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07-29 10:44:10 小學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小學語文教案10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品)小學語文教案10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讀通讀順課文,知道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

      2、抓住重點詞句,領悟祖母善良,樂于助人的品質,并使同學受到教育和熏陶。

      設計理念:

      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引導學生自讀自悟,注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并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學會學習。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荷花亭亭玉立,高雅脫俗,曾是許多文人墨客稱贊描寫的對象。同學們一定也積累了許多描寫荷花的詩詞,能悲幾首給老師聽聽嗎?(學生交流后出示有關描寫荷花的句子讀一讀)

      2、讀了這些詩句,你的眼前出現了哪些畫面,或讓你想到些什么?

      過渡:滿池青青的蓮葉,也勾起了本文作者無限的想象,還有更多無盡的感動,這又是什么原因呢?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學習一篇新的'課文《蓮葉青青》

      二、初讀課文

      自由朗讀課文,看看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學生交流后板書:祖母 種荷 送荷)

      三、學習2-4自然段

      1、指名讀祖母栽種荷花的部分,其他同學認真聽一聽,看看祖母對待種荷花這件事的態度怎樣?這種態度讓你想到哪些詞語?(板:視如珍寶 珍愛無比)

      2、你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祖母對荷花的喜愛的呢?自讀2-4段,劃出有關語句,重點詞下加:“。”,還可在旁邊寫上感受。

      3、學生默讀思考劃句,教師巡視

      4、交流 抓住重點句中的重點詞。(板:抓 看 挑 守 欣喜) 重點指導讀好“小荷葉終于長出來,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葉子。孩子們都不以為然,祖母卻一臉欣喜,就像看一個新生的孫子。”這一句) 5、歸納學法 一讀 知態度 二劃 找詞句 三說 談感受

      四、學習5-7自然段

      1、請同學們用同樣的學習方法自學5-7自然段

      2、交流

      讀了這幾段,你覺得祖母對剪荷葉這件事的態度是什么樣的?(板:毫不在乎)

      你從哪些語句看出的?(交流后板書:趕快 “咔”一聲 最大)

      祖母種荷花時對那些荷花珍愛無比,而現在卻又毫不吝嗇地把荷葉煎了送人,難道是祖母突然不愛荷花了嗎?速讀后交流。(板書:善良 樂于助人) 小結:這也是愛讓心愛的東西發揮應有的作用,給他人也帶去快樂,帶來益處,這是一種特別的愛,這種愛中包含了更多的善良和助人為樂。

    、總結升華

      1、如今,祖母已離我而去,但這一池的荷葉卻依然在我眼前,每當我看到這一池的荷葉就像看到一池的清涼,為什么這么說?

      2、開頭老師說那一池無邊的荷葉使作者生出了許多感動,此時,你明白作者感動什么了嗎?看到荷葉,他又能看到些什么呢,完成填空:在那一池無邊的荷葉間,我看到了 。

      3、現在老師還想問一下,本問明明是寫人的文章,為什么用蓮葉青青為題? 總結:因為那青青的蓮葉上,映出了祖母那一顆善良慈愛的心,因為那青青的蓮葉上有著祖母關愛,幫助他人的影子。蓮葉是祖母的最愛,她如珍寶般地栽種荷花,而后又無私地送荷葉,這一切都緣自于他對荷花的愛,對他人的愛,這愛中包含了更多的慷慨和慈愛。更因為那片片青青的蓮葉也啟示了我要做一個熱于助人的人,要把愛的火把傳向世界的每個角落。(板書:借物喻人)

      六、作業

      學習本人借物喻人的方法寫一篇作文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課題:識字二

      年級:一年級學科:

      【教材分析】《識字2》是人教版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識字課。本課借鑒傳統“三字經”的語言形式,利用傳統《三字經》押韻上口、好讀易記的特點,將識字寫字教學與愛長輩、愛家庭的教育融為一體,并賦予愛的教育以新的內涵。這篇韻文節奏感強,讀起來瑯瑯上口,學生朗讀積極性很高,正確流利地朗讀比較容易。文章所蘊涵的愛的教育不容我們忽視。特別是現在的小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關愛他人。我們老師首先就應該要讓孩子們懂得如何愛父母、敬長輩。因此,在學生熟讀課文、熟記生字的基礎上,我又把教學重點放在大致理解課文內容上,引導他們感悟愛長輩、愛家庭。新課標強調,要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課堂上,努力創設寬松、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自讀自悟,放手讓學生去說,讓他們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說出自己的獨特感受。更重要的是,給學生足夠的自主空間,讓他們主動質疑、學會質疑,激發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努力使語文課堂充滿生機、充滿活力。【教學內容】人教版一年級第二冊第18.19頁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認識“懂、貌“等14個生字。

