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08-17 11:13:42 小學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語文教案【精華10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語文教案【精華10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特寫的特點。

      2、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能力目標:

      1、培養速讀能力。

      2、寫一篇香港回歸的感受。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和為祖國奉獻的精神,激發民族自信

      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點:

      1、欣賞文學作品語言,品味文中蘊含的豐富感情。

      2、學習特寫的表達技巧,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健康審美情趣。

      教學難點: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

      教學方法:講解、品讀、感悟、小組學習、對比閱讀。

      媒體選用:多媒體展示課件。

      教學步驟:

      一、情境導入

      1、課前由學生對詩歌作品的介紹。

      2、復習電視解說詞的特點。(先觀看三段電視解說詞,多媒體展示)

      3、導入新課,看了幾段電視解說詞,你最想說一句什么話?

      二、認識特寫

      談話:如果我們把剛才這些電視解說詞的畫面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出來,這樣的文體就是特寫。

      媒體展示:特寫的含義

      抓含義中的關鍵詞強化理解。“真實的.再現”

      三、小組的形式學習本文。

      1、速讀全文,整體感知。用上讀書符號。

      2、小組學習。

      全文選取了幾個場景。

      各小組選擇其中一個場景,可以選擇你喜歡或適合你組的方法進行學習。

      建議使用方法:朗讀體會、角色表演、抓住重點句或關鍵句體會深刻含義。

      3、討論文中背景材料的作用。

      4、各小組采取不同形式展示學習結果。

      5、學生互評,提出改進意見。

      四、比較閱讀

      比較消息、特寫、電視解說詞的異同點。多媒體給出。

      五、總結全文。

      今天我們學習了特寫,說說其含義。本文選取了四個場景,詳細的寫出了香港回歸的情形。語言極富特色。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要點:學習課文,展開想象,指導朗讀,體會我對雪兒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復習第一自然段。

      2、過渡:我一個人在家是多么孤單,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這時,爸爸

      給我帶回來一只鴿子。

      3、看圖。

      出示圖片:同學們,你們看,就是這只鴿子,它長得怎么樣?(學生自由說)你們喜歡它嗎?

      可是在爸爸剛帶回家的時候它沒這么可愛,也沒這么漂亮。那它到底是什么樣子呢?請大家讀讀第二自然段。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二自然段。

      (1)學生帶著疑問讀課文,交流。

      爸爸帶回來一只怎么樣的鴿子呀?(看圖)

      這只鴿子是怎么受傷了?

      (2)如果你看到這只受了傷的鴿子,心里會怎么想?(生答)

      “我”和爸爸也是這么想的,那他們是怎么樣對待這只可憐的鴿子的呢?(請大家再讀課文,用直線劃出我和爸爸怎么對待鴿子的語句)(相機板書:同情

      洗澡

      敷藥

      取名)

      (3)想象: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做?結合實際生活,展開想象,練習說話。

      (4)經過我和爸爸的精心治療,這只鴿子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再看圖)

      它變得雪白雪白的,所以“我”給它取了個名字叫——

      (引說)。

      想象:看到這么美的雪兒,你想說什么?

      我也越發喜愛它了,所以我疼愛地對它說--(出示“我”說的話,生讀)

      指導用疼愛的語氣讀好“我”的.話。

      (5)師生接讀:從此,我天天和雪兒一起(到陽臺上去看藍天),去看(藍天上那飄飄悠悠的白云)。你們能給“飄飄悠悠”換個詞語嗎?(自由自在)

      想象:看著藍天上那飄飄悠悠的白云,“我”和雪兒會想些什么?

      指導朗讀:我們不僅要讀出對雪兒的憐愛,還要讀出我和雪兒對大自然的向往,還希望自己的傷勢快點好起來!

