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五年級語文教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時間:2024-06-20 16:42:06 五年級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優秀)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優秀)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5篇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

      素質教育目標:

      1、知識教學點

      ⑴學習生字詞,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⑵初步感受古典文學的語言特點。

      2、能力訓練點

      繼續練習引導學生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

      3、德育滲透點

      理解“石猴”勇敢頑強、一心想著大家的品質,從中受到教育。

      4、美育滲透點

      體會作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的語言美和古代勞動人民的豐富想象力。

      學法引導:

      1、教師教法

      導讀法。

      2、學生學法

      自學討論法。

      教學重點:

      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體會美猴王勇敢頑強、無私無畏的品質。

      教學難點:

      讀通讀懂句子,培養閱讀古典小說的語感。

      解決辦法:

      通過小組討論,教師相機點撥,結合朗讀課文理解問題。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教師活動設計

      ⑴從介紹我國古典名著入手,激發學生興趣。

      ⑵啟發學生交流自學成果,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問題。

      ⑶有重點地討論學生提出的問題,相機點撥學生,理清文章的前因后果。

      2、學生活動設計

      ⑴自已查找資料,自學課文,提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并靠自己弄懂課文的內容。

      ⑵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

      ⑶通過朗讀,加深對古典文學的認識。

      教學步驟:

      一、揭示課題

      1、你們誰看過《西游記》,在這部小說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個人物?

      (孫悟空。)

      2、談談你對孫悟空的了解。

      3、你知道孫悟空是怎樣成為美猴王的嗎?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新課文,了解孫悟空變成美猴王的經過。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掃清文字障礙

      1、大聲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讀不懂的地方畫出來。

      2、邊讀邊想,這篇文章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三、交流自學情況

      1、文章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一起交流。

      (主要解決字詞問題,掃清文字障礙。)

      四、自由讀課文

      你喜歡哪些句子,畫下來,說說你喜歡的理由,并把它們有感情的讀出來。

      五、交流自己喜歡的句子

      說說為什么喜歡這些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讀這些段落。

      交流時教師相機點撥,讓學生領悟古典名著的語言特色。

      1、四面更無樹木遮陽,左右倒有芝蘭相襯……通靈之意

      (這幾句交待頑石生成的環境,文字清新,很美。)

      2、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朝游峰洞之中。

      (這幾句寫石猴活動,機靈可愛,語言對仗工整很有意思。)

      3、“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梁。”

      (這一段寫石猴入洞的情景,敏捷可愛。)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讀讀記記“悠閑、松弛、尷尬、感染、熟視無睹、彬彬有禮、沖鋒陷陣、翩翩起舞、搖頭晃腦、與象共舞”,理解帶點詞語。

      2、了解泰國獨特的風情與文化,感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境界。

      教學重點難點: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境界。

      學案

      教案

      學習提綱

      1、口頭作文:說說泰國的大象。

      2、自學生字。

      3、讀通讀順課文。讀中理解詞語:悠閑、松馳、尷尬、熟視無睹、彬彬有禮、翩翩起舞。

      4、自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題目《與象共舞》的意思。

      5、自讀課文2、3、4、5、自讀段,句畫每個自然段的中心句,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

      6、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課文從()、()、()、()、()、()寫大像聰明,有靈氣。從中看出人與大象的關系()。

      7、自學課文二、三、五自然段,句畫“大象是國寶,人與象之間沒有距離,大象跳舞”中人與動物相處的語句,批注體會,大象與人有一種()的美好境界。

      8、聯系全文,說說題目的含義。

    一、口頭作文,感受大象,感受異國風情。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掌握文章主要內容。

      三、審題,聯系課文,初步理解“與象共舞”的'意思。

      四、例學四自然段,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與大象相互信任,和諧相處的美好境界

      表演節目、踢球、倒立、行禮、按摩、脫鞋穿鞋(和諧友好、相互信任)

      五、循法自學二、三、五自然段。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與大象的和諧美好。

      1、馱著武士沖鋒陷陣、攻城寧池;為人做工

      (象是國寶→人對象親切)

      2、大象耳朵拍到我的肩膀,鼻息噴到我身上,表情平靜,目光溫和

      (人與象零距離→緊張的心情松馳)

      3、大象翩翩起舞,陶醉于音樂

      (看象舞蹈,和諧相處)

    六、回讀全文,體會題目的含義

      人與象:相互信任,和諧友好

      練習提綱

      1、摘錄優美語段。

      2、同步閱讀遷移練習《夜吻周店》

      七、轉換遷移,訓練運用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方法,認識本課的生字,并會規范、美觀地書寫。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邊讀邊批邊想象,感受草原的美麗與遼闊。

      3.激發學生對祖國草原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邊批邊想象草原美景,體會作者的喜愛、贊嘆之情。

      教學過程

      一、音樂鋪墊,孕育情感,引入課題

      1.播放歌曲《天堂》。

      騰格爾的天堂是哪里?這里呈現了怎樣的景色?讓學生盡情描述。

      提到草原,許多人就會想到“一望無際”,想到“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詩句,就會想到蒙古包,想到熱情好客的草原人民……

      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畫家,它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幅美麗、壯觀、神奇的畫卷。

      作者來到草原,也被眼前草原的美麗、遼闊深深吸引了,他提筆留住了眼前迷人的景色。今天我們將在作者優美文字的引導下走進那一碧千里的美麗草原。引入課題《草原即景》。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釋題。

      3.關于草原,你了解多少,能將你搜集的資料與大家交流一下嗎?學生交流搜集的相關資料,說說自己了解的草原。

      4.同學們,讓我們跟隨作者去訪問內蒙古塔木欽大草原。那里一碧千里、翠色(se)欲流。大草原是那樣令人神往,讓我們走進大草原,親眼目睹她那迷人的風采!

      二、自讀感悟,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并勾畫出生字新詞,讀準字音。

      (1)教師出示生字新詞,引導學生讀。

      (2)相機對加點字的讀音作指導。

      2.學生自由結成伙伴,通過閱讀去“游覽”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細細觀賞。

      (1)學生瀏覽課文。

      (2)匯報交流,共同感悟。

      課文中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說你有怎樣的感受?請把你的收獲和大家一起分享。

      (3)內容歸納,整體感知。

      引導學生說說作者從哪些方面向我們介紹了草原?分別根據學生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引出對草原美麗和遼闊的介紹。

      三、分層朗讀,感悟美景

      1.朗讀第1段,勾畫出比喻句,體會其作用。

      (1)學生自由朗讀第1段,勾畫出比喻句,并體會比喻句的作用。

      (2)匯報交流對比喻句的體會。 ①指名讀比喻句。 ②指名交流比喻句的作用。 ③引導學生批寫比喻句的作用,交流學生的旁批。

      塔木欽草原給作者留下了怎樣的感慨?(它多像海呀!)是怎樣的一種景象,讓作者有了如此的感慨呢?(課件演示)“沒有縫隙”“寂靜”“廣袤”這些詞讓我們知道了塔木欽草原像海一樣遼闊的特點。(相機板書:草原——廣袤)

      2.學習第2段。

      (1)默讀,并勾畫出比喻句,想一想。 (2)小組匯報學習所獲。 (3)全班交流,讀中評議。

      說說你跟隨作者看到了什么?你有何感想?引導學生談感受,談比喻句的作用。

      (4)教師指導批寫:把呼嘯的風比作奔騰而至的千軍萬馬,可見風聲之大呀!

