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
2.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王冕的畫畫得好,是他勤學苦練的結果;并且懂得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3.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自然段。
教學重點
1.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王冕的畫畫得好,是他勤學苦練的結果,并且懂得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自然段。
教學難點
懂得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會課文中的11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
(二)能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
二、教學重點
(一)學會本課生字,及生字組成的詞。
(二)能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同學們,你們喜歡畫畫嗎?我國元朝的時候,有一位著名的畫家叫王冕,你想知道他從小是怎么喜歡上畫畫和他怎樣畫畫的嗎?好,老師帶領你學習第十五課。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書中的插圖,從這幅畫上,你都能知道什么?
1.先讓學生自己觀察。
2.然后指名回答。
(1)從王冕穿的服飾能知道這件事是古時候的事。
(2)王冕身后有一頭牛,說明王冕小時候是放牛娃。
(3)王冕在觀看荷花。
(三)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師范讀全文,邊聽邊思考:這篇課文是寫的誰什么時候的什么事?
2.師讀完后,指名學生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本課寫的是畫家王冕小時候學畫荷花的事。
(四)學習生字:
1.看課后田格中的生字,邊看拼音讀課文,邊畫出生字及生字組成的詞語。
2.讀準生字的讀音。
(1)學生自己看拼音讀。
(2)指名讀,齊讀。
3.在讀準生字讀音的情況下,讀全文,要求讀正確、流利。
(1)學生自己讀。
(2)同學互相讀,互相指出讀音不對的地方。
(五)識記生字。注意識記的方法。
1.學生自己自學。
2.小組內匯報,說明用什么方法識記的。
3.指小組代表匯報識記情況,老師根據學生匯報的情況加以點撥或加以強調。
(1)利用熟字記字:
讀:左右結構,左邊言字旁,右上是“十”,右中是橫鉤,下邊是“頭”。讀書,讀課文,讀詩詞,朗讀。
荷:上下結構,上邊草字頭,下邊左邊單人旁,右邊是“可”。荷花,荷花生長在水中,它的根是我們能做菜的藕。荷葉,荷苞,荷箭。
想:上下結構,上左是“木”,上右是“目”,下邊心字底。思想,想念,理想。
平:干字兩橫間加上一點一撇。平常,平時,平日,平平安安。
樣:左右結構,左邊“木”,右邊“羊”。樣子,樣品,榜樣,一樣,一模一樣。
美:上下結構,上邊“羊”字頭,一豎下邊不出頭,下邊“大”。美麗,美好,美妙。
買:上下結構,上邊橫鉤,下邊“頭”。買東西,做買賣,買書。
(2)其它:
父:爸字去掉“巴”,筆順是“。父親,父母,父輩。
書:獨體字。筆順:。書架有幾層,書的字形像書架兩層撂起來。書本,讀書。
更:上面一橫,中間扁日,再一撇一捺。更好,更紅,更美,更壞。
麗:上下結構,上面一橫,下面是兩個“”并列。美麗:意思是漂亮,好看。
(3)學生匯報記字方法時,要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記字。
4.鞏固:抽讀生字和詞語卡片,讓學生讀一讀。
5.指導書寫生字。
(1)重點指導“書”上邊“”寫小一些,下邊“”寫長大一些。“更”最后的一捺要過一撇。“美”,“羊”字頭的一豎下邊不出頭。
(2)其它的字讓學生自己觀察田格中生字每一筆的位置,再照范字抄寫,要求抄寫一個對照一次,有不對或不美觀的擦掉再寫,并鼓勵孩子要一次成功,不要總是擦了寫。
(六)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在掌握生字的音形義后,再讀課文,要求讀得通順、流利。
2.邊讀邊標出本課共有幾個自然段。
3.讀一段想一想這段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什么。
(七)作業。
1.抄寫生字。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課文1~2自然段,理解這兩段的內容,知道王冕小時候是怎樣讀書的,體會王冕想把荷花畫下來的迫切愿望。
(二)背誦課文第2段。
二、教學重點
(一)理解課文1~2自然段的內容,知道王冕小時候是怎樣讀書的,體會王冕想把荷花畫下來的迫切愿望。
(二)指導學生背誦課文第2段。
三、教學難點
1.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2.讓學生掌握背誦課文的方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本課寫的是王冕學畫畫的事,那么他是怎樣想起學畫畫的呢?今天學習課文的1~2自然段,我們就會明白了。
(二)逐段學習課文。
1.學習課文第一段:
(1)自己小聲讀課文第1段,標出這段共有幾句話。
(2)再小聲讀課文,想一想每句話講的是什么意思。
(3)在小組內讀一句話,說一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4)指名匯報,匯報時仍然是先讀出這句話,再說一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①第一句話是介紹王冕這個人,從這句話中,知道王冕是個畫家,是古時候的人。從圖中的穿著打扮也能看出來。
②第二句話是說王冕因父親去世早,家里很窮,他只好當了放牛娃。
出示句子:
“只念了三年書就去給人家放牛。”“只”和“就”說明什么?到三年級的時候,他就失學了,靠給別人放牛來維持生活。
③第三句告訴我們王冕一邊放牛,一邊找些書來讀。出示句子:
“他一邊放牛,一邊找些書來讀。”“一邊……一邊……”是什么意思?是指同時,即干著這個,又干著那個。說句子,理解一邊一邊的意思:放學路上,我一邊走路,一邊唱歌。
理解:他為什么一邊放牛,還要一邊找些書來讀?(讓學生談自己的理解。)這說明王冕是個愛讀書,愛學習的好孩子,上不起學,在那種艱難困苦的條件下,還那么自覺地學習,那么頑強地學習,這多么值得我們學習呀,多么讓人敬佩呀。
讓同學們想象,正因為他是這樣的渴望學習,自覺想辦法學習,所以能夠成為一個了不起的畫家。
(5)指導朗讀這一段。
“很窮”、“只”、“就”、“放牛”等詞要重讀,體現王冕的家境貧窮。
“一邊、一邊”“找”重讀,突出王冕克服困難、酷愛學習的精神。
范讀,多讓學生試讀,指名讀。
(6)教師小結過渡。
王冕小時候家里很窮,只能給別人放牛維持生活,他想學習,他愛學習,所以一邊放牛,還一邊找書看,那么他怎么成為畫家的呢?
2.學習課文第2段。
(1)小聲讀第2自然段,標出共有幾句話,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
(2)再小聲讀課文,邊讀邊認真觀察插圖,再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
(3)逐句理解。
①指名讀第1~2句話,讀后告訴大家,從這兩句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時間:夏天的傍晚(太陽剛落山)
地點:湖邊。
事情:放牛時,天氣變化,下雨了。
理解“烏云密布”。“烏云”黑色的云彩,“密布”布滿了整個天空,正因為烏云密布,所以下起的是大雨。
指導朗讀這兩句:“忽然”一詞要讀得快,“大”重讀,強調雨下得大。
②指名讀第3~4兩句話。這兩句話是描寫什么的?
