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范例【9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在前面的環節了解這篇小說的大概內容及結構,同學們經過多遍的閱讀,細心的`同學肯定會發現,整篇文章圍繞著什么推動文章的情節發展的。(板書故 事情節 )
二、分析探究
(一)菲利普夫婦對于 勒的態度變化
閱讀課文,從文中找出菲利普夫 婦對于勒的不同稱呼的詞語,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對于勒的不同稱呼?
(二)追究根源,歸納主題思想
菲利普夫婦為什么會對于勒有這樣的態度變化?只有菲利普夫婦是這樣的人嗎?從文中哪些描述可以看出來。你認為這篇小說要 揭示什么主題?
三、小結
四、布置 作業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你身邊也有像于勒這樣的親戚,你會怎樣看待他?
教 學板書設計:
我的叔叔于勒
盼
贊 富 希望
遇 根源:金錢至 上
躲 窮 恐怖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2。讓學生了解誠信是人基本素質以及誠信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小慶齡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里的根本原因。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懂得如何通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教具準備
搜集宋慶齡的有關資料。
導 學 過 程
二 次 備 課
預習提綱
1。借助拼音讀通讀順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大意。
2。勾畫感受深的句子,用心體會。
3。搜集宋慶齡的有關資料,了解宋慶齡。
學習過程
一 檢查預習,理解課題
1。板書課題,交流“失信”的意思。指導讀好課題。
2。交流預習中做了那些學習準備。
3。簡介宋慶齡。
說說你收集到的有關宋慶齡的資料。
。ǜ鶕䦟W生搜集資料的情況及時補充)
4。齊讀“資料袋”里的內容。
二 初讀感知
1。指名讀課文,評價自己達到的'程度:正確?流利?有感情?
及時表揚預習較好的同學。
2。討論:(小黑板出示問題,同桌或小組合作在書上找答案并勾畫出來。)
a。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
b。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他們間有著怎樣的聯系?
c。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守信就留了下來。
d。宋慶齡想不想去伯伯家?從哪里知道的,用——劃出句子。
e。她為什么停住了腳步?別人是怎么勸說的?她是怎么說的?用~~~劃出句子。
3。匯報交流。 結合問題回答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三 分角色朗讀(多種形式的朗讀)
四、討論深化
1。讀了這個故事,你喜歡宋慶齡嗎?為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怎樣處理這 件事?
2。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的講誠實守信的人和事嗎?
五、課后作業:
課后收集一個名人守信的小故事。
板
書
設
計
8 我不能失信
守信
宋慶齡 伯父家 鴿子
小珍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指導學生進行有趣的實驗。
技能:引導學生細細地批品讀例文,感受字里行間描寫的細膩。
能力:引導學生按照實驗的過程,有順序地寫下來。
情意;激發學生探索自然和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仔細貫觀察,親自實踐,把實驗最精彩或者是最關鍵的部分寫生動。寫具體。
對策:人人參與實驗,并從中體驗實驗所帶來的快樂。
課前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錯別字。(投影片)
沒有鍛(斷)嚴著(沿)
橋廓(墩)橋郭(墩)
橋丹(塌)拆一下(折)
帶表(代)想向(象)
二、病句
1、首先徐濤先上去,他的做法很簡單,就直接一張紙他放在橋墩上。
2、實驗材料會簡單,只要臉盆一個,半盆水,三個杯子,在有一張白紙。
3、下車的車胎還沒滾到一周,橋就掉進了和里。
4、小橋還沒有鍛,所以他們做的小船是最好的。
5、有的.說,直接用這張紙嘛好嗎?
