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集合9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一 授課時間
二 課題:識字六
三 教學目標:
1 初步認識9個生字。
2 正確,較流利地朗讀課文。
3 初步感知詞語的反義關系。
四 學習重點:識字
學習難點:較流利地朗讀
五 學習準備:音樂磁帶
六 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為主
七 學習過程:
(一)談話引入
1 講一講平時看到的認為美的或丑惡現象的例子。
2 引導歸納,談話導入
(二)朗讀課文
1 初讀感知
(1)自讀課文,圈出生字學一學
(2)朗讀展示,把自己最喜歡的內容讀給同伴聽。
正音,評議
(3)引讀課文,感受詞語的意思及反義詞的特點
2 再讀入情
(1)把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2)播放歌曲《愛的奉獻》。
(3)講講身邊助人為樂的人和事。
(4)朗讀單元引言
(三)指導認字
1 小黑板出示相關詞語,認讀正音
2 小組自學要求認識的字
3 交流識字經驗,發現識字方法
(四)熟讀課文,鞏固識字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 鞏固生字,會寫8個字。
2 流利地朗讀課文。
3 在識字,朗讀的`過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樹立關愛他人的感情。
四 學習重點:朗讀
學習難點:朗讀感悟
五 學習方法:朗讀
六 學習準備:田字格小黑板,生字卡片
七 學習過程:
(一)復習回顧
復習字詞
1 抽讀詞語卡片,評議糾正
2 多種形式讀詞語
3 抽讀其他生字
4 組詞,擴展說話
(二)誦讀課文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誦讀課文。
1 同桌讀
2 自由選擇伙伴讀
3 讀給伙伴聽
4 自己小聲讀
邊讀邊品位課文的思想和韻味
(三)指導寫字
1 結合范寫,觀察字形
2 書空,描紅,臨寫
3 展示,評議,提高
(四)擴展活動
收集反義詞,試著組成幾句對子。
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區別識字的方法,認識生字鋒、蜜、蜂、幕、掃、墓、慕、抄、吵。
2、規范學生生字的書寫。會寫生字觀、忙、呼、如。
3、積累關于語言的詞語,學會使用形容詞細長的、雪白的、茂密的、綠色的。
4、熟讀并背誦古詩《江雪》,培養閱讀和積累古詩
的興趣,進一步感受古詩的魅力。
5、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繼續培養愛閱讀,愛積累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1、學習區別識字的方法,認識生字鋒、蜜、蜂、幕、掃、墓、慕、抄、吵。
2、熟讀并背誦古詩《江雪》,培養閱讀和積累古詩的興趣。
課前準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制作生字詞卡片。(學生)
課時分配
三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學習區別識字的方法,認識生字鋒、蜜、蜂、幕、掃、墓、慕、抄、吵。
2、規范學生生字的書寫。會寫生字觀、忙、呼、如。
3、積累關于語言的詞語,學會使用形容詞細長的、雪白的、茂密的、綠色的。
重點難點
學習區別識字的方法,認識生字鋒、蜜、蜂、幕、掃、墓、慕、抄、吵。
教學過程
一、識字加油站。
1、學生借助拼音認識生字。
2、讀生字自己讀、同桌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
3、學生動手連線。
4、仔細觀察這些生字,看看有什么發現
5、學生匯報自己的發現。
6、小結識字的方法。
二、字詞句運用。
1、讀一讀,猜一猜詞語的意思。一言不發不言不語三言兩語千言萬語豪言壯語少言寡語自言自語甜言蜜語
2、你可以將這些詞語進行分類嗎試試看。
3、選兩個說一句話。
4、全班交流。
5、讀句子。
(1)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
的小花。
(2)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
色的涼棚。
6、和同桌用“細長的、雪白的.、茂密的、綠色的”
說話。
7、全班交流所說的句子。
8、補充句子。
(1)天空飄著氣球。
(2)池塘開滿荷花。
9、學生匯報。
三、書寫提示。
1、先觀察,同學們互相提醒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
么。
2、請學生描紅,描紅以后再說說自己在寫的過程中
遇到的問題。
3、學生書寫,老師巡視指導。
4、進行全班評比。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熟讀并背誦古詩《江雪》,培養閱讀和積累古詩
的興趣,進一步感受古詩的魅力。
2、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繼續培養愛閱讀,愛積累的
好習慣。
重點難點
熟讀并背誦古詩《江雪》,培養閱讀和積累古詩的興
趣,進一步感受古詩的魅力。
教學過程
一、直入課題,了解詩人
1、今天我們來學習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唐宋八
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寫的《江雪》。
2、板書《江雪》,學生讀課題,理解課題意思(江
上雪景)。
二、檢查預習,讀準詩句
1、出示全詩。
2
、指名朗讀,齊讀。
3、解疑你們在預習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字詞了嗎
4、送詞入詩說詩意。
5、根據學生的表現及時給予肯定。
6、讓我們一起讀一讀整首詩。
三、了解背景,體會感情
1、體會環境的寒冷寂靜
2、體會詩人的孤獨寂寞
3、體會漁翁精神的不屈
4、總結,感情朗讀全詩,背誦全詩。
四、我愛閱讀騎驢-
1、讀一讀。
2、看誰能以最快的速度將這個故事講下來。
3、討論老爺爺應該怎么做呢說說為什么
4、全班交流。
5、師小結。
五、教師總結,布置作業。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習作指導:
1、明確本單元作文題寫作內容:想象作文。
2、啟發學生思維,從三大空間引導學生有序的想、幫助拓展橫向和縱向思維,橫向展開畫面,縱向展開情節。(強調:想象要大膽,但也要合情合理才行。)
3、明確寫作人物與重點:誰?如何生存?
