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9-07 08:50:48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小學數學教案6篇[實用]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小學數學教案6篇[實用]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教材練習四5~9。

      教學目標:

      1、 通過加減口算,使學生比較熟練地掌握口算方法。

      2、 進一步鞏固應用題的解題方法,指導學生正確選用條件計算所求問題。

      教學過程:

      一、計算練習。

      1、練習四5。

      1) 先估計一下下面每題的得數各是幾十多,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 口算出結果并與估計的結果進行比較,集體訂正

      2 、練習四4。

      1) 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2) 補充六道題,先說出每道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再計算。

      6+(6+4) 89(2620)

      87105 9+(487)

      二、應用題練習。

      1、練習四7。

      1)出示第7題的`統計表,說說從這張統計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如果要求小明比小紅多跳幾下應選擇什么條件?(學生解答,。集體交流)

      3)如果要求小紅比小華少跳幾下應選擇什么條件?(學生解答,集體交流)

      4)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獨立提問題解答,集體交流。)

      2、練習四8。

      1)出示第8題,說說從圖中你知道些什么?(有50名同學加入少先隊,有54條紅領巾夠不夠?)

      2)有50位同學加入少先隊,54條紅領巾夠不夠為什么?

      3)你知道紅領巾多多少條嗎?怎樣算?為什么這樣算?

      3、練習四9。

      1)出示第9題,指名說圖題。

      2)一共拿來40個鼠標,有46臺電腦,這些鼠標夠不夠?為什么?(4046,所以不夠)

      3)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獨立提問解答,集體交流。)

      三、 作業布置。

      四、教學后記:通過賽一賽的練習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數學課程標準》在解決問題的課程目標中對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提出了明確要求: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為了將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目標落到實處,必須先解決兩個問題:其一,如何清晰地界定解決問題的策略,明確義務教育階段小學生應該形成哪些解決問題的策略?其二,如何幫助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并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一、關于解決問題的策略

      對解決問題的策略,人們已經有很多研究。波利亞在《怎樣解題》一書中談及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有普遍化、特殊化、類比、猜想和檢驗、畫一張圖、建立方程、倒著干等。浙江省特級教師朱德江認為解決問題的策略有嘗試和檢驗、畫圖、操作、找規律、制表、從簡單的情況人手、整理數據、從相反的方向思考、列方程、邏輯推理、改變觀點等11種。加拿大的某套數學教材中將解決問題的策略分為10種,并采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形象地呈現如下:

      我國課程改革下的實驗教材,不再以傳統的算術應用題內容為線索,而是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線索,以所學運算體現的數量關系為線索,以體現解決問題的策略為線索。人教版教材編排了圖示、列舉、列表、找規律、從簡單情況入手等解決問題的策略。北師大版教材編排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有畫圖、列表、猜想與嘗試、從特例開始尋找規律等。蘇教版教材采用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原則,從四年級起集中編有解決問題的策略單元,安排學生學習摘錄與列表、畫圖、一一列舉、倒推;替換、假設、轉化等策略。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大致明晰教材中解決問題的策略的內容。

      二、學習解決問題策略的三個階段

      教師不但要思考解決問題的策略有哪些,還要思考怎樣幫助學生形成這些策略。

      解決問題策略的學習,不可能脫離解決問題的過程,必須和解決問題緊密結合在一起。也就是說,解決問題策略的學習是基于解決問題、為了解決問題的。解決問題,首先是作為學生感受、體會、反思解決問題策略的手段,其次是讓學生運用所學策略解決新的問題。對學生來說,解決問題的活動價值,不僅僅是解決某一類問題,獲得某一類 問題的結論,更重要的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發展,即基于解題的經歷,形成相應的經驗、技巧、方法,進而通過反思和提煉,形成一定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學生認識、理解、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一般要經歷潛意識階段、明朗化階段、深刻化階段。教師要順應學生的學習心理,展開解決問題策略的教學。

