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經典【4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
3.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作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壁虎等頭飾若干;“搖、甩、擺”三張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境入題,趣學生字
(放錄像,小壁虎爬在墻上捉蚊子的情景)
1.小朋友,剛才你們看到錄像中捉蚊子的動物是誰?
師板書:壁虎。
學習生字“壁”“虎”想和它打招呼嗎?那么你試一試吧。
2.揭題:
學習“借”。你借過什么?聽說過借尾巴嗎?
3.質疑:
你有什么疑問要問小壁虎?教師隨機把學生的問題歸類。
4.想知道小壁虎怎么借尾巴嗎?
二、細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師范讀:
這個故事爺爺、奶奶聽過,爸爸、媽媽聽過,你想聽這個故事嗎?
(課件出示課文及插圖,教師像解說員似的,邊說邊演,帶學生進入有趣的故事中,激發學生讀課文的興趣。)
2.交流識字方法:
這課沒有一個注音,遇到生字怎么辦?你有什么方法?
(借助圖畫;聯系上下文猜字;通過相似的熟字猜字;問老師、問同學……)
3.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嘗試讀文,學習生字。
4.交流學習成果:
你學會了哪些生字?是怎么學會的?
(有借助圖畫學習新字的嗎?聯系上下文你猜到了什么字?……)
你又發現了什么新方法?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1.指名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2.學生評議。
3.帶著剛才自己不懂的問題,邊讀邊想想,你讀懂了什么?
4.交流閱讀情況:
哪些問題你已經解決了,說說你的想法。
5.教師幫助理一理:
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經過、結果。
四、指導寫字
1.讓學生觀察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想筆順,然后描寫。
2.提己寫不好的地方。
3.教師范寫。
4.學生仿寫。
五、作業
收集資料:
請教父母,讀讀課外書,上上,你知道還有哪些動物有尾巴,那些尾巴有什么用?
第二課時
一、游戲激趣,復習導入
1.猜字謎:
(1)你錯一半。
(2)蟲子爬到文字邊。
(3)看字它是蟲,其實不是蟲。
2.讀詞語:
(多媒體課件出示畫面:墻角飛舞著幾只蚊子,每個蚊子身上各有一個詞語。)
師:小壁虎最愛吃蚊子了,如果你能讀準蚊子身上的詞語,那么小壁虎就能吃到蚊子了,你來試試吧。
指名學生讀,讀準了,蚊子就不見了。
3.師:上節課我們已經自己讀懂了好多問題,如: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
(指名學生說說)他向誰借尾巴?──
(學生邊說,教師邊貼出這些動物的圖片)借到了沒有?
4.你們想幫小壁虎借尾巴嗎?
今天我們分別組成小壁虎隊、小魚隊、老牛隊、燕子隊,來做一次借尾巴的游戲吧。
二、細讀課文,讀中悟文
師:小壁虎隊、小魚隊、老牛隊、燕子隊,你們先在課文中找找,哪些段落是講你們怎么借的,怎么回答對方的。再讀讀,作好準備。大家作好了準備,我們的游戲就開始了。
(學生分別讀相應的段落)
師:大家準備好了嗎?小壁虎隊,你們先向哪隊借?
(這三個自然段的教學順序由學生的情況隨機決定,下面僅以先教學第三自然段為例。)
1.學習第3自然段:
(1)引讀:
師:小朋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第3自然段文字和插圖),我們做個“我問你答”的游戲,老師問,小朋友找到句子回答老師。
師:小壁虎爬呀爬,爬到──生:(略)
師:他看見小魚──生:(略)
師:小壁虎說:“──”生:(略)
師:小魚說:“──”生:(略)
(教師改變讀的方式,引起學生讀的興趣。在不同形式的讀的過程中,學生不知不覺地了解了課文內容,理清了句子關系,領會了作者的順序。為后面的續述打下基礎。)
(2)練讀對話的不同語氣:
小壁虎隊,你們借不到尾巴是因為你們不禮貌嗎?
(找出小壁虎的話,讀出禮貌語氣)
小魚隊,是因為你們很高傲嗎?
(找出小魚的話,讀出熱情的語氣)
(3)教師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4)表演讀,品悟“搖”:
你們見小魚搖尾巴了嗎?
指名一學生用手勢表演。
學生站起來邊讀邊自由做動作。
(5)了解尾巴作用,啟發想象,拓展延續。
師:小壁虎那么有禮貌,為什么還是借不到尾巴呢?──原來小魚的尾巴有那么大的用場。要是小魚把尾巴借給了小壁虎,那會怎樣?小壁虎借到了小魚的尾巴有用嗎?現在,小魚隊、小壁虎隊你們分別想對對方說些什么?
