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教案集錦(1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數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數學教案1
第一課時:數數、數的組成
時間:
教學內容:第1-2頁的例1例2和做一做
教學目標:
知識: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能夠熟練地一個一個或一十一十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數。
能力: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100以內數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教學重難點: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100以內數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突破方法:講解法
教具:小黑板、數位卡片、多媒體
教學過程:一、復習
1、出示數位表寫13
問:這個數十位上是幾?個位上是幾?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十九是由幾個十組成的?20里面有幾個一?
二、新授:
1、引入:剛才我們復習了20以內的數,我們以前所學的數都沒有超過20的,如果物體的個數超過了20怎么辦?所以我們今天開始我們就要認識100以內的數,這節課的任務是要學會數100以內的數和100以內數的組成。
2、例1、
(1)引導學生數小棒,一根一根的數,數10根捆一捆。說明:10個一是一十。
(2)100根小棒有幾捆?一捆是幾根?
(3)10根10根地數小捧,數完后把10捆小棒用小繩捆在一起。說明:10個十是一百。
3、例2
(1)數小棒從二十五數到三十二,32根小捧是幾捆?又幾根?
剛才數小棒數到二十九的后面是數多少?
(2)從八十八數到一百
八十九數完數多少?九十九數完數多少?
(3)完成例2下面做一做
4、例3
出示35根小棒有幾捆幾根?3捆是幾個十?5根是幾個一?
(2)完成2頁的做一做
三、練習
完成1-4題。
板書設計:一、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
第一課時:數數、數的組成
十個
位位
35由3個十和5個一組成
教后經驗與失誤分析:
第二課:讀數
教學時間:
教學內容:3頁例4,4頁做一做,練習一的5-7題
教學目標:
知識: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掌握數位的概念。理解個位十位表示的意義。
能力:能正確的讀出100以內的數。
教學重難點:理解個位十位表示的'意義。
突破方法:用數位表演示法
教具:小黑板、數位卡片、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數數
(1)一個一個的數,從37數到60、從75數到100
(2)十個十個的數,從30數到70從10數到100
2、看題口答
(1)()個一是一十,十里面有()個一。
(2)()個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個十。
(3)3個十和4個一組成()5個十和8個一組成()
(4)43里面有()個十和()個一,60里面有()個一。
二、新授
1、教學例4
(1)出示計數器
計數器從右邊起第一位叫什么位?第二位叫什么位?
(2)出示1捆小棒問
這里有幾根小捧?有幾個十?這1個十根小棒在計數器上怎么表示呢?
1個十在計數器上怎么表示?
說明:十位上的1顆珠子就表示一個十,讀作:十
拿20根小棒30根小棒40根小棒,分別在計數器上撥珠表示并讀出來。
(3)學生拿出2捆小棒和上根小棒問:這里有幾個十根和幾個一根,計數器上怎么表示呢?
說明:計數器的十位上2顆珠子表示2個十,個位1顆珠子表示1個一,合起來是21,讀作二十一。
看書3頁例4的圖和數,引導學生比較上下兩圖使學生明白,上圖個位上沒有珠子就是0,十位上幾顆珠子就讀幾十,下圖十位上個位上都有珠子,要先讀十位上的幾十,再讀個位上的幾個。
2、做課本上4頁做一做第一題
三、練習
完成練習一的第5-7題
板書設計:第二課:讀數
十個說明:十位上的數表示幾個十,個位上的數表示幾個一。
位位
教后經驗與失誤分析:
第三課時:寫數
教學時間:
教學內容:3頁、4頁、例5、例6,練習一的9-14題
教學目標:
知識:使學生進上步理解和掌握數位的意義。
能力:能正確地寫出100以內的各數。
教學重難點:能正確地寫出100以內的各數
突破方法:講解法
教具:小黑板、數位卡片、計數器、投影機、多媒體
教學教程
一、復習
1、一個一個的數從75數到100
2、一十一十的數從10數到100
3、看卡片讀數:36、63、80、40、24、42
二、新授
1、教學例5
(1)出示計數器
在計數器十位上撥3顆珠子,在個位上撥4顆珠子,問:這個數讀作多少?十位上3顆珠子表示什么?個位上4顆珠子表示多少?要把這個數寫出來怎樣寫呢?我們今天就來學100以內數的寫法。寫數的時候要先寫十位,再寫個位,十位上有3個十,就寫3,個位上有4個一,就寫4,這個數寫作34。
(2)練寫42、57
(3)在計數器的十位上撥6顆珠子,問:這個數讀作多少?這個數十位上寫幾?個位上寫幾?這個數的個位不寫0行嗎?為什么?強調0起占位作用。看書3頁例5。
2、教學例6
在計數器百位上掛10捆小棒,這里有幾捆小棒?一共有多少根?怎樣在計數器上表示一百呢?百位上一顆珠子表示1個百,讀作一百。一百怎么寫?100
3、小結后指導看書4
三、練習
練習一、8-14題
板書設計:第三課時:寫數
百十個
位位位
100
教后經驗與失誤分析:
第四課:數的順序、比較大小
教學時間:
教學內容:7頁例78頁例8練習二1-5題
教學目標:
知識: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能力: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重難點: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突破方法:講解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機、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讀出下列各數
46、64、38、58、80、100
2、寫數
八十五、七十九、六十、二十、九十七、一百
二、新授
1、教學例7
(1)看書7頁,100以內數目表填、填寫
(2)回答例7、3個問題
2、例2
(1)出示羽毛球圖
左邊有多少個羽毛球?右邊有多少個羽毛球?
左右兩邊的羽毛球哪邊的多?25和23兩個數相比較哪個數大?
(2)出示計數器圖
先觀察:左邊的計數器表示多少?右邊的計數器表示多少?38()45
38和45兩個數相比較,哪個數大,哪個數小應該怎樣表示?
3、做課本8頁做一做
三、練習
1-5題
板書設計:第四課:數的順序、比較大小
教后經驗與失誤分析:
一年級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會描述、搭建各種建筑模型,培養動手和語言表達能力
2、會正確的書寫“3、4”。
能力目標:
在相互的合作交流中掌握計數與表達
情感目標:
培養正確的書寫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利用已有的分類知識,正確的進行分類。
難點:正確的分類及統計數。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三色積木塊、統計表格
教學過程:
一、動手感知(激發興趣,引起求知欲望)
(投影出示)
師:小朋友,你們看,圖片上的小朋友們在干什么呀?
生:在玩積木。
師:今天我們也來玩搭積木,好嗎?(出示課題)
師:你們會用積木來搭哪些建筑物呢?
生:會搭很多東西。
師:現在老師請小朋友們自己來動手搭建各種建筑物,然后再告訴我你們是怎樣搭的,好嗎?
