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美術教案>美術教案

    美術教案

    時間:2023-09-06 07:55:10 美術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美術教案【經典8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的美術教案【經典8篇】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整理益友的蠟筆涂色經驗,把握短線連接的涂色方法。

      2、有興趣地選換顏色,發展對色彩的感受能力。

      3、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4、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模擬洗衣機的紙盒三個,蠟筆、紙剪的各式服飾:衣服、背帶褲、連衣裙、襪子、手套等。

      活動過程:

      1.觀察討論

      (1)導入語:這二天,天氣非常的熱,每天小朋友都有許多的臟衣服要換下來去洗,洗衣房的阿姨為了把小朋友的'衣服洗的干干凈凈,想去買一臺非常好的洗衣機,她呀來到了百貨商場,看到商場里放著3個不同的產品(出示三個不同色的紙盒),可是究竟哪臺洗衣機好呢?不能看外表,所以,阿姨決定試一試,她邀請我們小朋友幫她一起挑選。

      (2)先來試試蘭色洗衣機

      師:“洗衣機洗的時候發出什么樣的聲音?”好,我們一起來學學。洗衣機開始啟動(幼兒模擬洗衣機的聲音)“滴、滴、滴”“哦,衣服洗好了”,并從“洗衣機”里拿出一件衣服。“哎呀!怎么回事?噢,甩水有問題,肥皂水沒有沖洗干凈。”(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有許多白點,并討論:怎樣才能把肥皂水沖洗干凈,使衣服上沒有小白點呢?(線條要排得密)

      (3)再用同樣方法試綠色洗衣機

      師:“我們再試試綠色洗衣機”。同樣,從洗衣機里拿出一件衣服。教師:哎喲,絞干有問題,新衣服上一絲一絲的,抽絲,變成了舊衣服了。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的線條太長,造成雜亂,“怎樣才能不絞壞衣服,使得衣服光亮?你們說說該怎么辦呢?”

      2.操作嘗試

      我們來試試紅色洗衣機,開前與幼兒共同試涂一件衣服。師:“請小朋友一起來涂色。”師生一起涂色,然后如前放在紅色洗衣機里,取出后說:“洗衣房的阿姨非常滿意,就決定買這臺紅色洗衣機。

      3.模擬創造

      師:紅色洗衣機非常好,工廠里決定造許多紅色洗衣機,你們愿意當紅色洗衣機嗎?好,我要看看你們洗衣服的本領了。

      4.游戲及評價

      根據幼兒作品涂色的情況,擺放到各種洗衣機里,然后取出,請大家做評價。說說是哪臺洗衣機洗出來的,為什么?

      活動反思:

      從活動的形式來看,游戲的學習形式是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的。從內容看,它接近了幼兒的生活;從材料的準備上,漂亮的服裝造型等多方面看,引起了幼兒們較大的學習興趣,抓住了參與活動的注意力,使得他們很自然的進入到學習狀態中。而在活動的中間部分,既讓幼兒充分的理解和掌握涂色的正確方法,在紅色洗衣機開洗之前,請了幾位幼兒到臺前來進行涂色練習時,活動拖沓,使得幼兒的興趣一下散渙開來,各自做著“小動作”。而當進行模擬創造的活動階段時,興趣又重新回來了,他們拿到了“臟衣服”后,小心地、努力地涂了起來。

      在給另外一部分幼兒進行嘗試時,中間部分做了一些改動:留給幼兒們在臺前進行示范涂色的面積少了,并且老師共同去完成,縮短了這段時間且緊湊,使活動能較穩定的進行。當然在掌握這一最基本的繪畫技能上,還有待于不斷的練習、鞏固,但在興趣動力的推動下,他們堅持的時間延長了,這便是學習的根本所在。

    美術教案 篇2

      [目標預設]

      1.知道春天的特點,并使用圖案、線條等裝飾傘面。

      2.能使用對稱的方式裝飾雨傘,感受到對稱圖形的美。

      [活動準備]

      1.課件、傘柄、一次性彩色杯子、置物架2.傘柄的制作方法:首先,將塑封膜剪成圓形;其次,使用膠槍將吸管黏貼到塑封膜的中間,變成傘托;最后,在塑封膜上黏貼雙面膠(供幼兒黏貼傘面)。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導入語:你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春天里有什么美麗的顏色?