(6):
請另兩隊評議,給優勝隊發獎(獎品為小壁虎、小魚等頭飾)。
2.合作學習第4、5自然段:
學習方法基本與上面相似。
(1)各隊找到段落,四人小組學習。先由一個“小老師”學老師問一問,其他同學答。然后交流自己讀懂及有疑問的地方。再分角色感情朗讀。
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學習與人交流,與人合作,培養團結合作。
(2)引讀。
(3)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4)引導學生品讀第4段。
師:你們讀得這么認真,老師也多想來讀讀,你們能給我一次機會嗎?
(教師讀第3段,故意讀錯一些地方)
師:你們喜歡這樣讀嗎?
學生評議,指出老師朗讀中感情處理不當的地方。
師:我們一起讀讀吧!
(5)放手讓學生讀第5自然段。
師:我又想讀這段,但想想剛才很擔心,我想還是你們讀給我聽聽吧。
(師生互動過程是開展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途徑,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主要渠道。這里教師積極參與學生的學習給學生的朗讀帶來了莫大的鼓舞。同時,教師靈活運用教學策略。在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時,一改原先的“教師指導,學生接受”的被動的學習局面,讓學生通過對老師朗讀情況的評議,提高了他們參與學習的興趣,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展示了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學會學習。)
(6)表演讀。品悟“甩”、“擺”:
(課件演示老牛豎尾巴、甩尾巴,燕子擺尾巴的動畫。)
學生看后出示與畫面中的動作相對應的字“甩”、“擺”。并讓學生用手勢表演。
兩兩合作,表演賽讀。
(7)及時鼓勵,分發“獎品”。
3.全體起立,戴上“獎品”,表演第3、4、5段。
三、續述故事,拓展延伸
1.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的作用?交流上節課后資料。
學生自由說。
通過收集資料,交流資料,不僅有效地培養了學生收集處理材料的能力,而且從交流中獲得了許多課外知識,使課內與課外自然地溝通了,使生生之間的感情溝通了,使語文教學的層面拓寬了。
2.他們的尾巴有什么用?
(課件演示老虎)
3.松鼠、袋鼠等動物用尾巴做事的情景,教師一邊講解他們的尾巴的作用。
4.壁虎沒有借到尾巴,于是就跑去向他們借。你們想小壁虎會怎樣借?
提示學生先想想:
小壁虎爬到什么地方?看見誰在干什么?小壁虎怎么說?對方怎么答?
學生選一種動物,看圖借一借,說一說。
(盡管這課文介紹的是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但語文課不能離開“語文”的根本。課堂上,不要拘泥于課文,除學習課文內容之外,應適時拓展。這一課,應以這一知識為載體,讓學生模仿課文段落結構續述故事。這既讓學生解說了知識,又讓他們親手觸碰了課文段落的順序,發展學生語文的說寫能力。)
四、交流成果,積累感悟
讀了課文后,你比以前又多了哪些知識,又發現了哪些學習方法?
五、分層作業,各顯神通(任選一道)
1.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2.與爸爸媽媽一起交流一些動物尾巴的作用。
3.畫一幅小壁虎向其他動物借尾巴的圖,并注上他們的對話。
4.續講故事:
小壁虎長出尾巴了,他會把這個好消息告訴誰,他們又會說些什么呢?
(每個學生個體,由于身心發展、生活閱歷等不同,存在著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這些分層作業,正是從不同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出發,讓學生自主選擇,積極展示。從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他們的學習需求,發展了他們的個性。)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方法和觀察順序來觀察人物,并用一段話寫出來。
2.教育學生要尊敬老師。“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愛。”
3.正確使用學過的標點符號。
重難點
把自己想說的話比較清楚、明白地寫出來,正確使用學過的標點符號。
樂學善思辦法
學生暢所欲言,拉近師生關系,為鋪墊。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和大家共同上一節課,希望我們合作愉快,首先請欣賞老師帶來一首小詩歌。(播放音樂)詩人可以通過詩歌來表達對老師的愛,歌手可以唱歌,那么,我們卻可以通過說一說、寫一寫、畫一畫來描繪心目中的老師,對嗎?今天我們來完成語文七色光六的一寫人的《我的老師》。(板書《我的老師》)
二、指導
1.同學們,誰能說一說,看到這個題目,你首先想到了哪位老師?用一兩句話來他(她)。
2.生讀本次習作要求。(課件打出要求)
(1)你的老師長的什么樣?
提示詞:鼻子、眼睛、嘴、皮膚、頭型等。
(2)你的老師身材怎么樣?
提示詞:高、矮、胖、瘦、苗條等。
(3)你的老師喜歡穿什么樣的衣服?
