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7-20 11:45:01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張衡從小愛好天文,喜歡研究,長大以后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啟發學生觀察、研究自然現象的興趣。

      2.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和用這些字組成的新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學會本課10個生字。

      教學難點

      啟發學生觀察研究自然現象的興趣。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一節

      一、直出課題,提示“數”的讀音

      二、初讀課文,大致了解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標出生字和自然段。

      2.指三人讀課文,分別讀1~3段、4~5段和第6段。說說這課主要講了誰的什么事。(這課講了張衡數星星的'事。)

      三、抓住重點詞語,結合插圖理解課文

      1.直插第六小段,知道這段主要內容。

      問學生哪段直接告訴我們這個數星星的孩子是誰,然后指名讀第六段,再說說讀了這段你都知道什么了,最后老師領讀第六段。

      2.學習一、二、三段。

      (1)學習第一小段,體會夜空的美麗。

      ①出投影,內容是課文第一幅插圖,即夜空的美景。指名用書里的話說出夜空的美麗。用投影出示這句話,指名讀。比較句子:“天空中有無數顆星星”和“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里。”范讀再指名讀。

      ②看書里的第二幅圖,用書里的句子說說誰在干什么。

      ③指名有語氣讀第一段。

      (2)學習二、三小段,知道張衡和奶奶對數星星有什么不同看法。

      ①指名讀二、三小段,找出奶奶和張衡說的話。

      ②指名讀奶奶的話,說說為什么奶奶叫張衡“傻孩子”,“又”說明什么。(“傻孩子”說明奶奶對張衡很疼愛,“又”說明張衡不止一次這樣做。)

      ③指名讀張衡的話,說說他說了幾句話。再指三人每人讀一句并說出句意。(第一句:能看得見就能數得清。第二句:星星不是亂動。第三句:兩顆星之間總隔那么遠。)幫助學生理解:張衡不僅數星星,也注意到了星星的運行規律。

      ④指名分角色讀奶奶和張衡的話,說說奶奶和張衡對數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奶奶認為那么多星星亂動,根本數不清,張衡認為星星之間的距離是不變的,所以可以數得清。)

      3.學習四、五小段,知道爺爺的觀點,以及張衡聽了爺爺的話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1)默讀第四小段,看看爺爺說了幾次話。

      (2)指名讀爺爺的第一次話,說說爺爺同意誰的觀點,他告訴了張衡什么知識。

      (3)指名讀爺爺的第二次話。出北極星和北斗星的投影。根據爺爺的話找出北斗星和北極星。投影句子:那七顆星連起來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和“那七顆星叫北斗星”比較,使學生知道這句話把北斗星比成了一把勺子。再讓學生說說它們的運行規律。

      (4)說說聽了爺爺的話,張衡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用書里的話回答。再說說張衡觀察的結果是什么,“果然”說明什么。用投影演示北斗星、北極星運轉的情況。

      四、總結全文

      指名分角色讀全文,說說為什么張衡長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初讀破題,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2.品讀、美讀,賞析語言,理解重點。

      3.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研究自然、利用自然的熱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祖國大好河山風光圖片導入,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熱情。

      二、介紹作者:伊林(1895—1953),前蘇聯自然科學家、科普作家。代表作有《十萬個為什么》《在你周圍的事物》《自動工廠》《原子世界旅行記》《人怎樣變成巨人》等。

      三、字詞:淫 雨 鐵 砧 漂 礫 毒 蕈

      四、介紹伊林作品特點:內容豐富 文筆流暢 深入淺出 回味無窮

      五、串講課文:主要內容:⑴說明書本上的'文字及其作用,引出大自然的文字

      ⑵介紹了幾種大自然的文字,說明其中蘊含的知識和生活的智慧。

      ⑶學會大自然文字的方法及意義。

      結構形式:總——分——總 結構清晰 詳略得當

      說明方法:打比方 分類別 舉例子

      寫作特點:

