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學習6的組成》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學《學習6的組成》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數學《學習6的組成》教案1
活動目標:
1.學習6的分解組成,加深對整體和部分關系的理解,對分和活動感興趣。
2.知道每一個數都有比這個數少1的幾種分合方法。
3.書寫數字6.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5.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
1.一個老爺爺、16條魚和兩個金魚缸的圖片,圓片、數字卡、分合符號若干。
2.每個幼兒瓶蓋、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個,數字卡、分合符號若干,記錄紙每個幼兒一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6條金魚和2個金魚缸的圖片,提出問題:老爺爺買回6條金魚,他要把這6條魚養在兩個金魚缸里,要求每個魚缸里都有金魚,可以怎樣做,你能幫助老爺爺嗎?請幼兒說出分法,教師貼出實物分解圖及數字分解圖(不一定按順序)。
二、請幼兒取瓶蓋、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個,各分成兩堆,要求每種的分法都不一樣。說出是怎樣分的,有幾種分法,并嘗試記錄下來。
三、在黑板上出示6個圓片及分合符號,請一名幼兒上來將他的分法逐一擺出,再請一名幼兒用數字卡擺出相應的分解式。引導幼兒觀察并讀出6的幾種分法,知道有5種分法。
四、討論:3有幾種分法?2有幾種分法?將2~6的分解式逐一擺在黑板上,引導幼兒發現,每個數字都有比這個數少1的幾種分法。
五、練習:翻開用書,添畫或填寫6的分解組成式。
活動延伸:
在練習冊上進一步復習鞏固6的分解組成和書寫。
教學反思:
數學來源于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于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大班數學《學習6的組成》教案2
活動目標
1、學習6的分解組成,加深對整體和部分關系的理解,對分和活動感興趣。
2、知道每一個數都有比這個數少1的幾種分合方法。
3、書寫數字6、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一個老爺爺、16條魚和兩個金魚缸的圖片,圓片、數字卡、分合符號若干。
2、每個幼兒瓶蓋、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個,數字卡、分合符號若干,記錄紙每個幼兒一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6條金魚和2個金魚缸的圖片,提出問題:老爺爺買回6條金魚,他要把這6條魚養在兩個金魚缸里,要求每個魚缸里都有金魚,可以怎樣做,你能幫助老爺爺嗎?請幼兒說出分法,教師貼出實物分解圖及數字分解圖(不一定按順序)。
二、請幼兒取瓶蓋、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個,各分成兩堆,要求每種的分法都不一樣。說出是怎樣分的,有幾種分法,并嘗試記錄下來。
三、在黑板上出示6個圓片及分合符號,請一名幼兒上來將他的分法逐一擺出,再請一名幼兒用數字卡擺出相應的分解式。引導幼兒觀察并讀出6的幾種分法,知道有5種分法。
四、討論:3有幾種分法?2有幾種分法?將2~6的分解式逐一擺在黑板上,引導幼兒發現,每個數字都有比這個數少1的幾種分法。
五、練習:翻開用書,添畫或填寫6的分解組成式。
活動延伸在練習冊上進一步復習鞏固6的分解組成和書寫。
教學反思:
在課上的每個環節及時給予鼓勵,并獎勵小粘貼,這樣可以清楚的讓學生感到自信和努力的方向,并給其他人做出好的榜樣。 在玩和游戲中探究知識,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學生會參差不齊,會有個體差異,調動積極性讓他們充分愉快的參與到活動中來。使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和發展。
大班數學《學習6的組成》教案3
教學目標:
1.自主探索6的組成,掌握6的六種分合方法。
2.在老師的引導下發現分合式中遞增、遞減規律和互換規律并進行運用。
3.體驗主動探索事物規律的興趣。
教學準備:
教具:磁性黑板、粉筆
學具:紅藍雙色的圓片片、雙格紙盒一組、記錄紙和黑色水彩筆人手一份。
教學過程:
1.玩碰球游戲,復習5的組成。
師:這是幾呀?
在黑板上出示數字5。
師:我們一起來玩一玩5的碰球游戲吧!我來看看誰回答的又快有正確。
師:嘿嘿,我的X球碰幾球?
幼:嘿嘿,你的X球碰X球
先請2-3個幼兒游戲
師:回答的真棒!女孩子來試試呢!
師:嘿嘿,我的X球碰幾球?
幼:嘿嘿,你的X球碰X球
女孩子游戲兩遍
師:男孩子們是不是跟棒呢?
師:嘿嘿,我的X球碰幾球?
幼:嘿嘿,你的X球碰X球
男孩子游戲兩遍
師:大家一起來!
