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罐”等8個生字,會寫“股”等3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讀好全文,品詞賞句、積累語言。
3.初步感受泉水的“多、清、甜、美”的特點,初步體驗泉水的歡快、急切的心情。
教學準備
課件一組:有關泉水流過地方(山上──山腰水池──山澗平地──山坡果園──山谷──山下)的動態情景與相關文字的幻燈片及圖片,一曲《泉水丁冬》的歌曲,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在情境創設中激發學習興趣
1.激趣談話:小朋友,生活中誰見過泉?(學生自由說話。)
2.簡介“泉水”:老師這里有幾組“泉水”的生活照(播放《泉水丁冬》音樂)。教師隨滾動的課件介紹泉水的照片。學生邊聽邊思考用一個詞來形容看到的泉水。
3.揭題并讀好課題。
4.學習“泉”字。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的目的是調遣學生知識庫存中已有相關知識,激發其學習興趣。運用課件直觀介紹泉水是為下文想象說話鋪路。]
二、在整體感知中積累語感
(一)初讀(大聲地朗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自由讀讀,畫出自己遇到的生字。看看你自己能解決幾個生字。教師預設了A、B、C,當學生學有困難之時隨時調用。
2.交流,反饋。
(1)交流自學的生字新詞。預設A:用媒體展現文本第一段情景,鞏固3個生字(“哦、股、縫”)。預設B:用圖片識字。圖片一為水罐、天然水塔,認識“罐、塔”;圖片二為杜鵑,引出畫眉鳥等;預設C:理解“清脆”一詞。(邊讀邊想象與詞語相關的情景。)
[設計意圖:識字正音是讀通課文的基礎,又是低段的重點。本環節的預設可以幫助學生學習詞語的方法,真正體現主導與主體的關系。]
(二)二讀(自由讀通)全文,觸摸語感
師:學詞原來會這樣有意思,那么我們把這些生字寶寶送回到句子中,會更有味道,趕快找到一段或幾段讀給同桌聽,試試看,你肯定行!
1.檢查課文。指名合作讀好課文,教師相機點撥,正音。(推薦朗讀最好與需要幫助的學生來參與初讀這一環節。如果學生都能讀通順那就跳過這環節。)
預設一:第五段中讀“漏”字的句子:“畫眉鳥在盡情地歌唱”中的“在”字,讓學生比較“在”字的作用。
預設二:第四段中讀破句的句子的正確的讀法:“泉水流到山坡的果園里,果樹大口大口地/喝水。”讓學生感悟“大口大口”是個重復的詞語,不能分開讀,它是說明喝水的程度或狀態。同時以此為契機進行詞語積累,讓學生說說類似的詞語。(如:嫩黃嫩黃、碧綠碧綠、雪白雪白等重疊形式的詞語。)
預設三:第六段中讀“多”字的情況:他們互相約定:“大海里見!”“再見”與“見”兩個詞的區別!
[設計意圖:教師不放過每一位學生,采用不同方式幫助、指導,引領學生把書讀通,讀好。關注讀通課文這一環節等于關注學生的知識缺陷與理解的錯位,同時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三讀(默讀)課文,揣摩文路
1.小朋友們,默讀時候不發出聲,也就是在心底里讀讀,想想泉水到過幾個地方?找到課文中句子并拿筆圈出來。想想:泉水來到這些地方干什么?
交流:師用課件出示句子:泉水來到_________。
學生講,教師板書。(水池、平地、果園、山谷)課件展示4句完整的句子,教師多次變換形式引讀這些句子。
2.練說:讀好一句話與四句話。
(1)上述四個句子,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表達嗎?(學生開火車練說。在練說中感悟“和”字的用法:泉水來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用上“先,接著,然后,最后”等關聯詞說說課文的大意。(學生大面積地練說,幫助學生在說中明白說話是有一定順序的。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是重點品味的基礎。這個環節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放下書本仍能記得內容,為第二課時的精彩而蓄積力量。其二是搭建語言實踐平臺,理解簡單與具體的語言概念,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四)再讀課文,你會有更多的發現。
1.預設一 詞語的巧用。
師:細心的小朋友會發現文中并不是用“來到”一個詞,趕快讀讀課文,作者是怎樣描寫泉水到的地方的?跟誰說話?
