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匯總1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1
教學目標:
1、能用繪畫和剪貼的方法表現魚。
2、用自己喜歡的.材料裝飾魚,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3、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過程:
1、情境導課
以“美人魚”形象導入本課學習的內容,看錄像,讓學生了解各種形態的魚,激發興趣,并提示課題。
2、教師引導
通過談話、小組討論、交流等形式,引導學生怎樣用繪畫與剪貼結合的方法制作魚。
3、學生作業,教師巡視輔導。
以小組合作形式完成作業。
4、作業講評
先讓學生說一說,評一評,教師再作總評。
5、課后小結,整理用具。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2
教學用具:滋水槍、宣紙、廣告色、毛筆、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小組分配角色(目的:使學生意識到合作時需要謙讓。)
師述:咱們先玩個過家家的游戲,小組里的四個小朋友現在是一家人,請小朋友選出誰當大哥、大姐、誰當弟弟、妹妹
2、請一個小組說一說角色分配。
3、:既然是一家人了,一會兒做游戲時,可要互相謙讓,有困難大家互相幫助,看哪家的兄弟姐妹能得到小獎章。
。ń處熣故緜浜玫男—勂罚
二、新課:
1、玩玩滋水槍
師述:我給你們帶來了一樣好玩的東西,但是考驗你們的時候也到了,因為每家人只有一把槍,看一看誰最會當大哥,大姐。
我和水槍要一起去散步了,看!我們一會走直路,這邊還有地方再走一走彎路,還會爬大山,好玩嗎,你們也試一試吧。(教師演示)
2、提要求
四個小朋友都要在一張大宣紙上滋顏色。
一家人商量一下誰先滋顏色。
每人隨意滋一條路線,那有白紙往那滋,可以邊滋邊走、可以碰到、穿過別人的線但千萬不要只滋一個地兒因為紙濕透了易破。
如果水分太大可用吸水紙沾一沾。
聽命令:begin(開始)stop(停)。
教師說stop并舉紅牌子時學生跟著教師一起說stop,練習一遍,看那家人最聽指揮。
3、學生開始游戲,教師選一組學生到前面來滋。
4、教師宣布stop學生齊聲應答,此時選出優秀家庭,并發獎品。
并引如下一項游戲
5、游戲:捉迷藏
(1)師述:有好多的東西都藏在我們剛滋出來的大紙上,讓我們看一看它們藏在哪?當然這也需要你的一點想象力,先仔細看一看滋出的線和形象什么?也可以繞著桌子換個方向找一找,看哪家人的眼睛最尖,找出來的最有趣!
(2)請一組小朋友上來介紹找到的東西,再讓它們顯形,選個代表用教師備好的顏色把它們涂出來。
師問:再加點什么就更像了。
學生邊說教師或學生添畫幾筆,使它更接近這個形象。
B、請別的組的小朋友找一找,在他們的畫中還能發現什么?
(3)再繼續找一找,涂一涂,把藏起來的東西都找出來.
A、提要求:四個小朋友把找到的東西互相說一說,再商量一下它們缺什么,怎么補,還要由大哥、大姐監督讓一家人輪流補畫出來,避免吵架事件發生,凡是發生吵架事件的扣除星星一顆。
B、學生練習:
每組哥哥姐姐可以讓一名畫完的弟弟妹妹去逛一逛、問一問別的家的畫。
6、教師宣布stop學生齊聲應答,教師安排放好工具,此時再選出優秀家庭,并發獎品。
再引如下一項游戲
7、展示合作的畫
(1)、編個故事介紹你們的畫面,如果畫面需要可以用滋水槍再滋一些形象和背景。
。2)、師問:想不想看看別人家的畫?
老師也要和小朋友一起去看一看,選一選喜歡的,或者想讓小朋友講講的`找一幅畫。
。3)、學生講解自己的作品
三、:
1、欣賞:
今天我們用滋水槍和廣告色邊玩邊畫了一張非常有趣的畫,其實還有很多邊玩邊畫的方法呢,小朋友看這些是小朋友的作品,看一看,猜一猜這些都是用什么方法畫出來的.(課件:圖片沙畫手指印的畫雪地上的畫)我這里還有大畫家的作品呢,他們更會玩這畫畫,(繼續看課件中的畫家作品)。
2、聯想
。1):圖片(生活中的痕跡)你們看這是什么東西,讓你聯想到了什么?
。2):動腦筋:變廢為寶
你們看我這里又一個大紙箱,由于臟水把它弄臟了有很多水印,所以有人要扔了它,太可惜了,你覺得他們的污點看上去象什么?你們有什么好辦法把它的污點變漂亮嗎
師述:我也要學習小朋友,這么善于想象,我想有了豐富的想象力生活中一定會出現更多異想不到的裝飾物品。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習欣賞及只作拉花的方法,能夠剪制一種以上的拉花并能設計出多種用途。
2、通過活動,增進相互合作意識及師生、生生之間的情感。
3、培養保護環境既美化環境的意識。
4、培養學生感知、觀察、探索能力,能主動嘗試以不同方法、不同材料,探索各種造型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激發學生探索意識,鼓勵學生自由發表。
2、自主學習拉花的制作方法,并能為拉花設計出多種用途。
教學準備:
彩紙、剪刀、膠水、拉花作品
教學過程:
1、出示拉花作品
2、說一說你見到過像這樣的`東西嗎?