三、內容上的毛病。
1、在句子中前后意思相矛盾。
2、標點使用不當,人物說的話沒有用雙引號。
四、講評方法。
小組交流,互相修改,取長補短。
1、四人一小組自評,找出對方不足之處,討論如何修改。
2、選好的范讀欣賞。
3、針對自己的不足自行修改。
五、講評步驟。
1、分組自讀自評。
四人一組,先自讀自己的,交流有沒有寫己的實驗過程,如何克服困難,合作配合,共同完成實驗。
再讀讀同學的,指出對方不完善的地方。
2、范讀趙正洋的,能有詳有略地寫出實驗的過程以及自己的感受體驗,并寫出成功的喜悅。
3、根據小組討論交流的修改意見,自行修改自己的習作。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學習10個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了解刺猬的生活習性,體會“我”與刺猬相處的和諧融洽。
教學過程:
一、 導入:同學們對刺猬有多少了解?談一談。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檢查生字詞;
2、默讀課文,思考:本文主要寫了什么?
3、指名回答。
三、 精讀1——5自然段
1、 師:作者在散步時,意外發現了一只刺猬,這無疑是作者的意外之喜。對于刺猬來說,跟作者的不期而遇,意味著什么?
2、 學生自由讀1——5自然段,然后交流。
3、 預計交流內容:刺猬很害怕……相機指導朗讀
4、 讓學生帶著體會再讀1——5自然段
四、 精讀6——11自然段
1、 師:看著這只可愛的刺猬,作者突然冒出一個念頭,用呢帽把它帶回了家。刺猬被裝進了呢帽,在黑暗的'世界里,等待它的是什么呢?
2、 默讀課文,然后交流。
3、 作者有是怎樣對待他的呢?從中你們體會到什么?相機有感情朗讀
五、 精讀12自然段
1、 自由讀文,看從文中了解了什么?
2、 交流
3、 想象一下:作者還會怎樣善待刺猬?
六、小結。
在這個蔚藍星球上,有許多與我們朝夕相處上的小生靈,它們一直與我們和諧相處上,我們要更加珍愛這個美麗祥和的大家庭,愛護環境,保護動物,讓人類與動物共享碧水藍天。
板書設計:
自衛 攻擊——狠狠地用利刺我
發現刺猬 善游——松開刺毛游上岸 尊重習性
陌生:朝四下望 試著跑 躺著不動
刺猬 彼此相處 適應:跑來跑去 聞聞嗅嗅
安家:拖報紙 刺蘋果 科學相處 生活融洽 倒牛奶 喂面包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繼續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1。有感情的朗讀詩歌。采取賽讀、齊讀的'形式。
2.指名說說全詩的意思。
3.出示幻燈片,指名讀。
條條江河向東奔去,流入大海。什么時候才能回來呢?時間也是這樣一去不復返。∪绻贻p的時候不努力,到老時再傷心后悔就來不及了。
二.學習生字
1.認讀字音。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歌川海努力傷悲
2.實際字型
用學過的方法選擇生字,向大家匯報。
3.擴詞練習。
4.書寫生字。
三.課堂練習。
1.看拼音寫詞語。
nǔlìshāngbēidàhǎiguógēbāichuān
。ǎǎǎǎǎ
2.比一比,看誰在三分鐘內背的古詩多。
3.收集一些有關時間的諺語合格言。
板書設計:長歌行
歌川海努力傷悲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運用學過的閱讀方法,培養獨立閱讀說明文的能力;掌握一些寫作說明文的方法。
2、情感目標:掌握用典型事例,以生動形象的敘述說明事理的方法。
3、技能目標:把握文章層層設疑,安排巧妙的結構方法。
教學重難點
1、激勵學生樹立科學的認識世界的觀念,不斷探索未知的世界的奧秘。
2、用典型事例,以生動形象的敘述來說明事理的方法。
3、運用典型事例說明事理的寫法。
4、溝通平行學科,對有關的聲學、天文學等知識的.了解。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還記得伽利略嗎?如果現在他就在我們的身邊,給你一次提問的機會,說說你打算問他什么?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你打算向伽利略請教哪方面的知識?你打算教伽利略知道哪些方面的知識?
