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3-08-26 07:23:20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通用】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通用】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積累文言詞語和成語,理解寓言的寓意;

      過程方法目標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問題,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發散思維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了解充滿睿智之光的我國古代寓言,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教學重難點:

      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培養學生探究問題及發散思維的能力。

      教學設想:

      先讀通原文,整體感知寓言故事的主要內容,這是理解寓言的前提;再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領悟故事的寓意,這是閱讀的中心環節;最后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談談寓言給予自己的啟示,并進行語言積累,這是閱讀目標。朗讀貫穿始終,自主、合作、探究為學生主要的學習方式。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故事導入)

      一天,小王在上班途中,無意中看到前面一人掉了皮包。他很是欣喜,急忙上前撿起來,一看,一疊厚厚的,看上去全是100元大鈔,便趕緊揣入懷中。就在他準備走的時候,被后面的人叫住,且以“見者有份”為理由也要分一份。這時的小王已經沉浸在意外之財的喜悅中,無暇細想,就給他點吧,堵他的嘴。于是將自己身上僅有的幾百塊給了那人,便急忙回家。一到家便急忙打開一看,拆開來,除上下幾張是錢外,其余全部是白紙,那僅有的幾張也全是偽鈔。

      其實,撿到錢本是件高興的事,但是對于小王來說是不是件好事呢?那么我們看一件事是好事還是壞事是否能絕對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塞翁失馬》里那個邊塞的老頭兒丟失了馬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二、初讀課文,讀準確、通暢

      學習文言文,同學們可能感到有些困難。但“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反復誦讀是學文言文的重要途徑。

      自由讀課文(2分鐘),圈出不會讀的生字,和容易讀錯的字并把握節奏聽錄音,劃分節奏。正音。

      塞(sài)其馬將(jiāng)胡駿馬歸 墮(duò)而折(shé)其髀(bì)遽(jù)好(hào)騎跛(bǒ)

      學生齊讀一遍課文。要求字正腔圓,即要求字音準確,發音飽滿。

      三、再讀課文,析情節

      要理解寓言故事,首先必須疏通文意,了解故事的內容。

      1.通文意:對照注釋,在自讀的基礎上,小組合作學習,疏通文意。

      翻譯并解釋文中重要詞語的意思、古今異義、一詞多義。

      亡:逃跑吊:安慰居:經過將:帶領好:喜歡。

      十九:十分之九,絕大部分。

      2.析情節:此故事情節可分為幾個部分,請同學們用簡潔的語言來概括情節各部分的內容:失馬――得馬――折髀――相保。

      四、研讀――提問題,探寓意

      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分組合作討論、探究寓言的寓意。

      師:這篇古代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塞翁失馬得馬、兒子折髀、父子相保的故事,文章中哪些是禍事,哪些是福事?禍事和福事是如何相互轉化的?

      1.從寓言故事情節的發展來看。

      “馬無故亡而入胡”是(禍),待到”其馬將胡駿馬而歸”,就轉化為(福)了;后來,其子騎此駿馬,“墮而折其髀”,(福)又轉化為(禍);最后,塞上丁壯再同入侵胡人作戰中,“死者十九”,而其子以跛之故免征,得以“父子相保”,(禍)再次轉化為(福)。如此循環往復,互相轉化。

      2.從塞翁對這件事的態度來看:你認為塞翁“善術”是本文故事情節變化的根本原因嗎?塞翁真正高明之處在哪里?(緊緊抓住“塞翁”那三句話來思考。讓學生讀讀那三句反問句,通過揣摩語氣來達到目的。)

      (不是。塞翁的'高明之處是不悲觀,辯證地看待問題,換角度思考問題,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3.在塞翁看來,壞事能變成好事,好事能變成壞事,難道就不需要一定的條件就可以轉化嗎?

      轉化是需要一定的條件的。如果胡人居住的地方沒有馬,壞事能變成好事嗎?如果“塞翁”之子不喜歡騎馬,好事能變成壞事嗎?如果胡人不入侵邊境,壞事能變成好事嗎?“胡人居住的地方有馬”,“塞翁之子喜歡騎馬“,”胡人入侵邊境“。這些正是好事和壞事相互轉化的條件。

      4.合作研討,全班交流。

      (1)你從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2)有一個成語出自本文,你知道是什么嗎?