它有什么作用?美化
3、分析拉花作品
引導觀察制作圖
。ǎ保┓治霎愅
小組討論
。ǎ玻┰囈辉
分析你的作品做的好(不好)的原因。
4、嘗試不同的剪法
5、美化
說說你可以用拉花怎么來美化。
用拉花美化自己,或美化環境。
把拉花連起來,美化。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4
教材分析
摹印紋理,首先是得認識紋理,認識什么是紋理,才能進一步去創造。所以本課中如何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引導學生去了解和認識什么是紋理成了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有把這個問題解決好,才能讓本節課的教學更為有效的進行下去。對于很多教學問題,我們常常為了在課堂中出新意,出效果總是容易把問題想得過于復雜,從而導致課中熱熱鬧鬧,最根本的問題學生卻是一知半解云里霧里似是而非。所以,從簡小入手,讓學生能更準確的更容易的去接受一種新的內容,其實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問題。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引導學生找出身邊各種事物中存在的肌理,并說出不同肌理給自己的感受。
2、難點:引導學生大膽、自由地用不同方法表現不同的肌理紋樣,表現自己的感受。
教學目標
1、體驗、感受自然紋理的美,并能夠用簡潔的話說出不同紋理效果帶給自己的獨特感受。
2、能夠用生活中的物品拓印或人工的方法創造、表現不同的紋理,并能充分利用這些紋理創作一件美術作品。
3、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繪畫形式的多樣性。在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中獲得視覺和觸覺的獨特感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感知能力和創造能力,豐富學生的美術語言,提高學生的藝術敏感度和審美能力。
一、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身邊的各種材料如樹葉、羽毛、貝殼、石塊、木塊、粗糙的布料、皮革、有凹凸紋理的徽章等,生宣紙、水彩顏料、蠟筆等繪畫材料工具。
(教師)課件,拓印后的紋理范畫、紋理制作示范工具,收集到的不同紋理的材料,毛筆、生宣紙、墨汁、水彩顏料、水彩筆等繪畫材料工具。
二、教學過程
1、欣賞導入,揭示課題
。1)播放課件:大自然的風光——重點突出對沙灘、石頭、水面、樹輪等景物的特寫。(通過欣賞比較,使得學生對事物的肌理有了初步的`認識,使學生不自覺地產生無限的聯想。)
(2)出示圖片,欣賞作品。(用特殊肌理效果創作出來的繪畫作品——主要是版畫作品和一件用漂亮的紋理進行裝飾的工藝品。)
觀察、分析這件作品中的藝術效果是怎樣表現出來的?學生交流看法。
(3)揭題:《創造美的紋理》。
。4)組織談話:說說你在哪些地方見到過美的紋理?
2、示范引導,觀察思考
。1)組織學生展示收集到的各種材質:在自然界中有許多物體本身存在特殊的肌理,這些肌理不一定能用筆畫出來,讓我們找找它們藏在哪里。
。ㄌ崾荆阂龑W生觀察物體的紋理,摸一摸,說說給你什么感覺?互相說說感受。)
(2)體驗紋理的不同質感:
、贅淦じ杏X粗糙、絲綢感覺光滑、金屬又硬又涼等。
②引導學生將不同狀態的同種物品進行對比:如棉布比絲綢粗糙,青的樹葉比干枯的樹葉滋潤、細膩等。
。3)在屏幕上展示腳印、手印、車輪印等紋理,然后設問:這些看起來很美的紋理都是無意中留下的,那么,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將這些富有美感的紋理制作或畫出來呢?
。4)教師介紹示范拓印方法:直接拓印,將水粉顏料涂在物品上再壓印。(將紙覆在實物上,用鉛筆、油畫棒等工具直接將紋理印下來;或將水粉畫顏料涂在實物上之后用吸水性能較好的紙印下它的紋理。)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5
課題:小掛飾
課時:2課時
課堂類型: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根據學習任務收集、準備相應的工具、材料。
2、將收集、加工后的什物串起來,制作1-2件掛飾。
教學重、難點:
1、找到與眾不同的材料來制作掛飾。
2、用與眾不同的'材料來制作掛飾。
教具學具:紙、紐扣、線等相關材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引導階段:
。ㄒ唬┬蕾p交流
。1)看看,我今天的穿戴與平時有什么不一樣?(戴了項鏈)
同學們也戴了項鏈、手鏈,誰愿意給大家展示一下?
它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小掛飾
。2)我還有幾件要展示給大家:
(二)分析材料:你認為哪些材料可以用來做小掛飾呢?
2、發展階段:看看我做的與眾不同的小掛飾(出示掛飾范作)
(一)分析范作造型:
。ǘ┓治鲋谱鞑襟E:剪--穿--系
。ㄈ﹩l想象,鼓勵創作:看看你準備了哪些與眾不同的材料?打算做一件什么樣的小掛飾呢?
(四)作業要求:用線串聯紙、紐扣等其他物品,做一件小掛飾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四、小結:
五、課后拓展:鑰匙墜、手機飾品……這些小物件也可以稱為小掛飾,你也試著做一件吧?
