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5篇【必備】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
問聲好
教學目標:
1.動腦為歌曲編創新詞、動作。
2.主動評價自己和他人的歌唱與表演的優、缺點。教學內
聆聽《森林水車》
表演《早上好》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表演《早上好》 2、編創與活動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歌
二、提出本學期學習要求
復習上學期最喜歡的`歌曲,唱一唱,并表演。三、編創與活動
1、出示幻燈:(說說小朋友在干什么),圖上畫了什么?學生自由說,教師適時鼓勵。 2、按節奏朗讀歌詞
4/4 ⅩⅩ ⅩⅩ Ⅹ ⅩⅩ∣ⅩⅩ ⅩⅩ Ⅹ ⅩⅩ∣ⅩⅩ Ⅹ ⅩⅩ Ⅹ∣ⅩⅩ太陽天空照,(拍手)花兒對我笑(拍手),小鳥說早早早,你為ⅩⅩ ⅩⅩ ⅩⅩ∣Ⅹ ⅩⅩ║什么背上小書包(拍手)。
3、分組編創(家動作,打擊樂,編不同節奏)。 4、分組表演。 5、學生評價。四、新歌教學:1、導入:
師;每天早上見到老師,小朋友都要打招呼,你知道英語“早上好”怎么說?跟老師讀一讀“MORNING” 2、聽錄音,感受歌曲。
3、聽后說說你覺得歌曲怎么樣?
學生自由說。
4、聯系拍手、跺腳
2/4第一拍跺腳第二拍拍手拍腿
3/4第一拍跺腳第二拍拍手第三拍拍腿
5、聽錄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師帶這學生拍手,跺腳教師提示:感覺到有什么不同?學生討論再來一邊
6、教師范唱,邊常邊拍節奏,學生跟著做,心里默唱。 7、聽歌曲錄音,學生自己拍節奏,小聲跟唱。 8、聽老師彈琴,學生自己拍節奏,小聲跟唱。分組唱
9、唱著歌,走一走
要求:兩組學生圍成小圓圈順時針走三拍子逆時針走二拍子邊唱邊走。
10、分組編創〈上學路上〉,邊唱邊表演。
如果自己感到滿意,就在自己的課本上畫一朵大紅花。五、小結師生再見。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表演〈小麻雀〉 2、復習〈早上好〉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歌二、復習〈早上好〉邊跺腳拍手、拍腿唱一邊
指名學生唱一唱。其他學生律動。三、新歌教學:1、導入:
師;請小朋友聽一首歌曲,說說聽到了什么?你覺得小麻雀怎樣?幻燈出示圖畫,說說圖上畫了什么?2、聽歌曲錄音拍節拍,感受歌曲旋律
要求:放錄音讓學生試著分別拍擊三拍子和二拍子。 3、邊聽錄音邊拍節拍,用“LU“輕聲哼唱。 4、聽教師范唱,學生輕唱歌詞
5、聽教師彈琴,邊唱邊看圖、做動作,用動作記憶歌詞。 6、聽錄音,分組編創歌詞和動作。
7、將六組學生編的歌詞和動作綜合成六段,分段表演。 A、分組邊唱邊表演。 B、學生評價
8、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小麻雀〉伴奏
A、出示圖譜
B、讓學生自行選擇
C、分組選擇,每組選擇三種樂器搭配在一起練習,嘗試搭配的效果,下節課演示給大家聽,看哪一組演奏得協調、好聽。
D、分組活動。
四、小結,布置下節課帶好水彩筆,師生再見。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1、聆聽〈森林水車〉
2、復習〈小麻雀〉用打擊樂器伴奏3、表演,〈早上好〉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歌二、復習〈早上好〉邊唱邊表演三、復習〈小麻雀〉 1、拍節拍唱一邊。 2、邊唱邊表演
3、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小麻雀〉伴奏提示:第一行圖譜:可選擇木魚或雙響筒。第二行圖譜:可選擇串鈴或沙球
第三行圖譜:可選擇三角鐵或碰鐘。 4、演示:
Ⅹ Ⅹ 0∣Ⅹ Ⅹ 0║木魚或雙響筒0 Ⅹ Ⅹ∣0 Ⅹ Ⅹ║串鈴或沙球0 0 Ⅹ∣0 0 Ⅹ║三角鐵或碰鐘四、聆聽〈森林水車〉
1、初聽:提示:音樂讓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樣?注意聽音樂(小溪潺潺流水聲,小鳥啾啾叫,仿佛輕風吹拂著)2、結合圖片,幻燈介紹歐洲古老的水車。
水車是歐洲農村里最常見的大型灌溉工具,它整體為圓形,周圍裝有許多水斗,用水力或風力牽引,在我國南方的農村也有這種水車。
3、復聽音樂
要求用彩色筆涂顏色或畫線條表現自己聽到的水車聲、流水聲、鳥叫聲和太陽升起的感覺。五、小結,師生再見。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2
第六課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買菜》
教學目標:
1、喜歡《買菜》,并能學會這首歌。
2、能大膽,自信地用自己的聲音和形體動作表現歌曲情境。
3、能與同學合作,創造性地表演音樂游戲《辦家家》。
教學重點:
學會演唱《買菜》和表演《辦家家》。
教學難點:
能創造性的表演音樂游戲《辦家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都去過菜市場嗎?那你們都想當家嗎?今天,老師就給大家一個機會,我們就一起來當一次家,來做一次小主人,好嗎?
二、新授活動
1、首先,我們要去菜市場。這樣吧,怕小朋友有些不懂,我們還是請奶奶和我們一起去好嗎?
2、學第一句歌詞:
今天的|天氣|真呀真正|好— |
我和|奶奶|去呀去買|菜— |
3、同學們,你們看菜市場都有什么菜呀?
(雞蛋,母雞,蘿卜,黃瓜,西紅柿,青菜,小魚,蠶豆,毛豆,小豌豆)
4你們喜歡吃這些菜嗎?好,我們一起來聽聽:
5、我們來看看哪個組能把菜譜很快的背下來?
6、小組比賽,互評。
7、這么多菜,你們拿得了嗎?
(哎呀呀|哎呀呀|拿也拿不|了—||)
8、這么高興,我們就來唱一唱吧!
9、隨樂演唱。
10、集體表演。
三、小結:
今天,我們學唱了歌曲《買菜》,表演了音樂游戲《辦家家》。相信同學們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也體會了奶奶每天買菜的辛苦。希望小朋友們利用節假日幫助家人做一些家務活,爭當愛勞動的好少年!
四、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音樂唱游課,包括歌曲學唱、音樂游戲、表演幾部分內容。這堂課我的教學思路是以體驗勞動快樂為教學主線的,通過情景創設,孩子們體會到勞動的.辛苦和感受勞動的樂趣。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爺爺、爸爸和我》
教學目標:
1、在律動表演《爺爺、爸爸和我》中,能配合音樂模仿生活中看到或體驗
呀呀、爸爸、小朋友走路姿勢和神態,伴隨“XXX、X—”三種節奏律動,并能正確地認、拍那個節奏型。
2、在律動表演中能與他人協作配合,并能感受到與他人合作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能掌握歌曲中三種節奏。
2、能在表演中與他人合作表演。
教學準備:
電子琴、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律動
1、認真聆聽音樂,模仿老師動作。
要求:第一,律動時注意聽音樂,模仿老師的動作;第二,音樂共播放兩遍,第一遍模仿老師律動,第二遍學生聽音樂自由律動。
音樂片段1:《貓之步態舞》
音樂片段2:《在山魔的宮殿中》
音樂片段3:《動物狂歡節》曲四《烏龜》
2、律動時,聽到了幾段音樂?它們帶給你們的感受相同嗎?