      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好事也可以變成壞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師:由此我們可知:這則寓言通過假托“塞翁失馬”的故事,寄托了這樣一個寓意――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好事也可以變成壞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老師可以順勢點撥:這就是“塞翁失馬”這個成語的意思。與此相關的有老子所說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還有俗語“塞翁失馬,焉(安)知非福”。

      五、拓展延伸

      你是否也有過類似“塞翁失馬”的經歷?請你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這則寓言還可以給我們哪些啟示。

      如,家庭突遭打擊,變故,陷入困境,這是禍,但如果能從容、鎮靜,在困境中拼搏、奮起,那么,這又不失為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當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喪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氣,那么,這禍就只能是禍了。所以,現實生活中,身處順境時,我們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憂患,居安思危;身處逆境時,我們不要氣餒,要處之泰然,遇事不驚。

      六、小結

      1.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我們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應學會辯證的看問題。

      2.對待生活,我們應當積極樂觀,不應消極悲觀,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因為好壞、福禍、利害是相互轉化的,在考慮問題時,我們應當考慮周全,處事要謹慎,要防患于未然。

      4.要因勢利導,變禍為福;要創造條件,把壞事變成好事。

      5.現實生活中,身處順境時,我們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憂患,居安思危;身處逆境時,我們不要氣餒。

      板書設計:

      塞翁失馬 塞翁失馬 焉知非福

      失馬 得馬 折髀 相保

      (禍) (福) (禍) (福)

      寓意

      福禍得失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語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小公雞和小鴨子》是一篇童話,主要寫了小公雞和小鴨子是好朋友,小公雞幫助小鴨子吃到了草地上的蟲子,小鴨子又救了落水的小公雞的故事,教育孩子們要懂得伙伴之間應該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這篇童話語言簡明易懂,學生借助圖畫讀幾遍就能了解大致內容,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走入課文所描述的情境中,以讀為主,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公雞和小鴨子的不同習性,小鴨子嘴巴扁、會游泳,小公雞嘴巴尖、不會游泳。

      【學情分析】

      本篇課文篇幅對一年級學生來說雖有點長,但內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可讀性強。要引導學生通過角色對話,讀中想象,讀中思考,讀中感悟,不僅懂得小公雞和小鴨子的不同習性,還能體會小公雞和小鴨子之間的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從而受到啟發,懂得關愛他人,幫助他人。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及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伙伴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教學重、難點】

      1.讀懂句子,理解詞語。

      2.識字,寫字。

      【學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3.學生觀察小公雞和小鴨子的樣子。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圖片引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導入:小朋友,今天我們的課堂上來了兩只可愛的小動物,你們認識嗎?(出示小雞和小鴨的圖片。)喊喊他們的名字,和他們打打招呼吧!

      板書:小公雞小鴨子

      2.結合圖片,說說是怎么認出他們的。(他們長得不一樣。嘴:小公雞尖嘴,小鴨子扁嘴。腳:小公雞腳趾分開,小鴨子腳趾間有蹼相連。)

      3.繼續板書“和”,揭示課題。

      4.齊讀課題。“和”在題目中是什么意思?("和"表示事情發生在小公雞和小鴨子之間。那么,小公雞是怎樣對待小鴨子的?小鴨子又是怎樣對待小公雞的?)

      二、識記生字,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1)借助拼音,把課文讀一讀,遇到不熟悉的字畫出來,多讀幾遍。(生自由讀課文,師巡視。)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

      2.檢查生字。師:小公雞和小鴨子帶來了一些生字朋友,你們能讀準它們嗎?

      出示生字詞:

      Kuàir zhuō jí zhí yān sǐ tōu tōu de hū shēn

      一塊兒 捉不到 急得直哭 淹 死 偷 偷 地 忽然 身邊

      (1)指導朗讀,注意讀準兒化音“一塊兒”;“ 偷偷地” 中“地”讀輕聲;“身邊” 的“身”讀前鼻音。

      (2)指名當小老師,帶領同學讀。

      (3)開火車朗讀。

      (4)齊讀。

      3.趣味識字。

      (1)用轉轉盤的方法識字:也-他-地。

      ①轉盤游戲讀生字。

      ②指導書寫:“也”是獨體字。跟著老師書空筆順:橫折鉤、豎、豎彎鉤。出示生字“他”“ 地”,與“也”字進行比較,找出變化。(這兩個字左窄右寬,“也”字的起筆要收,要有避讓。)

      認識部首。注意第三筆是提,不是橫。

      ③教師范寫,學生描紅,教師提醒寫字姿勢。

      ④反饋、評價。

      ⑤組詞。

      (2)說說自己識記其他字有什么好辦法。

      “河” :左右結構,用部件組合法記字形,左邊三點水,右邊“燈”字去掉火字旁(丁),在橫下加個“口”字,(可)。書寫要點:①整體位置,左窄右寬。②部件位置:三點水,第一筆靠右,二、三筆對齊。