      2.基本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語言的韻律美。3.懂得要尊敬長輩。【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教具準備】教師準備《三字經》及有關資料、課件、生字卡片

      課題:識字二

      年級:一年級學科:語文主備人:覃碩

      【教材分析】識字2》是人教版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識字課。本課借鑒傳統“三字經”的語言形式,利用傳統《三字經》押韻上口、好讀易記的特點,將識字寫字教學與愛長輩、愛家庭的教育融為一體,并賦予愛的教育以新的內涵。這篇韻文節奏感強,讀起來瑯瑯上口,學生朗讀積極性很高,正確流利地朗讀比較容易。文章所蘊涵的愛的教育不容我們忽視。特別是現在的小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關愛他人。我們老師首先就應該要讓孩子們懂得如何愛父母、敬長輩。因此,在學生熟讀課文、熟記生字的基礎上,我又把教學重點放在大致理解課文內容上,引導他們感悟愛長輩、愛家庭。新課標強調,要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課堂上,努力創設寬松、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自讀自悟,放手讓學生去說,讓他們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說出自己的獨特

      感受。更重要的是,給學生足夠的自主空間,讓他們主動質疑、學會質疑,激發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努力使語文課堂充滿生機、充滿活力。【教學內容】人教版一年級第二冊第18.19頁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1、會寫“洗、掃、父、認、真、母”6個字。2.背誦課文,積累詞匯,初步感受語言的韻律美。

      【教學重點】

      按要求會識、會寫本課的生字。【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課文內容。【教學、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三字經》及有關資料、課件、生字卡片

      【優點】【不足】【再設計】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篇是一首詩歌。這首詩歌描寫了水鄉秀麗風光,展現了水鄉興旺景象,贊美了水鄉的嶄新生活,抒發了熱愛水鄉的思想感情。全詩自成三節,采用問答的形式,依循水鄉、船多、歌多的順序,給予人清新活潑之感。贊美水鄉的秀麗風光,贊美水鄉的興旺景象和幸福生活。抒發了對水鄉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目標:水鄉歌教案教學設計優秀

      “知識與能力”目標:

      1、能正確地認讀生字新詞,并在此基礎上做到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讓學生感受水鄉秀麗的風光和水鄉人民的美好生活,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3、學生能基本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借助課文語言材料,通過朗讀課文,感受水鄉秀麗的風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

      “情感與態度”:

      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

      教學難點:體驗水鄉的美,感受水鄉人們生活的幸福。

      四、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2、詞卡、小黑板。

      五、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學習有關生字詞。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引入新課

      1、教師口述:音樂能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帶我們去自己想去的任何地方。此時此刻,讓我們一起聆聽優雅的音樂,走進風光秀麗的水鄉吧!

      2、(播放舒緩的背景音樂,屏幕出示江南的風光片)師述:大家看,這就是水鄉。仔細看看,多美呀!綠水環繞著清波,身處其境,猶如進入了人間仙境。再看看湖面上,好熱鬧啊,捕魚的小船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好象在開一個盛大的集會。湖水清澈蔚藍/article/,讓人心情舒暢,分不清是在湖中央還是已在空中行。

      3、你們喜歡水鄉嗎?為什么?(教師相機概括為“白帆如云”、“青山綠水”等優美詞語。)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過渡揭題:水鄉的'美可以用音樂來渲染,用畫面來展現,還可以用詩來描繪呢!請大家看老師寫課題。板書課題。讀好課題。

      2、教師范讀課文。

      3、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4、同桌互讀,相互評價、糾正。

      5、指名讀,相機指導。

      師:你喜歡讀哪一段課文,讀給大家聽一聽好嗎?

      6、隨機出示詞語:清波、飄滿、裝滿、咱、新生活。指名讀,齊讀

      三、自讀自悟朗讀交流

      1、自讀課文,思考:水鄉留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怎么體會到的?

