轉睛”意為不轉動眼珠地看;“我”從母親那兒讀懂了對失去母親、遭遇不幸的卡羅納應給予最大的關愛。
6、我恍然大悟,沒去拉母親的手,卻拉起卡羅納的手,和他一塊兒回家去。什么叫“恍然大悟”?“我”恍然大悟了什么?你是從哪里讀出來的?明確:突然或一下子明白了;“我”明白母親是在用她的方式即推開“我”、目不轉睛地望著卡羅納來表達對卡羅納的關愛。
五、課堂小結
雖然卡羅納失去了最最親愛的母親,卻得到了身邊老師、同學以及同學家長的關心呵護。如果你也是卡羅納的同學,你會如何表達你的關懷呢?或者,如果你就是卡羅納,你感受到大家對你的關心,你想說什么?
六、布置作業
相信學習了《卡羅納》這篇課文,同學們一定被深深感動了。這個故事出自一本名叫《愛的教育》的書,這是公認的一部“成長必讀書”。書中以日記的形式,講述了一個個關于愛的故事,每一個愛的故事里都有一顆少年高貴而可敬的心靈。相信通過閱讀此書,同學們會受到人類全部美好品德的潛移默化的熏陶和影響。課外讀讀這本書吧!同學間可以交流讀后感。
教學反思:
《卡羅納》這篇課文很令人感動。從學生的朗讀中就能感覺到。本堂課我以一段視頻《愛的奉獻》渲染氣氛,引入本堂課主題——愛。導入新課之后,我對字詞、文章大意進行了梳理。然后讓學生感受卡羅納的悲傷。通過找出重點句子,抓住關鍵詞語和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進入卡羅納的內心世界,設身處地去感受他的悲哀,為接下來關愛卡羅納鋪墊情緒。本堂課,我感覺整個教學環節思路較為清晰,但在某些細小環節上花的時間太多,比如請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大意,結果學生說了大概有5分鐘。我在備課的時候忽略了這一點,所以導致在節奏上,前半節課很緩慢,后半節課又太倉促,今后我會不斷改善提高。
四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自主識字,能聯系生活實際及上下文理解新詞的意思,能運用本課新詞說話。
2、認識銀杏樹干、枝、葉、花、果的特點,體會銀杏樹給人們帶來的歡樂,領悟作者熱愛家鄉的情感并受到美的熏陶。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段,并能自主積累詞句。
教學重點:
認識銀杏樹的干、枝、葉、花、果的特點,體會銀杏樹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歡樂,領悟作者熱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準備:
教師
生字、新詞卡片;銀杏樹干、枝、葉、花、果的圖片,有條件的可將其制成課件。
學生
課前查閱資料,了解葉圣陶爺爺;收集銀杏樹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文題目
1、讀課文題目,說說自己對課文題目的理解。
2、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關于葉圣陶、銀杏樹的資料。
3、師再配以相關畫面或圖片加以介紹。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勾畫生字、新詞。
2、自主識字,聯系生活實際和上下文理解新詞。
3、課文主要寫了銀杏樹的哪些方面?你體會到作者對銀杏樹的一種什么感情?
三、檢查初讀效果
1、字詞的檢查。注意“投”、“沒”、“設”3個形近字的區別,“裸”的易錯點,“燙”、“鷹”的寫法。小組交流,全班互動,注意提醒大家你認為最值得注意的地方。
2、課文主要從哪些方面介紹了銀杏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四、品讀課文,了解銀杏樹的特點及給“我們”帶來的歡樂
1、你最喜歡銀杏樹的哪一部分,你就品讀那一部分。
2、讀時注意勾畫、旁批,說說喜歡的原因。
3、小組交流、補充、評價。
4、全班交流,用自己喜愛的方式匯報對內容的`體會,其余同學注意補充。
建議重點評析以下詞、句、段
(1)默讀第1段,思考:你從詞句中了解到什么?談談自己欣賞的語句以及欣賞的原因。
a這段描寫了三棵銀杏樹的生長位置:屋后空地,臨河靠墻處。(投影適時打出畫面,讓學生領略銀杏樹生長空間的美。)
b本段中第2~4句值得欣賞。體會這3個句子的表現手法和描寫的內容,并想象畫面的美麗。2、3句運用了擬人手法,第4句運用了比喻、擬人手法。這3個句子具體形象地寫出了這三棵銀杏樹各長在什么地方和它們大致的樣子,而且從后一個句子中,我們還可以想象空地中間的兩棵樹高矮相當,距離較近,連枝葉都搭在一起了。兩面臨水的空地,長著這樣三棵銀杏樹,這是多美的一幅風景畫呀!教學這一段要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領略銀杏樹生長空間的美。
c美讀本段,感悟銀杏樹生長空間的美。
(2)自讀第2段,思考后交流:從哪兒體會到銀杏樹是古樹,且生長緩慢?“似乎還是這么高,這么大”中的“似乎”是什么意思?體會父親說這句話時的心情,有感情地讀父親說的話。
(3)自由輕聲讀第3~7段,思考交流。
a這部分內容是按照什么順序描寫銀杏樹的?具體描寫了銀杏樹的哪些方面?
