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8-06 12:18:43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5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一、預期效果

      1.應掌握的知識

      通過說一說、掂一掂、稱一稱的活動,使學生逐步加深對輕重的體驗與理解,學會一些比較的方法,體會輕重的相對性;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認識到光靠看一看、掂一掂不能準確地比出物體的輕重,從而認識到借助工具確定輕重的必要性和精確性。

      2.發展的能力

      鼓勵學生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初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初步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滲透等量代換的思想。

      3.應培養的情感

      培養學生認真仔細觀察的良好習慣;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與數學的聯系。

      二、設計要旨

      1.課標解讀

      初步讓學生感知“輕”、“重”的含義;會用符號表示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系。其中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層面是通過觀察、操作、嘗試體驗“輕”、“重”、“最輕”、“最重”的含義,使學生在實踐中認識知識,在探索中辯析易錯概念;第二個層面是練習,在練習中充分注意到問題的開放和答案的不惟一性,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2、內容分析

      教學重點是學會比較的方法;教學難點是滲透等量代換的思想。

      3.學情認識

      學生對比較輕重、高矮、長短雖然積累了一定的感性經驗,但對比較活動中的相對性認識不足,本單元就要通過觀察、比較、思考,使學生獲得比較多少、高矮、長短、大小、輕重的相對性的認識。

      直接比較兩個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輕重等學生并不困難,但對間接比較兩個事物的大小、多少等等需要通過一定的推理才能獲得,因而是教學中的難點。

      4. 經驗介紹

      “輕重”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比較大小、高矮、長短、厚薄等基礎上開展的又一次體驗活動。教科書在安排上體現了三個層次:說一說——掂一掂——稱一稱。 “說一說”這一環節通過兩個小動物玩蹺蹺板,使學生一眼看出誰輕誰重,認識到重量差別大的兩個物體可以通過看得出比較的`結果;“掂一掂”這一環節通過淘氣和笑笑動手掂一掂,獲得對輕重的感性體驗,認識到用眼不能看出輕重的情況下可以用手掂一掂;“稱一稱”這一環節,通過開展實踐活動,使學生明確當看、掂都難以分辯物體輕重時,可以借助工具來比較,從而體會到借助工具確定輕重的必要性和精確性。最后通過一組練習來使學生獲得得間接比較輕重的方法,知道輕重和大小、高矮一樣是相對的,滲透等量代換的思想。

      三、實施要領

      1、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等

      2、教學流程

      序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輔導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輕重

      創設情境,初步感知輕重

      1.師:星期天到了,小動物們都在公園里玩耍,它們玩得可高興了,我們一起去看一看,都有什么動物?它們在干什么?(出示主題圖)

      學生回答后,引導學生觀察:小熊和小猴在玩蹺蹺板,從這幅圖中,你知道了什么?(小熊重、小猴輕)你是怎么知道小熊重,小猴輕的?

      師:從這幅圖中你還能看出誰輕誰重?

      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干,通過觀察可以看出誰輕誰重。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輕和重。

      (板書課題 輕 重)

      2.你還能說出你身邊的物體誰輕誰重嗎?

      學生觀察并回答問題,發現相關數學信息。

      生1:大象重、小狗輕;

      生2:大象重、小熊輕;

      生3:小猴重,小狗輕。

      根據低年紙兒童的年齡和心理特特征,創設生動的學習情景,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并且由動物世界回到現實生活,體會“輕重”無處不在,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二)、實踐操作,發展認知

      實踐操作,發展認知

      1.掂一掂

      (1)讓學生觀察講桌上的一本數學書和一個文具盒,說說數學書和文具盒誰輕誰重?

      (2)為什么同樣的書和文具盒,大家判斷的不一樣呢?有什么辦法可以證實一下誰說的對呢?請學生上來用手掂一掂,再把你發現的結果告訴大家。

      (3)請2~3名同學上臺掂一掂。

      (1) 教師把文具盒里的文具取出來,再請2~3名同學掂一掂,說出誰輕誰重?為什么?

      (5)你們想不想掂一掂,看看自己的文具盒和數學書誰輕誰重?與同桌的同學互相說一說,再交換東西掂一掂。

      (6)教師小結:文具盒和數學用眼睛看不能準確地判斷誰輕誰重,我們用掂一掂的方法能夠比出誰輕誰重。

      (7)小實踐:再選擇桌上的其他東西掂一掂,比一比,與同學交流一下。

      2.稱一稱

      (1)出示重量接近的一個蘋果和一個梨。

      (2)猜一猜:誰輕誰重?

      掂一掂:誰輕誰重?

