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教案:正方體的認識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教案:正方體的認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目標
1、認識正方體的特征,理清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2、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正方體、掌握正方體的特征。
3、通過觀察比較,理清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聯系與區別
4、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認識正方體的特征。
教學難點
理清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聯系與區別。教學方滋一觀察法比較法
課前準備教師準備:正方體教具課件
學生準備:正方體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回憶長方體的特征,請學生用語言進行描述。
2、操作:同桌交流,分別說出長方體的棱在哪里?有幾條棱,這些棱可以分成幾組?相交于同頂點的3條棱叫做什么?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一種特殊的立體圖形。引出課題。
二、課前檢測
布置任務:
1、學生自査、互査預習單。
2、預習存疑,二次探究。
3、通過預習,你收獲了什么?還有哪些疑問?
針對課前預習的預習單進行簡單的梳理,并讓全班同學互相解決預習中存在的問題,教師適時引導。師:看來大部分同學預習得都非常棒!不會的同學也不要灰心,接下來就更深入地探究吧
三、探索新知
1、探索正方體的特征。
導思:正方體具有什么特征呢?我們在研究時應該從哪方面思考呢?[應該從面、棱、頂點這三個方面思考]
合作學習。學生根據手中的正方體學具,小組合作探究。集體交流,并匯報
甲組:正方體有6個面,6個面都是正方形,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板書]
乙組:正方體有12條棱,每條棱的長度都相等。[板書]
丙組:正方體有8個頂點。[板書]
請學生到講臺前,手指正方體學具,按“面、棱、頂點”的特征有序地數一數,摸一摸,其他同學觀察思考。
師:怎樣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正方體呢?
2、教學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聯系與區別。老師出示一個正方體教具。
師:它是不是一個長方體?[學生充分討論,集體交換意見。]
甲組:這個物體的6個面都是正方形,它不是長方體
乙組:長方體的6個面是相對的2個面的面積相等,而這個物體是6個面的面積都相等,所以我們也認為它不是長方體
丙組:我們組有不同的意見,因為我們認為它的6個面雖然都是正方形,不是長方形,但是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它的12條棱也包括每組4條棱的長度相等;6個面的面積都相等,也包括相對的2個面的面積相等這些條件,所以我們認為它是長方體。
教師小結: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長方體中包含著正方體。
師:我們把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叫做正方體或者立方體。
四、當堂檢測
1、[教材P20做一做]
2、[教材P212練習五第5、8題]
五、課堂總結
1、正方體是由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所有的棱長度都相等。
2、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六、課后作業
【小學數學教案:正方體的認識】相關文章:
數學教案-正方體的認識08-16
數學教案-認識正方體08-16
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正方體》06-14
正方體的認識08-16
認識正方體08-16
數學教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08-16
數學教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初步認識08-16
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08-16
小學數學教案倒數的認識08-23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