      2、全班交流:①水多、船多、歌多。(此處教師板書)

      ②你是怎么體會到的?指名說說,并進行朗讀指導。

      四、鼓勵質疑引導解惑

      1、再讀課文,學生質疑。

      2、小組選擇問題討論,然后組間交流。

      3、教師對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給予指導、幫助。

      如:(1)渠、河、池有什么不一樣?(出示畫面,請學生一一指出)

      (2)駁與船一樣嗎?(看圖理解)

      (3)歌能裝在籮里嗎?

      教師提問啟發:誰在唱歌?水鄉人民用籮裝什么?望著一籮又一籮的勞動成果,水鄉人民會唱些什么呢?學生再次朗讀第三小節。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材簡析:

      在西雅圖的土地上,回蕩著印第安酋長西雅圖的著名演說。文章以飽含深情的語言,向我們表達了印第安人對這片土地的留戀和眷顧,表達了人們對土地的愛。

      知識目標:

      1、學寫本課生字,正確讀寫“圣潔、駿馬、雄鷹、潺潺、回蕩、滋潤、善待、松脂、寶貴、滋養、嬰兒、眷戀、閃閃發光”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感受最深的部分。

      能力目標:

      揣摩優美的語句,體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

      情感目標:

      體會人類與大自然休戚相關、不可分離的關系,懂得應該保護環境,愛護家園。

      教學重點:

      通過誦讀,感悟文章優美的語言,感受人與自然息息相關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語言;通過學習,引導學生獲得對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園的深刻認識,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課前交流,導入新課。

      1、課前配樂欣賞西雅圖的美麗風光圖,從而引出“西雅圖”這個城市。

      2、教師:西雅圖是美國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原來,那里可是印第安人的`領地。印第安人對土地有著深深的感情。大家想不想去了解?

      3、這節課,我們來學習27課《這片土地是神圣的》。

      4、齊讀課題。

      5、理解“神圣”,帶著神圣的感覺再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詞語認讀。

      圣潔 駿馬 雄鷹 潺潺 回蕩 滋潤 善待

      松脂 寶貴 滋養 嬰兒 眷戀 閃閃發光

      2、理解課文。

      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或體會?(熱愛土地)

      三、精讀課文“神圣”部分。

      (一)“熱愛大地,就像初生的嬰兒眷戀母親溫暖的懷抱一樣。”

      過渡語:印第安人深深地熱愛著自己的土地!在這篇課文中,有一句話,最能體現他們與土地的關系,是哪句話?

      1、從這個句子,你體會到了什么?

      2、引導學生體會“出生的嬰兒”與“母親的懷抱”的關系,從而引導印第安人與土地的關系。

      3、理解“眷戀”的意思,體會感情,指導讀出“深深地眷戀”之情。

      (二)“我們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們的一部分。青草、綠葉、花朵是我們的姐妹,麋鹿、駿馬、雄鷹是我們的兄弟。我們和大地上的山巒河流、動物植物共同屬于一個家園。”

      1、過渡語:正因為他們熱愛大地,就像嬰兒眷戀母親的懷抱一樣,所以他們才說:—————————————.

      2、引導學生結合實際體會“家園”、“兄弟”、“姐妹”說明了什么。

      (三)“每一處沙灘,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脈,每一條河流,每一根閃閃發光的松針,每一只嗡嗡鳴叫的昆蟲,還有那濃密叢林中的薄霧,藍天上的白云,在我們這個民族的記憶和體驗中,都是圣潔的。”

      過渡語:同學們,就是這樣美好的家園,就是這樣的兄弟姐妹。他們印第安人卻永遠就要與之分別了。大家想知道這是為什么嗎?讓我們一起看一段資料。(課件出示背景資料)

      1、同學們,離別之際,他們想再看看這片土地上的什么呢?請認真讀讀第二自然段。

      2、指名讀一讀,并說說他們留戀的是什么。

      3、對比閱讀:文中連續用了好幾個“每一”,什么意思?把他們去掉,好不好?自己對比著讀讀這兩個句子。

      4、指名談談自己的理解。

      5、練習讀出感情。

      6、教師引讀:在印第安人的眼里,這片土地上的一切,都是難忘的。沙灘美不美?嗡嗡鳴叫的昆蟲美嗎?他們永遠都看不到了。離別之際,他們心中有萬分的不舍,讓我們把這種感情融入到句子中,好好讀一讀。

      7、齊讀。

      8、想象:在他們眼中,還有哪些事物是神圣的?(課件出示填空練習。)

      四、精讀“善待”部分。

      1、過渡語:西雅圖向白人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呢?(善待河水、空氣、動物)。請同學們默讀課文4——8自然段,邊讀邊想,西雅圖要求他們善待什么呢?