4、確定主題。
5、設計一個有吸引力的開頭。
喔師告訴你:
1、開頭:好的開頭能夠迅速的抓住讀者的心,特別是歷險類的想象作文,別具一格的開頭更能激發讀者的好奇心,令其對故事感興趣。常用的開頭方式有:作文三期里學到的白描、聲音、懸念等。
2、內容:
1)誰:可以運用到五期所學的角度:我是自己,我是第三人稱。
2)故事:生活空間:可以是生活中的經歷,在旅途中迷路了。
知識空間:可以借鑒讀過的歷險故事或看過的電影、探險節目,如《魯賓遜漂流記》、《探索發現》等。
想象空間:荒島在太空中或童話故事中的。
3)寫作重點:
在島上見到怎樣的景象?發生了哪些難忘的事情?碰到了什么困難?是如何去克服的?
這部分可以用到一期所學到的細節描寫:如景物、心理、動作、神態、目光、聲音、肖像等描寫。在寫好細節的同時,要確定好文章的情節,可以用到閱讀A中所學到的一波三折的方法。
3、確定主題:可根據五期學的十大主題來確定。(親情、友情、環保、哲理等)
習作提綱:
荒島生存記
1. 開頭:
1)浪花拍打著礁石,發出嘩嘩的'響聲。前方是亂石野草,一片荒涼……這是在哪?
2)當**正準備回到自己的國家時,可是很不湊巧,他又不幸被巨浪沖進了一個巨大的島峪。
2. 故事發生的地點。
3. 人物的表現,看見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難?如何克服?
4. 結果。
1)、意外結尾:原來這只是一場夢!這場夢中的驚險旅程讓我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2)、想象結尾。
優秀習作欣賞:
荒島生存記
我周游了四個國家后,找了七名水手陪我回英國,可我心中總有點不舒服,像缺點什么似的,我便下令:我們再在水上漂七八天吧,好好享受這美妙的時刻,不得違抗命令!“在旅游在方面,我可是”霸道主義者“,我行我素。
我哼著歡快的曲子,突然我好像暈了過去,又醒來,發現自在躺在荒島上,那兒什么也沒有,只有幾根屈指可數的粗樹干倒在地上,上面全是樹枝和枯萎的樹葉,船只散了,水手失蹤了,我幾乎絕望了。咦?我怎么在這兒?我想了想,哦,想起來了,原來是一陣大風吹來,我們的船開始搖搖晃晃,東倒西歪,頓時風雨交加,電閃雷鳴,狂風暴雨襲卷而來,讓我們措手不及。后來,我便在顛簸著暈了過去。就到了這兒。
我餓極了,跑到已經變成廢墟的船邊找吃的,如果沒有,就找些有用的東西。我翻了那些廢墟,只找到了一把小刀。我失落地看了看天空,現在,即使再藍的天空在我眼中也是灰暗的。
我看了看海,突然,眼前一亮,是一條魚在游!我忙上前把它捉住,唉,一條魚來之不易啊!我把它放在岸上,可我怎么才能把它吃掉呢?總不可能生吃吧。這時,我看到了小刀和樹。我用小刀把一棵樹的樹枝弄下來,再把它一頭削尖,把魚插在上面,再把另一根樹枝削尖,在另一根樹枝上摩擦,這是最原始的辦法了,過了二三十分鐘,火起來了,我開始烤魚。又過了幾分鐘,魚烤好了,我飽餐了一頓,便睡了。
第二天我搭“房子”了,因為在地上睡覺實在太不舒服了。我用小刀把樹鋸成一節一節的,這足足花了我五個小時!原生態的“房子”蓋好了,終于可以睡了。“咕咕”,我的肚子開始叫了,我可不能守株待兔,我下水用削尖過的樹枝捕魚。唉,魚不好捕,兩個小時,才三條魚。我干脆不捕了,開始生火,快生好時,有一架直升飛機降落了。原來,我生火時冒了煙,剛好有直升機路過,看到了煙,便下來看看。得知我的情況后,他們把我送回了英國。