二、合作交流(學會用數學語言進行交流)
(分組隨意搭建積木)
師:你們都搭了什么?
生:房子、亭子、花園……
師:你們是如何搭建的呢?
生:我是一塊一塊搭的。
生:我是把一塊長方的積木先放在最底下,上面放兩塊圓的積木……
生:我是先把兩塊長的`方的積木放在底下,然后放兩小塊三角形的積木……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
三、嘗試探究(根據學生們搭建的建筑物進行初步探究)
師:現在老師想考考你們,你們在搭建這些建筑物的時候,用到了那些顏色的積木?小組討論。(請學生按顏色統計)
師:我們在搭積木的時候,還用到了很多形狀的積木,觀察你們搭的建筑物都用到了那些形狀的積木了呢?小組討論。(請學生按形狀統計)
生互相交流。(形狀的具體名字不作要求,但師生交流、學生交流可用語言來描述。)
四、鞏固練習
(投影出示)
師:小朋友們看,老師也搭了一個建筑物,請小朋友們幫老師來統計一下,老師搭的這個房子里有哪些顏色?哪些形狀?請小朋友數一數它們的個數,填在表格里,獨立完成。
五、規范書寫(提高審美情趣)
師:有些小朋友寫得數字又快又漂亮,真是太棒了!現在我們來比一比看誰寫“3、4”寫得好,寫得漂亮,和書上的小花比比美,大家準備好了嗎?
六、總結:
師:今天這節課,大家玩的開心嗎?
師:我們通過完積木學會了什么?(學會按顏色和形狀的不同來分類并統計數字)你們真是聰明的孩子。
七、檢測目標達成練習:
1、數一數,寫一寫
2、數一數,填一填
作業布置:
練習冊P43:數字3、4各寫三行
板書設計:
數一數(3)
按顏色分 按形狀分
一年級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的筆算加法,理解個位相加滿十進一的道理。
2、掌握進行豎式計算的方法。
3、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筆算豎式的書寫格式
教具準備:掛圖,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算:6+78+35+84+98+46+67+53+77+9
36+446+438+776+862+720+5035+942+3
說一說:下面各數是由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18245211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體圖:略
2、看懂圖意,明白“每人一本,40本書夠嗎?”的含義
3、小組討論,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4、小組匯報:板書19+18
5、獨立思考,嘗試計算
6、討論算法:
7、指導豎式計算19
+18
37
總結計算方法:A、相同數位對齊B、從個位算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C、十位上的數相加要加上進位的數。
三、鞏固:
1、做一做:25+1837+2446+3551+29
2、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36541742
+9+28+56+35
46846387
3、算一算,想一想
26+7=3+29=18+27=
26+27=23+29=18+74=
4、用豎式計算:
44+1852+197+5621+7938+1969-11
五、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同學們計算時要注意;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一,十位數相加時要加上進上來的一。
板書設計:買新書
19+18=37
19
+18
37
教學回顧:
一年級數學教案4
一、教學安排
九年義務教育教材滬教版數學一年級第一學期P47第一教時
二、教材分析
《數墻》屬于“數與運算”版塊,是小學數學一年級第一學期的內容。本教學內容的前繼內容為2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及加減法關系的初步體驗。對應以上兩個內容的后續內容是數域擴展后的加減法運算,及加減法關系的再認識。
此外,《數墻》這一教學內容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方式進行20以內加減法的復習,同時為探究加減法關系、探索規律與類推、對規律進行數學表達等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載體。
三、學生分析
剛度過幼小銜接期的一年級學生在認知特點上有著年齡段的共性,但不同的學前教育現狀又形成了知識儲備上的差異性。以下從兩方面進行學情分析:
1.認知特點: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興奮點保持的時間相對較短,認知以具象思維為主;認知觀察時大都是從整體觀察出發,容易忽略局部的聚焦觀察。基于學生的認知特點,因此本節課將以游戲的形式、學具的輔助來進行教學設計。
2.知識儲備:不同的學前教育現狀決定了本班學生在數學學習知識儲備上的不同,差異明顯。約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學生在學前已經會熟練計算20以內的加減法,對加減法關系也有一定的了解;同時也有一小部分學生是零起點,剛剛在之前的單元學習中初步掌握了20以內的加減法,還有待于進一步鞏固,對加減法的關系也只是有初步的感知。因此,解讀每位學生的認知起點,分層規劃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有效教學的關鍵。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復習鞏固20以內的加減法。
2.探索數墻的規律,并可以運用規律將數墻填完整。
【過程與方法目標】
3.能合理運用學具,有效探究規律,運用規律,在過程中發展觀察能力和說理能力。
4.在分層教學中,同伴互助、借鑒分享、探究規律,提升數學閱讀和數學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5.在游戲中發展思維,并借助“聽”、“說”、“算”、“找”四個學習要求的達成,在自評、互評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體驗數學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在數墻中復習20以內的加減法及加減法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發現規律并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五、教學資源
(一)教材資源
1.選用教材P47頁例題,例如右圖:
2.變革教材素材,例如:
(二)媒體資源
1. PPT
2.學具“凸”字框
六、教學設計及過程
(一)情景引入
游戲:堆積木,引導觀察積木上有數
【設計意圖】結合生活經驗和熟悉的學習環境,從學校數學課程資源角的游戲入手,提高學習興趣,為探究學習作鋪墊。
(二)觀察探究
【環節一】觀察數墻
1.動態演示數墻的堆積過程--揭題《數墻》
2.觀察數墻
預期觀察結果如下:
(1)層數與最底層塊數間的關系
(2)發現上下、左右相鄰的三塊磚上的數之間的規律--此結論將延遲交流
【設計意圖】依據學情分析結論一,通過動態演示數墻的堆積過程,用動感幫助學生集中注意、提高學習興趣;在匯報預期結果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為了給所有學生留出充足的思考空間,對觀察結果2做延遲交流。
【環節二】探究規律
1.探究:從下往上看
根據學生學情,給出兩種方式供學生選擇,探究“數墻”規律:
第一類:自主探究式,學生無任何輔助工具。
第二類:借助學具式,學生可以借助學具觀察。
匯報規律:
(1)第一類學生匯報
預期:語言可能不規范
引導學生用加法算式來清晰表述規律。
(2)第二類學生利用學具聚焦觀察
引導學生借助學具找到上下、左右相鄰三塊磚間的規律,并能用兩道加法算式來進行表達。
(3)規范數學語言的表達
通過“聽”的方式,用規范的'數學語言總結從下往上看的規律,引導學生找到關鍵詞,理解特定數學語言的含義,從而進一步理解數墻的規律。
2.探究:從上往下看
通過“聽”,引導學生嘗試找到關鍵詞,并對規范的數學語言表述進行體驗。
借助學具理解關鍵詞,探究數墻的規律。
匯報規律:
(1)借助學具,用兩道減法算式來闡述規律。
(2)無需學具,可以通過直接觀察,用兩道減法算式來闡述規律,同時配合手勢進一步理解規律。
