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7篇【精品】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第二課時
1、復習導入
課文可以分幾段,各寫了什么?
2、精讀訓練
(1)學習第二段。
①觀察課文中第二幅圖,默讀課文,想想:這段課文可以分為幾層?各寫了什么內容?
(三層,第一層(2)概括介紹麋鹿奇特的外形,第二層(3)具體描述麋鹿的外形特點及生活習性;第三層(4)介紹麋鹿自然繁殖力低的原因)
②理解第一層內容。
a、指名讀。
b、為什么說麋鹿的外形很奇特?
(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
c、“更”字可以去掉嗎?為什么說“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③理解第二層內容。
第一層已經為我們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點;為什么作者還要接下去寫第二層呢?
a、指名讀。
b、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介紹麋鹿的外形特征的?
c、這幾個部分各有什么特點?
d、除了介紹麋鹿外形,還介紹了什么?
e、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有聯系嗎?為什么?
f、討論。
有了第一層的介紹,我們已經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點,第二層再寫是不是有點多余?為什么?
(第一層是概括介紹麋鹿的外形特點,而第二層則是具體的介紹。這樣就使讀者對麋鹿有了更清晰的印象。而且,第二層介紹麋鹿外形的同時也介紹了它的生活習性,讓讀者認識到了它的.外形和生活習性之間的關系。)
g、引導體會。
④理解第三層內容。
默讀思考。課文是從哪幾點來說明“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的?(一是雌鹿的懷孕期超過九個半月,比其它鹿類長;二是它每胎僅產一仔)
(2)學習第三段。
①指讀課文。
②出示“傳奇”,齊讀。
理解“傳奇”:經歷離奇,不同尋常。
③為什么說“麋鹿的經歷充滿傳奇色彩”呢?討論交流,指導朗讀。
3、配樂朗讀二、三段。
第三課時
1、復習導入
簡單說說麋鹿的外形和傳奇的經歷。
2、精讀訓練第一段
(1)輕聲讀第一段。
(2)畫出描寫麋鹿在黃海灘涂自由活動的句子,結合第一幅圖說說對在晨霧中活動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3)為什么說大豐自然保護區“是麋鹿野生放養的理想場所”?(土地廣闊,氣候溫和,林茂草豐)
(4)通過對課文二、三段的學習,我們對麋鹿已經全面充分地了解了,作者為什么還要寫第一段?可以去掉嗎/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課堂練習
(1)祟課后第5題。
(2)交流復述方法。
①結合插圖,抓信麋鹿的角、蹄、尾、手色等幾個部分的特點介紹它的體形及生活習性。
②參照“麋鹿的傳奇經歷”表介紹。
③要學習講解員講解的神情和語氣。
4、練習復述
《麋鹿》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語文第十二冊《窮人》。
教材分析
本篇課文是第五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的是漁夫和桑娜在鄰居西蒙死后,主動收養她的兩個孩子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沙俄專制制度下的社會現實,表現了桑娜和漁夫勤勞、善良,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結合本組教材的編寫意圖,在教學本課時,應讓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的基礎上想開去,以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設計理念
依據“研究性學習”的的理念中的“研究性閱讀”的教學方式,重在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發展的語文綜合素養。《窮人》一文,無論是從課文主題和人物形象看,還是從寫作方法和語言風格看,都是實施研究性閱讀的好課。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字詞,讀懂課文內容,聯系上下文體會句子的含義,從而感受桑娜和漁夫的勤勞、淳樸和善良。學習他們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他人的美德。在這一學習過程中使學生享受小組合作學習樂趣,使學生在積累知識的過程里又是身心和人格健全發展的過程。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從人物行動、語言、思想活動中體會窮人的美好心靈,并從中學習文章的表達方法,展開合理想象。
教學難點
體會桑娜矛盾的心理活動。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啟發質疑
圍繞課題,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呢?(課文題目是“窮人”,但是在整篇文章中,并沒有出現“窮”字,為什么?桑娜和漁夫為什么要收養西蒙的'孩子?)
二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桑娜的一家過著窮苦的生活?
2學生自學課文,在書中畫出相關內容。
(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式品讀體會。)
【設計意圖:體現學生自主學習。】
3學生匯報。
4有感情的朗讀,匯報內容相關的句子,讀出你的理解。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并使學生體會人物的特點。】
三分析桑娜內心活動,體會人物的崇高品德。
現在就第二個問題展開討論。
1出示文章描寫桑娜內心活動的段落。
【設計意圖:體會人物“忐忑不安”的心理及人物的性格特點。】
2讀完本段內容,從中你想知道什么?