3、總結(課件)
音樂片段1:活潑、歡快
音樂片段2:矯健、雄壯
音樂片段3:緩慢、低沉
二、節奏練習。
1、拍節奏,配音樂。
X XX X┃ X XX X┃
Titi titi titi titi
X X ┃ X X ┃
da da da da
X — ┃ X — ┃
da a da a
2、練習節奏:識、讀、拍。
3、根據人物形象,配節奏——小朋友、爸爸、爺爺,根據任務不同形象和性格,為他們選配合適的節奏并說說出理由。
三、學唱歌曲
1、初聽歌曲。
2、辨識歌譜中的節奏。
3、學唱歌曲
師生接龍唱——學生連起來唱——隨琴完整演唱。
4、歌曲處理。
采用示范模仿,引導啟發法等,指導學生用不同的聲音表情,表現三個人物
不同的性格形象。
小朋友——活潑明亮的聲音;
爸爸——飽滿渾厚的聲音;
爺爺——低沉和緩的聲音。
5、隨著琴聲,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四、律動表演
1、變演唱邊隨樂律動。
2、加入夸張的表現動作進行表演。
教師示范——學生模仿——引導創編——自由表現
五、小結:
希望同學們能將你們美妙的歌聲、風趣的表演帶給自己的家人,把快樂傳遞給他們,好不好?隨音樂律動出教室。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3
第一課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音樂游戲《歡迎你》
教學目標:
1、對新學期新同學新環境加以認識,指導學生用疼有的音樂方式問好;
2、在學會歌曲《歡迎你》,學會并喜歡本節課的音樂游戲,活動及規律,并積極參與音樂表現活動;
3、指導學生在參與演唱與即興填詞及聲音的造型活動體驗創作和表現的樂趣,對學習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讓學生知道耳朵是用來聽聲音的,培養學生愛聽音樂的好習慣;
2、學會歌曲《歡迎你》
教學難點:
把握歌曲的節奏及聲音的表現與創作
教學準備:
電子琴、課件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2、情景導入
師:小朋友們,新的學期開始了,我們來到了新的學校,認識了新同學,你們知道他們的`名字嗎?你們想知道老師的名字嗎?仔細聽好了。(邊說邊拍節奏)
師:同學們,你們能像我這樣介紹自己嗎?
(1)學生根據老師拍擊的節奏介紹自己的姓名
(2)教師改變速度與聲音的強弱,學生做出相應的回答
3、學唱歌曲
師:小朋友們介紹的真好,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歌曲《歡迎你》,請同學們跟老師讀歌詞,重點拍手讀好節奏,進而學唱歌曲。
4、互動游戲
(1)結合音樂游戲,舉行活動“誰的歌兒多”
師:同學們,《歡迎你》學會了,新同學也認識了,現在,老師要組建幾支火車隊,小朋友們愿意當火車司機嗎?
(2)教師演唱《歡迎你》第一句,指明踴躍舉手回答的學生。
(3)教師邀請回答姓名的學生上臺參加活動。
師:剛報了姓名的同學請到臺上來選擇你會唱的歌曲,為大家進行表演,誰表現的好,誰就是我們今天的火車司機。
(4)師延長下第三句,引導學生拍節奏回答。
師:認識你呀真高興,我們拍手歡迎你。
全班同學齊答:歡迎某某某,歡迎某某某!
師:同學們,你們說他們表演的好不好啊?好了,我們一起開動自己的小火車回家吧。小朋友們趕快到火車站集合,小演員們來當我們的火車頭吧!同學們準備好了沒有?預備,出發!
5、課堂小結
師:到家了!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塊兒學習了這首有趣的歌曲并玩了很多游戲,你們開心嗎?你最喜歡哪一個音樂游戲或音樂活動?以后的音樂課我們將聆聽許多優美的音樂,演唱許多動聽的歌曲,還有不少有趣的音樂游戲在等著我們呢!
(生在音樂中走出教室)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音樂律動《唱呀,跳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積極,大膽地參與演唱活動,并從中享受音樂的樂趣;
2、能隨著《唱呀,跳呀》的音樂有節奏地拍手和跺腳,并能根據自己的理解,富有表情的演唱。
教學重點:
1、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隨著音樂律動,使每位學生都獲得一份自信。
教學準備:
電腦,小獎品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規范師生問好,用歌聲問好
1、教師邊拍節奏邊唱
2、學生邊拍節奏邊回答
二、感受音樂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歡迎你》,那么你們知道音樂課除了唱歌以外,還有什么好玩的嗎?瞧瞧老師在干什么?
1、隨音樂拍擊節奏
(1)師:同學們,剛剛老師在干什么?你們發現什么規律呢?(引導學生觀察,并找出每隔一小節拍兩次手的規律)
(2)師:同學們試著跟著老師一起合著音樂拍手
(3)師:同學們表現得很棒,那么現在我們就按照教材的要求按照左、右、上、下拍手的規律試著跟音樂拍一拍,同學們,你們有信心嗎?
2、分小組接龍比賽,獲勝的小組進行表演。
三、創編環節
師:同學們,大家開動腦筋想一想,除了拍手,還可以用什么動作來伴奏呢?
(1)啟發學生回答并用不同的聲勢動作為歌曲伴奏。
(2)請學生上臺表演:快樂、著急、幸福和嘆氣的表情和動作,并將快樂—拍手,著急—跺腳,幸福—拍肩,嘆氣—拍腿的對應關系告訴學生,讓學生組合四種聲勢動作對歌曲進行自由組合地律動表演。
(3)伴以律動,師生共同表演《唱呀,跳呀》
四、評價及總結:
師:同學們,今天的積極性非常高漲,表現得非常優秀。這節課讓我們知道許多音樂我們可以用耳朵聽,用聲音唱,還可以用動作演。希望這些美妙的聲音帶給我們美的感受,讓我們共同期待下節課的再會吧!
(生在音樂中走出教室)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4
第八課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小青蛙找家》
教學目標:
1、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小青蛙找家》,掌握歌曲的節奏特點。
2、創設情景,能積極地參與音樂情景表演。并體驗角色扮演的樂趣。
教學重點:
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能積極地參與音樂情景表演。
教學難點:
掌握歌曲的節奏特點。
教學準備:
電子琴、課件、青蛙頭飾。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請同學們猜一個謎底,打一種動物名。游泳是專家,捉蟲是行家,小時有尾有腳,長大有腳沒尾。猜猜看,是什么動物呢?生:青蛙。
師:呵呵,猜對啦!就是小青蛙。
二、歌曲聽賞
師:請同學們認真聽賞歌曲《小青蛙找家》,聽完后說說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生:歡快的、高興的、開心的、愉快的……。
師:你們說的都很好,看來大家聽得很認真。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新歌《小青蛙找家》。
三、新課教學
1.歌詞朗讀
按照歌曲的節奏朗讀歌詞,看看歌詞內容說的什么?
2、旋律學習
聽琴哼唱、師教唱、用“gua”模唱、完整的唱。
3、加入歌詞
師教唱、隨琴學唱、分組唱、完整的唱。
四、創編與表現
1、演一演
誰來模仿小青蛙是怎樣叫的.?創設情景,學生佩戴青蛙頭飾參與音樂情景表演。
2、小組合作
分組進行排練,每組選一名小組長,分別上臺表演唱。
3.師生合作
師彈琴演唱,生用自己的動作為歌曲伴舞。
五、 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小青蛙找家》,同學們積極地參與了音樂情景表演。你們的表演很精彩,歌聲動聽、動作豐富。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像小青蛙那樣快樂成長,讓我們在歡快的歌聲中結束這堂音樂課吧!
六、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音樂綜合課,主要包括歌曲聽賞、演唱、情景表演幾部分內容。這堂課我整體的教學思路是以模仿小青蛙找家為教學主線的,注重學生的音樂感受,鼓勵學生大膽表演。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模仿能力強,這樣的音樂情景表演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形式。在唱唱跳跳演演的過程中,孩子們輕松的掌握了歌曲的節奏特點和表演風格。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青蛙媽媽》
教學目標:
1、聽賞童聲獨唱《青蛙媽媽》,能用自己的語言簡單描述歌曲的內容。
2、結合交通信號燈,掌握休止符等音樂知識。
3、在練一練的活動中,能輕松掌握二拍子的節奏特點。
教學重點:
聽賞童聲獨唱《青蛙媽媽》,能用自己的語言簡單描述歌曲的內容。
教學難點:
掌握音樂知識—休止符;掌握二拍子的節奏特點。
教學準備:
電子琴、多媒體課件、情景圖畫。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青蛙小時候的名稱叫什么?它們是益蟲嗎?生:蝌蚪,是益蟲。
師:答對啦,青蛙小的時候沒有腳,黑黑的身子,像個小逗號。長大了就長出了四條腿,身子變成了好看的綠色。
二、歌曲聽賞
師:請聽賞童聲獨唱《青蛙媽媽》,聽完后說說這首歌曲在講什么內容?
