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美術教案(優選)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一)初步感受紙的彈性與伸縮性能,了解拉花的制作方法,體會環境與藝術作品兩者之間的關系,知道美化環境的途徑和方法。
(二)能大膽的創作,把繪畫和手工結合起來。
(三)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和熱愛自然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感受紙制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材料和工具進行制作活動,提高動手能力。
三、教學難點:
嘗試不同的工具,通過看看、想想、畫畫、做做等方法,進行簡單組合和裝飾來美化環境。
四、教學設計:
(一)提問引入,激發興趣:
1、教師:同學們,今天老師這有一張正方形的紙,你們誰能告訴我怎樣讓它變長?
2、你真聰明!你是怎么做的呢?
3、出示課題:《美麗的拉花》
(二)欣賞:美麗的拉花
1、教師:同學們,就讓我們到拉花世界去看一看吧。大家看的時候一定要仔細,想想你看到了什么?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放課件:美麗的拉花)
學生:看到了拉花布置后的環境與拉花與服裝服飾的搭配等,看完了以后感覺非常美,也想到自己制作一件拉花作品。
教師總結:大家說的非常好,環境是我們人類生存的條件,是我們的家,讓我們每個同學都來愛護環境。
2、教師:下面就讓我們認識一下拉花的.制作方法。
〈課件演示〉
教師小結:拉花的幾種基本做法,關鍵是如何折疊紙張,如何剪開。
(三)練習:大家一起動手做
1、教師:想一想拉花可以裝飾哪些環境?拉花的制作方法還有哪些?
2、拉花剪短后該怎么辦?為什么會斷?怎樣可以做的更好?
(四)欣賞藝術作品
教師出示學生作品,比一比,說一說作品色異同之處,誰的最好。
(1)給5秒鐘的時間,學生欣賞討論
(2)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創作過程
(五)欣賞學生及教師優秀作品,啟發學生創作思維
(六)作業要求:
教師:學生分組創做一件拉花作品,并把作品與校園環境結合起來,看那個同學的手法最新穎,作品最漂亮。
(七)學生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八)課后展評
1、各小組選出你最喜歡的作品
2、師生互評
教師小結:拉花裝飾的世界真是太美了,讓我們愛護環境,愛護我們的朋友。
五、教學點評
本課以拉花為主題,讓學生到自然中去裝飾環境,不僅提高課堂學習氣氛還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本課可以聯系自然來講解如何用拉花裝飾環境,讓學生在學習美術的同時,又增加一些課外知識
美術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手帕在日常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通過認識和了解各種各樣的手帕,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小手帕與前階段學習的色彩漸變,適合紋樣的知識是緊密相連的,而學生對色彩的認識也有一定的基礎。
根據四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個性,愛好,因此,讓學生設計手帕,能進一步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和對生活的關愛意識。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市場上出售的各種手帕,并對“手帕上的圖案”談談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2。通過手帕設計,讓學生將已學過的.基礎圖案知識和色彩知識在設計藝術上得到應用,培養他們對設計藝術的愛好和創造能力。
3。運用各種工具材料創新設計制作手帕。
4。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和健康的審美情操。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若干教師作品和學生作品,實物手帕若干,實物投影儀等。
學生準備:收集的手帕,油畫棒,水彩顏料,水粉顏料,宣紙,彩色卡紙,剪刀,白報紙等。
教學過程:
一環境陶冶,激趣導入。(課前和學生一起布置教室,在兩邊的墻壁上張貼學生作品和一些適合紋樣,前邊懸掛各種各樣的手帕)
1。坐在咱們巧手布置的教室里,你有什么感受?
2。你知道手帕的用途?既然手帕既有實用性又有裝飾性,好咱們就來這兒挑撿吧。你想要哪塊手帕?說說你選這塊的原因嗎?(從色彩花紋上說)
3。說說你看到的手帕上都有什么?(自主得出,任何東西均可入畫面,卡通形象,動植物,交通工具等)
4。討論市場上出售的手帕的不足。
(過渡,看了這么多漂亮的手帕,你想進一步了解它們嗎?讓我們和設計師交流)
二自主探索 學習新知
1。欣賞教師作品
出示教師設計的手帕,你有什么問題想問老師嗎?