六、收拾與整理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6
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十九個課題。教學安排考慮幼小銜接的內部實質意義,同時,緊密聯合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興趣與需要。
教材凸起藝術學習的價值;隱含學科知識技能,在低班級學段更注重感性的積累和體驗;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注重藝術能力發展和審美情趣的培養過程。在課程設計中充分開采單位正題的人文精力內涵,從和小學生密切相關的生活中選擇人文正題,并注意單位正題的延伸與拓展。教材內部實質意義凸起趣味性、游戲性、注重過程與參與。
教學重點、重點:
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性,正視適合小學生的心理和熟悉發展規律,激發少年兒童的活潑、朝氣和對藝術的向往與憧憬。
不盲目的把藝術學科簡單的疊加,而是強調學科之間的連接與互滲。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通過不雅賞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單的話語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啟發學生感受并表現生活中的美功德物,從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幫忙學生熟悉和使用常用色和點、線、面;了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培養學生表達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知覺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和創造能力。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繪畫、繪畫創作等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制作過程;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在美術活動過程當中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教學內部實質意義和活動方式要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力與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美術活動的過程當中,通過參與美術實踐活動獲患上身心愉悅和持久興趣;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患上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可以興許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的過程當中激發創造精力,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全冊教學進度
周次
第一周欣賞《冬日戲嬰圖》
第二周《畫自己》《長呀長》
第三周《太陽》《漂亮的瓶子》
第四周《洗澡》《船》
第五周《手形的聯想》《獸王大王》
第六周《可愛的動物》《介紹我喜歡的玩具》
第七周《春天的色彩》《用春天的色彩裝扮自己》
第八周《我們身邊的線條》《下雨了》
第九周《童話城堡》《釣魚》
第十周《好吃的`水果》《伙伴》
第十一周《花的世界》
第十二周—第十七周補充22工程內部實質意義
第十二周—第十四周剪紙系列
第十五周—第十七周卡通畫
第十八周考試
第十九周評卷登分
欣賞封內作品:《冬日戲嬰圖》
「冬日戲嬰圖」是北宋末的蘇漢臣所繪,蘇漢臣是北宋末的汴梁人,靖康之難后,追隨宋室,遷居錢塘。詳細生卒年已經不可考,大致的活動時間為十一世紀末葉至十二世紀中期。他多年以前曾當過民間畫功,宣和年間被征入徽宗畫院。擅長畫佛像及人士,其中尤以童嬰題材最為人所贊賞。畫畫的人最知道人士是最難畫,蘇漢臣會被藝術家皇帝宋徽宗所心愛的緣故原由就在于蘇漢臣的人士非常唯妙唯肖,連最難畫的小孩童粉嫩透紅的皮膚都畫的無懈可擊,真正使人贊嘆不已,怪不患上故宮每次外展,豈論到哪里都帶著冬日戲嬰圖展出,實在不愧是館藏精品。
畫中毛絨絨可愛的小貓,正讓一對小姐弟玩患上不亦樂乎,小貓亦跳躍于其間!庭院里,梅花、山茶正開患上繽紛,姐姐拿著漂亮的彩色的旗幟,弟弟拿著紅線綁著的孔雀羽毛,似乎正在比賽看誰的東西能吸引小貓的注意。這下可讓小貓傷透腦筋了,真不知該選誰才好?而全畫鋪陳,無論山石皴法,嬰兒口、眼、與手皆表現的活靈活現,讓駐足畫前的您,x那間,彷佛聽見自己往日童嬰時期嬉戲的歡愉喜悅。本畫雖無款印,然不雅本幅筆墨,與蘇漢臣秋庭戲嬰圖及其接近;無論山石皴法,嬰兒口、眼、與手,皆無一不神似;而畫幅尺寸大小二者亦復相若。種種的風格表現o應可認為是出自于同一位畫家手筆,也可歸為蘇漢臣另一幅卓越出色的作品,今載于故宮書畫錄第三冊。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認識常見的顏色,能利用線條和色彩進行造型。
2、過程與方法:
動作的活動中體驗動物之間的感情;在觀察比較中理解大與小的概念;自主探索以線條為主的繪畫表達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說《小動物和媽媽》的故事;能體驗小動物和媽媽在一起的親情;能大膽使用不同的線條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形象作畫。
教學重點:
認識各種動物的形象;體會動物的親情與人類的親情;表現喜歡的動物。 教學難點:
關于動物親情的細節表達。
教學興趣點:
(1) 講述動物——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2) 模仿動物親情的動作;
(3) 給自己的畫起題目,并互相介紹。
教學準備
1、收集反映“小動物和媽媽”的親情的故事、圖片。
2、繪畫工具和材料,如紙張、顏料、彩色筆等。
課時:1課時;教學活動;一、課堂導入:律動,師生同做小指操;1、談話引入:列舉一下爸爸、媽媽平時是怎樣關心、;2、引出故事:可是今天有一群小蝌蚪找不到自己的媽;3、說一說:小蝌蚪找媽媽見到了哪些動物?它們是什;4、想一想:當小蝌蚪見到媽媽時,它會怎么做?;5、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圖片,請學生說出和表演教材中;6、學生自己表演動物后說出名稱,或由同學猜出起名;二、
--------------------------------------------------------------------------------
課時:1課時
教學活動
一、課堂導入:律動,師生同做小指操。
1、談話引入:列舉一下爸爸、媽媽平時是怎樣關心、愛護你們的`嗎?
