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八年級上冊地理人教版《工業》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八年級上冊地理人教版《工業》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八年級上冊地理人教版《工業》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運用相關圖文資料了解工業生產的過程及工業對社會經濟各部分的作用。
2、借助地圖理解我國工業的分布規律,能夠在圖中找出我國主要的工業基地和工業城市,簡單分析其分布的原因。
3、依據相關圖文資料了解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成就,據圖理解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分布規律。過程與方法
1、通過閱讀圖文資料了解工業的作用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初步掌握閱讀分析材料的方法。
2、通過閱讀中國主要工業中心和工業基地圖和中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分布圖,進一步熟悉讀圖析圖的方法。
重點難點:
重點:
1、主要工業城市和工業基地的分布。
2、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分布。難點:高新技術產業對其他產業的促進作用。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視頻“中國制造”的公益廣告):同學們觀看視頻,討論視頻反映了我國哪種國民經濟部門的發展?
教師:我國工業發展很快,很多發達國家都在驚呼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事實是不是這樣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我國工業的發展及分布的相關知識。學生:工業發展。探究新知:
板書:
一、工業及其重要性
教師:我們前面學習了農業的相關知識,工業也是基本的物質生產部門。同學們分組合作探究教材第100頁工業生產的實例,了解工業生產的過程。小組一:探究汽車的形成需要經過幾個階段。小組二:探究服裝的形成需要經過幾個階段。
教師(精講點撥):工業生產包括開采自然資源以及對原材料進行加工和再加工的過程。同學們分析的開采鐵礦就屬于開采自然資源的過程,需要注意對農產品的收集,如采摘棉花,不屬于工業生產,而屬于農業生產。下面我們一起走進張夢同學的家,任選一種工業產品,對其按照教材第102頁活動第1題的形式進行“追根溯源”。
教師:工業是國民經濟中的重要部門,能夠為社會經濟各部門提供幫助,同學們閱讀教材第101頁圖文內容,說明材料中提到了工業對什么部門提供了幫助。教師:我國工業發展迅速,但是在科技含量較高的.工業產品生產上還和發達國家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們需要進一步發展工業,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邁進。
教師(承轉):要想使我國工業更快地發展,就需要了解我國工業的分布規律,下面我們來了解我國工業的分布。
板書:
二、我國工業的分布
教師(展示中國主要工業中心和工業基地圖):隨著我們工業的發展,我國已經形成了一批實力雄厚的工業中心和工業基地。同學們閱讀中國主要工業中心和工業基地圖,合作完成教材
第104頁活動第1題。
(1)讀圖討論我國工業分布的東西差異。
(2)在圖中找出我國沿海地區主要的工業中心。
(3)沿長江從上游到下游找出主要的工業中心。
教師(精講點撥):東部沿海地區和長江沿岸地區是我國工業中心集中、工業發達的地區,這里有我國最大的工業中心——上海。在東部沿海地區自北向南形成了四大工業基地,分別是遼中南、京津唐、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其中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是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這些工業基地都分布在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和經濟發達的地區。教師: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同學們通過完成下列題目來探究我國人均工業總產值的分布規律。
(成果展示教材第104頁活動第2題答案)
(1)工業中心密集地區一般人均工業總產值高,工業中心稀疏地區一般人均工業總產值低。
(2)內蒙古自治區的人均工業總產值比山東省高。
板書:
三、蓬勃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
教師:同學們知道你們周圍有哪些產品屬于高新技術產品嗎?
教師:對,這些都屬于電子信息類產品,高新技術產業還包括生物工程、新能源和新材料等產業。同學們分析教材第105頁圖4、23,分析20xx年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是多少,是20xx年的多少倍。
教師(播放我國衛星、納米技術等視頻資料):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成為帶動我國工業實現現代化的重要因素。同學們閱讀教材第105頁圖文內容,了解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概況。同學們還可以閱讀教材第107頁活動題內容,進一步了解高新技術產業對其他產業的貢獻。
教師(展示中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分布圖):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在全國是怎樣分布的呢?同學們讀圖分析我國主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分布規律。
教師(精講點撥):由于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因此在教育發達、科技力量雄厚的地區一般高新技術產業比較集中,大中城市一般擁有雄厚的科技力量,因此高新技術產業比較密集,而中西部地區教育相對落后,因此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較少。我國第一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北京的中關村,同學們可以閱讀教材第107頁“閱讀材料”,了解中關村的相關內容。
效果檢測:
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工業生產的含義及重要性,了解了我國工業的分布,知道了高新技術產業在我國的發展及分布。工業生產是國民經濟發展中重要的物質生產部門,對社會經濟各部分的發展都有重要的作用。我國工業中心多分布于東部地區,集中在東部沿海和長江沿岸地區,四大工業基地是遼中南、京津唐、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主要依附于大中城市。布置作業:
東部地區稠密沿海四大工業基地
長江沿岸主要工業中心板書設計:工業我國工業的分布