①泉水流進山腰的水池。來吧,來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②泉水流過山間的平靜。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鏡子。
③泉水流到山坡的果園。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飽了,你們能結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④泉水穿過靜靜的山谷。唱吧,唱吧!我的琴聲很美很美。正好為你清脆的歌聲伴奏。
2.預設二 詞語的妙用。
(1)用視頻讓學生感受用詞的準確性。(如:流進……水池;穿過……山谷。)
(2)讀好橫線上的詞組。
(3)文中像這類詞組很多,找出來讀讀。(同桌互助互評。)
3.引讀課文最后一段:難怪泉水“丁冬,丁冬”地在彈琴呢!唱著,蹦著,多么歡樂的泉水啊!想一想,還可以說()的泉水。(再次說話練習)設問:泉水為什么快樂?我們來看看──(出示動態課件。)
[設計意圖:“來到”與文中的“流進、流過、流到”的區別,用視頻形象地展示了“流進水池”、“穿過山谷”的動態畫面,讓學生由此領悟作者用詞準確。從預設一中學生學會細心,明白用詞嚴謹,講究方法;從預設二中學生學會欣賞,領悟不同詞語表達同一個意圖,文章就更加生動。]
三、在潛心品讀中體驗快樂之情
1.觀看課件:請同學們邊欣賞課件邊讀課文第一段話。請你說說你想到什么?(教師視學生的感悟情況作出相應的點撥。)
2.交流,反饋。
預設一 品賞“沖”字。(力量大,頸頭兒足,這里體現出泉水快樂、急切的心情。)多元解讀,積淀語感。設問1:泉水是()地沖出來。學生可能說──使勁地、不停地、高高興興地、筆直地、急切地……要求學生把自己想到的詞語放進句子中讀讀悟悟。設問2:泉水這樣沖出來,仿佛_________。(說話練習。)
預設二 想象“陽光燦爛的世界”。(可以用課文中詞組說說,一句話或幾句話都可以。)
3.朗讀指導。一問一答,讀出預設中學生體驗到的情感。
[設計意圖:讓每個學生讀后都有所感悟,而所悟又不盡相同。于是在讀中感悟詞語,在品賞中積累詞語,在想象中激活思維,在理解中積淀情感,豐滿了泉水樂于奉獻的美麗形象,培養了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四、在觀察與評價中共享寫字情趣
1.課件展示“脆”、“股”、“鵑”3個生字,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共同點。
①這3個字有什么共同點?(月字旁。)
②這3個字寫的時候有什么不同?(月字在旁撇不變,月字在下撇變豎。)
2.教師范寫。
3.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同時播放《泉水丁冬》的音樂。
4.作業展示:師生互評,生生互評,并授之方法。
[設計意圖:寫字教學是2年級教學的重點。在此環節教師改變以往傳統的單一的評價方法,采用多元激勵評價。讓學生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愉悅地學會了3個漂亮的字,又欣賞了同伴的字。在評價中成長,在成長中學會鑒賞美。]
五、課堂總結
小朋友,剛才我們隨著音樂學會了8個字和一些詞及詞組,了解了課文中泉水來到水池、平地、果園、山谷,跟姐姐、杜鵑、果樹、畫眉鳥說說話,還學會了3個要求會寫的字。
[設計意圖:師生共同對著板書總結課堂學習,是非常好的一個學習習慣。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總結方法,明確任務。]
語文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1.正確讀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默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老北京的年味兒。
重點
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傳統年文化的獨特魅力。
難點
感受老北京的年味兒,體味民俗。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喜歡過春節嗎?說說理由。(喚起學生對過春節時熱鬧、喜慶氣氛的回憶)
2.讓我們來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樣過春節的。(播放動漫童謠: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說說你的感受。
3.現在,我們就跟隨作家老舍,走進老北京,過一個京味兒十足的春節,感受獨特的民風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由讀通課文,把生字讀正確、句子讀通順,同桌間互讀檢查。
2.請13名學生按自然段輪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畫出:作者寫了春節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動。
