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二年級數學教案>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時間:2023-11-25 08:58:39 二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

      作為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設計遵循數學課程標準基本理念,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號數學的愿望。

      【教學目標】:

      一、知識點:

      1、使學生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

      2、在活動中,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尺子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和米)。

      4、使學生初步認識線段,學習用尺子量和線段的長度,會按給定長度畫線段(限整厘米)。

      二、能力點:

      1、在建立長度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

      2、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1、在活動中,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使學生初步認識線段。

      【教學難點】:

      1、用尺子量物體的長度,學習用尺子量和畫線段的長度(限整厘米)。

      2、建立長度觀念,會初步的估量物體的長度。

      【課時安排】:4課時

      第一課時統一長度單位

      【教學內容】:教材第2頁例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用不同方法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

      2、在實際操作活動中,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了解長度單位的形成過程。

      3、通過學生的觀察,探究等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親身經歷的創造活動中,建立起對長度單

      【教學重點】:

      使學生親身經歷不同測量工具的作用,體會測量方法多樣性和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難點】: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教學過程】:

      一探究新知。

      1提出問題。

      同學們,你知道我們的課桌有多長嗎?讓學生展開討論,想辦法,在小組交流。2匯報交流,分組活動。

      剛才同學們想了很多辦法,用各種不同的物體作為工具測量,下面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用手

      測量課桌的長度。

      測量過程中,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組交流。

      讓每個小組選代表在全班交流測量結果。顯然測量時,同學們和老師的測量結果不同。

      4、質疑問難。

      為什么我們量的都是課桌的長度,量出的結果卻不一樣呢?為什么有同學用手一拃一拃地量,結果也不一樣呢?

      讓學生充分發表看法,使他們逐步明白:因為選用的是不同的手作標準進行測量,所以量的結果不同。

      那么怎樣才能得到相同的結果呢?(用同樣的標準進行測量)讓全班選用同一種物品

     。ㄈ纾赫n本、尺子、三角板等)再次測量課桌的長度,并匯報測量的結果。由此歸納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結果。應選用同樣的物品作標準進行測量。

      5、活動延伸。

     。1)用回形針測量數學課本的寬度,用鐵釘測量課本的長度。

      學生測量后匯報測量的結果。課本寬度是5個回形針的長;課本長度是5個鐵釘的長度。學生對測量結果進行交流。

     。2)歸納升華。

      同學們,數學課本的寬和長的長度是不一樣的,它們都用5表示,是因為測量的標準不一樣。因此,測量物體的長度必須要用統一的標準。

      二、積累運用。

      1、今天大家親自測量了很多物體的長度,在測量過程中,你學會了什么?

      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本課所學的內容。

      2、歸納強調。

      在測量物體長度時,必須用統一的標準去測量。

      【課后作業】:

      完成《》第一頁練習。

      第二課時認識厘米

      【教學內容】:教材第3頁例

      二、例三。

      【教學目標】:

      1、認識厘米和刻度尺,建立厘米的長度觀念,學會用厘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2、聯系生活實際,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探究測量物體的方法。

      3、通過同學之間的合作,培養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學會用尺子測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

      體驗1厘米的實際長度,并形成直觀印象。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請同學們選擇一種實物作為標準來測量音樂課本的長。

      同樣長的長度測出的結果怎么不一樣呢?

      結論:測量工具不同,長度標準不同,所以量得同一物品的長度不一樣。

      那么測量物體的長度,怎樣才能得到統一的結果呢?在日常生活之中,為了準確、方便而由

      統一地測量物體的長度,人們發明了帶有刻度的尺子。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厘米,并用“厘米”作單位量物體的長度。

     。ò鍟赫J識厘米用厘米量)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厘米。

     。1)認識刻度尺。

      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直尺,看看它什么都有什么。(數字、小格、大格和“厘米”、刻度線)在刻度尺上找到“0”,“0”在什么地方?表示什么意思。

     。0在最左端,0表示沒有或尺子上的0表示起點。)

     。2)認識1厘米。

      請同學們在你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看看還有哪段是1厘米。

      (從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從刻度1到刻度2是1厘米,從刻度2到刻度3是1厘米······)

     。3)我們已經知道了1厘米有多長,請同學們找找,我們身邊有什么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2、用厘米量。

      (1)每人發一張紙條,請同學們估計大約有多長,用刻度尺量一量。

      (2)說一說,你是怎樣測量的?

