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小學語文教案3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 理解詞語含義。
2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 明白成語的含義。
教學難點:
1 理解詞語含義。
2 明白成語含義。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動畫導入
1 播放龍的動畫片,(三條上下飛舞的龍,形象逼真,活靈活現)讓學生對龍有一個整體感知。
2 談一談:動畫片中的動物你見過嗎?在什么地方見過?你喜歡它嗎?
3 古時候有位畫家也很喜歡龍,就他畫龍這件事還引發了一則成語,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嗎?
4 板書——畫龍。認識龍字,你看一看他和那個字很像?你可以怎樣記住它。
【意圖:直觀形象的情境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師生共同參與探究
(一)聽讀識字
1、聽范讀,邊聽邊用鉛筆在不認識的字下面點個點兒。
2、找到了不認識的字,同學們有信心學會它們嗎?(有!)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初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小組成員共同討論解決。
3、在小組成員的互相幫助下,你們是不是又多認識了幾個字?(是)下面我想請相鄰同學互相當小老師,如果同學還有不會的你就主動幫幫
他,如果他讀對了,你就在課題旁給他畫個。
4、大家讀得可真認真,愿意讀的同學請站起來讀課文。
【意圖:給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環境,能保證學生充分發揮其主體性,真正實現自主學習。】
三、共同探究深入學習
1 輕聲讀第一段,找出畫家在哪里畫的龍。(出示詞語:墻壁。你來指一指教室的墻壁在哪里,觀察一下這兩個字都有什么?你會認了嗎?)
2 現在請你來當小評委,評一評畫家的畫.(課件演示)生即可以評論畫家的畫,也可以評論畫家的技術。(你真是個合格的評委,即評論了龍
的樣子,又評論了色彩,看來你也可以當一位小畫家啦)
3 當時圍觀的人們是怎樣評論的?(課件出示詞語:贊不絕口。板書贊不絕口)誰能站在這幅畫前來表演一下這個詞語的意思。通過表演理解
詞語的含義。(你真是一位表演家,這么容易就讓我們理解了這個詞的意思,謝謝你)你能試著讀一讀這句話嗎?
4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畫家的畫技很高,請你再仔細的觀察這幾條龍有沒有缺點?(觀看課件,沒畫眼睛)這時你想對畫家說些什么?
5 是呀,眼睛是最重要的部位,難道是他真的忘畫了嗎?你覺得奇怪嗎?你認為應用什么語氣來讀這幾句話,自己試著讀一讀。
6 全班齊讀第二段,要讀出夸贊和驚奇的語氣。
【意圖:給學生創造一個多角度的想象空間,打開思維的大門,激發表達的欲望,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做到有感情朗讀。】
7 面對大家的.質問,畫家是怎樣回答的?你相信他的話嗎?為什么?(板書:點睛)
8 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找一找畫上眼睛后龍有什么變化?說一說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變化?