3.小組合作,完成表格。時間風俗習慣4.交流匯報,老師板書:臘月初旬→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結束(明確老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開始,到正月十九結束。)
5.說說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引導學生結合閱讀說出“熱鬧、忙亂、喜慶、團圓”等初步感受。)
三、交流探討,感受年味兒
1.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北京人過得這樣熱鬧、開心,字里行間都彌漫著濃濃的年味。選擇春節中你印象最深的一個日子,反復讀一讀,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處做批注。
2.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匯報。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①爆竹的聲音,是春節特有的聲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寫到?(孩子們準備過年,第二件事就是買爆竹;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響起來;除夕鞭炮聲日夜不絕;正月初一,門前堆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正月十五元宵節,小孩子們買各種花炮燃放,在家中有聲有光地玩耍。)
②整個春節都彌漫著爆竹的味道、煙火的.味道,過年的熱鬧、火爆氣氛盡在其中,已經與傳說中用來恐嚇叫“年”的怪獸無關了。
(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①找出文中描寫有關飲食的語句。(臘八粥、臘八蒜;雜拌兒;二十三前幾天,街上就有好多賣麥芽糖與江米糖的;除夕以前,把肉、雞、魚、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預備充足;除夕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在北京,過年時,家家吃餃子;正月十五,大家還必須吃元宵啊。)說說自己的體會。(充足、豐盛。)
②人們一年辛苦勞動之后,對自己勞動所得的展示與享用,洋溢著幸福感與滿足感。在香味四溢中,將年過得有滋有味。
(3)年的味道是開心的味道。
①初一逛廟會,元宵節逛燈會。體會人們清閑、娛樂、高興的心態。
②結合自己的實際,說說文中大人、小孩的快樂。
(4)總結,在整個春節的系列活動中,雖然有些繁文縟節,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雜陳,蘊涵著最豐富的傳統,是耐得住咀嚼的味道。
四、品讀體味,感受民俗
1.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春節中最熱鬧、喜慶的日子。(除夕和正月十五)
2.認真讀第8自然段,聯系你過年時的感受,說說怎樣理解“除夕真熱鬧”。
(是一種普天同慶的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門外貼好紅紅的對聯,屋里貼好各色的年畫;是一種通宵達旦的熱鬧——哪一家都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么人睡覺,都要守歲;是一種團團圓圓的熱鬧——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祭祖。)
3.除夕夜可以說是春節中的高潮,在熱鬧、喜慶、團圓的氣氛中,有多少人徹夜無眠。試著用你的朗讀來把它表現出來。
4.配《恭喜》樂曲朗讀,體現“除夕真熱鬧”。
五、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表”中的本課詞語。
2.收集各地春節習俗。
語文教案 篇3
復習目標:
1、要求學生能跟據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從上到下、先里頭后封口、先中間后兩邊、從外到內的漢字書寫規則舉例子,掌握寫好漢字的方法。
2、能準確辨別平舌音、翹舌音、前鼻音、后鼻音、鼻音和邊音的字,并掌握辨別字音的方法。小學語文第一冊字復習 教學設計
3、增強識字的能力。
4、加強獨體結構的形近字的辨別,提高數漢字筆畫的效率和準確率。
【復習重、難點】
復習重點:準確辨別學過的字的讀音;鞏固正確書寫學過的字的方法
復習難點:按照書寫規則正確書寫漢字(尤其是先里頭后封口、先中間后兩邊和從外到內)
【復習過程】
一、 激趣導入
(一)師生談話
師:同學們,假如我們掌握了飛行的魔法,就能像小鳥一樣快樂地飛翔;假如我們掌握了學習生字的魔法,就能跟漢字交上最好的朋友。
同學們,你們想得到學習生字的魔法嗎?好,今天我們就一起參加魔法訓練營(出示訓練營首頁圖片),把魔法帶回家,好不好?
