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八年級地理上冊人口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地理上冊人口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運用南方地區地形圖,指出南方的范圍;
2.掌握南方地區氣候、地形、自然景觀燈自然地理特征;
3.了解南方地區發展水田農業的有利、不利的自然條件和主要農作物。
過程與方法
1.初步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獲取圖文信息的能力;
2.初步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初步學會區域分析的方法;
3.通過課堂活動、課堂練習等方法,鞏固知識的同時,活躍課堂氣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理解南方地區自然環境對農業生產、生活的影響,進一步樹立因地制宜觀;
2.通過了解南方地區的自然環境,加深對家鄉的認識,培養熱愛家鄉的情感。
3.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難點
1.掌握南方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
2.南方地區自然環境對農業生產、生活的影響.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展示:多媒體播放南方地區典型的自然景觀、農田景觀圖片,初步引導學生感性認識南方地區的自然環境。
[導入新課]
講述:生活在南方,除了我們日常所觀察到的,通過南方景觀圖的欣賞,我們對南方地區的環境更加熟悉了,今天就讓我們進一步了解我們居住的南方地區的自然環境以及農業。
板書:第一節自然特征與農業
活動一:利用教材45頁圖7.3南方地區的地形,學生自行在圖上找出南方地區的地理范圍。
學生完成觀察地圖并發言:略
教師指導并板書:
1.地理范圍:秦嶺-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東
東面和南面瀕臨東海和南海
活動二:多媒體展示教材45頁圖7.4南方地區東西地形差異的三幅圖,學生小組合作在圖7.3地形圖上找出三處地形區的大致位置;并引導學生思考歸納這三副插圖反映的我國南方地區的地形特征,使學生認識地形差異是南方地區自然環境內部差異的顯著標志和形成基礎。
指明學生:在多媒體地圖上把三處地形區指出來并歸納地形特征。
教師:引導學生回答并板書。
板書:2.地形:復雜多樣
西部:高原和盆地為主
東部:交錯分布的平原、低山、丘陵
沿江:平原和三角洲
過渡:地形上南方地區存在著東西地形的差異,就氣候類型而言,南方地區大部分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請同學們觀察我國氣溫以及降水圖,歸納南方的氣候特征。
學生:觀察圖片,閱讀教材,歸納南方氣候特征。
教師指導并板書:
2.氣候: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
夏季:高溫多雨
冬季:溫暖濕潤
講述:通過同學們的認真觀察,了解到南方地區的自然特征是濕熱;由于水熱充足,這里植被常綠;,濕熱的環境發育了紅色的土壤,因此南方被稱為“紅土地”(板書)。
板書:
過渡:南方地區地形復雜多樣,對氣候也有影響,因此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是紅壤的,請同學們閱讀“閱讀材料”了解四川盆地以及云貴高原。
學生:自主學習閱讀材料,了解四川盆地和云貴高原的地理特征。
活動三:引導學生完成教材46頁活動題。
過渡:南方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我們已經認真地了解過了,這樣的自然環境下,發展怎樣的農業呢?
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南方地區的農業。
板書:二、重要的水田農業區
展示:丘陵地區、平原地區農業景觀圖,師生共同歸納南方地區以水田農業為主并板書。
1.類型:水田農業
展示:南方地區農作物圖片,請同學們歸納南方地區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
學生回答:略
教師指導并板書:
糧食作物:水稻
經濟作物:甘蔗、油菜、橡膠、茶等
活動四:引導學生完成教材48頁活動題。
課堂小結:讓學生分享本節課的收獲,教師適當給予指導。
【八年級地理上冊人口教案】相關文章:
地理教案-中國的人口02-27
地理教案-世界的人口02-27
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11-24
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12-29
世界地理人口和民族教案11-29
高中地理《人口增長》教案12-26
地理教案-世界的人口問題02-27
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熱門]07-13
八年級地理上冊教案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