      (6)齊讀第二自然段。

      2、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我和雪兒的感情一天比一天深厚。我還從爸爸那兒知道了關于雪兒的其它事情。我到底了解到了什么,請同學們自由讀讀下面一個自然段。

      (1)學生自讀。

      (2)學生討論。

      雪兒是一只信鴿,它不怕任何艱難險阻,能飛越千山萬水,忠誠地為人們傳遞信息,是“藍天信使”,是人類忠實的朋友,我們應該真誠地保護它們,真誠地幫助它們。

      (出示圖片,并相機板書:盼望、飛越千山萬水、傳遞信息)

      (3)指導朗讀。

      3、指導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師述:雪兒是人類忠實的朋友,我更盼著雪兒的傷快點兒好起來。我的愿望能實現嗎?當終于有一天,雪兒又能展開雙翅飛起來時,你的心情怎么樣?(出示雪兒飛翔圖)你會說些什么?

      (2)文中的“我”的心情和我們一樣,課文第四自然段哪一句話寫出來了,請找出來。(板書:歡呼)

      (3)(出示句子)指導朗讀,及時評議。(誰能將高興的心情讀出來?)

      (4)師范讀第3句,學生邊聽邊閉上眼睛想像雪兒在空中是怎樣飛翔的。

      雪兒在空中是如何飛的?誰能表演給大家看看?

      大家想和雪兒一起飛嗎?全班一起邊讀邊表演第四自然段。

      (5)雪兒終于又能飛翔了,它此時的心情怎么樣?

      雪兒雖然能飛翔了,可它也十分舍不得離開。第五自然段中哪句話反映了此時雪兒的這種心情?請大家讀讀第五自然段。(第一句話)

      “雪兒咕咕直叫”,它想對照顧它的小姑娘說些什么呢?

      學生練習說話。

      (6)一起生活了很長時間的雪兒就要走了,“我”的心里會怎樣想?“我”會怎樣說?

      指導朗讀,小結。

      4、學習第六自然段。

      引讀,并出示句子,理解“快慰”一詞。

      指導朗讀。

      三、總結,并指導背誦

      1、學了這篇課文,你覺得文中的小姑娘是個怎樣的孩子?

      2、通過剛才的學習,你覺得哪一段最感人,你能把它記下來嗎?(學生自由練背。指名試背。)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字。會寫8個字。會用“可愛的”“高興地”寫句子。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同學之間的真摯情意。

      3.懂得珍惜友情。

      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懂得要珍惜友誼。

      初步感受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記述的方法。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 解題、導入新課。

      二、 識字寫字。

      1.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采用多種方式認讀生字。

      (1)利用兒歌鞏固識字的方法,學習科、亞、呆。

      (2)識字與識詞結合,鼓勵學生發現識字方法。

      (3)用游戲的形式鞏固識字,積累詞匯。

      3.指導寫字。

      三、 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導入

      二、朗讀感悟

      1.出示思考題

      (1)床前的氣球代表了什么?

      (2)同學們想通過這個氣球對科利亞說些什么?

      (3)科利亞看到這個氣球,心里會想些什么?

      2.小組合作學習:找到相應的自然段,讀一讀。

      3.全班討論: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體會科利亞孤獨、無奈。

      (2)指名讀第四自然段:體會“氣球上畫著一張可愛的小臉”和“他好像看見米沙拉動拴著氣球的繩子,幾個同學站在四周,嘰嘰喳喳的指手畫腳”這兩句話的感情。

      (3)指名讀第五自然段:體會“科利亞望著窗外那張逗人的.小臉,高興地笑了”這句話的意思。讓學生發揮想象,并在反復的朗讀中去體會。

      四、 實踐活動。以小組為單位,表演課本劇。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賢文的含義內容及表現形式。

      2、對課文中的成語、名言能熟讀體會。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

      主要板書計劃:

      8、古今賢文

      堅持真理,實事求是

      謙虛謹慎,聽取意見

      作業設計、安排:

      課內:背誦課文。

      課外: 收集一些名言、成語及諺語故事。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

      介紹名人名言導入。

      二、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1、自讀

      2、交流了解詞語。

      三、進行朗讀比賽

      1、自己練讀課文。讀準到讀流利

      2、朗讀比賽

      四、討論

      第一自然段:聯系學生自己生活實際,運用語言材料討論,領會“堅持真理,實事求是“的含義。

      第二自然段:結合生活實際提出討論議題,再從學生所知道的名人中舉例說明“謙受益,滿招損“的.道理。

      五、再讀課文,聯系實踐

      1、再讀課文,文中哪些語句給你啟發最大,你能用現實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說明嗎?