      1.魔術師想把這么多美麗的顏色變一變,看!變到哪去了?

      2.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把傘的傘面吧!

      3.它是怎么樣的?

      評析:以春天為切入口,讓孩子們以春天的背景為元素設計傘面,這離孩子的生活很近,他們很容易引起共鳴;以“魔術師把春天的顏色變到傘面上”為情境,既激發了孩子的好奇心,又讓孩子觀察到魔術師以顏色的方式來裝飾傘面,為活動的開展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觀看動畫:知道春天的特點,說出典型的圖案,討論用春天的圖案裝飾的方法。

      過渡語:魔術師走呀走。瞧!他看到了什么?

      1.春天的花和草。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2.春天還有哪些花?你會畫一畫嗎?

      3.魔術師也想把它們變到雨傘上。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4.傘面上有什么?它們是怎么裝飾傘面的?

      5.像這樣兩邊有相同圖案的裝飾方法,是對稱裝飾。

      6.聽這是什么聲音?(春雨)7.魔術師會怎樣把春雨變到傘面上呢?誰來試試?

      8.還有什么好方法。

      9.春天除了美麗的顏色、花和雨,還有什么呢?

      評析:課件的使用既在視覺上讓孩子看到了春天的花;又在聽覺上,讓孩子聽到了春天的雨,這都給了孩子充分感受的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才能激發孩子將春天的美繪畫在傘面上。此外,還讓幼兒自己想像以什么樣的方式來繪畫春雨,是對孩子利用圖形和繪畫布局的深度挖掘,這可以讓孩子意識到雨的圖案顏色可以是多種多樣、多姿多彩的。

      三、幼兒作畫: 利用圖案、線條等圖案,并嘗試使用對稱的方式裝飾雨傘。

      過渡語:春天里還有些什么?

      1.你想把什么變到美麗的雨傘上呢?

      2.我們一起來變變吧!

      3.你用的什么圖案?

      4.畫好的小朋友把你的傘面貼到前面的`傘柄上吧!

      評析:在幼兒作畫的過程中,可以鼓勵孩子以變化的方式裝飾,比如:“雨”除了用點子,還可以用小圓點、雨娃娃、泡泡雨等,激發幼兒思考后繪畫。

      四、幼兒介紹自己的傘,并說說自己的裝飾方法。

      過渡語:你覺得最美的傘是最美?為什么?

      1.春天的小花我也很喜歡。

      2.你有什么好方法愿意和大家分享?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3.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讓自己的雨傘變得更美?適合的變化可以讓我們自己不太滿意的作品變美。

      4.你喜歡自己的傘面嗎?為什么?

      結束語:其實,大自然還有許多美麗的事物,我們都可以在傘上畫下來呢。我們一起出去找找吧!

      評析:春天是萬物生發的,在最后激發孩子對春天的探索。此活動后,既可以繼續讓孩子繼續繪畫雨傘;還可以把雨傘放到科學區,讓孩子們玩降落傘的游戲;還能開展關于春天的科學活動,探索萬物生發的不同等等。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對象:一年級新生

      教學目標:

      1、運用線條、色彩表現自己的想象—我的太陽,激發學生大膽想象、涂畫興趣。

      2、學習簡單表述作品形、色與意的關系,培養學生初步的自我評價能力。

      3、以喜歡動手涂畫為宗旨,激發學生作畫興趣。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請家長說說“我的太陽”,給家長說說“我的太陽”。

      舞曲“種太陽”光碟。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歌表演“種太陽”。(情景創設,激發想象)。

      播放VCD影碟,教師帶領學生邊唱邊舞,進入愉快的課堂學習之中。師:“小朋友跟老師一起邊跳邊想歌曲中說些什么?(唱跳兩段)。

      2、師:“請小朋友說一說,歌曲中說些什么?”,提請2—3名學生講述。

      3、教師概括學生表述內容,點題:“小朋友,假如讓你種太陽

      你想有一個什么樣的太陽?