b銀杏樹干、葉、花、果有什么特點?找出相關語句。品讀,談談自己的體會。干:直、彎、古怪。葉:折扇形、綠蔭、黃蝴蝶。花:白里帶藍黃、可愛。果:綠玉一般、清香。
c說說這三棵銀杏樹給人們的生活都帶來了哪些歡樂。
d 品析“經過的船常常停泊……裊裊地升起來”和父親說的話所蘊含的意思
e拓展:銀杏樹給人們帶來的歡樂,除了文中所介紹的,還有許多,作者并未一一寫出,請孩子們聯系生活實際,舉例說明在樹蔭下度過歡樂時光的例子。
f有感情地讀讀第3~7段,品味人們對銀杏樹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5、點評:評出學得最好的,要求闡述理由。
6、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進一步體會感悟。背誦課文最后一段。
五、結合板書,回顧全文,再次熟讀課文
六、總結全文
1、學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收獲?
2、除了銀杏樹外,你還知道哪些動植物也被人們稱為“活化石”?
四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文章所蘊涵的深意,感受作者情懷。
2、領悟文章運用擬人及層層襯托塑造百合形象的寫作手法。
3、品味并積累作品中清新質樸、意味深長的語言。
教學重點
把握作品形象,品味文章語言。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
(設計一)
在我國浩瀚燦爛的古詩詞園地里,有許多描寫花的詩句。請你從記憶的寶庫里,找尋寫花的詩句交流一下(豐富文學積累)。
參考: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亂花漸欲迷人眼,小草才能沒馬蹄。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一篇寫百合花的散文。(板書課題)
同學們讀了這個題目,有什么感受或疑惑呢?(預計困惑:百合花為什么會開在心田上?)請同學們到書中找答案吧!
(設計二)從題目入手,激發閱讀興趣:花兒大多開在園地里,田野里,有一株花兒卻綻放在人的心田上,這是為什么呢?我們一起來品讀林清玄的美文《心田上的百合花》。
二、走馬觀花悟形象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交流:你在文中看到一個什么樣的百合?用一個詞來概括,并說明我在xx段中看到了一個百合花。
學生交流:
我在第一段看到了一個執著的百合形象;我在第三段里看到了一個自信的百合形象;我在第六段里看到一個幸福的百合形象;我在第八段里看到了一個淡泊的百合形象。
三、花團錦簇品語言
1、自由勾畫,評析喜歡的語句或段落。
2、小組合作學習。
3、交流。
預期交流成果:
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陽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著胸膛。
(方法指導:抓住關鍵詞語品味,分析百合形象。如,努力地、深深地寫出了百合與自然環境所做的頑強地抗爭;從直立地、挺著能讀出百合自信的神采。)
百合說:我要開花,是因為我知道自己有美麗的花;我要開花,是為了完成作為一株花的莊嚴生命;我要開花,是由于自己喜歡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沒有人欣賞,不管你們怎么看我,我都要開花!