      師:不管是猜一猜,還是掂一掂,小朋友的答案都不同,怎么辦呢?誰又能想出什么好辦法呢?

      (3)小結討論:你們能想出哪些辦法?

      (4)出示天平秤。介紹在天平上比較輕重的方法,教師把蘋果和梨分別放在天平的兩邊,讓學生觀察,現在你知道蘋果和梨誰輕誰重嗎?

      (5)分小組活動。

      拿出你們身邊的學習用品,選擇其中的兩樣,先猜一猜,再掂一掂,再后稱一稱,說說誰輕誰重。

      (2) 教師小結:從剛才的比較蘋果和梨誰輕誰重,我們發現要想準確地知道誰輕誰重,稱一稱是最好的辦法。

      (7)出示一大塊塑料泡沫和一小塊鐵。

      先說一說:誰輕誰重?為什么?

      再掂一掂、稱一稱。

      明確:比較輕重,不能只看大小、大的不一定重、小的不一定輕,一定要實際掂一掂、稱一稱才能確定誰輕誰重。

      生1:文具盒輕、數學書重;

      生2:數學書輕、文具盒重;

      生3:文具盒和數學書一樣重。

      得出:講桌上的文具盒比數學書重。

      得出:現在文具盒比數學輕。

      如一本書和一個本子比,一本書和多個本子比,等等。

      學生猜測結果。

      小組討論方法,交流意見。

      匯報交流,充分聽取同學想出的不同方法,給予適當的評價。

      分小組進行猜一猜,再掂一掂,再后稱一稱,說說誰輕誰重。

      在“掂一掂”這個環節中,通過猜想、推測、實踐等探究活動,把教師的“教”變為學生的“探”,通過學生掂自己的物品,別人的物品,積累輕重的感性認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解決實際問題。)

      在“稱一稱”這個環節中,通過設疑——討論——操作——深化,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領悟比較物體輕重的方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想出辦法解決面臨的新問題,對學生而言是一種可貴的成功體驗。

      (三)、鞏固練習,深化認識

      鞏固練習,深化認識

      1.出示練一練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說說怎樣判斷的。

      2.第2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引導學生說出一個西瓜和兩個菠蘿一樣重,說明一個西瓜就比一個菠蘿重,如果學生不能理解,可用實物演示一下。

      3.第3題

      讓學生在小組內說說誰最輕?誰最重?為什么?

      4.第4題

      這道題具有一定的難度,不要求所有的學生都能獨立完成,可先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思考的過程,再引導學生分析。

      獨立判斷,并說一說判斷過程。

      練習設計分為三個層次:獨立完成的、合作討論的、指導完成的。通過三種練習形式,練習不同層次的題,難易結合,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對于較難的題目,通過討論交流,也能順利完成,達到數學目的。在練習中不限制學生的思路,讓學生盡情表達,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四、學業診斷

      1.常見錯誤分析:

      常見錯誤分析

      1.比較輕重時,判斷天平稱翹起的那邊重。

      缺少實際生活經驗,不懂得天平稱的原理。

      2.()比()重,()比()輕矮,各個量填反。

      缺少觀察比較的技能和表達的方法。

      3.三種物體比較輕重,錯誤把數量多的判斷為最重的。

      缺少實際生活經驗,等量代換的思想理解有困難。

      2.診斷問題

      診斷1:()比()重?

      診斷目的:比較大小的方法以及表達方法。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神奇的計算工具

      教學目標:

      1、認識并會使用計算器

      2、從身邊算起,鞏固計算器的使用方法。

      3. 適當進行環保教育

      教學重點:

      認識并熟練使用計算器。

      教學難點:

      熟練運用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 同學們,你們知道遠古時代,都有哪些計數或計算的工具么?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在我們可以用哪些計算工具來進行計算?

      2、問: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見過計算器?

      3、小結:可見,在日常生活中計算器已經被廣泛的使用了,那么,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計算器這個神奇的計算工具,并利用它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 板題:神奇的計算工具。

      二、展開。

      1、認識計算器

      同學們每人都帶來了計算器,各種品牌的計算器,大小、功能都不太一樣,我們來看一看,這個計算器的功能比較復雜,而這一個比較簡單。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數字區、加減乘除符號區和開關鍵、歸零鍵這些基本的按鍵,其它按鍵以后再學習。今天我就想請你以推銷員的身份來介紹你的計算器。試想,如果你是這個品牌計算器的推銷員,你應如何介紹這個計算器的基本按鍵和使用方法,使用方法可以舉一個例子計算演示。

      比一比誰是秀的推銷員,優秀推銷員的標準為

      (1)聲音洪亮,語言能夠表述清楚

      (2)能夠有條理的進行介紹,兩人一小組試推銷,互相取長補短。

      2、比賽

      作為一個優秀的銷售人員不但要有非常棒的口才,還要有良好的計算功底,接下來我們將進行一場計算比賽,請聽清要求,女生先用口算進行計算,男生用計算器進行計算,請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老師指定的題目,并把答案記錄在口算卡上,算完后馬上起立,比一比口算速度快,還是計算器的速度快?