      1.走出潛意識階段

      對學生來說,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并不是建空中樓閣。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積累了一些關于策略的認識,在以往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已經初步積累了解決問題的經驗,但并不一定關注到了解決問題時隱藏在背后支撐解決問題的策略,即學生對策略的認識處于潛意識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往往關注具體的問題是否得以解決,對解決問題的策略處于朦朦朧朧、似有所悟的狀況,缺乏應有的思考。學生對解決問題的策略的認識要經歷一個從模糊到清晰的過程。教學時,教師可先呈現問題,讓學生根據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嘗試解決問題,獲得一定的經驗;再引導學生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

      思考解決問題的策略,并通過回顧性陳述交流,將解決問題的策略化隱為顯。在回顧性陳述時,學生可能會基于自己的經驗和理解,提出不同的策略,教師應引導學生聯系解決問題的過程提煉。

      2.步入明朗化階段

      學生對某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有了初步的感受后,教師應引導學生將策略明朗化。如:呈現新問題后,組織學生思考可以用什么策略解決問題,使學生具有明確的應用策略的意識;解決問題后,再組織學生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樣,隨著解決問題策略的初步應用以及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回顧與反思,解決問題的策略就逐步浮出水面并凸現出來。這里要指出的是,在教學新的解決問題策略時,不能排斥學生應用以往學習的解決問題策略。學生學習解決問題策略的過程,不是小猴子掰玉米,喜新棄舊,而是在不斷整合、應用不同策略的過程中,豐富自己解決問題的經驗,并在新的`問題中主

      動、綜合、靈活應用各種策略解決問題。

      3.走向深刻化階段

      在學生比較充分地感知了解決問題的策略、明確了解決問題的策略后,教師要安排一定的練習,對相關策略進行集中強化,以加深學生對策略的理解與掌握,使學生對策略的認識更深刻,逐步達到運用自如的境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繼續反思自己所使用的策略,促進學生形成穩定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在教師的眼中,學生采用的策略可能有優劣之分,但學生的思考過程并沒有好壞之別,都能反映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所作的努力。因此,即使到了鞏固、深化策略的階段,教師仍不應急于對學生的策略作出評價,而應給學生闡明和討論策略的機會,讓學生在交流、傾聽中比較不同的策略,優化自我的策略。為了深化學生對策略的認識,教師可在學生采用一定的策略解決問題后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自己所采用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有什么特點,適用哪些情況?還可采用什么策略解決問題?不同策略之間有無一定的本質聯系?學生不斷地經歷這樣的思考,就能對策略的本質有更深入的認識,就能得心應手地應用策略解決問題。

      策略,有助子在解決問題時走出無從下手的沼澤地;解決問題,有助于加深對策略的認識、理解與掌握。教師要充分認識策略的意義,進一步在實踐中探索學生形成策略的規律,將解決問題策略的教學目標落到實處。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課本40-41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觀察,掌握利用連乘、連除列出綜合算式,解決實際問題。

      2. 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列式方法的多樣化,培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動手實踐能力、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3.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掌握分步列式或是利用綜合算式解決實際問題,并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并說出算列算式的含義。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口算

      41×20=答案61×30=答案11×80=答案12×40=答案50×20=答案640÷8=答案140÷7=答案280÷7=答案350÷7=答案120÷6=答案

      一、情境導入

      課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圖。

      師:同學們,我們來到了美麗的生態園,在這里,到處是五顏六色的花,仔細觀察,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板書學生梳理出的數學信息)

      教師適時評價。

      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誰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

      1、三種顏色的花一共擺了多少盆?

      2、每個花架擺了多少盆花?

      <<<12>>>

      3、平均每個花架每層擺了多少盆花?

      ……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本節課要解決的問題。

      二、你說我講

      1.教學“三種顏色的花一共擺了多少盆?”

      (1)師:要解決三種顏色的花一共擺了多少盆?需要用到哪些數學信息啊?怎樣列式?