      板書 我的'太陽

      二、新授

      1、師:分四人小組各自說說“我(自己)的太陽”。(約3分鐘

      流討論,激發想象)。

      2、師:“請四人小組的代表說說‘我的太陽’”。提請3位同學講述。

      2、師:“聽了小朋友說的‘我的太陽’,各自不同,很有想象力

      很有趣。那么,現在請小朋友把自己想象中的太陽畫出來。”

      4、 學生作業,教師巡視、輔導。鼓勵學生大膽想象、作畫。

      分別指導繪畫要領:圖畫大些,不宜太小,用色大膽。

      5、學生完成作業后自己將作業貼在黑板上,相互欣賞、激勵。

      6、簡單自我評價。教師抽取有代表性的3—5幅作業,通過實物投影放大觀賞。師:“請XX同學說說自己的太陽”。教師在學生表述過程中從繪畫作業的形、色、意方面因勢利導,如:為什么用這種顏色?為什么是這種形狀?這些圖畫表示什么?等等。同時,教師對學生的表述適時運用優美的語言給予概括,感染鼓勵學生。

      三、小結:

      師:還有許多小朋友的“太陽”畫的都很有趣,沒有來得急講給同學們聽,下課后互相說說。回家讓爸爸媽媽看看,問他們看懂了嗎?講給他們聽聽。

      收繳作業,下課。

    美術教案 篇4

      課時:

      2課時

      課程類型:

      欣賞與評述 造型與表現

      教學目標:

      欣賞不同風格、不同題材的剪紙,了解剪紙的歷史及發展,了解剪紙的造型特點及藝術特色。了解抓髻娃娃剪紙,并結合自己喜歡的形象設計制作。感受到剪紙中蘊含的民間文化。

      教學重點:

      欣賞不同風格、不同題材的剪紙,了解剪紙的歷史及發展,了解剪紙的造型特點及藝術特色。

      教學難點:

      對抓髻娃娃特點的把握及對文化背景的了解。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檢查學生學具準備情況,穩定學生情緒。

      二、引入新課:

      1、課件導入:

      播放陜北民歌。

      你聽到了什么聲音?猜一猜這是哪里?

      2、中國民間剪紙藝術資料反饋:

      民間剪紙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深受國內外人士所喜愛。

      剪紙的主要材料是紙。紙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過去一直公認造紙術是蔡倫于公元105年前后發明的。后來陜西省扶風縣出土了西漢時期的紙,專家們認為紙在我國出現的時間要提前到漢平帝之前,可能在宣帝時期(公元前73一前49年)。不管結論最后怎么定,在紙發明之前,不會有真正的剪紙。但用其它薄片材料用于剪刻鏤花,卻在有紙之前。讓我們查看一下有關文物和史料記載:

      戰國(公元前476一前221年)

      ① 1950一1952年在河南輝縣固圍村戰國遺址的發掘中,發現了用銀箔鏤空刻花的弧形裝飾物。

      ②湖南長沙黃泥壙出土的`晉代金片裝飾物。這些用銀箔鏤空而成的裝飾物,雖然不能說就是剪紙,但在刻制技術和藝術風格上,可以說是已經形成了剪紙藝術的前身。

      北朝(公元386一534年)

      用紙剪成美麗的圖案花紋,目前最早發現而且有據可查的是新疆吐魯番火焰山附近,先后出土了五幅團花剪紙。

      在中國廣大的農村,許多年來,流傳著種種老百姓自己創作自己欣賞的藝術,剪紙就是其中的一種。剪紙,顧名思義,就是用剪刀把紙剪出成圖形。作者大都是農村婦女,她們可能從十幾歲一直剪到成為白發蒼蒼的婆婆,在她們的剪刀下,產生了一幅幅或稚拙,或精細但無不充滿情趣的剪紙作品。

      剪紙包括窗花、門箋、墻花、頂棚花、燈花、花樣、喜花、春花、喪花等等。剪紙也是一種民俗藝術,它的產生和流傳同農村的節令風俗有著密切的關系。例如窗花、門箋、燈花,便是在春節或元宵節時貼掛的。在北方的農村,過年時,窗上新糊了雪白的窗紙,上面貼上紅紅綠綠的窗花,門頂、窗前,貼上門箋,元宵節夜晚的燈籠上貼上燈花,把新年的氣氛造得濃濃的。喜花是結婚時作為對新房的布置,張貼在室內,家具和器物上。同樣,壽花和喪花也是在過生日和辦喪事時張貼的。墻花和頂棚花是布置房間時分別貼在墻上和屋頂上的。總之,它們大都是用作布置環境,增強節慶氣氛,貼在庭院、居室或器具上的。