生:有幾個小朋友去捉蝌蚪,青蛙媽媽看到很著急,就說小蝌蚪不能抓!
師:哦,孩子們聽得可真仔細。下面,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學唱《青蛙媽媽》。
三、新課教學
1.完整的聆聽歌曲《青蛙媽媽》,跟著音樂輕聲哼唱。
2、跟隨伴奏音樂,有表情地跟唱“小蝌蚪呀不能抓”這一句。
3、師彈琴,生隨琴富有表情地演唱。
四、創編表現
1.休止符
結合交通信號燈,學習休止符。
2、練一練
讀一讀,拍一拍。模仿小青蛙、小鴨子的叫聲,按節奏結合拍手動作練習。
五、 小結
今天,我們聽賞了童聲獨唱《青蛙媽媽》,學習了休止符。希望小朋友們從小保護動物,和動物做朋友。最后,讓我們跟著音樂盡情地表演吧!
六、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音樂聽賞課,主要包括聽賞和模仿表演兩部分內容。這堂課我整體的教學思路是以保護小青蛙為教學主線的,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出發點,著重于孩子的模仿表演。學生在課堂上都很自信、活躍,課堂氛圍愉悅。“以樂為頭,以樂為伴”。這是我的教學理念。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5
教學目標
1、能聽辨音樂,用動作來表現自己感受到的不同的動物形象。
2、通過欣賞,體會音色在樂曲中的作用,培養學生保護動物的意識。
重難點
1、通過即興創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
2、通過即興創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
教法:講授法、討論法
教具:電子琴、手風琴
教學過程
一、課前復習:
復習歌曲《在動物園里》
二、展示學習目標:
三、新授:
1、小朋友們注意聽,有一只動物走過來了,是什么動物呢?你們聽了音樂后告訴老師是什么動物?(放音樂)
2、學生聽音樂后回答。
師:為什么說是這些動物呢?你是怎么感受到的?請你模仿獅子的吼叫聲,你能模仿它走路的動作嗎?
3、象這種音樂的.聲音聽起來很威武、雄壯,一般都是描寫那些比較威武、兇猛、強悍的動物,比如獅子、老虎、狼、鱷魚等等,這段音樂就是描寫獅子的,名字叫《獅王進行曲》,(課件)描寫了獅子威風凜凜的形象。下面我們再聽著音樂,看看是不是聽到了獅子的吼叫聲?獅子叫了幾聲?
4、聽音樂,學生模仿獅子走路和吼叫。最后一起說:我——是——獅子王!并要求學生最后造型定格。
5、美國有一部描寫獅子的非常有名動畫片,名字叫——《獅子王》,很多小朋友都看過,是嗎?現在,我們來欣賞這部影片的第2部片段。
四、: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到動物園里玩了一圈,在動物園里,我們欣賞了一首樂曲《獅王進行曲》,小朋友們玩得高興嗎?你們回去后把自己創作的歌曲唱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也一起分享你們的快樂。
板書設計第四單元音樂中的動物
欣賞:《獅王進行曲》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6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在為歌曲《各族小好朋友在一起》的伴奏中加入碰鈴、響板及各種自找自制的打擊樂器,使伴奏音響更加豐富。
教學重難點
1.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團結友愛和合作
。
2.培養學生的歌唱能力,做到聲音自然,姿勢良好并能較為正確的表達歌曲的感情。
教法講授法、討論法
教具電子琴、手風琴
教學過程
一、課前復習:
歌曲《好朋友》
二、展示學習目標:
三、學唱新歌:
1.用教材插圖引入《各族小好朋友在一起》的'教學。
2.教師范唱。
3.聽唱法分句教唱《各族小好朋友在一起》。
4.按節奏譜分別用三角鐵、雙響筒、玲鼓為歌曲伴奏。
5.引導學生編寫第二、三段歌詞。
6.將原歌詞和新編的歌詞連起來唱,并用打擊樂器伴奏
7.啟發學生利用各種物體作打擊樂器,或自制打擊樂器,下節課帶
四、鞏固練習:
1.男女生比賽唱
2.小組比賽
五、課堂小節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7
第二課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歌曲《其多列》
教學目標:
1、能用正確的姿勢,自然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哈尼族童謠《其多列》;
2、能配合《其多列》的演唱,用拍手與跺腳的聲勢動作進行伴奏;
3、引導學生判斷歌曲的情緒,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勞動。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充分感受哈尼族族兒歌的民族特點,體驗音樂的情緒,用自然流暢、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學習并能夠背唱歌曲。
教學難點:
1、認識八分音符與四分音符,并能正確地為歌曲打節奏。
2、引導學生專注地聆聽音樂,并能根據音樂做動作。
教學準備:
課件,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規范師生問好,用歌聲問好
二、新課教學
(一)創設情境,導入鋪墊
(播放多媒體課件少數民族風光圖片和背景音樂《愛我中華》)
師:同學們,我們的國家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老師現在要考考同學們了,看誰平時掌握的知識多,誰知道我國有多少個民族?對,五十六個民族的兄弟姐妹就像五十六朵美麗的花朵在祖國的大花園中競相開放。現在,我們就來一起欣賞幾朵美麗的小花吧!(播放圖片,傣族,苗族,蒙古族,維吾爾族,藏族,哈尼族),各個民族的小朋友都在歌唱著美好的明天,你們聽,哈尼族的小朋友正迎著風,披著陽光向我們走來了。小朋友,想不想去哈尼族小朋友們家中去做客呢?抓緊腳步,他們正哼著歌,召喚我們呢!
(二)感受歌曲,體驗學習
1、播放錄音,感受歌曲的歡快情緒
師:同學們,從歌聲中你能感受到歌曲中小朋友的心情嗎?
生:愉快、高興、快樂……
2、學習歌詞
(1)老師范唱,請同學們把不認識的字母用拼音標記好
(2)齊讀歌詞,師生共同分析歌詞
第一段:表現哈尼族小朋友,勤勞,熱愛生活;
第二段:表現哈尼族小朋友,樂天,熱愛生活;
第三段:表現哈尼族的民族特點,如小朋友熱愛艷麗的衣服、玩具一樣,他們也喜歡穿著色彩鮮艷的服飾。
(3)解釋歌詞,并學會為音樂伴奏
師:小朋友們,在我們剛剛讀的童謠中,你們聽到童謠中出現得最多得一個詞是什么嗎?
生:其多列
師:對,小朋友們觀察得真仔細。其多列是哈尼族語言,是“快快來”的意思。就仿佛說:“小朋友們,快快來呀,我們一起去上山撿竹葉,一起去上學的意思。老師把它做成了一個游戲,同學們看老師的:
左右拍,左右拍,跺腳拍手,跺腳拍手
(生隨師模擬游戲)
3、跟隨錄音或琴演唱歌曲
師:小朋友們,你們拍的真棒,你們想不想把這首童謠唱出來?我們現在就一起來學唱這首好聽的歌曲。
(1)隨教師一起輕聲哼唱;
(2)學生隨錄音輕聲填入歌詞唱歌曲;
(3)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聲音展示音樂的形象,體現音樂的情緒。
三、互動環節,創造表現
1、加入聲勢動作為歌曲伴奏。
2、分辨歌曲的情緒。(優美抒情與活潑歡快)
師出示卡片貼在黑板上,生討論歌曲情緒。
(歡快:娃哈哈,小螺號;抒情:小白船,云)
四、課堂小節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哈尼族小朋友生活的樂園,感受到哈尼族小朋友的快樂,希望小朋友們也能像哈尼族小朋友們一樣勤勞,熱愛勞動,熱愛生活。好了,同學們下課,我們下節課再會。
(生伴隨音樂離開教室)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欣賞《小鳥》和《獅王》兩個音樂片段
2、參與《聽聽誰在唱》的音樂活動
教學目標:
1、能認真聽賞《小鳥》、《獅王》,想象音樂形象,并能隨著音樂做出相應的體態反應,培養學生認真聆聽的好習慣。
2、能積極參加《聽聽誰在唱》的音樂活動,能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聲音,即興編唱歌詞。
3、能聽辨并模仿出長短不同的聲音。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專注地聆聽音樂,并能根據音樂做出動作。
2、引導學生理解“音的長短”的概念,能對具備長短對比的音組進行正確的模仿與聽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獎品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聽賞音樂,體驗感受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同走進哈尼族,去哈尼族的世界里感受到了他們的熱情,還與哈尼族的小朋友們一同放聲歌唱,小朋友們我們再一齊唱一遍好嗎?