      (5)齊讀第2段。引導學生想象廣袤草原上牧民的雄姿。(板書:牧民——雄姿)

      3.學習第3段。

      (1)指名讀第3段。思考:塔木欽草原過去為什么被稱作“旱海”?

      (2)從這段的描寫中,可以體會到塔木欽草原的什么?

      (3)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引導學生理解比喻句的作用,并做好旁批。 把石堆比作野獸,把牛群、馬群比作巨石,從中讓人體會到塔木欽草原之大。

      4.讀中體會,學習4~7段。

      (1)分小組,用喜歡的方式讀4~7段。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記號。

      (2)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說出自己的感受,抓住課文片斷進行理解體會,把自己體會最深的一點講給同學聽。小組內交流自己所得。

      (3)全班交流學習所得。

      (有條件的可制作課件演示):重點引導理解以下地方。

      ①把云彩比作雄獅,頃刻間變成煤層,可見云彩的變幻無窮,從而形象地寫出了塔木欽草原的無常氣候。引導學生及時寫好旁批。(板書:云彩——變幻無窮)

      ②彩云頃刻之間會變成烏云,驟雨之中又透出太陽的亮光。把太陽的一道亮光比作一匹薄紗,由此可見作者觀察和描寫的細致。引導學生小組討論,然后寫好旁批。

      ③從“完整”和“虹的兩端跟地面銜接”想到草原上的彩虹形成了一道巨門,美麗無比。(板書:彩虹——綺麗)

      ④作者把云彩比作肋骨、島嶼、蒼松古柏、銀魚,形象地勾畫出了塔木欽草原上空云的各種形態。注意引導學生做好旁批。

      ⑤作者把公路比作黃色帶子,以公路的小更襯托出了草原的大。提示學生做好旁批。

      ⑥草原上云彩變幻無窮,驟雨后又出現綺麗的'彩虹,雨停之后,云彩又在空氣中飄蕩,而藍天下的通天大道,將人們引向又一片草原。由此讓我們了解到塔木欽草原是多么美麗、遼闊呀!(板書:美麗遼闊)

      四、總結全文,升華感情

      1.回顧全文內容,配樂朗讀全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作者寫草原的美麗、遼闊,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假如我們在塔木欽草原上,我們又會發出怎樣的感嘆?

      3.體會本文的表達特點。

      充分運用比喻句這種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描寫出草原美麗的景色和草原的遼闊。

      五、拓展練習

      1.背誦課文第一、六段。

      2.把自己喜歡的詞語或精美文段抄寫下來。

      3.同學們,草原真的是美極了、大極了。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本文是蕭乾爺爺幾十年前看到的塔木欽大草原的景象,今天的塔木欽草原又是什么景象呢?請根據你查閱的資料,展開豐富的想象,用精彩的文字描述一下草原的新景象。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3、能課文分段,歸納段意。能在理解課文內容基礎上,說班次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4、通過朗讀課文,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認真朗讀,通過對伯諾德一家人從容鎮靜的動作、神情、語言、心理描寫去體會一家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主要板書計劃:

      送情報 ( )

      半截蠟燭 夫人快樂( ) (機智、勇敢)

      兒子搬走( ) 愛國主義

      為兒端走(成功)

      作業設計、安排:

      課內:表演課本劇朗讀課文抄詞

      課外:練習冊中P58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兩條綠線內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清文章脈絡。

      一、揭題:

      1、板書課題:半截蠟燭

      2、齊讀課題,學生質疑:課文為什么用“半截蠟燭”作題目?這“半截蠟燭”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圍繞“半截蠟燭”定了什么內容?……

      3、請同學們圍繞問題自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輕易朗讀課文。

      2、小組朗讀檢查,讀通課文,解疑。

      3、課堂交流:解決了哪些問題。

      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提示如下(順便理清脈絡)

      課文先寫……接著寫……

      然后寫……最后……

      4、再讀課文,檢查字詞:

      音:蠟燭許諾遭到盯住琳瑯滿目樓梯搖曳強盜秘密厄運

      雖然絕妙微弱絕密鎮定

      義:厄運:厄,困苦,災難。困苦的遭遇。

      厲聲:聲音嚴厲

      從容:不慌不忙

      搖曳:搖蕩

      鎮定:遇到緊急的情況不慌亂。

      三、指導分段朗讀。

      四、課堂練習

      1、抄寫詞語

      2、朗讀、思考課后練習4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5

      1神鳥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認識生字7個,會寫生字14個,掌握詞語11個。

      2、指導學生默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明白故事中蘊含的道理,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3、引導學生體會“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4、初步了解課文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了解神鳥是怎樣一次又一次地從依爾特戈爾可汗那里逃脫的,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從神鳥講的3個小故事中,體會作者是怎樣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善良愿望表達出來的。

      教學準備:演示文稿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認識生字7個,會寫生字14個,掌握詞語11個。

      2、初讀課文,理清課文寫作順序,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

      讀準字音,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結構,理清課文寫作順序。

      一、解題,導入新課

      1、導語:我國是一個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中有許許多多動人的民間傳說故事。今天讓我們走進內蒙古的山林里,去看看那美麗的“神鳥”,去聽聽那動人的故事。

      2、齊讀課題

      3、揭示課題:“神鳥”“神”是什么意思?