為什么會“滿湖通紅”?太陽要落山,會出現晚霞,大雨過后,空氣清新,一片晚霞照得滿湖顯現紅色,美極了。
再讀第四句話,畫出什么,怎么樣。
讓學生讀出你畫的句子。指出描寫顏色的詞,“粉紅”“碧綠”。
指導朗讀:老師要先激勵學生的情緒,然后范讀,再讓學生讀。
同學們,一陣大雨過后,一片晚霞把滿湖照得通紅,湖里的荷花變美了,粉紅色的花瓣上清水滴滴,碧綠的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這是一幅多么美的圖畫呀,我們能把這美讀出來嗎?聽老師讀。誰能比老師讀得更好。
③王冕看著這滿湖美麗的景色,簡直出了神,并且產生了想法,他想什么呢?(指名讀第5句話。)
理解“出了神”,看插圖,王冕的表情。他兩眼直盯著湖中,眼睛一眨也不眨,看呆了。聯系生活實際,當你看得出了神時會出現什么情況?別人叫你,你也聽不見,身邊發生了什么情況也不知道,只是在那里看著。出示句子:
“要是能把美麗的荷花畫下來,那多好哇!”
反復讀這句話,提問:
王冕產生了什么想法?
這句話結尾為什么用嘆號?
王冕面對這美麗的景色,產生了想畫荷花的念頭,從嘆號說明,王冕急切想畫荷花。
(4)理清全段句子之間的聯系,為背誦打下基礎。
①自己小聲讀第2段,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再想一想句與句之間的聯系,句子能前后顛倒嗎?
②第一句話告訴我們王冕在湖邊放牛。第二句話告訴我們忽然下起大雨。第三、四句話是寫雨后湖中美麗的景色。第五句是王冕看著這美景出了神,產生要畫荷花的強烈愿望。
這幾句話是按事情的發展順序排的,句與句之間緊密相連,所以句子前后不能顛倒。
3.指導學生背誦第2段。
指導學生按一定的方法去背,背得快,記得牢。
(1)按句與句之間的聯系去背。這種背誦方法是背之前要認真讀課文,弄清課文的層次,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掌握這種聯系再背。
(2)看板書背。
老師的板書一般都體現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及文章線索,看板書背也比較快。
(3)學生自己試背。
(4)指名背誦,并讓其介紹是用什么方法來背誦的。
(三)作業。
1.讀熟課文。
2.繼續背誦課文第2段。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王冕的畫畫得好,是他勤學苦練的結果,并且懂得,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完成課后作業。
二、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王冕的畫畫得好,是他勤學苦練的.結果,并且懂得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2.完成課后作業。
三、教學難點
從王冕學畫中受到思想教育。
四、教學過程
(一)回憶前節課講的內容,導入新課。
1.指名讀課文前兩段。
2.小結導入:
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和剛才讀前兩段課文,我們知道:王冕因為家里很窮,上不起學,只能給別人放牛,可是他渴望學習,他一邊放牛,一邊找書讀。一個夏天的傍晚,當他在湖邊放牛的時候,突然下起了大雨,大雨過后,滿湖顯現出一幅美麗的景色。王冕面對這幅美景,他簡直看出了神,并且產生了想畫荷花的強烈愿望。那么他怎樣成為一個畫家的呢?今天繼續學習課文第3段。
(二)學習課文第3段。
1.自己小聲讀第3段:邊讀邊標出這段共有幾句話。并且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
2.指名接讀這段中的每一句話(一人讀一句),其他同學邊聽邊想,每句話的意思。
3.讓學生逐句理解,讀一句讀一句的理解。
(1)指名讀第一句,你抓住哪些詞語,是怎樣理解句意的?
“平時節省”,和前文照應,因為他家里很窮,他省吃儉用,才能省出錢來買畫筆和顏料。“找”來一些紙,請學生體會,想象“找”會是怎么樣地找。可能別人扔掉不用的紙,也可能是別人用過的他再用反面。這說明什么?說明了他想方設法畫荷花。我們要學習他克服困難的精神。
這句話告訴我們王冕的學畫用具是怎樣來的。
(2)指名讀第二句。
這句話告訴我們王冕是怎樣畫荷花的。
從“不灰心”,“天天畫”你體會到什么?說明他不怕失敗,不怕挫折,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刻苦努力,堅持不懈。
(3)指名讀第3句。
反復讀一讀“他畫的荷花,就像剛從湖里采來的一樣”這句話,體會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會這樣?
說明王冕成功了,成為畫家了。正因為他勤學苦練,肯下功夫,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結果。
(三)再讀第3段,體會王冕是怎樣學畫的,他為什么會成功?
1.先讓學生自己讀,自己去體會。
2.指名說一說。
3.談一談學習這段你有什么體會?
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談談受到思想教育。
4.有感情地朗讀第3段。
(四)處理課后作業。
1.完成課后第2題。
(1)指名讀題目要求。
(2)學生自己動手在書上填寫。
(3)說一說你為什么這樣填寫。
①根據課文內容,大雨過后,荷花開得更鮮艷了,比“很”還進一層的意思是“更”。
②王冕本來是應當讀書的,可是只上三年學,就得去放牛維持生活。“才”是“開始”的意思。用“才”會讓人誤會他放牛已晚了,不合句意。
③王冕沒有錢讀書,沒有錢買畫筆、顏料,是靠他平時天長日久地去節省點錢去買的,所以寫平時,而不能填“有時”。
(4)把填寫好的句子讀一讀。
2.完成課后第3題;
(1)讀題目要求。
(2)讓學生讀句子。指導學生讀的時候,要突出重點詞語。
(3)在反復讀的情況下,再讀一句抄寫一句。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認識12個生字,會寫“云”一個生字,認識一個筆畫“∠”。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問句的語氣。
3.了解動物尾巴的特點,激發喜愛動物的情感。
學習重點、難點
1.認識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讀好問句的語氣。
課前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六種動物卡片及相關尾巴的圖片,生字詞語卡片。
學生:收集有關動物尾巴的資料。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預設教學路徑
預設學生活動
設計說明
備注
猜
謎
比
賽
課前三分鐘,猜謎比賽。
如:腦袋聰明,手腳靈巧,喜歡爬樹,最愛吃桃等
猜謎比賽
在猜謎中讓學生了解動物,自然而然地進入學習狀態。
課件出示有關動物的謎語
創設情境
揭示課題
(一) 出示畫面
(二) 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到動物王國去參加一場有趣的比賽。比什么呢?趕快拼拼吧!