      花樣的功用與上述的幾類不同。它是用作承傳臨摹的范本、紙樣。花樣包括衣服、鞋、帽、兜肚、枕、床帳、門簾等上面繡制圖樣時所依據的范樣。每剪成一個圖形,把它用線粗粗地縫在另一張紙上,拿到燈燭上用煙薰烤,烤黑,把剪紙圖形取下,然后就留下一個以煙黑為地的空白圖形,原來的剪紙圖樣則可以拿去作為服飾刺繡之用了。農村婦女就是靠了這樣的方法,一代代傳承著上輩珍存下來的圖樣。

      剪紙的內容是很有講究的。吉祥圖案寓意吉祥辟邪,娃娃、葫蘆、蓮花等象征多子多福,家禽家畜,瓜果魚蟲是農民熟悉的對象,也是他們表現的主要內容。剪紙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具有很強的地域風格。陜西窗花風格粗樸豪放,單純簡練,河北蔚縣和山西廣靈剪紙加染色彩,濃厚中透著秀美艷麗。其戲曲人物尤具特色。江蘇南京剪紙淳厚,粗中有巧,宜興剪紙華麗工整,南通剪紙秀麗玲瓏。廣東佛山剪紙色彩富麗、手法多變、裝飾性強。山東高密剪紙細膩精巧,一絲不茍。

      從一些考古遺存發現,剪紙至遲在北朝(386—581)時候就已經出現了,至今已經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了。它雖然制作簡便,造形單純,但它包容著豐富的民俗和生活內涵,它是對許多種民間美術表現形式的濃縮和夸張,因而比較集中地體現了民間藝術的造型規律、創作構思及作品的形式特征。對民間剪紙的了解和研究,是通向欣賞和認識繁雜多樣的民間美術的捷徑。

      3、小組研究:

      民間藝人為什么喜歡將抓髻娃娃作為剪紙的表現題材?抓髻娃娃是男孩還是女孩?有哪些變化和寓意?

      在制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需要注意什么?

      三、作業要求:

      藝術嘗試:引導學生進行藝術嘗試。

      四、學生作業:

      學生作業,老師巡回輔導。

      五、課后拓展: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各地都有代表自己獨特地域風格的古老藝術,也有很多藝術形式與剪紙是姊妹藝術,請同學們回去以后查找相關資料進行學習。

    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自制火鍋的樂趣,品味和朋友一起吃火鍋的溫馨。

      2、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興趣,并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3、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4、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5、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活動準備:

      1、環境布置:火鍋店的簡單背景,圖片等。

      2、材料準備:紙制火鍋鍋子,紙巾。

      3、幼兒操作材料:水彩筆。

      4、粘貼材料:蝦、蘿卜、豆腐等圖片。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導入活動。

      1、 小朋友都吃過火鍋了嗎?

      2、 吃火鍋的時候,你最喜歡吃什么?

      二、 情景游戲:吃火鍋。

      1、 教師在黑板上出示“火鍋鍋子”,添放食品,請小朋友吃火鍋。

      指導用語:小朋友,今天老師請小朋友吃火鍋,你們高興嗎?老師的火鍋里都有什么呢,你們看看,它們是什么形狀的?(教師在“火鍋鍋子”里粘貼蝦、蘿卜、豆腐等圖片)。

      2、重點討論豆腐的表現手法:上面平平平、兩邊直直直,下面平平平。

      3、個別幼兒示范。

      指導用語:除了老師放的這些,你們還想吃什么,還能放些什么呀?