2、引出故事:可是今天有一群小蝌蚪找不到自己的媽媽了。如果是你媽媽不見了,你會怎樣做?
3、說一說:小蝌蚪找媽媽見到了哪些動物?它們是什么樣子?
4、想一想:當小蝌蚪見到媽媽時,它會怎么做?
5、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圖片,請學生說出和表演教材中的動物。教師提問:有哪些小動物和媽媽在一起?(小鴨、小牛、小熊、小雞、小烏龜、小貓??)小動物和媽媽在一起做什么?你能模仿它們的動作嗎?
6、學生自己表演動物后說出名稱,或由同學猜出起名稱。
二、課堂發展
1、教師啟發學生說出更多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播放課件,欣賞小動物和媽媽在一起的圖片。并引導他們注意小動物的顏色和基本的特征,同時想象一個故事,表演小動物和媽媽在一起的動作。在音樂中與學生欣賞相關題材的畫家作品或優秀學生作業。
2、師生共同分析以上作品的內容、線條和色彩,啟發學生尋找自己喜歡的形象來作畫。
3、布置美術學習方式
。1)活動一: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構思一個故事并表演動作。
。2)活動二:自由地在紙上畫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和媽媽在一起的形象,并在圖中適當位置簡單寫出故事內容;以小組為單位,在自主活動式的基礎上合作完成一幅有主題的作品。
三、反思評價
展示學生作業,學生評選出自己喜歡的作業,并說出理由。教師小結。
四、課后延伸
與父母或親人分享自己的作品。融人家庭的美術教育。進行愛護動物的教育。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8
一課時
教學目標:1、通過不同物品印紋嘗試實驗,引導學生,養成善于觀察的習慣。
2、利用敲印的表現手法,使學生對由于底面不平而產生印紋的美觀從而感受形式美感。
3、學習操作方法,培養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學生是否能簡單地運用敲印的方法組織畫面。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課前準備:學生和教師一起收集自然界中表面粗糙、有凹凸的物件。
2、課前教師收集一些運用拓印方法進行畫面肌理創作的作品。
二、導入新課:
教師事先準備好四個小組用的顏料:紅、黃、藍、綠。(分別用臉盆放著)找兩名學生穿著鞋子蘸上顏料后在地上鋪著的白紙上走,讓學生觀察紙上出現了什么?為什么有的鞋印花紋清晰有的鞋印花紋不清晰?
學生:因為鞋底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紋。
三、講授新課:
1、發展階段:
讓學生用自己的小手蘸上顏料后敲印以及用各類擁有紋理的物品敲印,提醒學生仔細觀察、探究,從而找出產生紋理的'原因。
2、利用印紋制作畫面時要注意色彩的協調、疏密的安排(可以是沒有具體物象的)。
3、利用紙片的重疊制作圖章時,先剪出圖形的外輪廓,再剪出圖形中所需的小部件,隨后粘貼,要注意紙片厚薄的變化(厚薄明顯的地方線條光滑而清晰),最后注意圖案在圖章中要構圖飽滿,從而產生豐富的圖案形象。
四、小組合作,教師指導。
五、學生作品,。
六、課后拓展:
1、用印紋和彩紙剪貼來組織畫面,譬如:用葉脈敲印出草叢,配上彩紙剪貼的蝴蝶,可以產生另一種作品的效果。
2、對印出的紋理進行聯想,看看能成為什么……然后再通過簡單的添加,完成作品的創作。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9
一、教學目標:
1.把認識的26個字母變成具體的形象.
2.加深學生對字母的想象進行添畫練習.
3.使學生養成聯想的好習慣,善于用生活中的美來表現字母.三.教學重難點:
二、教學重點:
1、對字母的造型進行豐富的聯想.
2、動手設計出有創意的字母作品。
三、教學難點:
1、如何啟發學生對字母進行巧妙的聯想.
2、如何啟發學生制作出獨特的字母造型。
四、課前準備:
學生:每人自帶水彩筆一份,剪刀、色卡等。
老師:課件,教具。
五、教學過程:
預設學習材料與教學路徑
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課前組織,調動情緒
師:今天,崔老師請來了很多小客人?矗麄儊砹。我們跟著音樂一起唱起來吧(.播放ABC字母歌)師:知道他們是誰嗎?字母寶寶一共有幾個呢?