荒島生存記
格列佛游歷了蘇門達臘,又游歷了大人國、小人國,最后還游歷了新西蘭。
游完了新西蘭后,突然,海面上狂風大作,波濤洶涌,不時打起一個巨浪,最大的有四丈高,船一會兒被卷到浪尖,一會兒被卷到浪谷……格列佛心想:這下肯定是九死一生,難道我會死在這里嗎?不行,我一定要逃出去!于是,格列佛開始向海浪斗爭。忽然,一個大浪打過來,船被打翻了,格列佛馬上抱住一塊船板,在海上飄著,這時,一只海豚游過來,把他送上了岸。
當格列佛艱難地從沙灘上站起來時,他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這是一個荒島, 島上滿是灌木叢和野草,一片森林望不到邊,這時,灌木叢里傳來一陣陣的狼叫,格列佛著急了:我怎么在這個荒島行生存下去呀!我得馬上想辦法。
格列佛正在努力想辦法,這時他的肚子開始唱歌了。他看到一棵椰子樹,上面長滿了椰子,看著看著,口水流了下來,可是他沒有了爬樹的力氣,便拿起一根長樹枝,把椰子砸開,喝光了椰汁,他有了一點力氣。他拿起兩塊石頭互相砸,石頭撞出了火花,他點燃了野草,他又開始鉆木,使火更旺了。他又摘來各種各樣的野菜在火上烤著,給自己做了一份“野菜飯”。
夜幕降臨了,格列佛心想:我可不能和野獸一樣睡露天,那該怎么辦呢?我給自己搭一個帳篷吧。于是,格列佛用目光當燈籠,砍來樹枝,割來野草,用樹枝支好帳篷,再用野草一蓋,帳篷就做好了。晚上,格列佛躺在床上,忽然,幾聲狼叫聲傳進了他的耳朵,他打開門,只見幾只狼正瞪著綠色的眼睛看著他,格列佛馬上拿起石頭點燃了野草,狼嚇了一跳,馬上逃跑。狼就這樣被格列佛趕走了。
第二天清晨,格列佛找到了一個山洞,里面有一只奄奄一息的小狗,,原來這條小狗本來是在一條船上的,后來船翻了,船長和這條狗游到了這個小島上,船長逃生時,忘記了小狗,把它扔在這個山洞里。格列佛把小狗抱到自己的茅房里,給它喝椰汁,吃野菜,,馬上小狗就恢復了元氣,小狗成了格列佛最好的伙伴。
格列佛開始做武器,他把木頭削得尖尖的,做成長矛,白天和小狗一起出去捕野兔 ,晚上就烤火吃野兔,過了一段時間,小狗長大了,格列佛也變強壯了。一個月后的一天,一架直升機飛過,格列佛拿著衣服揮著,但直升機沒有發現他,他傷心極了。又過了一段時間,一艘輪船經過荒島,小狗叫著,格列佛揮著衣服,船主發現了他們,便把他們救走了,格列佛終于乘著船回到了家。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1、 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提高學生提問水平。
2、 運用比較法幫助學生理解父親的兩段話,體會落花生的品格。
3、 以“我想做蘋果(或落花生)那樣的人”為題,讓學生展開討論培養學生的爭辯能力和創新意識。
[教前準備]
1、 學生通過查找資料,了解落花生有趣的特點。
2、 制作一幅落花生從落花到鉆入土中結果的電腦軟件。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指導學生質疑問難,重點學習父親介紹落花生特點的一段話。
[教學過程 ]
一、導入新課
1、 落花生有什么有趣的特點呢?