【設計意圖】依據學情分析二,關注學生的學習差異,通過第一類學生的自主探究,結合第二類學生的學具聚焦研究范圍,生生互動、借鑒學習,在借助學具聚焦探究的過程中,發現規律。考慮到學生年齡的特點,通過“聽”規范的數學表述結合找關鍵詞的方式,引導學生體驗數學表達的準確、簡練的特點,為進一步提高學生數學表達能力作準備。同時,整個探究過程將結合“聽”、“說”、“算”、“找”四個學習要求,展開師生、生生間的評價,為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習能力的提升提供行之有效的評價載體。
(三)鞏固運用
1.模仿練習
找一找,寫一寫
在數墻內選一組數,寫寫算式。
2.提高練習
3.拓展練習
數卡5可以放在最頂層嗎?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引導學生進一步感知“數墻”的規律;變革的教材練習內容,為后續的“加倍”、“一半”內容作鋪墊。在提高練習中,引導學生從不同的切入點思考,綜合運用加減法的關系多角度解決問題。在拓展練習中運用“數墻”的規律,進一步感知加減法的關系。
(四)梳理總結
引導學生從學習內容及學習方法兩個方面進行總結。
【設計意圖】總結部分將結合“聽”、“說”、“算”、“找”四個學習要求展開,翻轉的四個要求將拼成學校吉祥物“麗麗”、“園園”送上大拇指,富有學校文化寓意的評價將激勵學生的學習。
七、作業設計
1.根據規律,用1-9的數卡,搭建一面數墻。
2.進一步探究并完成拓展練習
【設計意圖】隨機抽卡、隨機確定數墻層數的設計使數墻的游戲性進一步加大,作業較好地起到復習鞏固、提升數學能力的作用。拓展練習的完成過程,將提供多角度思考解決問題的途徑,提升數學思維能力。
一年級數學教案5
練習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感受要根據實際需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學過程: 一、基礎訓練 完成P35 第8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分析過程,并討論結果的處理?(為什么這樣處理?)
二、鞏固練習,判斷這幾題如何處理結果?
1、有 110米的布,做兒童套裝,每套用布2.3米,能做多少套?
2、有110噸的'煤,用載重2.3噸的小車運,需運多少車?
3、P34 5如何處理結果?組織學生討論,鼓勵他們說出理由,在交流中,自己發現不足校正。
4、P35 9 (先說出解題思路,再解答)同上
5、P35 10 學生獨立解答,全班交流不同方法 6、小結,請學生說說感受。
三、拓展練習 教師可請學生編題,交換練習本解答。
課后反思: 1、第8題中“8個相冊”是多余條件;第9題中“450克”是隱藏條件。
2、第9題中 (1)450÷16=28.125(克) 28.125×9=253.125(克) 253.125克≈0.25(千克)
(2)450÷16≈28(克) 28×9=252(克) 252克≈0.25(千克) 出現兩種解法,其實第一種還好懂一些,但教參建議的是第二種。有一定難度。且我個人也擔心,換成其它數字,是否可以?
如: (1)455÷16=28.4375(克) 28.4375×9=255.9375(克) 255.9375克≈0.26(千克) (2)455÷16≈28(克) 28×9=252(克) 252克≈0.25(千克)
一年級數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探索并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的計算方法。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知識間的遷移能力,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發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情感目標:感受數的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探索并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的.計算方法,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1、出示:"小小圖書館"的主題圖。
請學生觀察圖和統計表,然后提出數學問題,請學生先在小組中討論。在小組中討論完后,再在自己的本子中,寫出所提的問題,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
學生可能提出:(1)兒童畫報還剩多少本?
(2)故事書還剩多少本?
(3)連環畫還剩多少本?……
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應給予鼓勵
(二)、自主學習,探索算理。
1、嘗試解決問題。
先對"兒童畫報還剩多少本?"進行討論。要求這個問題,需要哪些條件,并列式: 33 - 7 =
讓學生嘗試計算,有個自由發揮的空間,并讓學生有充分發表意見的機會。
2、探索算理。
請學生匯報,同學之間可以互相補充,幫助。
方法一:借助小棒。
方法二:借助計數器,進行撥珠計算,先撥出33,減7時,個位不夠減,向十位上借1,個位上的3加上10得13,13再減7得6,,合起來就是26。
方法三:13 -7 =6 ,20 +6 = 26 。
方法四:7 - 3 = 4 ,30 -4 =26。
方法五:3 3
- 7
2 6
豎式計算:(1)、數位要對齊,個位對準個位,十位對準十位。
(2)、從個位開始計算,個位不夠減,向十位上借1,十位上的3借1后剩2,個位上的3加上10得13,13再減7得6,,合起來就是26。
3、比較討論算法的簡便性。
一、二兩種方法,比較直觀,需借助實物,所以三、四、五的計算方法較為可取。
(三)、實際應用。
1、完成教科書第58頁的"試一試"第(1)題。
故事書還剩多少本?
讓學生觀察統計表,在書中獨立試著完成。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只要對就應給予肯定。
2、"試一試"的第(2)題。
連環畫還剩多少本?
讓學生觀察統計表,在書中獨立試著完成,并匯報。
3、完成教科書第59頁的"練一練"第1題。
利用計數器,通過圈小棒的過程,幫助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在操作的基礎上將進一步體會計算方法。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進行討論與交流,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應給予及時指導。
4、書59頁的第2題。
48-9= 53-6= 70-7= 32-3=
獨立豎式計算。
(四)、總結。
今天有什么收獲?結合算式,說說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的計算方法。
板書設計:
小小圖書館
33 - 7=26 13-7=6 33 7-3=4
20+6=26 - 7 30-4=26
26
(1)、數位要對齊。
(2)、從個位開始計算,個位不夠減,向十位上借1,十位上的3借1后剩2,個位上的3加上10得13,13再減7得6,合起來就是26。
一年級數學教案7
教學目標:
通過實踐簡單的分類,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經歷分類的過程,體會分類的思想,掌握分類的方法,能夠按照給定的標準或自定的標準進行分類。
體驗分類方法和結果的多樣性,初步養成有條理地思考問題,整理物品的習慣。
感受到身邊有許多與數學相關的事情,喜歡學習數學,樂于提出問題。在合作交流中培養善于表達和傾聽他人意見的學習品質。
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重點
結合學生熟悉的事物,讓學生經歷分類的活動,學會按一定的標準分類,在活動中體驗分類的思想方法,感受分類整理在生活中的用途及作用。
難點
讓學生能學會自己確立標準分類,有時能按不同的標準多次進行分類。
教學突破
以學生原有生活經驗為知識背景,充分利用多媒體創設生活情景,讓學生自主活動,親自動手操作,經歷分類的過程,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感受分類的標準和方法。按不同的標準分,選擇通過講的小故事把學生帶進生機盎然的教學情境中,學生們討論后明白我們可以按不同的標準分,結果是不一樣的,從而突破教學中的難點。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
學生準備:
日用品和食品若干。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約4分鐘)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出示多媒體畫面,畫面中大頭兒子,到超市想買一盒水彩筆,摸頭自問:超市這么大,我該到哪兒去找呢?