師:嘿嘿,我的X球碰幾球?
幼:嘿嘿,你的X球碰X球
集體游戲一遍
2.自主探索6的組成,發現分合規律。
(1)師:我們已經學會了5的組成,如果老師請你把6分成兩份你會分嗎?
幼兒回答
介紹操作方法:
師: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6個圓片片,請你們把他們分到兩個盒子里,每一次都要把分到的數字記錄下來。記住重復的分發只要記一次喔!
一邊介紹一邊展示操作材料。
操作要求:
①請用黑色的水彩筆記錄
②記錄時要保持安靜
③完成的小朋友把筆放在盒子里,圓片片收在盤子里,轉過來坐端正等等沒做好的小朋友。
④老師說停時所有小朋友要轉過來。
(2)幼兒自主探索,教師給能力弱的孩子給與適當幫助
師:聽清要求的小朋友就可以開始了。
教師在指導過程中留意是否有幼兒按照遞增、遞減、交換規律分的。
(待大部分幼兒完成時,打開投影。)
(3)老師對幼兒的第一探索進行評價
師:沒完成的小朋友待會我們來找時間完成,我們來比比誰收得最快!
提醒幼兒迅速收好,把材料放在原來的位置(關窗簾)
師:老師來請幾個小朋友上來介紹一下他的分發,下面的小朋友看看他的分發和你一樣嗎?
①請一位按無序分的幼兒上來介紹
師:XX你來說說你是怎么分的?(要求幼兒大聲回答)
把記錄表放在投影上,并在黑板最右邊白色粉筆呈現板書。
②請一位按遞增規律分的幼兒上來介紹
師:XX你來說說你是怎么分的?(要求幼兒大聲回答)
把記錄表放在投影上,并在黑板最左邊黃色粉筆呈現板書。
師:小朋友你們來看看左邊的一排數有什么規律?
引導幼兒說出左邊的數是按從小到大,下面的數比上面的`數大1。
師:這樣的規律我們叫它遞增規律
③若有幼兒按遞減規律分的就請上來介紹。
師:還有誰的分發和這兩個小朋友不一樣嗎?
把記錄表放在投影上,并在遞增規律邊上用藍色粉筆呈現板書。
師:這次左邊的一排數又有什么規律呢?
引導幼兒說出左邊的數是按從大到小,下面的數比上面的數小1。
師:這樣的規律我們叫它遞減規律
④若沒有幼兒按遞減規分。
師:既然我們知道了遞增規律,還可以用什么規律來分呢?
引導幼兒說出遞減規律。
師:我們一起按遞減規律分一分。
教師示范6可以分成5和1
師:比5少1的是幾呀?
幼兒:4
師:6可以分成4和2(依次分下去)
小結:這樣從大到小,下面的數比上面的數小1,我們就叫遞減規律。
⑤若有幼兒按交換規律分。
師:還有誰的分法和黑板上的不一樣?
師:XX你來說說你是怎么分的?(要求幼兒大聲回答)
把記錄表放在投影上,并在遞減規律邊上用綠色粉筆呈現板書。
師:你們看這個小朋友分的前后兩個數字有什么不同呀?
引導幼兒找出前后數字位置的交換。
師:這樣前后交換位置合起來是同一個數,我們就叫交換規律。
⑥若沒有幼兒按交換規律分。
師:老師還一種分法,分一次就可以寫出兩組式子。
在投影邊說邊示范6可以分成1和5、5和1
師:我們一起來把它剩下的三組分完吧!
大班數學《學習6的組成》教案4
活動目標:
1、學習4的組成,知道4分成兩份有3種分法。
2、嘗試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分解畫面,學習描寫數字:1---5。
3、在活動過程中,注意保持正確的坐姿和握筆書寫姿勢。
活動準備:
1、教具:在黑板上畫出圖1,數字卡片1----6 。
2、學具:第一.二.三組:幼兒用書第13頁,鉛筆人手一支。
第四.五.六組:幼兒用書第14頁,彩色筆若干。
幼兒用書第12頁,鉛筆人手一支,數字印章若干。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按特征分解畫面,學習4的組成。
教師出示圖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提問:(1).圖上有什么?一共有多少?(2).它們什么地方不一樣?我們怎么記錄它們不一樣的地方呢?(3).看標記,說說:每個標記的東西有幾個?幼兒回答問題,教師在相應的標記面前記錄具體的數量.
2.引導幼兒觀察記錄表,認讀4的分合式。
.看圖說說:將4分成兩份有幾種分法?(使幼兒知道4分成兩份有3種分法。)
提問:把這些標記拿掉就變成什么?(分合式)
教師帶領幼兒共同認讀兩遍分合式。
二、操作活動
1、:第一.二.三組:
學習看顏色標記記錄方形的數量,并填寫4的分合式。.