(二)總體介紹魔法訓練營
師:歡迎各位小朋友,這就是漢字魔法訓練營。這個訓練營一共有3個地帶,分別是:字音辨別地帶、漢字筆畫地帶、漢字書寫地帶。魔法就藏在這3個地帶當中,只要我們成功地闖過一個地帶的.關卡,就能獲得魔法公主教給大家的一個魔法。所以,在闖關的過程中,每一位小朋友都要集中精神,積極動動腦,動動手,爭取把所有的魔法都帶回家。
二、 字音辨別地帶
(一)自由讀字
1、師:你們準備好了嗎?我們首先進入字音辨別地帶。哇!一打開門就有這么多的生字寶貝迎接我們了。這些都是我們平時比較容易讀錯的字,同學們,趕緊跟它們打個招呼吧,注意把字音讀準哦!
(出示的字:草、左、四、書、沙、捉、看、金、跟、黃、明、旁、鳥、牛、那、老、流、藍)/article/
2、生自由讀字
師:讀的時候,請你想想要注意什么?
3、指名讀(有人讀一行)(利用白板的遮屏功能)
師:同學們看,老師把魔法公主也請來了,她說要聽聽同學們是否發生字寶貝的名字叫對了。誰來試試?
(讀完后)師:同學們,你們發現這些字有什么規律嗎?
(二)辨音練習
1、師:同學們真不錯,能把這么多的生字寶貝的名字都叫對。但這些生字寶貝都有自己的家,請你們幫幫忙把它們帶回家吧。請完成練習紙上的第一道練習。
2、匯報答案
師:哪些生字寶貝是平舌音這間房子的?(powerpoint演示)
3、布置課外任務
師:屬于這些房子的字寶寶還有很多,后請同學們在生字表(一)中找找,把還沒有回家的生字寶寶帶回家。
(三)小組活動
1、布置任務
師:今天,老師也悄悄地把生字表(一)中的一些字寶寶請來了,并且放在每個小組的信封里。每個信封的生字寶貝都不一樣,請小組長帶著組員把信封里的生字讀準。/soft/完成得快的,還可以跟旁邊的小組交換。
2、小組自由操作
3、匯報
師:同學們,這幾位小伙伴玩著玩著跟自己的朋友失散了,我們一起幫它們找找吧。(找朋友游戲)
(四)總結辨別字音的方法
師:同學們真是生字寶貝的好幫手,你們怎么能把這些字的讀音掌握得那么好呀?平時你有什么好辦法讀準字音呢?
1、學生談辨別字音方法
2、師總結方法
師:魔法公主看見大家剛才都這么認真地闖關,決定獎勵大家第一個魔法。你們看,這是什么魔法呢?(出示辨別字音的方法:辨別字音并不難,仔細聽,好好讀,平時多練能強化)
師:同學們,魔法公主送了什么魔法給你們呀?一起讀讀看看。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好普通話,區分平、翹舌。
2、了解反義詞,培養積累字詞的興趣。
3、訓練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 收集謎語若干條。
教學重點:復習鞏固漢語拼音,積累字詞。
教學難點:反義詞的訓練 建議本課用兩課時。
教學設計
一、讀準帶點的字
1、讀準兒歌中帶點字的音節。
2、采取抽讀、同學互讀、分組讀的形式讀整首兒歌。
3、引導學生思考這首兒歌寫的是什么。
二、寫反義詞
1、揭示要領:出示第一組反義詞“東-----西”,讓學生感知反義詞是指詞性相同、字數一樣而意思相反的詞語。
2、寫出反義詞:可讓學生先說,然后寫在括號里。
3、鞏固練習。
(1)讓學生自由選擇一組反義詞說話。如:爸爸走在前,我走在后。
(2)練習在句子中填反義詞。如:大象的鼻子長,兔子的尾巴短。
三、詞語積累練習
1、讀一讀:采用練讀、抽讀、同桌互讀等形式反復朗讀。
2、說一說:引導學生說說他所知道的某一個詞語的意思,或用其中的`一個詞語說一句話。
3、寫一寫:自主選擇詞語,寫在田字格里。