學生提問并歸納整理。
(1)讀讀這段話,想一想這段話的大致意思。
(2)這段話出現幾個省略號?請你想象出桑娜的內心活動。
(3)采用小組間角色朗讀等形式展開自學。
【設計意圖:體現學生自主閱讀自主學習的要求。】
3學生準備交流。
(和小組同學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中體會探究的快樂,體會桑娜的善良、樂于助人的美好品質。】
4匯報展示。
(學生個性化表達,暢談自己的體會。)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
5教師小結。
6練習朗讀。
四學習最后一部分。
1讀讀最后一部分,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談談自己的體會。
【設計意圖:體會漁夫的高尚品德。】
2指導有感情有感情的朗讀最后一段。
(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漁夫和桑娜的勤勞和善良。)
【設計意圖:在讀中體會兩人的善良,樂于助人的高貴品質。】
3出示文中的重點句。(小黑板)
4引導學生分析句子的含義。
5學生匯報。
6教師小結。
五總結全文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引導學生從文章內容和寫作方面進行總結。)
2結合課文內容,續寫課文故事情節。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 積累詞語;
⑵ 了解文中介紹的生態環境知識,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關情況;
⑶ 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整體掌握文章內容,提高閱讀說明文的能力;
⑷ 分析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體會其表達效果。
2、過程與方法:
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設計閱讀題目指導學生自讀,并做必要的點撥;討論法,通過討論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生物入侵者”,增強防范意識,為建設家園,維護家園而努力。
【重點與難點】
理清本文說明順序,掌握文章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如何看待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文導入
向學生介紹古希臘“特洛伊木馬”的故事,了解什么是入侵者進而提出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的概念。
二、學生朗讀課文,教師正字音
三、轉入正文學習,主要通過以下問題的'解決來完成教學重點(問題由投影展出)
形式:學生自由討論找出問題答案,教師加以總結歸納。
問題一: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答案:課文第一段。
問題二:本文向我們還介紹了哪些內容?
答案:本文還講了生物入侵者帶來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徑、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度以和目前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所采取的相應措施。
四、了解課文內容后,進而探究本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明確:
1、使用了邏輯順序作用:符合人們的認知規律,使文章結構嚴謹,層次分明。
2、說明方法:列數字、舉例子、打比如
五、教師總結全文
明確:這是一篇關于生態問題的說明文。它向我們說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以和生物入侵帶來的巨大危害,促使我們對這一特殊生態現象的高度警覺。我們學習這篇課文不只獲得一定的生態知識,還能提高我們的環保意識以和培養我們對社會的責任感。
六、作業
謄寫課后“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3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越來越……越來越……”造句。
3、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知道小動物和植物都喜歡小露珠,感受小露珠無私奉獻、無怨無悔的品格。
二、教具準備
投影儀、錄音機、小黑板。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
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精讀課文
學習第二至五自然段。
1、這么大,這么亮的小露珠,小動物是怎樣贊美它的?請小朋友看看書中的圖讀讀課文,用“ ”畫出小動物的話。
2、觀察投影1:
(1)師演示“蹦”的動作后問:看到了什么?
(2)還聽到了什么?
出示:早啊,像鉆石那么閃亮的小露珠。
(3)指導朗讀:小青蛙多有禮貌,一看見小露珠就友好地招呼著“早啊”。誰也來招呼一下?小青蛙還把小露珠比作——鉆石,說它“像鉆石那么閃亮”(板書)
該怎么讀才能讀出小露珠的美?(范讀、指名讀)
3、觀察投影2:
(1)小組合作討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又似乎聽到了什么?(板書:像水晶那么透明)
(2)誰來讀小蟋蟀的話?(指名讀)
(3)用贊美的語氣讀第三自然段。(齊讀)
4、觀察投影3:
根據第二、三自然段的學法自學:
小組匯報學習心得。
5、分角色朗讀第二至四自然段。
6、請同學上臺表演與小露珠打招呼。
7、齊讀第五自然段。
根據板書,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小動物為什么都喜歡小露珠。
過渡:大家喜歡小露珠,為什么還要感謝小露珠呢?我們繼續邊讀邊想。
8、學習第六自然段。
(1)默讀課文,看看這段一共幾句話?再想想每句話寫什么?
(2)指名分角色朗讀,并說說每句話的意思。
(3)扣住“精神”一詞讀懂課文。
a、“精神”是什么意思?課文中指誰變得格外精神?
b、聯系上下文具體說說植物怎么精神?