      學生列出算式,教師適時出示課件5×8=40(盆)、3×40=120(盆),追問:你能說一下你所列的兩個算式的含義嗎?

      學生回答,教師提升:通過分步列式,先求出1組花有多少盆,再求出3組花一共有多少盆。

      教師利用課件演示分布計算的過程,并引導學生兩個算式所表達的含義。

      師:你能不能列出一個綜合算式?

      教師巡視,掌握學生操作的信息。

      組內交流,討論綜合算式的列法,并講解出該綜合算式的含義。

      教師引導學生分小組展示合作交流的成果,并及時給予恰當的評價,然后教師利用課件演示綜合算式的含義,加深學生的理解。

      2,教學“平均每個花架每層擺了多少盆花?”

      教師出示問題,引導學生再看情境圖,重新梳理信息,先引導學生列出分布算式。

      在學生自主學習、列式的`基礎上,師:誰愿意到黑板上來展示一下自己所列的分布算式?

      學生板演自主學習成果:96÷2=48(盆),48÷4=12(盆)。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質疑:96除以2表示什么?48為什么要除以4?

      學生:96÷2=48(盆),表示每個花架有多少盆花。48÷4=12(盆)表示一個花架有四層,每層有12盆。

      學生回答,教師提升:對,先算每個花架有多少盆花,再算每層花架有多少盆花。然后教師利用課件進行演示講解。

      師:誰能列出一個綜合算式?小組內可以進行合作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板演展示。

      學生板演:96÷2÷4。

      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質疑:96除以2表示什么?為什么要除以4?

      學生回答,教師適時提升:對,96除以2表示96盆花放在2個花架上,每個花架上有多少盆花;再除以4,表示一個花架上的花分放在4層,每層有多少盆花。教師利用課件演示,講解。

      三、鞏固練習

      自主練習第1、2題,

      引導學生先仔細觀察畫面,找到已知信息和問題,明確數量間的關系,并獨立解決。

      教師提示:做一張這樣的畫需要多少個貝殼?

      引導學生先仔細觀察畫面,找到已知信息和問題,明確數量間的關系,并獨立解決。

      教師提示:每箱8個什么?每盒6個什么?

      四、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這節課馬上就要結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獲?(課件出示教材豐收園圖)

      學生可能回答:我會積極學習了。教師適時追問:你哪個環節最積極?學生可能說:擺一擺,操作方面。

      學生也可能回答:我學會提問了。教師適時追問:你都問什么問題了?(課件“會問”綠蘋果圖片飛出果籃,同時出示問題:你都問什么問題了?)

      ……

      師:讓我們滿載著收獲,下課休息一下吧。

      學生回答

      學生小組合作回答

      學生選擇學具,利用擺一擺,想一想,再列式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學生獨立操作,利用小紙板擺一擺,

      學生組內討論交流,小組內列出綜合算式。

      學生合作,解決問題

      小組交流,解決問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左 右(第3頁)

      教學要求:

      1、在生活中看關于左右的真實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能初步運用左右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認識左右的位置關系,體會其相對性。

      教學重點:

      認識左右的位置關系,正確確定左右。

      教學難點:

      左右的相對性。

      教學準備:

      計算機課件 筆 橡皮 尺子 文具盒 小刀

      教學過程:

      一、通過左手、右手的活動,感知自身的左與右 師:小朋友們,今天誰有信心上好這節課?請舉起你的小手。

      1、感知左手和右手

      看看你舉起的這只手,是你的右手? 再看看你的另一只手,是你的左手?