      1.語言生動淺顯,明白如話

      2.比喻、擬人修辭方法的運用

      3.說明與記敘、描寫、抒情相結合

      4.多種說明方法的運用

      六、作 業

      1、寫一篇說明文,向大家介紹一種你熟悉的大自然的文字。

      2、課外閱讀《十萬個為什么》 《生存手冊》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讀讀記記“矗立、戎裝、守候、鴕鳥、匕首、貿易、芝麻”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主要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燦爛的歷史,體會絲綢之路的重要作用。

      3.激發了解西部歷史的興趣,交流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體會絲綢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達方式,激發學生了解絲綢之路和西部歷史的興趣。

      【教學難點】

      1.學習過渡段以及文章前后呼應的寫作手法。

      2.激發學生熱愛西部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張騫與絲綢之路”資料。

      2.學生搜集有關張騫出使西域的資料。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引入新課

      1.課前同學們搜集了有關張騫出使西域的資料。你們知道有關絲綢之路的哪些知識?

      (1)小組交流,教師巡視。

      (2)集體討論,小組相互補充。教師給予相應的評價,教師小結進入課題。

      2.這篇課文的題目為《絲綢之路》,看了題目你會產生哪些疑問?

      引導:什么是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是一條怎樣的路?……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我想,此時同學們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要到絲綢之路上看看,好,現在我們就一同進入課文之中。

      (教師出示課前準備的張騫與絲綢之路的資料,使學生了解這是聯系歐亞兩洲的一條交通大道,這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提供感性的認識。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1.自讀課文。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自己用學過的方法解決。

      2.讀后交流:讀了課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作者先描寫了陜西西安市的巨型浮雕,然后闡明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最后遐想不同兩國互贈禮品的友好場面)。

      三、感悟課文,積累語言。

      學習第1、2自然段:

      1.學生默讀課文第1、2自然段,思考:你從這兩個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體會到什么?

      2.全班交流。教師指導學生明確以下問題:

      (1)中國的絲綢在國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2)外國人把中國稱之為“絲綢之國”;

      (3)從“目瞪口呆”、“贊不絕口”等人們的神態表情中能體會到中國的'絲綢是多么的絢麗奪目,使人驚訝、贊嘆……

      (使同學們知道我國被外國人稱為“絲綢之國”,中國絲綢在外國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學習3―7自然段:

      1.默讀課文3―7自然段并思考以下問題:張騫在開辟絲綢之路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你從哪兒能體會到?

      2.學生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

      3.全班交流。根據學生交流情況隨機指導朗讀,并且讓學生明確以下內容:

      (1)從“交通不便,沒有公路,沒有汽車和飛機……”能看出張騫開辟絲綢之路困難重重;

      (2)從“日夜兼程”能體會出張騫為開辟絲綢之路不辭辛勞;

      (3)從“他耐心地、不露聲色地等待著、準備著”,“忍受著炎熱和干渴的煎熬……”,“歷盡千難萬險,出使西域十三年”等語句中,體會到張騫開辟絲綢之路的堅定信念以及他的深深的愛國情懷。

      (4)從“張騫向漢武帝介紹了西域各國的方位、人口、兵力、風俗、物產、相互關系以及對漢朝的態度”中我們能感受到張騫此行雖歷盡艱辛,卻也收獲頗豐。

      小結:通過這一部分的教學,要讓學生感受到張騫為開辟絲綢之路所付出的艱辛,感受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

      4.指導學生認識過渡段并體會過渡段的作用。

      (1)自讀第四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的前三句話和哪一自然段的意思聯系緊密?

      (2)全班交流:和第三自然段意思聯系的緊密。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話是疑問句“中國絲綢究竟是怎樣運到歐洲去的呢?”第四自然段前三句話回答并解釋了這個問題。

      (3)設計提問: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話講了什么?和下面幾個自然段有什么關系?