我們每個人,不管是偉人還是凡人,都在探求世界的奧秘中長大,但是窮其一生卻未必能知曉世界的所有奧秘,也正因如此,我們才不斷地延伸探求的腳步,走向更高的求知的境界;對于自己或他人的無知,就不必以為羞恥,而是要勇敢地去挑戰未知的領域,這是因為,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
二、預習匯報:
、俨楣ぞ邥e累生字詞。
、谑占だ缘馁Y料,在班上交流。
、弁ㄟ^對課文的閱讀,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能理清文章的思路。
三、達成目標:
在達成目標過程中體現通讀、研讀、品讀與評讀四步學習法。
(1)自我感悟的通讀,整體感知:
1)談談自己讀書的收獲和體會。
2)理清課文脈絡。
3)課文說明的事理是什么?找一些關鍵語句證明。
4)是用什么樣的說明方法說明事理的?
學生自由發言后,教師對學生的積極發言作出肯定性評價。并概括各段大意:
第一段:寫作者的一個重要發現:知識淺薄者夸夸其談,而知識豐富者優柔寡斷。
第二段:以“從前有一人”對聲音的認識為例,表明知識愈多愈感自己無知。
第三段:以不知蟬發聲原理作類比,表明自己不知彗星形成之因毫不足怪。
。2)質疑探討的研讀——研讀課文第二段,合作探究以下問題:
1)這個人是怎樣一步步感到自己無知的?
2)經驗可靠嗎?從文中舉一例說明。你有過類似的經驗嗎?
3)文中寫到的發聲種類有哪些?你還可以舉出哪些事實證明這些現象?
4)對蟬的認識探究最終以無知告終,這說明了什么道理?
5)作者在第三段中指出“不能準確斷定彗星的形成之因,那么我是應當受到寬宥的”,顯示了作者怎樣的性格?分析“不能準確斷定”的含義。
6)討論課文層層設疑的結構特點。
(教學設想:對問題2、3、4、5可以略學,讓學生明白即可。對于1、6可以花些時間研究)
(3)語言學習的品讀:
1)從原文中劃出喜歡的句子、語段,說出喜歡的原因;ハ嘟涣髯约旱拈喿x體會。
2)揣摩描寫笛子、小提琴的句子,想想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明確:為了突出這個人對新事物的認識過程,寫出了他的新奇感,對事物的認識是從興趣開始的)
3)合作研究練習二、三。
。4)情感體驗的評讀:
1)談談學習本文之后的體會。
2)提出學習疑問。
四、拓展:
讀下面的材料,結合“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說說你的認識。
。ā吨袊嗄陥蟆20xx年3月:目前,很多國家使用的計算機芯片都是因特爾公司提供的,有人發現他們在向國外推出的奔騰3芯片中秘密設置了用以識別用戶身分的序列碼,這就使得用戶使用這些設備時,一旦進入因特網,一舉一動都可能受到外國情報機構的監視……這對國家安全極為不利……)
你覺得我們應該怎樣面對這樣的事實?
五、作業:
1、把以上的感想寫成一文。
2、練筆:從生活中選一事理加以說明,或片斷,或全文。
語文教案 篇7
一、由“月”入題,構建學生興趣閱讀的平臺。
1、(板書“月”)月是文人墨客的最愛,許多詩詞曲賦中都有“月”的身影,誰能背上幾句?
A、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B、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C、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D、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E、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二、學習重點段,感受意境美
1、觀圖,用一個詞語概括圖意,并能用一段話具體說出圖的內容。請大家打開書,書中有這樣的一段話,你能發現嗎?
2、生讀第六節(課件出示:嫦娥吃了仙藥,突然飄飄悠悠地飛了起來。她飛出了窗子,飛過了灑滿銀輝的郊野,越飛越高。碧藍碧藍的夜空掛著一輪明月,嫦娥一直朝著月亮飛去。)
3、這段話只讀一遍肯定是不夠的,請大家再讀一讀,哪些詞一下子跳入了你的眼簾?(生自讀,圈畫)
4、(生交流:飄飄悠悠灑滿銀輝碧藍碧藍一輪明月)這些詞有什么共同的特點?請大家閉上眼睛體會一下。(師語言描述這段話的意境)睜開眼,你看到了嗎?感覺怎樣?
