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8-27 12:18:07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8篇

      作為一名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8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24~25頁。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加法的意義,會正確計算5以內數字的加法。

      2.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及看圖表達,使學生經歷加法的計算過程。

      3.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點】理解加法的含義,正確讀寫加法算式。

      【教學難點】理解加法的意義,并能將加法的知識運用于生活。

      【課型】新授課。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圓紙片。

      【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利用PPT呈現圖片和小視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

      一、知識回顧

      師:小朋友們,上一節我們學習了《2—5的分與合》,先一起來回顧一下。(PPT呈現圖片,學生通過回答問題,對《2—5的分與合》進行復習回顧,為學習《1~5的加法》奠定基礎。)

      二、觀察圖片,展開新課

      創設情境,用PPT展示圖片。

      師:在公園門口,我們經常看到賣彩色氣球的,非常漂亮。我們看圖片上就有一個小丑在公園里賣氣球(學生初步感知圖中有3個紅氣球和1個綠氣球)。 下一頁PPT,提出問題(圖片中小蜜蜂提出問題,吸引學生注意力)。 師:圖中一共有多少氣球?

      生:四個,小丑右手有3個紅色的氣球,左手有1個綠色的'氣球。

      師:非常好。下面請同學用課前準備好的圓紙片代替氣球,表示一下圖中我們看到的氣球。(之后電腦演示用圓紙片代表氣球的過程。)

      師:大家剛才表現都很好。我們看到,算氣球的總個數就是把左手的氣球和右手的氣球放到一塊兒,也就是合起來的意思。(教師邊說邊用手勢表示合起來

      的動作,初步滲透加法的含義。)

      師:在數學上,我們用符號“+”表示合起來的過程(教師板書“+”,并帶領學生讀一讀)。把3和1合起來,我們就能用加法來表示(板書:3+1=4)。 讀作:3加上1等于4(強調:“+”為加號)。

      [設計意圖]:由直觀圖抽象到數字的加法計算,使學生感知加法的含義,并知道加法算式的寫法及讀法。

      剛才我們認識了新朋友“+”,下面我們聽一聽這個式子中“+”和“=”的介紹,希望小朋友能理解并記住它們。(PPT播放小視頻)

      [設計意圖]:通過動畫使學生對“+”和“=”更深入的理解。

      師:對“+”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問題(PPT動態呈現小丑交換左右手氣球的過程,引導學生用式子重新表示氣球個數)。

      師:小朋友剛才說的都很好。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副圖,看松鼠一共有幾只?

      [設計意圖]:數氣球個數的例題,是學生在理解“+”含義的基礎上,借助于上一節學習過的4的分與合,引導列出加法算式。數松鼠個數的例題,使學生借助于5的分與合,列出算式。

      三、知識應用

      1.看圖說一說算式表示的意思。

      2.在方框中填入正確的數字。

      3.先用

      擺一擺,再填得數。

      4.思考題。

      四、課堂小結

      五、課后作業

      1.P28-29練習五:

      第1,2題和第6,7,8加法部分習題;

      2. 《同步練習冊》 第三單元《加法》練習。

      【板書設計】

      加法

      3 +1=4 1 +3=4

      讀作:3加1等于4 讀作:1加3等于4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正方體和正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棱長的含義;

      2、掌握正方體的基本特征,體會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聯系與區別;

      3、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 教學

      教學重點:

      掌握正方體的特征。

      教學難點:

      正方體與長方體的比較。

      課前準備:

      教法學法 實踐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昨天,我們學習了長方體。請大家回顧一下:長方體有哪些特征?

      2、口答:說出每個圖形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3、設疑:第4個圖形的長、寬、高相等,說明:這樣的物體叫作正方體。大家想不想研究它?這節課我們要研究它的有關知識。

      (揭示課題:正方體的認識)

      二、概括特征

      1、以小組為單位發學具。

      2、以小組為單位研究手中的正方體。建議:用看一看、摸一摸、數一數、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來研究。

      3、自主探究。讓學生結合手中的實物進行探究,再讓他們小組交流自己的'發現。

      4、匯報交流

      (1)讓生結合實物說說面有什么特點?你是怎樣驗證的?從中明確:正方體的6個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2)讓學生說說棱有什么特點?你是怎樣驗證的?從中明確:正方體的12條棱長度都相等。

      (3)讓生說說有幾個頂點?你是怎么驗證的?