2。欣賞與探討
欣賞書中作品,提問1),你能發現一些規律嗎?討論交流。
2)學生說規律
3)色彩上,你喜歡艷麗的還是淡雅的?
4),你會怎么樣設計?
5),你準備用什么工具材料來表現小手帕?
(根據喜好分組,繪畫組,手工組,染紙組,拓印組等)
6)再次欣賞教師作品和學生作品,體會領悟方法。
三學生設計,教師輔導(播放輕音樂)
1。大家已經躍躍欲試了吧,那么就運用你所學的知識和自己喜歡的設計方式設計制做一塊漂亮的手帕吧!
2。通過事物投影儀展示自己的創新設計,并簡單說說自己的設計意圖和表現方法。
3。教師適當點撥。
四,相互欣賞 交流評價
1。作業展評:學生展示,介紹自己組的作品,大膽發表意見,成功展示自我。
2。互相評價。:看誰的作品最美,最有創意。
五游戲結束新課
學生把自己設計的手帕相互贈送,增進感情,并隨著音樂<<丟手帕>>一起邊唱邊跳,玩游戲。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讓幼兒了解長頸鹿的生活習慣,培養幼兒認真觀察、積極思維的能力和創造性。
教學要點:突出長頸鹿的特征。
教學準備:長頸鹿圖片
教學過程:
1課題導入:頭小四腿長,脖子高過房,身穿花皮襖,不聲又不響。猜一猜,這說的是什么?噢,原來是長頸鹿。你們能畫出它的樣子來嗎?
2認知啟蒙:長頸鹿的個子很高。它長著小小的.頭、長長的腿和長長的脖子,抬起頭來比房子還高。長頸鹿然很高,可是許多動物還是想和它比一比高矮。小猴爬上了樹,小兔子在月亮上蕩秋千,它們都比長頸鹿高了許多。小朋友,想想看,你能變得比長頸鹿高嗎?
講評作業:
教學反饋: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德育目標]:鼓勵學生在創造的過程中,發揚團結協助的精神。
[智育目標]:引導學生利用彩泥表現具有動態的人物造型。
[素質發展目標]:鼓勵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發揚團結協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如何突破常規對水果造型進行大膽的想象和創造。
[教學難點]:是否對運動中的人物造型進行大膽的想象。
教學準備
師生共同準備墊板,尺、鉛筆、剪刀、牙簽彩泥等材料和一些運動場上的各種人物造型的照片、錄象。
學生活動設計
橡皮泥制作
一、導入
小朋友們都比較喜歡上體育課,在運動場上你喜歡干什么?
二、講授新課
你知道哪些體育項目?欣賞一些運動場上的各種人物運動的照片或錄象、豐富學生的形象記憶。
你可以來模仿他們的'動作嗎?
討論:怎么制作跑步的人?鼓勵學生嘗試著制作一個跑步的人。
展示嘗試的作品:引導學生思考:怎樣利用彩泥制作出更多不同造型的的人物造型:(可以從色彩搭配、立體造型、半立體造型等方面引導學生進行想象)
學生把自己收集的運動中的人的圖片展示給其他同學。
欣賞圖例并思考:
1、你學到了哪些方法?
