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小學三年級美術教案優秀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美術教案優秀,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三年級美術教案優秀1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利用皺紙團包的各種造型的作品,引導學生對立體造型藝術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學生根據想象,創造,將皺紙團包成各種簡單的外形,并嘗試將制作完成的皺紙團粘接組合成不同造型的小藝術品。
3、引導學生欣賞藝術家的雕塑作品,提高學生進行立體造型藝術設計制作的興趣,培養學生對造型藝術的理解能力。
重點難點:
1、是否發解掌握各種立體造型的構建方法及簡單的構建原理。
2、能否熟練的運用"團""包"的方法,制作一件立體的紙作品。
3、整個教學是否有利于培養學生對立體造型藝術的閃趣。
4、在美術教學中。如何利用不同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教師用課件展示藝術家創作的各種立體雕塑,并引導學生欣賞。
2、在欣賞藝術家創作的各種立體雕塑的圖片或照片的同時,教師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自己對大師作品的理解。
(學生學會欣賞立體造型藝術,了解立體造型藝術基本的構建原理。)
二、發展階段
學生大膽想象,創造,用皺紙團包各種簡單的造型,選擇幾個造型進行粘貼組合,采用"團","包",的方法,每人制作一個紙立體造型或小組集體創作一組紙立體作品。
1、組織小組討論,嘗試,將皺紙揉,團,包豐各種造型的.方法。
游戲:比一比,賽一賽,哪組團包的造型最多。
2、利用皺紙團包各種造型時,引導深長注重抓住各種物體的外形特征,要求學生所選擇的造型的外形應以簡潔,形象為主。
3、利用制作好的各種皺紙團造型組合立體造型時,著重講解粘貼:各個皺紙團包造型間的大小變化。粘貼接觸面的大小,整個立體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細部的刻畫。
4、學生在制作過程中,教師要巡回指導,對優秀作品要及時的表揚。
三、課后拓展
1、集體采用皺紙團包的方法與彩泥設計組合成一組立體造型的作品,展示在自己的班級或專用教室內。
2、學生用舊報紙制作的團包的紙立體作品,再根據學生個人的喜好,用水粉色或丙烯顏料,將其涂上不同的顏色。
板書設計:
包團紙工
小學三年級美術教案優秀2
教學目標:
1、了解棋的種類,引導學生發揮豐富的想象力,制作形象生動的立體棋子,設計并繪制一張完整的游戲棋盤。
2、培養綜合運用材料的能力和有條不絮的辦事能力,并在活動中能盡情投入。
3、讓學生體會藝術與生活的統一,提高學生審美評價能力。
教學重難點:
了解棋的種類,并能繪制一張完整的游戲棋盤。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展示棋類,了解歷史
1、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不同種類的棋。
2、你知道下棋的歷史嗎?請你與同桌說一說。
三、理解鞏固
1、你玩過哪些游戲棋?它們的棋子是什么樣的?
2、今天我們來變一個魔術,使平面的游戲棋子立體起來。
3、請同學們思考怎樣使棋子立體起來。先與同桌交流,后動手試著做一做。
四、抓住特征制作棋子
1、引導學生注意主體材料和裝飾材料的配合,表現出對象的特征。
2、四人小組合作完成。
3、教師巡回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學生,給他們提建議。
五、交流評價
1、欣賞同學做得較美觀的棋子成品。
2、你認為哪位同學設計的.棋子最漂亮?說說你喜歡他的原因。
3、還可以用什么方式、什么材料來裝飾這些棋子,使他們變的更美觀,更討人喜歡。
六、延伸鼓勵學生進行課后社會調查,去發現身邊的民間故事、歷史,還有什么有趣的民間事物讓你感興趣,試著跟同學、朋友說一說。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觀察、體驗
1、請你們看到書上的四個棋盤,找出你最喜歡的一個與同桌或前后桌試著玩一玩。
2、這個棋盤有趣嗎?它包括哪些部分?