2.提問:超市里的商品是怎樣擺放的?
3.揭示課題。
1.學生觀看多媒體畫面回答大頭兒子提出的問題。
2.學生說出超市里的商品是同一類的物品放在一起的。
二、自主活動,體驗分類(約30分鐘)
(一)學習按一種標準分
1.分一分,說一說。多媒體顯示教科書上文具和學具的主題圖。提問:有個做事馬虎的小朋友,他把文具和學具都散放在桌子上。我們一起來幫他整理一下。哪些物品應放到文具盒里?哪些物品放到學具盒里?教師在學生回答時用電腦配合顯示收文具和學具的過程。
2.分一分,理一理。
(1)談話:下面請各小組將課前準備好的一袋物品拿出來,(袋內裝食品、日用品若干件)說一說袋中有哪些物品?學生交流時老師巡視。
3.學生觀察后回答哪些物品應放到文具盒里,哪些物品應放到學具盒里。
學生在小組中交流。
談話:現在老師想請小朋友們把這些物品分別裝到兩個籃子里,怎樣放合適呢?看哪個小組分得又對又快!
提問:大家評一評,分得對不對?
4.分一分,做一做。
(1)多媒體顯示“想想做做”第一題。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動物圈起來。提問:小朋友們喜歡這些小動物嗎?誰認識這些小動物?談話:小朋友,這些動物中哪些能在水里生活,你能把它們圈出來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用鼠標點擊畫面上的動物,畫上圈,并發出該動物的鳴叫聲。除了圖上的動物還有哪些動物能在水里生活呢?小結:剛才我們把這些動物分成了兩類,一類是能在水里生活的.動物,一類是不能在水里生活的動物。多媒體顯示兩個集合圈,把這些動物分成兩類。
(2)多媒體顯示“想想做做”第三題。它們各在哪里行駛?提問:小朋友們,這些都認識嗎?它們各在哪里行駛呢?各小組先討論,互相說一說。指導學生根據行駛地方的不同,可以用不同的符號來做記號。如在天上飛行可以畫個來表示,在地面上行駛可以畫個來表示,在水里航行的畫個來表示。
在輕松的音樂聲中各小組分別操作。學生把本小組分的兩個籃子拿到講臺上,一個籃子里裝的是食品,另一個籃子里裝的是日用品。
學生檢查各小組分情況。
(3)學生首先認識題中的小動物。并回答出是什么動物。學生在跳躍輕快的音樂聲中在書上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題。并回答。學生想一想,說一說。
(4)小組討論,學生紛紛互相說出各在哪里行駛。學生在柔和的音樂聲中獨立完成“想想做做”第三題。
三、自由發言,交流體驗(約3分鐘)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談話:小朋友們,你知道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運用了分一分的方法嗎?學生追憶后,回答在生活中做過的、見到的用分一分方法的事。
四、實踐延伸,學以致用。 (約3分鐘)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多媒體顯示一組房間衣屋散放的畫面。提問:看了這幅畫面你想說些什么?談話:我們小朋友回家后運用分一分的方法把自己的小房間整理一下,好嗎?學生觀看后分別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如說這個房間太亂了,需要整理一下,準備回去怎樣整理自己的房間等。
五、本課小結
本課是讓學生自己在探索中掌握分類的方法。學會分類可以根據同一標準分也可以按不同的標準分。在生活中有許多時候都需要用到分類。
六、課末板書設計
分一分
按同一標準分按不同的標準分
一年級數學教案8
教學意圖:
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
《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的階段目標中提出,讓孩子“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興趣。”同時提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
教學策略:
1、本篇課文是識字課文,為了力求改變識字教學的枯燥乏味,我就從興趣入手,創設情景,例,第一課時以去農村小明家開始,以“比一比”的游戲結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形象思維,讓學生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2、利用圖片進行教學,將詞語置于畫面中,圖文結合,直觀形象,形象巧妙地識字,讓學生喜歡識字。
3、識字教學做到有梯度,從圖片帶出詞語到讀帶音節的詞語到去拼音讀詞語到自己學生字。
4、重視遷移、拓展練習,擴大知識面,激起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一個偏旁“ ”。
2、掌握“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
3、正確地朗讀課文。
4、培養學生喜歡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二、教學重點:認識生字
三、教學難點:區別量詞“顆”與“棵”
(一)創設情景,學習詞語、生字
1、利用課文插圖創設情景
2、認識課文中的詞語
(1)借助圖片讀(2)借助拼音讀(3)離開拼音讀(4)認讀生字“黃”“紅”“貓”“蘋”“杏”“桃”(讓學生說學會了哪個生字)
(二)揭題
利用動物、水果進行比賽來揭題
(三)借助媒體學習課文
1、出示圖一
(1)看誰與誰比什么?它們比什么?讓學生自由說
(2)師:看看課文里是比什么的?隨機出示相應的句子
(3)讀句子
2、利用圖二、三、四學習課文另外三個句子(方法同上)
在讀這三句的同時學習生字“邊”“多”“少”“群”“顆”“堆”和偏旁“ ”。
(1)理解“一群”“一堆”(2)知道“多”與“少”是一對反義詞
(3)區別“顆”與“棵”
3、讀課文
(四)小組開展比一比活動
1、比生字組詞(兩個組)
2、比用詞說句子(兩個組)
3、比讀課文(兩個組)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會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3、能仿照課文說句子。
4、正確書寫“牛、羊、小、少”。
5、激起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會使用量詞
三、教學難點:仿說句子
(一)復習生字、詞語
1、利用摘“蘋果”復習生字、偏旁。
2、給詞語歸類(動物、水果)
(二)我會說(正確使用量詞)
1、大屏幕出示課文中“我會說”的圖片讓學生說。
2、大屏幕出示更多的物品讓學生說。
(三)流利地讀課文
采用齊讀,師生、生生合作讀等多種方式讀課文
一年級數學教案9
教學內容:課本第17--18頁。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探索“0”的意義,表示一個也沒有,并理解“0”的其它含義起點,分界線等,規范“0”的寫法,使學生能較工整地書寫“0”。
2、通過緊密聯系生活實踐活動,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3、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初步知道0的含義,0在數中的順序,會讀寫0.
