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大全3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及句式,并能翻譯淺易的句子。
2、體會作者塑造的周公胸懷博大、深沉果斷、為國家利益辛勞畢生、鞠躬盡瘁的高岸君子形象,司馬遷對周公那種深厚的景仰之情。
3、學習對比手法的運用。
一、導入新課并介紹文題、背景。
1、魯,始建國于公元前十一世紀,其轄地在今山東省西南部,都城在曲阜。公元前256年為楚所滅。
2、周公,姬旦,亦稱叔旦。以其曾祖太王所居周地為采邑,故稱周公。周公是我國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物。他幫助周武王開創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業,從而也把我國的第一個文明社會形式推向了巔峰,為我國民族融合、政治統一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他所制定的“禮樂行政”,對我國民族文化傳統的形式,也具有開山的意義,至今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仍涓涓流淌著西周時代那種重倫理、輕逸樂、好儉樸、樂獻身的君子風度和集體精神。
3、世家,《史記》體例之一,主要記述世襲封國的諸侯的事跡。
4、《魯周公世家》是《史記》三十世家中的第三篇,全文詳細地記述了西周開國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跡,并擇要記載了魯國經歷三十四代君主、歷時千余年的歷史發展過程。課文節選部分主要記述了周公幼年時代的篤仁純孝和代理國政時的忍辱負重。
二、范讀課文。
1、注意字詞讀音、斷句,掃除字詞障礙。
2、整體感知全文內容。
三、給加橫線的詞正音并釋詞。
篤(dǔ)仁 鉞(yuè) 召(shào)公 名奭(shì) 繆(bù)卜 歸(kuì) 開籥(yuè) 金縢(téng)匱(guì) 有瘳(chōu) 箕(jī)子 踐阼(zuò) 弗辟(bì) 蚤(zǎo)終 祉(zhǐ)福 鴟(chī)鸮(xiāo) 倍依(yǐ) 竆竆(qióng) 揃(jiǎn)其蚤(zhǎo) 譖(zèn) 嚴(yǎn) 奸(gān)神命 饗(xiǎng)國 鰥(guān)寡 誕淫厥佚(yì) 昃(zè)不暇食 百姓說(yuè) 將沒(mò) 肸(bì) 傷牯(g)ù 寇攘(rǎng) 歭(zhì)爾芻茭 糗(xiǔ)糧 濞(bì)立
四、對照注釋、譯文,自由朗讀課文。
五、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課文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1-12段)詳細記述魯國公的主要事跡。分六層。
第一層(1段)輔助武王,伐紂滅殷。(篤仁純孝)
第二層(2段)犧牲個人,質代王死。(義無反顧)
第三層(3段)臨危受命,代理國政。(忍辱負重)
第四層(4-6段)平定叛亂,營建洛邑(堅決果斷)
第五層(7-10段)還政代王,制禮作樂。(胸懷博大)
第六層(11-12段)周公作為,感動成王。
第二部分(13-15段)交代魯國公后世君臣無道,與周公的品德形成強烈對比。
六、研習課文。
(一)研習第一部分第一層(1段)。
1、對照注釋、譯文,落實重點文言字詞句。
……者(助詞,表停頓),……也(表判斷) 篤仁(忠厚仁愛) 于(介詞,表比較) 及(等到) 輔翼(佑助,輔弼) 用事主持朝廷政事) 把(手持) 以(連詞,表目的) 夾((站)在左右) 告周之罪于天下(介賓短語后置) 戚(父母兄弟等直系親屬,現指旁系親屬) 虛(區域)
2、朗讀并小結。
(二)研習第一部分第二層(2段)。
1、對照注釋、譯文,落實重點文言字詞句。
克(攻克,戰勝) 集(通“輯”,安定) 不豫(天子不舒服,不能處理政務) 乃(副詞,于是,就) 繆(通“穆”,虔誠) 戚(形-使動用法,使……感動) 以為(把……作為,今指認為) 北面(名-狀語,面朝北方) 戴璧秉圭(頭上頂著玉璧,手中秉持玉圭) 阻(遭到困厄) 負子(諸侯病) 以(用)旦代王 乃命于帝庭敷佑(介賓短語后置) 用(因而) 定(使……安定) 無墜(不喪失) 葆(通“寶”,寶貴) 爾之(取獨)許我 歸(同“饋”,奉送) 以(目的連詞,用來)俟爾命 屏(藏而不給) 發書(翻開占兆書,今指發放書本) 信(確實,果然) 王其(語氣副詞,表肯定)無害 維長終是圖(賓語前置句) 藏(省略“以”)其策(省略“于”)金縢匱中(省略句) 瘳(病痊愈)