      5、提問:誰能完整地說一說正方體有什么樣的特征?

      多指名幾個同學說特征。

      6、結合直觀圖小結:正方體6個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它有12

      條棱,每條棱的長度都相等。它還有8個頂點。

      7、提問:依據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正方體?

      8、請同學們小組合作,運用手中的學具驗證一下我們今天學習的正方體的特征。然后找代表說一說。完成表格。

      三、觀察比較,體會異同

      1、提問: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哪些相同點,有哪些不同點?

      2、讓學生結合長方體和正方體實物進行觀察、歸納,再同桌交流觀察的結果。

      3、匯報交流。相同點是: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4、根據比較結果,想一想正方體和長方體有什么關系?

      不同點:長方體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正方體6個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長方體相對的棱長度相等,正方體每條棱的長度都相等。

      練習 完成P20做一做

      總結 今天這堂課我們認識了正方體,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作業布置

      板書設計 :

      正方體的認識

      6個面 (完全相同,都是正方形)

      立體圖形正方體 12條棱 (長度相等)

      8個頂點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初步學會加法的驗算,并通過對加法驗算方法的交流,體會驗算方法的多樣化。

      2.通過觀察、思考、討論,滲透加法交換律以及加減法各部分間關系,掌握用多種方法驗算加法。

      3.養成自覺驗算的學習習慣。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與爸爸、媽媽一起去超市買過東西嗎?

      2.根據信息,提出問題。

      師:(出示課本27頁情境圖)小明和媽媽去超市買東西,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提出加法或減法計算的問題,如:①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一共多少元?②媽媽給售貨員200元,應找回多少元?③運動服比運動鞋貴多少元?……學生提出這些數學問題老師都給予肯定,然后引導學生計算第一個問題。

      3.選擇問題,獨立解決。

      讓學生獨立計算、解決第一個問題: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一共多少元?

      板書:135+48=183(元)

      4.提出問題,揭示課題。

      師:我們剛才的計算到底對不對呢?怎樣檢驗加法計算的結果?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加法的驗算方法。

      (板書:加法的驗算)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引導學生獨立思考。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來檢驗剛才的計算結果?

      2.小組合作,交流討論。

      師:和小組里的`同學說說你的想法,共同研究怎樣檢驗加法計算的結果。

      3.全班交流,反饋方法。

      師:哪個小組的同學愿意把你們驗算的方法介紹給大家?

      教師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驗算方法和結果,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驗算,并說明理由。

      4.師:同學們真聰明,驗算方法這么多!請同學們翻開課本第27頁,看看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驗算方法?哪些是我們想到的?哪些是我們沒有想到的?你最喜歡哪種驗算方法?

      5.引導小結,歸納方法。

      師:大家討論一下,加法的驗算有幾種方法?

      將三種驗算方法歸納為兩種情況:①交換加數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否相同;②用和減去其中一個加數,看差是否等于另一個加數。

      三、鞏固練習,提高技能。

      計算下面各題,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驗算。

      746+219= 637+268= 84+307= 512+394=

      2.數學門診部

      數學門診部來來了許多“患者”,請同學們來當小大夫為“患者”治病。

      1 7 5 3 2 9 2 5 9

      + 6 2 +4 6 4 + 1 4 8

      1 3 7 7 8 3 3 9 7

      四、課堂總結,情知共融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和感想呢?

      五、實踐作業,拓展延伸

      回家調查爸爸、媽媽購買東西時是怎樣付錢,你能幫他們驗算嗎?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教科書70-74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體會引進統一的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表像。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重迭、數格子的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通過畫一畫、剪一剪、圍一圍、用一用、想一想,從實際生活中形成面積單位。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到生活處處有數學,數學與生活密切相關養成嚴謹治學的態度。

      教學重點: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教學難點:理解面積的意義

      教學流程:

      一、激趣引入

      1、游戲引入:同學們,老師這里有兩張紙,如果咱們要在這兩張紙的面

      中進行涂色比賽,看誰先涂完,誰就是冠軍。那你想選哪張紙?為什么?