      2、交流。

      3、這部分內容中,有一句話,作者反復三次說了一句話,大家把它找出來,好好讀一讀。

      “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圣的。”

      4、引導學生體會:同學們平時也輕言放棄嗎?在什么情況下才放棄?你放棄一件事時,是什么心情?

      5、引讀,是呀!這是深深的無奈呀,指名讀————————;這是萬分的不舍呀,指名讀————————;這是不放心的叮囑呀,指名讀————————。

      6、他們僅僅是要求善待這三種嗎?還有什么?

      7、教師小結:他們希望善待地球上的一切!

      8、配樂朗讀:讓我們帶著深深的無奈,帶著萬分的不舍,帶著真誠的叮囑,配上音樂,再去讀讀西雅圖的話,齊讀——————————。

      五、結尾部分。

      1、過渡語:作者在文章的最后,發出了怎樣的呼吁呢?

      (一)“為了子孫后代,你們要獻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來保護大地。”

      (二)“大地不屬于人類,而人類是屬于大地的。”

      2、理解第二句話的含義,并好好讀讀,體會感情。

      3、教師補充:他的呼吁,白人做到了。他們被西雅圖對土地的熱愛所感動,就把這座城市命名為“西雅圖”。現在,這座城市四季如春,景色宜人。

      六、拓展、升華。

      1、過渡語:大地為人類提供了人類所需要的一切,我們真應該熱愛這片熱土。

      2、不少的作家、詩人,也寫出了不少熱愛土地的詩歌,下面我們共同欣賞艾青的一首詩。教師配樂朗誦《我愛這土地》。

      3、小練筆:同學們,此時此刻,相信同學們有許多的話要對我們腳下的土地說,請拿出你的筆,用上飽含深情的語言,來表達你對土地的熱愛。

      4、交流,讀一讀。

      七、激情總結。

      1、同學們,西雅圖說土地是神圣的,僅僅指的是他們腳下的土地嗎?(不是)齊說:所有的土地都是神圣的!

      2、同學們,為了自己的幸福,為了子孫后代的幸福,讓我們用全部的力量和情感去保護大地吧!

      八、作業。

      讀了這篇課文,我們很自然地想到了家鄉的土地,身邊的資源。它們是得到了保護,還是遭到了破壞?就這個問題,寫一寫自己的發現和感受。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自、己、吧、要、吃、多、這、樣、呢”9個生字。會寫“自、己、東、西”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育學生從小要有自立、自強的思想,不依賴父母,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

      【課前準備】

      錄音、寫有生字的蘑菇小卡片、小黑板

      【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直接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你們喜歡哪些小動物,都知道它們有什么本領呢?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看看小猴、小鴨、小鷹是怎么學會本領的`。這節我們就來學習第 14課《自己去吧》。(板書課題)

      二、揭題引疑

      1、讀課題。(指名讀)

      2、看到課題,你們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想提出來?或者想知道些什么?

      三、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師:同學們認真思考,大膽提問,問得真好!課文到底講的是誰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下面,請同學們打開書111頁,邊聽錄音邊想一想。

      生邊聽錄音邊想。

      師:錄音里的叔叔朗讀得真好,你們想不想自己讀讀課文?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借助拼音拼讀。

      生自由讀。

      師:下面同桌互讀互評。

      生同桌互讀互評。

      師:剛才同學們很認真地在讀課文,到底讀得怎樣呢?誰有信心接受老師的檢查?其他同學認真聽,當好小評委。

      指名3個同學分小節讀,而后師生共評。

      師:同學們已能流利地朗讀課文了。是否也能學好生字。

      出示小黑板(帶有拼音的生字)

      師:請大家自己讀讀小黑板上的生字,邊讀邊想想這些生字的讀音有沒有要提醒在家注意的地方?

      生邊讀邊想,而后提醒并帶大家讀。

      師:看到同學們這么厲害,已經能讀準生字的音,許多蘑菇寶寶忍不住跑了出來想考考你們。

      貼出小蘑菇。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采蘑菇的游戲。請大家聽好,你認識哪個字,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記住它,請采下蘑菇告訴大空。

      生做采蘑菇的游戲。

      師:同學們真棒,很快便把蘑菇采光光了。在這里老師要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其實,蘑菇上的字就是隱藏在課文里的生字。接下來,請大家在學習小組里互相說說你會用哪些字組詞、說話?