2.指導學生規范書寫,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難點:理解0的含義
課前準備:課件、直尺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教師:小朋友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就給大家講個《小兔采蘑菇》的故事。
教師講故事:星期天,有四只小兔告別了兔媽媽結伴出去采蘑菇,它們高高興興地向森林走去。其中有三只小兔采蘑菇的時候非常專心,采了一個又一個蘑菇。還有一只小兔在采蘑菇的時候一會兒看看遠處的風景,一會兒看看飛來的蝴蝶,結果怎么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探究交流
(一)出示課件
1、學習例題3
教師:你知道故事里的那只三心二意的小兔是哪一只嗎?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別的小兔采了多少個蘑菇,你能用數字表示出來嗎?
教師:小白兔一個也沒采到,應該用數字幾表示呢?
教師:同學們真聰明,0也和1、2、3這些數一樣,也是一個數。
教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有關“0”的知識。(板書:0的認識)
教師指著小兔下面的0問:在這里0表示什么呢?(板書:一個也沒有)
教師:小兔采蘑菇的時候三心二意,所以一個蘑菇也沒有采到。我們小朋友可不能向它那樣,上課的時候要認真聽講,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
2、試一試
(1)看圖,想一想,兩幅圖表示怎樣的一件事情。試著用幾句話把這兩幅圖的意思連起來說說。再跟同桌說一說。
(2)思考:原來的蘿卜數用什么數表示?現在呢?
這里的0表示什么?
集體交流,小結。
(一個蘿卜也沒有用0表示)
3、說說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
教師:小兔一個蘑菇也沒有采到,我們用0來表示。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非常多,比如:桌上有三個蘋果,爸爸吃了一個,媽媽吃了一個,我吃了一個,結果一個蘋果也沒有了,這時蘋果的個數可以用“0”表示。你能說出幾個要用0表示的例子嗎?(學生說,教師正確地引導。)
4、生活中的“0”。
教師:現在想一想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0呢?
(門牌號碼上的0;電話號碼上的0;直尺上的0……出示有0的圖片)
(課前老師也收集了一些有0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感知0的另兩種含義.
1、觀察自己的直尺
教師:課前同學們也準備了直尺,拿出直尺,放在桌上。找一找0在哪里,小手指向0。你能大聲的把直尺上的數字讀一遍嗎?
2、出示圖片(直尺)
教師:直尺上的數是怎樣排列的?這些數是從幾開始的?(這些數是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的,從0開始的)
教師:誰來把這些數大聲讀給全班小朋友聽,(一生到黑板上指讀)
教師:這個0表示什么呢?
小結:直尺上的這個0,表示起點的意思。(板書:起點)
3、出示圖片(溫度計)
教師:在溫度計上也有0,這個0又是什么意思?(生嘗試說)
教師:0度是水變成冰的溫度,當溫度下降到0度時水就開始結冰了.所以這里的0表示分界線。
4、小節 0的三個含義。
5、學習寫0。
(1)師:我們已經學習了0的這么多知識,0應該怎么寫呢?
你們看這個0像什么?(生發揮想象,充分說明)
(2)師在日字格里示范書寫0。
0是一筆寫成,起筆在上半格中間偏上一點,向上碰到上邊線,圓圓的沒有一點棱角,收筆處與起筆處相連接.這里還有一首有關寫0的小兒歌“數字0,像雞蛋,上下長,左右扁;要想寫好數字0,封口之處是關鍵”。
提問:你認為寫0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學生觀察并書空臨摹。
(3)學生描紅,獨立書寫,教師指導。(你們寫得真漂亮!在寫好字的同時,還注意了寫字的姿勢)。
(4)展示兩生作品。
教師:你認為他寫的怎么樣?哪還需要改進呢?(學生評)
三、反饋完善
教師:剛才同學們都學習的很認真,下面我們一起來看幾個練習題。
1、想想做做第1題。
(1)小猴來到果園里,他看到桃樹上有幾個桃呀?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在書上表示出來。
(2)小猴看了很饞,吃掉了1個,這時樹上還有幾個桃?用數字幾來表示?在書上表示出來。
(3)小猴又吃了2個,現在樹上有幾個桃?用幾表示?在書上寫出來。
(4)小猴索性把最后的1個桃也吃了,現在該用幾來表示樹上的桃呢?在書上寫出來。
2、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獨立填寫,教師巡視。然后匯報交流,并說說0所表示的意思。
3、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填寫并交流讀一讀。
四、全課小結
教師:現在,請大家想一想,我們這節課學習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收獲呢?