      2、師小結:紙的面有大有小。

      二、探究新知

      (一)揭示面積的概念

      1、 出示實物,引導觀察

      (1)出示一本數學書和一個練習本,先用手摸一摸它們的封面,再比較一個它們的封面哪個大,哪個小。

      (2)組織學生匯報比較的結果。

      (3)你再摸一摸課桌的面和鉛筆盒的面,它們的大小有什么不同嗎?

      2、師小結:剛才通過我們的摸和看,我們知道了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我們就把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師板書

      3、認識平面圖形的大小:現在我們知道了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那我們以前還認識過一些封閉圖形,比方說:“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出示課件)那這些圖形有大小嗎?(生匯報)

      4、師小結:對,封閉圖形也有大小,封閉圖形的大小,就叫做它們的面積。

      5、揭示面積的概念。

      物休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二)認識面積單位

      1、引導比較兩個長方形的大小:剛才,我們知道了什么是面積,現在,你們每人小組都有兩張不同顏色的彩紙,這兩張彩紙的面積誰大誰小呢?(生匯報)

      2、師:對于這兩個長方形的大小,剛才大家有三種猜測,那么到底哪種猜測是正確的?你有辦法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嗎?

      3、組織交流

      師:為什么要用同樣大小的圖形呢?不一樣大的圖形行嗎?(生匯報)看來在比較兩個圖形的面積大小時,一定要用統一的面積單位進行測量。

      4、引導動手操作,實際測量

      下面請同學們用小正方形來擺一擺,這兩張紙的面積到底誰大誰小?(生匯報)

      5、 揭示面積單位:

      (1)的確,為了方便,人們就統一用正方形做為面積單位,(板書:正方形)

      可是,正方形有大有小,那究竟用邊長是多長的正方形來做為面積單位呢?

      (2)生匯報,師板書:

      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就是1平方厘米,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就是1 平方分米。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就是1平方米。

      (3)小結:同學們,這里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就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面積單位。

      6、 認識面積單位

      (1)下面,我們就先認識平方厘米,好嗎?

      請同學們從學具袋中找到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把你找到的1平方厘米都舉起來看一看。

      (2)同學們,看一看,再想一想,在我們身邊哪些物體表面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

      (3)認識平方分米:

      你們能不能從學具袋中找出面積是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呢?找找吧,把你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和同桌互相交換交換,看看,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就是1平方分米,再閉上眼睛想象一下,1平方分米有多在呢?好,睜開眼睛,你們能用手來比劃比劃嗎?

      (4)例舉生活中面積接近1平方分米的實例。

      (5)認識平方米

      ① 現在我們認識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那1 平方米,也就是邊長 1米的正方形會有多大呢?同學們,你們想看看嗎?(老師出示1平方米的紙)它的面積就是1平方米。

      ② 找四名同學上臺1平方米。

      ③ 例舉我們的身邊哪些物體的面積是1平方米。

      7、 揭示課題,并板書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什么是面積,還認識了面積單位,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主要內容,板書課題

      三、 鞏固練習

      1、 數學書76頁第1題

      2、 數學書76頁3-4題

      四、 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生匯報)

      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的收獲可真多,只要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仔細觀察,勤于思考,你會發現更多的數學奧妙!

      板書設計

      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邊長 面積

      面積單位:正方形 1厘米 1平方厘米

      1分米 1平方分米

      1米1平方米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課前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談話揭題

      上節課我們復習了小數,那么小數與分數之間、分數與百分數之間又有怎樣的區別和聯系呢?希望通過本節課對分數、百分數的相關知識的復習,你們能找到正確的答案。[板書課題:分數(百分數)的認識]

      ⊙回顧與整理

      1.分數的意義、分數單位及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1)師:什么是分數?什么是分數單位?

      明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做分數,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數單位。

      (2)師:分數與除法有著怎樣的關系?

      預設

      生1:除法中的被除數相當于分數中的分子,除數相當于分母,除號相當于分數線。

      生2:因為0不能作除數,所以分數的'分母不能為0。

      2.真分數、假分數的特點。

      (1)真分數的分子比分母小,真分數的分數值小于1。

      (2)假分數的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假分數的分數值大于或等于1。

      3.分數的基本性質、約分和通分。

      (1)師:什么是分數的基本性質?

      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分數的基本性質。

      (2)師:什么是約分和通分?