3.教師指導學生時要注意:抓住人物特點,按照一定順序。
4.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然后匯報交流。
5.教師讀《我的老師》,和大家共同欣賞。
6.教師提示學生文時要加入自己的感情,會使有聲有色。
7.剛才我們開了一個小小的賽說會,你們個個說的`精彩,接下來,你們就拿出筆,把你們說的工工整整寫下來,但一定要注意。
生齊讀:抓住人物特點,按照一定順序,表達你的情感。
三、學生
抓住一方面或幾方面寫下一段話,然后共同欣賞。
四、欣賞
一名學生讀全文,兩名學生讀片段。
五、教師
同學們,通過此次課,我們收獲了很多知識,同時也寫出了很的作品,下節課,我們還是以“我的老師”為題,開一個展覽會,希望同學們課后將你的反復朗讀,仔細修改。然后展示,好嗎?
板書設計:
抓住人物特點
按照一定順序
表達你的情感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我不能不講信用”這就話的意思。
3.選擇合作伙伴,自編自演課本劇。
4.了解宋慶齡為等候小伙伴放棄和家人一起去做客的事情,懂得從
小就應當養成“守信用”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宋慶齡是怎樣做到守信用的。
教學難點:
感悟守信用的重要,懂得從小就應當養成這種好習慣。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感知整體
1.復習字詞:指名差的讀其他同學讀對跟讀,讀錯指出來。
折紙 花籃 雖然 耐心 惋惜 急匆匆 惦記
2.回憶: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過渡: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感受宋慶齡是怎樣一個守信用的人。
二、精讀課文,扎實訓練
學友互助,同桌交流
1.分自然段檢查朗讀。
2.讀課文,思考
(1)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
(2)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課題中“我”指誰?她和其他幾人有著怎樣的聯系? 根據他們之間的聯系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你認為宋慶齡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3.交流匯報。
當學生說到課題中的“我”指宋慶齡時,引導學生交流課前收集到的有關宋慶齡的課外資料。
三、熟讀成誦,積累應用
精讀品味
1.默讀課文,邊讀邊畫描寫宋慶齡誠實守信的語句。
2.交流描寫宋慶齡誠實守信的語句。
3.選擇你最喜歡的一處,反復讀一讀,抓重點詞,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簡要批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小組交流
1.先朗讀自己畫的.句子,再說說自己的體會感受。
2.討論怎樣讀才能讀出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品格。
3.交流時要認真傾聽,能聽出好在哪里,哪地方說得不夠完美,能夠補充。
全班交流
宋慶齡想了想,說:“爸爸,你們去吧!我不能不講信用。我一定要等她!”
1.學生首先朗讀句子談感受。
2.其他同學補充感受。
3.想象說話:同學們想象一下,小慶齡心理可能在想什么?學生自由發言。 師追問:那你們能把自己體會到的感受用朗讀表達出來嗎?
4.指名感情朗讀,教師引導學生評一評哪地方讀得好,為什么?教師點撥、指導朗讀。
5.教師追問:后面兩句話是通過描寫小慶齡的( )來展現小慶齡誠實守信的品質的?生:語言(教師板書:語言)
四、適度擴展、讀寫結合
分角色朗讀課文
交代任務:前后四位學生為一組,分角色朗讀,一位讀旁白,其余三位分別讀爸爸、媽媽和宋慶齡的話。先組內練習,然后小組間比賽。
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師:同學們,此時此刻,你最想對宋慶齡說什么?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可以是一首小詩,一段感悟,一首歌曲、
首先學生自我醞釀,然后小組交流,最后全班匯報交流
總結:俗話說“一諾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慶齡一樣重諾言,守信用,爭做誠實守信的好孩子。
板書設計:
我一定要等她
起因 約定
經過 等了半天 守信用
結果 小珍生病沒來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會正確讀寫詞語“晃蕩、聰明、沉甸甸、水桶、嗓子、胳膊”。
2、通過自讀、分角色朗讀、表演讀,說出為什么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并能夠舉例說出自己孝敬父母的做法。
【學法指導】
1、借助工具書、課文中的拼音自學生字。用紅筆標出易讀錯和易寫錯的`部分,多讀多寫。
2、通過對比讀課文,說出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的原因,并結合自身生活實際說出尊敬父母的做法。
【自主學習】
(一)自學
1、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這一課有 個自然段。
2、結合課文中的注音把課文讀通順,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借助工具書理解詞語意思。
3、在課后田字格內書寫本課生字,并用紅筆標出易錯的部分,加強記憶。
(二)自學檢測
(1)我會看拼音寫詞語。
huàng dàng cōng ming chén diàn diàn
( ) ( ) ( )
shuǐ tǒng sǎng zi gē bo
( ) ( ) ( )
(2)我能把課文通順地讀下來。
【合作探究】
1、三個媽媽在井邊打水,她們是怎么說自己的兒子的?在課文中用“——”線畫出來。
2、三個孩子看著媽媽提著沉甸甸的水桶,他們都是怎么做的,用“~~”畫出來。
3、分角色朗讀,讀出三個媽媽的語氣,并比較三個兒子的做法。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1-26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匆匆》教案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