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大班數學教案

    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3-09-28 09:33:57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數學教案6篇(通用)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數學教案6篇(通用)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目標:

      1.調查、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數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

      2.知道一些標準用具的作用。

      3.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準備:

      1.流調查表,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

      (1)交流調查情況。

      大組交流調查情況,介紹自己的調查表。

      (2)小結:數學在人們的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大,考吧.幼,師,網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

      2.了解統一標準計量工具的作用。

      (1)幼兒測量桌面。

      (2)用尺子進行測量,記錄結果。

      (3)拓展經驗。

      你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標準的計量工具?

      3幼兒操作。

      幼兒結成小組,選擇同一種測量工具看結果是否一樣。

      活動反思:

      在本課中,我主要以培養幼兒學習數學興趣為主要目的來進行教學,讓幼兒能知道數學和我們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讓幼兒們在活動中去感受數字和我們生活中的關系,來引導幼兒去發現數字中的奧秘,能巧妙的運用數字完成任務。

      能通過在教學中的活動,讓幼兒知道我們的生活和數字是分不開,數字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會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時我舉行多種活動能讓幼兒為主體,幼兒們能積極的參與活動,能學習生活中的經驗與知識。讓幼兒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同時也能很好的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培養了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進一步認識的三個特征,學習按大小、顏色、形狀進行分類。

      2、鞏固對已學圖形的認識,能按要求操作,保持記錄整潔。

      3、體驗分類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分類記錄表

      2、不同形狀、大小、顏色的幾何圖形

      3、各類標記

      4、課前把已經分類好的小房子放在電視機下面,位子排成馬蹄形,有空間)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出示由幾何圖形拼成的小汽車,請幼兒認真觀察。

      t:這輛小車子上有哪些圖形寶寶呢?(哦!有圓形、三角形)那么這些圖形寶寶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呀?

      2、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有圓、三角形;形狀不同、顏色不同、大小不同

      3、小結

      二、第一次操作

      1、教師出示幾何圖形

      t:這些圖形寶寶有什么相同點,它們喜歡和相同的好朋友住在在一起,你來分分看!

      要求:輕聲的討論、操作;請當天的值日生操作,其他幼兒幫忙想辦法。

      2、教師巡視指導,可重點指導1~2組。

      三、展示分類結果

      1、教師請個別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分類結果。(老師把與幼兒一樣的結果展示出來)

      2、t:你說說你們是怎么分的?為什么這么分呀?

      t:你們看出來他是怎么分的嗎?為什么這么分呀?

      3、引導幼兒大膽積極發言,用完整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4、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是按大小、形狀、顏色來分類,并為每種分法貼上標記寶寶。

      5、如果展示后,分類中少了一種,可補充:

      t:你們是這樣分的.,沈老師還有一個好方法來分……你們來看看老師為什么這樣分呢?

      6、小結:我們把這些圖形寶寶可以按照大小、顏色、形狀來分,我們小朋友真厲害!表揚一下自己!

      四、第二次操作

      1、教師每組分發標記寶寶。

      2、t:老師給每組小朋友都放了標記寶寶,現在請你們用跟剛才不一樣的分法再為圖形寶寶找家,并給它們的房子上貼上相應的標記寶寶。

      3、要求:輕聲操作;當天值日生操作。

      4、教師巡視指導

      5、請個別幼兒展示

      6、小結

      五、游戲:找朋友

      1、教師請幼兒一人拿一個圖形寶寶,舉高(課前要把位子排好)

      2、t:請你們每人拿一個圖形寶寶,然后找一個空的地方,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叫找朋友。

      3、要求:注意安全,不推不擠。

      附:找找找,找找找,找到我的好朋友,好朋友在哪里?顏色/形狀/大小一樣的好朋友在一起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8的組成,知道8分成兩份有7種不同的答案。

      2.感受和體驗8的組成中所分的兩個部分分數之間的互換關系。

      活動準備:

      1.教具:教學觀圖1種的貼絨數字1-8級分合號若干套,放大的記錄單子。

      2.學具:按小組準備,幼兒用書第1頁小鉛筆卡每人8張,放大的記錄單,筆。1份雙色畫片8個,記錄單,筆、剪刀等。幼兒用倏地9頁的格子紙頭。

      活動過程:

      (一)幼兒操作活動。

      1.分鉛筆:請幼兒每次講8塊鉛筆分成兩分。并用熟悉作記錄,要求每一次分的'答案都不一樣。分一次記一次,最后找出想象的兩組,并在后面的空格里做出標記,想想怎么分才能分的又快又對。

      2.剪貼格子:

      請一名幼兒介紹活動規則,啟發幼兒按序進行分合,最后找出想象的兩組,并在后面的空格里做出標記。

      3.翻片片:

      請幼兒將8個片片拍成一派,然后翻動前面一部分片片的變化顏色,說說兩種顏色的片片各有幾個,用數字記錄下來。要求每次翻出的另一種顏色的片片數目都不能相同,最后找出想象的兩組,并在后面的空格里做出標記。

      (二)歸納總結8的分合紀錄。

      1.展示個別幼兒的分合紀錄,引導幼兒檢查每一組的分合有沒有重復或遺漏,分得合計得是否一樣,知道8分成有7種不同的答案。

      2.請幼兒根據記錄單上給想象的兩組作出的標記,說說分成兩分的7個答案中分別有那兩組分合式是想象的。

      (三)學習運用互換的方式省略幾組相關的分合式。

      1.引導幼兒討論:你覺得記錄單上的那幾組分合式可以省略?為什么?

      2.啟發幼兒思考并說出理由。

      (四)相互交流與分享。

      1.請幼兒選擇張自己做的記錄單,嘗試省略蓋章記錄單上幾組相關的分合式。

      2.展示個別幼兒重新調整后的記錄單,請幼兒猜測,說說該張記錄單上那幾組分合式省略了。

      活動延伸:提供紐扣、換班、記錄單等材料,繼續讓幼兒進行分合活動,并用標記表示想象的兩組分合式。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按動物的某一特征進行排序。

      2.在數石頭游戲中,比較動物的輕重。

      活動準備:

      1.課件:讓誰先吃好呢。

      2.排序卡、記錄卡、動物與石頭的比較圖、鉛筆橡皮若干。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按動物個子高矮、嘴巴大小、耳朵長短、尾巴長短、體重的輕重進行正向、逆向排序,理解逆向排序。

      2.活動難點:在數石頭游戲中,比出動物間的輕重關系,并嘗試運用“〈、〉、=”號記錄操作結果。

      活動過程:

      一、初步了解動物及桃子的主要特征。

      1.了解動物的主要特征。

      (1)師(點擊課件):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動物朋友,你們看,它們都是誰?數一數,一共有幾位朋友?(猴子、長頸鹿、兔子、犀牛、鱷魚、毛毛蟲;6位朋友)(2)師:這些動物朋友都有一個最大的特征,你能把它的特征和它們的名字一塊兒說出來嗎?

      (長耳朵小兔、大嘴巴鱷魚、高個子長頸鹿、長尾巴猴子、大肚皮犀牛、小小的毛毛蟲)(評析:把動物的最大特征和動物名完整講述,既發展了幼兒細致描述的能力,又使幼兒對這六種動物的主要特征有了清晰的認識,為接下來的“按動物的某一特征進行排序”作了有效鋪墊。)

      2. 了解桃子的特征。

      (1)師(點擊課件):咦,這是什么呢?(桃子)

      (2)師:看看,這個桃子長得什么樣?(圓圓的;愛心形狀;紅紅的;黃黃的;大大的)

      (3)師:哇,這樣一個愛心形狀的、圓圓的,又紅又黃的大桃子,要是現在就放在我們鼻子底下,聞上去又會是什么味道?(香香的)

      (4)師:真想吃一口呀,你們想吃嗎?(想)長耳朵兔子、長尾巴猴子、高個子長頸鹿、大肚皮犀牛、大嘴巴鱷魚、小小的毛毛蟲和我們一樣,看到這個桃子,饞得口水都快流出來了,都想先吃到這個大桃子。

      (評析:對桃子形狀、顏色、大小特征的講述,以及對桃子氣味的猜測,既“勾”起了幼兒品嘗桃子的欲望,又“喚”起了他們對動物看到桃子后急切品嘗心境的.理解,適時、巧妙的引出了本次活動的一條暗藏線索“讓誰先吃好呢?”。)

      二、按動物的某一特征排序。

      1. 按動物高矮、大小、長短排序。

      (1)按個子的高矮排序。

      A.師(點擊課件):“按照個子的順序吃怎么樣?”長頸鹿把脖子挺得直直的,先說了一句。那就得先量量看,誰的個子最高了。

      毛毛蟲說:“不能站在高的地方量,量的時候不能把尾巴算上”小兔說:“踮起腳來量也不行。”

      B.師(點擊課件):瞧,他們每人都找了一棵大樹開始量了起來。動物們和大樹的什么比?(樹干)

      C.師:它們一個個都緊貼著樹干,認真的量著。小朋友,你們看出來了嗎?誰最高?第二高是誰呢?第三高呢?接下來輪到誰?第五高?最矮的一個是誰呀?