1、聽賞《小鳥》
師:同學們唱的可真好聽,瞧瞧我們的歌聲把森林里的小動物也吸引來了,你們聽,是誰來了?
(課件播放《小鳥》,學生聆聽。)
生:小鳥
師:同學們,這是一只什么樣的小鳥呢?
生:活潑、快樂的小鳥
師:那我們一起來和這只快樂的小鳥飛舞歌唱吧!
(課件再次播放《小鳥》,生聽音樂,模仿動作)
2、聽賞《獅王》
師:小朋友們,別出聲,你們聽聽,森林那邊有什么動物向我們走來了?
(課件播放《獅王》,學生聆聽)
生:獅子,恐龍,老虎,豹子……
師:那么,你們為什么覺得音樂里,描述的是獅子,恐龍,老虎,豹子這些威猛的動物呢?
(生自由回答,展開聯想)
師:同學們回答的非常棒,小腦袋思考得真勤快,小耳朵聽的真靈敏。我們剛剛聽到的音樂緩慢而沉重,透露著一種威嚴的感覺,中間還有咆哮的聲音,讓我們忍不住地想到了大型的威猛的動物。讓我們再次聆聽音樂,來模仿一下它們吧!
(課件再次播放《獅王》,生聽音樂,模仿動作)
三、互動小博士—認識音的長短
師:同學們,獅王踏著威嚴的步伐慢慢地走遠了,現在請同學們坐下來,我們來一起欣賞森林里各種有趣的聲音吧!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聽,這是什么聲音?聽一聽,學一學,誰的聲音長,誰的聲音短?
(課件播放多組具備聲音長短對比的音頻,學生聽辨并模仿)
第一組:貓(喵)—老鼠(吱)
第二組:羊(咩)—鴨子(嘎)
第三組:火車(咔嚓)—電閃雷鳴(咚)
四、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我們在森林里度過了非常愉快的一節課,你們開心嗎?現在天色不早了,我們也該回去了,讓我們跟森林說再見吧!
(生隨音樂拍手走出教室)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8
教學目標:
1、在生動活潑的音樂中,對音響世界有探索的興趣。
2、能整齊地演唱《動物說話》,并能用動作的方式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3、會用模仿的方法嘗試創作歌詞,在活動中體現探索的與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學會傾聽,獲取感受。
教學難點:創作歌詞
教學準備:琴、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1、謎語導入:“左一片,又一片,中間隔座山,誰也看不見”(請小朋友猜一猜)師提示:這個謎底是我們五官中的一部分。生:耳朵(請學生說說耳朵的作用)
2、聽辨“今天馮老師要比一比,看哪位小朋友的小耳朵最靈敏,最能干”
(1)聽!池塘邊誰在唱歌?(蛐蛐、青蛙、牛、狗、鴨子······)
請學生回答:“我聽到池塘邊蛐蛐在唱歌”并鼓勵學生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和動作。教師給予表揚和鼓勵。
(2)聽!公路邊誰在唱歌?(摩托車、小汽車、救護車、消防車、警車)
請學生回答:“我聽到公路邊摩托車在唱歌”鼓勵學生模仿各種汽車發出的聲音。
(3)教師:大家的小耳朵很靈敏,很能干!請你們再來聽一首歌曲,你能聽出歌曲里有那些小動物在說話嗎?
3、聽賞、學唱歌曲
聽賞歌曲,邊聽邊找出老師在哪里拍的節奏
(1)聽賞歌曲《動物說話》
6332︱353︱(565633︱12123)︱
小雞說話嘰嘰嘰,(××︱×××)
小鴨說話嘎嘎嘎,(××︱×××)
6221︱232︱(353522︱61612)︱
小雞說話嘰嘰嘰,(××︱×××)
小鴨說話嘎嘎嘎,(××︱×××)
353︱61231︱6336︱166‖
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
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2)學生們發現老師在不唱的樂句拍節奏,模仿老師進行拍節奏
(3)出示歌詞,老師范唱歌曲《動物說話》,邀請同學們為老師拍節奏伴奏。
(4)再次聽賞歌曲,鼓勵學生模仿小動物的動作進行表演。
(5)隨琴學唱歌曲第一段歌詞。(兩遍)
(6)鼓勵學生自學歌曲第二段歌詞。
(7)完整的演唱歌曲。
4、聽辨速度、歌曲處理
(1)傾聽對比:“請小朋友聽一聽、比一比小雞、小鴨唱的`和我們有什么不同?”生:“速度比我們快”
(2)請同學們加快速度,用歡快活潑的聲音演唱,邊唱邊加上模仿小動物的律動。
5、聽辨聲音、創編初探
(1)“小朋友們甜美的歌聲和優美的動作,吸引來了幾位動物朋友,想知道是誰嗎?”教師模仿小動物的聲音,學生們猜一猜,猜對的小朋友,老師給他戴上頭飾(小貓、小狗、小牛、小羊、小鳥、蜜蜂、)
(2)請學生們模仿自己所喜歡的小動物的聲音和動作。
(3)“這些小動物想請同學們把它們的聲音也唱到歌曲里去,你們愿意幫助它們嗎?”
師彈琴分小組創編歌詞
6332︱353︱(565633︱12123)︱
小貓說話喵喵喵,(××︱×××)
小牛說話哞哞哞,(××︱×××)
小羊······
6221︱232︱(353522︱61612)︱
小貓說話喵喵喵,(××︱×××)
小牛說話哞哞哞,(××︱×××)
小羊······
353︱61231︱6336︱166‖
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哞哞哞,(××)哞哞哞哞哞哞哞。
(4)集體按順序演唱創編的歌詞。
6、音樂活動“動物聯歡會”
(1)“今天有這么多的小動物來到我們班級里,我們來舉行一個動物聯歡會吧?”學生自愿選擇演唱、演奏打擊樂器、歌表演(戴上頭飾)這三種形式進行表演。
(2)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
7、
(1)師;“我們今天學習了三位小動物的語言,還自編了六位小動物的歌詞,和它們成為了好動物,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我們的好朋友呢?”生:“愛護,關心”師:“我們應該保護它們,愛護它們。今后我們還要了解更多的小動物,和更多的小動物做好朋友,好不好?”