      2、交流。

      3、: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事例,希望我們每個同學都能做到實事求是,這樣我才能取得長足的進步。

      六、熟讀。

      七、課后收集一些名言或成語或諺語。

      教后感:

      指導學生認真朗讀成語、名言,感悟課文語言,要把讀、思、議、悟結合起來,多方位進行感悟訓練,以全面吸收語言材料。

      教學時可組織朗讀比賽活動,從讀準、讀流利到有感情地朗讀,一次一次逐步提高要求。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會寫“皮、巧、根、陡、踩、刺、搭、磨、斧、坡、漸、欄”12個生字。

      2、默讀課文;能正確、流利、有感的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人們為什么把后來修建的橋仍稱做“皮巧根橋”。

      過程與方法

      以DVD輔助教學,在品讀感悟中理解課文內弄,在討論中交流中明白做人的道理。

      感情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學習皮巧根不怕吃苦,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質。

      教學重點:

      掌握生字的音、形、義;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領悟人們為什么把后來修建的橋仍稱作“皮巧根橋”,并從中受到感染。

      教學準備:

      課文插圖、DV.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指導書寫12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激趣談話,導入新課。

      1、說說你見過什么樣的橋?(指名回答)

      2、今天我們學習《皮巧根橋》,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嗎?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學生自由讀文,做好標注。

      2、聽DV朗讀課文,聽清生字、難字的.讀音。

      3、DV出示生字,同桌之間相互檢查生字的讀音。

      4、指導聽讀詞語。

      5、完成DV中拓展與鏈接中的連字組詞和比一比再組詞。

      6、讀準多音字字音。

      干:ɡān ɡàn便: biànpián

      7、指導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三、再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1、學生自由讀文,將意義相同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1-3)(4-6)(7-8)

      2、合作交流,完成練習。

      小河上的橋修了三次,第一次是用一棵_____,后來,木橋爛了,村民們造了______,不多久,因新修公路,這兒___________。但是這座橋一直叫做________課文贊揚了皮巧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1、選擇喜歡的方式自由識記生字。(讀、書空、描寫等)

      2、學生質疑問難,教師范寫。

      3、學生在作業本上書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

      板書設計:

      15皮巧根橋

      皮 巧 根 陡 踩 刺皮巧根 搭木橋

      村民們 造新橋

      斧 坡 漸 爛 搭 磨修公路 架大橋

      作業

      1、讀拼音,寫詞語。

      dà qiáomódāo fǔ zi jiàn jiàn

      ( )( ) ( ) ( )

      tiě lán ɡēnběn cǎi tàcìɡǔ

      ( )( ) ( ) ( )

      2、辨字組詞。

      皮( )欄( )踩( )根( )

      坡( )爛( )彩( )艱( )

      3、按要求把句子寫具體。

      皮巧根搭橋。(什么時間?什么地方?怎樣搭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人們為什么把后來修建的橋仍稱為“皮巧根橋”。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1、指名分自然段讀文。

      2、小河上的橋從一根白柳變成新橋,又變成一座大橋,為什么還以皮巧根的名字命名?

      二、讀中理解,突破重點。

      1、引讀。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全文,你認為皮巧根是個怎樣的孩子?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2)討論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解決以下問題

      從1-3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對文章有什么作用?

      看課文插圖里有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與課文哪一部分相關?

      從4-6自然段中找出描寫皮巧根吃苦、細心、為他人著想的語句品讀。

      2、從DV中品讀句段,完成練習,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3、激思。

      (1)自由朗讀第7-8自然段,說說你明白了什么。

      (2)交流感受。

      三、讀中感悟,突破難點。

      1、默讀思考:人們為什么把后來修建的橋仍稱為“皮巧跟橋”?

      2、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

      四、全課小結。

      你從皮巧根身上學到了什么?