      師:大家說說,我們常常用右手(或左手)做哪些事? (學生自由發言)

      師:左、右手要多鍛煉,特別是左手,多鍛煉會使我們的小腦袋越變越聰明。

      2、體驗自身的左與右

      師:左、右手是一對好朋友,配合起來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體還有像這樣的一對好朋友嗎?誰來說一說? (學生自由回答)

      3、小游戲

      聽口令做動作(由慢到快)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4、揭示課題

      師:小朋友們剛才已經熟悉了自己身體的左和右,其實生活中的左和右還有許許多多,今天我們就來確定一下左和右 (板書課題:左 右)

      師:請小朋友們記住,左字下邊是個工字,右 字下邊是個口字。

      二、玩學具,理解左邊和右邊

      1、擺一擺 師:同桌合作,像電腦上一樣的順序擺放好事先準備好的學習用品。 (計算機演示:按順序擺好:鉛筆 橡皮 尺子 文具盒 小刀五樣學具)

      師:大家先來確定一下,擺在最左邊的是什么?擺在最右邊的是什么?

      2、數一數 師:按左右的順序來數一數。(點著學具來數,數好后請學生回答,從而完成電腦中的填空題) 從右數橡皮是第--------個 從左數橡皮是第--------個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表現數據。

      2.使學生認識條形統計圖,明確用1格表示5個單位的表現形式,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問題,并初步進行簡單的預測。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合作意識。

      教具準備:教科書第109頁教學情境的錄像片或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離不開車,各種車輛每天都為我們的生活提供著方便,而且道路上的車輛川流不息。請同學們看,這是一條道路上過往車輛的錄像片。請同學們幫助記錄一下四種車輛的數量。

      二、探求新知

      1.組織記錄。

      (1)給學生發記錄單。種類轎車面包車客車貨車輛數

      (2)學生記錄。同學們,在觀看錄像的時候,你是如何記錄四種車輛的數量的'?交流后明確用畫“正”字的方法記錄既快捷又方便。

      (3)再次播放錄像,學生記錄。由于車輛過往速度快,學生記錄會產生困難,反饋時如果學生記錄不全,再次組織學生研究如何記錄才能完整。強調分組合作記錄,每人記錄一種車輛的數量。

      (4)再次記錄四種車輛的數量。

      (5)整理數據并填入統計表。

      2.制作統計圖。

      (1)學生分組討論。如果運用一個□表示1輛或2輛車,最多畫幾個格?應該怎么辦?明確用1個□表示5輛車比較合適。

      (2)師生共同完成統計圖。先讓學生嘗試獨立繪制條形統計圖,然后回答問題。組織討論:20分鐘后來的第一輛車最有可能是哪一種車?為什么?

      3.師生總結繪制用1格表示5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的方法。

      三、鞏固應用

      1.獨立完成第111頁的“做一做”。

      2.完成練習二十二的第1~4題。

      (1)練習二十二的第1題。組織學生提供信息,收集信息,記錄數據并填寫統計表,完成填空題。

      (2)練習二十二的第2題。課前與學校衛生室聯系,調查二年(1)班和五年(1)班的視力情況,完成統計表,并談一談對視力較弱的同學的建議,鼓勵學生暢談自己的想法。

      (3)練習二十二的第3題。利用多媒體出示“班級圖書角情境圖”。學生自己觀察,獨立完成。對要增添的書的建議,組織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想法,并說明理由。

      (4)練習二十二的第4題。這道題以作業的方式完成,課后以小組為單位調查二年級全體同學看電視的時間,把調查得到的數據制成統計表和統計圖。明確長時間看電視有害健康,要注意用眼衛生。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一、查字知道除字義。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除(chú)法的初步認識”,“除”字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多少?先討論如何在字典上找到“除”字?

      生:我們小組認為應在標有“c”的那幾頁中找,可以找到“除”字。

      生:我們小組討論也認為在標有“c”的那幾頁中找,不過我們不是直接找“除”字,而是先找到“chú”,再找“除”字。

      生:我認為XX同學的方法方便一些,我剛才翻字典時發現每頁的最上面都標有拼音,未找到拼音就不用看下面的字了,方便一些!