學生聽音樂唱歌曲,可以跟著音樂動起來,用手擺擺字母的造型。用形象生動的flash動畫創設了一個良好的情境,通過聽樂曲動一動,把學生的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并為下面的教學做好了鋪墊。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剛才我們一起欣賞了動聽的“英文字母歌”,現在就讓這26位小客人帶我們進入到他們的字母王國中去吧。(板書:字母)
師:老師聽說這26位小客人最近遇到了一件煩惱的`事情。過幾天,字母王國里就要舉行一個“化妝舞會”。(點擊課件)可是他們身上個個都是光溜溜的,難看死了。這個樣子怎么能去參加“化妝舞會”呢?所以他們就想招聘幾位造型師來設計幾個新形象,你們想不想應聘成為他們的小小造型師。
學生觀看板書、課件。
通過創設情景,營造一個活躍的、極具挑戰性的氛圍,激發了學生創作的欲望,調動學生學習的情緒。
(三)由形出發,展開聯想。
1、擺形想像
師: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造型師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不但要有動手能力,還要有豐富的想象力。老師先來考考你們,用水彩筆擺一擺你最喜歡的字母寶寶吧。
師:請幾個小朋友來介紹一下。你擺的是?它像什么?(投影給大家看看。)
2、“E”的聯想
師:看到小朋友擺得這么起勁,崔老師也想來擺擺。瞧!我擺得是?(投影出示“E”)倒過來,轉過去看看,它又像什么了呢?(板書4個“E”圖片)你和老師想到一塊去了。(板書4幅圖片)
請幾名學生上來在投影器上面擺一擺自己喜歡的字母,并回答:我擺的是??它很像????學生發揮想像,暢談字母像什么.學生活動
從動手擺一擺,動嘴說一說,加深學生對字母形的印象,以及由形展開豐富的聯想。我們學校的小朋友還把他們想到的事物畫了下來呢,瞧。(板書圖片)
3、找字母游戲師:來看看這幅小朋友的作品,你能看出這張圖片中藏著哪些字母寶寶嗎?找到馬上舉手!(課件出示)學生欣賞其他學校小朋友的作品。
學生仔細觀察圖片,找出圖片中隱藏的字母。
小游戲“找字母”不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并以逆向的思維加深了對字母形的聯想。
(四)添加變形,學生作畫。
1、欣賞三組圖片。
(1)出示書中添加類圖片:C.D.G
你們的眼睛真亮,現在獎勵你們玩一個“字母變變變”的游戲。我們一起來說“字母變變變”!瞧,這些字母寶寶發生了什么變化?(課件)(2)出示書中替代類圖片:F.H.W
“字母變變變!”這些字母寶寶呢?(課件)
(3)卡通造型的字母圖片。
“字母變變變!”哇,這些字母寶寶更絕了!(課件)
2、教師示范“A”.
多么奇妙的字母呀!(板書:奇妙的),崔老師也想來動動做做了。
師范做:A(apple)可以用蘋果替代,可以替換在哪里呢?用蘋果替代了一橫,你瞧!這個蘋果像不像一張嘴巴呢?那么,我們是不是可以把這個A看成一個人呢?看老師是怎么變出一個A級超人的!分開的兩豎多像一個人分開的兩條腿,畫上眼睛、鼻子和嘴巴學生一起說:“字母變變變!”
學生仔細觀察變形后的字母,找出其發生的變化。
學生認真觀看老師示范,并與老師互動。
通過“字母變變變”的小游戲,讓學生在輕松、幽默的氣氛環境中找出字母變化的特點。在練習觀察中,肯定有一部分學生并未達到理想的效果,通過老師的示范,使這部分學生也能掌握方法。同時,通過講解,對本節課所要學習的重點內容加以提升。
瞧!一個活靈活現的A級超人出現了!多么活潑可愛的字母寶寶呀!
3、師:小朋友,你最喜歡哪個字母寶寶呢?你打算怎么來設計他呢?小組交流一下好嗎?再指名說說。
4、學生自選設計,教師巡視。(音樂起,播放滾動圖片)選取一個最喜歡的字母進行創意設計。注意:
(1)大膽想像,可以富于它生命;
。2)讓你的作品頂天立地,盡可能大些;
(3)畫完后剪下來。
5、講評。(投影,請學生介紹)
小組討論,并說說自己喜歡的字母,打算怎么設計等。
學生按要求自選一個字母進行設計。學生講講自己的設計意圖。
通過讓學生先講一講再做一做,掌握變的要領,做到循序突破,變難為易。讓學生把心中所想在設計中體現出來,想象力得到發展,動手能力得到提高。
(五)涂色裝扮,精心設計
1、涂色裝扮。
這樣夠美了嗎?(出示范畫板書)不夠,那怎么辦呢?這個字母寶寶怎么樣?(出示另一張范畫板書)我們可以為字母寶寶穿上衣服,涂上色彩,還可以畫上頭發,或者在其他的色卡紙上做好貼上去。
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怎么樣才能讓字母更美。
2、材料裝扮。
還可以用上我們帶來的小物品,為她帶上蝴蝶結、發夾等等。
3、小結:看,只要我們動動腦筋,字母寶寶們就被打扮得漂漂亮亮了。
學生說說可用哪些小物品去裝飾比較合適。用小物品來做裝飾,貼近生活。
(六)學生創作
1、師:現在,我宣布:“字母化妝舞會”造型師選拔賽正式開始。(課件出示)
要求:
1、可以給字母寶寶涂上漂亮的色彩;
2、可以用彩色卡紙做些小物件裝飾;
3、可以用你們帶來的裝飾品點綴;
4、完成后貼到化妝舞會的現場來秀一秀。
2、學生制作,老師巡視指導。(音樂起)
學生創作。
分組添畫美化,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氣氛中積極商量、合作、互助,得到主動發展。
(七)作品展示評價
師:字母劇場開始放映嘍!(課件出示,音樂起)
(請兩名學生播放電影)教師講解:這些奇妙的字母寶寶他們個個都打扮得非常漂亮,出現在今天的化妝舞會上,他們是今天最閃亮的明星!