      板書設計:

      15 皮巧根橋

      愛聽英雄故事磨斧

      皮巧根為什么搭橋 砍樹

      (方便村民)想架橋

      不怕吃苦 為他人著想

      村民們:造新橋 架大橋

      (皮巧根橋)喜愛感激

      作業

      1、給句子換一個說法,意思不變。

      大人們都不允許孩子抄近路上學,但誰愿意去走遠路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樣子把下面每組句子合并成一個句子,意思不變。

      例:他趕忙跑回家。他磨快了斧子。他來自白柳樹旁。

      他趕忙跑回家,磨快了斧子,來到白柳樹旁。

      (1)我來到圖書館。我查閱資料。我找到了《身邊的小英雄》這本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們要愛惜糧食。我們不要浪費糧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子聽到了小鳥的歌唱。王子聽到了微風在樹葉間的低語。王子聽到了小溪潺潺的流水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一件讓別人稱贊你的事。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讀中感悟和思考,深入學習體會“專心做事”的良好品格。

      2.了解聶耳,走近聶耳,拓寬知識視野。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4.認識“創、革”等12個生字,會寫“軍、代”等12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自主閱讀,理解文意,學習聶耳專心做事的精神。

      教學準備

      少年聶耳和成人聶耳的生平圖片資料等。

      教學時間

      2課時(第2課時略)。

      教學過程

      一、國歌導入,分步揭題

      1.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說出它的原名,詞、曲作者。(板書:聶耳)

      2.愿意介紹一下你所了解的聶耳嗎?學生匯報所收集的相關資料。

      3.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聶耳小時候的故事。(板書:少年)齊讀課題。

      (國歌是大家所熟悉的。以大家所熱愛并能熟練演唱的國歌引入本課教學,可以迅速拉近學生和聶耳之間的距離,使大家覺得聶耳是那么可親,可敬。充分挖掘語文課程資源,利用學生收集的有關聶耳的資料,使學生多角度地、更完整地了解聶耳其人。在此基礎上順勢導入新課,給人一種水到渠成之感。)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地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2.同桌分自然段互讀、互聽,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

      3.分段讀課文。大家評一評,是否讀得正確、流利。

      4.你認為少年聶耳是一個怎樣的人?自由補充課題:少年聶耳

      隨機板書:喜歡音樂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每一個年段的學生都要“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我們應該堅持一條理念:閱讀教學要在讀通、讀順的基礎上進行下一個環節的教學。這樣,就要保證每一個學生有充裕的時間初讀課文,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有效的整體感知。)

      三、圍繞主線,品味探究

      1.默讀課文,用“”畫出寫聶耳少年時代就非常喜歡音樂的句子。

      2.合作探究,品讀重點詞句。

      (1)小組交流圈畫出的句子,每個人都說一說自己選了哪句話?從什么地方體會到聶耳喜歡音樂,為什么?

      (2)各小組選出自己組內體會最深的句子,由組長當眾匯報交流,其他組員作補充。

      (3)根據小組匯報情況,集體品味感悟重點詞句。

      如重點句①:聶耳誕生在云南省玉溪縣,少年時代他就非常喜歡音樂。

      引導抓住重點詞“非常”來領會。

      重點句②:聶耳常常跑到木匠師傅跟前,坐在石階上,手托著下巴,眼睛一眨也不眨地側耳傾聽。

      結合課文插圖,引導抓住重點詞“常常”“一眨也不眨”“側耳傾聽”,以及表示動作的詞“跑”“坐”“托”來領會。可以做一做動作,體驗“眼睛一眨也不眨”的樣子,想象聶耳專心的神態(樣子),再有感情地讀一讀,從而領會聶耳聽音樂的`專注和入神。

      重點句③:抓住聶耳和師傅的對話。

      可以分角色讀一讀,讀出聶耳渴望拜師學藝的那種誠懇、迫切的心情,再有感情地讀一讀,從而體會到聶耳從小就對音樂情有獨鐘。

      重點句④:哥哥去攀登龍門,聶耳卻獨自站在一棵大青樹下吹起了笛子。

      引導抓住重點詞“獨自”“站”體會聶耳對音樂的忘我之情。

      重點句⑤:傍晚,天空忽然陰云密布,下起了蒙蒙細雨。聶耳全神貫注地吹著笛子,似乎一點兒也沒有覺察到。

      可以結合自身實際體會聶耳的“全神貫注”。想一想,你在學習時遇到過“全神貫注”的人嗎?可以說看到的、聽到的,也可以說自己親身經歷的,從而深刻理解“全神貫注”的意義。