(一)觀看課件
( (二)自由拼讀,指名拼讀,集體拼讀。
動人的旋律,教師的言語,美麗的畫面,使學生進入了觸手可及的童話世界,學生學習的情緒高漲。
課件出示森林動物大會的'音樂,出示帶拼音的“比尾巴”
認讀比賽名單
(一)1.那么,你知道今天比賽的選手有那些嗎?
2.給圖,拼音認詞
正音:“松鼠”中“松”是平舌音,“鼠”是翹舌音,“子”讀輕聲。
(二) 動物們都出場了。看,這就是比賽名單,你能叫叫它們嗎?
(三) 小動物們按照號碼重新排好了隊伍藏在名字里,等著小朋友們叫它排隊呢?(點出小動物)
(四) 認讀:“猴、松、公、鴨、鼠”
1、 動物們的名字里面這幾個字特別重要,小朋友們會讀嗎?
2、 要是能記住這幾個字,就能牢牢記住小動物的名字,大家快來說說有什么好辦法能記住這幾個字。
(一)1.自由說一說參賽的選手。
2、 指名讀詞語。集體讀詞語。
(二)把認識的動物名字說給同桌聽。(用“我認識......”)叫不出來的名字請教旁邊的小伙伴或老師。
指名讀──同桌讀──小組讀
(三) 指名學生認讀詞語──開火車讀。
(四) 認讀生字
1.自由讀生字。
2.交流識字方法。(用“我認識了.....,我給......找了一個好朋友。”或“我用......方法記生字的。”說話)
在認識“比賽選手”階段,教師為了讓學生認識六個詞語和五個生字,通過由簡到難,層層深入,鞏固了生字、詞的讀音。讓學生在寬松、愉快的氛圍中,學會了生字,學會了交流。
課件出示六種動物的圖片和詞語及拼音。
出示不帶拼音的詞語。
出示重新排列過的詞語
出示生字“猴、松、公、鴨、鼠”
認讀比賽項目
(一) 比賽馬上開始了,那有哪些比賽項目呢?
(二)指導朗讀
1、 趕快拼拼,有哪些比賽項目?
2、 看小朋友們讀的這么起勁,老師真想參加啊,歡迎嗎?(教師示范讀)
3、 交流總結(像小耳朵似的符號叫問號,它提醒我們讀這樣的句子時聲音往上揚,就象讀第二聲一樣。)
(一) 質疑。
(二) 1.小組內自由朗讀。說說自己是怎么認識“把、短、扁、最”
這幾個生字的。
2、 愿意的小朋友站起來學著老師的樣子讀讀。
3.通過交流,學生自己再次試讀──比讀──齊讀。
在“比賽項目”階段,教師有意識得將識字與閱讀結合,讓學生在閱讀中感知。
通過教師的示范讀、解說來分散問句朗讀的難點。
出示比賽項目(六個問題一起出示)。
評比比賽結果
(一) 小朋友們,比賽開始了,小動物們想請我們當評委,幫它們仔細評評。(教師示范:我認為猴子的尾巴長)
(二) 看,比賽結果出來了,你能公布一下嗎?
(三) 給動物頒獎
(一) 指名說。(用“我認為......的尾巴......”)
(二) 同桌互說
──指名說──男女生比說──齊說。
(三)用尾巴制作成的生字卡片給動物頒獎
通過圖文對照,在評比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長”、“短”、“扁”、“彎”、“好象一把傘”、“最好看”的意思。并通過頒獎,檢查了生字的認讀能力。
出示比賽結果(六個答案和圖片一起出示)
鞏固練習
(一)1.小動物們的比賽結束了。小朋友們想不想來一場比賽啊!比什么呢?
2.先讓我們來進行朗讀擂臺賽吧!
(二)寫字擂臺賽。
1、 出示要寫的字,認識“∠”
2、 觀察“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筆順。
3、 讓學生對照樣子在田字格中放“云”的筆順。
4、 教師范寫。
5、 教師巡視。
6、 評比,展示學生優秀作品。
(一) 1.興趣昂然的進入比賽。
齊讀比賽內容。
3、 師生對讀──男女生對讀──同桌對讀──指名讀,評一評哪隊讀的好。
(二) 比寫字
1、 認讀新筆畫“∠”,書空筆畫。
2、 指名說一說“云”的筆順。
3、 上臺在電腦上操作。
4、 觀看教師書寫。
5、 在書本上描一描,寫一寫。寫好后同桌互評
擂臺賽充滿挑戰意味、,符合學生的好勝心理。且人人參與,人人能體會成功的喜悅。
出示:
朗讀擂臺賽
寫字擂臺賽
出示比賽項目和比賽結果。
出示生字“云”
布置作業
布置家作:
1、 必選套餐:在三線田字格中正確書寫“云”。
2、 自選套餐:
(1) 讀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集有關動物尾巴的資料, 用書上的形式編一編兒歌。
根據自己的特長和實際水平,自由選擇作業。
作業的布置體現彈性,尊重學生的個體選擇。
出示家作內容。
五、板書設計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6人,男16人,女20人。大部分學生都是身體健康,活潑可愛,文明禮貌,上進心強。
從前幾個學期的成績檢測中來看,本班學生的總體成績還是可以的,其中比較優秀的有李帥、李彩、吳坡等同學,也存在基礎比較差的同學。學生兩極分化比較嚴重,特別是幾個差生基礎差得厲害,影響了全班的平均分和合格率。在這學期,對差生要狠抓知識落實,使他們的語文成績能有切實的提高。
學習習慣方面:本班學生多數都能做到上課認真聽,勤舉手,愛動腦,及時完成作業,特別是李帥、李彩是同學的好榜樣,也有個別同學,作業總是不能及時完成,書寫比較糊涂,還有幾個小不點愛做小動作,總是不能集中注意聽講,這幾個同學需要老師特別關注,需要老師特別耐心的教導。
語文能力方面:在閱讀水平方面,李帥、趙微等同學具有優勢,理解感悟能力強,對文本的理解往往都與眾不同,勝人一籌;在寫作方面,劉靜秀、左有政等同學表現突出,能寫得通順、詳細,又不繁瑣,而且能做到中心突出,有詳有略;在書寫水平上,白文冰、錢珍等同學自跡清楚,字寫得清秀、漂亮,讓人賞心悅目;在朗讀能力方面,盧虹伶、蔡麗花都非常出色,音準,讀通順,而且非常有感情,總讓其他同學羨慕不已。
家庭狀況和家庭教育方面:大部分學生都長在農村,雖說家庭并不富裕,但父母對他們還是百依百順,造成許多孩子性格嬌慣,比較自我的一面。還有一些學生父母遠在外地,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看,因而家庭監督、家庭教育等方面比較薄弱,不能很好地配合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這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總的來說,學生個個都是聰明活潑的,每個人都有他的發展前途,重要的四,教師要充分關注,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前進一大步。雖然我不能讓他們成為最好的學生,但我會努力讓他們變得更好。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是以語文知識和聽說能力訓練為序編排的,本冊有閱讀訓練、習作訓練和聽說訓練三條線索。從縱向看,每一條線索都按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安排訓練點;從橫向看,按有機聯系、協調發展的原則把幾個訓練點組成單元,力求做到每個單元聽說讀寫訓練的目標明確。
三、教學目標
1、鞏固漢語拼音,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識字157個,能正確認讀學過的多音字(本冊多音字10個),能辨認形近字;會讀寫396個左右的新詞語(不含單音詞語),一部分學會運用。
2、繼續學寫鋼筆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毛筆字臨帖,坐的姿勢,握筆姿勢必須正確,養成認真寫字的習慣。
