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級數學下冊電影院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電影院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電影院,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電影院 篇1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三年級下冊第36~37頁。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結合“電影院”的具體情境,培養學生運用估算的方法,對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進行估算,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生活問題。
2.數學思考與問題解決。
靈活掌握兩位數 乘兩位數﹙有進位﹚的各種計算方法。
3.情感態度。
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的 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進位的乘法豎式計算的'算法。
難點: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很多同學都喜歡看電視,從電視里我們可以學到許多書 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同學們,你們有沒有去電影院看過電影呢?
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電影院里一排排的座位排 列的情況嗎?怎樣才能順利找到自己的位置呢?
設計意圖:數學來源于生活,從生活中尋找學習素材是新課程的一個重大舉措。 教師從日常生活中的看電視、電影引入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主探索。
引導觀察,發現問題。
﹙出示教材第36頁圖)
你從圖上得到什么信息?你能根據得到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學會觀察,正確理解圖意是學習數 學的重要手段。
啟發學生運用估算的方法,解決問題。
共有21排座位,每排可坐26人。來了500個人座位夠嗎?小組交流、討論,探究出估算的方法。
估算的方法:21可看成20,每排坐26人,這樣電影院的座位就有20×26=520﹙個),500人應該夠坐。
設計意圖:估 算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十分廣泛,靈活運用估算,加強估算練習,學生會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受益匪淺。
3·探究多種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問題:這個電影院一共有多少個座位?
方法探究 :怎樣計算26×21?﹙小組交流學習,要求每一 小組至少想出兩種不同的計算方法)。
交流匯報。(指名學生上臺板演)
方法一:26×20=520 26×1=26 520+26=546。
方法二:
× 20 1
20 400 20
6 120 6
400+20+120+6=546。
方法三:用豎式計算。(重點分析進位)
26×21=546﹙個)。
再次強調:
第一:乘數21十位上的2表示什么?(這里的十位上的2表示2個十,即20。)
第二:積“52 “中的2,為什么要寫在十位上?(這里的52,是表示52個十,即520。這里把個位上的0省略不寫。)
第三:列豎式計算時,先用第 二個乘數每一位上的數分別去乘第一個乘數,用哪一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積就要和那一位對齊,哪一位上的乘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然后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你認為豎式計算與上面的哪種方法有聯系?有什么樣的聯系?
四、總結
這節課你們學到了什么知識?課下與 同桌交流。
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電影院 篇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乘法,并經歷這一過程。
2、會進行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乘法計算,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估算與交流算法多樣化的過程。
教學重點
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
教學難點
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
教具準備
演示板,掛圖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計算下面各題。
16×11 12×14 32×21
2、結合以上各題,說說上一節課的學習內容。
二、講授新課
1、引入談話。
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計算方法,它與上一節課虛偽系內容有什么不同呢,請同學們在探索過程中曲發現它,并掌握它。
2、教學例題。
(1)出示課本主題圖。
(2)認真審視主題圖,說一說,你知道哪些信息。
l 一共有500人來電影院;
l 電影院里的座位一共有21排;
l 每一排一共可以坐26人。
(3)提出問題:這是21排26號,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它告訴我們什么?
(4)想一想:怎樣列式,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個座位?
21×26 或 26×21
(5)估算結果。
讓學生獨立思考探索,然后同伴間交流、提問、回答結果。現在先請同學們估算一下。
(6)探索筆算。
第一種方法:口算法,26×20=520,26×1=26,520+26=546
第二種方法:簡便運算,26×21=26×3×7=78×7=546
第三種方法:筆算,26×21=546
2 6
× 2 1
2 6 ………1排有多少個座位。
5 2 ………20排有多少個座位。
5 4 6 ………21排有多少個座位。
再次強調:
第一:因數21十位上的2表示什么?(這里十位上的2表示2個十,即20。)
第二:積“52”中的2,為什么要寫在十位上?(這里的52,是表示52個十,即520。這里是把個位上的0省略不寫。)
最后,讓學生比較這三種算法中,哪一種簡單、方便。容易掌握,位了今后能解決較復雜的乘法計算,一般情況要求學生應該掌握用豎式計算方法。
三、課堂活動
1、打開課本,看書,有不理解的問題提出來,進行個別輔導。也可以讓同學之間相互幫助。
2、課本第31頁的“試一試”。
四、鞏固練習
1、課內作業。(課本第32頁“練一練”的1-4題)
第1題,首先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交流結果。
第2題,用豎式計算題目。由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同伴交流。
第3題,注意“第17屆”中的“17”,預防學生拿來列式計算。
第4題,是一道簡單的應用題,這一題的`難點在于時間單位的統一,要讓虛偽上理解:為什么要把1時轉化為60分,才能進行列式計算。還要注意時間的進率。
五、作業設計
1、小黑板。
2、“五星級”對應的練習。與“口算”對應的練習。
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電影院 篇3
章節名稱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六冊第三單元
課題
電影院
計劃學時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結合“電影院”的具體情境,進一步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計算方法。
能力目標
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能進行估算和計算,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情感目標
體會數學使用價值培育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
教學難點
熟練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計算方法。
媒體內容與形式
多媒體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
導入
計算
16×11 12×14 32×21
學生獨立完成,說一說:你是什么想的?
2、想想上節課我們學了什么內容?
學生回答
5分
設計意圖
讓學生學會觀察,正確理解圖意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手段。
探究
1、引入新課: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計算方法,那么有什么不同呢,請同學們自己去發現它,并掌握它。
2、教學例題:
(1)出示主題圖:觀察圖,你找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2)提出問題:“這是21排26號,是最后一個座位”,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他告訴我們什么?
(3)列出算式:
板書:21×26或26×21
A、先估算結果
解決:這個電影院大概能坐多少人?夠500人坐嗎?
B、探索筆算:
程展示于黑板。
(4)引導學生將所有的計算過程進行比較,特別是書上
出現的三種,比較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5)書寫豎式:
強調:A、因數21十位上的2表示什么?
B、積52中的2,為什么要寫在十位上?
比較書上3種算法哪一種簡單、方便。
學生觀察討論數學信息
同桌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
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交流,在上節課內容基礎上,只是多加了進位,在全班匯報,教師把計算過
15分
設計意圖
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式方法進行計算,留給學生時間與空間探究,使算法多樣化。
鞏固與探究
1、課本28頁“試一試”
算法多樣,但至少有一題要用豎式。
2、課本29頁練一練1
獨立計算,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學生獨立完成
12分
設計意圖
將練習分為不同的層次,讓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有利于知識體系的梳理。
總結
回憶這節課的內容說計算過程。
學生獨立發言
3分
板書設計
電影院
26×21=546
2 6
×2 1
————————
2 6
5 2
————————
5 4 6
【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電影院】相關文章: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電影院教案12-31
數學下冊教案03-16
小學三年級數學《電影院》教案08-06
三年級下冊數學數學教案01-14
三年級人教版數學下冊教案11-07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11-11
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01-18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1-06
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推薦01-21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