      4、默讀課文,神鳥神奇在哪兒呢?為什么稱它為神鳥,說出本文的主要內容。

      二、學習生字

      1、匯報預習生字時有什么困難,同學間互相解決。

      2、指導學生讀準字音,如“伶、淙”字的讀音;區分多音字的讀音。指導學生區分“燥、躁”“婉、碗”等相近字的用法。

      3、自讀全文,畫出新詞,再把詞語放到句子中讀一讀,并結合句子理解詞語的'意思。(字幕出示新詞并出示含有新詞的語句。)讀詞、讀語句。

      4、小結:

      指導學生在理解詞語意思時要注意把詞語放在語言環境中去理解,不要就詞解詞。有的詞語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的意思。如“包袱”一詞在本文中的意思是“用布包起的包。”而在“我們要放下包袱,輕裝前進。”這句話中指思想負擔,“抖包袱”又是指相聲快書等曲藝中的笑料。因此,在學習中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區別這些詞語在不同語境下的意思,擴大學生對詞語的理解。

      三、自讀全文,理清脈絡

      1、快速瀏覽課文,看全文有幾個故事,想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2、提出不懂的問題,解決簡單的問題。

      3、小結:故事中有故事,讀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請在下節課和同學們交流。

      四、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積累新的詞語

      2、帶著課后思考題再次讀課文。

      板書設計:

      生字(略)大故事小故事

      多音字(略)狗

      神鳥貓

      烏鴉

      (第二、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默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明白故事中蘊含的道理,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2、初步了解課文的表達方法。

      3、引導學生體會“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教學難點:

      作者是怎樣表達這種情感的。

      教學準備:

      演示文稿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在蒙古族的山林里結識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神鳥”。還記得課文主要講了些什么嗎?

      1、回憶課文主要內容。

      2、提出不懂的問題。

      3、理清文章結構。

      二、讀中感悟,體會情感

      1、指名讀1—3自然段。

      (1)神鳥的神奇之處體現在哪兒?

      (2)想象著神鳥聰明伶俐的樣子,自己讀一讀。

      2、默讀4—16自然段,出示自學提示:

      3、全班匯報

      步驟一:解決自學提示第1題

      (1)小聲讀一讀第4自然段

      (2)出示

      ①這句話寫的是可汗的()活動。

      ②從“非??不可”這組關聯詞中你看出了什么?

      ③讀出這種決心與信心。

      ④說一說這一自然段與下邊內容的關系。

      步驟二:解決自學提示第2題

      (1)讀相關段落請同學說一說,神鳥是怎樣一次又一次逃脫的?

      (2)為什么神鳥能一次又一次地逃脫?

      要點:①兩人有約定

      出示:

      A、自讀語句,“既??也”這組關聯詞前后的意思有什么關系?

      B、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C、用“既??也”說一句話。

      ②故事中貓、狗、烏鴉被獵殺令人同情

      ③可汗富有同情心,被打動,嘆了氣,違背了約定

      步驟三:解決自學提示第3題

      (1)分別讀3個小故事,畫出故事中的人物、動物。

      出示:

      (2)請你談談對他們的看法?

      (3)為什么好人也會辦錯事?

      步驟四:解決自學提示第4題

      (1)表達的情感

      ①表達了對聰明伶俐的神鳥的喜愛之情。

      ②表達了對狗、貓、烏鴉忠于職守,勇于救人的品質的贊美之情。

      ③表達了對可汗富有同情心、善良之心的贊揚。

      以上內容就是文章要表達的美好心愿。

      (2)是怎么表達的

      通過故事情節的起伏變化,通過人物形象的生動刻畫來表達的。

      4、學習課文第17自然段

      (1)指名讀第17自然段

      (2)可汗說“確實沒辦法捉它回家了”與課文開頭中哪句話完全不同?為什么這么說?

      (3)能結合全文說說神鳥聰明在哪兒嗎?

      回讀課文,概括回答

      要點;①人們捉不到它②捉到后與人們的約定③用慘遭錯殺的故事打動人心,使人違背約定④知道有同情心的人都會被打動,一定會嘆息。

      三、總結全文,深化理解

      1、讀了這個故事后,你受到什么教育?

      2、你怎么評價課文中的各種人物、動物?

      歸納板書:

      狗

      可汗捉神鳥講貓

      烏鴉

      善良聰明忠于職守

      同情心智慧勇于救人

      3、總結:

      神鳥以其聰明才智,使得可汗不得不打消了捉它的念頭。這是貫穿全文的大故事。而神鳥講的3個小故事卻是課文真正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這種表達方式是我們應該學習借鑒的。

      4、請你向文中的人物說一句話。或贊美,或批評,或勸誡。

      四、布置作業:

      1、完成造句

      2、積累詞語

      3、把故事講給家人聽

      4、小練筆:選擇課文中的一個人物或動物進行評價。以ⅹⅹ我想對你說為題或自擬題目。

      3、冬不拉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5、16自然段。

      2、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幫助學生認識6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掌握11個詞語并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它們的意思。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邱少云嚴守革命紀律,勇于犧牲的崇高精神。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按時間順序或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歸納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

      4、通過“我”焦灼不安的心情、理解邱少云的危險處境,從邱少云在特殊環境中的外在表現體會他崇高的精神境界。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6至8自然段。

      教學重點:

      課文第三段(第4——8自然段)

      教學難點:

      從邱少云在特殊環境中的外在表現體會他崇高的精神境界。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時代背景,查字典并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按時間順序或事情發展順序劃分段落層次。

      3、學習第一(第1自然段)、二(第2、3自然段)段。

      教學過程:

      (略)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第三段(第4——8自然段),通過邱少云在險境中的外在表現體會他的內心世界。

      2、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復習第一、二段內容

      二、放錄像(邱少云同志被烈火燒身的`情景)

      三、自由輕聲讀第三段,邊讀文字邊想錄像畫面,能讀懂的地方句末畫“ ”,讀不懂或產生疑問的地方句末畫“?”

      四、交流讀懂的內容,在讀懂的基礎上抓重點句、段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1、幻燈出示寫“火勢大”的語句,指導讀出火勢“大”。

      2、逐句指導,反復練讀第7自然段,讀出當時“我”矛盾、緊張、痛苦的復雜心情。

      3、幻燈出示下列句子,在比較讀中體會比喻句的作用。

      (1)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動不動。

      (2)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不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動不動。

      (3)為了整個班,為了整個潛伏部隊,為這次戰斗的勝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動不動。

      五、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師生共同理解。

      六、觀察圖畫,換位體會邱少云的內心活動。

      布置作業:把你體會到的邱少云時的內心活動寫下來。

      附:板書 9、我的戰友邱少云

      火勢人

      “我”的內心 (外表) 邱少云(內心)

      矛盾 像千斤巨石 為了

      緊張 沒挪動 嚴守紀律

      痛苦 沒呻吟 甘愿犧牲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第四段(第9、10自然段)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概括中心,總結寫法。

      3、背誦第6至8自然段。

      教學過程: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7

      教材原文

      見五年級下冊《彩色的非洲》,P161:

      非洲不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動物世界也是彩色的。在扎伊爾維龍加天然動物園里,有七彩的巨蟒、黑白相間的斑馬,有數不清的紅羽鳥、各種顏色交織的五彩鳥,有美麗溫順的梅花鹿,更有非洲雄獅、河馬、金錢豹和象群。也許你會說,這些動物在我國的動物園大都會看到。

      磁場指瑕

      原文“彩色”不足而“品種”有余。

      一句“非洲不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動物世界也是彩色的”起了總述作用,下文應是詳述動物世界如何“彩色”的了。

      它的下文列舉了九種動物,卻只說了三種動物的色彩——巨蟒、斑馬、五彩鳥,而沒說其它六種動物的'色彩——紅羽鳥、梅花鹿、非洲雄獅、河馬、金錢豹、象群。這可見它的口徑不在“彩色”了。

      梅花是什么顏色的?梅花有粉紅、白、紅等顏色。梅花鹿呢?也是粉紅、白、紅等顏色的嗎?不是的。

      梅花鹿,“夏季毛栗紅色,背部有白斑,冬季毛變成棕黃色,白斑變得不明顯”

      (《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簡稱《現漢》,928頁)。

      河馬像河水般碧綠色或渾黃色的嗎?不是的。

      河馬,“黑褐色”(《現漢》,552頁)。

      把列舉的動物的顏色全都說出來,不才是緊扣“動物世界也是彩色”的嗎?