      師:查查字典,“除”字有幾種意思?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學生查字典)

      生:我們小組查字典知道“除”有五種意思,一是“去掉”,如除四害;二是不計算在內,如除此而外;三是把一個數分成相等的若干份,如2除6等于3;四是臺階,如庭除;五是任命,授職。剛才,我們討論除與加、減、乘一樣,是一種計算方法,所以我們認為在“除法的初步認識”中“除”是第三種意思。

      生:我查到“除”字在65頁,有四種意思:一是去掉;二是不計算在內;三是算術中用一個數去分另一個數;四是臺階:庭除。以前,曾稱數學為算術,所以我認為是第三種意思。

      師:用一個字概括“除”是什么意思?

      (眾生齊答:分。)

      二、動手理解平均分。

      師:請你拿出6――10個小圓片來分一分,要求分成兩份,把結果填入表格。

      圓片總數 個

      第一份

      第二份

      師:通過操作,你有什么發現?

      生:只要拿出一個便成兩份,一份增加,另一份會減少。

      生:我用8個小圓片來分的,只有分成4與4時,兩份同樣多,其它不行。

      生:我也只有分成5與5時,兩份同樣多。

      生:我的沒有出現同樣多的!

      生:你用了幾個?

      生:7個。

      生:我用了9個,也沒有出現同樣多的。

      生:我用6個,3與3同樣多。

      師:噢!也就是說用7、9個小圓片時,不管你怎樣分都不會出現每份同樣多,用6、8、10個小圓片時,可以出現每份同樣多的現象。這種每份同樣多的分法顯得比較(眾生齊答:公平),它叫平均分。平均分時不管分幾份,要求每份同樣多。請你四人一小組,用12個小圓片平均分,會出現哪幾種情況?

      (學生操作,反饋:2個6,3個4,4個3,6個2,12個1等幾種情況)

      三、動口表達小操作。

      師:我們來用一用平均分好嗎?老師在這里有一些梨和幾個盤子,請一位小朋友來選用這些材料,用平均分來分一下,有困難可以請好朋友幫忙。其他同學看這位小朋友怎么分,注意動作、表情、神態等,來一個“看操作說話”如何?

      (師指一位學生上臺,望著9個梨子和5個盤猶豫不決。豁然回首,向朋友招招手,朋友在他耳邊片語,他微笑著拿出8個梨子和4個盤子,開始操作)

      四、動腦創造除符號。

      師:同學發揮創造想象力,“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用符號表示出來。同時思考一下:為什么這樣設計?如何使同學接受自己的設計。

      生:我們學習過加、減、乘法,我發現加號“+”旋轉一下成為乘號“×”,于是我想把減號“-”旋轉一下得到“/”來表示除號。寫出的算式是8/4=2。

      師(驚訝地)問:你們覺得………

      (眾生用掌聲打斷老師的.話,為該同學的創意由衷地鼓掌!)

      生:我爸爸告訴過我除號,“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可以寫成算式8÷4=2。我認為除號能體現平均分的意思,你們看橫線上一點,橫線下一點,多公平!

      生:剛才,我是畫一把小刀來表示除法:8 4=2,不過我現在覺得他們的好一些!

      師:你也很好!能在交流中欣賞他人優點,反思自己,作出明理的決擇。也很了不起!

      師:同學們,這兩種表示方法都比較常見,你在哪里見過呢?

      生:計算機上是用“/”來表示除的!

      生:數學書上,用“÷”表示除!

      ……

      師:會讀嗎?看看書上規定它怎么讀?

      師:它讀作(眾生接:“8除以4等于2” )。表示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寫幾個算式,讓同桌讀一讀,說一說它表示的意思。

      五、動手應用新知識

      選取生活中平均分的場景圖,讓學生寫算式、讀算式、說算式的意義等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11-04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03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06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7-25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7-22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05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韩亚洲欧美在线 | 中文字幕dvd日本欧美精品 | 婷婷色一二三区波多野衣 |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中文 | 欧美亚洲另类小说图片视频 | 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