3、學會按要求預習課文;會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學會抓住重點段深入理解課文;學會用“摘句法”,用自然段段意歸并法歸并課文的段落大意。
4、學會把一件事的經過分幾步寫具體;初步學會把長文章縮寫成短文,既能寫具體,又能寫簡潔;初步學會寫文章“開頭”、“結尾”的寫法,會寫啟事。
5、會修改意思前后矛盾的病句。
6、會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指定的課文,有的還會默寫。
7、會有條理、具體地說清楚一件事,根據要點清楚地介紹自己的家;簡明扼要地介紹一本課外書;會說普通話,口齒清楚,聲音響亮,態度大方。
四、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1)閱讀訓練方面的重點是概括段落大意。
①用摘錄句子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②用自然段段意歸并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
(2)習作方面的重點是把一件事寫清楚。
①把一件事情寫完整,即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寫清楚。②把事情的經過部分寫具體。
(3)聽說訓練方面的重點是有條理,較具體地進行敘述。
2、教學難點
本冊教材的難點是給課文分段,并能概括段落大意。
五、質量目標
1、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掌握本冊教材的有關基礎知識。
2、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特別是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高尚的道德情操。
4、考核成績。
六、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隨著課改的深入,本學期的語文教學一定要努力體現教改趨勢,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識記理解,運用創新,同時要注意學生的學習語文的情感傾向和習慣自律的培養,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提高效率。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體現逐漸由扶到放的指導原則,主要措施如下:
1、要通過互借圖書,推薦好文章,評閱好文章,摘錄好詞好句等方法,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增強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適當增加習作的訓練次數,加強習作方法指導,特別是在如何寫具體,詳細上多作輔導。
3、開創更多的交流機會,讓學生展示自己,相互學習,互相提高,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4、做好培優輔差工作,使優生、差生都有潛力發展,都有機會提高。
5、做好階段性的質量檢查與反饋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補救,提高教學效率。
6、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字跡清楚、整潔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按筆順寫字,熟悉部首的名稱,并能正確判斷漢字的.部首。
2、正確填寫詞語,并積累、鞏固。
3、練好鋼筆字,寫好獨體字。
4、熟記8個成語,讀背《三字經》的節選內容。
5、訓練學生勸阻不文明行為用語技巧。
6、學寫毛筆字,掌握“橫”的運筆方法。
教學重點:
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練習1教案
寫字、說話
教學準備:
投影片、卡片
擬定課時:
四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教學第1---4題。
教學過程:
一、按筆順寫字:
1、指名四位同學分別書空“斷、推、爽、勤”。
2、自由練習書空筆順。
3、練習描紅,/article/教師巡視。
二、認識下面的部首,再找出和部首相對應的字,用線連起來。
1、自由認讀個部首名稱,指名說:
丿(撇)、亠(點橫)、彐(橫山)、羊(羊字頭)
2、讓學生明白這些部首是的依據。
3、自由連線。
4、檢查連線的情況。(指名說)
三、按課文內容填空,再讀一讀。
1、指名讀題目要求。
2、學生練習填空。
3、指名讀、齊讀。
4、發展練習:用“驕陽似火”、“密密麻麻”說話。
四、寫鋼筆字:
1、出示卡片,認讀“七”、“大”、“女”、“永”。
2、指導學生觀察每個字再田字格里的位置。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初步感知語言中的比喻,啟發學生觀察和想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
3、在口語交際中,培養合作和交往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1、發現“加偏旁”的識字方法,進行口語交際。
2、在細心觀察的基礎上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口頭表達,順序清晰,生動具休。
三、教學難點:
1、口語交際 2、自我展示
四、教學類型:練習課。
五、教學準備:收集與春天有關的信息材料。
六、課時安排:2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教師:內當家們喜歡玩游戲嗎?今天老師要帶同這們到語文園地里去玩,大家準備好了嗎?
2、好,我們開始玩了,今天看哪位同學玩得最棒?
二、我的發現,觀察發現。
1、看圖,圖上畫的是什么?這些東西之間有聯系嗎?扇子、剪刀、雨傘、飛機、銀杏葉、蜻蜓、蘑菇、燕子。
2、我們看看學習伙伴有什么發現。
我發現燕子的尾巴是剪刀。
(你能把學習伙伴的話說說完嗎?)
換一種方法說可以嗎?(我發現剪刀像燕子的尾巴)
3、你能用這樣的說法說說其他的東西嗎?
我發現銀杏葉像
我發現蜻蜓像
我發現雨傘像
(也可以反過來說)
4、你在平時的生活中還發現哪些事物之間非常相似呢?(大膽想像、自由表達)。
如:河水像一面鏡子。
三、日積月累,積累語言
1、讀讀認認
(1)讀讀下面的字、詞,試試看你有什么發現?(生字都是用學過的熟字加上偏旁組成的字。)
(2)認一認:你能記住哪個字,說說你是怎么記住它的?如:我記住了“材”,我是根據詞語“木材”來記住它是木字旁的。
(3)用每組的兩個字分別組詞。
如:西(西瓜) 犧(犧牲)
2、讀讀背背
(1)介紹:這是四幅描寫春天的對聯。
(2)借助拼音自讀。
(3)老師范讀,生生互讀。
(4)說說你最喜歡哪幅對聯?把你喜歡的'背給同學聽。
3、我會說
(1)讀讀橫線后邊的詞語,想想橫線上應填什么?