      3.再回顧課文,文章圍繞聶耳喜歡音樂寫了哪兩件事?(板書:向木匠師傅學吹笛子西山大青樹下練吹笛子)

      (這個教學環節是文章的中心環節。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有序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補充合作學習成果,有效地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在嘗試新型學習方式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抓住一些重點詞句,讀一讀對話,做一做動作,說一說切身體驗,使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同時,進行一些必要的語言訓練,如結合生活實際理解重點詞,抓住表示動作的詞使句子表達得更具體,初步滲透圍繞中心編排內容的寫作方法等,努力夯實學生的語言文字基礎。)

      四、誦讀全文,積累語言

      1.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回歸整體)

      2.我來摘一摘。

      好詞:如“陰云密布、側耳傾聽、全神貫注、蒙蒙細雨、點點歸帆”等。

      好句:自己最喜歡的,描寫有特色的一句或幾句話。

      (有意識地積累文本中有特色的四字詞語,以及自己最喜歡的句子,不斷地充實學生的語言庫存。)

      五、讀中思考,讀寫結合

      1.再次回歸整體。朗讀全文,思考少年聶耳是一個怎樣的人。

      (引導學生進一步走近聶耳,逐步加深對聶耳的認識。)

      2.說一說,你遇到過專心做一件事而忘記了周圍的一切的人嗎?可以讓學生把這個情形寫下來,能寫多少就寫多少。

      (讀寫結合,抓住時機進行“小練筆”,逐步提高學生寫話能力,為三年級習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六、鞏固識字,積累詞語

      1.開展豐富多彩的識字游戲,如開火車、猜字游戲等,檢查并鞏固識字。

      2.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填寫在“自選詞語”的小貨車上。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懂得利用恰當的夸張,才干寫得更具體、生動。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3、通過熟讀課文,了解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經過,學習孫悟空不怕困難,敢于斗爭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指導同學通過朗讀、扮演,感受孫悟空足智多謀、英勇善戰。

      教學工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話說唐僧師徒四人為到西天取經,他們一路斬妖除魔、歷經坎坷。這一日,他們來到了火焰山,卻被它給擋住了去路。這山到底有何威力竟能難住孫悟空,你們想知道嗎?

      二、學習課文

      (一)了解火焰山

      1、讓我們一起來看畫面。(課件出示)

      2、看了之后誰來談談你的感受。

      交流

      (火很烈,面積也很大)

      3、你能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內容嗎?

      指名說

      (課件出示:這山有八百里火焰,……也要話成汁水。)

      4、讀這段話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根據同學的回答點擊關鍵詞語(八百里、寸草不生、銅、鐵、也)

      5、指導朗讀(抓住關鍵詞語,讀出環境的惡劣)

      練習朗讀

      (二)一借

      1、你們想知道孫悟空是如何一借芭蕉扇嗎?

      (課件出示動畫)

      2、誰能說一借的過程?

      交流

      3、課件出示文中的一段話(他變做……忙將芭蕉扇給了孫悟空。)

      邊讀邊圈孫悟空動作的詞語

      4、交流

      (變做、鉆、躲等)

      5、你從這些動作中看出孫悟空是一個怎樣的人?

      交流

      (足智多謀)

      6、指導朗讀(抓住關鍵詞語)

      練習朗讀

      7、引讀第三節,了解一借失敗。

      (二)二借

      1、課件出示第三節

      2、自讀同桌合作(左邊的同學找鐵扇公主的話,右邊的同學找牛魔王的話)

      指名讀相關的話

      3、注意提示語,讀好一個角色的話,說說為什么這樣讀。

      自身練讀

      指名讀

      4、同桌合作上臺扮演讀

      師生一起評議

      5、簡單敘述結果

      6、學了二借,你覺得孫悟空是個怎樣的人。

      交流(足智多謀、粗心)

      (三)三借

      1、三借又是怎樣借的

      根據同學的回答出示圖片

      2、出示文字

      指名讀

      3、這一仗打的怎樣?