      出示

      第一組:15+23= 82-62= 1000×5 =

      第二組:7861+3492= 35×21= 6300-2145=

      師問:那么,什么樣的計算用口算比較快,什么樣的計算用計算器比較快呢?

      總結:并不是所有的計算都用計算器比較快,對于比較簡單的算式來說用口算更方便、更準確

      請你用合適的計算方式來計算下題: 1002-63 4698+1836 0.5×60 1596÷38

      匯報:每道題分別用哪種計算方式來算的?結果是多少?

      不要所有題都依賴于計算器,同學們還是要勤于思考,善于動腦,這樣大腦才能越來越靈活。3.環保問題。

      在我們身邊存在著許多數學問題,這些問題的數據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出示:“據統計,一個沒有關緊的水龍頭,每天大約浪費16千克的水。照這樣計算一年(按365天計算),要浪費多少千克的水?”

      現在我們把這些水利用起來:“把這些水裝在飲水桶中(每桶水約重20千克),大約能裝多少桶?”

      你家每月要喝幾桶水?

      “算算這些水夠你家喝幾個月?合多少年?”

      合作要求

      (1)先想一想,再在本上試著進行計算

      (2)如果有困難,四個人可以進行討論,最后由一人進行匯報。

      看到這個數字你有什么感想?

      教師:看似不經意的一滴滴水,積累起來就夠一家子喝上幾年的。通過這組數據的計算,你有什么感想嗎?

      小結:有句宣傳詞這么說:“當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的時候,那就是自己的眼淚!”想想,那將是多么可怕的事。通過計算器的計算,使我們懂得了要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水資源。

      3、身邊算起。

      那么你最想用它來算算身邊的什么呢?

      課前以同桌四人為一組,調查了一些數據。現在就來匯報一下你們最想算什么。(匯報)

      四人一組,用計算器來算一算你最想知道的數據吧!

      問:哪一組愿意來說一說你們計算的情況?

      一人說題目,一人匯報,一人補充。

      4、發展性練習

      棋盤題

      世界上的許多事物都是看著不起眼,但積少成多就是個驚人的數字了。這里就有這樣的一個故事,你們想聽嗎?

      說故事:古時候,有個聰明的小伙子在一次戰役中,拯救了整個國家,于是國王把他召進宮,要對他行賞。國王說:“小伙子,你要什么?是金銀財寶還是凌羅綢緞?我什么都可以給你。”小伙子什么都沒說,只是叫人拿來一些米和一個象棋的棋盤。他在棋盤的第一格擺了一粒米,在棋盤的第二格擺了2粒米,在第三格擺了4粒米,第四格擺了8粒米。他說:“按這樣的規律擺下去,擺滿整個棋盤的米就送給我吧。”國王哈哈大笑著說:“你就只是要些米而已?”于是,國王請來了幾個大臣,算算一共該給小伙子多少米。可是大臣們都算不個結果來,于是國王又請來了全國的數學家一起算,算了三天三夜也沒算出個結果來。

      為什么會這樣?我們一起來看看小伙子擺米有什么規律嗎?(揭示規律)那么第五格的米該怎樣計算?第六格呢?第七格呢?第72格呢?

      這么多2連乘,難怪他們算不出了。現在,我們有了計算器,讓我們一起來幫國王算算吧。

      為什么你們都停止計算了?(計算器內的位數不夠了)看來,我們手中的小型計算器還是有局限性的,也許還有待你們去開發呢,其實有沒有辦法算啊?(大型計算器,電腦)

      老師已經在電腦內算出第72格應放多少粒米了。(出示數據:2361183241434822606848)這是個22位數,這個數據幾乎是全世界幾年的糧食總產量。把這些米連接起來可以繞地球赤道約3億圈。僅僅第72格就這么多米了,更不用說擺滿整個棋盤有多少米了,你說,國王給得起嗎?

      5、游戲。

      做了半天題,同學們一定有點累了,現在我給大家變一個魔術,想看嗎?