2、作者許地山對落花生有著特殊的感情,并且把自己的筆名也叫作“落華生”,他為什么對落花生有這么濃厚的感情呢?等學完課文就知道了。
二、自讀課文,質疑問難
教師提示:
1、 就詞質疑。
“居然”是什么意思?為什么用“居然”不用“果然”呢?用“居然”一詞說明了落花生是有什么特點?
2、 就句質疑。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父親和我們一起吃飯應是經常的,為什么“很難得”呢?說明了什么?
三、學習課文重點部分
1、 幻燈(或小黑板)也示父親介紹落花生特點的一段話。
2、 指名學生讀這段話,同時思考:落花生和蘋果、石榴有哪些不同呢?
板書(或在出示的文字上用符號劃出)
落花生:埋 矮矮 地里 一見就生……
蘋果:掛 高高 枝頭上 不能立刻分辨……
3、 從剛才的詞句中你體會出落花生具有什么特點?
板書:樸實無華、默默奉獻、不圖虛名
4、 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教育學生學習落花生的品格,引導學生開展講座和爭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教學過程 ]
一、繼續學習重點部分
1、 父親僅僅是介紹花生的特點嗎?他的目的是什么呢?
2、 “我”聽了父親的話領會到什么道理?
3、 出示“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①“體面”是什么意思?
②“講體面”是什么意思?人要不要講體面?
③“只講體面”是什么意思?生活中有沒有“只講體面”不講工作的人呢?請舉例說明。
二、提供論題,發散討論
1、 現代社會,你想做落花生那樣的人,還是想估蘋果、石榴那樣的人?為什么?請各小組討論,實話實說,各抒已見。
2、 請想做落花生那樣的人上臺,想做蘋果那樣的人坐在下面,分成兩個陣營展開討論、辯論,老師充當主持人角色。
三、完成練習
以“我想做 那樣的人”為題寫一兩段話,要求實話實說,有真情實感。
附板書設計 :
主板書 副板書 學會提問
①意思?
落花生 埋——掛 1、“居然” ②為什么?
③說明?
樸實無華 矮矮——高高 為什么?
不圖虛名 地里——枝頭 2、“實在很難得” 說明?
默默奉獻 一見就生——不能立刻分辨
分辨
落花生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一、激趣導入,初步感知字形
1. 教師背兒歌(課文最后兩行)。
2. 出示老朋友“日”字。
3. 點明今天所要認識的新朋友都是在“日”的基礎上“加一加”。(板書課題)
4. 以“加什么呢”激趣。老師先用活動卡片組成“旦”、“電”,剩下的新字請幾個同學上臺擺一擺。同學講解自身的擺法。
二、質疑讀文,掌握字音字義
1. 只加一筆就變出了這么多的字,而且模樣還真有點相像,那它們的.讀音,它們的意思相同嗎?以此問質疑,引導同學自身借助拼音讀課文。
2. 檢查同學自學效果。(1) 通過請小老師、“開火車”等形式檢查字音,注意強調區別“由”、“甲”、“舊”的讀音。 (2) 同學說說書上的組詞,小組討論交流詞義,指出哪些還不太理解,集體交流,老師適時點撥。(3) 同學口頭擴詞。
3. 拓展:給“日”字加一筆,還可以變成什么字?(田、申、目、白)
三、朗讀短文,明確構字規律
1. 小結方法: 一個“日”加上一筆就變出了這么多個形不同、音不同、義不同的漢字,大家覺得漢字有趣嗎?齊讀書上短句。
2. 談談讀后感受(引導同學歸納本課生字的構字規律)。
四、指導書寫,掌握漢字結構
1. 在課后的田字格中書寫這6個生字,注意“日”的位置和變形。
2. 記憶組詞中引出的生字的字形。同學先自身記憶,然后全班交流難字。
3. 完成課后第二題的組詞。
五、自主實踐,遷移識字方法
運用本課學到的“加一加”的構字方法,進一步給學過的簡單的漢字(如: 大、土)進
添加筆畫組成新字的游戲。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三維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精讀課文2—6自然段,通過想象、聯想、對比等方法,體驗缺水給村里人帶來的苦與樂,并體會文中生動描述的方法和全文所采用的“反襯”的寫作方法。
3、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水的珍貴,激發學生珍惜水的情感。
4、繼續養成邊讀邊想、細細品位、圈畫批注等閱讀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精讀課文2—6自然段,通過想象、聯想、對比等方法,體驗缺水給村里人帶來的苦與樂。
難點:
體會文中生動描述的方法和全文所采用的“反襯”的寫作方法。
教學資源
1、網絡等媒體中反應中國水資源現狀的資料。
2、《一課一練》《補充習題》中有關水的資料和美文。
3、學生對水的認識,和水有關的生活經歷。
4、多媒體課件、課文中的插圖等。
〔板塊一〕復習“艱辛取水”,感受缺水之苦
1、看圖,再次直觀地感受“一個缺水的地方”。
2、復習朗讀:
“記得那時候我們一個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處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經常要排上一個小時的長隊,才可以挑上一擔回家。”
3、體會缺水給村里人的生活帶來的“苦”。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隨課文來到了一個缺水的村莊(點擊),那里取水這樣艱難,水如此珍貴,讓我們為之震撼。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點擊)請捧起書本一起品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再次感受水的珍貴。
假如你生活在這樣一個缺水的村子里,你會有怎樣的感受?