      紅羽鳥,為什么不說它的羽毛紅得怎么樣或像什么那樣紅,從而突出色彩呢?“數不清”與“色彩”有什么聯想呢?

      “美麗溫順”,是從性格角度修飾“梅花鹿”,這會給人的顏色的再現嗎?或者說會給人的色彩的啟迪嗎?

      原文最后一句“也許你會說,這些動物在我國的動物園大都會看到”,至此,中心已移到說動物品種的繁多而不是動物色彩的豐富了——好一個乾坤大挪移。

      如果原文第一句改為“非洲不僅植物世界是多樣的,動物世界也是多樣的”,那么,它的下文這樣也可以。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8

      《只揀兒童多處行》冰心老人的一篇優美的散文。課文通過春游頤和園見到活潑可愛的兒童這一事件,贊美了美麗的春光,贊美了充滿活力的兒童,全文洋溢著老人對孩子濃濃的愛意。教學時我引導孩子明確這篇文章相當于我們經常了解的春游游記。引導學生比較感知作者以地點的轉換為線索,卻并沒有寫各處的美景,而是寫了孩子。這樣在比較中學生感悟到文章的特別之處,進而引發深思:冰心為什么要這樣寫孩子?引導學生接觸課文就抓住主旨。接著,再精讀中圍繞課文中的'地點的轉換,分別引導學生抓住頤和園門口、知春亭畔、湖邊、玉瀾堂等兒童的多 的語句,帶領學生誦讀,、交流,品味,感悟到兒童就像明媚的春光,生機勃,感受到冰心老人那滿腔的愛意,這時推薦學生閱讀冰心的其他作品,感悟其文筆特色,學生很有興趣。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9

      目標:

      1.修改錯字,培養學生正確用字的能力

      2積累與大海有關的成語和詩歌

      3了解有關海洋的知識

      重點:積累詞語

      教具:課件

      過程:

      一.練

      1.請你以最快的速度“掃雷”

      2.相互交流掃雷的結果

      3改錯字練習

      磨礪—磨歷 狡猾—狡骨

      4.把下面的.詞連一連

      (1)找一找 (2)連一連

      二、日積月累

      1.收集描寫大海的詞語

      百川東到海 洶涌澎湃 大浪滔天

      刀山火海 海角天涯 福如東海

      三、知識窗。

      1.自由讀小故事

      2.課外收集材料展示

      四、大海的特點?

      五、作業:抄寫一題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1.能交流、總結本單元課文中人物的思維過程,懂得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解決問題的辦法。(語文要素)

      2.了解文言文中的一些單音節詞與現代漢語中的一些雙音節詞相對應的語言現象。

      3.能仿照例句,寫出自己關于時間很慢或時間很快的內心體驗。

      4.能說出葉圣陶先生修改文章的方法。

      5.初步了解古代對不同年齡段的別稱。

      [教學重難點]

      1.能交流、總結本單元課文中人物的思維過程,懂得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2.能說出葉圣陶先生修改文章的方法。

      3.初步了解古代對不同年齡段的別稱。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能交流、總結本單元課文中人物的思維過程,懂得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解決問題的辦法。(重點)

      2.了解文言文中的一些單音節詞與現代漢語中的一些雙音節詞相對應的語言現象。

      3.能仿照例句,寫出自己關于時間很慢或時間很快的內心體驗。

      一、學習“交流平臺”

      1.引導學生回顧《田忌賽馬》和《跳水》的主要內容。

      2.讓學生回顧故事中主人公的.形象。引導學生思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孫臏和船長是怎么想的?

      3.學生自讀“交流平臺”的內容并展開交流。

      (1)指名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說說孫臏的思維過程。

      (2)引導學生思考:當船長看到高高的橫木上的孩子兩條腿已經在發抖的時候,他是怎么想的?

      4.小結:通過本單元的學習,我們記住的不僅是兩個經典的故事,更認識了兩個充滿智慧的人——孫臏和船長。當面臨問題時,他們善于觀察,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實施了正確的應對措施,這就是思維的力量。

      二、學習“詞句段運用”

      1.引導學生讀第一題的題干,明確要求。

      (1)引導學生思考并交流:加點的字與旁邊的詞語有什么關系?你有什么發現?

      預設:

      ①加點字的意思與詞語中帶點字的意思一致。

      ②文言文中用一個字表達的意思,有的對應現代漢語中的雙字詞語。

      (2)組織學生進行拓展練習。如:

      冀復得兔( ) 有過則改( ) 掩耳盜鈴( ) 杞人憂天( )

      2.引導學生讀第二題的題干和例句,教師展開指導。

      (1)讓學生說說兩句話中加點部分表達的意思。

      預設:

      ①第1句表示:時間很短,卻讓人覺得漫長——焦急地期盼、等待一個結果。

      ②第2句表示:時間很長,卻讓人覺得短暫——回顧已經過去的時間(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2)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自己是否有過同樣的體驗。

      預設:

      ①第一種情況:比賽完等待結果時;考試完等待成績時;在機場迎接親人時;在手術室門口等候消息時……

      ②第二種情況:回顧即將結束的小學生活時;學習某種技藝時;翻看自己嬰幼兒時的照片時……

      (3)讓學生選擇其中一種體驗寫一寫。

      (4)學生寫完后全班交流,師生共同評價。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能說出葉圣陶先生修改文章的方法。(難點)

      2.初步了解古代對不同年齡段的別稱。(難點)

      一、學習葉圣陶先生修改文章的方法

      1.教師簡介葉圣陶,導入新課:今天我們要借助葉圣陶先生為一位中學生修改的作文,學習這位大師修改作文的方法。

      2.讓學生讀文章標題和第1自然段,說一說:葉圣陶先生對哪些方面進行了修改?為什么這樣改?組織學生交流,教師相機歸納。

      預設:

      (1)用詞不準確,如“一張”應該是“一幅”。

      (2)刪去重復、多余的詞句,如“那”“我越看他”“越”。

      (3)增添詞句,使意思更準確,如增加“教室”。

      (4)內容銜接不順暢,調整語序。

      (5)改正用法不當的標點符號。

      3.指名讀修改后的內容,并讓學生說說讀后的感受。

      4.學生分小組,討論第2、3自然段和第4-6自然段,說一說葉圣陶先生還對哪些方面進行了修改、怎么改的。

      5.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歸納。

      預設:

      (1)使表達更準確,如“書皮”改成“課本的包書紙”。

      (2)合理劃分了段落。如,把第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合并。

      (3)改正錯別字。

      6.指名讀改后的內容。

      7.小結:葉圣陶先生運用修改符號,對文中的錯別字、用詞不當、標點遺漏、內容缺失等方面進行了修改,還對語句的表達、文章的結構等方面進行了調整。使修改后的文章內容更合理,語句更生動,條理更清楚了。

      8.補充:葉圣陶先生的修改,使這位中學生——肖復興,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后來,他成了我國著名的作家。

      9.組織學生嘗試用葉圣陶先生的辦法修改自己以前的習作。

      二、學習“日積月累”

      1.讓學生讀一讀教材中提供的幾組別稱及其釋義。

      2.全班交流,說說讀后知道了什么。教師相機指導難點并正音。如:

      (1)“笄”讀作jī,是簪子的意思,“及笄”就是用簪子把頭發挽起來。古代女子滿十五歲時就可以嫁人了,所以要開始挽發。

      (2)“弱冠”的“冠”指的是冠禮,是把帽子戴在頭上的儀式,往往在男子二十歲時舉行,表示已經成人,“冠”在這里取動詞義,所以應讀作guàn,“弱冠”的意思是已經舉行了冠禮,但還比較年輕,沒有達到壯年。

      (3)“豆蔻年華”“而立”“不惑”“花甲”“古稀”“期頤”等別稱,可以結合相關資料,大致了解其由來,從而記住其指代的是哪一年齡段。

      3.讓學生說一說了解了這些別稱后,有什么感受?在什么地方能用到它們?教師適當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交流,如:形容一位男性很年輕,可以說什么?說一位老人已經六十歲了,可以說什么?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任憑、盡職、稿紙、跌倒、屏息凝視”等詞語,能正確讀出“無憂無慮、枝折花落、生氣勃勃”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說出貓的性格,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3、學習××××××××××。

      教學重點

      讓學生根據貓的性格特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人和動物之間的感情。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搜集有關貓的生活習性的知識

      導 學 過 程

      二 次 備 課

      預習題綱

      1。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自由讀課文,梳理脈絡。

      第一課時

      一、簡介背景,導入新課

      1927年“四?一二”XXX背叛革命,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工農群眾和革命知識分子。鄭振鐸被迫遠走歐洲。

      《貓》是鄭振鐸從事文學創作的早期作品,適逢“五四”青年要求自由平等、個性解放等問題,即使對不會說話的貓也應如此。在他這一時期的作品中,表現出新思想、新觀念;表達出同情弱小無辜,譴責專制霸道;弘揚公道、民主、博愛的思想。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請同學們讀寫下列詞語。

      任憑 貪玩 盡職 稿紙 跌倒 開辟 屏息凝視

      (認真地將詞語讀三遍,再書寫一遍。遇到讀不準的趕緊查字典。)

      2。我能讀準下列詞語。

      無憂無慮 淘氣 遭殃 枝折花落 生氣勃勃

      (和同桌合作讀,讀不準的要馬上糾正。)

      三、細讀課文,了解內容

      讓學生通過自由朗讀課文,我知道( )自然段是寫大貓,( )自然段是寫小貓。

      四、再讀讀文,重點探究

      1。為什么說貓的性格古怪?用直線劃出重點詞句。

      溫馨提示:①默讀課文1—3自然段,獨立思考;

      ②和身邊的'同學討論交流。

      ③有感情地朗讀相關句子。

      2。從哪些地方看出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用波浪線劃相關句子。

      溫馨提示:①默讀全文,獨自想像畫面。

      ②每個同學都要發言

      第二課時

      復習導入

      1。抓住大貓和小貓不同的特點,給課文段,理清脈絡。

      2。緊扣“性格古怪”學習大貓的特點。

      3。通過反復朗讀相關句子,在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的同時,說出貓的可愛之處。

      板書設計貓

      鄭振鐸

      貓:生命之美,命運之悲

      情:養貓之樂,失貓之悲

      悟:貓之命運,人之得失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2

      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的八個生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在抗日戰爭中游擊隊員的英勇風采,體會小兵張嘎的懂事、勇敢、機智。

      3、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品質及所蘊含的感情,學習詳略得當的表達方法。

      重點難點:

      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的描寫,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及品質。

      教學方法:

      1、自我研讀發、

      2、讀議法、

      3、角色表演法

      4、多媒體演示法

      教具:

      1、掛圖、生字卡片

      2、搜集【小兵張嘎】的電影片段和當時的背景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自古英雄出少年”你們都知道那些戰斗小英雄呢?(學生自由發言)在抗日戰斗的血與火中,涌現出許許多多的小英雄。如:把敵人引入包圍圈而犧牲的王二小;巧送雞毛信、勇敢機智的海娃……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小英雄,小兵張嘎。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觀看【小兵張嘎】的電影片段、了解故事的內容和背景。(多媒體播放)

      4、看了以后,張嘎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你喜歡他嗎?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全文生字、新詞:

      冀淀偽垮囊腔霎啃

      3、指名讀生字,并組詞,并把生字,詞所在的句子讀一讀。

      4、著重強調:如“淀”的發音,讀dian(4音)不讀ding

      “霎”的發音讀sha(4yin)不讀cha(4音)

      指導“霎”的筆畫安排。

      5、通讀課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6、讀完全文,你能說說小兵張嘎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嗎?

      7、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嘎子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嗎?

      8、出示句子:小兵張嘎是一個()的孩子。

      三、課堂小結:

      課文選取了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成為小偵察兵,與區隊長一起消滅日本鬼子的幾個畫面,為我們刻畫了一個少年的英雄形象,使一個懂事、勇敢、機智、愛憎分明的少年英雄張嘎躍然紙上,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四、布置作業

      1、書寫生字、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體味人物的形象的特點,在讀課文中感悟嘎子的機智,勇敢。

      3、繪聲繪色的講這個故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小兵張嘎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二、細讀課文,感悟人物形象,體會人物品質

      1,、默讀課文,找出課文寫了小兵張嘎的哪幾件事?哪件事寫得詳細?哪件事寫的簡略?