      預設

      生1:把一個分數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

      生2:把異分母分數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分數,叫做通分。

      (3)師:什么是最簡分數?

      分子和分母是互質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4.小數、分數、百分數的互化。

      (1)小數、分數、百分數的互化。

      ①小數化成分數。

      原來有幾位小數,就在1的后面寫幾個0作分母,把原來的小數去掉小數點作分子,能約分的要約分。

      例如:0.7= 1.25==

      ②分數化成小數。

      用分子除以分母,能除盡的就化成有限小數;有的不能除盡,不能化成有限小數,一般保留三位小數。

      例如:=3÷4=0.75 =3÷25=0.12

      =3÷7≈0.429 =4÷9≈0.444

      ③小數化成百分數。

      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末尾添上百分號即可。

      例如:0.23=23% 1.7=170%

      ④百分數化成小數。

      只要把百分號去掉,同時把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即可。

      例如:120%=1.2 85%=0.85

      ⑤分數化成百分數。

      通常先把分數化成小數(除不盡時,通常保留三位小數),再把小數化成百分數。

      例如:≈0.143=14.3%

      ⑥百分數化成分數。

      把百分數改寫成分數,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例如:85%==

      (2)師:誰能舉例說一說什么樣的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

      預設

      生1:一個最簡分數,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質因數,這個分數就能化成有限小數。

      例如:=0.65,分母中只含有質因數2和5。

      =0.8125,分母中只含有質因數2。

      生2:如果一個最簡分數的分母中含有除2和5以外的其他質因數,這個分數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例如:≈0.056

      分母中除質因數2以外,還有質因數3。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教學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在學生認識了體積單位,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計算后進行的。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計算,探索發現相鄰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教材出示了2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一個棱長標注為1分米,另一個棱長標注為10厘米,讓學生依據圖中給出的數據判斷他們的體積是否相等,再讓學生分別算一算他們的體積。根據體積單位的定義: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分米,通過計算,棱長為10厘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000立方厘米。由此發現: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對于另一組相鄰體積單位立方米和立方分米的進率,放手讓學生根據前面探索中得到的經驗自主進行推算。

      二、課標要求

      1、經歷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導過程,明白相鄰的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的道理。

      2、會應用對比的方法,記憶并區分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掌握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理解并掌握高級體積單位與低級體積單位間的化和聚。

      3、培養認真審題的習慣,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能準確地運用體積單位間的化聚法進行計算。

      三、知識體系

      1、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2、體積單位、容積單位間的進率與長度、面積單位間的進率的區別。

      3、高級體積單位語低級體積單位間的化和聚。

      四、核心內容與價值

      這部分內容教學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在學生認識了體積單位,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計算后進行的。這部分內容的核心內容是不同體積單位間的`互化于應用,學習這部分內容后,學生可以更好地完成不同單位的題作,能更好的運用不同的體積單位去表示不同大小的物品的體積,能很好的區別于以前的面積和長度單位,能很好的運用進率計算不同體積單位間的互化。

      學情分析

      1、從學生平時接觸過得單位間的進率入手,給學生一種親切與熟悉的感覺,能更好地使學生從心理上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回憶和整理已有知識,有利于他們主動地梳理頭腦中原有的知識體系,加強理解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使知識在孩子們的腦中形成網絡。在一個教學環節后,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理解,給學生一個自我反思、自我總結的機會,為學生的后續學習埋下伏筆。

      2、在學生能很好的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基礎上學習這一內容,能讓學生通過計算、比較的方法獨立探究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并進行驗證,,學生最終自己發現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使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學到了知識,提高了能力,獲得成功的喜悅。

      3、本節內容學生對體積單位間的進率認知的障礙點是:不能區分開以前的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在互化過程中容易產生混淆。

      教學目標

      1、了解并掌握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2、理解并掌握高級單位與低級單位間的互化

      3、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好習慣,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能準確地運用單位間的轉化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2、體積單位間的互化

      3、復名數和單名數之間的轉化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大家來鍛煉

      教學目標:

      1、借助大家來鍛煉這一生活情境,使學生體會到自己的生活中蘊含豐富的數學問題,從中可以提出有趣的問題,并能運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加以解決。

      2、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校園的美麗與可愛,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