總結:缺水的滋味用一個字來形容:苦!(板書:苦)
2.(過渡)在飽受缺水煎熬的日子里,人們可能在想──就在人們苦苦的期盼中,一場喜雨從天而降,讓我們把目光投向“雨中洗澡”的情景吧!
〔板塊二〕學習“雨中洗澡”,感受有水之樂
1、 嘗試朗讀,整體感知,邊朗讀邊想象畫面
①交流讀著文字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②進入情境,學著大喊大叫。
③有感情地朗讀。讀出“雨中洗澡”的歡快。
2.品味“苦澀”的滋味。
朗讀: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 出示:“先是像我們這樣的孩子,全身脫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躍,大呼小叫,盡情地享受水帶給我們的撫摸與清涼,還仰起頭,張大嘴巴,去吃來自天空的水。然后大人們也加入到了洗澡的行列里來,只是他們遠沒有我們這樣的無遮無擋——男人們穿著短褲,女人們則穿著長衣長褲。”
1、自由朗讀文字,邊品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你能把這股高興勁讀出來嗎?試一試。學生點評。
誰來挑戰,能比他讀得更好。
(我們一起想象著雨中的情景,高興地讀讀這段文字)這哪里是洗澡,分明就是在雨中狂歡啊!
2、可惜,這樣的日子畢竟太少了,作者在文中寫到(出示,品讀: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
〔板塊三〕學習“勺水消暑”,感受苦中作樂
(一)感受缺水之苦
1、①理解“風干”的意思。
②舉例感受“風干”的意思。
③想象四兄弟“好像被風干了”的模樣
④結合圖片感受比喻的作用。
⑤學習有感情地朗讀。
2、說說缺水的感受。
1、雨停了,留給人們更多的是什么?(干燥、炎熱、回味、盼望)干燥和炎熱的煎熬,使男女老少都有一種將要被(引讀)風干的感覺。①誰來說說風干的意思。②你見過被風干的東西嗎?什么樣兒的?③那么“人好像被風干了”是怎樣的呢?
2、作者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把四兄弟比作了(出示)請同學來讀讀這個有意思的句子(出示圖)這是一株已經失去水分、沒有生命活力的狗尾巴草,請你展開想象:干燥、炎熱煎熬中的四兄弟會是什么模樣?誰能用幾句話完整地描述一下四兄弟此時的模樣。(皮膚干燥黝黑、頭發干枯、嘴唇干裂、腦袋耷拉沒精打采,可真像四根將要被曬干的狗尾巴草!)
這樣的煎熬,一星期、一個月、三個月,如此漫長,此時的水,哪怕就一小勺水都會給我們帶來幸福和快樂。(過渡)終于,善解人意的母親笑著開啟了水窖,用一勺水給我們兄弟四個消暑納涼。
(二)感受解暑之樂
1、輕聲讀讀4、5自然段,用“~~~~”畫出水給四兄弟帶來的奇妙感受,并寫上批注。
2、交流畫到的句子及批注。
3、學習精彩的語段。
①練習朗讀,展示讀。
②說說從這段話中讀出的感受。(愜意、滿足、舒暢……)
③對比學習文本表達的精妙。
要點一:用“滑”不用“流”,寫出了水的柔滑。四個“滑”,把句子拉長,寫出作者想要留住美妙的感受。
要點二:“像一條小溪流”采用比喻,寫出水給我們帶來的美好感受。
要點三:“每個毛孔……血管里的血……”細節描寫,使感受更加真切。“毛孔吸吮”寫出皮膚對水的渴望與滿足。“血的流動在加快”寫出得到水的幸福感受。
⑤學習有感情地朗讀。
4、學習第6自然段。
①質疑:母親為什么不說“渴”而說“餓”呢?