(方法指導:可從排比修辭的角度,品讀百合的自信與執著;還可引導學生從看似平淡的字里行間品讀語言的深層內涵,如從不管有沒有人欣賞里,讀出百合的淡泊、沉靜。)
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極深沉的歡喜所結的淚滴。
(方法指導:運用聯系語境的方法。聯系上文,面對風言風語的打擊,面對孤獨與寂寞,百合努力地釋放內心的能量,可以知道百合花的綻放,憑的是堅韌與執著的毅力,沉靜的心態,艱辛的付出獲得的。)
許多孩童跪下來,聞嗅百合花的芬芳;許多情侶互相擁抱,許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無數的人看到這從未見過的美,感動得落淚,觸動內心那純凈溫柔的一角。
(方法指導:抓住寫作角度進行品味,了解文章層層襯托的寫作手法。)
不管別人怎么欣賞,滿山的百合花都謹記著第一株百合的教導:我們要全心全意默默地開花,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方法指導:抓住關鍵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全心全意,緊扣上文百合努力開花時專心執著的特點;默默暗示百合不張揚、不炫耀的品質。)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釋放內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終于開花了。
(方法指導:分析對比手法的作用;用野草的譏諷和蜂蝶的嘲笑,更能襯托出百合堅忍和自信的形象。在此結合林清玄的成長經歷進行點撥林清玄人生有很多轉變,對于那些惡意攻擊他轉變的人,林清玄總是淡然一笑:他們給我一面鏡子,他們也顯露了他們自己。任何的成功都來之不易,從年輕到現在,我每天寫作從不間斷,這是我成功的原因,那些攻擊我的人的努力程度都比不上我。林清玄就是靠自己的執著從一名非常優秀的'年輕記者,成功轉型為個性鮮明的作家。有人說,其文如蓮花開落,蕩漾一瓣幽香,滋潤讀者情懷。)
4、讀書要讀出情感,帶著我們剛才在品讀中領悟的收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且進一步思考:百合花開在山谷里,文章為什么取題為心田上的百合花開?
5、交流。
可從書上找到答案:無數的人看到這從未見過的美,感動得落淚,觸動內心那純凈溫柔的一角。
深入探討:百合花帶給作者的是心靈的震撼和人生的感悟。百合花的成功讓作者意識到,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不放棄,相信自己也會開出世界上最靚麗的花朵。
四、百花齊放說感受
有許多思想,會隨時間變遷在生命里沉淀,在你的生命里是否也有生命的花點染了生命中的亮麗?
你從x人(或物)中領悟了哲理。
學生交流。(在此教師可穿插自己見過或親身感受過的情感故事,或者從自己讀的林清玄的作品里找到溝通的契合點)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心靈的土地都是濕潤而肥沃的,只要你肯付出勤勉與努力,生命的百合花就會對你綻放。許多的努力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到結果,需要你耐心對待,辛勤付出,并堅持下去,相信你也會品嘗成功的甜蜜。
只要你能堅忍面對,相信你就能看到成功。
師生一起朗讀集中體現百合精神的句子。我要開花
六、作業
1、寫自己心田上的百合花開的故事。
2、比較閱讀《丑小鴨》。
3、選讀林清玄的散文。
四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案7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自學本課生字新詞,準確理解詞句的意思。認識本課生字新詞,讀準生字,積累詞匯。
2.能力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
抓住課文重點,讀懂課文,懂得“愛好勤奮,勤奮出人才”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啟發學生要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自由成長,使自己的個性得到發展。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
同學們喜歡看足球嗎?了解足壇名將嗎?知道世界上有“球王”之自負盈虧的足球運動員是誰嗎?他是怎樣步入足壇的呢?我們來學習課文《球王貝利》。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借助注音認識生字,記住本課要求會認的'字。
三、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思考:課文寫了貝利的什么事?
四、自學討論:
1.結合課文內容,談談自己的理解。
2.讀了貝利成長為“一代球王”過程中的這個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3.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寫貝利從小喜歡踢足球,一位教練送給他一個足球。
第二部分:教練被小男孩的真誠感動,讓他到訓練場參加訓練。
第三部分:三年后小男孩與巴西隊球員一起捧回了世界杯足球賽金杯,他就是“一代球王”貝利。
五、配樂讀課文。
1.個人自由讀。
2.小組讀
3.班內讀。
【四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案07-02
語文二年級上冊全冊教案03-11
二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案02-06
四年級上冊音樂全冊教案02-10
【合集】二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案07-02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全冊09-19
人教版四年級英語上冊教案全冊12-12
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02-10
四年級下冊語文全冊教案03-21
小學語文第七冊全冊教案(精選11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