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蒸發》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物理《蒸發》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中物理《蒸發》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知道蒸發是發生在液體表面的汽化過程,認識到蒸發會吸熱。
2.通過討論探究蒸發時物體溫度變化的過程,提高觀察歸納總結的能力。
3.通過本節課,發現學科知識和生活的實際聯系,提高學習物理、探究物理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蒸發是汽化的一種,蒸發會吸熱。
【難點】通過生活實例理解蒸發的探究過程。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展示清凈:干燥的土地,詢問學生土地上面的水都哪里去了。學生回答水都被曬干了。
教師進一步提問:這種現象包含了水的哪種物態變化?引發學生思考,導入新課。
(二)新課講授
1.蒸發是汽化的一種形式
學生已經知道沸騰是一種汽化的形式,教師帶領學生回顧沸騰的相關知識,并提問,灑在地上的水,晾曬的衣服上面的水,也消失不見了,說明變成了哪種物態?
學生通過對以往舊知識的回顧,可以得到變成了氣態。
教師追問:這種物態變化,和之前的沸騰都是汽化,它們二者之間有哪些區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根據生活中的現象來回答這個問題。
學生小組討論后總結:二者的區別在于,蒸發只發生在表面,而沸騰在液體各處都能發生;蒸發在低溫下也能發生,沸騰需要高溫。
教師肯定學生的回答,并總結,這種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氣化現象叫做蒸發,蒸發只發生在物體表面,蒸發和沸騰是氣化的兩種形式。
2.蒸發會吸熱
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活動,把提前準備好的醫用酒精涂在手背上,說出手背有什么感覺。學生通過活動可以得出,手背有清涼的感覺。
之后進行演示實驗,把酒精反復涂在溫度計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看看溫度計的示數有什么變化?再做一次,不涂酒精用扇子扇會有什么變化?學生能夠通過觀察可以看出第1次實驗溫度計示數有明顯下降,第2次則沒有。
組織學生自主探究蒸發有什么樣的特點,學生可以得出蒸發會吸熱。接著追問學生生活中哪些現象能夠得出蒸發會吸熱,學生可以回答出,人游泳之后從水中游泳或者洗澡之后身體潮濕,更容易感覺到冷,教師對學生的回答表示肯定。
(三)鞏固提高
通過生活的案例,分析加快蒸發速度的'方法,請學生根據實例來分析。
(四)小結作業
1.小結:教師總結本節課的重難點。
2.作業:找出生活中更多液體蒸發的案例。
四、板書設計
《蒸發》答辯題目及解析
一、說一下增加蒸發速度的幾種方法?
【參考答案】
增大液體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增大空氣流速;升高溫度。
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謝謝考官。
二、為什么要采用到了小組討論的方法?
【參考答案】
我采用形式,既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動手能力,使學生對本節課產生興趣,同時也可以養成學生觀察和思考生活中現象的習慣。
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謝謝考官。
三、為什么多次聯系實際生活?
【參考答案】
這種方式有助于學生掌握知識的結構體系及內在聯系,也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知識來源于生活,并且會應用于生活。
初中物理《蒸發》教案2
教學目標
a.知道做功可以使物體的內能增加或減少的一些實例
b.知道可以用做功來度量內能的變化
c.能用做功和內能的改變關系解釋摩擦生熱等與內能有關的常見物理現象
d.知道內能與功的單位相同,都是焦耳
教學建議
“做功和內能的改變”教材分析
分析一:本節內容先由一系列生活事例、實驗說明做功可以使物體內能增加和減小,然后上升到理論高度,進一步說明做功與內能改變的關系,并指出功和能具有相同的單位,最后又以思考題的形式鞏固所學知識.
分析二:本節內容一方面從生活實例入手分析,另一方面從功能關系理論分析,較好地說明了做功是如何改變內能的.
“做功和內能的改變”教法建議
建議一:做好演示實驗和與生活實際相聯系是使學生學好本節內容的關鍵,因此要準備好實驗.另外為了學生比較好理解實驗,得出結論,在實驗前最好引導學生復習內能變化與溫度的關系.
建議二:做功不是改變內能唯一的途徑,熱傳遞也能改變內能,因此只有做功,而無熱傳遞時,做功多少才等于內能改變量,在講解過程中不要忽視這一前提.
建議三:由于生活實例很多是做功使物體內能增加,所以學生較容易認為做功能使物體內能增加,往往忽視它也能使物體內能減少,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要注意做好實驗2,并提前滲透一點能的轉化與守恒的思想.
建議四:在壓縮空氣點火實驗過程中,要注意用力迅速壓縮,若第一次未點燃,可重復實驗一次.注意每次實驗前要向玻璃管內注入新鮮空氣,以保持氧氣的含量.另外,乙醚的含量要適中,要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
課題
做功和內能的改變
教學重點
知道做功和內能變化的關系
教學難點
做功的物體本身的內能減少
教學方法
實驗、講授
教 具
壓縮空氣點火裝置、廣口瓶、兩用抽氣打氣筒
知識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復習內能變化與溫度的關系
一般物體溫度升高,內能增加;溫度降低,內能減少
二、做功可以使物體內能增加
實驗:壓縮空氣點燃棉花
三、做功的物體本身的內能減少
做實驗2
四、內能與做功的關系
甲對乙做功,甲的`內能增加,乙的內能減少.
在只有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條件下,內能改變量等于做功多少
內能和做功的單位都是焦耳
五、作業
P-18頁1、2
引導
做實驗
引導
引導學生:做功能使物體內能增加,能不能使物體內能減少?使誰的內能減少?
做書本上的實驗2
分析、講解
回憶、復習
觀察實驗現象
分析實驗說明做功可以使物體內能增加
舉生活中類似的例子
(如摩擦生熱;錘子錘鐵釘,鐵釘溫度升高)
類比思考問題
觀察實驗現象,并分析
探究活動
調查在生活實際中有哪些事例是利用做功改變內能的?
【初中物理《蒸發》教案】相關文章:
汽化之蒸發 —— 初中物理第一冊教案08-17
九年級物理《蒸發》說課稿08-12
蒸發08-17
蒸發說課08-17
蒸發教學實錄08-17
蒸發的教學設計08-17
汽化之蒸發08-17
初中物理的測量教案08-03
初中物理力的教案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