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小學美術教案優秀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優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美術教案優秀1
教材分析:
本課在教學中應突出游戲性和趣味性,讓學生在玩與交流的探索中,增強自己的想象力表現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教學目標:
1、學會用情趣化的點、線、面去表現地圖的方法。
2、主動探索、嘗試、表現,拓寬思維空間,掌握運用多種手段來表現的技巧。
3、認識地圖的真正價值,在相互欣賞交流、中提高學生的聲沒能力、焦急能力和游戲能力。
重難點:
培養法學生想象力和表現力,利用點、線、面和手工制作手段等美術語言創作自己滿意的地圖;學生在表現中如何能夠畫出地圖的標識物;如何引導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表現力;如何拓展學生的表現手段和創新能力。
教學準備:
教師:范圖,道具等。
學生:制作材料及工具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游戲導入,激發情趣。
教師扮演外地游客到南京,想同學打聽去中山陵該怎么走?中山陵幽深們好看的景點?請學生回答,學生可做兩種表述方法,一種是以語言表述,一種是以地圖來表述。地圖最明了直接,能激發學生探索畫地圖的興趣,從而導入本課學習內容。
欣賞地圖,理解要意。
教師出示幾幅地圖,其中有實錄性和情趣化地圖,實錄性地圖和情趣化地圖,實錄性地圖是根據地形、地貌而繪制的平面比例地圖,教師可借此講解一些簡單的地圖知識。而情趣化地圖是根據大概的地形、地貌進行情趣蝦、形象化的繪制,對兒童來說,是一種游戲和生活嘗試。這里教師對情趣化地圖的表現特點作出激發、引導。
回憶想象,情趣表現。
教師引導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環境和熟悉的場所進行回憶,請小組同學相互說說有趣的景物和線路。請幾位同學代表到講臺前把這一概況向學生介紹,并能在黑板上作簡單的線路繪制。教師引導學生不僅能夠把線路畫出,還應該把線路旁的重要景物表現出來。可加入個人情趣化內容,使地圖有趣、好玩、有個性。提倡學生之間合作,在表現地圖的過程中,可邊講邊畫,邊想邊畫,著色大膽,線路清晰,力求有趣。
借圖神游,情趣。
學生把地圖畫好后,邀請幾位學生到講臺前,講解自己有趣的作品,還可以以一位“導游”的身份帶領全班學生進行游玩參觀。本環節以集中評點、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為主,應把地圖的情趣化作為的重點。
課后拓展,收集資料。
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后進行實地觀察,看看自己的地圖與此有無區別,需要作何更改?要求對這一場景進行認真觀察,收集資料和媒材,為下一課作準備。
第二課時
實錄景象,引發感知。
教師可以在課前收集好地方風景航拍帶和小動物生活環境帶供學生觀看,讓學生直觀感知,對家鄉的地形、地貌、名勝古跡、現代建筑產生熱愛之情,對小動物生活環境產生情趣性的探索。
欣賞范作,了解方法。
教師出示范作:一件是趣味性的.“沙盤”,一件是想象性的“沙盤”,另一件是情趣化的地圖(繪制)。讓學生仔細觀察欣賞,通過觀察,初步了解地圖的制作方法,一些較難處理的地方教師應作講解示范。
想象表述,合作表現。
教師引導學生對自己喜歡的場景、線路作一表述,并加入想象的內容。也可以將夢中、書中感受到的場景或小動物生活場景作一表述。教師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學生運用合適自己個性的美術語言和制作媒材進行大膽表現,提倡小組合作、探究,力爭制作或繪制一件富有情趣化、創造性的地圖。
展示作品,游戲。
學生作品制作好,開展“地圖評選大賽”活動,學生可把自己地圖的制作方法、內容、情趣及自己的想象、愿望向同學表述,生生互評,教師點評,是作品的魅力得到展現,不足之處得到完善。鼓勵表現進步的、有個性的、有創造力的作品,學生在欣賞、中得到提高,興趣倍增。
課后拓展,樹立理想。
課后引導學生圍繞自己的來寫一故事,能夠為家鄉的發展前景作一構圖,樹立遠大的理想,立志為家鄉的發展做出貢獻。
小學美術教案優秀2
教學目的
1、引導孩子從生活中發現線條、認識線條、感受線條,培養孩子從生活中表現美、體驗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2、初步培養孩子運用線條進行表現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3、培養孩子的'觀察習慣及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激發他們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認識線的種類(4分鐘)
1、導入新課
老師折電線
師:你們知道老師此時的心情嗎?
