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麻雀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麻雀,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麻雀1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15個生字,學會其中12個;理解“野物、分明、蓬起、絕望、拯救、安然”等詞語的意思。
2、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重難點:
掌握課文生字新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課前板書課題:麻雀,最好在課題旁貼一幅麻雀的圖,目的是營造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導語:(教師邊指板書邊說)麻雀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種鳥,它給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樣的呢?請你用一兩句話描述一下。(學生自由發言,只要學生講的符合實際,教師就要及時給予肯定,可以根據學生的發言導學,如:你的觀察能力真強。你的知識真豐富,我很欣賞你。等等)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9課《麻雀》,來欣賞作家筆下的麻雀是怎樣的。這篇文章的作者是俄國杰出作家屠格涅夫,今天就讓我們隨著作者屠格涅夫回到故事發生的地方。
二、學習新知
1、自學字詞,掃清障礙。
(1)初讀課文,看書后生字表自學生字新詞。
(2)小組交流:學會了哪些生字新詞,用什么方法學會的。
2、教師檢查
(1)指讀生字,并說說讀字音時有哪些需要注意
嗅、撼、奈、絨、軀、拯、幼、渾、啞、搏、龐、愣
(2)注意訂正以下字的讀音:(教師出示兩種讀音,學生進行選擇)
(3)說說如何記住生字的字形。
拯:右邊是丞,丞字的第五筆是“捺”,不是“點”;另外還要注意最后一筆“橫”不要丟掉。
龐:“廣字頭”下面是“龍”字,切記不要丟掉撇,寫成“尤”。
(4)分段指讀課文,檢查字音的掌握情況。
(5)自讀課文,記住字音字形,結合課文進一步理解詞義。
野物——這里指野生動物。
分明——非常明白的意思。
蓬起——指散亂地豎起。
絕望——毫無希望。
拯救——救助、搭救的意思。
安然——安安穩穩的樣子。
3、自學嘗試,自悟自得。
自學提示:
(1)自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中都出現了誰?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2)自讀課文時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標示出來。
隨學生發言教師板書:
老麻雀小麻雀獵狗
獵人
4、質疑疏疑,初步解疑。
學生提出自學中不懂的問題,較容易的問題邊提邊由學生解答。較難的問題疏理后放到下次課導讀時解決。
5、簡要總結。
6、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牢固掌握。
(2)讀課文,進一步理解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附: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夠針對問題展開討論,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體會“……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它飛了下來。”所表達的意思和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了解課文內容,體會老麻雀的愛子之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老麻雀的愛子之情。
教學難點:
能夠針對問題展開討論,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體會“……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它飛了下來。”所表達的意思和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在老麻雀、小麻雀、獵狗與獵人之間發生了一件動人的事。(邊說邊板書:同上節課板書)
誰來簡單地說說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學生回答:描述的是老麻雀在獵狗面前奮不顧身地保護小麻雀,使得它免受傷害的故事。)
過渡:上節課同學們還有……問題不明白,這節課我們帶著問題來深入地學習課文。
二、學習新知
1、默讀課文,你認為哪些地方的描寫最感動你,就動筆畫一畫,并在邊上加批注。
2、小組交流,互議互得。
在自學的基礎上與小組同學交流,你讀懂了什么,把不懂的問題提出來與小組同學討論討論。
3、班級匯報,梳理脈絡。
(1)通過自學和小組交流,你們對文章的理解一定更深了,下面開始匯報。匯報方式不拘一格,可以把你感受到的,通過讀表現出來,還可以通過重點詞句的分析談你的理解。
重點理解:
①獵狗要吃的是一只怎樣的小麻雀?課文是怎樣把小麻雀寫具體的。談談你的感受。
我順著林陰路望去,看見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無可奈何)地拍打著翅膀。它嘴角(嫩黃),頭上長著(毛發),分明是(剛出生)不久,從巢里掉下來的。
學法:
A.如果學生自己談到這里,老師要引導學生深入地理解,如果學生沒有找到這個點,老師可以隨著課文的進行提出來。學生先從老麻雀救小麻雀入手,待學生理解了這部分后,老師可以引導說:“老麻雀在兇猛而高大的獵狗面前,奮不顧身要保護的是一只怎樣的小麻雀?課文是怎樣把小麻雀寫具體的。談談你的感受。”
B.重點理解括號中的詞語(可以根據詞義理解,也可以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體會小麻雀的稚嫩幼小,尚無自救能力,使人產生同情之心。
板書:同情
C.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②面對有著如此稚嫩生命的小麻雀,獵狗嗅過之后,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在這危急關頭,老麻雀怎么做的?