5、你能用朗讀表現這段話的美嗎?(生練讀后,指生讀,女生讀,全班齊讀)
6、過渡:學貴有疑,讀了這段話,會思考的同學想到了什么問題?(為何吃仙藥?仙藥哪里來?為何飛上月亮?……)帶著問題讀書是一個很好的讀書方法,不過,老師告訴大家,這些問題提的比較淺,一讀書就能解決了,為了提高讀書的效率,老師這有一個很有深度的問題,愿意思考嗎?
三、品讀課文,感受人物內心
1、注意聽:奔向月亮的嫦娥,內心有怎樣的感受?是高興,難過,無奈,欣慰,留戀,氣憤,還是……請大家捧起書,不放過一個詞,一句話,去用心地感受吧。注意,將能帶給你感受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來。開始讀書吧。(生自讀體悟)
2、同學們將自己的感受化作了一道道充滿智慧的、美麗的波浪線,你體會到的嫦娥的內心是怎樣的心情?誰來說一說?
3、交流:
根據學生理解,相機重點點撥:
(1)高興:你是從文中什么地方體會到的?嫦娥平時對鄉親們如何?請你讀讀文中的語句。(生讀第四節開頭,板書理解詞語:接濟)我沒有糧食了,嫦娥會----我沒有過冬衣服了,嫦娥----我的被子很薄,嫦娥----(懂了嗎?齊讀詞語)你體會到的是高興,這是你的理解,請上黑板寫下來。
。ㄔu點:聯系語言環境,用“帶入”法,講解“接濟”這個詞,化難為易,變抽象為形象)
。2)氣憤:說說你的理由。同學們的回答中,提到了另一個人物——逢蒙。請大家再讀一讀課文第五節,注意描寫逢蒙的語句。(課件出示,生自讀)你覺得逢蒙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些語句讀出來的?(生討論、朗讀體會)面對這樣的逢蒙,嫦娥如何做的?(板書:周旋)誰讀懂了與老師合作表演“周旋”的意思。生上黑板寫自己的感受。
(“周旋”一詞涉及多個角色,蘊含一定情感因素,而且與機智有關,用“表演法”身體力行,便能講解的透徹全面)
。3)留戀:后羿與嫦娥的感情怎樣?你從什么語句感覺到的?
4、你理解到的嫦娥的內心又是怎樣的?在小組內分享你的學習成果。
5、你有一種感受,我有一種感受,互相交換,加深了我們對人物內心的理解,所以,學習需要互相啟發,互相分享自己的收獲。現在,我們知道嫦娥的內心有那樣復雜的心情,真是百感交加,再讀描寫嫦娥奔月的這段話,帶著對嫦娥內心的理解,你不僅僅體會到文字表面的'美,你會有不一樣的感覺。(課件出示課文第六節,生練讀)
(評點:“學習什么”事關知識與技能;“怎么學習”事關過程與方法;“如何看待學習”則是情感意志價值觀的問題。這一段關于交流讀書感受的點撥小結,是“三維目標”的靈活體現。)
6、有感覺嗎?不用說出來,讓我們一起帶著對嫦娥內心的體驗,再齊讀這段話。
。ㄔu點:由開始孤立靜止地就文讀文,過渡到聯系人物內心說出感受,使“有感情地朗讀”訓練提升到更新的高度。)
四、想象寫話,走進人物內心
1、(課件出示:嫦娥奔月動畫,小提琴音樂《思鄉曲》響起)同學們,在1969年美國阿波羅號飛船登上月球時,用了75小時50分鐘,假如嫦娥飛的比飛船還要快一百倍,也需要近50分鐘,在這漫長的50分鐘里,嫦娥的內心會在默默地想些什么呢?會回憶與后羿在一起的生活,與鄉親的互相關愛,還是有什么話想要對誰說?請大家發揮想象,用手中的筆選擇一個方面寫一寫。(生動筆)
2、學生交流,師相機評價:善良的嫦娥;有情有義的嫦娥;細心的嫦娥……
3、同學們用文字走進了嫦娥的內心,你們真是嫦娥的知音!