      生先討論、后匯報。

      四、總結

      今天,小朋友們的表現真棒,就好像小鴨、小鷹它們一樣,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會了很多東西。誰來告訴大家,這節課你通過自己的努力,學到了些什么?課后,請同學們再認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著表演一下課文中小動物們的對話和動作。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讀通課文,理清脈絡。

      2.講讀課文1、2自然段,理解“從前、大聲喊、常常、趕快”,教學“狼、常、喊”

      3.有感情朗讀。

      二、教學過程:

      (一)、揭題:

      1.聽錄音,看圖象。問:聽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2.學生回答。

      3、齊讀課題,教學“狼‘,注意后鼻音。

      (二)、讀課文,理清脈絡:

      1.學生自學:要求:

      (1)自由讀課文,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對照田字格,圈出生字,劃出詞語。

      2.檢查自學;

      (1)說說你覺得哪個詞難讀,說清原因。學生認讀。

      正音:狼慌后鼻音常既是后鼻音又是翹舌音

      (2)開火車認讀生字詞,一人讀生字,一人讀詞語

      3.開火車分段讀課文,學生評議:生字在課文中是否讀正確了,有沒有加字、漏字。

      (三)、講讀第一段:

      1.單擊出示第一段,指名讀,想:有幾句?

      2.指名讀第一句,問:你為什么把常常讀得響一點?。

      理解“常常”,我們還能說什么?(專門、時常)

      3.第一句話還告訴我們什么?什么時候,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理解:從前(以前,古時候)

      4.看圖,問你從那里看出來的?

      師總結:我們經常說的文章開頭要說情:什么時候,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過渡:有一天,他在山上大聲喊,生接:“狼來了!狼來了!”

      5.單擊,看圖說,從哪兒看出放羊的孩子是在大聲喊。

      學生回答(放養的孩子張大了嘴巴,在叫。)

      6.學著放養的孩子喊一喊。

      7.朗讀第一段。想:我們是怎么把它讀好來的?

      學習方法:抓重點詞,做動作。

      (四)、講讀第二段

      1.單擊,看圖說:上下的人聽了是怎么做的?找出重點的詞。

      (趕快/忙)變紅。

      2.想:上下的人要趕快跑上山?

      3.劃出他們是怎么說的'句子?(狼在哪里?狼在哪里?)

      學生說,師單擊劃出。

      4.指名讀人們的話,把急切的語氣讀出來。表演讀。

      5.放羊的孩子見了是怎么樣的?單擊看圖。

      6.抓重點詞:笑變紅。問:為什么要笑著說?

      7.用開玩笑的語氣讀。

      8.朗讀第二段。

      山下的人看來會怎么想?

      (五)、分角色朗讀課文。

      (六)、書寫“常喊”

      1.常:重點上面是“”,生書空。

      2.喊:右邊與成比較。

      4.學生各書寫一個,師在展示臺上反饋。、[20xx年12月9日]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 理解來源于象棋的詞語意思,了解象棋規則。

      2、 熟記成語和古賢文。

      3、 寫好鋼筆字。

      4、 練習口語交際:學會傾訴煩惱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處處留心)

      1、教學第一部分。

      (1)談話引入:同學們聽說過象棋嗎?象棋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棋類運動,它是象征著古代戰場雙方廝殺的一種游戲。我們生活中有些詞語就來源于象棋。練習中舉了一個例子。請同學們看看。

      (2)我們了解了象棋中“將軍”的本意,那么,現在“將軍”一詞常常比喻什么呢?

      (3)書中還列舉了一些這樣的詞語,請讀讀這些詞語,想想它們在象棋中是什么意思,現在在生活中又表示什么意思?

      (4)除了書中提到的,你還能說出哪些呢?