      (4)全班交流:最后一句話點出張騫為開辟絲綢之路獻出了畢生的精力,后面幾個自然段則講了開辟的過程。

      第四自然段巧妙地把開辟絲綢之路的意義和開辟絲綢之路的過程銜接起來,即前半部分講的是上面一個自然段的內容,后半部分則和下面自然段的內容有關,我們把這樣的自然段稱之為“過渡段”。

      (5)齊讀3―5自然段,體會過渡段的作用。

      學習第8自然段:

      1.默讀第八自然段并思考:絲綢之路的作用是什么?請用“____”畫下來。

      2.全班交流:絲綢之路的作用——成為促進亞歐交流和人類文發展的紐帶。

      3.齊讀這一自然段,再次明確絲綢之路的作用。

      四、師生總結,明確文章主旨

      同學們,通過學習課文我們知道了,是張騫這位漢代偉大的探險家、外交家,用他畢生的精力,經歷了千辛萬苦,打通了絲綢之路。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商路,使中國和中、西亞各國在經濟貿易方面有所往來;它更是一座友誼的橋梁,使中、西亞各國人民對我國的風俗、物產等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它是中國的驕傲。

      五、口語訓練

      絲綢之路給我國的經濟帶來許多好處,也是中國人的驕傲,回家問問爸爸、媽媽,他們對絲綢之路了解多少,把他們不知道的講一講,他們會夸獎你的。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展示字的演變、聯系上下文、圖片、串詞等方法學習“地質勘探隊員”、“刨根問底”等12個生字,會寫“巖”“冊”“底”“質”“厚”這些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的對話,明白巖石是最大的書。

      3、激發學生探究自然知識的興趣,產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詞。準確把握人物心理,讀好人物對話。

      教學難點:

      了解“書”中的內容,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預習課文 教師做好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讀課題,你有什么發現?(書為什么加引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讀通課文。思考:這最大的“書”到底是什么?

      2、學生回答。學習“巖”,并能正確書寫“巖”。

      3、學習字詞:藏著鐵礦 埋著寶藏 地質勘探隊員 刨根問底

      (1)認讀第一組詞語 藏著鐵礦 寶藏

      (2)那為我們祖國尋找這些寶藏的人,我們叫他(出示地質勘探隊員)

      (3)刨根問底 什么是刨根問底?

      (4)齊讀這4個詞。

      三、再讀課文,讀好川川的問題。

      1、請小朋友們自己讀讀1-12自然段,用橫線劃出川川問的問題。

      2、讀好川川的六個問題。

      (1)川川問了哪些問題?出示六個問題。

      (2)小朋友,這些都是川川問叔叔的問題,我們要把它讀出問的語氣,自己試著像川川一樣問一問。

      (3) 齊讀問句。

      (4) 師:川川為了弄清楚這本巖石書,向叔叔一連提了這六個問題。我們說,川川真愛刨根問底。大家再讀讀這個詞語----刨根問底

      四、讀好對話,感受“書”的神奇。

      1、再讀課文,思考:叔叔是怎么回答的'。

      2、指名讀川川和叔叔的話,檢查學生是否讀對叔叔的話。

      3、讀好對話

      出示第一二次對話

      (1)哪兩個人來讀一讀呀?

      (2)出示圖片。理解一層一層的巖石就像一冊厚厚的書,讀好反問句“這巖石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

      (3)那叔叔說的這句話,它的意思就是----?出示“巖石一層一層的,就像一冊厚厚的書。”

      (4)寫好生字“冊”“厚”

      出示第三次對話

      (1)理解“腳印”、“足跡”、“雨痕”、“波痕”。

      ① 腳印 在這句話中,跟腳印意思相近的詞是----足跡。

      ② 雨痕,波痕。 雨痕是雨點留下的痕跡,波痕是波浪留下的痕跡,眼淚在臉上留下的痕跡是---,車輪在地上留下的痕跡是----刀留下的痕跡呢---

      ③看圖片,猜猜哪張是雨痕,哪張是波痕?

      (2)什么是礦物?看圖片。這些礦物有什么特點?

      出示第四次對話

      (1)出示課件:巖石上的圖畫和書上畫有什么不一樣?

      (2)這些巖石上的畫就是化石。它們是怎樣形成的呢?請學生讀一讀課后“我知道”第一條。

      (3)多么神奇的圖畫呀!我們一起來讀讀。

      (4)除了這些化石,你還知道什么化石?

      (5)出示化石圖片:試著說句子:你看,這兒有_____,有______,那兒還有________

      出示第五次對話

      (1)看課件,知道化石的作用。學生朗讀。

      (3)補充資料:在珠穆朗瑪峰的峰頂發現了魚類化石,便可知道這一片曾是大海。

      出示第六次對話

      (1)自由讀,說一說,巖石有什么作用?