四部地區稀疏蓬勃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成就分布規律
工業生產的含義工業及其重要性
工業生產的重要性
八年級上冊地理人教版《工業》教案2
教學目標:
1、了解工業部門之間的聯系,理解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2、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工業分布特點。掌握我國工業分布的基本格局,認識一些工業中心和工業基地。
3、要求學生了解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狀況。
4、了解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特點。
教學重難點
1、工業的重要性、工業的分布。
2、我國高新技術產業成果,認識高新科技產業的重要性。
教學方法
讀圖分析法、綜合法、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復習:農業的地區分布:(1)東西差異;
(2)南北差異,(秦嶺——淮河為界)
新授:
(一)工業及其重要性:
1、什么是工業
讀圖4.17 從采礦—煉鋼—機械制造圖片分析什么是工業?(工業是從自然界獲得原料、對原料進行加工、再加工的過程,從事這三階段中任一過程都為工業)
學生完成課本102頁活動1、2;(讓學生理解工業產品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2、工業的重要性
讀圖4.18 工業對其他生產部門的重要性來分組討論工業與農業、國防、科學研究、生活的關系
讀圖4.19分析工業在我國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的地位
(二)我國工業的分布
1、讓學生分析討論影響工業發展的條件
活動(暢所欲言):你長大后想投資辦廠,工廠選址考慮因素
2、讀圖4.21 了解我國工業分布特點:
(1)讓學生找出我國沿海地區主要的工業中心
(2)沿長江從上游到下游,找出我國主要的工業中心
(3)討論分析小結我國工業分布大勢,沿海的工業區是最發達的經濟核心區。
(空間:東部,密集;中部,較多;西部,較少,稀疏)
3、閱讀4.22,說出我國人均工業總產值分布的情況。
(1)比較我國人均工業總產值與工業中心的分布,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2)比較內蒙古自治區和山東省工業總產值的差異
(3)小組討論人均工業總產值高的地區,工業總產值并不一定高的原因。
(三)、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1)引導學生閱讀課本105頁圖4.24“中國高新技術產業舉例”,幫助學生了解高新技術產業的內涵,并認識到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實力。
(2)引導學生閱讀課本105頁圖4.23“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的增長”,幫助學生認識我國高新技術產業10多年來的蓬勃發展
(3)引導學生閱讀課本106頁圖4.25“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及相關課文分析討論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分布特點?
(4)引導學生閱讀課本閱讀材料“中關村”分析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主要優勢。(舉例)
沿海地區:
沿邊地區:
內地:
(5)引導學生閱讀107頁活動提供的材料,開闊視野,也可讓學生查找資料,讓學生對高新技術產業有更深的.認識,體會高新技術對我們的重要意義。,
三、課堂小結
四、反饋練習:連線
滬寧杭地區我國著名的重工業基地
遼中南地區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珠江三角洲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京津唐地區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一、工業及其重要性
二、工業空間分布
1、影響工業分布的條件
2、我國主要工業中心
3、四大沿海工業基地
4.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教學反思】
反饋練習
1、讀上圖,回答問題。
(1)A工業基地位于省,該工業基地以(重或輕)工業為主。
(2)B工業基地所跨的省級行政單位有、、。
(3)C工業基地的主要城市有、、等。
(4)D工業基地位于省,該工業基地中的經濟特區是、。
(5)A、B、C、D四大工業基地的共同特點是(選擇填空)
① 都是重工業基地 ② 都是輕工業基地
③ 都是綜合性工業基地 ④ 都是分布在我國的沿海地區
(6)A、C工業基地都有鋼鐵工業,試分析兩地發展條件的不同:
八年級上冊地理人教版《工業》教案3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們了解什么是工業,及工業生產,了解工業生產的過程和類型。明白工業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主導地位和作用,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來源、是國家獨立、自主、現代化的保證。結合同學的日常生活實際,了解工業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享受工業帶給我們的幸福。
通過本節教學和學生的表現,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工業分布特點:不能分析出分布的原因,沿線、沿海、沿江、沿河分布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便利的交通,再次體現交通運輸的作用,經濟發展的先行官。
2對工業區的形成和發展,缺少綜合的認識和分析,如:資源的分布對工業的影響,聯系學習印度的工業分布與原料產地的關系,理解遼中南發展重工業的基礎和有力條件。
3識圖能力有待提高,讀圖分析能力單一。學習上海的工業,盡管沒有發展工業所相關的資源,但不能從社會需求、市場空間、經濟發展、交通運輸、城市特點等優勢方面分析。
4聯系生活實際,說己了解的家鄉的一些工業,哪些是輕工業,哪些是重工業,他們的原料、生產過程、產品、對生活的作用等方面是否一樣。
【八年級上冊地理《工業》教案】相關文章:
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11-24
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12-29
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熱門]07-13
八年級地理上冊教案12-27
[經典]八年級地理上冊教案07-22
八年級地理上冊教案湘教版10-16
八年級地理上冊教案【優選】07-22
八年級上冊地理人教版教案9篇11-27
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土地資源12-10
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通用20篇)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