      4、幼兒分組“吃火鍋”,教師觀察評價。

      指導用語:今天老師想帶小朋友到火鍋店里吃火鍋,好嗎?我請小朋友兩人一組,那里有準備好的火鍋鍋子,和“筷子”(水彩筆),小朋友把自己喜歡吃的東西放在火鍋鍋子里,一會兒老師看誰的火鍋里放的東西又多又新鮮,老師就到你那兒去吃。

      觀察指導:

      (1)、吃火鍋的食物要新鮮,不能被小蟲子咬過。(表現的圖形要封口。)

      (2)、不能用一個“筷子”,火鍋里太燙,會把“筷子”燙彎的,要換“筷子”。(選用各種顏色的水彩筆進行繪畫。)

      (3)、隨時發現幼兒的創新涂鴉,合作方法等,隨時提煉,與幼兒分享。

      三、分享“火鍋”。

      1、幼兒互相觀察“火鍋鍋子”里的食物,互相說一說自己的“火鍋”里都有什么好吃的。

      2、品嘗火鍋:嘗嘗方方的`豆腐,圓圓的鵪鶉蛋,長長的面條等。

      3、提醒幼兒吃完火鍋后要用紙巾擦嘴,養成文明的用餐習慣。

      設計思路:

      “吃火鍋”是幼兒常有的生活活動,幼兒有了一些經驗,能說出一些常見的吃火鍋的食物,同時幼兒也初步具備了一些點線面的涂鴉技能,也能通過幼兒的認知經驗和涂鴉活動進行大膽繪畫;在活動中,選用生活中吃火鍋的場景,激發幼兒活動的濃厚興趣,將涂鴉活動生活化,鼓勵幼兒在情景游戲中體驗涂鴉的快樂。

    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模擬小木匠,體驗知難而進、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快樂。

      2.通過對不規則圖形借形想象,大膽地添加細節,構成新的圖像,培養創造新形象的能力。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欣賞藝術作品:克利的畫。

      2.木質雕刻品數件、刮臘紙、竹筆、蠟筆或炫彩棒。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馬上就要上小學了,上小學感到最開心的事情是什么?

      二、欣賞討論

      1.現在有個小木匠也要上學了,可是他們的`學校和我們的學校不一樣,是個放木頭倉庫。

      2.欣賞藝術作品:找一找倉庫里都有哪些木頭,是什么形狀,想象可以做成什么。

      3.大木匠說:“我要把其中的一塊木頭刻成一位國王o"分辨大木匠找的是哪一塊木頭。

      4.大木匠說:大多數人都是把各種不同形狀的木頭拼接起來,做成許多物品,稱為木匠師父。可是有些人還會按一塊木頭的形狀想象成一件東西,然后雕刻出來,有這種本領的人就是了不起的雕刻藝術家。

      5.欣賞木質雕刻品,了解觀察它們不同的外形,從中發現使用一塊完整的木頭刻成的藝術品。

      二、操作嘗試——和小木匠一起學做藝術家

      1.在刮臘紙上刻出一個彎曲不規則的圖形。

      2.旋轉四個方向,想象它們像什么。

      3.選取平時最少畫的圖像,在上面添畫少許特征。

      四、創造表現

      1.用竹刀在刮臘紙上不斷彎曲變化,盡可能稍大些,構成不規則圖形。

      2.轉動紙張,左看看,右看看,想像它像什么,再刻出基本特征。

      3.用竹筆粗的一頭將線條刻得粗寬,顯示出刮臘紙底部豐富的顏色,用細的一頭刻出精細的圖案二

      4.選出一、二種與底部相配的顏色在未刮臘的塊面上涂擦顏色。

      五、交流欣賞

      一起看看猜猜,小木匠刻成了什么,都有些什么,如果三次沒有猜對,則請作者介紹。

      活動反思

      這是幼兒第一次接觸刮蠟畫,目的是讓幼兒在活動中來認識、發現和體驗刮蠟畫所帶來的意外效果和形式的美感,在運用蠟筆、刻刀或小木棒等工具進行涂抹、刮畫后就可以獲得相應的形象效果。我把活動的目標定位在讓幼兒了解刮蠟畫的特征,初步掌握刮蠟畫的技巧方法。了解刮蠟畫的基本方法和材料,激發幼兒對其興趣,并培養幼兒發現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橫涂、豎涂、圈涂的技能來涂染蘋果。(難點)

      2、能將“小蟲蟲”粘貼到蘋果合適的位置。(重點)

      3、體驗不同涂色方式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自制三幅“大蘋果和小蟲蟲”的范畫,分別由豎、橫、圓三種線條表現。

      2、在日常活動中和幼兒涂畫、剪出“小蟲蟲”形象。

      3、油畫棒、人手一張三只蘋果的輪廓圖。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說明可以用不同方式給蘋果“穿衣服”。

      1、請幼兒觀察三張大蘋果的范畫。(教師出示三幅范畫)。

      2、引導幼兒發現三只蘋果是用三種不同的方法“穿衣服”的:“你們覺得這三只蘋果涂得有什么不一樣嗎?”