“小露珠反射著霞光,連那些衰老的花草、樹木也都顯現出生機。”“衰老”的花草樹木原先是什么樣?現在又是什么樣?(用漸強的語氣讀這句話)
“數不盡的鮮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閃閃發光的珠寶。”齊讀后指名答:
a、“戴”與“帶”有什么區別?(組詞體會)
b、“閃閃發光的珠寶”在這兒指什么?
c、“俊俏”是說小姑娘長得——漂亮。課文把什么比作小姑娘?這樣打比方有什么好處?讀句體會,是小露珠把數不盡的鮮花嫩草打扮得格外美麗、格外精神的.。
(4)有感情地朗讀第六自然段,邊讀邊想花草樹木怎么精神。(聽錄音范讀、試讀、指名讀、齊讀)
8、學習第七自然段。
(1)引讀課文:小露珠看到所有的植物都變得格外精神,就更歡快地——爬著、滾著、笑著。(生接讀)漸漸地——
(2)出示句子:太陽公公散發的熱量越來越大,小露珠的身子也越來越輕了。
讀句子,說說“越來越輕”與“越來越大”之間的關系。
想象“越來越輕”的結果,再感情朗讀句子。
(3)看看小露珠的變化,大家是怎么做、怎么說的?看文后插圖,讀句子想象:向日葵向她點頭,似乎在說……
(4)深情地朗讀最后一段,體會大家對小露珠的依依惜別之情。(跟錄音讀、個別讀、齊讀)
(三)指導背誦,感受品味
1、教師引背。
2、自由背,配樂齊背,個別背。
3、學到這兒,你覺得小露珠怎么樣?用自己的話說說。
出示:( )的小露珠
板書揭示:無私奉獻(齊讀)
(四)完成作業
指導用“……越來越……”說話。
(1)找出課文中的句子讀一讀。
(2)想想還可以說“越來越 ”(美、重、快、高等)
(3)用補充完整的詞說一句話。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 認識“寬、蝦”等12個生字。會寫“貝、原”等6個字。
2 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 在教師的指導下,畫自己的家鄉。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寫字
課前準備:課前了解自己的家鄉,搜集資料。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相結合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新課
談話:你的.家鄉在哪兒?你喜歡嗎?想畫出來給大家看嗎?
二、精讀第二段,指導感悟
1 老師配樂朗讀,學生看圖欣賞,整體感受語言的美。
2 學生自由朗讀,識生字。
圖文結合認識生字“寬、蝦、腳、撿、貝、殼”。
3 學生再讀課文,數數有幾句話,每句話寫的是什么?并且畫出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再說一說為什么喜歡
4 小組合作,組長檢查自學生字和讀課文的情況。
5 指導朗讀重點詞句。
“那么……那么……”的句式,表達了對大海的喜愛。
“一艘艘”“裝滿”要重讀,體現魚蝦很多。
6 看圖介紹濤濤的家鄉。
7 師生共同總結學習過程:看圖--讀文--看圖解說。
三、小組合作學習第三段
看圖:這是誰的家鄉?他的家鄉在哪兒?有什么景物,他喜歡做什么?
讀文:自由拼讀--聽同學朗讀--找好詞好句反復讀--小組齊聲表演讀。
解說:看圖,用自己的語言解說圖畫。
四、
1 復習本節課學習的生字。
寬大 魚蝦 小腳 撿貝殼
2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二、三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 認讀詞語:
寬闊 魚蝦 大腳 貝殼 原來 奔跑 秘密 一匹 城市 高樓
2 指名讀課文。
二、朗讀感悟課文
1 回憶前幾段的學習方法。
2 學生在四、五、六自然段中自由選擇一段自學。
3 匯報自學情況:
(1)搶認生字:奔、原、密、匹、市、樓
(2)解說圖畫。
(3)表情朗讀最喜歡的句子。
(4)自學相同段落的同學齊讀整段。
4 出示“讀讀說說”,學生讀句子,說句子。
三、看圖,指導背誦。
1 看圖提示背誦。
2 看文聽老師朗讀。
3 傾聽同學背誦,回憶印證。
4 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四、實踐活動
畫自己的家鄉,介紹自己的家鄉。
五、指導書寫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第一課時
一、有趣的漢字:積累形近字
出示詞語。
1.學生自由讀一讀、比一比:你發現了什么?
2.匯報交流,明確:每組詞語中加點的字都是形近字,它們的偏旁不同。
3.同桌合作記憶形近字。
4.拓展練習。
比一比,用下列形近字組詞。
藍()
籃()糖()
塘()完()
玩()炊()
吹()
二、詞語超市:積累四字詞語
1.學生默讀三組詞語:你覺得它們分別是描寫什么?