      (5)請選擇其中的一個說一句話。

      2、教學第二部分。

      (1)同學們會下象棋嗎?下象棋是有一定的規則的。(出示歌訣)這段歌訣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請同學們自己讀讀。

      (2)能讀懂歌訣的意思嗎?請同學們憑借棋盤講解。

      (3)一首簡單的歌訣,讓我們對象棋的競賽規則有了初步的了解。我們在朗讀的時候有什么感覺呢?(瑯瑯上口)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呢?(對稱押韻)

      (4)欣賞朗讀。

      3、教學第三部分。

      (1)胡榮華是我國著名的象棋大師。為什么這樣說呢?請讀讀短文。

      (2)在這段話中有一組近義詞,你發現了嗎?(技術、戰術)它們可以調換嗎?說說理由。

      (3)“蟬聯”這個詞,聽說過嗎?根據上下文來猜猜意思。再查查詞典,看看自己猜得對不對。

      二、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認讀“犯、飽、它”三個字,觀察字形,說說異同。

      2、觀察字帖,讀讀“小小竅門”,領悟其中的規律。

      3、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二題(讀讀背背)

      1、熟記成語。

      (1)先讀讀詞語,讀準字音。

      (2)借助字典,了解詞語意思。

      (3)交流匯報,并體會每排兩個詞語在意義上的聯系。

      (4)學生練習朗讀和背誦。

      2、背誦《古今賢文—合作篇(下)》。

      (1)回憶《古今賢文—合作篇(上)》。

      (2)學生自讀《古今賢文—合作篇(下)》。

      (3)這段文章中的句子,有的來自古詩,有的來自民間諺語。你能讀懂哪些句子呢?(全班交流,教師適當講解,幫助學生大致理解句意)

      (4)除了文中介紹的句子,你還知道哪些關于“合作”的名言呢?

      二、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1、談話引入: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一些煩惱。“小煩惱熱線”開通了。我們可以通過熱線跟主持人通話,把不愉快的`事說出來,從而得到幫助。

      2、那么,在傾訴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表達清楚,說清煩惱的原因;有禮貌,言辭誠懇……)

      3、作為“小煩惱熱線”的主持人要注意什么?(耐心、誠懇……)

      4、同桌試著扮演角色進行口語交際。

      5、全班同學進行交流,并評議。

      6、小結:在生活中有煩惱是正常的,我們有很多解決方式,在傾訴與傾聽時,都應做到尊重、有禮有節。愿同學們都能做一個善解人意、天天快樂的孩子。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一、導入

      1、《我真的很不錯》手語操

      2、同學們很自信,真的很不錯。有一只青蛙它也覺得自己生活的環境很不錯。看看大屏幕(出示課件2),就是這只小青蛙,起初覺得自己生活在井里很(快活),可是后來它的想法發生了變化,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渺小)看到這兩個詞,你有什么疑問嗎?(為什么?)

      3、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到文中看看吧。

      二、讀書感悟

      (一)青蛙的快樂(出示課件3)

      1、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找找青蛙的'快樂生活都來自那些地方呢?

      生:井外——淺井壁——小井水——井泥——快樂生活離不開又淺又小的井呀。

      2、小青蛙快樂嗎?如何快樂?

      盡情、安然、沒有誰、獨占、極點

      3、難怪小青蛙這么快樂,它簡直就是井中的大王。

      4、誰學著青蛙的樣子,盡情的夸耀一番?指名讀。指導朗讀

      5、還有這么多同學也想試試,好,大家一起來讀,還可以加上表情、動作。

      (二)體會大海的遼闊

      1、這只青蛙真快樂呀,可為什么又覺得自己很渺小呢?(鱉——東海的)

      2、讓我們默讀第2自然段。

      誰來讀讀東海之鱉對青蛙說了些什么?

      3、聽了東海之鱉的介紹,再看看大屏幕(出示課件4—6),你對大海有什么印象?(大、遼闊)

      4、這里有一段古文,(出示課件7)怎樣才能把古文讀好呢?老師送給大家一把金鑰匙,學習古文就要經常抑揚頓挫的誦讀。先來試著讀一讀。

      5、老師先來讀,請大家用斜線畫出停頓。

      6、再讀,大家可以輕聲跟讀。(出示課件8)

      7、同桌練讀

      8、對照分析:這段古文與文中那段話意思相同,誰能讀一讀。

      千里之遠——大(小);千仞之高——深(淺)沒法量,這樣的大海與淺井沒法比。

      9、大海是一片遼闊的天地,生活在這里有無窮的樂趣,這就是東海之鱉的大快樂吧。

      10、與鱉生活的大海相比,青蛙生活的淺井是多么渺小呀,青蛙當初的表現真是太(可笑)(無知)了。

      (三)看課文,當青蛙聽完鱉說的話之后,是什么表情。(瞠目結舌)誰來學學瞠目結舌的樣子。找個近義詞——目瞪口呆。這時,青蛙覺得自己太渺小了。給渺小找個反義詞——(龐大)(巨大)。

      三、揭示寓意,拓展升華

      1、讀完這個小故事,你們明白了什么道理?四人小組討論一下。

      2、鱉——視野開闊

      蛙——目光短淺(出示課件9)

      3、你們知道的,哪些人也象青蛙一樣盲目自大。目光短淺呢?