學生活動
用一個字母劇場放映的情景創設,把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吸引過來,且又是一個作品的展示。瞧!字母寶寶“?”身穿艷麗的服裝,頭戴小紅花,像一位美麗動人的公主,引來了陣陣掌聲。再看看其他的字母寶寶,他們又是怎么裝扮的呢?師:現在老師要請一個解說員,你喜歡哪個字母寶寶,就來講講吧!誰愿意來做電影解說員?(請學生講評)
學生自評或他評。讓學生自評、
互評,體現其主體
地位,且培養學生的評論能力。
(八)小結拓展
今天我們xx班的小朋友都很能干,為字母寶寶設計了美麗的造型,你們知道嗎?當字母寶寶組合在一起的時候,還能表達特殊的意思,(出示圖片)LOVE表示愛,有的甚至出現特殊的效果。ǔ鍪緢D片)瞧!變成了一條美麗的魚。讓我們做生活的有心人,去發現美并創造美吧。
學生欣賞圖片。
讓學生在生活中去發現美創造美,讓美術融入生活。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10
教學目標
1、能觀察感受田野美景的構成;流暢穩定地畫出較長的線條,有意交織劃分田地;認識常用的顏色,有意味地涂畫田地的色彩,表現出一片想象中的田野。
2、培養學生對色彩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3、體驗線與色有機結合的造型樂趣,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教學重點:認識顏色,用各種顏色涂畫出一片田野。
教學難點:
1、流暢的運用曲線或直線交織出田地;
2、運用各種顏色效果表現出不同的田地。
教學準備:課件、水彩筆、油畫棒、展示板
教學過程:
。ㄒ唬┯螒驅
1、和學生一起做游戲—分格子—。
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分格子的'游戲中把分割方法和畫線條的方法教授給學生
讓單調的分割練習變的有了趣味性。
。ǘ﹩l想象
1、聯想與想象。把畫面想象成一塊肥沃的土地,而我們劃出的線就是一條條田間小路,那我們周圍全是莊稼地,今天我們就在這塊土地上辛勤耕耘。揭題《田野的色彩》
2、莊稼地有了,我們要在地里種些什么呢
3、色彩認知,參觀田野:
我們來向農民伯伯學習學習。農民伯伯說要先要考考大家——知識搶答。(課件出示幾種代表性的田地)認識它嗎?是什么顏色的?
1)、這幾塊田是什么顏色的?是什么田?——藍色,剛剛插秧的水田。
2)、這是什么顏色?生長的是什么?——綠色,沒有成熟的水稻
3)、這一片呢?——橙色,成熟的水稻
4)、這是什么顏色?——棕色的土壤。
5)、這個呢?——油菜花、紅高粱、紫云英,這些都是田里的莊稼,沒想到
有這么多顏色!
(三)涂畫田野
看了農民伯伯的田野,農民伯伯也想看看我們小朋友心中的田野,那我們的田野里種些什么呢,是什么顏色的?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畫筆畫出心中的田野吧。
強調重點:
1、用直線或曲線分割田地(不要分的太多,線條要直)
2、上色(教師示范:一、握筆姿勢,二涂色方法,三、先淺后深,四、相鄰兩塊顏色不同。)
3、加裝飾(用點表示花、果子等,用小豎線表示禾苗、小樹等,用小三角表示麥堆、小松樹等。如果你想還可以在一個田里畫個田野守護精靈或者是收割機、稻草人、谷倉。)
。ㄋ模┬蕾p范作,明確目標:
。ㄎ澹⿲W生作業,巡行指導
。┱乖u作業,在詩歌背誦《鋤禾》中結束本課。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11
教材思路:
本課屬于“欣賞
評述及造型
表現”領域的美術課。
本課是上一課的延續,”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沒的眼睛“,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引導他們多關注生活,從而去創造生活,美化生活,領會生活的多姿多彩。
課時:1~2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對七彩生活的回顧,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觀察生活中的色彩,了解色彩相互混合后的不同效果。
*用同一種顏色在不同顏色的紙上涂抹,觀察其效果;用水粉做調色游戲,完成一張隨意畫。
重、難點:
能認識生活中的色彩,并掌握一些色彩的調配知識。
教學準備:
教師:七彩生活圖片或照片若干,演示用紙,顏料,彩筆,美麗的生活用品實物等。
學生:一些生活中色彩斑斕的照片或圖片,彩筆、油畫棒或水粉顏料,2-3支毛筆,調色盤等。
教學過程:
——交流及討論:
1、詩歌誦讀
“赤橙黃綠青藍紫,我們的生活像彩虹;好好學習去創造,美好生活在前頭”
2、說說生活中的色彩有哪些?
舉例說一說七彩生活(互相討論后回答)。
如建筑物有七彩的,熱氣球是五顏六色的,焰火是五彩繽紛的,衣服是漂亮的,家具是很美很實用的,玩具是各色各樣的,跳舞的人們是美麗的,汽車外面的顏色也是各不相同的……
。场⒔涣饔^看各自的圖片,照片,說說生活中最打動你的地方。
。、喜歡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顏色,為什么?