看圖說說:圖上的小動物喜歡吃什么?想一想,圈一圈,放幾個實物到盤子里,才能使盤子里有4個實物.
引導幼兒觀察教師示范寫數字,然后自己看范例,學習寫數字:6。
2.第四.五.六組:
觀察畫面上的蝴蝶,啟發幼兒根據蝴蝶的形象和顏色排列的規律,用連線的方法,填空格.
觀察不完整的.圖案,鼓勵幼兒根據已有的圖案,完成另一半圖案,并說出它們的名字.
三、活動評價
展示幼兒的操作材料,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進行操作活動的,教師對寫字認真且正確的幼兒給予贊賞。
大班數學《學習6的組成》教案5
【活動目標】
1、在“開窗戶”的游戲中,學習6的組成。
2、初步感知數的分合的有序性。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房子圖(2、3、4、5),紅色水彩筆。
2、操作題(6的房子圖,順數、倒數,分合式填空,小動物吃東西),鉛筆每人一支,夾子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2、3、4、5的房子圖(填缺)
這些房子分別是誰的家啊?可是數字寶寶有些不高興,為什么?(沒開窗戶)每一層樓的窗戶上的兩個數字合起來就是屋頂上的`數字寶寶。誰來幫忙?說出為什么。
幼兒回答,教師寫。(數字寶寶2高興地笑了,數字寶寶3跳舞了,數字寶寶4唱歌了,數字寶寶5扭扭身體。)
數字寶寶6也想造房子,它應該造幾層樓呢?為什么?
小結:數字越大,分的方法越多,總是比數字寶寶少一。數字寶寶6造5層樓。
2、房子造好了,還要開窗戶呢。你們想來幫數字寶寶6嗎?
這幢房子開點子窗戶,這幢房子開數字窗戶。每一層樓窗戶上的數字合起來是幾啊?
先開好窗戶的小朋友寫上學號或名字來給老師檢查,對了,獎你一個漂亮的小夾子。小夾子可以夾作業紙。這兒有三只籃子,每只籃子里有一份作業。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么題目。(請個別幼兒介紹)
4、評價:我們一起來看看哪個窗戶開得最好。
評講幼兒的作業情況,表揚分的有序的幼兒。集體念6的分合式。
回家試試看,可以給數字7、8、9、10也來造房子,開窗戶。
活動反思:
數的組成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學期大班的孩子們已經學習過了《5以內各數的組成》,對于數的組成他們也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在日常的教學中發現,平時執教這樣的活動所運用的教育過程與手段都注重記憶與訓練,于是在選材后思考:如何增強活動的趣味性,運用操作和游戲覆蓋傳統的記憶和訓練。不要花哨要實用;不要枯燥要趣味。在本次活動中時刻遵循著這個原則。
大班數學《學習6的組成》教案6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歸納總結學習6以內的組成,知道6分成兩份有5種分法。
2、在操作中不斷探索數的多種分法,并學會記錄。
活動準備:
教具:稻田背景圖一張,小青蛙胸飾若干,蟲子一條,剪刀一把,記錄紙一張,記號筆一支,練習卡片若干
學具:蟲子人手五份,記錄紙人手一份,剪刀、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老師扮演青蛙媽媽,幼兒扮演青蛙寶寶。
師說:青蛙寶寶們,現在我要帶你們去稻田捉害蟲,好嗎?來,出發啦!(音樂響起,幼兒跟老師學做小青蛙跳的動作)教師帶領幼兒進場后轉一圈坐在中間位置上。
2、無意間發現蟲子。
師說:(出示稻田圖)呀,這塊稻田真漂亮,黃燦燦的稻子長得多好呀!
師說:咦!這邊的稻子怎么這樣亂?(有蟲子)
師說:讓我們來看看到底怎么了?(出示隱藏在稻田里的害蟲)原來是蟲子在搗亂。
3、認識蟲子。
師說:這條蟲子長得怎么樣?(長長的﹑有一個一個圓圈﹑一節一節的……)
師說:小朋友說得真好!這條蟲子一節一節的,有幾節?用數字"幾"來表示?我們就叫它"六節蟲"。(教師寫"6"在記錄紙上)
師說:"六節蟲"很厲害,它能在短時間內毀壞我們的稻田,吃掉我們的糧食,大家想一想用什么辦法來對付它們呢?
幼兒討論回答。
師小結:剛才小朋友想得辦法真多,現在媽媽就來教你們怎樣消滅"六節蟲"?