教學反思:
教學中,注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為學生提供了一系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讓學生在觀察、分析、判斷、概括的思維活動中體驗、理解、掌握知識。即使是寫字,也要讓學生動腦筋想一想如何寫,然后再書寫,讓學生養成有步驟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
本課的特色首先在于能夠把數學知識的學習融于有趣的、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之中,學生的對話、小兔采蘑菇、小猴摘桃,這些童話無不激發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實踐了《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的“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的理念。其次,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認識0的意義到寫0,到學習活動的總結,都是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在獨立思考、合作交流中完成,使學生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一年級數學教案10
1. 課程描述:主題為利息,是蘇教版小學數學第11冊“百分數的應用”這小節內容的生活化和應用型的延伸。
2. 學習目標:理解本金、利率、利息、利息稅等概念;掌握現行利息的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1-利息所得稅20%);了解百分點、千分數及存貸款利率調整的意義;初步認識科學理財的重要性;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社會交往和有效交流的能力。
3. 背景信息: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自20xx年2月21日起第8次降息,新聞媒體的廣泛報道及各商業銀行的通知宣傳,為《利息》的教學提供了絕佳的豐富的信息儲備,教學更顯時代特色和應用價值。
4. 時間安排:3課時(共120分鐘),學生搜集、調查、整理“利息”數據信息的時間跨度為2周(實際為2月28日星期四至3月4日星期一)。
5.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師(故事引入,媒體出示:玫瑰花債務案) :1984年,法國與盧森堡兩國之間發生了一件轟動全球的債務案。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起糾紛竟然是由一束玫瑰花引起的。原來1797年,法國總統拿破侖偕夫人訪問盧森堡,在參觀盧森堡一所小學時,向女校長贈送了一束玫瑰花,價值3個金路易,他還在致詞中說:“只要法國存在一天,每年的今天我都將派人送上一束玫瑰花,作為法盧友誼的象征。”可是拿破侖后來并沒有兌現這個諾言。你想法國那么大,內政外交的事務那么多,他怎么會記得這個小小的許諾呢。然而盧森堡沒忘。時隔187年后的1984年,盧森堡政府通知法國政府,要求賠款。法國政府的官員們哭笑不得,想不到盧森堡為一束玫瑰花當真起來。賠款的數目怎么算呢?盧森堡提出,自1797年起,按每年3個金路易、加上0.5%的利息,并以復利計算。法國政府官員開始很不以為然,以為不過是區區小數,可是當電子計算機將結果打印出來時,官員們全都傻眼了,這項賠款竟高達138萬法郎。于是一件國際債務案由此產生了。同學們,你們想知道這項巨額債務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這個與利息有關的問題。(板書:利息)
學生自學教材例題,兩人一組研究,并互相選題自行練習。
學生匯報。
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以及如何計算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比如,現在存1000元的5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是2.88%,5年的利息總和就是1000×2.88%×5=144,那么5年后到期時銀行付出的本息總共是1144元。
生2:實際上得不到這么多的利息,因為要扣除20%的利息稅。利息=本金×利率×時間×(1-利息所得稅20%)。
生3:再說現在又降息了。
師:是這樣。現行的銀行存款利率是多少?請同學們上網查詢或實際調查一下。
(教師輔導:使用“搜索引擎”進行查詢時,可以鍵入利率、利息、降息等詞搜索中文網頁。選擇點擊打開網頁,并做好資料的摘錄。推薦網址:
第二課時
學生交流。
生1(在實物投影儀上出示剪報):2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降息。此次降息,金融機構各項存款年利率在現行基礎上平均下調0.25個百分點,其中活期存款利率由0.99%下調為0.72%,下調0.27個百分點;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2.25%下調為1.98%,下調0.27個百分點。各項貸款年利率在現行基礎上平均下調0.5個百分點,其中六個月期貸款利率由5.58%下調為5.04%,下調0.54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利率由5.85%下調為5.31%,下調0.54個百分點。
生2:一千元的一年期定期存款,按最近一次調整前的2.25%的利率計算,在扣除了20%的利息稅后,一年期利息收入有18元;而按1.98%的新利率計算,一千元一年期的定期存款扣除了20%的利息稅后,一年的利息收入將降到15.84元,比原來的.利息收入減少了2.16元。
生3:百分點是什么意思?
生4:我是這樣理解的,百分點就是百分數中分子部分。
生5:百分點主要用于兩個百分數的比較,如由2.25%下調為1.98%,2.25-1.98=0.27,即下調0.27個百分點。又如,我國公眾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比例從1996年的0.2%提高到20xx年的1.4%,增長了1.2個百分點,平均每年增長0.24個百分點。
生6:我們還發現年利率一般用百分數表示,月利率用千分數表示,如活期存款年利率為0.72%,月利率為0.6‰(學生出示資料、實物投影儀顯示,生7:我們小組在調查中發現,人們在取款時很少是正好到期就取。多為提前支取或延后支取。
師:你們有沒有問問這樣利息怎么算?
…………
師:據我了解,張明今年春節期間收到200元壓歲錢,他的父母讓他自己管理這筆錢。你們幫他出個主意吧。
張明:我想把錢留到3年后上高中時使用。
生8:可以存3年定期。
生9:我建議張明一年一年存。
生8:這樣很麻煩。
師:可以使用銀行的自動轉存業務。
生10:應該參加教育儲蓄。我的壓歲錢就是這樣。教育儲蓄是國家為了大力發展教育事業而推出的新型儲蓄品種,它的存款方法和零整一樣,但是所采用的利息又是定期利息,所以是一種非常優良的儲蓄品種。(師:呵,很專業嗎。)
生11:可以購買三年期國債。國債的利率比同期銀行存款利率高。
生12:關鍵是要讓錢再生出錢,(學生笑) 要學會投資。投資方式除了儲蓄、購買國債外,還有集郵、炒股等。
…………
師:如何管理這錢,學問真不少。你有什么好的建議,課后可以繼續研究。你還有哪些想法,請整理一下。
第三課時
生1:我們小組算了一下,老師你講的玫瑰花債務案好像不應該有138萬這么多。
師:你們是怎么算的?
生2:一束花3元,不對,3個金路易,187年買花的錢為187×3=561個金路易,年息0.5%,187年的利息是3×0.5%×187=2.805個金路易,一共……
生3:這樣算不對。3×0.5%×187只是一次的,總利息應是3×0.5%×187+3×0.5%×186+3×0.5%×185+…+3×0.5%×2+3×0.5%×1=?
生4:好像這么計算也不會有138萬。
生3:1個金路易折合多少法郎?
生5:盧森堡提出,自1797年起,按每年3個金路易、加上0.5%的利息,并以復利計算。復利是什么意思?
生6:反復的多次的利息計算。
師:我們經常說現在銀行的存款利率是多少多少,這個利率指都是單利,我們平時的儲蓄利息計算方法全是用單利。單利就是不管你的存期有多長,你的利息都不會加入你的存款本金重復計算利息。與此相對,還有一種支付利息的方法,那就是復利,玫瑰花債務案就是按復利的方式計算的。那么什么是復利呢?(教師出示網上整理的資料)
學生閱讀材料,然后介紹心得。
生7:復利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利滾利”。
生8:我知道了,銀行各種存款的利率折合成為復利,一般不會相差太大。
師(出示“美國政府都還不起的一筆個人債務”):十四年前,美國人德哈文(J.Dehaven)的后代上訴美國法院,向聯邦政府追討國會欠他家族211年的債務。事情的經過是,1777年嚴冬,當時的美國聯軍統帥華盛頓將軍所率領的革命軍彈盡糧絕,華盛頓為此向所困之地的賓州人民緊急求援,大地主德哈文借出時值5萬元的黃金及40萬元的糧食物資,這筆共約45萬美元的貸款,借方為國會,年利率為0.6% ,211年后的1988年,45萬美元連本帶利金竟然已滾成1416億美元,這筆天文數字的債務足以拖垮美國政府,政府當然要耍賴拒還了。此故事足以說明復利增長的神奇力量。
生9:老師,我還有一個問題一直不明白,我國為什么要連續8次下調利率?如果說下調是讓老百姓花錢而不是存錢,為什么銀行儲蓄仍紅紅火火,銀行儲蓄總額仍在上升?
師:問的好。我這里有一份晚報,你課后讀一下《中國人民銀行負責人就降低人民幣存、貸款利率答記者問》吧,也許對你有所幫助。
生10:存錢是為了更好的花錢。
師:好!怎么花錢?花錢干什么?
