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美術教案模板2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模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教案模板1
活動目標:
1、學會用皺紋紙團紙的方法;
2、學習用團紙粘貼的方法制作葡萄和葡萄串;
3、愿意與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1、幾串葡萄實物;
2、紫色和綠色皺紋紙若干;
3、膠水、硬紙板(每個幼兒一份);
4、音樂《蝸牛與黃鸝鳥》;
5、葡萄架背景墻。
活動重難點活動重點:
1、學習用團紙粘貼的方法制作葡萄和葡萄串
2、愿意與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
活動難點:
學習用團紙粘貼的`方法制作葡萄和葡萄串。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用《蝸牛與黃鸝鳥》的音樂律動導入活動。秋天來了,讓我們跟著小蝸牛一起去旅行吧。
二、觀察實物,討論葡萄的特點
1、出示葡萄,讓幼兒觀察葡萄的形狀,顏色;(圓圓的、有紫色,有綠色。)
2、請幼兒觀察葡萄串,發現其特點:上寬下窄、上密下疏、像一個倒放的三角形。
三、向幼兒介紹制作葡萄的材料,引發幼兒制作的興趣
教師:秋天到了,葡萄架上結滿了葡萄,你們想不想讓咱們班的葡萄架也結滿葡萄?(想)教師:皺紋紙能變成葡萄嗎?怎么變?引導幼兒發現把皺紋紙揉成一個小球后很像葡萄的樣子。
教師示范制作葡萄,引導幼兒把皺紋紙團揉成一個很像葡萄的樣子。
請個別幼兒示范,教師進行指導。
四、幼兒自己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1)幼兒自取皺紋紙,團揉成球。并提醒幼兒用雙手食指、拇指、中指一起團,用力把紙團緊,要從上往下粘貼。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每個幼兒團揉10顆葡萄粒。
(4)教師引導幼兒把葡萄粒粘在硬紙板上做成葡萄串。(提醒幼兒要從上往下粘,葡萄串上面要緊,下面要松,上面的葡萄要多些,下面要少些。)
五、作品展示
鼓勵幼兒用自己的作品掛在葡萄架背景墻上。
美術教案模板2
【教學內容】
綜合·探索
【教材分析】
在我國古代璀璨的藝術寶庫中,有一些怪獸,是非自然界中的動物形象,如麒麟,狻猊、獬豸等等。通過本課對古代這些怪獸的了解,可是學生感受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激發民族自豪感。學生在編怪獸故事,設計、制作表演怪獸的過程中,有助于創新精神、動手實踐能力和綜合學習能力的提高。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分析多種不同的怪獸,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感受它的藝術特點;能用多種材料表現出特點突出的怪獸;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合作學習和綜合學習能力。
2、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氛圍中,相互交流,資源共享,培養合作意識。
3、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熱愛民族傳統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怪獸的分析,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感受它的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
怪獸的設計、表現及材料的`巧妙利用。
【教具】
課本、有關資料圖片
【學具】
課本、彩紙、生活中的廢棄物等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學具的準備情況。
穩定學生情緒。
二、導入:
教師展示幾種自然界中特點突出的動物,如老虎、獅子、鹿、烏龜、牛、鷹、豬等,引導學生分析其特點。
提問:如果這些動物最有特點的部分長在一種動物身上,那是會什么樣?
展示麒麟圖片。
問:它有哪些動物的特點?有什么作用?
學生發言。
教師總結:麒麟成為一種藝術形象,從古至今,深受人們喜愛,像這樣的怪獸,自古以來還有許多。 引出課題。
三、教授新知:
播放教學課件,并結合教材提問:你從哪兒看出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力?給你什么感受? 學生結合教材研討怪獸的設計特點,分析其夸張的表現手法,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力。 我們可以設計什么樣的怪獸?
學生討論。
誰能自己編一個簡短的怪獸的故事?
怎樣把這個故事表演出來?
引導學生分析教材中的學生作品。
分小組研究:這些作品如何表現了怪獸的形象?
如何巧用材料?
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組織學生交流,交流中教師演示幾種制作方法。
四、作品創作:
1、布置討論內容:小組集體編一個怪獸的故事,并分工合作制作道具,準備表演。
2、學生利用彩紙、廢舊材料制作怪獸面具。
3、教師巡回輔導。
五、作品展示:
1.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發表對自己、他人作品的評議及參與本次學習活動的感受。
2.對思維反應較慢的學生可多給與提問作答的機會,且最好安排在小組討論及已有同學發表意見后,以鼓勵參與、增強自信。
3、教師針對學生作品創作情況做出小結。
(鼓勵學生為主。)
六、課后延伸:
教師引導學生收拾整理工具、清潔課桌及衛生。
引導學生小結本課學習情況。
你在本課學到了什么?學得怎樣?還想學些什么?
【作業設計】
學生利用彩紙、廢舊材料制作怪獸面具。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綜合·探索
【教材分析】
在我國古代璀璨的藝術寶庫中,有一些怪獸,是非自然界中的動物形象,如麒麟,狻猊、獬豸等等。通過本課對古代這些怪獸的了解,可是學生感受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激發民族自豪感。學生在編怪獸故事,設計、制作表演怪獸的過程中,有助于創新精神、動手實踐能力和綜合學習能力的提高。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分析多種不同的怪獸,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感受它的藝術特點;能用多種材料表現出特點突出的怪獸;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合作學習和綜合學習能力。
2、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氛圍中,相互交流,資源共享,培養合作意識。
3、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熱愛民族傳統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怪獸的分析,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感受它的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
怪獸的設計、表現及材料的巧妙利用。
【教具】
課本、有關資料圖片
【學具】
課本、彩紙、生活中的廢棄物等
【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學具的準備情況。
穩定學生情緒。
二、導入:
復習上節課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將自己準備的東西準備好。
出示有關圖片,提高學生欣賞能力,讓學生觀察這些作品的特點,增進學生的創新意識。 引出課題
三、作品創作:
教師引導學生將上一課時未完成的作品進一步補充完整。
學生進行創作時可能會出現想象不夠豐富,作品容易出現雷同的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設置一個訓練環節,以競賽的方式,就某一創新鼓勵學生比賽說出設計內容。
教師巡回輔導。
四、作品展示:
1.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發表對自己、他人作品的評議及參與本次學習活動的感受。
2.對思維反應較慢的學生可多給與提問作答的機會,且最好安排在小組討論及已有同學發表意見后,以鼓勵參與、增強自信。
3、教師針對學生作品創作情況做出小結。
(鼓勵學生為主。)
五、課后延伸:
教師引導學生收拾整理工具、清潔課桌及衛生。
引導學生小結本課學習情況。
你在本課學到了什么?學得怎樣?還想學些什么?
【作業設計】
繼續補充完善自己的怪獸作品。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美術教案02-23
美術的教案06-20
章魚美術教案08-30
《夏夜》美術教案06-25
美術教案模板02-17
小學美術教案06-01
小學美術的教案04-06
美術大班教案06-26
中班美術教案06-17
創意美術教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