2、你準備來做一個什么樣的人
三、布置作業
今天我們要來開一個別開生面的“小小運動會”請小朋友盡情的發揮出自己的聰明才智。
作業完成后,提醒同學整理工具材料
四、講評
五、小結
六、課后拓展
運用所學到的制作方法制作不同的人物
用其他材料如:陶土、紙張、布等制作運動上的人物。
七、板書設計
14運動場上
捏一捏搓一搓
教學反思
有了一年級上冊人物頭像的基礎,又有了下冊人物全身像的學習,橡皮泥涅質得很不錯,只是有的孩子比例掌握得不好,有些頭重腳輕,下學期我要簡單介紹給學生人物比例知識。
美術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課的學習內容是中國花鳥畫表現技法。按照國家義務教育美術新課程標準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中設置的階段目標,指導學生通過學習梅花的表現技法,讓學生近距離地熟悉中國畫的工具、材料,有意識地運用中國畫的表現語言來傳遞自己的思想感情,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
教材運用大量圖片和優秀中國畫作品欣賞,介紹梅花的生長習性、造型特點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又從認識中國傳統繪畫表現角度出發,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筆墨表現的特點,體會筆墨的韻味,感受畫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并能感受中國畫托物言志的特點。
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另外,選擇梅花畫法中筆墨運用、線條組織、畫枝干和花瓣的基本要領,作為技能學習的內容,學習使用國畫用具,嘗試國畫的表現技法,在此基礎上,拓展到國畫中同樣表現人格精神的蘭、竹、菊等其他題材的欣賞與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用美術、音樂、生物、歷史、地理、文學等知識進行探究性地學習,豐富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在濃郁的文化氛圍中,體會民族藝術的偉大。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目標
通過梅花挺直堅硬、生機勃勃的造型特點,讓學生感受梅花頑強、倔強、挺拔向上的精神,感受藝術作品中的象征意義,進一步了解藝術作品與自然的關系,感受主觀情感和客觀自然景物相互交融而成就的藝術境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
知識技能目標
1 .熟悉中國畫工具、材料,體會筆墨的韻味。
2 .學習傳統的畫梅技法,嘗試水墨的表現技法。
3 .運用所學,嘗試表現其他題材,發展有個性的表現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生通過互動的學習方式,參與到對梅花的學習活動中,嘗試中國畫工具和材料,體驗作畫的過程,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獲得對中國畫學習的持久興趣。
教學思路:
整個教學過程以欣賞感受、筆墨嘗試到創作表現為線索逐步展開,分兩個課時,第一課時, 由賞梅——詠梅——畫梅展開,體會梅花頑強、挺拔向上的精神,體會筆墨的韻味;第二課時,學生大膽嘗試水墨技法,親自感受中國傳統畫法的藝術魅力。
教學方法:
互動法、探究法、欣賞法等。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通過介紹梅花的生長習性、造型特點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使學生了解中國畫借物抒情的藝術表現形式,同時引導學生體會筆墨的韻味,感受畫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受梅花頑強、倔強、挺拔向上的精神及藝術作品中的象征意義。
教學難點:怎樣較好地把握筆墨干、濕、濃、淡的變化。
涉及學科:生物、歷史、地理、音樂、文學等。
教學準備:教具——多媒體、圖片、中國畫材料等。
學具——課本、國畫用具等。
教學過程:
一、認識、引入
師:我們生活在一個花的世界里,生活因為有花而美麗。同學們最喜歡什么樣的花呢 ?( 生答 )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我最喜歡的花,大家猜猜是什么花呢 ?( 多媒體展示梅花圖片 )
美術教案 篇6
大班美術:漂亮的花
活動目標:
1、進一步豐富幼兒點、線、面的知識。
2、學習用勾線筆勾勒出花卉的基本結構,并用線描畫的手法進行裝飾,注意畫面的布局。
3、能堅持細心地進行線描畫裝飾活動,感受線描畫的美。
活動準備:
1、范例
2、勾線筆、白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直接出示范例,引出課題師:我們小朋友已經接觸過線描畫,那你們來看看這朵花分別是有哪些點、線、面組成的?教師出示范畫,幼兒觀察講述教師小結并出示相關的點、線、面
二、進一步豐富幼兒的點、線、面等知識,引導幼兒學習多種線描畫的表現方式。過渡:這朵花運用了這些圖案,那么還有許多的圖案可以進行裝飾,你還知道哪些呢?
1、幼兒講述一些知道的點、線、面
2、教師歸納總結,我們再來看這幅畫,老師在裝飾的時候又運用了一些新的圖案,你認識嗎?
出示范畫二,展示:
點:三角形點、十字點
線:彈簧線、凹凸線、三角螺旋線、方螺旋線
面:圓形組成的`面、半圓形組成的面、三角形組成的面、波浪線組成的面。
三、引導幼兒學習用線描畫的手法裝飾花卉。師:怎樣用這些點、線、面來裝飾出漂亮的花卉呢?