2.討論明確:第一組詞語是描寫山;第二組是描寫水;第三組是描寫植物。
3.學生自讀自悟,體會詞語描寫的畫面。
4.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選詞造句。
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詞語。
如“驚濤駭浪”“波濤洶涌”等詞語要讀出磅礴的氣勢。
6.拓展:積累描寫天空的四字詞語。
三、讀讀想想:積累比喻句
1.學生自讀教材中的四個句子: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2.討論明確:
(1)比喻句及比喻詞:這些句子都運用了打比方的寫法,都是比喻句;但是它們的比喻詞不相同,有“如”“似”“若”“像”“好似”“如同”等。
(2)體會比喻句的好處:運用比喻句能將事物描寫得更形象、更生動。
3.學生選用不同的比喻詞練習說話。
4.判斷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1)他長得好像他的爸爸。
(2)話音剛落,金幣像雨點一樣落下來,把他砸倒在地。
(3)他如同一只膽小的貓,蜷縮在角落。
四、寫字板:歸類寫字
1.學生觀察寫字板中的六個會寫字,發現它們的結構特點及寫的時候應該注意的地方。
2.指名學生交流自己的發現。
3.自由寫字練習。
4.寫后互評。
五、閱讀欣賞
1.學生自讀短文《迷人的郁金香》,完成練習:
(1)查字典,結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2)積累詞語,補充“我的詞語庫”。
(3)找出你喜歡的句段讀一讀。
2.拓展:課外閱讀描寫花的文章。
第二課時
一、提前布置
1.學生準備:提前將這一任務布置給學生,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花仔細觀察或查查資料,了解花的知識、特點(花的品種、產地,形狀,開花的季節,花期的長短,花的生長環境、用途等)或養花的經驗故事。
2.教師準備:布置教室環境,用花的盆景、圖片、影片裝飾教室。
二、課堂交流
1.欣賞導入。
2.學生小組活動。
小組內當解說員開展交流活動,介紹要點:
(1)清楚明白,抓住花的特點進行介紹;
(2)語言生動,讓別人聽懂、感興趣;
(3)交流時可以一問一答,互動起來。
3.班級匯報。
小組代表在班級進行匯報,眾生評價。
4.教師總結。
第三課時
一、明確習作要點:
在口語交際活動的基礎上,把你介紹的.內容寫下來。也可以選擇你喜歡的其他植物寫一寫。題目自擬。
二、指導習作
1.引導學生回顧口語交際課上你介紹的花;或者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喜歡的植物。
2.介紹花時,可以學習課文《仙人掌王國》的總分寫法,有步驟地介紹,抓住鮮明特點進行重點介紹。
三、學生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第四課時
一、引導學生自評
將你的習作讀一讀,重點修改不通順的句子、標點符號,還可以增減一些內容,對文章進行潤色。
二、引導學生互評
同桌之間或者好朋友之間交換習作,互相評價。
互評重點:發現對方習作的優點;幫他提建議,如錯別字、內容方面等。
三、教師點評
1.教師評介本次習作的整體情況。
2.教師以兩三篇不同程度的習作作范本,引導學生共同點評,教師作引導講評。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課前準備
收集與詩歌內容相關的文字資料、圖片等。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同學們,當你看到祖國的錦繡山川,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和日新月異的變化時,你是否為祖國的日益強盛感到驕傲?是否為自己是一位中華少年而感到自豪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詩歌:《中華少年》。
初步感知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讀后,同桌間互相檢查。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可以在小組內互相交流。
討論交流
(1)指名讀詩,讀后評價是否正確流利。
(2)互相交流:了解了些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閱讀欣賞課前收集的`有關歷史典故、傳統風俗的資料和圖片。
整體把握,難句理解
(1)讀第1自然段,想一想:“雪蓮”“乳燕”“雛鷹”“山丹丹”各喻指什么?
(2)默讀第2.3.4.5自然段,想一想,是什么哺育滋養了中華少年?(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
(3)讀第6.7自然段,感受四個“不”句和四個“要”句的鮮明對比,它們表達了怎樣的情感?(中華少年建設中祖國的堅強決心。)
(4)齊讀第8自然段,體會詩歌首尾照應的表達方法。
(5)讀了這首詩,你有什么感受?(交流對詩句含義的理解,詩句的表達方法及內心情感體驗。)
誦讀,激發愛國情懷
(1)自由朗誦
以充沛的情感讀出內心的自豪,讀出對祖國的一片深情。
(2)分角色朗誦
甲、乙、丙、丁分配朗誦或四人小組合作讀,也可以全班分角色朗誦。
(3)表演朗誦
配上音樂,化裝表演朗誦。
總結升華
交流對有詩歌朗誦的體會。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1-26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教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