A、新穎的主題
B、曲折的路線
C、巧妙的關卡
D、設定起點終點
3、棋盤上最醒目的是哪部分?(路線)它是如何分布的?
4、每個棋盤的主題(內容)是什么?你能很順利的通過到達終點嗎?為什么?(中間設了懲罰關和獎勵關)
三、畫棋盤指導學生合作畫出路線、關卡、起止點、背景。用色要考慮對比。
四、玩棋
1、向同桌介紹你設計的棋盤,請他給你提些建議。
2、在四人小組中挑選一副你們最喜歡的棋盤,然后在組內試著下這盤棋。
教學反思:
《我們來下棋》,這是湖南美術出版社三年級下冊的課程。本次活動根據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課程設計上充分抓住學生的興趣,層層深入。活動中教師邊畫邊講,充分表現了扎實的繪畫基本功。老師的現場繪制大大提高了學生參與設計棋盤的積極性。課堂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教師的引領讓學生了解了關于“棋”的更為廣泛的知識。最后一環節的延伸、總結,更是幫學生進行了制作方法的歸納。既有引導、示范,又不限制學生們的創作思維。最后呈現的作品一定是豐富多彩,富有個性的。
小學三年級美術教案優秀3
一、教學內容:
《你喜歡哪個手提袋》
二、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制作手提袋的實踐中學習準確地掌握裁剪、折、粘等紙工制作技巧。
2、運用已掌握的圖案技能裝飾手提袋。
三、教學重點:
在制作手提袋的實踐中學習準確地掌握裁剪、折、粘等紙工制作技巧。
四、教學難點:
掌握裁剪、折、粘等紙工制作技巧,特別是學習袋底的折疊方法。
五、教學教具:
手提袋、示范用圖等。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闡明課題:
出示手提袋在日常生活及商品經濟中應用的.廣泛性。闡述“教材分析”中所歸納的三類手提袋。
二、講新課:
指導學生欣賞課本本上的圖片,說明手提袋的共同特征:
袋口、袋身(包括裝飾圖)、提手。
三、制作方法:
講授用紙折疊和粘貼袋子的過程,引導學生看懂課本所示制作步驟的圖意。教師逐步示范,特別是在袋底的折疊上,多次演示,讓學生看懂。折疊好后粘貼牢固,穿上提手繩子,完成制作。
四、學生制作:
完成手提袋的折制成型。
五、布置學生下一節課帶備繪畫材料或剪裝飾所需的用具。
第二課時
一、教師以實物為例,講述對手提袋的進行圖案裝飾的設計。
圖案裝飾的方法:
手提袋的美化裝飾應以簡練大方、主題突出為原則,因手提袋使用的是一件流動的藝術展覽品,如內容過于繁雜細膩,便達不到宣傳效果。
課本中的學生作品都是以單個(人物或動物等)物象為題材的。具體的形式可用剪貼(如課本中的機器人)、剪紙(如課本中的民間紋樣),以可是繪畫的。
在設計圖案之前,應考慮為手提袋涂上一種底色,給它繪制或貼制什么圖案。在裝飾圖案繪(剪)制好后可加上一些裝飾線和與用途有關的文字,加強主題的宣傳效果和裝飾特點。
二、學生繼續作業:
學生為手提袋作裝飾,穿上手提繩子,完成制作。
三、教師講評:
在手提袋內放上幾本書,學生提著慢步走過講臺,看誰制作的手提袋實用美觀,學生共同評議。
七、板書:
小學三年級美術教案優秀4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和掌握設計、制作窗戶的方法。
難點:學生如何巧用材料制作出奇特的窗戶造型。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多種材料制作的造型奇特的窗戶作品;
學生:彩筆、剪刀、膠水、各種紙材、橡皮泥等。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月光從此入屋來,兩手推開空氣鮮。雖在墻上不是門,好比眼睛賽心靈。”(謎底:窗戶)
2、窗戶的作用是什么?