②結合全文的內容和中心理解為什么說“餓”。 1、請學生輕聲讀讀4、5自然段,用“~~~~”畫出奇妙感受的句子,并在旁邊寫上批注。
2、組織交流畫到的句子及批注。板書:樂
3、其中有一個句子寫得十分細膩,值得我們再次深深品味。
出示:從頭頂傾注而下的水滑過了我們的臉,像一條小溪流,順著脖子緩緩地滑過了我們的胸和背,然后又滑過了我們的大腿和膝蓋……在水的滑動中,我聽得到每個毛孔張開嘴巴的吸吮聲,我感覺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動在加快。
①教師配樂范讀,請學生練習朗讀,指名讀。(朗讀要求:輕、柔、慢)
②從這段話中讀出了作者怎樣的感受?
③作者為什么能把這種感受寫得如此真切呢?老師就這段文字進行了改編,請你對比著讀讀,找找不同點,體會原文中的寫法妙在哪里?
出示:從頭頂傾注而下的水從我們的臉上一直流到腳板。我的感覺太舒服了。
先在小組內交流,再組織全班交流。
④這么美的文字不僅是一段話,更是一首詩。(轉換成詩的形式)
⑤請學生嘗試有感情地練讀,指名配樂讀(評價),配樂齊讀。
4、酣暢淋漓的“勺水消暑”結束了,母親是怎么說的?
出示:“母親鎖上水窖,笑著對我們說:‘你們真的餓壞了。’這是我至今為止唯一聽到的將‘渴’說成是‘餓’的話。”
①母親為什么不說“渴”而說“餓”呢?(一方面,聯系上文,用詞更加準確,意指需要。另一方面,更能體現出對水的渴望程度。)
②告訴學生:原文的題目就是《餓水》,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找來對比閱讀。
〔板塊四〕學習“反襯”寫法,升華文本主題
1、閱讀板書內容,小結學習內容,明確課文中“苦”與“樂”交融的寫作方法。
2、學習體會“反襯”的寫作方法及其表達效果。
5、朗讀書評,建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1、全文用詩一般的語言,具體描寫三個場景,這三個場景分別寫出了怎樣的感受呢?(師生分說板書內容)
2、 缺水給村里人帶來了苦,而作者卻具體生動地描述了水給村里人帶來的樂,這是一種怎樣的寫法?(襯托)
3、愈是寫 “雨中洗澡”的痛快,愈襯托出平時不能“洗澡”的痛苦,愈是寫“勺水消暑”的舒服,愈襯托出平時無水“淋浴”的難受。這種“樂”中,飽含著缺水帶來的“苦澀”。
4、這種用反面的材料來襯托的寫法叫“反襯”。(板書:反襯)
5、是啊,每個人的生活中一定有樂,也一定有苦。那么怎樣去面對,相信你讀了這篇文章的書評后會有新的感悟。
出示書評:苦中作樂,以苦為樂,雖苦猶樂。只要熱愛生活,那么希望永在!
板書設計:
艱辛取水 苦
水 雨中洗澡 樂
勺水消暑 苦 樂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一、課前激趣引課,調動學習熱情。
師生齊做“我真棒”游戲----
師:孩子們,今天很多老師來參與我們的課堂,你們心情怎么樣?
生:(高興、興奮、激動......)
師:陳老師和你們一樣,心里也感到很激動,但只要我們發揮團結合作的精神。我相信今天的這節課一定會在我們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也會給聽課的老師們留下一段難忘的回憶。那上課之前,我們先來放松一下做一個小游戲,我相信通過這個小游戲,大家都會找到一種開心、自信的感覺。
(師示范,兩手交叉放在肩膀上,閉上眼睛)對著自己的心靈默默地說:“我很棒!”
生:(不出聲地默念:我很棒!)
師:(鼓勵)大聲說出來,我很棒!
生齊:我很棒!
師:我真的很棒!
生齊:我真的很棒!
師:我真的真的很棒!
生齊:我真的真的很棒!