      出示計算器:輸入12345678(做小動作,吹口氣等),按=號,顯示:87654321

      想一想:這個小魔術的秘密在哪里?(事先鍵入99999999-)

      師:你們能自己設計一些類似的游戲嗎?

      三、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四、總結

      計算器發展到今天,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老師希望你們讀好今日書,成為明日之才,去更好的完善計算器的功能。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內容概述

      這是一節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課,通過學生與計算機的對話,解決在游森林公園過程中遇到的買門票、租船、為猴子選擇食物等問題,從而復習“單價×數量=總價”這個類型的應用題。

      教學重難點

      一、能夠應用“單價×數量=總價”這個關系式解決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二、認識到計算機是學習的有力工具;

      知識形成目標

      一、熟練的掌握“單價×數量=總價”這類應用題的解法;

      情感形成目標

      一、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發散思維能力。

      二、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具備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觀念;

      三、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培養其優化意識;

      課 前準 備

      多媒體教室與多媒體課件

      學生學習

      障礙資料

      1、 是否能夠熟練地使用計算機;

      2、 解決問題時是否能夠考慮各方面的因素。

      板書設計

      游森林公園

      購買門票

      租用船只

      選擇食物

      教學過程

      教 學環 節 教師活動內容及方式 學生活動內容及方式 設計意圖 及課 后 隨 筆

      一

      創設情景

      激發興趣

      今天我和你們的班主任帶你們去游森林公園。

      (師貼藝術字:“游森林公園”)

      聽到這個消息,你們的心情怎么樣?

      課件演示一輛小火車前進,放著《火車開了》的音樂

      我們到公園里面去游玩,,要先干什么呀?

      師板書:購買門票

      課件顯示森林公園門票價格牌:“零售:

      兒童票每張10元,

      成人票每張20元;

      團體票(25張或25張以上):

      兒童票每張8元,

      成人票每張16元。

      怎樣買票才能算最合適呢?讓我們進入到買票方案的設計界面。以小組為單位設計一下買票方案,愿意設計幾個就設計幾個。

      大聲地讀這幾個字

      生形容自己的心情

      生異口同聲答到:“買票”

      生讀門票價格牌

      交流獲得的信息

      生在計算機上設計買票方案

      只需在方案內輸入單價和數量,就會自動出現總價

      渲染氣氛,

      激發興趣

      聯系生活實際

      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實現人機交互,使學生體會到計算機帶給學習的方便。

      教 學

      環 節 教師活動內容及方式 學生活動內容及方式 設計意圖 及課 后 隨 筆

      二

      設計方案

      人機互動

      將服務器切換到監看功能,看看每個小組設計的買票方案

      評選一下最優方案

      課件播放森林公園的美景。

      課件顯示收到的新郵件,猴山的飼養員叔叔要大家去猴山幫忙。

      課件顯示森林湖

      師提問:到猴山要過森林湖,我們該怎么辦?

      課件顯示設計租船方案的界面

      將服務器切換到監看功能,看看每個小組設計的租船方案

      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紹他們制定的方案

      生評選最優方案,并說出理由。

      生欣賞森林公園的美景。

      生答應去幫忙。

      生積極想辦法,一致認為應該乘船。

      生在計算機上設計租船方案

      只需在方案內輸入租金和數量,就會自動出現總租金

      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紹他們制定的方案

      反思: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列出算式并說出列式的根據是什么?

      感受大自然的美,激發學生們對生活的熱愛

      聯系生活實際

      說明:一共提供了5種船的圖片,將光標放在每種圖片上面,就會顯示每種船的租金和座位數。

      反思:教師要引導學生列出算式并說出列式的根據是什么?

      教 學

      環 節 教師活動內容及方式 學生活動內容及方式 設計意圖 及

      課 后 隨 筆

      二

      設計方案

      人機互動

      采用“學易”系統評選最優方案

      通過“學易”系統查看選擇情況

      課件演示猴山的全景并出現飼養員叔叔,他提出要求,讓大家幫助他設計一個比較合理的為猴子購買食物的方案。

      師提問飼養員叔叔要我們幫什么忙?