(2)隨音樂邊唱邊表演,走出教室。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9
教學目標
1、聽賞歌曲《勞動回家轉》,用打擊樂器演奏歌曲的前奏。
2、練習山谷回聲。
教學重難點
用輕柔、深情,有變化的聲音表現歌曲
教法講授法
討論法
教具
電子琴、手風琴
教學過程
(一)、聽賞歌曲《勞動回家轉》
1、初聽歌曲《勞動回家轉》
2、教師提問
3、復聽《勞動回家轉》
4、敲打擊樂器
(二)、詞組卡農
1、山谷回聲
2、用學過的歌謠《唐僧騎馬咚得咚》,進行二聲部卡農
3、請學生舉出生活中熟悉的詞語或歌謠,把學生分成兩組或三組,做簡單的'二聲部或三聲部卡農。
(三)、聽音樂,走部
1、認識小矮人
2、帶著表情做動作
跟音樂,邊做動作邊列隊齊部走
(四)、分組表演
請兩組學生表演,一組用打擊樂器敲前奏,一組演小矮人,注意在音樂減弱時,慢慢回到各自的座位。
(五)、小結
課后分析1、學生用打擊樂器敲擊前奏時,節奏是否準確。
2、學生是否喜歡與其他同學合作練習詞語卡農。
3、學生表演時是否能準確地踏在節拍點上。
板書設計
第五單元
動畫城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0
第十課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歌表演《粉刷匠》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演唱《粉刷匠》,并在學會歌曲后,感受音樂并表現的勞動者的形象,親自動手當一個小小的粉刷匠。
2、通過各種形式來表現歌曲,引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通過自主創編歌詞加強對音樂旋律的熟記,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
教具準備:
鋼琴、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導入
師: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幾幅小動物的圖片,你們猜一猜它們都在做什么呢?(課件出示:蜜蜂采蜜,烏鴉反哺,公雞打鳴……)
師:同學們真聰明!下面我們再來欣賞一首歌曲,聽聽看這首歌和剛才的幾幅圖片共同說明了一個什么樣的道理?
(出示課件標題:“勞動最光榮”)
師:那你們在家都幫爸爸媽媽做事情嗎?
師:老師有個小小的游戲,我們運用四二拍節奏的方式提問回答、
你會做什么啊?
我會洗衣服—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啊,那現在有一位節奏寶寶和你們一樣也很能干,可他最近卻遇到了一件煩心的事情,因為他剛搬進了新家,他的房子還沒有來得及刷呢?你們愿意和老師一起來幫助他粉刷新房子嗎?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課粉刷匠。(欣賞)
三、新授
師:聽一聽歌曲中都唱了哪些內容?(粉刷匠在刷房子)那你們想不想幫他刷房子呢?既然小朋友們都想來幫小粉刷匠一起刷他的新房子,那在刷房子之前我們是不是應該先把本領學會啊?
1、師:讓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個節奏型(課件出示四二拍的節奏型
××××| ××× | ××××| ×-‖
老師帶領同學們拍一拍,并請一位同學進行表演。
2、問:咱們本領學會了,就幫粉刷匠刷房子吧,聽聽他是怎樣刷房子的?先刷哪里再刷哪里呢?(欣賞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伴奏)
生:“刷了房頂又刷墻……”
3.對,同學們聽得非常仔細,可是,刷著刷著,突然發生了一件事,是什么呢?仔細聽一下。(師范唱)(生:鼻子變了樣)
4、為什么鼻子會變樣?生回答
小粉刷匠的鼻子弄臟了,卻一點都不難過,依然那么開心。你們知道為什么嗎?(生答)可見他不但本領強,而且不怕臟不怕累對嗎?你們是不是要學習他的精神啊?
5、下面請同學們聽一下粉刷匠是用一種什么樣的情緒進行演唱的。(欣賞)
生答:快樂、愉快……
師:同學們都回答的非常的正確,同學們想不想唱一下這首歌啊?那下面老師彈琴同學們跟著琴唱一下。
6、同學們唱得非常好,但是感情還不是很好,因為粉刷匠在勞動的.時候是很高興的,我們同學們也要高興一點來唱這首歌,下面跟著老師再來唱一遍好嗎?注意表情。這遍唱得真不錯。
7、下面咱們做一個接龍游戲,男生一句,女生一句,看誰表現最好。(反過來)
三.歌曲表現
師:同學們會唱歌曲了,想不想再用舞蹈表現一下這首歌曲呢?(想)下面老師和同學們邊唱邊跳好嗎?(好)同學們表現真好,下面請幾位同學上臺表演一下好嗎?下面的同學為他們演唱。
四、知識拓展
1、今天老師心情非常好,還編創了一下歌詞,請同學們聽老師是怎樣創編的:
我是一個小畫家,畫畫本領強。
我要把那新房子,畫得很漂亮。
畫了小草又畫花,還會畫太陽。
哎呀我的新房子,變呀變了樣
老師唱得好不好啊?你們想不想試一試啊?
2、學生創編。
六、總結,下課
同學們,生活很美好,這美麗的世界都是勞動人民用辛勤的雙手創造出來的。老師希望你們的雙手,通過學習,都變成一雙雙靈巧的手,將來把這個世界裝扮地更美麗!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集體舞《藍鳥》
教學目標:
1、能學會演唱歌曲《藍鳥》,學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夠積極參與集體舞《藍鳥》,體驗與他人團結協作、互送祝福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能夠用輕快、明亮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藍鳥》。
2音符mi——do音程的音準。
3能夠大膽、主動地參與集體舞。
教具準備:
鋼琴、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組織教學,聽《新年好》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二、實踐活動
師:剛才,同學們將快樂和祝福送給了小伙伴,你們優美的歌聲吸引了窗前飛過的小鳥,喲,是美國的藍鳥,它想把美國小朋友的新年祝福帶過來送給我們每一個人,想要得到它的祝福嗎?那就請同學們先和老師跟上藍鳥的節奏“飛”起來吧!
律動,跟師邊有節奏朗讀歌詞邊做動作。(出示歌詞)
第一句:“藍鳥藍鳥飛過窗口”
動作:奇數行同學拍手擺頭,一拍一次;偶數行同學起身,前兩小節身體左右晃動兩次,后兩小節自轉一圈,雙手做上下飛舞一次。
第二句:“藍鳥藍鳥飛過窗口”
動作:奇數行同學起立,全體同學重復第一句偶數行同學的動作。
第三句:“請把我的祝福帶給小伙伴”
動作:前兩小結,叉腰跳步xxxxx x奇數排同學轉向左邊,偶數排的同學轉向右邊,兩兩相對。
后兩小節,叉腰右腳點地,頭向右點頭一次,向左點地,頭向左點頭一次。
第四句:“請把我的祝福帶給小伙伴”
動作:與第三句動作一樣,身體繼續往后轉至另一邊,兩兩相對。
第五句:“哦—祝你快樂”
動作:第一小節收腳,左手叉腰,右手做招呼狀左右擺手,一拍一次,頭隨手動。
第二小節,兩兩牽手碎步交換位置。
第三小節,雙腳并步蹲,同時雙手交叉于胸前,頭向右點頭。
三、歌曲學習
1、引出歌曲,學生聆聽《藍鳥》,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緒和內容。
師:同學們真棒,接下來藍鳥要用動人的歌聲傳遞祝福,邊聽邊想歌曲有什么樣的情緒?藍鳥送給我們的祝福是什么?(播放音樂)
學生回答:略
師:這是一首清新質樸、歡快活潑的兒童歌曲。藍鳥送給我們的祝福是“祝你快樂”。
2、跟師有節奏的朗讀。
3、跟琴用“啦”逐句學唱旋律。
4、學生填詞跟琴演唱。
5、“快”通過提醒同學注意老師演唱時的口型和音的變化來比較,引出連音線。