【意圖:讓學生學會合作學習,在合作中互相交流想法和看法,給每個學生一個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
9 匯報合作學習結果:
a 讀一讀,畫上眼睛后的有關句子。(動畫演示龍騰空而起。理解詞語:張牙舞爪。看了動畫你能表演一下什么叫張牙舞爪嗎?告訴學生根據
詞語表演也是理解詞義的一種好發方法。提示:爪是多音字,在這里讀zhǎo)(板書:騰空而去)
b 能用你甜美的嗓音讀出人們的反映嗎?(讀的太棒了,你真是位小小播音員。)
c 為什么會這樣呢?你認為是畫龍重要還是點睛重要?(理解兩個都重要,如果沒有形象逼真的龍,即使點上眼睛也不會飛。點睛是很重要的
一筆,它給了龍生命。)
10 填一填
_____________________,墻上的龍騰空而去。
11 從此有了畫龍點睛的成語。現在的生活中也常用到它,你想知道人們用它表達什么意思嗎?請你先來讀幾個句子就知道了。
12 出示練習:
讀句子比較有什么不同:
這里很美,賽過天堂。
這里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美麗的景色賽過天堂。
(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使句子意思表達的更具體,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13 總結:畫龍點睛常用來形容在說話或做事的關鍵處加上一筆,使句子或事情更加出色。
四、識字游戲
同學們剛才經過積極發言,激烈的討論,形象的表演學懂了這篇課文。下面我們一起放松一下,老師請大家吃水果,愿意嗎?(課件出示水果果圖片)課文中淘氣的字寶寶藏在了每個水果后面,你要先讀對了它才能吃到水果,想吃的同學請快舉手吧?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的要求:
1、 知識與技能:
1) 認讀4個生字。書寫4個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 體會風的奇妙。
2、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形象的課件了解風的無形與奇妙。
2) 通過朗讀、背誦體會風的美好。
3、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認識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 認讀4個生字。書寫4個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時間安排: 一課時。
教具準備:
有關風的聲音及課件。
教學設計:
一、 激趣導入:
1、 師:今天老師要考考小朋友們的耳朵靈不靈(放的聲音)。
2、 師:是什么聲音?(風)同學們的耳朵真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唐代詩人李喬寫的古詩《風》。(板題:風)
二、 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課件出示古詩)師:先請同學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整首詩的朗讀,注意你預習時讀不準的字音。
過度:同學們想不想自己學會朗讀這首古詩。(想)那首先得過了生字這一關。
三、學習生字。
1、自由輕聲地讀古詩,要求:
1) 畫出生字,多讀幾遍,讀準字音。
2) 把古詩讀通順。
2、出示生字,自由讀。
3、指名讀,正音。
4、 開火車檢查字音。
5、 齊讀。
四、出示古詩測讀。
1. 自由讀詩,讀通順。
2. 指名讀。
3. 開火車接讀。
4. 齊讀。
五、學習古詩。
過度:同學們的古詩讀得如此的.好,想不想知道每一句到底描繪了怎樣的景物?(想)那趕快讀詩吧!
1、自由讀,思考: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疑難問題?
2、學生匯報。(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課件理解。)
3、朗讀、背誦古詩。
1) 同桌互讀古詩,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句,并讀一讀。
☆ 自由讀。
☆ 指名讀(出示課件讓學生在情景中找到感覺)。
☆ 評。
☆ 有感情地齊讀。
2)背誦古詩。
☆ 自由背。
☆ 指名背。
☆ 分男女生有感情地背。
解落三秋葉——稍快、高
能開二月花——慢、柔
過江千尺浪——快、高
入竹萬竿斜——后三個字一點一頓
☆ 齊背。
六、小結
師:這首小詩描繪了刮風時景物的變化。題目是“風”,全詩無一“風”字,但每一句說的又都是風:風可以把秋天的樹葉吹落,可以使春天的花開放,可以在江面掀起千尺浪,可以鉆進竹林,讓竹子歪斜。
七、拓展思維:
1. 仿說:
過度:那么同學們能不能也試著說一說“風”在哪兒?