      [page_break] D.出示高矮排序圖。

      E.講述故事:“看見了吧?看見了吧?我的個子最高,所以得我先吃!”長頸鹿把脖子伸得長長的,剛要去咬那個又大又紅的桃子。

      (2)按嘴巴的大小排序。

      A.師(點擊課件):“不行,這么大的桃子,當然得嘴巴最大的先吃了”鱷魚張著一張大嘴,站了出來。到底誰的嘴巴最大?

      B.師(點擊課件):“我的嘴巴大!”(犀牛聲音)“誰說的!我的嘴巴才是最大的呢!”(鱷魚聲音)

      C.師:你們說,誰的嘴巴最大?(鱷魚)

      E.講述故事:“聽見沒,聽見沒有?我的嘴巴最大,當然是我先吃了!”鱷魚使足了全身的勁兒,張大嘴巴,馬上就要咬到這個又大又紅的桃子了……

      (3)按耳朵的長短排序。

      A.師(點擊課件):“這么做不行!”蹦蹦跳跳的兔子豎著耳朵跑過來。

      B.師:欸,兔子會說什么呢?(誰耳朵長誰吃)

      C.師:那就是說得按什么順序來吃桃子?(長短順序)

      D.師:按什么的長短順序,誰能完整的說一說?(按耳朵的長短順序吃)

      E.師(點擊課件):對,應該按照耳朵長短的順序、誰的耳朵長誰先吃!那就比比,看看到底誰的耳朵最長吧。“看,還是我的耳朵最長吧!”小個子的兔子好不容易夠到長頸鹿的脖子,說道。

      (4)按尾巴的長短排序。

      師(點擊課件):“這樣也不對!”小猴子倒掛在樹上,大喊了一聲。“得按照尾巴長短的順序吃桃子,尾巴長的先吃!”猴子甩著自己的長尾巴說道:“當然最長的肯定是我,我先吃”

      (評析:按高矮、大小、長短排序時,問題深入淺出的有效推進;比高矮,突出了“小動物和什么比?”,使幼兒掌握了高矮比較中參照對象的統一性;比大小,測重了讓幼兒目測比較,快速的比出了結果;比長短,設置了懸念,讓幼兒猜測兔子會提出什么要求。可以說,不同的提問角度,使幼兒在活動中始終保持著活躍的思維。)

      2.按動物的輕重排序。

      (1)討論比重方法。

      A.師(點擊課件):“不行”,這時大肚皮的犀牛使勁兒的跺著腳說。

      B.師:剛才,長頸鹿要求比個子的高矮,鱷魚要求比嘴巴的大小,兔子和猴子分別要求比耳朵和尾巴的長短。(出示大小、長短排序圖)

      C.師:這一次大肚皮的犀牛會要求比什么呢?(比比誰最重)

      D.師(點擊課件):對,這么大的桃子,就應該按體重的順序來,誰最沉誰先吃!犀牛大聲說道。

      E.師:那體重得得怎么稱啊?用什么好辦法呢?(蹺蹺板)

      F.師生討論:運用蹺蹺板稱重,一頭坐小動物,一頭放石頭。

      師:你們平時玩過蹺蹺板嗎?蹺蹺板是怎么玩的?(一蹺一蹺的,一個蹺得高、一個蹺得低)

      師:兩個人玩蹺蹺板時,一個蹺得高,一個蹺得低,想一想,蹺得高的表示重還是輕呢?蹺得低呢?如果蹺蹺板是平的,又說明什么呢?(蹺得高表示輕;蹺得低表示重;蹺蹺板是平的,表示一樣重)

      師:那用蹺蹺板怎么稱出動物們的重量呢?(一邊坐小動物,一邊放上石頭)

      師:那怎么比出誰重、誰輕呢?(只要數一數石頭的數量就可以了)

      師:石頭多的就表示什么?石頭少的呢?(石頭表示重,石頭少表示輕)L.

      師:真是一個好主意。瞧,小動物們找來了許多一樣大、一樣重的石頭,爭先恐后的坐到蹺蹺板上,忙著稱自己的體重。比高矮、大小、長短時,它們個個整齊的排好隊,比得清清楚楚。可這一次它們每人一個蹺蹺板,誰都沒法互相數一數。為了公平起見,等會兒,我們來幫它們數數有每人稱出了幾塊石頭的重量。數的時候,既不要漏數,也不要重復數,數完了就馬上把石頭的數量記在方格里。先數完的小朋友,可以和好朋友互換,檢查一下,數得對嗎?記得對嗎?好,開始。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能較熟練的計算10以內的加減及連加,鞏固10以內加減運算。

      2、發展幼兒的觀察、理解和操作能力。

      3、在走近小學的情境化游戲中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身上標有數字的小朋友卡片和坐位表格;學習用具并標有價格的小卡片,文具清單;算式題若干;每個幼兒身上掛有1—9的數字,椅子上也類同。

      三、活動過程:

      (一)、“找坐位”游戲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1、師:前一次的時候老師和你們一起去參觀了小學,再過幾個月,小朋友們也要去讀小學一年級了。在讀小學之前我們還要學好各種本領,今天老師就來考考你們有關小學里的.事情,比一比誰最聰明,你們能接受挑戰嗎?