生:緊張、亂……
師:老師現在心情平靜了應怎樣表現?請每個小朋友拿起電線把老師的心情表現出來。
生齊折電線并展示
師:誰能變出更多的心情?你能叫出這些線的名字嗎?
生用電線變出直線、折線、曲線……相互交流,并歸納。
師投影直線、折線、曲線、交叉線
2、做找線游戲并揭題
(1)師:看準能找到我們身邊哪兒有這些線?誰能找出最多。
生自由走動在教室內尋找(地板、黑板、桌椅、風扇、服裝、頭上、窗外……)
(2)在他們發現身邊的線后美術字揭題——《我們身邊的線條》
二、授新課——線的美感及表現力(17分鐘)
1、感受生活中的線
師:我們一起來找一找本組課桌上擺放的工藝品上的線,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這上面有些什么線?
師生共同找出各類線
2、看課件:自然物和人造物中的線
引導孩子觀察并思考:這些線給我們什么感受?
師生共同討論,談談各自的感受。
3、線的情感性
師生一起用彩帶、電線分別體驗曲線、直線、折線給人的不同感受。
師:剛才各種不同的線分別給我們什么感受?
小組討論、記錄,回答。
小學美術教案優秀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畫冊裝幀設計的意義、形式和方法;
(2)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形象、色彩、構圖和文字進行設計的基本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欣賞討論合作設計,了解并掌握小書的個性化設計過程。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母校、熱愛學習,善于創造的良好品德與能力。
教學要點
1、教學重點:
學習小畫冊設計的技巧與方法。
2、教學難點:
畫冊外形及裝訂設計應怎體現本書的主題。
3、興趣點:
①觀賞不同類型的畫冊、書籍裝幀藝術;
②編寫能表現自己個性和喜好的小書
③把形態美的小書,作為點綴室內環境的擺設品。
4、觀察點:
①作業畫冊的外形與封面。
②連環畫的`主人公,情節與裝訂形式。
作業要求
1、基本要求:
能夠小組合作編繪出一本小書。
2、較高要求:
既突出故事主人公造型的特點和主要情節,又注意了小書的裝訂形式美。
3、 個性探究:
書的外形獨特,形式新穎,圖文并茂主題突出。
教學活動設計
1、學習方法:以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活動方式,實施“四會”,即會寫、會畫、會講、會編。
2、教學方法:欣賞比較研究法,情境創設游戲法,創作交流評價法。
3、教學模式;開放式多元化角色活動美術教學模式。
教學活動過程:
1、創設書店情境,導入本課課題:
課前師生共同收集趣味小書實物,布置成新書超市場景(也可提前錄像,做成課件,提高觀賞容量)。
①教師組織學生分組參觀“書店超市”,請學生欣賞比較:你能觀察與發現這批書或畫冊的形態和藝術形式各有什么特點嗎?各組可推選一個代表選一本自己最感興趣的書,向大家做簡單介紹。
②明確本課學習任務,是以自己編制的“小著作”作為畢業紀念獻給母校。
2、分小組探究“備課”,推薦小教師“講課”:
(1)教師引導教材范例的觀賞,提示介紹書的結構常識與設計要素。
(2)提出問題:趣味小書外形、封面設計、裝訂形式上有什么特點?設計制作自己的美術作業集錦和自編的小故事畫冊,可以有哪些表現手法?
(3)請兩個小組的代表當小教師,分別講授上述兩個問題的內容。
(4)教師歸納點評,補充兩位小教師的講課內容,明確趣味小書的設計要求與制作方法要點。
3、提出作業要求,學生創作練習:教師引導兩類作業形式的選擇(美術作業集錦與自編故事畫冊),個人創作或兩人合作。
4、作業展示交流,師生評價總結:
(1)創設新書超市場景,教師提出購好書的評價細則,以學生模擬顧客購書的角色活動作為評價方式。
(2)通過小組互評,以“贈書”形式送給執教教師總結。
小學美術教案優秀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幾種常用的繪畫、作色工具,掌握正確的握筆方法,在老師的指導下大膽畫畫。
2、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通過畫線、涂色練習,訓練手指、手腕的靈活性和力度。
教學重難點:
在畫線和涂色中了解各種工具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準備:整張白紙4張,每組課桌組合排成方形
各種畫筆、涂色工具(學生)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喜歡畫畫的小朋友請舉手;你都會畫什么呀?)