      (2)叔叔還能為祖國找到哪些寶藏?從而初步體會省略號的用法。

      五、結合板書,回顧全文

      神奇的大自然是一座巨大的寶庫,而巖石是一本耐人尋味的“書”。這本書里有許許多多的奧秘,正等著大家在今后的學習中走進大自然,一起去探索,一起去發現呢!

      六、布置作業

      推薦書目:《自然百科全書》 《十萬個為什么》

      推薦觀看中央電視臺:《神奇的地球》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交流學習本組課文后的收獲,引導學生學習作者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2.讀背并積累古詩句。

      重點

      讀背并積累古詩句教具題板

      難點

      學習作者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教學過程

      交流平臺

      (1)回顧本組四課文,說一說《山中訪友》《山雨》和以前學過的《桂林山水》《觀潮》等在表達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本組課文,作者投入大自然的懷抱,領略大自然的風姿,傾聽大自然的聲音,與大自然互訴心聲,交流感受。在表達自己獨特感受的過程中,充分運用聯想和想象。

      (2)聯系《草蟲的村落》,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收獲和體會,體會聯想和想象的`魅力。

      (3)交流課外閱讀中讀到過的類似文章,說說自己的體會和感悟。介紹相關的課外閱讀文章及書籍。

      日積月累

      (1)在許多描寫景物,贊美祖國大好河山的詩作中,詩人以其獨特的視角,大膽想象,抒發情感,留下了光輝的章,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其中的幾句。

      (2)出示日積月累中的句子。(幻燈片)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于寒盡覺春生。(張維屏)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劉方平)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

      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陳與義)

      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

      a學生自由吟誦。

      b嘗試理解。

      (3)選擇其中的幾個詩句,體會詩人在寫景過程中的聯想與想象。

      a己亥雜詩(龔自珍)

      浩蕩離愁百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落花并非無情無義之物,化成春泥使后來的花更紅。這是一種自然現象,但詩人比喻自己不做官并非喪失報國志,而是走另一條路為國效力。

      b月夜(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夜半更深,在夜寒襲人、萬籟俱寂之時,響起了清脆、歡快的蟲鳴聲。初春的蟲聲,可能比較稀疏,也許剛開始時還顯得很微弱,但詩人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從中聽到了春天的信息。在靜靜的月夜中,蟲聲顯得分外引人注意。它標志著生命的萌動,萬物的復蘇,所以它在敏感的詩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聯想。

      c菊花(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菊花在百花之中差不多是最后凋謝的,一旦菊花謝盡,便沒有花景可賞,人們愛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來。因此,作為后凋的花,它得天獨厚地受人珍愛。詩人從菊花在四季中謝得最晚這一自然現象,引出較深的道理,回答愛菊的原因,表達了詩人特殊的愛菊之情。這其中當然也含有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后凋謝的堅貞品格的贊美。

      (4)背誦并積累這些詩句。有興趣的同學讀讀背背原詩。

      趣味語文

      (1)自由讀故事。

      (2)同桌自己的理解。

      (3)全班交流,體會一字詩的妙處。

      板書設計

      回顧·拓展一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于寒盡覺春生。(張維屏)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劉方平)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

      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陳與義)

      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

      教后記

      優點: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收獲和體會,體會聯想和想象的魅力。好多同學做不到。

      缺點:背誦并積累這些詩句。同學們做的不好。

    語文教案 篇6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學習第13課《請你不要告訴她》,請小朋友看老師寫課題:“請”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不”上一橫稍長;“要”中的“女”橫稍長;“告、訴、她”這三個字是這一課的生字,小朋友看仔細點。我們一起讀課題。讀了課題后你想提出什么問題嗎?

      生:“你”是誰?“她”是誰?