      2、“找坐位”游戲——復習10以內的組成。

      師:看一看,我們身上和椅子背上有什么呀?(數字)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小學生找到自己的座位,你身上的數字和椅子上的數字合起來是10的才是你的座位。

      請個別幼兒示范。師:你應該坐在幾號位子?為什么?

      集體找“座位” ,引導幼兒邊找邊說。(幾和幾合起來是10)

      3、“換座位”游戲——復習9以內的組成。

      師:為了保護我們的視力,隔一段時間就要換新座位。接下去請你找一把你身上的數字和椅子上的數字合起來是9的才是你的新座位。

      集體操作找座位,引導幼兒邊找邊說。(幾和幾合起來是9)

      集體講評。

      (二)、幼兒操作,加以鞏固。

      1、師:小朋友們真聰明,學會了找座位的本領。但是,踏入小學之前我們還要學會更多的本領,要越多越好。

      2、教師向幼兒講述操作要求:

      第一層:超市買文具

      師:在讀小學的時候,我們要為自己準備許多文具,文具就是我們讀書寫字用的東西。看一看,都有什么文具呀?(鉛筆、橡皮、尺、卷筆刀。。。。。。。)

      師:看一看,這些文具要多少元?

      師:買文具要看著單子去買,每張單子買兩樣文具,這張單子加起來是9元的應該買哪幾樣?為什么?還可以買哪兩樣?

      師:買好文具后我們還要將文具放進書包里,看一看應該放在幾號書包中?

      第二層:算式接龍

      師:在讀小學之前,我們要學會做很多算式題,今天老師就來考考你們。

      師:接龍的時候要2張2張卡片接起來的,看一看,這兩張卡片為什么能接起來?

      師小結:原來,找卡片接龍的時候要找最前面的數字。

      教師講解操作要求:比一比誰的龍接的對接的長。

      第三層:對號入座

      師:其他班的小朋友也想去讀小學,他們請小朋友們幫個忙,幫他們找一找坐位。

      師:找座位是要3個小朋友坐一塊的,看一看,他們3個小朋友為什么能坐一塊?(5+4+1=10)

      教師請個別幼兒示范操作。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集體交流(檢驗)

      (三)、活動總結:

      師:下次我們再去區角里玩一玩今天沒玩過的東西,好嗎?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自主探索找出3的兩種分合方法,初步感知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換關系。

      2.能正確的按數取物,學習3的加減法,會書寫數字3。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1.塑料雪花片玩具,數字1、2、3和分合號、加減、等號、加減算的式卡片若干,小動物卡片或教師教學資源,鉛筆,田字格本。

      2.找朋友的音樂;幼兒學習資源?第18-19頁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探索3的組成。

      (1)老師手中有3個玩具,請點數老師手中的玩具。請幼兒說一說兩種不同的分合方法,并口述3的分合方式。

      (2)教師拼擺3的分合方式,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分合式,理解兩部分數之間的'相互關系,如3可以分成2和1,也可以分成1和2。

      2.游戲“找朋友”,復習鞏固3的組成。

      將幼兒分成5組,請每組幼兒每人手里拿一個數字1或者2,聽音樂“找朋友”,去找一個和自己手中數字湊起來是“3”的人做自己的朋友,然后握手、敬禮動作。“再見”時,兩人交換數字卡片繼續進行游戲,聽音樂各組輪流進行。

      3.引導幼兒操作自己手里的小動物卡片,學習3的加減法。

      (1)教師口述應用題,幼兒根據應用題內容取相應的小動物卡片,拼擺出算數式。如“草地上有2只小狗在玩耍,又跑來了一只,請問草地上現在一共有幾只小狗?”

      (2)請幼兒說出算式中每個數字和符號所表達的意思。重點掌握“又跑來”是增加的意思;“求兩個數合起來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計算;“飛走了”是“減少”的意思,用減法計算。

      4.指導幼兒在田子格紙上書寫數字3,掌握3像耳朵的樣子,提示幼兒在左半格寫。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06-27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2-04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9-06

    大班數學教案07-20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20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24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8-04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06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8-07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7-28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乱码成熟在线视频播放 | 思思热精品在线视频 | 亚洲乱码中文手机在线 | 亚洲激情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 尤物欧美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