二、導入新課:
檢察學具。(學生帶了許多不同種類的美術工具,把它們找出來,展示給全班同學看看,并說出名字。)
三、講授新課:
1、在下面五個盒子中分別放入沙子、毛線、方便面、豆子、小棒,請一位同學摸,猜猜盒子里面裝的是什么?(先小聲告訴老師,然后用簡單的線條嘗試畫在黑板上,讓其他同學猜)
SORRY,此處圖片無法上傳。
2、與學生們一起采用不同的工具嘗試。如:水彩筆、油畫棒、彩色鉛筆等,讓學生自由的作畫、涂鴉等。(教師可先示范不同工具的握筆方法,注意糾正學生的錯誤握筆)
3、添畫游戲:學生們隨著音樂圍著課桌(課桌課前擺成長方形或圓形)旋轉,音樂停,學生就坐在面前的座位上,將其他同學的作業進行添畫。(教師可先作示范)
4、念兒歌:彩筆手中拿,大家一起畫。畫個小點變雨滴,畫個方形變樓房,畫條豎線變筷子,畫團曲線呀,變呀變成媽媽手中的毛線。
5、教學:
A、展評學生作業。(由一個小組的學生共同來完成一張的作業,最后比一比,大家評一評哪一組的最好看,好在哪里?)
B、本課的學習的內容。
小學美術教案優秀5
一、教材分析:
(一)綜合分析。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習了上一節課《立線浮雕》的基礎上選擇厚紙條來進行浮雕造型,別有趣味。其創作方法、造型表現語言基本上與上節課相同的。可以運用有色的紙、廢舊的畫報、包裝盒裁成紙條,以卷、折、貼的方法造型讓學生在合作的氛圍中體驗立紙浮雕創作的樂趣,豐富學生的造型能力。
這一課可以用制作好的.作品美化自己的教室或家庭,也可以作為小禮品互相贈送,增進同學間的友誼,既展示自己的才華,又傳遞了相互間的感情。
(二)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美化生活的能力和創新意識。學會用紙條進行浮雕造型的創作方法,理解立體構成的表現語言。
二、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準備。
1、教具:范作、厚紙條、剪刀、白色乳膠等。
2、學具:彩色的厚紙條、剪刀、膠水等。
3、課時:1課時。
(二)設計
1、教學導入:
(1)以由上節課的立線浮雕作品欣賞延伸到本課的范作欣賞來導入。
(2)教師利用紙條當場進行立紙造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出課題。
2、教學新授:
(1)先讓學生嘗試一下一根紙條怎樣能立穩在作業紙上,并體驗一下卷、折、貼的立紙浮雕造型方法。
(2)讓學生們欣賞書上的作品、感覺立紙浮雕造型的形式美和趣味性。
(3)以交流、合作的形式將準備好的彩色條狀卡紙進行組合造型,表現自己喜歡的事物。還可以讓學生選擇高低不一(即紙條寬度不一)的紙條進行浮雕造型,體驗其線條的長短、曲直、深淺所帶來的不同效果。
學生結合書上的作品說說立紙浮雕的特點,小組交流自己的創意,尋找可以合作的伙伴。
3、學生作業:
(1)如果時間來得及,可以一人獨立完成作業。
(2)可以采取幾個人合作的形式,在剛才的創意基礎上完成一張或兩張作業。
4、作業展示:
(1)可以把作業作為禮物寫上祝福語互相贈送。
(2)可以把學生作業加以展示,互相說說制作過程中的體會與收獲。對同學的作品表述自己的看法,提出合理化建議。
三、學習建議:
1、能夠用口頭語言的形式對自己和同學的作業進行評述。
2、是否積極地參與探索性活動。
3、是否積極地動腦,在造型活動中表現己的創意。
【小學美術教案優秀】相關文章:
(優秀)小學美術教案優秀11-21
小學美術優秀教案11-11
小學美術教案【優秀】07-05
【優秀】小學美術教案07-05
[優秀]小學美術教案07-05
小學美術教案(優秀)07-05
(優秀)小學美術教案07-05
(優秀)小學美術教案07-06
《小學美術》優秀教案10-14
(經典)小學美術教案優秀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