      生:不要告訴她什么?為什么不要告訴她?(師據生所問在黑板上板書大小不等的問號)

      師:小朋友們真肯動腦筋!這些問題教師相信你們通過讀書一定能夠解快的!請小朋友拿出課文,仔細讀,讀準字音。(生讀,師巡視)

      師:小朋友們讀得真認真,下面老師先檢查一下字音。

      (出示生字投影片。)誰讀給大家聽?(指名讀)小朋友,這個“訴”字單獨讀時讀第四聲“s ”,和“告”連在一起讀輕聲,小朋友跟著老師讀兩遍。

      師:小朋友們學得真快,讀得都不錯!請你們再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了。(生自由讀,師巡視)

      師:課文小朋友們讀通順了嗎?誰來讀給大家聽一下?(指名讀)他有讀錯的地方嗎?

      生:有!

      師:你讀給他聽一下!(學生讀)(指讀錯的學生)請你再讀一遍。

      師:小朋友這篇課文分兩部分,1-5行為第1部分,6-10行為第2部分。我們先學習1-5行,請小朋友再讀這幾行,讀的時候想象一下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讀)

      師:誰說說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我好像看到了田野。

      生:我好像看到了小紅花!

      師:小紅花是什么樣子的?

      生:小紅花真紅!

      生:小紅花上面還有好多露珠呢!

      生:小紅花上面那么多的露珠,太陽一照,小露珠閃閃發光呢!

      師:小朋友的想象力真豐富!老師把你們想象的畫面畫成了一幅畫,(出示投影片)你們看美嗎?那你們再讀1-5行時,能把這種美讀出來嗎?試著讀讀看。 1/3 1 2 3 下一頁 尾頁

      (生自由讀)

      師;誰讀給大家聽一下?(指名讀)他讀得怎么樣?

      生:他讀得不太好!

      師:你讀給大家聽聽,好嗎?

      師:讀得真好!我們聽出來,小紅花顏色那么紅,那么有光澤,也感覺到小朋友想快點摘下小紅花的心情。小朋友們一齊讀一遍。

      師:小朋友讀得越來越好了,課文用短短的幾句話就把小紅花贊美了。這么美的句子我們不能忘了,快把它背下來。請小朋友們先看著圖背一背。(生試背)哪位小朋友背一背?(指名背)

      師:小朋友背得不但熟練還很有感情,真不簡單!請你們接著讀6-10行,讀得時候在想象一下小朋友送花的動作,你們還可以把動作做出來。

      (生自由讀,師巡視)

      師:小朋友讀得多認真啊!小朋友送花的動作想象出來了嗎?教師這兒有束花,誰來表演送花?誰在他表演的時候讀課文?

      (一生表演,一生朗讀)

      師:他把“悄悄地”插花、“輕輕地”說話演出來了嗎?誰再來表演?(一生表演)

      師:剛才的小朋友演得真不錯!能演好就一定能讀好,這一次你們在讀這幾行一定會讀得更好了! (學生自由讀)

      師:誰讀給我們聽聽?讀的時候還可以加上一些動作。(指名讀)

      師:你讀得真不錯,特別是“悄悄地”和“輕輕地”這兩個詞,讀了以后,我們好象看到了小朋友“悄悄插花”和“輕輕說話”的情景。

      師:多么可愛的`孩子啊!他們摘下這么漂亮的小紅花送給他們的老師。下面讓我們一起讀這幾行,體會一下小朋友對教師的這一份熱愛之情。(生齊讀)

      師:課文我們學完了,小朋友們把1-10行連起來,同桌比賽,看誰讀得好!

      (生自由比賽)

      師:誰認為自己讀得好,就自己站上講臺讀。

      (全班學生上臺) 2/3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

      師:大家都上了講臺,大家的積極性真高。我們就來一次男女同學比賽讀,好嗎?男同學先讀。(男同學讀)再請女同學讀。

      師:大家讀得真有感情。一開始小朋友問了老師幾個問題,學了課文你們懂了嗎?“你”指的是誰?

      生:“你”指的是小紅花。

      師:“她”指的是誰?

      生:“她”指的是“老師”。

      師:為什么不要告訴她?這個問題是誰提的?你現在搞明白了嗎?