師:我們重復地把這三句話完整地來喊一遍。
生齊:我很棒!我真的很棒!我真的真的很棒!
(“真的很棒”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個游戲。通過手、嘴巴、心靈的結合,讓孩子們的自信心達到空前的高漲!有了這么強的自信心,孩子們當然更愿意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的過程中去。這正是我們最期盼的課堂學習氛圍。)
二、 借助漫畫,感受學習的愉快。
師:(豎起大拇指)我們真的真的`很棒!就帶著這種感覺,讓我們一起走進課堂。(師生問好)
(一)展示漫畫,激趣導入 。
師:孩子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個小伙伴,(投影依次出示:老夫子、蜿豆......邊出示邊和孩子們說:我們還記得它的名字叫----)
師:大家都清楚地記得它們的名字,看來我們都喜歡他們!今天老師把他們請到咱們的課堂上和大家見面,這節課他們也要來和我們一起學習呢!
師:孩子們,你們平時在哪兒見過他們?
生:(指名回答)漫畫書。
師:你真是個愛看書的孩子!能告訴大家漫畫書和我們用的語文書有什么不同嗎?
生:(很多圖畫,搞笑......)
師:謝謝你給我們帶來的知識!孩子們,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組幽默而且感人的漫畫。請打開課本95頁。
(生打開書本。)
師:請學習委員來讀“筆下生輝”這段話,其他孩子注意傾聽,看誰的發現最多。
學習委員:(讀話)
師:誰愿意和大家分享,你從這段話中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這幅漫話的作者是卜勞恩爺爺。
生:我看到了這幅漫話的主人公是爸爸和兒子
生:我知道漫話故事發生的時間是放假的第一天。
師:孩子們真會觀察真會想像,老師代表漫畫作者卜勞恩謝謝你們!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伊始,以展示漫畫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學生介紹漫畫特點,降低寫作難度。)
(二)進入漫畫,感受畫意。
師:孩子們,卜勞恩爺爺為什么只畫了幾幅畫,而不寫出畫里的故事呢?原來他是想用幾個問題來考考我們?大家有信心解決卜勞恩爺爺提出的問題嗎?(有)那我們現在就來看看他給我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課件展示問題1:先看完我的四幅畫連起來觀察,然后告訴大家畫中說了一件什么事?)
師:這個問題,相信難不倒我們三(5)班的孩子們!我們用小組討論的學習方式去找出答案。
(生小組討論,師相關指導。)
師:孩子們,你們真會學習!找到答案了吧!誰來把這個問題的答案和我們一起分享?
生:這幅畫主要說了放假的第一天,爸爸帶兒子去到大自然玩,給兒子一份愛的驚喜。
(師注意重點引導學生體會父親對兒子隱含的那份濃濃的愛意。)
師:第一個問題我們找到了答案,大家高興嗎?
生:高興!
師:我們一起來鼓勵一下自己吧!(雙生交叉胸前,引導游戲)
生:我很棒!我真的很棒!我真的真的很棒!
師:就讓我們帶著這種很棒很棒的自信,接著解決卜勞恩爺爺給我們帶來的第二個問題吧!(課件出示問題2:再觀察我的四幅畫,猜猜這個故事發生在哪些地方,有哪些人,他們是什么關系,正在做什么?)
生思考,老師板書:時間、地點、人物
生匯報。
師:孩子們,你們觀察得很到位,很有自己的見解。卜勞恩爺爺為你們的認真觀察、善于思考而感到自豪呢!看到你們這么能干,卜勞恩爺爺忍不住想提點更難的問題考考孩子們了。(出示問題3:觀察人物,你能把他們的動作、表情,和他們的心里話掏出來跟大家一起分享嗎?)
生觀察漫話,匯報。老師板書:動作、語言、表情
師相機指導。
(三)深入畫內,感受作者意圖。
師:聽了孩子們的發言,看到孩子們這么愛學習,卜勞恩爺爺的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樣甜呢!不過他還有最后一個問題要考考大家。孩子們,有沒有信心?
生:有!
師:來,聰明的孩子,一起鼓勵一下自己!(我很棒!我真的很棒!我真的真的很棒!)
師:這個問題是(出示問題4:你覺得漫畫中的爸爸是一個怎樣的爸爸?從哪兒看出?)