連音線:標記在音符的上面,它有兩種用法:
(1)延音線:如果是同一個音,則按照拍節彈奏完成即可,不用再彈奏。
(2)圓滑線:是用于多個(一般是兩個以上)相同或不同音高的音符之上,表示要唱(奏)得圓滑。
6、歌曲的情感處理,完整地演唱歌曲。
7、放音樂伴奏,學生歌舞表演《藍鳥》。
四、總結
總結:我們的生活是幸福的、快樂的,讓我們和歌曲中的藍鳥一樣,把祝福送給更多的親朋好友吧,老師在此也把祝福送給大家:愿同學們天天快樂、身體健康、學習進步。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1
教學目標
1.吸引小學生集中注意力聽音樂,幫助學生從愿意聽、喜歡聽逐漸過渡到想聽音樂。
2.學唱并按故事情節表演《我們才不怕大灰狼》
教學重難點
1、吸引小學生集中注意力聽音樂,幫助學生從愿意聽、喜歡聽逐漸過渡到想聽音樂。
2、學唱并按故事情節表演《我們才不怕大灰狼》
教法:講授法、討論法、游戲教學法
教具:電子琴、手風琴
教學過程
《豐富多彩的動畫人物》是“動畫城”整個單元的開稿教材中的舉例了五部動畫片的歌曲,既不是教學內容,也不要求學生掌握,而是借助動畫片的生動畫面,激發小學生的興趣,把學生對動畫片的興趣轉移到動畫音樂上來。
《我們才不怕大灰狼》是一首敘事性的.歌曲,選自美國迪士尼動畫片《三只小豬》。曲調簡短,節奏明快,情緒活潑。
一、播放幾個典型的動畫人物引入課題:《豐富多彩的動畫人物》
二、展示學習目標:
三、欣賞:
1.聽《三只小豬》的音樂2.復聽音樂
3.聽唱歌曲《我們才不怕大灰狼》
(1)教師演唱《我們才不怕大灰狼》的第七段
(2)學生跟著教師學唱歌曲
(3)一邊唱歌謠一邊表演動作
4.朗讀:
5.朗讀并做表演:
6.歌唱并表演
四、鞏固復聽:
課后分析
板書設計活動:《豐富多彩的動畫人物》
欣賞:《我們才不怕大灰狼》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2
一、教學內容:
1、聆聽《三只小豬》
2、聆聽《快樂的小熊貓》
1、 表演《動物說話》
2、 樂器伴奏《我有一只小羊羔》
二、教學總目標:
1.能夠注意聆聽描寫小動物的歌(樂)曲,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與動物應和諧相處。
2.能夠用親切、柔和的聲音演唱《動物說話》,在歌聲與表演中表達出對小動物的愛護之情。
3.在聆聽音樂中嘗試用動作表達自己想像中的動物神態。
4.認識木魚、碰鐘,學習并探索演奏方法,練習為歌曲演唱伴奏。
5.能準確地朗讀歌謠,并讀出二拍子的強弱。
三、教材分析:
1.輕音樂《三只小豬》
外國器樂曲《三只小豬》是由一支輕音樂隊演奏的樂曲,輕松、幽默,不乏諧謔,勾畫了三只小豬愉快的生活場景。樂曲在小豬的叫聲中拉開序幕,在電子琴輕輕的主和弦的伴奏下,小豬柔和地歡叫著,短笛奏出了一條歡快、跳躍的旋律。音樂聲中,小豬似乎很內行地在弱拍上應和著。接下來弦樂以小提琴齊奏出第二條風格不同的旋律。電子琴接著奏出了第三條旋律,好像小豬們歡樂的舞蹈。小提琴又齊奏出第二主題,在小豬的叫聲中結束。
2.管弦樂《快樂的小熊貓》
《快樂的小熊貓》是美術影片《熊貓百貨商店》中的一個音樂片斷。音樂開始,首先由中提琴奏出的長音和小提琴奏出的碎弓音,渲染了大森林早晨美麗幽靜的景色,在弦樂柔美的音響襯托下,竹笛吹出一段節奏自由的旋律,其音調清新,色彩明亮。接著音樂出現了輕快跳躍的旋律,經過兩小節的過門,引出了一段活潑明快的曲調。單簧管吹出了4小節呆板、滑稽、憨厚的節奏音型,好像兩只小熊貓搖晃著胖乎乎的身體在抬水。接著樂隊奏出快速的下行跳進的旋律,仿佛是小熊貓急促走進商店的步態,加上最后豎琴的刮奏,形象地表現了小熊貓一溜煙似地走進了商店柜臺,開始接待來買東西的顧客。
3.歌曲《動物說話》
《動物說話》是一首歌謠風格的創作歌曲,2/4拍,五聲降e羽調式,一段體結構。歌曲的節奏簡單,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為主。旋律較為平和,級進與小跳相結合,采用重復、模進、變化重復的手法,緊密結合了語言的特點,表現了小動物稚嫩的拙態和叫聲。樂句間加花伴奏的應用,使歌曲風趣、富于變化,又仿佛是小動物機警的神態。最后8小節尾奏多采用16分音符的節奏和斷音奏法,使小動物的`形象得到補充,歌曲顯得豐滿完整。是一首便于表演的兒童歌曲,很有趣味。
四、教學重點:
1、用柔和、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
1、 用動作表達自己想象中的動物神態。
2、 認識木魚、碰鐘,學習演奏方法。
五、教學難點:
歌曲演唱與間奏表演的連接。
六、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欣賞《快樂的小熊貓》,對音樂形象充分展開想象。
2、 欣賞《三只小豬》,自編動作表演。
3、 聆聽《我有一只小羊羔》,學習碰鈴的演奏方法。
教學上限:
1、 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自己的想象。
2、 用生動形象的動作表達自己想象中的動物神態。
教學下限:
1、 感受樂曲的意境和情景,能跟著音樂表演。
2、 學會用碰鈴為歌曲伴奏。
教學準備:
1、《快樂的小熊貓》欣賞帶
2、《三只小豬》欣賞帶
3、《我有一只小羊羔》歌曲范唱
教學過程:
一、欣賞《快樂的小熊貓》
1、 今天,劉老師帶小朋友去大森林看動物音樂會。一大早,森林里可美了!讓我們輕輕地走進大森林,仔細地聽聽、看看。(聆聽著《快樂的小熊貓》中表現早晨的音樂片段輕輕地走進教室。
2、 小朋友在大森林里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呢?(自由說說)
3、 動物音樂會的第一位演員出場了,它就是可愛的熊貓。這只熊貓是什么樣子的?它在表演什么動作?請小朋友仔細地聽聽。(悄悄地說給老師聽)(欣賞1)
4、 小朋友看到的熊貓有……的,它在表演……,我們也來學學熊貓可愛的樣子。(隨熊貓主題音樂自編動作表演)
二、聆聽《我有一只小羊羔》,學習碰鈴的演奏方法。
1、 第二位動物演員是誰呢?請小朋友聽一聽。(聆聽歌曲)
2、 演員是誰?(回答)小羊羔唱歌可好聽了,我們一起來學學。(用“咩”模唱“3—|3—|2—|3—|3—|3—|2—|1—||”的旋律,然后為歌曲伴唱。
3、 我們來給小羊羔的歌聲配上伴奏。
出示碰鈴——認識——演奏方法——模擬演奏(集體)——實物演奏(按小組)
4、 歌曲演唱(會唱的小朋友)、伴唱、伴奏合成。
三、欣賞《三只小豬》
1、 下面的節目更有趣,演員是小豬三兄弟。這三只小豬是什么樣子的呢?仔細地聽(仔細聆聽,悄悄地說)
2、 說說自己想象中的三只小豬的樣子和小豬的表演(個別表演)
3、 模仿小豬的動作:扭著身子走路、翹鼻子、大耳朵扇風
4、 學小豬走走(聽老師提示按小組表演:1、3組,2、4組,5組)
5、動物音樂會的節目真精彩,下一次課我們再來欣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聆聽動物音樂并表演。
2、學唱與表演歌曲《動物說話》,用木魚、碰鈴為歌曲伴奏。
教學上限:
1、用動作表達自己想象中的動物神態。
2、即興創編節奏
教學下限:
1、學會歌曲演唱,學會用木魚、碰鈴為歌曲伴奏。
教學準備:
1、《三只小豬》、《我有一只小羊羔》、《快樂的小熊貓》欣賞
2、《動物說話》范唱與伴奏
教學過程:
一、復習聆聽動物音樂
1、 上一次課,我們欣賞了哪幾位動物演員的表演(小朋友回憶)。現在,這幾位演員要一個接著一個地
表演,請小朋友仔細聽,邊聽邊學學它們的表演。(分別聆聽《三只小豬》、《我有一只小羊羔》、《快樂的小熊貓》的音樂表演進教室)
二、學唱、表演《動物說話》
1、 今天的動物音樂會又會有哪幾位演員呢?它們是嘰嘰|嘰嘰 嘰|(小朋友說說是誰),嘎嘎 嘎| 嘎嘎 嘎|(說說),呱呱 呱呱| 呱 呱|(說說)。今天是小雞、小鴨和青蛙為大家表演。我們用x x | x x |擊掌聲來歡迎它們。(隨《動物說話》伴奏音樂按x x | x x |的節奏擊掌。