      (激烈)

      從那些詞看出來的?

      (水泄不通、嶺動山搖、天昏地暗)

      這些詞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夸張)

      這樣有什么好處呢?

      交流

      4、齊讀

      5、播放錄像

      6、孫悟空身上還有什么特點?

      交流

      (四)齊讀小詩

      (五)作業

      讀《西游記》故事。

      板書: 27 三借芭蕉扇

      足智多謀

      孫悟空 敢于斗爭

      不怕困難

      課后反思

      《西游記》是我國古代一部杰出的長篇神話小說,以唐僧取經的故事為線索,塑造了神猴孫悟空光彩照人的一術形象。孫悟空“三借芭蕉扇”充沛表示了孫悟空嫉惡如仇、敢于斗爭、不怕困難的'性格特點。

      課文主要圍繞“三借”展開,在教學三借前我先通過圖文結合讓同學了解火焰山條件很差,要想通過必需得鐵扇公主的芭蕉扇;了解孫悟空所擔的重任,非得借到芭蕉扇。再此基礎上學習三借,這樣同學就能協助同學體會孫悟空的人物性格。三借的教學主要以朗讀、扮演的形式來體會孫悟空嫉惡如仇、敢于斗爭、不怕困難的性格特點。一借我用了錄像和文中的關鍵動詞結合,通過同學有感情朗讀來體會孫悟空的足智多謀。二借通過三步朗讀,首先同桌合作分別找出文中鐵扇公主和牛魔王的話自由朗讀。其次指導同學抓住提示語再次練習朗讀。最后同桌合作分角色扮演這段內容,體會孫悟空的足智多謀和有些粗心的性格特點。在三借的教學中由于前面的內容太長導致拖時。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使學生懂得要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做錯事要勇于主動承認錯誤。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摸瓜”和“送瓜”時的動作、表情、心理活動的描寫,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

      3、收集身邊的小故事,從故事中感悟道理。

      4、認識本課3個生字。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感悟道理。

      教學難點:

      能結合生活中自己身邊的小事談感受。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方法:

      自讀感悟、讀說結合。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喜歡吃西瓜嗎?談一談吃西瓜的感受吧!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西瓜的文章。

      板書課題:摸瓜。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三、精讀課文,體會情感變化。

      1、讀課文,體會小伙伴想出辦法摸瓜時的高興心情。

      2、默讀“摸瓜”部分,畫出表現人物的'動作、表情、心理活動的句子,體會當時的心情。

      3、為什么送瓜?體會情感變化。

      第二課時

      一、擴展延伸,練習說話。

      1、文中的人物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2、如果換作你,你會怎么做?說一說。

      二、認讀生字。

      三、布置作業。

      自讀課本《說聲“對不起”》。

      附板書設計:

      準備摸瓜

      摸瓜 摸瓜經過 鄉情淳樸

      往回送瓜 人情濃郁

      請我們吃瓜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能給多音字“強”據詞定音;理解“偏僻、勉強、資助、嘗試、實際”等詞語;理解“才”在本課幾個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2、用自然段歸并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知道童弟周青年時代發憤學習、勇攀科學高峰的事跡,感受強烈的進取精神和愛國主義的情感。

      二、課時安排:

      3課時

      第1課時

      1、揭題,簡介童第周。

      2、聽錄音,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習朗讀。

      3、課文寫了童第周哪兩個時期的事?哪幾個自然段是寫同一件事的?

      4、用自然段歸并法分段。

      5、自讀第1自然段,說說你的感受。

      6、正音“鄞”理解“偏僻”

      7、理解句子:

      因為家里窮,他一面幫家里做農活,一面跟父親念點書。

      8、第1段主要寫了什么?

      9、作業:

      《課堂作業》1—3

      第2課時

      1、童第周為什么要爭氣?