      所以我們要做視野開闊的人,不要學青蛙目光短淺、盲目自大。

      4、“井底之蛙”不僅是成語故事,也是寓言,就是通過一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大道理。剛才你們說的故事也都是成語,(出示課件8)屏幕上的這些成語希望同學們找來讀一讀,也可以試著寫寫。希望這些故事能象一顆小小的種子,種在你們的心里,讓你們的見識更廣,讓你們的目光更遠。讓你們找到屬于你們的大快樂。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3個字。認識新筆畫“豎折折鉤”。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學會識別“前、后、左、右”四個方位。

      4、認識有關“影子”的一些現象。

      教學重點

      練習朗讀、認字和理解句子時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學難點

      懂得在實際生活中分辨前、后、左、右等方位。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謎語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聽老師說一個謎語,人人有個好朋友,烏黑身子烏黑頭,就像一條小黑狗,陽光下面跟你走。

      謎底是什么?

      學生回答:影子。

      2、師:同學們,你們想了解有關“影子”的知識嗎?這節課我們就學習第9課《影子》。 板書:影子。齊讀。

      二、自讀課文

      1、師: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還要注意句與句之間的停頓,把不認識的字圈出來借助文中的拼音多讀幾遍。

      學生認真讀課文。

      2、師:這篇課文中有一些新朋友,你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嗎?

      出示生字卡片。

      (1)、齊讀卡片。

      (2)、去拼音讀生字。

      (3)、開火車讀。

      (4)、男女學生比賽讀。

      3、師:生字朋友我們都熟識了,相信同學們一定能把課文讀好!誰愿意來讀一讀課文?

      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音。

      三、看圖學文

      1、學習第一節

      (1)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上畫了些什么?

      出示媒體資源中的“課文1”。

      學生認真觀察、回答。

      提示:太陽、小男孩、影子、路、草、樹

      (2)師:想一想,小男孩在干什么?

      提示:他在對著太陽走,太陽在前,影子在后。

      (3)師:要是小男孩背對著太陽走呢?學生回答。

      (4)師:再看看小男孩的表情怎樣?

      提示:好像在和影子做游戲,很高興的樣子。

      (5)師:這一節告訴我們影子就像一只小黑狗,常常跟在我們身邊,是那么調皮,又是那么討人喜歡。你喜歡它嗎?那我們該怎樣讀第一節呢?自己練習讀一讀。

      學生自由讀第一節。

      教案《新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影子》教案》,來自網!

      2、學習第二節

      (1)師:請同學們用同樣輕松愉快的語氣自由讀第二小節。生讀。

      (2)出示媒體資源中的“課文2”。

      (3)師:為什么說影子是我們的好朋友?有這樣的一位好朋友,你開心嗎?生答。

      提示:因為影子常常陪伴在我們身邊。

      3、通讀全文,指導背誦

      (1)觀察圖上小男孩的`表情,自由讀;和好朋友一起讀。

      (2)加上動作表演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朗讀,背誦課文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影子》這篇課文,請大家再認真讀一讀課文,待會咱們看看哪位同學背誦的最熟練。

      學生朗讀課文,指名背誦。

      二、指導生字

      1、師:文中的生字朋友大家還記得他們的名字嗎?

      出示生字。

      學生個人讀、領讀、齊讀。

      2、提出“前”、“后”、“左”、“右”4個表示方位的詞語,讓學生再認讀并做小游戲。

      (1)學生指出自己座位“前”、“后”、“左”、“右”4個方向坐著誰,或有什么物品。

      (2)把本課的生字卡片打亂貼在黑板上擺出前、后、左、右的陣形,讓學生自由讀出一個生字,并認讀這個字的前、后、左、右分別是什么字。

      3、教學生字

      播放媒體資源中生字的書寫動畫

      教師隨機指導:

      (1)認識新筆畫“豎折折鉤”,知道是一筆寫成的。描紅寫“馬”、“鳥”,知道“馬”的第二筆和“鳥”的第四筆都是“豎折折鉤”。

      (2)區別“馬”、“鳥”

      “撇”就像鳥頭上的羽毛,“點”就像鳥的眼睛。

      4、師: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對照本課生字,想想能用什么有趣的辦法記住它們。

      例:“影”:一輪紅日當空照著,地上有一幢高高的建筑物,旁邊有一片影子。

      教師邊畫邊板書。

      5、全班交流,教師指導。

      三、實踐、總結

      1、做“踩影子”活動

      邊活動邊思考:什么情況下影子在前,什么情況下影子在后,什么情況下影子在左,什么情況下影子在右?