      生:因為老師工作很辛苦,小朋友把花送給老師,還不想讓老師知道是誰送的,小朋友很愛老師。

      師:小朋友們不用老師教,自己學課文就弄懂了這幾個問題,真不簡單!今后我們學習時就要這樣學會自己去解決問題。下面我們學習3個生字。

      師:誰先來把這幾個生字讀一讀。這幾個生字,小朋友打算怎么記住它們呢?(學生說記法,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10個生字:

      2、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盡量做到有感情。

      3、感悟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積極情感。

      2、培養學生熱愛生活,保護環境的意識。

      3、調動學生欣賞語言美,體驗語文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

      1、領悟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的意境。

      2、認讀生字。

      教學難點:感悟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的韻律美和意境美。

      教學準備:

      1、做“摘果子”游戲用的大樹貼圖與寫有拼音字母的水果圖片。

      2、做“找朋友”游戲用的生字和拼音卡片。

      3、給課文畫插圖用的圖畫紙和彩色筆。

      4、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以游戲方式進行漢語拼音的復習

      做“摘果子”游戲,復習漢語拼音。

      (設計意圖:把本節課認識新漢字所涉及到的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用復習的方式呈現給學生,為新課的學習做鋪墊,同時變枯燥的復習為游戲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感情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和意境美

      1、漢字國王的禮物

      —這是誰?來,大家跟他打個招呼!

      Hello,大家好!歡迎大家到我的王國里繼續作客。來,請看我為大家準備的禮物。

      請欣賞配樂詩歌朗誦《山青青》。課件繼續播放,音畫同步,畫面隨詩歌的內容切換。

      (意圖:通過激情朗讀、美麗畫面和音樂渲染的集合體,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參與到學習中來,將學生帶入課堂所描繪的優美意境中,對課文有初步的整體感知。)

      2、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詩歌內容,解決課文中生字的字音

      (1)用拼讀的方式自瀆課文。

      (2)指名讀。

      (3)教師感情朗讀。

      (設計意圖:解決課文中生字的字音,并在自瀆中無意識識記生字,初步感知詩歌的內容。)

      3、再讀課文,深入領會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美和韻律美

      (1)播放音樂《春野》,學生閉上眼睛,在教師的描述中,引領學生進入詩歌所描繪的情境。

      (2)情感引領

      —我們能生活在這樣美的環境中,好不好?可是,有些人只顧自己享受,到處亂扔垃圾,隨便往河里倒污水,讓寵物大小便,隨地吐痰,這樣做,我們還能生活在這樣美的環境中嗎?那大家能為保護我們美的家園做出什么力量呢?

      (3)和著音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

      4、展開想象,給課文配插圖

      (1)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圖畫紙和彩色筆,展開想象,給課文畫插圖,與此同時,老師也在黑板上畫插圖。

      (2)實物展示個別學生的作品。

      (3)觀察老師畫的插圖,相機出示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有感悟不用講,就能理解字義的生字。

      (設計意圖: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活潑、好動、以直觀形象記憶為主),讓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將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和感悟用畫筆畫出來,這樣既提供給孩子想象的空間,又給每個孩子留出表現自己獨立個性的天地,同時,又為深入理解詩歌的內容,創造一個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

      三、學生自主學習生字,教師引領

      1、再讀課文,圈出新的漢字朋友,認識本課的生字。

      2、師生合作,結合剛才老師畫的插圖,將本課認讀的生字在黑板上呈現出來。

      —誰來說說你新認識的漢字朋友?

      —我們一起叫出這些新漢字朋友的名字!

      3、在詞語中識記生字。出示詞語卡片:青山、綠水、小鳥、鳴叫、一聲聲、大樹、花草、笑盈盈、春雨、綠蒙蒙,學生認讀。

      4、游戲:找“朋友”,鞏固生字的認讀。

      (意圖:讓學生自主學習漢字,培養其自主學習的習慣。)、

      四、課堂總結

      大家一起試著把《山青青》背一背,有沒有信心?

      五、結束語:現在,我們該和漢字國王道別了。同學們,你們今天的表現真棒!歡迎你們繼續到我的王國里來作客,下次見, bye-bye!

      (意圖:給學生的表現做個評價,使學生能正確認識自己。)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8-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天地》教案08-08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99 | 日本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天堂va中文在线官网 | 亚洲精品福利aV在线播放 | 一二三区在线视频 | 久久久久综合一区二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