      課件顯示為猴子選擇食物的設計界面

      師演示選擇食物的過程。

      生拿起遙控器從5個方案中選擇認為最好的

      生通過“學易”系統中顯示的每個選項被選擇的比例情況,選擇最合理的租船方案

      生重復要求

      生在計算機上設計方案:

      將光標放在每種圖片上面,就會顯示每種食物的單價。選擇哪種,只需要單擊一下這種食物的圖片,方案內就會自動出這種食物的名稱和單價,只需在方案內輸入數量,就會自動出現總價,而且還有經費使用情況的'提示信息。

      培養學生的優化意識

      “學易”系統的使用為學生的選擇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1進一步明確要求,為設計選購食物方案作準備。

      使學生確實的感受到了計算機帶來的方便

      教 學

      環 節 教師活動內容及方式 學生活動內容及方式 設計意圖 及

      課 后 隨 筆

      二

      設計方案

      人機互動

      將服務器切換到監看功能,看看每個小組設計的方案

      評價方案

      課件先播放森林公園的美景,但是最后呈現出一幅

      人們踐踏草坪,破壞環境的畫面。

      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紹他們制定的方案

      生提出優點和不足

      生談感受

      但不選最優,只要合理即可

      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三

      師生小結

      暢談收獲

      這次游森林公園你有什么收獲和遺憾?

      老師做小結,明確今天復習的知識,小結這節課學生的表現,肯定優點,指出不足。

      生暢所欲言地談自己的感受

      使學生養成總結和反思的習慣。

      信息技術的使用,使一節復習課成了一節讓學生興趣盎然、意猶未盡的活動課,在這節課中學生的知識、情感態度、價值觀都獲得了發展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認識6和7的組成。

      2、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3、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6、7的組成

      一、引入

      昨天我們學習了6和7,說一說你觀察到身邊有哪些事物可以用6或7來表示的

      二、新授

      1、出示蘋果和人像掛圖

      老師這有6個蘋果,我想把它分給兩個小朋友(或小猴)你能幫我分一分,有幾種分法嗎?

      小組互相討論有幾種分法?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

      學生匯報,師板書分法

      2、總結分法

      看到這些分法,你能發現什么?我們可以將這些分法總結成這樣3種。

      看到每一組,你可以想到什么?

      3、7的組成

      剛才老師拿掉了一個蘋果,應該是7個,7個蘋果怎樣分給2個小朋友的?請拿出7個學具來分分看,有幾種分法?

      匯報分法,師板書分法,看到每一組,還能想到什么?

      三、游戲鞏固

      1、猜數,師左手拿幾個蘋果,右手和左手合起來是6個,知道右手是幾個嗎?

      2、一生出3個手指頭,另一個出一個數能和他組成6(7)

      3、拍巴掌,學小貓叫等游戲組成6和7

      四、作業

      48頁第1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節約用水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活動進一步鞏固鞏固比例知識、簡單的統計知識,培養學生綜合應用所學過的知識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活動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使學生感到數學和現實生活的聯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增強學生“節約用水,從我做起”的.責任意識,養成良好的品德。

      教學重難點

      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提出問題

      1、(屏幕顯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淚!)請學生說說對這則廣告的理解。引出課題。

      2、提出問題:為什么要節約用水呢?

      二、問題討論,明白道理

      1、交流課前搜集的信息,暢談有關水的認識。

      2、展示相關資料,了解地球上水資源狀況。

      3、交流感想,強化體驗。

      三、參與活動,親身體驗

      師:水龍頭壞了或沒有關緊,水一滴一滴往外流(多媒體出示相關圖片),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做?

      師:課前我請同學們做了一個漏水試驗,我們一起來看看試驗結果吧!

      1、小組交流、展示成果。(一分鐘大約滴水50毫升)

      2、計算統計,交流感想。

      師:根據上面的滴水速度,完成下面的統計表。

      一個漏水水龍頭漏水情況統計表

      時間1分鐘1小時24小時1年

      水量(升)

      一個水龍頭一年浪費多少水?(1立方米約重1噸)

      3、評價家庭用水狀況,提出節水建議。

      4、(出示)小明刷牙時不間斷放水30秒,用水約6升。小剛用口杯接水刷牙,需要3口杯水,每杯用水約0.2升。

      A、小明一次刷牙的用水量相當于小剛多少次刷牙的用水量?

      B、采用節水刷牙的方式,如果一個三口之家按每人每日刷牙兩次算,那么每月(30天計算)可節水多少升?

      C、節約的這些水,如果以一戶三人,每戶月均用水量為8噸計算,夠你家用幾天?

      (獨立分析計算、匯報計算結果,交流想法)

      四、解決問題,提出方案

      分組討論一下節約用水的措施。

      1、學生分組討論,多媒體演示生活中的節水片段。

      2、出示節水倡議,生齊讀:節約用水,從我做起,從節約每一滴水做起。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8-29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數學教案11-04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蜜桃 | 亚洲一级aⅴ在线播放 | 欧美A级片在线观免费观看 色妞亚洲欧美在线 | 一区二区不卡日本v | 亚洲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 综合久久本道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