(2)說說自己想搭配的詞語,和其它同學評一評。
(3)課文中還有這樣的短語嗎?找出來讀一讀。
第二課時
一、口語交際,增強表達
1、教師播放《春天在哪里》的錄音磁帶,進入情景。板書春天在哪里。
2、教師啟發:從歌詞里,你知道春天花在哪里嗎?指名回答。
3、教師播放春景圖和春天的錄像片斷;春天有多美,大家都有自己的感愛,讓我們再次走進春天,回味一下在春天里的快樂。
4、鼓勵學生細細描述自己對春天的情由、感受、啟發他們從視覺、聽覺、嗅覺等感觀方面,從景物、人物、動物、事物等各個方面的描述(板書:春天里的發現)。
5、組織學生談話,各自在春天里最想做什么,訓練表達能力,引導學生展開聯想,盡量多說,說得與眾不同最好。(板書:春天的暢想)
6、教師指名回答并點評。
二、展示平臺
1、以春天為題,教師組織學生贊美春天。
(1)喜歡寫作的同學在一起練習寫話。
(2)喜歡積累詩句對聯的同學,抄寫收集描寫春天的詩句對聯。
(3)喜歡畫畫的描繪春天的圖畫。
2、組織展示成果。
(1)請寫作抽學將作品展示給全班看。
(2)抄寫詩句的同學與大家分享佳詞美句。
(3)請繪畫的同學將作品展示給全班看。
三、寬帶網絡,拓展學習
1、老師導入:課文中、生活中,我們用眼睛觀察,用心感受,發現了春天的美麗迷人,其實春天還有好多秘密等著我們去發現呢?
2、布置相關作業
(1)閱讀寬帶網,告訴我們有關城市代表性的市花。
(2)介紹你知道哪些城市的市花、自己家鄉代表性的是什么花。
(3)交流收集與本課內容有關的資料
①描寫春天的古詩 ②歌唱春天歌曲
九、課后小結
十、作業布置
十一、板書設計
十二、課后反思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了解白鵝特點,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4、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寫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和幽默風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的。
教學難點:從那些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引入:
我們小時侯就學過一首詩《詠鵝》,請齊背一下。
(《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這首詩描繪了白鵝色彩的美麗和姿態的優雅,那么作家豐子愷筆下的白鵝又是怎樣的呢?
二、檢查預習
1、區別形近字
頸( )
勁( )
項( )
侍( )
待( )
厲( )
歷( )
勵( )
吭( )
抗( )
2、 易讀錯的字音
頭頸( ) 引吭大叫( ) 從容( )
大模大樣( )侍侯( ) 看守( )供養( )
3、易寫錯的字
脾 餐
4、多音字
角
jué( )
jiǎo( )
模
mú( )
mó( )
三、整體感知
a) 指名朗讀課文。
b) 其他同學思考:大師豐子愷筆下的白鵝有什么特點?用一個詞概括,(高傲)
四、體會白鵝特點
問題:都說白鵝是一個高傲的動物,具體表現在什么地方?又是怎樣具體寫的?
方法:學生交流,讀課文,每一部分都讓學生想象,體會,有感情的朗讀
①叫聲:重點圍繞如果鵝會說話,它會說什么進行討論。
②步態:讓學生模仿鴨子和鵝走路的姿勢。
③吃飯:想象狗和鵝的心理活動(6段)
④觀察插圖:用白鵝的.口吻說一說圖畫上的內容。
五、感悟寫法
問題:作者是怎樣寫白鵝高傲這一特點的?
方法:
1、 學生讀1、2段后思考,1、2段之間存在一個什么關系,(總分)
第2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過渡句,承上啟下)
2、 學生選擇感興趣的部分讀書、體會、交流。
說說自己從文中發現了那些寫作特點
①對比,如4、6段
②語言,風趣、詼諧、幽默,
③明貶實褒,把直接寫白鵝高傲特點的句子畫出來,體會作者包含的感情。(表面上說不喜歡這只鵝,在說它的缺點,實際上更能感覺到作者喜歡這只白鵝)
④把鵝當作人來寫,那它是怎樣一個人呢?
叫的時候 走起路來 吃飯的時候
六、延伸練習
仿照本文的寫法寫你熟悉的一種動物。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知識目標:
有感情朗讀課文;了解三峽的美麗景色;
能力目標:
能按照游覽的順序,抓住重點詞句理解每處景物的特點,想象所描繪的景象。
情感目標:
能夠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三峽、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能夠抓住重點詞句理解每處景物的特點。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收集關于三峽風光的圖片資料;教師制作的教學網頁。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師導:在中國廣闊的土地上,流淌著一條養育了無數代人的河流——長江(教師畫圖板書:長江)在萬里長江的上游,有一段險峻的地形,那就是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板書)三峽以其秀美的風光、磅礴的氣勢和眾多的名勝古跡而著稱。上節課,我們同作者一起游覽了這令人向往的.地方。你們還記得我們去看了三峽的哪幾個峽嗎?他們都有什么特點呢?(學生說,教師板書)
2、“小導游”介紹,復習舊知
(1)師導:通過課文的學習,三峽已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神秘的風光,雄偉的氣勢吸引了多少慕名而來的游客們前去一睹它的風姿啊。同學們,就讓我們去做做三峽的小導游吧,向游客們去介紹三峽中最為有名的三個峽,盡情去展示它們的風光,好嗎?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峽介紹,小組內交流;(可以結合課文描寫和瀏覽網頁中的相關圖片)
(3)指名上臺做“小導游”,邊演示邊介紹;(學生做游客)
(4)師生評價。
二、拓展延伸,合作學習
1、師導:恩,聽了三位導游的介紹,我們仿佛已置身于那神秘的三峽,再次去感受了三峽的雄偉壯觀、幽深秀麗和急流險灘。三峽又何止這些令我們魂牽夢繞呢?我們對三峽的了解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呢?下面就再請我們的小導游們做好準備了,除了三峽風光,你們還想向游客們介紹三峽的什么呢?讓我們到網上去瀏覽一下吧。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上網瀏覽三峽相關信息,小組交流;
3、指名上臺當“小導游”繼續介紹三峽,師生評價。
三、語文活動,知識競賽
1、師導:觀光了一天,導游們很辛苦,我們的小游客們也很辛苦,不過相信大家收獲一定不小,最后就讓我們一起來評選“最佳游客”,看看哪位游客今天的收獲最大。
2、屏幕出示競賽題,學生回答,正確者可獲“最佳游客”的胸章;
3、學生回答后的題目,教師點擊,屏幕出示正確^答~`案。
四、總結;
同學們通過上網了解了很多關于三峽的知識,它神秘的面紗正被我們輕輕揭開,三峽確實是我們心馳神往的地方,希望課下同學們能更多地去瀏覽關于三峽的網站,了解三峽,關注三峽,贊美三峽。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掌握多音字“彈”;正確讀寫“鼓動、欲望、震撼、糟蹋”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等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意思。
3、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教學重點:
理解“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等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意思。
教學難點:
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情感,導入新課
1、名言導入。
“一粒貌不驚人的種子,往往隱藏著一個花季的燦爛;一條丑陋的毛蟲,可能蛻變為一只五色斑斕的彩蝶。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樁奇跡。”這是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對生命的感悟。同學們,能不能把你喜歡的人生格言也告訴大家?