2、 小朋友這么熱情,小雞、小鴨和青蛙可真高興!聽,它們唱起來了。(聆聽范唱)
3、 小朋友在歌曲中聽到了小雞、小鴨和青蛙的歌聲,還聽到什么聲音?(拍手)是怎樣拍的?(拍一拍)這是觀眾的掌聲。請小朋友再聽一遍,有掌聲的地方一起拍。
4、 我們也跟著小雞、小鴨和青蛙唱一唱、拍一拍。(集體)
5、 分角色唱唱、拍拍
小雞:女生唱男生拍
小鴨:男生唱女生拍
青蛙:老師唱學生拍
6、 樂器伴奏:
認識木魚
選擇樂器:小雞—碰鈴,小鴨、青蛙—木魚
分組伴奏:每組1、2人木魚,3、4人碰鈴
7、 兩人小組自編動作表演唱。(按小組依次排列)
8、 找好朋友自由合作表演唱。
9、 即興創編節奏:小雞、小鴨和青蛙的節目真不錯,不過,他們總是按一種節奏在演唱(嘰嘰 嘰、嘎嘎 嘎、呱呱 呱),如果能有變化就更棒了。誰能編出不同的節奏。
10、老師說“小雞說話嘰嘰嘰”,小朋友接著編兩小節節奏。
11、今天的動物音樂會不僅欣賞了小雞、小鴨和青蛙的表演,還自己編了許多的節奏,收獲可真大!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3
第十一課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演唱《郊游去》
教學目標:
1、對描寫動物的樂曲感興趣,在仔細聆聽的基礎上,能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現想象中的樂曲意境及動物神態。
2、能區分歌曲《郊游》中相同的不同的部分,并能用歌唱、律動及繪畫等形式表現出來。
3、能熟練地演唱歌曲《郊游去》,演唱時聲音自然,情緒飽滿。
4、知道自然界中的動、植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應與他們和睦相處。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集中精神聆聽管弦樂《快樂的小熊貓》,培養學生的聯想力和想象力。
引導學生學會區分歌曲中相同和不相同的部分,并大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多媒體出示春天百花盛開的美景圖。
師提問:小朋友,這是什么季節?(春天)
春天你最喜歡干什么?(放風箏、游玩)
師總結:是呀!春天是一年的開始,是萬物復蘇的季節,是百花爭艷的季節,在這樣的季節里我們盡情的游玩,聞著幽幽的花香,腳踩柔軟的青草,盡情、自在的游玩,肯定是一件無比快樂的事。你看,有人正享受著春天
的美好,你聽,他們在唱些什么?
2、學生欣賞歌曲《郊游去》
3、學生起來說說他們在唱些什么?學生說說歌詞。
師總結:他們在邀請我們一起去郊外游玩。讓我們也趕緊出發吧!
4、跟著音樂拍手打節拍。(跟著老師做)
師提問:我們來到了郊外,郊外的景色怎樣?
學生自由說,老師提示,我們用歌曲的歌詞來回答老師。
學生回答:白云悠悠,陽光柔柔,青山綠水一片錦繡。
5、指導學生朗讀節奏。
師:老師想讓你們按書中樂曲的節奏來回答老師。
教師出示節奏,先用跑、走、拖來朗讀節奏,再讓學生加入歌詞朗讀節奏。
請學生示范,集體示范。
讓我們加上我們的小手,邊拍邊來讀一讀。
學生集體朗讀,請學生朗讀。
6、春天真美,郊外真美,讓人忍不住想唱起來。
(1)教師范唱歌曲,唱到最后兩句可以讓學生一起唱。
(2)跟著老師演唱歌曲。老師唱一句,學生唱一句。
(3)完整演唱歌曲。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師提問:唱著這首歌你的心情怎樣?(快樂、高興、興奮)
師:那你怎樣把你的快樂傳遞給大家,讓大家分享你的快樂?
學生回答:
1、可以通過歌聲來回答。(教師用兩種不同的唱法演唱,讓學生選擇)
2、用表情來傳達。
3、可以邊拍手邊唱。
教師組織用各種不同地方法來演唱。
7、讓學生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
8、請個別學生演唱。
9、跟著伴奏,為樂曲加上打擊樂器,加上動作演唱。
教師:老師感受到了小朋友們快樂,郊游的確是一件快樂的事,剛才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忍不住想跳起來,誰來表演為歌曲伴舞,下面小朋友為他們伴唱,伴奏。(打擊樂器演奏、學生加入動作表演。)
二、學習欣賞曲目《快樂的小熊貓》
師導入:我們歡樂的歌聲、歡快的舞蹈,引來了一只小熊貓,看它在干什么?
1、播放視頻
2、教師講解。
這是一首管弦樂曲,樂曲分為三個部分。
(散板、主題、主題變奏)
3、再次欣賞樂曲,學生欣賞老師講解。
4、教師總結
這首管弦樂樂曲是動畫片《熊貓百貨商店》的一個配樂片段,樂曲中運用各種不同的樂器去刻畫動物的性格,以生動的音樂語言塑造了活潑可愛的小熊貓和嘰嘰喳喳的小鳥等的音樂形象。讓我們再次欣賞《快樂的小熊貓》。播放視頻。
三、課堂總結
音樂無處不在,在山林間,在小溪邊,在馬路上、有了音樂電影、電視才更精彩,我們小朋友們的動畫片才更形象,如果我們平常多留心,你就會發現音樂真的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真的是很美妙、很神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演唱《火車開啦》
教學目標:
1、感受火車的音樂形象,體驗創造的快樂。
2、能夠用活潑歡快的'情緒,輕巧的聲音演唱歌曲。
3、讓每一名學生充分參與音樂活動,表達自己的情緒。
教學重、難點:
1、節奏XXX X –
2、游戲中的身體協調及合作
教具準備:
錄音機、課件、打擊樂
教學過程:
一、感受音樂形象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段音樂,我們一起來聽,你感受一下音樂描寫的是什么?你是怎么聽出來的?(火車)
出示火車圖片(幻燈片)
請學生描述火車的樣子
二、創編節奏
師:你們坐過火車嗎?(坐過)那你們體驗或觀察過火車的啟動過程嗎?請你們想一想,火車要出站時的情景(鳴笛、啟動、奔跑、飛馳)
師:請你們用手中的紙和筆來設計火車出站的過程,可以用任何的圖形和符號,然后說一說你的想法。
學生展示并說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把較好的貼在黑板上)
教師總結:老師把你們的設計總結一下(幻燈片)
X — — — │ X – X — │ X X X X │ X XX XX XX X│X XX XX XX X
嗚哐哐哐哐哐哐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
教師和學生一起模讀節奏,模仿火車的聲音。
三、節奏練習
師:火車出站以后怎么樣,(奔向很遠的地方),好,那我們來一起旅行好不好?(學生用聲音表現火車出站,教師彈奏歌曲旋律)
師:小朋友表現得真不錯,可是你們不覺得還缺點什么嗎?不夠歡快。(加點樂器)
節奏練習:X XX X│ X XX X│ X XX │ X — │
X XX │ X — │ X XX │ X ─ │
出示完整旋律: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斷,配上樂器。
表現:為音樂配上樂器。
四、學習歌曲
1、導入:小朋友們表現得真不錯,老師獎勵你們出國旅游好不好,我們一起去匈牙利看看,那里的小朋友在歡迎我們哪。請聽。
2、聽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緒與速度
3、讀歌詞:按節奏讀
強調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區別。
4、學唱歌曲:
師:這首歌曲的旋律我們已經很熟悉了,能隨著琴唱一唱嗎?
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樣的?(比較快)
情緒:你應用什么樣的心情演唱?(活潑歡快)
假如你是一名火車司機,你是什么樣的心情?(自豪)請你自豪的唱起來。
5、表現:
師:你們唱得真不錯,我們怎么樣可以使歌曲更加完美呢?