示范基本步驟:
1、先畫好一個圓形的大花芯,再畫上花瓣,接著畫花莖以及葉子。
2、花瓣、花芯和葉子這些大的形狀可以先用直線或弧線進行分割。(花瓣教師分割,葉子留給幼兒上來分割)
3、在分割的塊面中,用點、線、面,以及簡單的圖案進行裝飾。
四、幼兒作畫,師巡回指導
過度: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各種各樣形狀的花,老師還畫了很多(教師出示多中花瓣、和葉子的花)并進行了點、線、面的裝飾。
你們想畫嗎?請你畫的時候先要想好,畫幾朵,一朵的話要得特別大一點,畫兩朵的時候可以一朵高一朵低,或者是一朵大、一朵小,如果是三朵那你要注意層次上的區別,有高有低,有大有小。
每個花瓣和葉子都要大一點才能里面進行裝飾。
四、講評
師:展示幼兒作品,說說最喜歡哪朵花,為什么?
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分析、比較,使學生初步掌握物體的明暗表現方法。
2:學生能初步運用明暗表現方法去觀察、分析、描繪物體的立體感覺。
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和比較的明暗變化
難點:初步運用物體的明暗畫法規律,表現出物體的立體感
教學準備:
教師范作、球體、平行六面體和圓柱體,鉛筆等
教學過程:
一:分析物體的明暗
1:出示教師范作,引導學生欣賞觀察,畫上物體的明暗變化有什么規律?
2: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比較
球體——在左側光照下,呈現出豐富的`明暗變化,球體的右下部留下了球體的投影,畫面使人感到較強的立體感。
平行六面體----在左側光照下,呈現出明部、暗部與半明部的三大面色調變化,右下方是它的投影,畫面使人感到有較強的立體感
圓柱體——在左上方的光照下,頂部的水平圓面因受光而明亮,架表面明暗呈現出漸變的豐富色調,有較強的立體感。
二:表現物體的明和暗
1:教師講解示范明暗表現方法
(1)畫好輪廓線(從整體出發,用直線輕輕地畫)
(2)觀察光源方向
(3)進一步欣賞、觀察教師范作及學生作品,讓學生明白是用排線來表現的
(4)教師示范完整地畫出物體的明和暗
(5)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加深學生的理解
三:學生作業
指導學生選擇物體,按自己想象的光源,畫出物體的明暗,表現出物體的立體感
四:展示、講評作業
美術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1、 學習在幾何圖形上聯想出簡單物體并表現其主要特征。
2、 學會觀察、概括物體的外形特征、提高表現能力。
3、 感受美術創造的'樂趣。
教學準備:
1、彩色卡紙剪幾何圖形拼貼的畫。
2、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1、 出示范畫,請幼兒欣賞,導入活動主題。
教師:看看這幅畫,畫的是什么?怎么畫成的?
:這幅畫是用幾何圖形貼上去的,看看它像什么?然后在添畫出來。
2、 引導幼兒根據圖形聯想。
請小朋友看一看這個圖形像什么物體?倒過來像什么。還想出了別的什么物體?