      “哥”,巧記:兩個“可”字放一起,注意第一個“可”的鉤去掉。書寫要點:上下兩個“口”字右邊壓豎中線。

      (3)教師范寫,學生仿寫。

      (4)聽后評議,相機正音。

      三、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1.帶著生字詞再讀課文,要求: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2.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他學生邊聽邊思考:小公雞和小鴨子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3.出示填空。

      (1)小公雞和小鴨子一塊兒出去玩,小公雞在草地上__________,小鴨子__________。小公雞就捉蟲子給小鴨子吃。

      (2)小鴨子到河里____________,小公雞也到河里,差點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救了他。

      四、布置作業

      1.書寫生字“也、他、地、河、哥”。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

      1.開火車讀課文詞語。

      2.指名朗讀課文。

      二、圖文結合,了解內容

      1.老師范讀第1自然段,學生跟讀,指導讀好兒化音“一塊兒”。

      2.結合插圖,學習第2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大家思考問題。

      ①小公雞和小鴨子來到什么地方?

      ②他們一塊兒做什么?怎么樣?

      ③誰幫助誰干什么?

      (2)說說小公雞是怎樣捉蟲的。他捉到了很多蟲子,心情怎樣?(高興極了。)

      (3)指導朗讀,讀好句子"小公雞找到了許多蟲子,吃得很歡"。讀出高興的心情。

      (4)小鴨子為什么捉不到蟲子?(小鴨子的嘴是扁扁的.,腳有蹼連著,不容易捉到蟲子。)

      (5)想象:小鴨子捉不到蟲子,會有怎樣的心情?指導朗讀句子"小鴨子捉不到蟲子,急得直哭"。讀出著急的語氣。

      (6)想象對話:小公雞捉蟲子給小鴨子吃,小鴨子會說些什么呢?

      (7)有感情地朗讀第2自然段。

      (8)填空:這是一只()的小公雞。

      3.學習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3自然段,交流:小公雞和小鴨子又來到哪里?小鴨子為小公雞做了什么?

      (2)小鴨子對小公雞說了幾句話?都是什么意思?(兩句話。兩個意思:①小鴨子要到河里為小公雞捉魚吃。②小鴨子不讓小公雞下水。)

      (3)指導朗讀。小鴨子會怎么勸小公雞?讀出勸說的語氣。

      (4)小公雞為什么捉不到魚?(小公雞的爪子是細尖的,無法撥水。小公雞不會游泳,也就捉不到魚。)

      (5)出示句子:

      句1:小公雞不信,跟在小鴨子后面,也下了水。

      句2:小公雞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鴨子后面,也下了水。

      ①讀一讀,有什么發現?

      ②加了"偷偷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從中讀出了什么?(小公雞是悄悄跟著的,小鴨子不知道小公雞下了水。)

      ③有感情地朗讀有加點字的句子。

      4.學習第4自然段。

      (1)小公雞不聽小鴨子的勸告也下水了,結果怎樣?為什么會這樣?

      (2)小鴨子是怎樣做的?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小鴨子奮力搶救小公雞?(忽然、聽見、飛快)

      (3)比較句子。讀一讀,比一比。

      句1:小鴨子游到小公雞身邊。

      句2:小鴨子飛快地游到小公雞身邊。

      ①這兩句讀完后,你的感受一樣嗎?你從加點字中讀到了什么?

      (小鴨子奮力地游,速度很快,他很著急。)

      ②有感情地朗讀有加點字的句子。

      ③小鴨子捉魚給小公雞吃,小公雞遇到危險時,小鴨子趕快去救。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鴨子?

      5.觀察插圖,想象對話。

      小公雞被小鴨子救了以后,心里會怎么想?他會對小鴨子說什么?小鴨子又會對小公雞說什么?

      填空:小公雞________地對小鴨子說:“鴨子哥哥,謝謝你。” 小鴨子________說:“_________。”

      6.小組合作表演這個故事。

      三、總結全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請兩位同學分別讀小公雞和小鴨子說的話,大家齊讀敘述部分。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把圖畫中的意思讀出來。

      2.小朋友,讀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①小公雞和小鴨子的不同習性;②我們要像他們一樣互相幫助。)

      四、布置作業

      1.演一演。和同學一起把這個故事演一演。

      2.講一講。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

      5 小公雞和小鴨子

      捉蟲子

      小公雞 互相幫助 小鴨子

      捉魚、救助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了解機器人的樣子和能干的特點。

      2、感受科學的神奇和科學與人們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

      教學重、難點:

      了解機器人的樣子和能干的特點。

      教具準備:

      一個智慧大拇指、生字、詞語卡片、實物投影儀。

      一、復習

      1、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第16課,現在請同學們舉起你的右手,跟老師一起來寫這個題目。板書:16 能干的鐘點工

      2、齊讀課題

      3、過渡: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現在老師來檢查一下你們掌握的怎么樣了?老師這里有幾個難讀的生字卡片,誰愿意當小老師幫大家復習復習。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認讀

      4、通過檢查,獎學生一個智慧大拇指。

      5、昨天,我們不僅學習了生字詞,還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誰能告訴我,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嗎?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樣子、能干

      二、新課

      1、過渡:現在老師就帶同學們走進湯姆家,看看機器人是什么樣子?它幫湯姆家干了哪些活?感受一下科學的神奇,同學們想不想去?