五、再讀重點段,升華學生情感
1、后羿回來了,他的妻子嫦娥在家嗎?后羿焦急萬分,他沖出門外,只見(引讀第七節)
2、(課件出示:“嫦娥!嫦娥!”后羿連聲呼喚,不顧一切地朝著月亮追去。可是他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后退三步,怎么也追不上。)同學們,這是課文中后羿唯一的對嫦娥說的話,其實,后羿的心中想說,嫦娥,不要-----嫦娥你怎么-----嫦娥請------萬語千言,濃縮在這連聲呼喚聲中,全體男同學讀:全班同學讀。
3、(課件出示嫦娥奔月圖)(引答)同學們,嫦娥奔月就意味著她與丈夫將……意味著她美滿的家庭將……意味著鄉親們也不能……
4、現在再讀這段話(第六節)你的心情怎樣?(生自讀感受)
5、(生交流并根據自己的心情讀。)讓我們我一起帶著傷心,難過,無奈這些復雜的感受,再一起讀一讀這段話吧。
6、讀書就如品茶,反復品味,你才能體會到語言的內涵。希望大家能記住這句話。
六、復述故事,增加語言積累
1、從此,每年的八月十五成了一年一度人們企盼團圓的中秋佳節。這則動人的故事結束了,愿意將嫦娥記在心中嗎?
(課件出示)復述提示(一)
后羿射日,眾人拜師;
王母送藥,嫦娥藏起;
逢蒙威逼,嫦娥吞藥;
月地相望,鄉親懷念。
復述提示(二)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對月祝福
2、對照提示,回憶課文內容,有印象不深刻地方,打開書再讀一讀。爭取課內記住這個故事。
3、小組內進行故事接力,講講這個動人的傳說。
。ㄔu點:明確點撥復述目的,具體提示復述思路,注意活潑訓練形式,一切能從培育學生的語文素養出發。)
七、激起懸念,擴大學習空間
1、最后,你對課文還有疑問嗎?或者還對課文中的哪個人物比較關心?
(如逢蒙的下場;后羿后來怎樣了……)
2、看來,這則故事真正引起了同學們的興趣,這些問題怎么辦?在神話故事書中的《嫦娥奔月》會給大家滿意的答案。所以,這節課的作業是:(課件出示)
1、向父母或朋友講講嫦娥的故事。聽聽他(她)們對嫦娥的評價。
3、讀讀神話故事中的《嫦娥奔月》,并搜集更多的中外民間傳說讀一讀,記一記。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杜鵑的有關知識,感知悠久豐富的中國歷史文化。
2.揣摩作者在貌似純知識的介紹中含蓄婉轉地表達出來的深情。
3.了解小品文寫作筆底含情、涉筆成趣的特點。
教學重點:
通過揣摩語言,理解作者包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是如何以“東拉西扯”的語言形式含蓄委婉地表達思想感情的。
教具準備:
投影儀 投影膠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杜鵑是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經常出現的意象(寄托某種情感的具體形象)。尤其是作為鳥類的杜鵑,更是人們經常吟詠的對象。
提問:你能說出一些描寫杜鵑的古詩詞名篇或名句嗎?
在課堂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出示投影:
蜀國曾聞子歸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白居易《琵琶行》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李商隱《錦瑟》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秦觀《踏莎行》
草合離宮轉夕輝,孤云飄泊復何依?
山河風景原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
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文天祥《金陵驛》
提問:古詩詞中描寫的杜鵑,你覺得有什么共同之處?
討論后明確:
我們注意到,中國幾千年一代代文人墨客,已經把杜鵑定位為一種悲鳥,一種悲愁的象征物。
本文寫的也是杜鵑,作者對杜鵑是怎么看的.呢?他又是怎樣來認識這種文化現象的呢?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檢查自讀情況:
1.本文圍繞杜鵑娓娓而談,全文的五個自然段分別介紹了有關杜鵑的什么內容?