4、比一比:誰寫的詞語最整潔、最好看。
四、讀讀背背
1、放手讓學生自由讀,先讀準每個字的音節,再連起來朗讀。
2、讓學生說說讀懂了什么,能說多少算多少,教師進行點撥。
3、指導學生由感情地朗讀,爭取在課堂上能背誦。
4、利用兒歌中的省略號鼓勵學生續編兒歌。
五、玩一玩
1、讓學生猜出書上謎語的謎底。
2、開謎語會:學生自由選擇分組,由組員推薦主持猜謎語會。
3、完成書上謎語下面的自檢項目。
六、自主識字
1、學生圈畫出認識的字。
2、互相當小老師教教不認識的字。
3、交流識字方法,如看拼音識字、在生活中識字、猜一猜等方法。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認讀“鸚”“鵡”“惶”“怔”4個生字,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聯系有關語句說說誰是鳥的知音,體會作者勸告人們真心愛護鳥兒的情感
重點難點:為什么說少年才是鳥的知音
教具收集故事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簡介“高山流水覓知音”這個故事
2.理解“知音”一詞的含義,指真正了解自己的人。
3.板書課題
4.質疑:到底誰是誰的知音?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自由讀課文,讀通順
2.分角色讀課文中的對話,弄清分別是誰說的話。
三.自學交流,指導朗讀
1.自由讀課文,思考課后練習第一題
2.交流討論:聯系有關語句說說誰是鳥的知音?
找出下列不同的句子,比較朗讀:
1)面對養鳥老人的問題:我這鳥叫的怎樣?圍觀的觀眾和少年不同回答的句子。
2)養鳥老人和圍觀者聽到少年背古詩前后不同的表現。
這些句子告訴我們:少年才是畫眉的知音。
3.讀句子,體會文中標點的.用法。
1)我這鳥兒叫的怎么樣?
2)我怎么聽著著鳥唱的不是美歌呀!
比較明確,第一句的問號表示疑問,需要回答,第二句的問號表示反問,不需回答,表示的是否定的意思。
3)第二組
真實美鳥唱美歌呀!
唱的是憂愁的歌,痛苦的歌!
兩句的驚嘆都表示語氣強烈,但第一句是贊揚的語氣,而第二句是申訴的語氣
4.感情朗讀
朗讀1`2自然段時,要讀出清晨公園的熱鬧,畫眉的惹人喜愛。
分角色讀時,讀出畫眉對籠外世界的向往和渴望,讀出圍觀者從哄笑到沒做聲的情感變化。
四.拓展
1.教師
2.拓展想象:老人最后會怎么做呢?為什么?
語文教案 篇6
1、同學們,如果在放學路上突然下雨了,而你又沒有帶雨具,正巧有一個同學帶雨傘了,并且他把你送回家了,這時你會說些什么?
如果你的朋友考試成績不理想,你又會怎么做呢?
2、板書課題《感謝與安慰》生答:感謝
安慰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情感體驗,產生積極的表達態度,從而進入交際的話題。
生活中一定有人幫助過你,很多時候我們需要伸出雙手幫助別人。向幫助過你的人表示感謝,向需要安慰的人說些安慰的話。想想該怎樣說。思考:
1、哪些人幫助了我?我是怎樣感謝他的?
2、誰需要我的`安慰?我是怎樣安慰他的?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再現生活情境。初步體驗幫助別人與被別人幫助的快樂。
在小組內跟同伴們說一說,然后在班上說一說。
1.說一說為什么接受幫助,你怎樣表示感謝的?
2.說一說怎樣向需要安慰的人表示安慰?