      3、教師總結:這三只蘋果是用三種不同的.方法來涂的,橫著朝一個方向涂色叫做橫涂;豎著朝一個方向涂叫豎涂,像畫圓圈一樣的涂叫做圈涂。

      4、請幼兒書空練習三種涂蘋果的方法:豎著涂、橫著涂、圈涂(先穿外面的衣服、再穿里面的衣服)。

      二、給蘋果娃娃穿漂亮的衣服。

      1、幼兒分別用橫著涂、豎著涂、圈涂的方式在圖畫紙上涂染出蘋果。

      2、將自己的“小蟲蟲”貼在蘋果上:“你覺得小蟲蟲應該貼在什么位置最合適呢?”(提醒幼兒將小蟲蟲貼在蘋果的身上)。

      三、欣賞作品:大蘋果和小蟲蟲。

      1、和幼兒共同欣賞同伴的作品,說一說:“你喜歡誰的“大蘋果和小蟲蟲”,問什么喜歡?

      2、將大家選擇的作品一一陳列在黑板上,供大家欣賞。

      四、延伸活動:大蘋果和小蟲蟲

      1、幼兒手拉手組成圓形“大蘋果”,幾位幼兒做小蟲蟲在“大蘋果”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跑動。當教師說:啄木鳥來了!當蘋果的幼兒要拉著手蹲下。在“蘋果”里的蟲蟲即被捉住。

      2、“蟲蟲”與“蘋果”一一交換,游戲繼續進行。

    美術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能初步體驗材料的肌理與質感特性,加強對形式美感的基本認識。

      2、能選擇運用自己喜好的自然材質制作較為簡單的裝飾作品。

      3、能積極參與合作學習,促進情感的健康發展。

      教學重點:

      1、能初步體驗材料的肌理與質感特性,加強對形式美感的基本認識。

      2、能選擇運用自己喜好的自然材質制作較為簡單的裝飾作品。

      教學難點:

      1、能初步體驗材料的肌理與質感特性,加強對形式美感的基本認識。

      2、能選擇運用自己喜好的自然材質制作較為簡單的裝飾作品。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用具:優秀裝飾作品實物、圖片。

      學生用具:

      根據自己所用工具材料情況,帶自己所需材料。自己喜歡的圖片。

      學生預習:

      課前自己收集有趣的材質。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工具的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借助圖片展示一些材料。著重對比分析一組材質的肌理與質感。強調不同肌理與質感給人感受的心理差異,幫助學生建立材料特性與情感表達之間的內在聯系。

      2、請部分學生對課前收集的材質進行分析。(運用對比的方法)

      3、布置學習活動及活動要求:

      a、在自己帶來的圖片的基礎上,運用新的材料進行改造。

      b、注意材質的加工處理。使其能夠更加適合體現改造后的造型。

      c、注意利用適合的材質及拼擺方式展現你對特定造型對象的.感受。

      d、應利用材質體現一定的視覺美感。

      4、學生分組動手練習,教師輔導。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工具的準備情況。

      二、復習上節課內容,引出課堂教學。

      1、整體評價學生上節課的學習情況,請幾位同學給大家介紹自己的作品。

      2、教師從學生作品入手,著重對比分析幾件利用不同材質合理搭配的優秀裝飾作品。

      3、布置學習活動及要求:

      a、設計一件裝飾作品。注意造型設計是否適合充分展現材質的形式美感。

      b、注意材質間的對比,把握對比與統一的原則。

      4、學生分組動手練習,教師輔導。

      5、學生之間相互評價自己的作品。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教案美術中班教案01-07

    經典美術教案02-23

    美術教案01-26

    美術的教案06-20

    《美術》教案02-17

    經典美術教案03-05

    美術教案【經典】08-01

    美術教案[經典]08-16

    【經典】美術教案08-17

    (精選)美術教案08-09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在线观看日本免费A∨网站 伊人久久综合热线大杳焦 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 日本欧美在线α免费 | 中文字幕乱码视频网 | 一级A中文子幕在线免费 | 五月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