3、 出示美工書,請每位幼兒在圖形上聯想添畫,使之變成另一個物體。
4、 幼兒操作。教師幫助能力弱的幼兒聯想簡單的物體;鼓勵能力強的孩子,選用在反面的圖案上添畫,組成較復雜的物體。
5、 。展示作品,請幼兒講解自己的作品。看誰聯想得和大家不一樣,最新穎奇特。并發星星獎勵。
美術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小鳥,表達自己的情感。
2、培養學生觀察的能力,鍛煉學生大膽運用線條、色彩進行繪畫創作的能力。
3、通過造型活動,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美好事物的情感。
課前準備
素描紙、水彩筆
教 學 流 程
1、布置學生到自然中觀察小鳥,或搜集有關鳥的圖片,或查閱資料,了解鳥的知識、歌曲、趣聞,以備課上交流。(教師準備一些圖片、標本、名家美術作品作為補充。)
2、創設寬松自由的教學氛圍,以小組交流的形式,讓學生相互交流搜集到的有關鳥的資料。
(你知道哪些鳥的名字?鳥的身體由幾部分組成?你認為小鳥美在哪?引導學生從小鳥的形體美、羽毛的花紋、色彩美、飛翔的姿態美)。
3、讓學生結合生活記憶和有關鳥的故事、談談小鳥給自己的印象和感受。
4、讓學生模仿小鳥的飛行、捕食、嬉戲的情景以及不同小鳥的鳴叫,欣賞表現小鳥的音樂。
(重點可以放在對鳥的裝飾和美化上,也可以放在大膽想象,組織有情節的畫面上。)
5、利用對比的'方法,看看這只“鷺鷥”與真的鷺鷥有什么不同,找一找畫家用了怎樣的花紋、線條和色彩去表現。如果讓你來裝飾和美化你會畫些什么。
6、補充一些刺繡、剪紙、風箏中的鳥形裝飾,引導學生去欣賞,感受其裝飾、美化特點,以豐富學生思維,為他們的創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7、說說生活中與小鳥發生過的有趣的事情。還可以結合搜集的資料,講講小鳥的故事。啟發學生大膽想象,引導他們說說自己想象中的小鳥是什么樣子?小鳥之間,小鳥和小朋友之間會發生哪些有意思的事情。
8、創設“小鳥王國選美比賽”的情景,引導學生進行自評、互評。
課后總結:
美術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初步表現出各種水果的基本特征。
2、嘗試表現各種水果之間的重疊關系。
3、進一步激發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重、難點:
表現出重疊關系
活動準備:
1、范例一幅、水果實物
2、幼兒的做畫用具
活動流程:
導入主題——觀察討論——簡單示范——幼兒表現——作品展示
活動指導:
一、導入主題
1、(出示范例)師:上次楊老師帶你們參觀了水果店,在水果店里你們看到了什么呀?(蘋果、香蕉、生梨……)
2、師:你們想不想知道楊老師喜歡吃什么水果呢?恩看看楊老師買了什么水果。
(蘋果、草莓、西瓜)
二、觀察討論
1、 教師出示水果實物,讓幼兒感知前后重疊關系。
2、 師:看看老師買來的水果哪個最大?哪個最小?看一看,想一想老師是怎么放這些水果的?哪個在前面哪個在后面?你們覺得這樣放好看嗎?為什么好看?(草莓在前面,蘋果在后面,西瓜在最后面)
三、簡單示范
1、 師:這么好看的水果我們給它拍張照好不好?
2、 教師出示范圖
3、 師:老師拍的照片好看嗎?你們想不想給水果拍照呢?那先看老師是怎么幫水果拍照的好嗎?
4、 師:草莓在最前面我們先幫草莓拍好不好?(師先畫草莓)
5、 師:我們再給哪個水果拍呀?(蘋果)看看老師拍的照片你們能看到蘋果的`
全部嗎?(被草莓遮住了不能看到)那看不到的地方我們就不拍了從這邊開始拍,到這里應該怎么樣呢?(跳過去)
6、 師:我們拍完了蘋果,最后給誰拍呀?(西瓜)看看老師拍的照片你們能看到西瓜的全部嗎?(被蘋果草莓遮住了)對那我們和蘋果一樣從這里開始拍,到這里怎么樣呀?(跳過去)
7、 師:我們拍照拍完了嗎?(沒有)還要干嗎呀?(……)小朋友都穿上了衣服,天氣那么冷,水果寶寶也要穿衣服。你們先給他們拍照再象楊老師一樣給他們穿上漂亮的衣服好不好?(好)怎么樣的衣服才是最漂亮的呢?(紅、綠色……)蘋果寶寶說了顏色要亮得才好看。西瓜寶寶也說了身上的衣服有破洞和小刺好看嗎?(不好看)恩一會我要看看哪個小朋友拍得照片最好看,給水果寶寶穿得衣服最漂亮。
四、幼兒表現
1、 幼兒做畫,老師觀察并指導
五、作品展示
1、 介紹自己的作品。
2、 相互贈送作品
師:把自己拍好的照片送給自己喜歡的好朋友或者客人老師好嗎?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教案美術中班教案01-07
美術教案01-26
經典美術教案03-05
美術教案【經典】08-01
(經典)美術教案07-27
美術教案(經典)07-30
美術教案【精選】08-02
(精選)美術教案08-18
美術教案(精選)08-27
美術的教案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