2、感悟課題:你發現了嗎?這個題目和我們以前經常讀到的文章題目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指名說)
原來我們學的文章題目一般都是一個詞或者是一句話,而這一次的題目是兩個詞,并且是同一個詞的重復。作者為什么要使用這樣的題目呢?題目里又包含著什么樣的含義呢?帶著疑問,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文。
二、初讀課文,掌握字詞
1、教師引導學生輕聲讀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學生自由讀文)
教師出示自讀要求:
(1)遇到生字新詞大聲讀三遍,讀不通的句子反復讀。
(2)給不理解的詞語做上標記。
2、教師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檢查學生自學生字情況。
3、學生認讀詞語。(請同學們快速讀兩遍詞語,再讀兩遍生字。)
鼓動躍動欲望沖破堅硬不屈茁壯沉穩震撼糟蹋短暫有限珍惜騷擾聽診器
4、教師指導書寫。
“撼”是左窄右寬的字,右半部分是“感”,上邊不要寫成“成”。
“欲”右邊是“欠”,不是反文旁。
“診”右部下面的三個撇要注意位置。
(教師指導書寫,注意指導筆畫間的穿插迎讓。)
(學生仿寫,展示)
5、小組內讀課文,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引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2、教師引學:課文共寫了幾個事例,試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三個事例:飛蛾求生、瓜苗生長、靜聽心跳。)
四、探究課文,突出重點
1、教師引導:找出自己感觸最深的.事例,在小組內認真品讀,并說說其中蘊藏的內涵。
2、學生小組內交流自己的體會。
3、全班交流:請學生先讀一讀自己選擇的段落,然后聯系生活實際談一談自己的感悟。
4、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獨特感受,有感情地朗讀這部分內容。(讀出飛蛾強烈的求生欲望,讀出瓜苗頑強的生命力,讀出作者積極的人生觀。)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理清脈絡
1、教師導學:進入課文之前我們先復習一下上節課學過的生詞,開火車讀,齊讀。(騷擾欲望震撼糟蹋無限聽診器不屈向上茁壯生長)
2、回顧我們昨天學習的內容,作者是從哪些事例中引出對生命的思考的?
3、學生匯報。
二、探究學習,感悟體驗
(一)教師導學:自由讀讀三個故事,想想哪些地方讓你震驚?
學生自由閱讀自學提示,明確要求。
1、找一找,找出你認為重要的詞句。
2、讀一讀,在讀中思考。
3、議一議,把自己的體會交流一下。
4、品一品,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
(二)探究交流。
1、飛蛾求生。
(1)學生匯報句子。(多媒體課件出示:“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掙扎、鼓動、躍動、強烈、鮮明,用紅體字標出。)
(2)教師引問:為什么讓你感到震驚?
預設:(我從“掙扎”這個詞看出飛蛾很想逃走,并且不放棄生命。
飛蛾把所有生的希望都傾注在了“掙扎”上。
“鼓動雙翅”讓我感到飛蛾想盡一切辦法逃生。
“極力”,就是用盡力量,想盡一切辦法。
飛蛾鼓動的是雙翅,躍動的是生命的力量。
從“掙扎、鼓動、躍動、強烈、鮮明”可以看出飛蛾對生命的渴望,即使自己是那樣渺小也要奮力一試。)
(3)教師引學:有一只飛蛾在你頭頂上飛飛來飛去,你伸出手把它捉住了。現在,這只飛蛾就在你的手中,你感受到它怎樣的躍動?用文中的句子來回答。(課件出示:“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
(4)教師引問:為什么它的躍動如此強烈?如果你就是這只飛蛾,你會怎么想?(生展開想象)
過渡:對,這是一種對生命的強烈渴望!你們知道一只飛蛾的生命有多長嗎?一般飛蛾的生命只有9天。為了這短短的9天,小小的飛蛾拼命地掙扎。但它掙扎著——(引讀句子)
(5)教師引讀:請把你的感受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6)教師引學:小小的飛蛾尚且如此珍惜生命,我們人類又怎能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呢?下面這些是地震中的一些圖片。(出示后說)這一張張熟悉而又曾經震撼過我們心靈的圖片,向我們詮釋了生命的偉大、堅強。
是啊,飛蛾那種強烈的求生欲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
(7)小結:是啊,飛蛾是脆弱的,但是它所表現出來的強烈的求生欲望卻是震撼人心的,這就是——(生齊讀)“生命生命”。
(8)小結學習方法。
教師導學:我們用聯系生活實際、抓住重點語句、想象等方法學習了第一個事例。下面請同學們繼續用這些方法同桌或小組合作學習剩下的兩個事例。
課件出示自學要求。(教師指名讀要求,組織學生學習。)
①快速讀剩下的兩個事例,畫出每個事例寫得精彩、含義深刻的語句。
②簡單標注對所畫語句的體會。
2、瓜苗生長。
(1)(課件出示:“墻角的磚縫中掉進一粒香瓜子,過了幾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著一種多么強的生命力啊!”)
①教師引問:從哪些詞語能感受到香瓜子生命力強?
(磚縫、掉、竟然、冒出)
A、教師導學:是啊,我們都知道植物生長需要水、空氣、陽光等條件,而這粒香瓜子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真是一件令人驚訝的事。文中哪個詞寫出了作者的震驚?(生:竟然)
B、教師引學:你能區分帶“然”字的常見詞嗎?[課件出示:選詞填空。
竟然依然顯然
一粒香瓜子,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顯然)不易生長,但它為了生存(依然)努力著,那小小的種子,(竟然)可以沖破重重阻力,不屈向上,茁壯生長。] ②教師引問:為什么作者不用“生”或“長”,而用“冒”?
(因為“冒”字體現了瓜苗頑強的生命力。)
(2)(課件出示:“竟使它可以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生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
①教師引問:什么讓你震驚?(頑強的生命力、渴望生命的欲望)
②教師指導朗讀。(讀出堅定、不屈服的語氣。)
(3)小結寫作方法。
教師導學:作者在前面兩個事例中寫了小飛蛾而沒寫大象。寫了小瓜苗而沒寫大樹,看來“小”的事物更能突出生命的偉大。這種寫法就是“以小見大”,希望同學們在習作中也能加以運用。
(4)過渡:小小的生靈為了自己的生命做出了多么艱辛的努力呀!請大家讀讀“靜聽心跳”這部分內容,說說哪些地方最讓你感到震撼。
3、靜聽心跳。
(1)(課件出示:“那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給我極大的震撼,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
(2)教師創設情境,感受心臟跳動。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把手放在胸口靜靜地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生把手放在胸口感受。)
這就是你的生命,單單屬于你自己。你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你自己決定。
(3)教師引問:此刻,你的心情怎樣?(高興、自豪、激動……)
請帶著你的感受讀一讀這段課文。
(4)教師引問:是呀,生命屬于我們自己,每個人對待生命都有截然不同的態度,從文中的哪句話可以看出來?(出示:“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
“糟蹋”是什么意思?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行為是在“白白地糟蹋”自己的生命?(生說現象)
所以,我們要珍愛自己的生命,我們必須對自己負責。
(5)教師引導學生比較句子:
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要對自己負責。
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
(第二句寫得好,因為“必須”突出了作者對生命負責的堅定態度。)
(6)小結:作者再次感悟到生命就是自己那沉穩有規律的心跳。于是,作者堅定信念,一定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讓我們帶著對生命負責的態度再一次呼喚生命——(學生齊讀:生命生命)
三、拓展延伸,感悟生命的真諦
1、多媒體課件介紹課文的作者杏林子。(出示照片)
杏林子自12歲起就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百分之九十以上關節壞死。從12歲患病到61歲去世,她腿不能行,肩不能舉,手不能抬,頭不能轉,保持著一種姿勢,在輪椅上坐了整整50年。整整50年時間哪!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個分分秒秒,她都在經受著病痛的折磨。
她曾經在她的作品中這樣寫道——
我告訴自己,如果三年還不康復的話,我就不要活了。結果,好不容易熬了三年,還是沒有好!我想:好吧,再延長三年好了,如果再不好,我就絕對不要活了!