      2、在操場上結束本課教學內容并總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影子是我們的好朋友,它像一只可愛的小黑狗陪伴在我們身邊,其實影子不僅存在于我們身邊,其他物體也有影子,他們的影子又有什么特點呢?請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仔細觀察,口頭交流。

      四、作業

      1、觀察其他物體的影子有什么特點,和同學交流。

      2、抄寫生字。

    小學語文教案 篇10

      一、揭示課題

      “雪”和“畫”是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注意讀準。

      什么樣的人我們稱他是畫家?(專門畫畫,并且畫得很有名氣的人)

      課文里的畫家和我們剛才討論的不一樣,是“小”畫家,從課文題目可以看到是哪里的小畫家?(雪地里的小畫家)

      二、初步閱讀

      1.雪地里來了哪些小畫家?他們都畫了什么?讀了課文你就知道了。

      2.讀的時候,要看清音節讀準音,讀完以后還要想想意思。(集體小聲朗讀)

      3.檢查朗讀效果。(請兩位同學一人一句輪讀課文)

      三、講課課文

      1.課文一開始就告訴我們下雪啦。

      “小畫家”看見下雪心里怎樣想?同學們能用朗讀的語氣表達出來嗎?

      2.雪下得怎樣?

      出示投影片,從哪里看出雪下得大?(學習生字詞:一群qún,一群是多少?一兩個不能叫一群,至少三五個才能成群,也可能更多些)

      3.這群小畫家都有誰?

      (看圖,練習說一句話,用上有……還有……,有……和……)

      從圖上你能看他們各自畫了什么?那些畫是誰畫的?你能分得清嗎?

      課文里有一句話告訴我們他們各畫了什么,請找到讀一讀。

      出示小黑板(板書第三句話)(學習生字詞:竹葉yè)

      真正的竹葉見過嗎?(出示竹葉圖片和投影片上小雞的腳印對照)

      小雞畫的畫像不像竹葉?梅花,小朋友都見過(出示梅花圖),小狗畫得像嗎?小鴨畫的是楓葉(出示楓葉圖),像嗎?(學習生字詞:月牙)

      月牙是什么樣的?為什么說小馬畫的畫是月牙?

      讀第三句話。

      4.你們平時用什么畫畫?

      (學習生字:用yòng,筆bǐ)

      “筆”這個字的`上面部分是我們這課要學習的新部首,叫“竹字頭”。

      出示教具:毛筆,這支筆能幫助你記住“筆”這個字嗎?

      用筆畫畫,還要用什么?(出示顏料實物)

      我們畫畫要用顏料和筆。這些小畫家跟我們不同。(學習生字詞:不用yòng)

      它們怎么畫畫呢?從課文里找。

      幾步什么意思?(走幾步)在哪里走幾步?

      雪地里的小畫家在雪地上走幾步,留下的是什么?(腳印)

      同樣在雪地里走幾步,為什么畫出來的畫不一樣?

      腳印怎么會不一樣呢?

      你們見過小雞的腳嗎?它的腳爪是三根細長的腳趾,所以在雪地里留下的腳印就像竹葉。

      小鴨子的腳大家都知道,腳趾之間有皮連著,我們稱它著“蹼”,它是干什么用的?(劃水)在雪地上留下的腳印就像楓葉。

      小狗的爪子什么樣?

      馬蹄釘了腳掌,像彎彎的月牙。

      :

      這些小畫家,因為腳不同,腳印就不同,在雪地里留下的腳印就像一幅畫。所以我們叫他們是雪地里的小畫家。(集體讀課文前四句內容)

      5.課文最后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

      指導朗讀問話的語氣。青蛙為什么不來參加畫畫呢?書上已告訴我們原因了。

      6.“躲”說明什么?為什么要躲?(怕冷)要睡多久?一個冬天不吃不喝地睡覺叫什么?(冬眠)

      四、鞏固練習生字詞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優秀教案03-21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图片 | 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人AV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成综合人在线播放 |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看 | 最新性爱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