3.自找合作伙伴共同設計對話,進行模擬練習。
4.議一議:
在小組內商量,開展一次獻愛心活動。就怎樣幫助怎樣安慰等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聽聽同伴的意見。
一、說一說
1、為什么接受幫助,你是怎樣表示感謝的。
2、我是怎樣安慰別人。
二、自找合作伙伴共同設計對話,進行模擬練習。
三、在充分練說的基礎上全班交流、評議。
四、小組討論,開展獻愛心活動。
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從內心深處知道感恩別人。同時讓學生知道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道理。
一、根據小組商量的方案,從兩個情境中選擇一個,試著表演,分角色進行感恩。
對自己幫助最大讓自己最感動的事,自己最煩惱的事是什么,小組內分角色表演。
二、全班分組進行感恩。包括:大自然、祖國、老師、父母、同學、朋友……任選一個進行表演。
三、集體評議。
四、以《感恩××》為題,寫一段話,要求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1、找出自己最需要安慰的事情,讓小組中成員安慰自己。
2、全班分組進行感恩。包括:大自然、祖國、老師、父母、同學、朋友……任選一個進行表演。
3、師生評議。
4、寫話練習。
5、小組交流自己的作品。
6、全班交流。
讓學生知道感恩我們的大自然,增強保護大自然的意識。感恩我們的祖國,潛移默化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帶著感恩的心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懂得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才能來自勤奮的道理。
2、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理解15個新詞的意思,會用“堅持不懈”、“雖然……但是……”造句。
3、能從課文列舉的事例中領悟中心思想。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能從列舉的事例中領悟中心思想。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抓住名言,揭示課題
1、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⑴這句話是誰說的?(愛迪生)
⑵這兒的“天才”指什么?(才能)
⑶“汗水”指什么?(勤奮)
⑷用“百分之一的靈感”與“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相比較,說明才能是怎么來的?
2、揭題《才能來自勤奮》揭題解題:
讀課題,啟發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才能來自勤奮”的意思。
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就點名了這個課題,請你快速瀏覽課文,找出與之相呼應的一句話,說說它的意思。
二、理清脈絡:
仔細讀讀首尾這倆自然段,認真想想它們在課文中的作用,試著給課文分段。
三、檢查預習:
1、正音:餒、嘔
2、釋義:毫不氣餒、挑燈夜讀、通宵達旦、堅持不懈、享譽中外、舉不勝舉
四、學習課文
1、初讀課文2——4自然段
(1)、指名逐節朗讀。
(2)、思考:為了說明“才能來自勤奮”,課文舉了哪些人的事例?結合完成作業P6中的填表。
修改意見
2、舉例研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讀該段,思考這一段作者告訴我們什么?
(2)、從哪些事例,我們不難發現愛因斯坦并不聰明?又從哪些地方你讀懂了他的“勤奮”?
A、做的小板凳,遭到同學的嘲諷、老師的斥責。
回憶課文,當時他的同學是怎樣嘲諷、老師是怎樣斥責他的。
B、考了兩次大學才被錄取。
(3)、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愛因斯坦卻毫不氣餒,表現出了非凡的毅力,最后獲得了諾貝爾獎,成了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請你在文中找出有關的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白天上班,晚上挑燈夜讀,7年,終于)
(4)、按照上述學法學習愛迪生這一事例。(從不是神童、勤奮、驚人的成就等三個方面具體說明。)
(5)、有感情地讀讀第二自然段,說說從中你領悟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P61、2、3、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愛因斯坦和愛迪生天智并不聰穎,然而卻成了舉世矚目的科學巨人,靠什么?
二、學習第三段
自由讀讀該段,說說這是個什么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按照學習愛因斯坦的事例學習李時珍的事例,并體會“段首句子的作用。
四、朗讀2——4自然段,概括這三個事例所揭示的道理。
五、朗讀全文,小結領悟中心思想的方法,完成課后練習3。
六、布置作業:
1、《課堂作業》4、5
2、聯系實際說說自己學后的感受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8-05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天地》教案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