就是在這樣一種生存狀態下,她被掙扎求生的飛蛾震驚,被頑強生長的香瓜子感動,被自己的心臟那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所震撼,于是對生命有了全新的感想:絕不要放棄生命,她悟出了生命的意義:(課件出示:“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于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2、教師導學:結合課文談談,在杏林子看來,什么是有限的,什么是無限的?
(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創造的價值是無限的。例如杏林子雖然去世了,但她的作品、人品還在,她為社會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3、過渡:其實,像杏林子這樣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的人還有很多。你們還知道誰?(出示課件)
邰麗華,2歲開始就生活在無聲的世界里,但是她并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而是以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笑對人生,并且用殘缺創造出一種特殊的美麗。
叢飛,進行了長達11年的慈善資助,總共資助了178名貧困兒童,累計捐款300萬元,自己卻欠債十幾萬元。在患胃癌期間,病床上的他仍念念不忘那些失學的兒童。
四、升華情感,書寫生命感言
1、教師導學:此刻,相信你一定對生命有了深深的感悟,請拿起你的筆,寫下你對生命的感言吧!
(出示: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預設:生命是飛蛾極力鼓動的翅膀;
生命是墻角磚縫中盎然挺立的小瓜苗;
生命是香瓜子沖破堅硬外殼的勇氣;
生命是香瓜子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的決心;
生命是心臟那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
2、教師引導學生抒寫生命感言,交流匯報。
3、教師引問:此時此刻,你想對同學們說點什么呢?
4、教師導讀:生命就像一首唱不完的歌,寫不完的詩,同學們,讓我們帶著對生命深深的思索,再讀——(生齊讀)“生命生命”。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會認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知道烏斯曼老爹補碗的秘密,教育學生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對待,靈活應對。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讀懂烏斯曼的話,明白只要認真,就沒有做不成的事的道理。
教學準備:
生字卡
教學過程:
一課時
一、揭題激疑。
1.板書課題。
2.激疑:看到課題,你產生了哪些疑問?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
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討論交流:你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國王的一只寶碗摔碎后,召來全國的陶工補碗,可是大家都沒法補好,烏斯曼老爹在一年后交給國王一只和寶碗幾乎一模一樣的瓷碗,保住了大家的性命。最后烏斯曼老爹把他補碗的秘密告訴了孫子。)
3.給課文分段,并用小標題概括段意。第一段(第1、2自然段):碗摔碎。第二段(第3-6自然段):補碗。第三段(第7-9自然段):補碗的秘密。板書:碗摔碎——補碗——補碗的秘密
三、細讀課文,感悟道理。
1.快速讀課文。
思考: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是怎樣的?
2.討論交流。
(1)從哪兒看出國王對寶碗的喜愛?(派一百個士兵守護它、請鄰國的國王來觀賞寶碗、氣得三天沒吃飯、捧著寶碗看了又看、高興得嘴都合不攏等。)
(2)找出描寫陶工們神態、語言的句子畫記下來。想一想這些描寫說明了什么。
重點理解以下句子:
①陶工們都傻了眼,他們對國王說:“就是神仙下凡,也沒辦法把這么碎的碗補好。”
②陶工們整夜對著碗發呆,誰也想不出一個好主意。
③老爹,救救我們吧!
以上句子表現了補碗的難度非常大,要把碗照原樣補好是不可能的。同時也說明了碗能否補好關系到陶工們的性命。
(3)烏斯曼老爹補碗的秘密是什么?
(4)理解下面兩句話的.意思。
①我和你們做得一樣,沒有什么秘密。我認真對待每一件陶器,努力把它做得精致完美。(要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要努力把事情做得更好。)
②熱愛自己的工作吧,只要認真對待每一件陶器,就沒有做不到的事。(只要認真對待,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3.討論:從烏斯曼老爹身上,你學到了什么?(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對待。“世上無難事”,只要認真地去對待每一件事,再難的事情也能做到,世上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4.結合親身經歷談談自己從中受到的啟發。
5.小結:烏斯曼老爹不愧是手藝的陶工,他將自己重新做的一只碗交給了國王,挽救了所有陶工的性命。同時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對待、靈活應對。板書:認真對待靈活應對
四、學習生字詞。
1.自由識記。
2.檢查交流。
重點指導:“致”的右邊是“反文旁”,不要寫成“折文旁”。“傻”的右上部分不要寫成了“囪”。“竟”要與“競”區別。
五、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寫一篇讀后感。
板書設計:
30國王的寶碗
碗摔碎——補碗——補碗的秘密
(認真對待靈活應對)
小學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認識3個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來歷,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3.有感情地朗讀兒歌,體會兒歌表達的情感。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文中漢字演變過程、山水圖、兒童作畫圖、兒歌”;錄象“祖國好河山畫面”;每學習小組一張鉛畫紙、輕音樂磁帶、詞語卡片、生字卡片、田字格。
一、運用媒體,在情境中感知
過渡: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生活在一起,勞動在一起。他們看到了很多很多的東西,遇到了許許多多的事情。請小朋友看大屏幕。