突然,一只老麻雀從一棵樹上飛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毛發,絕望地尖叫著。
學法:
A.句子的`引入同上例。分析時視學生實際情況而定,也可根據思考?練習中括號中的問題來回答。
B.體會“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形象地表現出老麻雀飛落時動作之快,用力之猛,反映了老麻雀著急、緊張的心情,也顯示了它的勇敢。體會“扎煞起全身的毛發”可以做動作比一比,也可以結合實際說一說;“絕望地尖叫著”老麻雀對自己能否擋住獵狗沒有把握,但仍盡力尖叫保護自己的幼子。“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它飛了下來。”這句話中的強大力量就是“愛”,此處放手讓學生展開討論,可以理解成“母愛”,可以理解成“親情”,也可以理解成“愛”。以上幾句使人從內心深處產生對老麻雀的敬佩。
板書:敬佩
C.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③“愛”的力量是巨大的,結果怎么樣呢?齊讀最后兩個自然段,回答問題。
板書:喚回
(2)總結課文,梳理脈絡。
文章1、2、3自然段講了獵狗發現掉在地上的小麻雀,4、5自然段講在小麻雀即將遭到不測的時候,老麻雀奮不顧身地從樹上飛下來保護小麻雀,表現了老麻雀的愛子之心,也正是它的愛,保護了小麻雀。6、7自然段講獵狗愣住了,慢慢地后退。在整個故事發生的過程中“獵人”先是同情小麻雀,繼而敬佩老麻雀,最后喚回獵狗,保住了小麻雀的生命。
三、布置作業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讀一些描寫人與動物的文章。(老師可以視班級的實際情況,推薦相關文章)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麻雀2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認讀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在朗讀中了解課文內容,體會集體的力量大,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談感受。
3、情感、態度、價值觀:
讓學生認識到團結的力量大。
重難點、關鍵
(1)認識12個生字,書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遇事發揮集體力量。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讀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導入:
一、激趣導入: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讀文識字,分組學習。
(1)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讀準字音。
(2)組內交流識字情況。
(3)把文中難度的句子多讀一讀。
2、開火車讀生字,要求學生讀準字音
3、出示詞語,學生開火車認讀
麻雀、唧唧喳喳、俯沖、叫喚、驚慌失措、
草垛、石頭縫、暈頭轉向、查一查
4、出示帶生字的句子測讀
5、指名朗讀課文,學生找出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解決。
6、齊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
1、出示要寫的8個生字,學生讀準字音。
2、給這些生字組詞。
3、學生記字。
4、教師重點指導一下字的書寫。
5、教師范寫,學生書寫。
6、評價書寫
四、作業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生字復習
2、學習新課
1)、學生自由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故事。
2)、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出示詞語。“蹦蹦跳跳、嘰嘰喳喳”學生練習說類似詞語。
(2)齊讀第一自然段,練習用“一邊……一邊”說話
3、學習課文“雀鷹在天上打旋……齊下手跟它干”這部分。
(1)自由朗讀這一部分,雀鷹打旋的時候看到了什么?
(2)雀鷹看到又圓又壯的麻雀它想干什么?
(3)麻雀看到雀鷹它們是怎么說的.?
(4)齊讀這一部分。
4、學習“可是等到雀鷹真的飛來了……各顧各”。這一部分
(1)看圖圖上畫的什么?
(2)自由讀
(3)指導朗讀
(4)造句“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說話
(5)朗讀這一部分
5、學習“剛才雀鷹往下飛時……查查少誰”這一部分。
(1)麻雀從開始的其下屬到后來的驚慌失措,亂了陣腳,而它們敵人雀鷹又是怎樣表現的呢?朗讀這部分。
(2)當雀鷹看到麻雀們擺開架勢的時候,它是怎樣表現的呢?它心里想些什么呢?
(3)當他看到麻雀呼啦一下散了伙,它心里有會想些什么?
(4)最終的結果怎樣呢?
(5)指導朗讀
(6)齊讀這一部分。
三、總結全文
1、齊讀全文。
2、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法?試著給大家說一說。
3、你想對這群麻雀說些什么呢?它們要吸取這樣的教訓呢?請你告訴它們。
四、作業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麻雀】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麻雀》教案02-07
小學語文教案:《麻雀》01-08
《麻雀》語文教案08-24
小學語文教案:《麻雀》精選9篇01-08
小學語文教案:《麻雀》(通用15篇)08-01
小學語文教案《麻雀》(通用15篇)10-19
《麻雀》的教案08-15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麻雀教案05-18
《麻雀》的教案及說課稿08-15
麻雀的教案范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