      理解并朗讀三個“才”的句子。

      用“再三”說一句話。

      2、理解句子。

      第二學期,童第周更加發憤學習。

      重點理解“更加”、“發憤”。

      3、從哪些句子可看出童第周發憤學習?

      4、理解句子。

      童第周看看成績單,心想:“……”

      說說“努力”。(稍慢、有力)

      5、作業:

      《課堂作業》4、6、7

      第3課時

      1、出示童第周第一次的話,說說為誰爭氣。

      2、找出童第周第二次的話,說說為誰爭氣,與上一次有什么不同?

      3、童第周為什么要暗暗下決心為中國人爭氣呢?

      4、童第周是用什么為中國人爭氣的?

      5、這個實驗難嗎?從哪兒可看出來?

      6、童第周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刻苦鉆研、反復實踐)

      7、再次朗讀感受。

      一定要爭氣。中國人并不比外國人笨。外國人認為難辦的事,我們經過努力,也能辦到。

      8、作業:

      《課堂作業》5

      摘抄句子。

    小學語文教案 篇10

      復習內容:

      一、聽寫詞語。

      1、聽寫詞語:

      2、同桌互批

      3、找出易錯字,師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齊讀。

      二、復習成語。

      1、讀一讀練習上的成語積累。

      2、同桌互背。

      3、聽寫成語。

      4、同桌互批。

      5、點出易錯字,幫助記憶。

      6、齊背成語。

      三、按事情發展順序,把下面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在括號里標上序號。

      ( ) 小船順著水流向前漂去。

      ( ) 看著一只只小船漂遠了, 我們心里在說:" 小紙船, 希望你漂到大海去。"

      ( ) 星期天,我和幾個小伙伴一起來到小溪邊。

      ( ) 我們拍著手,沿著小溪追著小船。

      ( ) 我們用五色彩紙折成一只只小船,放在水里。

      四、把句子補充完整,并加上標點。

      1、荷花()

      2、(),多開心啊

      3、下課了老師對我說()。

      指名交流,師總結。

      提醒一定不能忘記加上標點。

      復習引號的用法。

      養成好的習慣,句子填完后要再用心讀一讀。

      五、復習課文。

      1、采用齊讀、聽讀、分組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復習本單元的內容。

      2、回答《掌聲》一課課后習題四的內容。

      3、出示填空:

      沃克醫生失聲喊道:“了不起!你是一個真正的(),一塊會說話的()!你不是普通的軍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

      4、聽答。

      5、把聽到的內容寫下來,同桌互批。

      6、齊答。

      六、選詞填空。

      寬闊 遼闊 廣闊

      1.南沙群島位于我國( )的南海之中。

      2.一輛寶藍色的小汽車奔馳在( )的公路上。

      3.牛羊在( )的草地上嬉戲玩耍

      強烈 熱烈 劇烈

      1.她的歌聲剛停,音樂廳里就響起一陣()的掌聲。

      2.課間,我們不能玩太()的活動。

      3.中午,()的太陽光刺得我們睜不開眼

      七、閱讀短文,完成練習(10分)

      蜂鳥

      世界上最小最小的'一種鳥,叫蜂鳥。它的身體像一只黃蜂那么大,體重只有1.5克—2克。不過它飛得很快,在花間飛翔,好像花叢中的顆顆流星。你剛想看清楚是什么東西時,它卻一閃就不見了。

      鳳凰、孔雀在人們的心中是世界上最美麗的鳥。但是,蜂鳥比它們更美麗。它那羽毛,簡直就像戲臺上仙女的衣裳一樣,五光十色,變幻無窮。

      1、短文寫了蜂鳥的三個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畫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是把比作。

      3、“五光十色”形容顏色多,你還能寫出與“五光十色”意思相近的詞嗎?、

      4、你喜歡蜂鳥嗎?為什么?

      八、復習作業(見試卷)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詩教案09-29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男人总站 | 亚洲欧美在线一级二级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1 | 亚洲一区视频香蕉 | 中文字幕1级精品视频在线 午夜性色福利网 | 亚洲欧美另类视频小说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