1.播放輕音樂,創造一種氛圍,運用多媒體演示“實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變過程。(屏幕出現“船”的實物圖,接著屏幕依次出現“竹子、石頭、泉水、河川、燕子”的實物圖,引導學生認識)
1.師述:由于勞動和生活的需要,他們要把看到的東西,遇到的事情記下來,可是那時候還沒有文字,怎么辦呢?我們的祖先是富有智慧的,他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們看見“船”就把“船”畫下來。(屏幕上以動畫形式依次出現由實物圖變成象形字的過程)這就是我們的祖先用畫圖的方法創造除了的象形字,這是最早的一種造字方法。為了便于書寫,后來,人們就在象形字的基礎上,又造出了現在的漢字。(品古上依次出現現代漢字“舟、竹、石、泉、川、燕”,讓學生讀一讀,認一認,初步感知字音、字形)(指大屏幕)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識字3》。(板書課題)
二、看圖想象,在情境中認知
1.學習詞語。
認識了漢字的演變,老師要帶大家去欣賞一幅祖國的山水畫。(出示山水圖)你喜歡哪些景物?隨著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詞語“竹子、燕子、河川、石頭、泉水、小舟”。(指名讀,師領讀,齊讀)
2.學習兒歌。
過渡:畫兒真美,老師這兒還有一首更美的兒歌呢!你們想讀嗎?(出示兒歌)請小朋友自由地讀,想怎樣讀就怎樣讀。(學生自由讀)誰來當一回小老師,領著大家讀。(指名領讀)想讀給你的好朋友聽嗎?(走下課桌找朋友讀)
3.讀好兒歌。
過渡:這么美的兒歌,老師也想讀讀,你們愿做老師的'好聽眾嗎?范讀兒歌。老師讀得怎樣?為什么老師讀得好呢?(指圖,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想,想象山水圖的美景,想象兒童畫畫的表情、心情)愿意像我一樣讀嗎?請同學們在小組中練讀,不足之處,請小組長指點指點。(小組合作練兒歌)
這么美的兒歌,老師指導你們一定能把它們讀好。(男女生賽讀,齊讀)
三、小組合作,在討論中深化
1.小組合作,讀懂兒歌。
請小朋友分小組自讀兒歌,畫出自己不懂的詞語,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學生小組自學討論)(大屏幕放映祖國河山畫面圖,教師隨機簡介)
2.誦讀兒歌。
這么美的祖國河山,你想用你的朗讀加上你的情感和動作來贊美他嗎?(出示兒歌)(學生自由表演,誦讀兒歌)
四、總結延伸,在創作中鞏固
1.即興作畫。
祖國的河山真是美麗壯觀,你想用你手中的彩筆,來畫一畫這美麗的河山嗎?(播放輕音樂,學生小組合作即興作畫)
2.創作兒歌。
你們能仿造課本上的兒歌,給你們的畫編上兒歌嗎?編好后先在小組中讀一讀。(小組合作自創兒歌)等一下我們請各組的代表把你們一組的畫于兒歌一起介紹給大家。
五、導書寫生字,完成《習字冊》
1.認讀要求書寫的生字:舟竹石川燕筆黑什
2.擴詞。
3.講解筆畫名稱和筆順(你愿意教大家寫哪個字?試著說一說,學生跟著書空。其中新出現的偏旁:四點水、竹子頭、單人旁,應指導學生認識)
4.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講解每個筆畫在其中的位置,學生描紅,邊描邊按筆順說說筆畫名稱。
5.完成《習字冊》,教師巡視指點。
識字四
教學要求:
1.學會課文生字,兩條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認識幾個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基本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組成其他字的知識,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3.誦讀謎語,理解謎語,體驗猜字謎的樂趣。
教學重點:
1.能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生字,能書來年認讀,正確運用“池”“馳”這兩個字。
2.讀好字謎。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觀察字盤
1.師板書“也”。
2.小朋友,你們認識這個字嗎?今天老師給“也”找來了幾個朋友,你們看。(出示字盤)
3.師轉動字盤,將“也”分別與“土、馬”組合、演示。
4.板書“他、地、池、馳”。
二、讀準字音,學習詞語
1.生借助拼音,自由讀生字新詞。要求:讀準字音,詞兒連讀。
2.四人一組交流:哪些字的讀音容易讀錯,在書上用“。”做記號,多讀幾遍。
3.檢查指導。
(1)指名讀生字及詞語。
(2)相機指導:“池”“馳”是整體認讀音節。“奔”的韻母是“en”,不要讀成后鼻音。“塘”的韻母是后鼻音。
(3)齊讀生字及詞語。
(4)理解。
看圖理解“田地”、“池塘”。
師生對話表演,用上“你我他”。讓學生感知“你我他”的用法。聯系圖來理解“奔馳”。
三、游戲鞏固
請一名學生當小老師,轉動字盤,讓其他學生用字盤辯字,并口頭組詞。
四、學習字謎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讀,圈出生字,讀準音。
2.出示卡片,開火車檢查字音。
提醒學生注意:“行”韻母是后鼻音。“稼、千、蝦、莊”都是三拼音。
3.指名讀字謎歌
告訴學生:這是一首字謎,讓我們猜一個字。
4.四人一組討論:這首字謎的謎底是什么?
5.全班交流。
師根據學生回答相機轉動字盤,顯示學生所說的字。并引導學生看相應的插圖,幫助理解字謎。
6.指導朗讀。
(1)教師范讀,讀出韻味,讀出猜字謎的情趣。讓學生說說聽了老師的朗讀,覺得怎么樣。
(2)生自由練讀。師巡視,注意糾正學生中的拖腔唱讀或停頓讀。
(3)指名讀字謎歌。評一評。
(4)同桌一起讀字謎歌。
7.課外延伸。
小朋友,猜字謎有趣嗎?課外請小朋友搜集一些字謎,下節課我們一起來猜。
五、析記字形,指導書寫
1.析記字形。
(1)認讀生字“奔馳、池塘”。
(2)教學新部首:“馬、大、土”。
(3)交流記字方法。教師及時小結學生的記字方法。
2.指導書寫。
(1)讓學生仔細觀察字帖中的范字“池塘、奔馳”。
(2)說一說怎樣才能把“池塘、奔馳”寫規范,寫漂亮。
(3)教師范寫生字并重點指導:
“奔”大字頭的撇、捺要寫得分開些,舒展些。“十”寫得小些,扁些。下面橫要寫得稍長,撇豎要分開些,能承受住整個字。“馳”左窄右寬。馬字旁最后一筆是提。“塘”左窄右寬,“土”要寫得偏上些,短些。
(4)播放音樂,生說寫字姿勢歌。
(5)師巡視,及時表揚寫得好的同學。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給“也”字找朋友,并口頭組詞。
2.讀生字新詞。
3.誦讀字謎歌。
二、析記字形,指導書寫
1.析記字形。
(1)認讀生字:行、千、莊。
(2)教學新偏旁。
(3)說說怎么記住這幾個字。
2.指導書寫。
(1)
小許交流:怎樣才能把“千、行、莊”寫規范,寫漂亮?
(2)教師范寫生字并重點指導。
(3)學生隨著音樂描、仿、臨寫生字。
三、課堂練習
1.加偏旁組詞。
也------()------()-----()-------()
2.擴詞。
行()()()
奔()()()
3.選字填空。
池馳
(1)魚兒在()塘里游來游去。
(2)駿馬在草原上奔()。
4.游戲猜字謎。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詩教案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