生11:買房,買車。
師:你們誰家剛買了新房?花了多少錢?(生:8萬、11萬、7.6萬、3萬)
師:3萬?多少平方米?
生12:120平方米三室兩廳。首批付款3萬,以后每月付款298元。
生13:分期付款呀。
(教師投影出示一份中央花園的房產廣告,上有798元/m2、首付3萬、銀行提供15年貸款、分期付款等字樣。)
…………
師:這次降息,存款年利率平均下調0.25個百分點,貸款年利率平均下調0.5個百分點。這次貸款降息可以讓更多的老百姓愿意通過貸款來買房,買車,圓了一個夢。咱們老百姓呀,今個真高興。
師:與利息有關的話題還有很多,大家以后繼續調查,繼續研究吧。
(準備下課)
生:老師,我還有個問題要問,我國銀行存款利息連續8次下調,以后還會降嗎?利率會為0嗎?
一年級數學教案1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7頁例1、例2和課堂活動第1,3題以及練習十二第1題。
【教學目標】
1.學會整十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口算;學會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經歷探索兩位數除以一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操作、分析、概括的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難點: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算理。
【教具準備】
月餅圖、題卡、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 出示單元主題圖
1、觀察圖畫,說出圖意,列出算式。
2、談話:在我們的生活中遇到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相機引入課題: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
二、復習引入新課
談話:中秋節快到了,在中秋節的時候,我們都習慣要吃什么?(月餅)
(1)如果有8個月餅,平均分給4個同學,每個同學分得多少個?學生口答后,追問你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8÷4=2(個)](2)如果現在有80個月餅,平均分給4個小組,每個小組分得多少個?同時出示月餅圖。
三、探索新知
1、提問你是怎樣列算式的`?學生回答后板書:80÷4
2、學習計算方法。
(1)小組合作,嘗試計算。
(2)全班匯報計算方法。
(3)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點撥。
3、鞏固練習:口算卡片。
四、學習例2
1、分析題意月餅圖,學生觀察。讓學生明白要把這36個月餅,平均分給3個小組,每個小組分得多少個月餅?
2.怎樣列算式學生回答后板書:36÷3。
3.探索算法提問:試試看,你能計算出36÷3的得數是多少嗎?
(1)小組討論,探索計算方法。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2)匯報討論結果:①看圖分一分。先分整盒的月餅,每組1盒(10個),再分單個的月餅,每組2個。兩次合起來每組一共分得12個。②豎式計算。抽生板書:結合分月餅的過程,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豎式計算的算理:先分3盒月餅,就用被除數十位上的3(30)去除以3商是10(1個10),就在商的十位上寫“1”(表示1個10)。30減30得0,這里不需要寫出來。再分剩下的6個月餅,把被除數個位上的6移下來,去除以3商2,寫在商的個位上(表示2個1)。6減6得0,表示全部分完。
4.及時鞏固練習豎式計算69÷3=86÷2=48÷4=獨立完成后,再集體訂正。
五、提高練習完成課堂活動第3題。
要求:先獨立計算,再小組討論。提問:比較每組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六、課堂小結
(1)你在這節課里,有哪些收獲?
(2)在計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時要注意些什么?
(3)你還有不懂的問題嗎?
一年級數學教案12
單元教學內容
1.10以內物體的個數,讀、寫10以內各數。
2.了解10以內數的順序,區分幾個和第幾個。
3.認識“=”、“>”、“<”,并比較大小。
l單元教學目標
1.能夠借助具體物品正確地數出10以內物體的個數。
2.通過操作活動,能理解10以內數的具體含義,會讀、寫0~10各數;在具體情境中了解10以內數的順序,能夠區分幾個和第幾個;結合具體實例,認識“=”、“>”、“<”的含義并會比較10以內的大小。
3.初步經歷用10以內的數描述身邊事物的過程。在教師引導下學會與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識,感受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l單元教學重點
理解1~10各數的含義和建立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感。
l單元教學難點
寫1~10各數。
l突破措施
根據剛入學兒童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為學生提供親身體驗和動手操作的機會,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
一年級數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會數、會讀100以內的數。
2、會用不同的方法來數數。
3、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活動,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在表達和交流中的作用,初步建立數數感。
4、在數數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會認100以內的數。
教學難點:
能用不同的數數方法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出示裝有花生的盒子),知道里面是什么嗎?引導學生猜一猜,使學生明確盒子里裝的'是花生。
那么,我們怎么知道盒子里到底有多少個花生呢?
(板書課題:數花生)
二、數花生
(1)想一想,一把花生有多少個呢?學生猜測,小組交流。
(2)數一數,問:一把花生有多少個呢?指名回答。
你是怎么知道的?先抓一把花生,再數一數。
剛才你是怎樣數的?學生匯報:一個一個的數。
(3)一把花生可以一個一個地數出來,那三把花生有多少個?誰能快速的數出來呢?學生嘗試數一數。
現在,誰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介紹給其它同學呢?
組織集體交流。教師根據回答板書幾種數法并標上序號。
①兩個兩個的數。
②五個五個的數。
③十個十個的數。
教師補充:當我們不能確定是否數對的時候,就可以換一種方法數一數。
三、應用拓展
(1)接龍:老師說一個數,你們說出后面連續的五個數,看誰說的又快又對。
①師生互動。②生生互動。
(2)接力賽:你們能根據給出的數填寫后面三個數嗎?
34,36,38,(),(),()。
45,50,55,(),(),()。
(3)排順序:學校的運動會快到了,今天老師特地選出了幾位運動員,請看--6名學生上臺。每人胸前寫有一個數,分別是13,11,15,14,16,12。現在請同學們根據運動員胸前的數將他們排排隊,看誰排的又快又好!
學生活動。
(4)拓展:今天我們學習了100以內的數,在平時生活中,你在哪兒看到過或聽到過呢?
四、小結:這節課你收獲到了什么?還有問題要請教嗎?