2、朗讀并小結。
(三)研習第一部分第三層(3段)。
1、對照注釋、譯文,落實重點文言字詞句。
既(已經)崩(天子之死) 強葆(同“襁褓”) 畔(通“叛”,背叛) 踐阼(登上帝位,臨時代行政) 流言(散布流言,今指沒有根據的話) 不利于(對)成王(介賓短語后置句) 所以(表結果,……的原因) 辟(通“避”) 蚤(同“早”) 卒(始終) 沐(洗頭,今指洗澡) 哺(口中所含的食物,今是動詞“哺育”) 子之魯,慎無以(介詞,因,憑借)國驕人
2、朗讀并小結。
(四)研習第一部分第四層(4-6段)。
1、對照注釋、譯文,落實重點文言字詞句。
率淮夷而(連詞,表承接)反 誥(一種文體,用于告戒或勉勵) 寧(形-動,平定) 宗(名-意動用法,以……為宗主) 祉福(福瑞) 集(安定) 為(寫作)詩 訓(責備) 國(名-動,建都)(省略“于”)之
2、朗讀并小結。
(五)研習第一部分第五層(7-10段)。
1、對照注釋、譯文,落實重點文言字詞句。
治(處理政務,管理國家) 倍(背向著)依(同“扆”,戶牖之間的屏風) 竆竆(恭敬謹慎的樣子) 揃(剪斷)其蚤(同“爪”,指甲) 奸(干犯,冒犯) 瘳(痊愈) 用事(當政,臨朝) 譖(說壞話誣陷別人) 反(同“返”,召回,迎回,使……返回) 亡(使……毀敗,使……滅亡) 嚴(同“儼”,莊重的樣子) 自度(以法度自律) 荒寧(荒廢事業,自圖逸樂) 饗國(擁有國家。饗,同“享”,享有) 小人(中性詞,地位低下的勞動者,今為貶義詞) 密靖(使……安定) 鰥寡(孤獨的人) 誕(放蕩)淫(過分,無節制)厥(其)佚(同“逸”,安樂) 誅(討伐) 昃(太陽偏西) 以(目的連詞,用來)誡成王 官政(官職制度)未次序(還未安排得系統合理) 百姓(西周時對貴族階級的總稱,今指人民)說(通“悅”,歡悅)
2、朗讀并小結。
(六)研習第一部分第六層(11-12段)。
1、對照注釋、譯文,落實重點文言字詞句。
沒(通“歿”,死) 以(用來)明 讓(謙讓) 于(在)畢(邑名) 臣(名-意動用法,以……為臣)周公 大木盡拔(被動句) 朝服(名-動,穿好朝服) 自以為功(即“質”,人質) 繆(同“穆”,虔誠的)卜(占卜) 勤勞(為……而辛勤勞苦) 彰(使……彰顯) 筑之(培土并夯堅實,課本注釋有誤) 孰(通“熟”,豐收) 褒(嘉獎,褒獎)
2、朗讀并小結。
(七)研習第二部分(13-15段)
1、對照注釋、譯文,落實重點文言字詞句。
報政(匯報施政方面情況) 興反(興兵造反) 發之于肸(古邑名) 陳(準備) 風(走失) 越逐(擅離崗位去追趕) 寇攘(劫掠偷盜) 三郊三隧(魯國西、南、北三方的近郊遠郊之人) 歭(儲備) 擢(人名) 濞(人名)
2、朗讀并小結。
七、默讀課文,討論問題。
1、周公旦是一個怎樣的形象?他在歷史上建立了怎樣的功績?
明確:是一個“立德立功立言”的道德楷模,胸懷博大、深沉果斷、為國家利益辛勞畢生、鞠躬盡瘁的偉岸君子形象。主要功績有:⑴輔助武王剪滅殷商;⑵質代王死臨危攝政;⑶平定叛亂營建洛邑;⑷還政成王制禮作樂。
2、周公對后世的影響是什么?
明確:⑴胸懷博大、深沉果斷、為國家利益辛勞畢生、鞠躬盡瘁的偉岸君子形象,千百年來感動著后世的有識之士,成為后世為政者的典范。⑵他的所作所為直接影響了數百年后孔孟儒家學說的形成奠定了我國“文明禮儀”之邦的思想文化基礎。
3、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司馬遷對魯周公的崇敬敬仰之情?
明確:作者正是飽含著激情來塑造周公形象的,詳盡賅贍地敘述了周公的一生:幼年時代的篤仁純孝,平定管蔡分裂叛亂時堅定果斷,犧牲個人時的義無反顧,代理國政時的忍辱負重……作者用與主人公性格相一致的深沉有力的語言,娓娓到來,為我們樹立了一個胸懷博大、深沉果斷、為國家利益辛勞畢生、鞠躬盡瘁的偉岸君子形象,從字里行間透露出司馬遷對周公的崇敬景仰之情。
八、分析本文是如何運用對比手法來揭露那些腐朽沒落的'統治者的丑惡本質的?
明確:
1、用周公的品德與后世無道君臣進行對比。
2、用魯國的所謂“洙泗禮儀之幫”的高雅招牌與魯國后期統治者兇殘、猥瑣進行對比。通過對比,從而尖銳深刻地揭露了某些統治者斤斤于揖讓之節的表面形式,而行刺極盡其荒淫之欲誅殺之能的極度虛偽行徑,表現出作者敏銳的觀察判斷能力和高度現實主義精神。
九、布置作業。
1、按類整理全文的文言現象。
2、思考:曹操在其《短歌行》一詩的結尾使用了本文記載的周公“一飯三吐哺”的典故:“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請問曹操以周公為典范,表達了怎樣的愿望?
