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教案細胞核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集合]高中生物教案細胞核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生物教案細胞核,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描述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
過程與方法:說出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結果,說出細胞分裂與細胞生長的關系。
情感、態度、價值觀:關注細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癥等方面的價值。
教學重點: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
教學難點: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結果。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先復習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再從練習題中導入:一個小小的受精卵如果變成像我們這么大的人?從一粒種子到一顆大樹,小魚到大魚,小寶寶到成人,主要是我們身內的細胞發生了什么變化?
學生活動:學生從練習題中思考問題,思考細胞在我們的身體變化中發生的變化。
二、講授新課
(一)、細胞的生長
1細胞生長----細胞體積的增大
2細胞分裂----細胞數目的增多
(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的過程)。
細胞的生長:新長出的細胞體積都很小,通過不斷從周圍環境中吸收營養物質,并且轉變成組成自身的物質,體積逐漸增大,但細胞不能無限制地增大,一部分細胞長到一定大小,就會進行分裂。
(二)細胞的分裂
出示細胞的分裂過程(示意圖)
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分裂時,細胞核先由一個分成兩個,隨后,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各含有一個細胞核。最后,在原來的細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植物細胞還形成新的細胞壁。一個細胞就分裂成為兩個細胞。
在沒有示意圖的情況下再讓學生復述細胞分裂的過程。
(三)細胞分裂時染色體的變化
在細胞核里面有染色體,染色體的變化是怎樣的?舉出果蠅的例子:原本8條,分裂成4條,再2條?
那怎樣才能使分裂后的染色體數量與分裂前相同?
染色體在細胞分裂時數量上先加倍,再進行分裂,從而保證它分裂后的數量與分裂前一樣。像人的染色體是46條,加倍后是92條,細胞的染色體在分裂時兩個細胞的染色體數量是平均分配的,就是一個細胞有幾條?
得出的結果是:
1、兩個新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相同。
2、新細胞與原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相同。
結論:新細胞和原細胞所含有的遺傳物質是一樣的。
三、小結
提問:生物體的生長包括哪兩部分?(注意:細胞分裂后的染色體形態、數目相同。)
1、細胞的生長
(細胞體積的增大,細胞不能無限地長大)
2、細胞的分裂
(細胞數量的增多)
四、練習
1、生物體由小長大,是與細胞的_______和_______分不開的。
2、細胞分裂的步驟應該是()
①細胞核分裂成兩個
②②細胞質分成兩部分
③在細胞中形成新的細胞膜
A、①②③B、③②①
C、③②①D、②③①
3、細胞分裂的結果,新細胞與原細胞的染色體數目相同,這說明()
A、DNA分子的數量沒有發生改變
B、DNA分子的數量可能會改變
C、所含的遺傳物質都不相同
D、新細胞內的遺傳物質已經加倍
4、細胞不斷地從周圍環境中吸取營養物質并轉變成自身的物質,體積逐漸增大,這就是細胞的()
A、分裂B、生長C、成長D、分生
進一步探究:
如果細胞不按規律地分裂,會有什么結果?指導學生自學書本P60,解決問題:
1、什么叫癌變?
2、癌變如何導致的?
如何預防癌變?
教學反思:
對于細胞的生長,學生易于理解,但對于細胞如何進行分裂,怎樣由一個變成兩個,學生的概念還比較模糊,在這方面可以用課件把每個步驟分解,讓學生有一個感性認識,對于細胞分裂的步驟有的學生還會弄混,應反復對這一問題進行復習、練習。對于染色體先加倍后再分裂這個概念,如果直接傳授,學生雖然接受,但很不理解,對于這一問題我的做法是:先讓學生思考,分裂時人的染色體是不是由46條分裂成兩個含有23條染色體的細胞,然后分裂成12.5條的染色體?學生對于這個問題產生了疑問,覺得不應該是這樣分裂的,對于如何分裂后還保持每個細胞46條染色體,學生想到可以先把染色體的數量加倍,再進行分裂,這樣分裂后每個細胞的染色體數量就跟原來的一樣了。用這個方法啟示學生,讓他們自己找出方法,這樣學生學得快,也記得牢。對于這節課的細胞為什么不能無限量地生長這個問題我沒有詳細講,因為如果按照書本用籃球和乒乓球的表面積和體積相比的差異而得出細胞不能無限量地長大,這個問題學生很難理解,現在還沒有想到更好的方法讓他們理解為什么細胞不能無限量地生長,覺得很遺憾。
【高中生物教案細胞核】相關文章:
高中生物教案細胞核01-08
細胞核教學反思04-10
高中生物教案12-07
高中生物的教案12-15
高中生物教案06-27
高中生物教案12-18
高中生物教案:ATP08-20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12-18
關于高中生物教案11-24
【熱門】高中生物教案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