      教學重點:讓學生體會到自己的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教學問題。

      教學準備:觀察校園,身邊的事物。

      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讓學生介紹自己的校園。介紹自己喜歡的活動。

      2、想一想從中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3、引導學生對所提出的問題加以討論。

      二、新課教學

      1、觀察課文中的插圖。

      2、進行獨立思考。

      3、引導學生根據圖意提出各種教學問題。

      4、自己解決問題。

      5、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6、提出問題給予評價。

      7、適當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三、實踐活動

      讓學生到校園里走一走,找一找有關的數學問題,然后進行交流并嘗試解答。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進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內數的認識{①使學生掌握以計數單位為標準的數數方法。②認識計數單位百、數位百位,以及計數單位、數位、位數之間的關系。③掌握基本的讀數和寫數的方法。},培養自我評價和反思的意識。

      2、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100以內的數(板書:100以內的數)

      下面請小朋友拿出紙,在紙上寫一個100以內的數。

      二、讀數和寫數的復習。

      請生站起來讀一讀你寫的數。

      讀數和寫數都從哪起的呢?————板書:讀數和寫數都從高位起。

      三、數的復習

      1、從你寫的這個數開始往前數5個。再從它往后數5個。

      請個別生起來數。

      問:剛才他是怎樣數的?(一個一個數的.)————板書:一個一個數。

      還能怎么數?(幾個幾個數)————板書:幾個幾個數。

      2、小動物也在數數。我們一起來看看。

      瞧:出示企鵝:24、26、28、……請小朋友接下去數。

      小貓:95、90、85、……也請小朋友接下去數。

      3、你能從你寫的這個數開始,喜歡幾個幾個數,就幾個幾個數,直到老師喊停為止嗎?

      四、數的組成的復習。

      1、老師也寫了一個數,我來介紹一下:它是由4個十和3個一組成的,它是幾呢?

      (板書該數)

      2、你能有這種方法向同桌介紹你剛才寫的數嗎?

      3、請幾生來介紹。老師板書數字。

      問:剛才大家都是用了什么方法來介紹的呢?————板書:組成。

      4、這回小貓也介紹了幾個數,想請小朋友來猜一猜。

      出示:小貓。大象。小兔。讓學生在練習紙中做一做。

      做完后匯報,其中,小貓:個位上的數是6,十位上的數比個位上的大1。請生說一說怎樣想的。

      師:哦,小貓是根據數據數位上的數來介紹的。

      除了小貓指著個位和十位以外,我們還認識哪個數位?(百位)

      它們這三位是怎樣排的?

      板書:百位十位個位

      (各位上的數表示……十位上的數表示……百位上的數表示……)

      寫的數是兩位數的請舉手,三位數的起立,一位數的招手。

      5、請個位上的數是7的同學起立。

      請十位上的數是5的同學起立。

      請個位和十位上的數相同的小朋友起立。

      (能把像這樣的數都找出來嗎?寫一寫練習紙上)

      五、數的順序和大小比較。

      1、老師也想請小朋友來猜個數。

      (用大一些,小一些,大的多,小的多提醒學生。直到猜對為止,并板書:這個數:87)

      2、你寫的這個數和老師寫的這個數來比一比(板書),用上大一些,小一些,大的多,小的多。

      3、師:比較兩個數的大小,我們除了用剛才多一些,小一些,多的多,少的多還可以用什么符號來連接呢?

      4、完成練習,校對。說說在比較數的大小時,先看什么,再看什么。

      5、黑板上有這么多的數,你能用>或<符號把它們連起來嗎?

      ()>()>()>()>()

      ()<()<()<()<()

      請生在練習紙上寫一寫。

      小蜜蜂們也排著隊出發去采蜜了(出示圖片)它們該采哪朵花呢?

      你能幫它找一找嗎?完成練習。

      六、小結:今天我們復習了什么內容?

      師:恩,我們復習了100以內的數,復習了數數,寫數,讀數,數的組成,大小的比較……

      七、游戲:搶答

      在64和66的中間

      比79少1

      個位上的數比十位上的數多1

      由8個十和7個一組成的。……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11-04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7-20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7-25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7-22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06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24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03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五月丁香婷中文 | 可以在线免费看AV的网站 | 五月婷综合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精品国男人在线视频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