明確:曹操用周公“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的典故,是以周公之比,以周公禮賢下士的精神自勵,表達了曹操急于招納賢才、建功立業的心情。
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積累12條成語,能熟讀成誦
2、閱讀故事《綠手指》,能復述故事,明白故事道理。
3、參加集體討論,意思能表達清楚,能與別人合作討論交流,扮演不同的角
色,適時適當提出自己的看法。
4、能具體、有條理地記下發生在熟悉的人的身上的一件事。
二、教學時數:(5課時)
三、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記下的成語和熟悉的人的材料。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完成讀讀背背。
1、復習學習過的成語,背一背
2、出示練習的成語,明確要求:比一比,誰用最少的時間把它們記下來
3、學生自由讀成語,試著理解成語的意思,背誦。
4、比賽背誦成語
5、交流其他成語,指名學生寫到黑板上。
〈二〉、閱讀故事,理解內容。
1、獨立閱讀短文,借助工具書查詞查字,理解短文內容。
2、分小組學習,先讀短文再說說“綠手指”的含義,教師巡視輔導。
3、小組派代表說說對“綠手指”的理解。
4、討論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5、交流閱讀后的感受和收獲。
〈三〉、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發談話興趣
1、教師談自己購書的經歷。
3、導入話題:如何購書?
〈二〉、回憶購書活動,拓展話題。
1、回憶以前的購書經歷,說說自己在活動中做了什么,有何感受?
2、同桌交流、增加購書經驗。
〈三〉、小組內討論:
1、如何扮演各種角色
2、在形成一個方案的基礎上小組進行演練。
〈四〉、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表演比賽。
〈五〉、全班同學評議,給予肯定與鼓勵。
〈六〉、課堂小結
1、交流購書心得。
2、作業:自己去體驗購書。
第三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作文興趣
〈二〉、交流啟發,拓寬思路
1、全班交流回憶童年與小伙伴的生活。
2、向小組成員介紹自己熟悉的人,要講得有條理
3、小組派代表在班上匯報介紹。
〈三〉、讀習作要求,明確作文要求
1、選擇的'人必須是自己熟悉的、喜歡的。
2、選擇的事應該是印象深刻的。
3、事情要寫清楚,語句要通順。
〈四〉、學生嘗試作文,教師巡視輔導。
〈五〉、評議學生的范文,提高作文水平。
〈六〉、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1、續完成作文。
2、完成練習冊。
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感受梵高投身藝術的忘我境界與執著精神。
2、了解文學傳記刻畫人物的方法。
3、提高語言的品味能力。
二、教學步驟:
(一)用多媒體創設情景,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多媒體出示活動內容]
[多媒體出示梵高自畫像]
是的,他就是荷蘭著名的畫家文森特梵高。他的一生可謂是多難而又傳奇的,為了追求藝術的完美和創新,他傾注了巨大的激情和超常的努力,今天,就讓我們走近梵高,了解他的創作,了解他的生活。
[板書課題,作者]
(二)、多媒體出示并簡介梵高作品,引導學生進入情境。
請同學們欣賞一些優美畫面,從你的表情中我能讀出驚嘆和贊美,在今天,梵高的哪一幅畫不是價值連城呢?可誰又知道,當年的梵高為了創作,經受了多大的苦難?
(三)、快速閱讀,整體感知課文。
請同學們速度課文,分四人小組討論,完成下列問題;
1、借助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
2、用一句話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學生討論后發言,全班交流后教師小結,并用多媒體出示油畫《吃土豆的人》。
(四)、精讀品味,了解梵高。
本文介紹了梵高創作油畫《吃土豆的人》的過程,再次精讀課文,小組討論,完成下列問題:
1、從文中找出文字,介紹一下這幅畫的內容及含義。
2、文章分別從哪些方面對他進行了描寫?在文中做一下勾畫,并大聲讀給我們聽。
3、這是一篇文學傳記,語言風格與評傳有很大不同,請同學們畫出自己喜歡的字、詞、句,品味語言,用“我發現_____一詞(字句)用的好,好在它寫出了______”的句式說話。
多媒體出示范例:我發現“狂”一字用的好,好在它寫出了梵高的創作激情。
學生輪流回答后教師總結文學傳記的特點。
(五)、走近梵高,和偉人對話。
1、我們通過學習課文,已經了解了梵高,了解了他的作品。那麼,你感受到了梵高的什麼精神,你是從哪里感受到的?
[學生交流后各抒己見,多媒體出示小結]
2、和偉人對話:在凡高所具有的`精神品之中,給你啟發最大的是哪些?請結合自己的情況談一談,對梵高說說你的心里話。
(六)、結語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梵高憑著自己對藝術的執著追求鑄就了屬于自己的金字塔,站在了藝術殿堂的頂端。生活在幸福之中的我們又有何理由如此怠惰?我們是該做些什麼了,我相信,如果你做了,那麼,不久的將來,你定會成為世界矚目的制高點!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8-05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試講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