指名學生口頭回答后明確,并形成板書:
第1段:杜鵑和我的緣分。
第2段:杜鵑花鳥同名,最為難得。
第3段:杜鵑的別名和習性,它能提醒農事,啼聲哀切是出于至誠。
第4段:杜鵑啼聲哀切與神話和諧音有關。
第5段:西方人眼中的杜鵑啼聲悅耳,有趣動聽。
2.作者在介紹杜鵑時有大量的引述,這些引述出自哪兒?有什么特點呢?
明確:有關杜鵑的詩句、神話傳說、民俗,還有典籍中的介紹等。
3.在介紹杜鵑的時候,作者還含蓄婉轉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找出你認為流露作者感情的句子,并聯系語境揣摩其中的感情。
課堂交流:
可是波蘭有支名民歌《小杜鵑》,我雖不知道它的詞兒,料想它定然是一片歡愉之聲,悅耳動聽。
作者用“可是”一轉,看似不經意,卻對有關杜鵑的古代傳說表示了小小的否定。“料想它定然……”表明作者希望杜鵑也能啼出歡愉之聲的思想,體現對杜鵑的喜愛。
往年亡友馬孟容兄給我畫杜鵑和杜鵑花,題詩也有“訴盡春愁春不管,杜鵑枝上杜鵑啼”之句,句雖平凡,我卻覺得別有情味。
花鳥同名,本就“難得”,恰又是鳥在花上鳴,不是“別有情味”嗎?而且,那也很難說是悲鳴吧。另外交代了題目的來歷。
它的啼聲哀切,也許是出于至誠,含有“垂涕而道”的意思,好使田家提高積極性,不要耽誤了農事。
“也許是出于至誠”,其實是說,我更愿意把它理解為是這樣。賦予了鳥以人性,喜愛之情溢于言表。
大概四川的杜鵑到了蘇州,也變此腔,懶得說普通話了。
風趣幽默地表達了對杜鵑啼聲含義的不贊成,從而表達作者對杜鵑的喜愛。
我以為杜鵑聲并不悲哀,為什么古人聽了要心酸,要斷腸,多半是一種心理作用吧?
杜鵑就是杜鵑,無所謂高興,也無所謂悲傷,一切悲喜都不是客觀事物本身。“多半”一詞,表明作者既尊重傳統文化,又不以自己的觀點強予于人的謙和態度。
4.小結
提問:作者在“東拉西扯”,貌似純知識介紹中,含蓄婉轉地表達了怎樣的感情?對杜鵑的感情,雖然談不上情有多深,但確實是有的。作者說杜鵑與自己最有緣,乃至筆名也取成了“瘦鵑”,加以作者對杜鵑文化如此熟悉,至少說明,作者曾經對杜鵑是懷著深情的。到老年寫這篇文章時,也念念不忘;在這背后,可以理解為對中國文化的深情厚意。
作者在文章中還表明了另外一種態度,他比較同意西方人對杜鵑的態度,似乎并不覺得杜鵑之悲苦,甚至還可能有歡愉的感覺。
三.再讀課文,深入體會文體特點
1.提問討論:作者寫了這么一篇文章來表達自己對杜鵑的感情和觀點,他有沒有想要說服你,甚至一定要你接受的意思呢?
2.你覺得作者的寫作目的是什么呢?