(課件出示“我們知道”)生自由說,指名說。
2、積累詩詞:
過度:同學們真是細心觀察的小朋友。老師今天老師還給同學們帶來了幾首描寫“風”的詩歌,想不想聽一聽,讀一讀?(課件分別出示《東風忙》、《風》、《詠柳》,師生讀。)
《東風忙》
春風春風,忙東忙西。
去化積雪,去溶冰河。
去發綠葉,去吹風箏。
看它沒影,聽它有聲。
《風》
春天里,東風多,
吹來燕子做新窩。
夏天里,南風多,
吹得太陽象火盆。
秋天里,西風多,
吹熟莊稼吹熟果。
冬天里,北風多,
吹得雪花紛紛落。
詠柳
碧玉壯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八、總結:風真呀!(板書:神奇)
九、指導書寫。
1、 讀一讀生字。
2、 你認為什么字應該注意?(強調“解”的寫法)
十、作業:
1、背誦古詩。
2、書寫生字。
板書設計:
落——葉
風 開——花 奇妙
掀——浪
斜——竹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一、說教材
《少年閏土》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篇課文。本文節選自魯迅小說《故鄉》,通過我的回憶描述了一個知識豐富而又活潑可愛聰明能干的農家的少年形象,反映了我和他兒時有過短暫而真誠的友誼,表達了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根據以上對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結合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制定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會本課7個生字,2個多音字;能夠正確讀寫和理解詞語的意思;在此基礎上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多種閱讀形式結合圖片、視頻等資料呈現,學生能夠生動的把握文章內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感受少年閏土的機智勇敢、聰明能干、活潑可愛與見多識廣,培養學生對勞動人民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基于以上對教材的地位作用及目標的分析,結合學生本身的特點,確定本課的重點、難點如下:首先學生能夠熟悉并正確運用重點的字、詞,把握句子的含義;
二、說學情
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更好的學,在教學中,了解教材固然重要,但是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才能在教學活動中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六年及上冊的學生已基本適應高年級閱讀教學,已能夠初步養成獨立或合作學習課文的閱讀能力,對人物描寫已有初步的了解,但魯迅先生的文章中有許多陌生的詞語,加之一些語句的表達形式與現在的表達習慣不同,寫文章的年代也與當代距離較遠,因而,學生對文中的一些語句,表達的含義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所以,這些都是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考慮到的因素。
三、說教法
基于以上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結合六年級學生自身的特點,采用以自主探究法和討論法為主輔之以講授法的教學方法,自主探究法和討論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尊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并且能夠培養其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
四、說學法
根據六年級學生自身的特點,結合新課改理念的指導,本課采用自主探究法和小組討論法,以培養學生觀察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提高自學能力。
五、說教學過程
基于以上分析,我將教學過程分為以下五個部分,依次為:導入、新授、鞏固、小結、作業。
(一)導入
教學伊始,我設計了一個填空:()的少年閏士,開放的填空,給了學生開放的思維空間,激起了學生讀文的興趣和自信。為了避免教師多問多講,我只設計了一個貫穿全文的問題,“閏土是個什么樣的孩子,誰愿意和老師一塊來學習呢?”以此來導入我們今天講課的主題《少年閏土》。
(二)新授
這一環節意在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分三個環節進行。
首先:初讀,感知內容。學生通篇閱讀文章,遇到生字詞可利用手邊的工具書查詢,也可以問周邊的同學,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畫出段落,在這部份中,由于魯迅的語言文白相間,學生在字詞方面可能會出現問題,學生可能會提出不理解“其間、無端、素不知道、如許”等詞語,我會通過課件練習幫學生理解;如果提出不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可放在深入理解課文時解決。
其次:細讀,理解文意。學生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進一步的學習內容,在劃分段落的基礎上,總結每個段落的大意,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并全班交流分享意見,縷清文章的發展脈絡,全文以“憶——盼——見——佩——思”為線索分為五段。課文先描繪了記憶中看瓜刺猹的閏土,接著寫與閏土相識、相處的過程。
再次:精讀,體會情感。此環節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展開,通過幾個問題由淺入深的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作者記憶中的少年閏土是什么形象,在與閏土短暫的相處的過程中主要講了幾件事,這些事是如何反應少年閏土的特征的”通過學生的小組討論再輔以我的講述,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能幫助他們系統的獲得知識。
(三)鞏固
新授部分結束后,我請同學們自己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找幾位同學在班內做示范性朗讀,進一步體會文章中所描述的少年閏土的機智勇敢。
(四)小結
課堂鞏固練習之后,我會讓學生根據板書的內容,結合課后的練習題,總結自己學到的知識,并請一位同學講述自己總結的成果,若有遺漏的知識點,我再做補充。
(五)作業
在課程結束后,給同學們布置一個任務,寫一篇300字的小作文,主題為童年趣事,下次在課堂上與大家一起分享。
六、說板書設計
根據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本課的內容,結合同學們討論的結果,邊分析課文邊直觀形象的板書,幫助學習更好的學習。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匆匆》教案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