      (3)測量下面物體的長度。

      數學書的長、寬,鉛筆的長。

      教師巡視指導。

      三、拓展延伸,學會應用。

      1、完成練習一第一題。集體評價訂正。

      2、小組合作完成練習一的第二題,量完后互相看一看,比一比。

      四、回顧全課,總結提高。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師生一起對這節課的內容進行簡要概括和總結。

      【課后作業】

      完成《》第二頁練習。

      第三課時認識米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頁例

      4、例5;第4頁例四“做一做”。

      【教學目標】:

      1、認識米和米尺,建立米的長度觀念,學會用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知道1米=100米。

      2、聯系生活實際,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探究測量物體的方法。

      3、通過同學之間的合作,培養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使學生學會用米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

      體驗1米的實際長度,并形成直觀印象。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1、復習檢查。

      師:上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長度單位——厘米。請小朋友們量一量數學課本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厘米。

      學生獨立完成后在小組內檢查。

      2、導入新課。

      師:有沒有一種更快、更方便的方法來測量黑板的長度呢?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一個新的長度單位——米。

      板書課題:認識米

      二、探究實踐,體驗活動。

      1、認識米尺,知道1名=100厘米。

      (1)教師測量黑板的長度,學生觀察。注意測量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強調示范,一邊測量一邊做標記,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2)師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米尺,和你的學生尺比一比,他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教師可隨著學生的發言適時點撥小結:

      相同點:尺上都有刻度線,都有數字1、2、3······

      教師提示:用你們的學生尺量一量米尺上從“0”刻度到10刻度有多長?(10厘米)說明米尺的1厘米和學生尺上的1厘米是一樣長的。

      不同點:米尺上有很多數字,一直數到100。有的米尺在刻度上沒有學生尺上的短線。小結:從“0”刻度到100刻度就是100厘米,也是1米。

      板書:1米=100厘米

      2、用米尺量。

      (1)用米尺測量教室的長、寬,黑板的長、高,學生的身高。

     。2)匯報測量結果。

      三、鞏固小結。

      說說本節課有什么收獲?

      【課后作業】

      完成《》第3頁練習。

      【教學反思】

      第四課時認識線段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6頁的例

      6、例7例8;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線段,會用刻度尺量線段的才,能用刻度尺畫出指定長度的線段(限整厘米)。

      2、通過觀察、比較等學習活動,感知線段的特征,體驗畫線段的方法以及估算的方法。

      3、培養觀察、想象、操作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線段和量線段。

      【教學難點】:

      掌握線段的特征,會分辨線段。

      【教學過程】:

      一、探究新知。

      1、感知線段的特征。

     。1)老師準備了一根繩子,提問:看繩子現在是彎曲的,怎么把它變直?

      學生觀察匯報。

     。2)看看這條線段有什么特點。

      小組討論,匯報。

      教師引導得出:a。直的。B。有兩個點。

      教師補充:線段的兩端是線段的兩個端點。(板書:兩個端點)

     。3)出示拉直繩子———————————————

     。4)出示╲╱和___,提問:這些是線段嗎?它們的長短是一樣嗎?學生觀察匯報。老師總結:線段是直的,有兩個端點,而且有長有短。

      2、拿身邊的物體,找一找線段和端點。

      3、連線段、數線段。

      老師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讓學生說一說這些圖形是由幾條線段組成的。

      小組討論匯報。

      4、量線段的長。

      二、鞏固練習。

      這節課馬上要結束了,讓我們回憶一下,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什么?

      【課后作業】

      完成《》第4頁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4-24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2-30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優秀02-15

    【薦】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2-21

    關于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19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選20篇)06-29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選23篇)09-02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選21篇)11-02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15篇03-01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選15篇02-1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韩欧美传媒一区二区 | 熟女50岁一区二区 | 夜夜爱夜夜操国产精品 |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三级视频 | 久久国产香蕉观看八 |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永久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