——欣賞及介紹
1、出示一些七彩生活的場景圖片,找出最感興趣的地方。如漂亮的毛衣,可愛的卡通氣球,明快流暢的`建筑,溫馨的房間……
2、畫畫七彩的生活,介紹幾種繪畫方式。如彩筆畫、油棒畫、水粉畫,撕貼畫等。
如用水粉色做調色練習,觀察顏色相互混合,并列或覆蓋后的不同效果。(介紹擠色方法,調色方法及涂色方法)
再如用同一種顏色在不同顏色的紙上涂抹,觀察它的效果。
或用油畫棒和水粉色一起作畫,會出現一些有趣的效果!(油水分離)
介紹用五彩油畫棒在紙上涂抹,然后用黑色油棒覆蓋,再刮色出現五彩效果的刮畫法。
介紹彩紙撕貼畫的方法,選定目標,撕出外形加以拼貼。
——練習與體會:
。、出示一些生活用品的勾線圖例。
如汽車、房子、玩具、床、花瓶、臺燈等。
2、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用自己選定的方法畫生活,畫自己熟悉的七彩大世界。
也可用顏料試著組織一幅彩色畫面。
如能適當加以創造,會比現實生活還美麗。
3、完成作業后,退后看色彩相互混合、并列和覆蓋后的不同效果。
——小結與評價
。薄⒄n堂小結,作業互相觀摩
。、說說自己的畫,介紹自己的生活,
唱一些快樂的歌,并做做游戲,感受生活“我們的祖國像花園……
。、設法自己去裝扮生活,感受生活的美!
(設計的環節較多,可根據課時需要選擇性運用)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12
課題:
泡泡飛啊飛
課時:
2課時
課堂類型:
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2、引導學生想象泡泡飛起來的時候,透過泡泡會看到什么樣的情景,并通過討論相互啟發,逐步形成創造性的構思。
3、引導學生試著用各種材料表現泡泡的特征、及泡泡與人、建筑、動物等各種物體間的關系。
教學重、難點:
1、能大膽的想象和表現自己的想法
2、在泡泡裝飾上能采用夸張手法,表現出新穎的特征。
教具學具:
吹泡泡的.玩具、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
組織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觀察泡泡飛動的情景。邊玩吹泡泡游戲邊觀察:你在飛起的泡泡中看到了什么?
2、新授:
師:風兒把泡泡抱在了懷里,泡泡把我們抱在了懷里。有的小朋友覺得泡泡是五顏六色的,泡泡是透明的,泡泡飛到哪里,就會有景色在泡泡里,就像凸透鏡一樣。
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泡泡被風吹起來了,它吹到了哪里,你希望它里面有什么景色呢?
假如泡泡飛到了我們唐山,你最希望里面是什么景色?
這些美麗的景色我們可以用繪畫的形式把它表現出來。
3、作品賞析
師:除了用繪畫的方法還可以用什么方式來表現呢?可以用氣球、塑料袋、圖釘等材料來表現泡泡的特征,還可以在這些物體上裝飾、美化,表現泡泡新穎有趣的特點。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用繪畫的方法表現泡泡的特征。
注意:表現出泡泡里面的景色。顏色要豐富。構圖要飽滿。
四、小結:表揚優秀作業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1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運用石子、沙子,瓶蓋、罐子或一些體育用具,集體排列立體圖形。
2、啟發學生利用各種材料表現具象與抽象物體的造型。體驗材料的美感。
3、強調在排列創作過程中,發揚集體團結協作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觀察各種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發對工具和材料的聯想。
2、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
教具學具:收集可樂罐、沙、石、瓶蓋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師生共同交流所準備的.物品,及所帶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體和造型。
三、講授新課:
1、思考與討論階段
分組展示自己所具備的物品,引導學生思考座談、開展積極想像,怎樣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組集體一起排列出新穎的立體造型。
2、發展階段
人人參與,把瓶罐重疊或向四周擴展加上碎石、沙土排列成一種抽象或具象的圖案與造型。通過組與組參觀,相互補充,拓寬思路,了解自己小組所設計排列作品的優點與不足,進行修改。
3、收拾與整理
作品完成后,督促學生收拾整理好工具與材料,保持環境清潔衛生。
四、課后拓展
1、運用所學到的排列方法,在課后回家利用各種物品進行排列組合各種圖形的練習。
2、在排列時,要大膽想像。造型的內容,材料的運用應更豐富更廣泛。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1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用形的分解方法,發現和了解生活中的物象可以用不同形狀概括,初步掌握觀察和概括的基本方法。能用形的組合方法,學習運用剪、撕、卷的方法,利用各種各樣的形狀表現自己喜歡的物象。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
3、情意目標:
通過學習過程初步樹立關注生活、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
了解利用各種各樣的.形可以概括生活中的物象,學習用形的組合方法表現自己喜歡的事物,嘗試利用不同的方法和多種形狀完成一幅粘貼畫。
教學難點:
剪、撕、卷方法的綜合運用。
教學過程:
一、播放視頻:《七巧板——變變變》。
師問:你看到什么形狀?這些形狀分別組成了什么?
二、游戲:
出示各種形狀的教具,讓學生觀看并快速說出形狀的名稱:正方形、長方形、梯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
板書課題:各種各樣的形
三、講授新課:
1、指導學生看美術課本,分析生活中各種物體的外觀是什么形狀組成的。
師:請你找一找,圖片中的物體都由什么形狀組合而成的?
2、組織交流、研究。
游戲活動:教師展示生活中物體圖片,如書包、服裝、電視機、臺燈、手推車、房子……
3、拼擺游戲:指導學生分組利用教具擺出一個生活中的物品或自然界中的形象。
教具:每小組一個學具盒,裝有彩紙制作的各式各樣的形狀。
4、指導學生欣賞書中的學生優秀作品,并回答問題:
。1)、小朋友的作品利用了哪些基本形?表現的是什么?