并不是要對杜鵑的好惡表態,而是把它當作一種文化現象,通過東西文化比照,持一份理性的態度,作盡量客觀的敘說。
作此文時已經是飽經風霜的老人,回首往事,超然達觀了許多,所以能夠作一點理性的審視。
3.介紹小品文的特點
這篇文章,有別于我們以前學過的許多課文。它是一篇小品文。
小品文者,不主題先行,不刻意為文,天地間蟲魚鳥獸、花草樹木,都可入文,憑作者散淡的心,輕靈的筆寫成,所以小品文最能體現作者的才情風致。
閱讀這篇文章,給人兩個突出的印象:一是以大量的知識和文化信息支撐起文章豐富的內涵。二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蘊顯示出作者獨特的文風。這也正是大多數小品文的魅力。
四.布置作業
1.課外練筆:介紹某種花鳥蟲魚,或借某種花鳥蟲魚抒發情懷。
2.對照閱讀《語文讀本》中張中行的小品文《螳螂》。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 學生初讀課文,感受夏天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生感情朗讀,體會文章生動準確的語言特點,感受語言的魅力。
教學重點:
感受夏天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生動準確的語言特點,感受語言的魅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在這一單元中,作者帶我們走進了多彩的四季,有《春》《濟南的冬天》還有《三峽》。三峽是是怎樣描寫夏水的......突出了夏的......,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關于寫夏的文章,好,現在就讓我們隨著梁衡走進《夏》,去感受夏的獨特魅力!
二、檢查預習:2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放聲讀課文。5
師:讀課文,讀出輕重緩急,讀出節奏,讀出感情,F在聽老師范讀第一二自然段。鼓勵三位同學讀余下的三段。
1、文中有許多精彩的畫面,假如你是一名攝影師,你想拍下夏天哪些精彩的瞬間?
明確:萬物勃發、蟬兒長鳴、太陽烘烤、麥浪翻滾、熱風浮動、農民辛勤勞作
2、這些畫面中,你看到一個怎樣的夏天?明確:夏季熱烈、緊張、急促
3、文中哪一段是寫夏的熱烈?明確:2、3段
4、寫夏的熱烈,文中用了一個生動的詞來表現,這個詞是什么?
5、把夏天比喻成爐子上的一鍋水在逐漸泛泡、冒氣而終于沸騰。(這是一個比喻性的說法,意思是夏天的特征已非常鮮明。)從哪些語句中我們能夠看到夏的.沸騰?找同學讀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
明確:萬物勃發、蟬兒長鳴、太陽烘烤、麥浪翻滾、熱風浮動
6、文章除了寫夏的熱烈外,還寫了夏天的旋律是緊張、急促的特點。這里說的緊張,急促,說的是誰?我們要寫的是夏天,為什么又要寫人?把這一段去掉了行不行?
明確:歌頌勞動,贊美辛勤的勞動者。
四、探究品味,揣摩語言。
文中贊美了夏的人勤、景美。而且這篇文章在語言上也很美:傳神的動詞、生動形象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使句子富有表現力你認為哪個詞用得好、用得傳神?用筆圈畫起來,并作評點。這個問題有點難度老師老師給范例:
修辭方法的運用:
那朝天舉著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進的瓜秧,無不迸發出旺盛的活力。
一個舉字,又讓我們感到了高粱、玉米搖頭晃腦的歡悅;一個匍匐,我們同樣感到了瓜秧的腰肢抖動,蜿蜒蛇行。
動詞運用:
火紅的太陽烘烤著一片金黃色的大地,麥波翻滾著,撲打著遠處的山、天上的云、撲打著公路上的汽車,像海浪涌著一艘艘的艦船。(照射 托)
烘烤能使人感到太陽的溫度特別高,照射不能表現溫度高。涌,是指水或云氣冒出來,這里描寫出來田野里麥浪翻滾的一種動態情景。
給你們三分鐘的時間,學著老師的樣兒,試著找一找你們最喜歡的句子,并說說你們為什么喜歡?
五、學以致用:
如果讓你選擇一種顏色來表現夏天,你選哪一種?如果這篇課文換成了你是作者,那么你想在文中描寫哪些景物來表現夏?
仿寫:春之色為冷的綠,如碧波,如嫩竹,貯滿希望之情;
六:總結: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感悟,你會發現,原來美無處不在!
七、作業:描繪自己心中喜歡的季節!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詩經教案05-31
語文翠鳥教案05-02
語文《檢閱》教案06-10
《語文園地》教案05-21
語文關懷教案03-18
語文樹教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