生匯報,師相機用關于父愛的名言警句概括父親對兒子的愛。(課件出示:父之美德,兒子遺產。父之愛,深而沉重。)
(活用漫畫,以卜勞恩爺爺設疑的形式,引導學生觀察漫畫,說漫畫,在回答問題的同時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以積累好詞佳句,為習作服務。教師隨時鼓勵學生——很棒,用自己的獨特發方式保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借助課程資源,積累習作素材。)
(四)串聯畫面,感受寫法。
師:孩子們,你們太棒了!我們已經看懂了各幅畫的內容,現在我們一起來把四幅畫串聯起來,編一個故事。聰明的孩子,誰愿意把自己編的故事和我們一起分享?
生:(串畫講故事)
師:你說得有條有理,能把你的方法告訴大家嗎?
生:(說清楚人物的動作、表情、語言)
師:你真的真的很棒!能夠結合老師的板書來說,既有條理,又說得具體生動!(結合板書,說寫作方法)
師:我們再看這板書,好像少了一件非常重要的東西,你們看出來了嗎?
生:題目。
師:對,就缺少題目。誰來擬個題目?
生:(擬題目)放假的第一天 父子之愛......
三、抓住畫面,感受語言。
師:就這么四幅畫,作者就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動人的父子故事,我們真佩服卜勞恩爺爺的聰明才華。昨天,卜勞恩爺爺叮囑我把第四幅圖的內容通過筆用文字美美的寫出來,然后拿到報紙上發表。可是,我一個人的力量太渺小了,孩子們,你們能夠幫陳老師完成這個任務嗎?
生齊:能!
師:謝謝孩子們!我們人多力量大,發揮我們的想像力,一定能把第四幅畫的內容寫出來。拿出你的稿紙,快動筆吧!
生:(動筆習作)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通過幫助漫畫作者寫配套文章發表,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板書:
時間
地點
人物 動作 語言 表情
事件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分角色朗讀課文。
2.閱讀課文,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教學步驟:
(一)導入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19課:陶罐和鐵罐
(二)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勾畫出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讀課文,理解詞語的含義。
3.默讀課文,思考:文章介紹了陶罐和鐵罐之間發生的幾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4.學生討論后明確:
(1)鐵罐看不起陶罐(1~9)。
(2)鐵罐和陶罐各自的命運(10~17)。
(三)精讀課文
1.自讀1~9段,思考:鐵罐看不起陶罐,你是從哪些詞看出來的?對比,陶罐是怎樣的態度,試著把你體會到的通過朗讀課文體現出來。
2.再讀10~17段,請用簡單的字和詞語概括出鐵罐和陶罐各自的'命運。
3.學生自學,組織討論,全班交流,此時,教師恰當點、撥、抓重點詞語和感情朗讀,體會鐵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寬厚謙虛。
(四)品味含義
1.說一說,你喜歡鐵罐還是陶罐,為什么?
2.你想對鐵罐(或陶罐)說些什么?
3.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重編故事
重新編一個發生在陶罐和鐵罐之間的故事,編之前,一定想好,你要表達什么意思圍繞這個意思去選材。
(六)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整體感知課文時通過讀、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討論后找出陶罐、鐵罐之間發生的兩件事:1、鐵罐看不起陶罐;2、鐵罐和陶罐各自的命運。
邊讀邊思考,析詞品意中教師恰當點撥抓住重點詞語,感情朗讀,體會鐵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寬厚謙虛,從而理解寓意。
培養學生圍繞中心編童話故事的能力。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一、學習內容
教 材:“我是小學生”;
《叢書》:“上學歌”,“坐得正”,“上學一日歌”,
“上課守紀律”,“課間安全牢記心”,“愛護眼睛”,
“廣播操”,“做早操”。
二、學習目標
1、觀察圖畫,聽讀兒歌,朗讀文章,初步感受成為小
學生的喜悅。
2、認識同桌、周圍同學及老師,熟悉教室,參觀學校,
感受同學的友愛、教師的.親切、校園的美麗。
三、學習流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播放《大中國》;
2、看插圖,想多民族;
3、講民族故事。
(二)看圖說話,聽讀句子
1、介紹天安門;
2、認識國旗;
3、想長城。
(三)唱一唱,跳一跳
1、《我們的祖國是花園》;
2、邊唱邊跳。
(四)鏈接閱讀《叢書》文章
“上學校”,“上學多好”,“我們班里朋友多”,
“太陽公公起得早”,“吃飯歌”,“值日歌”和“好學生”。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教案01-26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漢字教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