4、學習捕蟲本領。
師說:(師拿出滅蟲武器——剪刀)這是消滅"六節蟲"的武器,看我的。(師用剪刀將蟲子一剪為二)
師說:我的刀剪在蟲子的第幾節?把蟲子分成了幾段?(兩段)左邊有幾節?用數字幾來表示?右邊有幾節?用數字幾來表示?
(老師邊講邊寫完整分合式)
師說:這是我捉到的第一條"六節蟲",現在我把它分成的兩段數字記錄下來了,這樣別人一看就知道我已經捉了一條蟲子。
師說:剛才"六節蟲"被我的刀剪在第一節分成兩段死掉了,還可以剪在蟲子哪里,蟲子也會變成兩段死掉呢?
幼兒討論回答。
師小結:看來只要把"六節蟲"剪成兩段它就會死掉。寶寶們要把每次捉的蟲子怎么剪的記錄下來,我們比一比誰捉的方法最多。
5、嘗試捉"六節蟲"
師說:在后面的稻田里還有許多的"六節蟲",能干的寶寶們跟著媽媽一起去捉害蟲吧!
幼兒回到自己座位上自由練習,師巡回指導。
師說:寶寶們,回家啦!(組織幼兒回中間座位)
6、交流捉蟲經驗
師說:寶寶們,你們都捉到蟲子了嗎?誰來告訴我,你是怎樣消滅蟲子的?
師問:
(1)你剪在第幾節?
(2)分成了幾和幾?
(3)6可以分成幾和幾?
幼兒講述師演示并寫出"6"的分解式,重復的去掉。找出記錄方法——有序排列。
師小結:6有5種分法,6可以分成1和5,6可以……
師說:我們一起來讀一下這些分合式,好嗎?
7、游戲:找朋友
師說:我們已經把所有的害蟲消滅了,不過青蛙媽媽還要看看你們今天的本領學得怎么樣?我們來玩一個找朋友的'游戲,好嗎?
寶寶們,看看你的小青蛙背后有什么?(數字)如果我拿出數字2,數字2的青蛙寶寶就去找和它合起來是6的數,我說:"2的朋友在哪里?"你找到后說:"我的朋友在這里。"并和找到的朋友抱在一起。
8、結束
師說:寶寶們今天學到了新本領真能干,現在我們跳回去,休息一會兒吧!
大班數學《學習6的組成》教案7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數字記錄分解的結果,初步感知兩個部分數可以交換位置、合起來總數不變的規律。
2、學習正確書寫數字6。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初步感知兩個部分數可以交換位置、合起來總數不變的規律。
2、難點:學習用數字記錄分解的結果。
活動準備:
六面小旗,兩團橡皮泥,每人一套1—6的數字卡片,筆
活動過程:
一、講解演示,把6面小旗分成兩個不同的部分數。
1、出示6面小旗和兩團橡皮泥,把這6面小旗插在兩團橡皮泥上,有幾種不同的分法?
請幼兒個別演示,并根據分成的.兩個部分數量,說出6面小旗分成了幾面和幾面。然后教師指兩團橡皮泥上的小旗,讓幼兒說出6面小旗分成了幾面和幾面,可以用數字幾和幾來表示,全體小朋友找出相應的數字,教師在黑板上寫出分合式。
2、教師把一塊橡皮泥上的小旗和另一塊橡皮泥上的小旗合起來,幾面和幾面合起來是6面?
3、教師把一團橡皮泥上的小旗和另一團橡皮泥上的小旗交換位置,并寫出分合式,請幼兒找一找,兩個分合式什么地方相同和不同。
小結:分成的兩個部分數可以交換位置,合起來總數不變。
4、同上形式,練習其他幾種分的方法。
二、練習6的組成和書寫數字6。
活動反思:
數的組成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學期大班的孩子們已經學習過了《5以內各數的組成》,對于數的組成他們也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在日常的教學中發現,平時執教這樣的活動所運用的教育過程與手段都注重記憶與訓練,于是在選材后思考:如何增強活動的趣味性,運用操作和游戲覆蓋傳統的記憶和訓練。不要花哨要實用;不要枯燥要趣味。在本次活動中時刻遵循著這個原則。
【大班數學《學習6的組成》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學習6的組成07-06
大班數學教案:學習組成07-12
大班數學《學習8的組成》教案02-28
數學學習9的組成大班教案06-06
大班數學教案學習8的組成01-06
大班數學教案學習5的組成01-29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學習8的組成》02-24
大班學習7的組成數學教案03-29
大班數學教案《學習8的組成》03-28
大班數學教案6的組成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