把學生的創編和樂器加上,使歌曲更加完整。
五、音樂游戲《開火車》
師:匈牙利的小朋友看到我們特別高興,他們希望和我們一起開著火車參觀匈牙利,你們說好不好?(好)
那你們會開火車嗎?(學生表現自己的游戲動作)
你們表演的真不錯,老師也會開火車,你們跟我一起開好嗎?
學習開火車動作腳: X XX X
左右左右
手腳搭配練習(播放歌曲)
師:我們一個人能表現火車嗎?(不能)那怎么辦?(很多小朋友搭上)
搭火車練習(播放歌曲)
師:好小朋友們真聰明,學的特別快,現在我們開始去匈牙利參觀了,在路上我們會遇到什么?(橋、花草、房子)
請幾名小朋友搭橋,另一部分學生扮演花草、房子。
師:各位乘客你們好,現在由北京開往匈牙利的火車馬上就要出站了,請大家做好準備嗚——音樂
六、欣賞音樂《剪彩波爾卡》
師:你們表現得真不錯,老師為了獎勵你們,送你一首樂曲,這是奧地利著名作曲家“愛德華斯特勞斯”為一條鐵路通車而寫的樂曲《剪彩波爾卡》。邊聽邊欣賞火車圖片。(播放音樂,觀看火車圖片。)
小結:
師:隨著科學技術的發達,火車也越來越先進了,現在的火車已經不冒大黑煙了,也越來越美觀,越來越輕巧了、速度也越來越快了。希望你們從現在起好好學習,將來當一名好的火車司機或者當一名火車設計師,設計出更棒的火車。下課。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4
《小鳥,獅王》:
教學目標:
1、喜歡聆聽小鳥與獅王等管弦樂曲,并能用自己的聲音或形體動作對音樂作出相應的反應;
2、學唱《什么動物出來玩》這首歌;自信地、有表情地參與創造表演。
教學重點:
學會《什么動物出來玩》這首歌曲。
教學難點:
讓學生根據歌曲重新創編歌詞。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準備:鋼琴、磁帶、獎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都喜歡小動物嗎?那你們都說說自己喜歡什么小動物?(學生發言)今天我就和小朋友一起去森林玩一趟,好,現在出發。
二、“森林探險”
1、歌曲復習。
師:小朋友,現在我們出發去森林做一次探險,你們注意呀,一路上會碰到很多動物,你們要仔細聽,猜猜是誰呀!好,下面我們唱著歌出發。
(1)演唱《兩只小耳朵》;
(2)律動表演《我快樂》。
2、聽音樂找動物。
師:現在我們來到了森林的中心公園,這里呀是小動物每天都要來集合的地方,現在他們都在朝這邊趕過來,你們仔細聽,第一個出場的是誰?
播放音樂,聽辯動物的聲音。(小鳥———輕松活潑獅子—————雄壯威武小貓———輕柔俏皮大象———低沉穩健烏龜—————笨重緩慢)
3、說說你們都聽到了什么動物?用動作模仿。
4、小組比賽,看誰說的多。
5、師:小朋友,你們說說在這些動物中,誰的聲音,誰的聲音最小呀?(小鳥和獅子)
6、欣賞《小鳥》。
師:這是一首選自童話音樂《彼得與狼》的選段,你們是不是感覺眼前仿佛浮現一只千姿百態的小鳥。
7、欣賞《獅王》。
師:這是一首選自《動物狂歡節》的選段,你們是不是感覺眼前仿佛浮現一只威嚴,令人恐懼的獅子?
三、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聽了很多小動物的音樂,你們還記得嗎?你們說說看都有誰呀?(放音樂,說動物),今天我把這些小動物請到了你們中間,你們看看是誰?
二、隨樂學唱
1、聽歌曲,找動物。
師:小朋友,你們仔細聽是誰來了?(小鳥,小兔,小雞)
2、模仿小動物。
師:你們想想他們都是怎么樣出來的`?(小兔——跳小鳥——飛小雞————跑)
3、隨音樂齊聲念歌詞。
4、歌詞接龍。
5、隨音樂演唱兩遍。
6、動作模仿。
師:請大家開動腦筋想一想,小動物會是什么樣的動作出來呀?
每個小組派代表上臺模仿表演。
7、隨樂表演。
師:小朋友,請你們把動作和上音樂一起來表演吧!
8、集體表演,評選出的給予獎勵。
三、即興創編
1、歌詞創編。
師:剛才我們請了三個小動物,后面還有一些要出場,你們看是誰?(袋鼠,蝴蝶,小馬)你們能給他們編一個歌謠嗎?
(1)自由創編;
(2)小組推薦代表上臺表演。
2、評價表揚。
師:小朋友,你們也可以將自己喜歡的動物請到我們的課堂上,你們自己來演唱吧!
師:下面,請小朋友加上動作來表演自己請的小動物,看誰的動作最有新意。
四、課堂評價
五、課堂小結
師:今天同學們請了很多小動物來我們課堂,下節課大家帶給更多小動物來表演,我們看誰的表演更有新意,好的下課。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5
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2、能在音樂劇中表演《小青蛙找家》中擔當一個角色,邊唱邊進行表演。
3、向學生進行愛護青蛙、保護環境的教育。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小青蛙找家》及音樂劇表演。
教學重點:
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同等的表演機會,并體驗到與他人合作表演的快樂。
教學難點:
注意引導學生用輕聲念白,像唱歌一樣念白。
教學準備:
與教材配套的多媒體教學光盤,小青蛙的頭飾、頭巾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猜猜這是什么小動物?(猜小青蛙的謎語)
小青蛙是一道很好吃的菜嗎?(不是),為什么?(因為它是專門捉害蟲的,保護莊稼,是要受到人們保護的,我們都不要吃它)。
老師講述小青蛙找家的故事。
二、教唱新歌
1、老師示范演唱、演示
2、采用全曲聽唱法與分句聽唱法相結合的方法教唱歌曲。教師教唱全曲時,可引導學生邊聽琴邊擊拍。如,第一拍擊掌,第二拍雙手拍腿,這樣有利于學生較早獲得歌曲的整體印象,把握念白部分的節奏,防止學生在較長的念白中越念越快。另外,念白時學生容易激動而導致喊叫式念白,注意引導學生用輕聲念白,像唱歌一樣念白。
3、老師講述歌曲處理要求:
第一句描繪了幾只小青蛙四處找家的情景,演唱時要唱得輕快活潑;第二、三句的念白時的聲音要自然明亮,具有節奏的韻律,切忌喊叫。第四句表現了小青蛙找到家的'快樂心情,要唱得親切歡快,充滿安全、幸福之感。
4、生根據老師講的要求完整地唱兩遍。
三、音樂劇表演:
為了讓每一個孩子都得到同等表演的機會,將同學分成幾個組,以分組表演為基本組織形式,每組5—8人一組,擔任的角色由學生自報。
在一組學生中,由一個學生扮演媽媽,用頭巾作媽媽的服飾,用小椅子作為“家”的標志。第一句,一群活潑可愛的小青蛙以蛙跳動做出場;第二、三句各自作蛙跳動作向四面散開尋找“家”,青蛙媽媽則四處張望,呼喚小青蛙快回家;第四句小青蛙聚集到“家”的周圍,然后與青蛙媽媽快樂的在一起。
在表演時,先安排各組自主表演,給孩子們充分的時間自己創造角色,體驗表演的樂趣;然后再相互觀摩,分組論流表演,相互評價,相互學習。在評價中要提醒學生觀察表演者是否有情緒變化,即由焦急不安→快樂幸福。最后還可以進行分組自主表演,以此來觀察學生通過觀察評價,相互學習,不斷提高的效果。
四、小結、結束。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07-19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01-17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05-15
音樂上冊教案01-14
小學音樂一年級上冊《口哨與小狗》教案06-11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精選15篇)02-08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5篇)01-19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5篇01-18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1-14
一年級音樂上冊教案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