      2、哪件事寫得最詳細?

      3、指名讀1——5自然段、思考1——5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4、重點讀6——11自然段,抓住關鍵詞、句,感悟人物形象,體會人物品質。

      出示句子:

      (1)嘎子一驚,失聲叫道:“哎呀,兩個鬼……”“子”還沒出口,他急忙改口高叫道:“奶奶!有兩個太君進院了!快準備飯啊!”指名讀句子思考:通過這句話你體會到小兵張嘎的什么形象?

      (2)齊讀:邊讀邊體會小兵張嘎的臨危不亂、聰明機智。

      (3)說時遲、那時快、嘎子見他要跑,急忙“咣當”把門一關,鬼子軍官身子才竄出半截,便夾住了后腿一個嘴啃地,栽在臺階上。讀句子,思考:這句話體會了張嘎的什么形象?

      (4)自由讀句子邊讀邊體會,小兵張嘎的聰明機智勇敢以及對敵人刻骨銘心的仇恨。

      (5)課文哪幾處寫到小兵張嘎對槍的.喜愛和渴望?

      (6)小兵張嘎最后終于擁有一把槍,他的心情怎樣?你能舉個自己的例子來說明一下他當時的心情嗎?

      (7)此時的嘎子會想些什么呢?(學生自由發言)

      (8)指導朗讀出示的重點句子

      (9)齊讀出示的重點句子

      (10)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和同學們演一演、比一比誰演的最逼真。

      三:根據情節、復讀故事

      1、理清課文線索

      2、指導學生復述,同桌互相復述。

      3、指名復述課文內容

      4、回家講給爸爸媽媽聽

      四:總結拓展升華主題

      1、總結全文,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和收獲?

      2、小兵張嘎給你留下怎么的印象,你喜歡他嗎?為什么?

      3、算一算、張嘎要是活著,他現在多大了?你現在要是見到張嘎,你會問他些什么呢?

      五:課堂總結:

      課文為我們刻畫了一個懂事勇敢機智愛憎分明的少年英雄形象,讓我們永遠記住“小兵張嘎”這個名字,永遠記住這個少年英雄的形象,永遠記住他英勇的抗日事跡。

      六:布置作業:

      1、將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2、收集并了解關于小兵張嘎的故事。

      七:板書設計:

      26

      失去奶奶

      成為小兵略寫

      勇敢機智

      誘敵入屋臨危不懼

      關門加敵詳寫

      撲敵奪槍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能夠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讀課文,了解這只貝的經歷,理解他的可憐和可敬。

      3、重新認識“丑陋”與“漂亮”的真正含義,理解這只貝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也是一種美。

      教學重點:

      多種形式讀文,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理解這只貝的可憐和可敬。

      教學難點:

      感悟這只貝的特殊經歷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

      教具準備:

      課件;不同貝殼的圖片;《陽光總在風雨后》的音樂。

      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設計意圖]葉圣陶先生說:“大凡讀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緊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徹。”葉老的這個教學思想,揭示了閱讀教學中抓文章思路的重要性。為此,我在摸清作者思路的基礎上,根據教學目標和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遵循教學原則的基本要求。在教學時,我圍繞“為什么說這是一只可憐的貝,也是一只可敬的貝?”這一話題展開教學。

      一、激情談話,揭題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板書:一只貝),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一只貝給我們帶來的感動和震撼。大海中有無數的貝,可以說這是一只平凡的貝,但它又是不平凡的,接下來就讓我們與這只貝親密接觸,走進這只貝,讓我們用心去感受它、領悟它,好嗎?

      [設計意圖]興趣是的老師。如何激發孩子探究問題的興趣、情趣是關鍵。上課伊始,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采用聊天的方式開門見山地引出“一只貝”,讓學生產生質疑:一只貝殼有什么好講的?帶著疑問進入第二環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并思考:你認為這是一只怎樣的貝?

      2。學生分段朗讀。

      3。找出中心句:誰能用文中的一句話回答老師這是一只怎樣的貝?(這是一只可憐的貝,也是一只可敬的貝。)

      ①師:同意嗎?都誰畫的這句話?看來大家都用心讀書了。大屏幕出示:這是一只可憐的貝,也是一只可敬的貝。

      ②自由讀或齊讀:這是一只可憐的貝,也是一只可敬的貝。

      ③為什么既說它可憐又說它可敬呢?接下來我們就更深入地去認識這只貝。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斷。”根據這一指導思想,我讓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你認為這是一只怎樣的貝?”入手,引發學生捕捉文章的中心句“這是一只可憐的貝,也是一只可敬的貝。”

      三、緊扣中心,讀中悟情

      自主閱讀,深入研究“可憐”

      1。邊讀課文邊畫一畫,看看從哪里能看出這是一只可憐的貝?

      2。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巡回指導。

      3。對話式的交流

      ①螞蟻、蟲子立即圍攏來,將他們的軟肉嚙掉,空剩著兩個硬硬的殼。(嚙掉什么意思?一口一口地吃掉。這只貝的肉都被其他動物一口一口地吃掉了,還在不停地流血,多么可憐呀!)

      ②生命結束了!(連生命都失去了,難道還不可憐嗎?)

      ③這只貝沒有被孩子們撿起。他不漂亮,他在海里的時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貝。(他讓人討厭,讓人誤解,所以很可憐。)

      ④因為有一顆石子鉆進了他的殼內,那是個十分硬的石子,無論如何不能擠碎他;又帶著棱角;他只好守著內在的折磨。(你們有沒有人迷過眼睛,迷眼睛時就連那么一點點地灰塵我們都覺得無比的難受,何況一顆十分硬的石子,還帶著棱角,那是多么的難受呀!)

      ⑤他的殼上越來越沒有了顏色,沒有了圖案,他失去了做貝的榮譽。(做貝的榮譽是什么?你能不能在文中找找答案,“發現了好看的貝,撿起來,拿花線串著,系在脖項上。”是呀,別的貝被孩子們撿起并系在脖子上,而他卻越來越沒有了顏色,沒有了圖案,那他一開始就沒有顏色和圖案嗎?“這殼上都曾經投影過太陽、月亮、星星,還有海上長虹的顏色,也都曾經過浪花、旋渦和潮峰起伏的形狀。”老師這有一些貝的圖片,這是殼內沒有石子的貝的殼,他們是那么美麗、那么漂亮,可他卻因石子的存在而越來越難看,這是多么可憐呀!)

      ⑥但他默默地,他說不出來。

      ⑦殼已經破爛,很不完全了。

      ⑧又發現了這一只貝的兩片瓦礫似的的殼,用腳踢飛了。(是呀,與其說兩片瓦礫似的殼,不如說是兩片瓦礫,而且都放人用腳踢飛了,讓人討厭!)