(2)、你喜歡哪一幅?并說出理由。
四、教師演示:
任選一幅小組拼擺的作品繼續進行演示:
1、擺形狀。
2、粘貼。
3、加細節。
使用剪、撕、卷等不同的方法。
五、作業:
1、用剪、撕、卷的不同方法,將彩紙變成不同的基本形。
2、將不同的基本形進行有趣的組合,粘貼出自己喜歡的物象。
六、藝術實踐:
1、所表現的物象要突出特點。
2、綜合概括形狀的組合有變化。
3、粘貼的方法。
4、鼓勵有創意地大膽表現。
七、評價:
1、你學會了在生活中找出不同的形狀嗎?
2、你的作品都運用了哪些基本形?分別都表現了什么?
八、拓展:
觀看課件,動畫介紹七巧板游戲。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15
課時:2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1.教材簡析:開學已經8周,每一個學生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本課引導學生觀察自己好朋友的面貌特征,并用繪畫、剪貼、立體制作等形式表現出來。
2.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關心學校的新同學,養成觀察生活的習慣。
2、引導學生用繪畫、拼貼、立體制作等方法為新同學畫一幅肖像。
3、通過繪畫,培養學生之間的友誼。
教學重難點:通過觀察了解新同學的外貌特征,并能較真實地進行反映。
教學準備:教具:人像參考資料、一張對開大小的T板、范作、錄音機、帶。
學具:圖畫紙、彩筆、剪刀、膠水。
3.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一、找朋友:
錄音機播放音樂課剛學過的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學生隨音樂在班里找一個好朋友對唱。
說一說:
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好朋友的樣子,請大家猜猜他是誰。猜對的同學說說為什么能猜準?通過思考、討論得出要抓住人物主要特征的道理。
二、發展階段:
1、帶領學生從整體到局部的進行觀察:
、儆械耐瑢W的臉長長的,有的圓圓的,請認為自己是圓臉的同學站起來大家看對不對;再找出其他臉型的同學。
②同樣的方法引導學生找出彼此五官、發型的特點。
2、再次描述自己好朋友的樣子,要把特點抓住。
3、選一名長相較有特點的同學做模特,引導學生分析他的特點,教師迅速的在黑板上畫出。
4、引導學生觀摩不同風格的名家肖像畫,使學生懂得畫肖像畫既要抓住人物特征,注重色彩和線條的表現力,又要體現自己的風格。
作業要求:畫畫自己的好朋友的樣子,只畫臉,畫好后剪下來,貼到老師準備的T板上,組成一幅“全家!。
學生繪畫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畫的要大,注意畫的五官協調,表現出對象的特點。
三、欣賞“全家!。
從“全家!敝姓乙徽易约旱耐瑢W,評出畫的最像的,鼓勵學生多關心、觀察自己的.好朋友。
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保持環境整潔和衛生。
四、課后問題:回去看看書,并動腦思考一下還可以怎樣表現自己的好朋友。
第二課時:
一、引導階段:
提問:你喜歡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做什么游戲?
鼓勵學生說一說,或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一下。
二、發展階段:
1、出示教師制作的立體的小紙人,請學生分析一下它們是怎樣站住的,又是怎樣連接起來的。
2、討論、研究一下還有那些方法可以使小紙人站住。試著做一下,看哪一組想的辦法最多最好。
展示一下各組做的站立小紙人。
總結一下使小紙人站住的方法:折、粘。
3、啟發學生想出更多的表現自己和好朋友一起往的形式,最好做出來的是立體的。
鼓勵同學們能大膽、自由的運用畫、拼貼和立體制作等方法表現新同學。
在學生制作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表現出新同學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思想感情。如:表現幾位同學一起打掃衛生、一起做游戲、一起學習等。同時強調一起制作時的團結協作。
三、展示、游戲:隨著“你的朋友是什么”的音樂互相參觀作品,并向自己的好朋友獻上一句祝福的話。
札記:在進行第一課時“畫朋友”時,我向音樂老師借了一盤錄音帶,上面有一首名為《你的名字叫什么》的歌,請學生隨著這首旋律優美、唱詞正好是新朋友互作介紹的歌曲找自己最好的新朋友拉起手來跳舞的歌,這樣就自然的幫助學生確定了今天要畫的對象。在解決怎樣整體觀察這個難點時,我采用了“對號入座”的游戲:在黑板上畫了幾種典型的臉型,當老師指著某一種臉型時,這種臉型的同學就站起來,其他同學可以評議是誰站錯了,他應該與哪一種臉型對應。在分析五官特點時,也用這種游戲方式幫助學生輕松愉快地將自己的特點歸類。鼓勵學生畫出自己的頭像后,剪下來貼到老師事先準備好的一張T板上,組成一幅“一年級X班全家!。這種形式學生非常喜歡,畫的認真,做的積極,有的學生在準備往T板上貼時,通過與別人的作品相比較發現了自己畫的有些小,又趕忙拿回去重畫,比老師為他指出缺點時才進行的修改要積極的多。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春天08-16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11-22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精選】06-14
小學一年級的美術教案01-09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11-12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精選)06-14
(經典)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06-09
小學美術一年級教案01-07
小學美術一年級教案(經典)03-05
【精選】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