      2、投影儀出示機器人:同學們認真觀察,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機器人?學生舉手回答,然后讓學生找出有關段落。

      3、讓學生朗讀這一自然段并說說那這個機器人給你留一下了怎樣的印象?找出有關詞語。

      板書:滑稽、笨拙、怪模怪樣

      4、過渡:同學們,這樣的機器人你們喜歡嗎?可愛嗎?湯姆和我們一樣也喜歡這個機器人?更令湯姆吃驚的是,它還能說話,請同學們朗讀第6自然段,解釋 “突然”的意思,并讓學生用“突然”說話。

      5、機器人不僅會說話,它還幫湯姆家干了很多活呢?它到底幫湯姆家干了哪些活呢?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我會合作,聽清楚我們今天要合作的第一任務

      (1)畫出表現機器人能干的句子,讀一讀。

      (2)用自己的話概括說說機器人是怎樣能干的?

      6、學生反饋:我讀懂了什么?出示文段,讓學生朗讀,再說說從中體會到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7、你能用自己的話來概括機器人到底幫湯姆家干了哪些活嗎?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擦窗戶、收拾房間

      8、過渡:是呀,現在的科學那么發達,同學們想不想制造出這樣的機器人呢?(想)只要我們努力學習,一定制造出比現在更先進的機器人

      9、出示插圖2

      機器人確實很能干,你看,它正在跟湯姆說“再見”呢?請同學們讀最后一自然段。

      三、總結

      1、請同學們回顧一下,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2、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四、擴展延伸

      湯姆家的機器人那么可愛、那么能干,你還知道哪些機器人,它們能干什么?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

      五、作業

      把好詞好句寫在摘抄本里。

      樣子:滑稽、笨拙、怪模怪樣

      板書設計:

      16、能干的鐘點工

      能干:擦窗戶、收拾房間

      課后反思:

      這篇課文是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課文敘述生動、語言淺顯、故事有很強的吸引力。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朗讀朗讀課文,感受機器人的樣子和能干,難點是激起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完成目標一時,我抓住了課文的重點段落描寫機器人外形的第五自然段和機器人能干的.七、八自然段進行有效的學習。

      完成目標二時,讓學生感受科學和科學與人們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這一點上,我學生大膽地去想象你知道哪些機器人,它們能干什么?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到科學的神奇以及帶給我們日常生活的便利。

      二年級下冊語文《能干的鐘點工》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寫了機器人到湯姆家做鐘點工干家務活的事,顯示了機器人的能干和神奇,展示了現代科技發展與社會生活的密切關系,使學生感受到科技帶給人們的生活便利。課文重點寫了機器人外型和能干的特點。教學時我讓學生根據課題質疑,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初讀課文時,結合自己的生活,看著圖片感受科學的神奇。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讀準、讀通課文,整體了解課文所要表達的內容,激發學生了解機器人的興趣。

      這節課有以下特點:

      1、課前進行有關機器人資料的交流,是對學習本課有效的補充。

      2、學生對課題的質疑所提出的問題有價值,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鐘點工是誰?鐘點工長什么樣?鐘點工都干了些什么?鐘點工為什么這么能干?”學生從課題提出的這些問題基本涵蓋了整篇文章。

      3、識字教學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動性。學生記憶字形的方法多樣:換偏旁、熟字加熟字、編順口溜。“毯”字用“一毛托起二火”這句順口溜來記住,可見學生思維活躍、思路開闊。

      4、體現了讀的層次性,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感知、理解、感悟。重視精讀環節的教學,鼓勵學生深入體會,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朗讀指導,鼓勵挑戰性讀課文,讀后進行評價。

      美中不足的是學生就課題提出的問題很有價值,可整理后板書,這樣在學生交流質疑的問題時,目的就更明確,也更便于整節課的組織教學。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詩經教案10-22

    《語文園地》教案10-05

    語文翠鳥教案09-03

    語文《檢閱》教案06-10

    語文《秋游》教案08-25

    語文蠟燭教案08-2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久久婷婷 | 夜色福利院在线观看试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日本有码中文字幕视频 | 真实强奷在线中文 | 乱子伦国产对白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