      教師小結:

      是的,這是一只多么可憐,多么不幸的貝呀!它失去生命、失去榮譽、受盡折磨、丑陋讓人討厭、有苦說不出??

      教師引讀:

      這是一只可憐的貝。通過大家的描述使我們仿佛看見他那兩片瓦礫似的已經破爛了的殼,所以我們說:這是一只可憐的貝。使我們也仿佛看見石子鋒利的棱角正刺著他柔軟的身軀,所以我們說:這是一只可憐的貝。使我們還仿佛看見其它貝嘲笑他的目光,所以我們說:這是一只可憐的貝。

      重點指導:

      讀第三自然段。就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情感同桌之間練習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讀——個別讀——齊讀。

      小組合作,深入研究“可敬”

      長春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4

      學習目標

      1、了解武松打虎的經過,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體驗閱讀名著的樂趣,有激發主動閱讀名著的興趣。

      學習難點

      除了打虎,課文還寫了哪些內容,這些內容跟打虎有什么關系。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探究: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兩篇根據名著改編的課文,讓我們再來讀讀節選自名著的文章。(板書:20、景陽岡)

      1、你們了解《水滸傳》嗎?認識武松嗎?知道的請舉手,說說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全班交流。一起讀文后的“資料袋”。)

      2、指名讀課文前的導語,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導語提出了哪些閱讀要求。(小黑板出示)

      ⑴ 認真讀課文,找出具體描寫打虎的部分多讀幾遍。

      ⑵ 想一想,除了“打虎”,課文還寫了哪些內容,這些內容跟打虎有什么關系。

      ⑶ 武松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是通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3、學習方法交流:你準備怎樣解決這三個問題?

      ⑴ 理清課文思路,了解段與段的聯系。

      ⑵ 通過抓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感受人物的形象。

      二、合作交流:

      1、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由于課文一些語句的意思或用法與現代文有所不同,老師適當做一些提示。如,“這酒真有氣力”──這酒很有勁;“篩一碗酒”──倒一碗酒;“吃酒”──喝酒;“武松把腳往大蟲面門上眼睛里只顧亂踢。”──武松只顧往大蟲面門上眼睛里亂踢。

      2、老師巡視,指導學生養成一邊讀書一邊思考批注的好習慣。

      3、四人小組交流學習情況。

      三、品讀體驗:

      1、學習匯報:

      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武松打虎”,課文還寫了哪些內容,找出相關段落。

      (課文的8~13自然段寫“武松打虎”,除此之外,1~4自然段主要寫武松在酒店喝酒,5~7自然段寫武松上景陽岡。)

      2、抽查四人小組讀“武松打虎”段落。

      3、在描寫“武松打虎”的段落中,哪些語句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讀后有什么感受?

      ⑴ 引導學生抓住武松打老虎的幾個回合里,描寫雙方動作的詞句進行比較體會。

      突遇大蟲的“一撲”、“一揪”、“一剪”,他的對策是“躲閃”、“閃在青石邊”、“閃在大蟲背后”、“閃在一邊”……

      一段話里連用了許多個“閃”字,能否換成“躲”字呢?

      (“閃”既是本能的反應,又是防御的手段,準確刻畫了武松在遭到大蟲的突然襲擊,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的動作。“閃”這個動作,具有突發性,用在這里很能表現人物的機警敏捷。而“躲”卻顯得很被動。這樣,充分說明了這一個連一個的“閃”字,絕不是重復、雷同,而凸現了武松的有勇有謀、智勇雙全。)

      描寫武松時,用“掄”“劈”“揪”“按”“踢”“提”“打”等幾個字,字字千鈞,虎虎生風,形象生動地凸現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氣勢,淋漓盡致地刻畫了武松過人的高大形象。

      ⑵ 根據交流,重點品讀相關的句子:

      ① 下面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描寫武松打虎的語句,進一步體會武松的性格特點。同學們可以自由發揮,你覺得怎么讀像武松就怎么讀(生有感情地朗讀。)

      ② 誰愿意選擇自己最拿手的一句讀給同學們聽?(生有感情地朗讀,教師適時指導。)

      ③ 比比看,誰最像武松。

      4、“打虎”部分通過對人物動作的描寫,突出了英雄形象。你認為前面的內容與“打虎”內容有關嗎?又是通過什么描寫來表現人物形象的?

      通過對武松的語言描寫,感受到武松的性格特點。

      “別胡說!難道不付你錢!再篩三碗來”體會出武松倔強、豪爽。

      “就有大蟲,我也不怕”體會到武松很勇敢。

      “這是店家的`詭計,嚇唬那些膽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我怕什么!”能夠體會出武松的勇敢。通過對武松心里的描寫,感受武松的內心變化,感受他的英雄氣概。如“轉身回酒店吧,一定會叫店家恥笑……”“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樣。”這里雖有猶豫,但更多的仍然是“勇往直前”的豪氣。當天將黑時,他見沒有老虎,便“自言自語道:‘哪兒有什么大蟲!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這是他在為自己壯膽,也很真實可信。所以這些內容看似與打虎無關,實際上與打虎的內容有著密切的關系。

      5、武松在這些段落里,又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小結武松的人物形象:豪爽、神威、武藝高強、江湖閱歷豐富……

      6、交流收獲

      1、本單元我們共學習了三篇根據名著改編的課文,你能說說對三部名著的初步印象嗎?

      2、小結:

      《水滸傳》就寫了108條梁山好漢,就武松還有很多章節很多精彩的故事,李逵也是《水滸傳》中的一個人物,他也曾經打死過老虎,他有什么特點呢?請同學們課后去閱讀《水滸傳》,你一定能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四、鞏固延伸:

      閱讀《水滸傳》。

      課時作業

      收集一個《水滸傳》人物的故事講給同學聽。

      板書設計:

      景陽岡

      岡下飲酒——酒后上岡——岡上打虎——唉下岡來

      豪放勇武無所畏懼

      教學反思:

      課文中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讓人過目不忘。抓住動作的詞進行體會,對學生感受武松這一人物形象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學中充分抓住這些準確而又生動的詞語,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適當點撥,神話學生對人物性格、品質的感悟。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5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兒童詩,一共八小節,向我們講述了一粒種子的夢想:它想象了自己生長過程中所經歷的幾個階段的不同體驗,告訴我們種子生長的艱難過程以及它為實現夢想而付出的努力。種子如兒童,作者借此來告誡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有著許多的坎坷,要勇敢地面對,努力地克服,只要有夢想經過努力,就一定會成功。表達了一種對夢想的追求,對美好的追求。

      學情分析:

      兒童詩是學生喜聞樂見的體裁。文中,作者以第一人稱向我們闡明,文字質樸、親切,但含義深刻,學生領悟有一定難度。要抓住詩中難點,借助多種渠道體味感知,進而突破。最好能與學生自身經歷相結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讀準字音,正確書寫褐色、積攢、絮語、盟誓、釀造等詞語。

      2、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感悟。

      3、通過理解種子的成長歷程,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有夢想就會有追求、有努力,就會有希望,就會成功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感悟,明確種子的夢,理解種子艱難地生長過程。

      教學難點:

      把種子的生長過程與兒童的成長歷程相結合,進而激發學生思想感情的升華。

      教學準備:

      教師:學生錄制課文錄音;任意植物的種子;種子生長過程的;音樂。

      學生:了解植物的生長、繁衍;作者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看,(出示任意一粒植物種子)這是什么?(學生回答同時板書:種子)知道它是怎么來的嗎?(學生交流課前掌握的植物生長信息)

      2、一粒小小的種子也是有生命的,聽,它在向我們訴說著自己的夢呢。(板書:夢)(播放學生錄制的.課文錄音)

      [點評: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課文,以孩子的童音讀出課文內容,拉進了距離,讓孩子感受到了沒有發芽的種子的一種稚嫩。]

      3、說說看,你都聽到了些什么?(學生談)

      4、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種子的夢》。(板書補充課題)齊讀課題。

      [點評:以孩子的感興趣的視角切入主題,用孩子富有童趣的聲音作為引導,將學生帶入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看了題目,你想了解些什么?(問題集中在:種子的夢是什么?它為什么要做夢?)在后面的學習中,我們就來一一解答這些問題。

      2、打開書,大聲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3、檢查預習:

      交流作者資料。

      檢查生字新詞。

      [點評:這一環節將會利用多媒體出示文中需要學生認識記憶的生字詞,在出示過程中,用紅色突出易錯筆劃,引起學生注意。]

      4、指讀課文,糾正字音。

      5、全班齊讀。

      [點評:學問,學問,有問才會學,質疑的過程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初讀的基礎上整體感知課文。]

      (三)深入學習,提升認識:

      1、這是一首兒童詩,讀過之后,你知道種子的夢是什么嗎?(學生概括文章內容:種子夢想自己從播種到發芽,到開花結實,再到最后不斷繁衍。)

      2、種子夢想了自己最終能夠開花結實繼續繁衍的生長過程,課文又是怎樣具體描述的呢?再來讀一讀文章。

      3、順勢引導學生分析文章內容:第1-3小節講述了埋在土中正在生長的種子;在具備一切生長條件下(第4小節),種子發芽(第5小節)。隨后開出了鮮艷的花朵(第6-7小節),最終結實繁衍再生長(第8小節)。

      4、出示種子的生長過程。

      5、剛才我們看到了一粒小小種子的生長過程。有什么感覺?

      [點評:將抽象的文字形象化,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有助于學生理解種子的生長過程。談感受,是為了讓學生根據所看到的形象畫面,初步體會種子生長的艱難。]

      6、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一起感受一下種子生長的歷程。

      7、有了夢想就要去一步步的實現它。種子又是如何實現自己的夢的?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又發生了些什么?默讀課文。

      8、交流。(學生談出在種子的生長過程中有努力也有幫助即可。)

      9、既然有努力也有幫助,那我們就來找找看,種子都做出哪些努力?都獲得了哪些幫助?

      10、出示學習要求:小組合作學習,將找到的信息在組內交流互補,抓住關鍵詞句,體會深層含義。

      11、全班交流:

      (1)努力:

      A、對困難的克服。

      找出描寫種子生長過程中代表困難的詞句。(冰冷冰冷、土層的壓力、冰雪的妒忌)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B、自己的付出。

      交流相關詞句。(根須吮吸、沖破、積攢力氣、伸展、擠碎、傾心交付)談談你的體會。

      結合兩部分的努力,說說你的感受。

      (2)幫助:

      種子的生長除了有自己對困難的克服、自己的付出,還要借助許多其他事物的幫助。你找到了哪些?(水分、陽光、蜜蜂、大地)

      12、不難看出,種子的生長是艱難的,要遭遇這么多困難,借助許多力量。那它為什么還會有這樣的夢想呢?

      (因為種子有著自己的追求,有著自己美好的夢想,也有實現夢想的決心,只要有了這些,它就會不斷地努力,直至實現愿望。盡管過程是艱難的,但是它卻毫不畏懼。)

      13、再讀課文,體會作者表達。(配樂)

      14、這也是植物的生長規律。播種發芽開花結實繁衍,過程中要有自己努力,還要有其他事物的幫助。雖然會遇到坎坷,但對于美好夢想的追求不變。

      15、有沒有同學也要來談談你的體會?

      [點評:教師小結后,很容易激發學生的聯想。他們會結合學過的《楓葉如丹》,將植物的生長與人的成長相連。自然抓住文章的難點。在此談出體會,不僅僅是對文章中種子艱難地生長過程,更多的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成長來談。]

      16、小結。

      (四)拓展延伸:

      1、一粒種子竟會有如此遠大的夢想,那你呢?你的夢又是什么呢?

      2、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動筆寫下自己的夢。

      [點評:作者借種子的夢告訴我們要有追求、有夢想,雖然會遇到困難坎坷,但要勇于面對,盡力克服。學生在理解后,將思想內化,說說自己的夢,從而拓展思維,鍛煉表達,也為練筆做了準備。]

      附:

      [柯巖簡介]

      柯巖,女,當代著名詩人,作家。廣東南海縣人,滿族。

      1949年開始專業創作,先后為中國青年藝術劇院、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專職編劇,中國作家協會駐會作家。

      柯巖從事多種文學樣式的寫作,三十多年來出版過《最美的畫冊》《相親記》《小迷糊阿姨》《周總理,你在哪里?》《奇異的書簡》、《癌癥≠死亡》《尋找回來的世界》《春的消息》《柯巖作品選》《柯巖兒童詩選》等30部。

      由于柯巖在文學上的成就,她被推選進多種協會、學會,擔任過許多社會職務。如: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委員會全委;中國文聯全委;中國作家協會理事、書記處書記;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北京關心青少年教育協會副會長及諸多刊物惡毒編委及顧問,并被應聘為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山東大學等多所高等學院的教授。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五年級下冊語文02-07

    語文五年級下冊教案01-06

    語文五年級下冊的教案04-14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1-04

    五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四》教案02-15

    湘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1-04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1-04

    五年級蘇教版語文下冊教案01-10

    五年級下冊語文復習教案01-18

    五年級下冊語文優秀教案02-24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久久99九九精品久久久久齐齐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试看 | 久久精品日本亚洲官网 | 亚洲春色中文字幕我是洋洋 | 亚洲精品91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