3、引出課題。
(設計意圖:為引出課題,我用謎語導入,結合一年級學生活潑的天性,創設情境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發展階段
1、說一說:你見過什么樣的窗戶?(材質、造型、色彩、裝飾等)
2、用什么基本形可以概括這些窗戶的外形特征?
3、欣賞世界各地不同風格的建筑和不同造型的窗戶,說一說:你最喜歡哪種風格的窗戶,為什么?
4、欣賞課本中中國古典風格窗戶的藝術美。
討論:
①這種窗戶可以使用什么方法進行制作?(鏤空)
②這些鏤空的圖案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對稱、造型奇特)
5、教師在投影儀下示范并講解鏤空的技法:
①在卡紙上畫出窗戶的基本結構草圖。
②添畫細節。
③用剪刀沿輪廓線剪。
④將圖案之間的部分剪下。
⑤貼在一直卡紙上。
⑥剪出一個窗花圖案進行裝飾。
6、思考:
①如果你是建筑設計師,你想為你的建筑設計出什么造型的窗戶?是用什么材料、通過什么方法來制作多彩的窗戶?
②除了使用卡紙、還可以用什么材料來制作窗戶?還可以用什么裝飾手法讓窗戶變得更美觀?
三、創作要求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結合所帶材料制作奇特的'窗戶。
四、作品展示,評價 。
說一說:自己設計的窗戶的構思與創意。
評一評:你喜歡哪個同學的作品?他的作品中的哪些部分值得我們學習,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怎樣改進?
小學三年級美術教案優秀5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簡單的攝影知識
2、指導學生模仿記者進行采訪活動,了解美術記者的工作內容和具體的工作流程。
3、引導學生通過簡單的策劃,采訪,編輯和展示活動,感受美術記者工作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評價建議
1、是否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的各個過程,敢于進行拍攝和采訪實踐,并樂于與他人合作。
2、是否能夠掌握照相機的基本操作方法,拍出符合采訪內容,有初步構圖意識的作品。
3、是否對資料整理,編輯,展示工作產生興趣,能在某一環節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教學實施建議
一、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必要的攝影和采訪工具,圖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
2、學生分組準備采訪的內容以及相應的器材。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做好深長分組采訪的組織工作。
導入此課的內容,傳授美術記者的工作過程和具體要求。
教師可先讓學生欣賞一些圖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激發學生強烈學習興趣。
2、發展階段
教師講述簡單的'攝影知識,以清晰的演示說明怎樣進行攝影,怎樣進行采訪活動。要注意消除學生對攝影實踐的懼怕心理。
要講清照相機上常用部件的操作按鈕的名稱及功能,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可以讓學生先模擬使用一下照相機。
教師組織學生分組,組員共同擬訂采訪內容及活動計劃。
學生分組按計劃進行采訪和攝影活動。
按照計劃內容對采訪記錄資料,照片資料進行整理編輯。鼓勵學生通過集體構思設計,選定喜愛的色彩和排版形式,利用各種材料工具,制作出一幅生動有趣的,圖文并茂的主題性展示作品。
在作業過程中要激勵學生大膽,自由地創意和制作。
作業完成后讓學生進行互相評價,欣賞其他同學的作品。
3、收拾與整理
指導學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環境整潔。
三、課后拓展
1、鼓勵學生積極地尋找進行拍攝,采訪實踐的機會,去創作更生動有趣的形象,報道展示更有意義的事物
2、利用模擬活動培養學生多方面具體能力的方法研究。
3、指導學生如何利用某一主題或活動去發現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研究。
【小學三年級美術教案優秀】相關文章:
(優秀)小學美術教案優秀11-21
小學美術優秀教案11-11
小學美術教案【優秀】07-05
【優秀】小學美術教案07-05
[優秀]小學美術教案07-05
小學美術教案(優秀)07-05
(優秀)小學美術教案07-05
(優秀)小學美術教案07-06
《小學美術》優秀教案10-14
(經典)小學美術教案優秀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