一年級數學教案14
教材分析:
“捆小棒”這個教學內容,其實主要是學習認、讀、寫11-20各數,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初步建立數位的概念,學生在這之前已經學習了有關10以內數的認識及有關10以內的加減法。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初步理解了加減法的含義,掌握了10以內各數的順序及大小,會進行1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并對20以內數及運算有一些初步認識。但是,要讓學生熟練掌握20以內數的知識,并能熟練正確地完成20以內的計算,還必須經過必要的學習,對于有困難的學生,還允許他們有一個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過程。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活動中,認識11-20各數,能正確地數、認、讀、寫11-20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體驗數位的含義,建立數位的概念,并培養合作意識。
3、通過有趣的數學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的趣味性,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教學重點:
掌握數的意義和組成。
教學難點:
明確不同數位上數字的含義。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預設學生行為提出問題,合作探究。
1、猜測。學生估計的數板書在黑板上(教師拿出一捆10小棒)同學們能猜出有多少根小棒嗎?(數一數)
2、思考。各小組數小棒要得出準確的根數,我們應怎么辦?你有什么好辦法能較快地數出整捆的根數?方法一:一根一根數
3、探索方法二:二根二根數給每個小組提供一捆小棒,1捆是(1)個十,10個一就是(1)個10
4、交流選擇有代表性的數數方法在全班匯報,可能有:
5、說說1捆是()個十,10個一就是()10動手操作,感知數的組成。
1、 11的認識(學生馬上就回答出11。)
1)數一數a因為我本來就知道10上面是11。同學們都有了一捆小棒,再拿出1根小棒,你們知道這表示多少嗎?b 10加1就是11。
2)說一說c一捆是10,再加旁邊的1根,就是11。你們怎么這么快就看出是11呢?怎么看的?可能出現:學生邊聽邊認
3)討論11當中有兩個“1”,這兩個“1”表示的意思是一樣嗎?4)認識計數器,看一看自己手中的計數器,玩一玩,說一說你知道了些什么?并在計數器上拔出11。動手操作,感知數的組成
2、擺一擺、拔一拔學生邊說邊擺小棒。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擺一擺15、19,并告訴你們組的同學為什么這么擺?同桌說含義撥計數器。
2)在計數器上拔出這兩個數,說說含義。2個十就是20。
3)20的認識。剛才認識了15、19,知道19由1個十和9個一組成,9根再數上1根,是幾根呢?我們也把這10根捆成1捆,現在是多少?為什么?在計數器上拔出2個十,并說含義。所表示的意義。
3、拔數練習。
4人小組,1人說,另3人拔。
4、看直尺,感知數的順序、大小。
1)讀一讀各自準備好的直尺,讀一讀。
2)看看尺子上的數,你能提一些數學問題嗎?
5、找一找。抽生說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見到過11-20各數?應用新知,鞏固提高。
1、看圖寫數。學生完成
2、找朋友。
3、我會說。
1)19的前面是(),后面是()。
2)比14多1的是()。
3)17的鄰居是()和()。
4)比16大,又比19小的數有()。
板書設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
捆小棒
1個十和1個一就是11,1個十5個一就是15
10 + 1 = 11 10 + 5 = 15
1個十和9個一就是19,2個十就是20
10 + 9 = 19 10 + 10 = 20
一年級數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1、了解每個數在“數龍”中的位置及與相鄰數的關系,從而進一步認識100以內的數。
2、認識百的數列,能說出百以內的一個數的鄰數,會根據要求將一個數添加或減去成整十數。
教學重點:
重點:認識百的數列。
難點:1、掌握找鄰數的方法,結合數射線進行湊整、推算練習。
2、探究回到整十數和進到整十數的方法。
教學媒體:教學平臺。
課前學生準備:數學書。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數數練習,10個10個數。數單雙數。5個5個數。數字接龍游戲。
一、數射線上標數。
1、出示書本P16數射線
將39、83、45、54、96、97在數射線上表示出來。說一說是怎么找的?有什么好的方法?
(運用多種直觀手段將數表示出來,復習的同時,懂得用不同的方法將百以內的數表示出來。)
二、在數龍上探究
(一)找鄰數
1、出示數龍。
師:今天我們要新認識一個學習數學的工具:數龍。
(1)問:你看到了什么?看懂了什么?(學生觀察回答:數的排列順序、鄰數、數的組成、數的大小等等)
根據學生的回答適當引導、補充。
(2)在數龍上標數。
2、找鄰數。
(1)先說說65、50、85、20、35的鄰數,并在數龍上找一找。
(2)同桌交流找鄰數的方法(進一格或退一格;前一個數比這個數小1,后一個數比這個數大1)。
3、練一練:
(1)找鄰數(任選一列完成)書本P16/2
重點說清如何找100的鄰數。
(2)通過向前、退后找鄰數。書本P16/3
4、小結:找一個數的鄰數,不但能在數龍上找,還能通過-1和+1的方法找到。
(二)找相鄰整十數
師:剛才我們學習找鄰數的方法,如果要找與一個數相鄰的整十數,你會找嗎?
1、找與某數相鄰的整十數。
(1)在數龍上找一找47,63,99,16,34分別位于哪兩個整十數之間。
(2)用找到的方法說說52、76、85在哪兩個整十數之間。
(3)回到整十數和進到整十數。
嘗試第一列后交流方法,再完成第二、第三列。
21 - =20 97 - =90 25 - =20
22 - =20 77 - =70 25 - =20
23 - =20 57 - =50 25 - =20
24 - =20 37 - =30 25 - =20
25 - =20 17 - =10 25 - =20
交流完成后的發現。
(2)小結回到整十數的方法:
一個數減去個位上的數,就可以回到整十數。
(3)進到整十數(先討論方法,再實踐練習,任選一列)
39+=40 26+=30 25+=30
38+=40 46+=50 36+=40
37+=40 66+=70 49+=50
36+=40 76+=80 64+=70
35+=40 86+=90 81+=90
(4)小結進到整十數的.方法:
一個數個位上的數加上某數后得到十的數,就能進到整十數。
(三)推算
1、推算。
7+3=4+6= 8+2=
17+3=24+6= 28+2=
37+3=44+6= 58+2=
試一試,你有什么發現?
2、補充成整十數。
6+ =10 4+ = 7+ =
66+ =70 24+ = 47+ =
86+ =90 54+ = 77+ =
理解要求、觀察算式、說說想法、談談疑問、動手完成、在數龍上檢驗。
三、總結
說說你的最大收獲,你還想知道哪些?
檢測目標達成練習:
1、找規律填數
78,75,72,_____,_____,_____ 40,45,50,_____,_____,_____
2、5個一,3個十是()。74是由()個(),()個()組成的。
3、十位上是1,個位上是4,這個數是()。十位上是2的數是()。
4、100里有()個10,()個20,()個25。
(2)根據要求填數
①寫出a、b……表示的數。(4%)(每格0.5分)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②寫出與a、b、c相鄰的數。
_____a_____ _____b_____ _____c_____
③寫出與d、e、f相鄰的整十數。
_____d_____ _____e_____ _____f_____
板書設計:
小練習
相鄰數
相鄰整十數
【一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數學教案11-06
一年級北師數學教案02-25
一年級下冊的數學教案02-23
一年級數學教案11-07
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教案06-12
一年級趣味數學教案04-30
一年級數學教案08-16
一年級下數學教案01-27
(經典)一年級數學教案07-01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