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3-07-29 08:41:54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優選]語文教案7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優選]語文教案7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人通過觀察到的幾樣事物,推測出屋外下著大雪,激發學生仔細觀察大自然景物和由此及彼進行推測的興趣。

      3、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接受傳統文化的滋養。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意思,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

      教學難點:

      憑借詩句想象畫面,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不少古詩了,在讀讀吟吟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對生活的熱愛。往往生活中的一次小小的體驗,就會觸發他們的靈感,也許,一首雋永美妙的小詩就在筆下誕生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清新的、雅致的小詩,題目叫《夜雪》。(板書詩文)

      夜雪

      已訝衾枕冷,

      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

      時聞折竹聲。

      2、詩一定要吟,(板書:吟)請同學們出聲吟上一遍。

      二、初讀詩文

      1、有沒有不認識的字?怎么辦?(相機解字)

      衾(qīn):被子

      碰到不認識的字詞,要記得請教,或向“無聲的老師”請教,或向老師、同學、家長請教,要能“多種渠道學語文”。

      2、再出聲吟上幾遍。

      3、檢查朗讀情況(指名學生反復朗讀)

      ①指名一生朗讀,評價:好的,你把古詩讀正確了。

      ②再指名朗讀,評價:不錯,你把古詩讀通順了。

      ③誰能學著他的樣子再來讀一讀,(點評學生朗讀,如聲音響亮、聲音清脆悅耳,同時發現并評價:老師發現這位同學在聽同學朗讀時,神情專注,一邊聽,一邊默默地在跟讀。他做到了“眼到、耳到,口到”,他很會學習。)

      ④誰愿意再來讀讀?(再指名朗讀,評價:好習慣要學以致用,很多同學都學到了。)問:你吟后有什么感覺?

      ⑤如果帶著自己的'一些體會來讀,老師相信你會讀得更棒!

      誰也愿意來試試?再讓一些學生吟詩,談感受。適時點評。

      點評語如:你不但說出了自己的體會,而且在讀詩時帶著表情,真不錯!

      同學們,我們在學古詩時,不僅要吟,還要用心地誦,(板書:誦)做到邊吟誦邊記憶,這才叫會學習。

      ⑦自己用心讀讀,能記下了嗎?再抽誦。

      ⑧齊誦古詩

      三、細讀古詩

      古詩光吟誦行嗎?你還想干什么?(引導學生說怎么學古詩)

      對,還需了解意思,這叫“解意”。(板書:解意)

      A第一環節:整體感知

      1、把自己當作詩人,一行一行地讀,一行一行地想,看能不能明白其中的意思?(輕輕地讀,然后細細地想一想)

      2、這位同學很好,自己自言自語地把這首詩的意思一行一行地說一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你說得對不對等會再說,但是你要自言自語。

      3、聽聽你的同桌對這首詩是怎么理解的?用“我怎么樣”的句式說說這四行詩句。

      4、這首詩大致講了什么意思?認為自己讀得懂的請舉手,我來看看。不一定要讀得很準確,這首詩大體的意思我懂的就舉手,越來越多的手舉起來了。讀得懂嗎?好,手放下。

      5、好的,一部分同學可能還沒有把握,老師提三個問題好不好?如果你都能回答出來,證明你真讀懂了。

      B第二環節:細讀深究

      6、第一個問題:詩的題目叫《夜雪》——晚上下雪,懂嗎?那我問你:晚上外面下雪,詩人在哪里?他干什么?從這首詩找到答案,從字里行間找到答案,說的時候要有理有據。他在哪里,說準確了。

      7、學生交流,引導說話。(抓“衾枕”一詞)

      (“已”,這是“已經”的“已”,忽然之間,詩人很驚訝地發現蓋的這個被子和枕頭忽然變冷了。所以第一個問題如果你讀得懂,你會發現詩人正在床上睡覺,明白了嗎?)

      8、第二個問題。詩人既然睡在自己的被窩里面,他又沒起床,外面下雪,他怎么知道外面下雪了?一行一行地讀一讀,你能不能找到依據?每個同學要有一雙發現的眼睛,這個地方就是講外面下雪了。讀書、讀詩要越讀越聰明。

      9、學生交流:(用上“我是從……中看出來的。”)要點如下

      ①老師手指“見”,這雪映照在窗戶上,看到這窗戶是亮的。所以這里是什么字啊?“見”,看到了對嗎?他通過視覺發現下雪了。這是第一處,讀得好。還有嗎?(板書:視覺)

      ②從“時聞折竹聲”的“聞”字看出。這是聽覺。

      竹子一般都是很有韌性的,要很重的東西壓著才會斷。現在應該是冬天,冬天的時候,雪越積越厚,才會把竹子壓斷的。(板書:聽覺)好,現在能發現的同學是會讀書的。

      (難點是啟引學生從一、三行中體會)

      ③從“已訝衾枕冷”的“冷”字,這是觸覺。(板書:觸覺)

      一般的情況下,如果不下雪,被窩里面睡到天亮都是溫暖的。但突然之間下了一場雪,被窩就冷了。這個“冷”是什么?這是人的一種觸覺,臉接觸到了枕頭,身體接觸到被子覺得冷。一個“冷”感覺到下雪,還有嗎?

      ④從“夜深知雪重”的“知”看出來,這是詩人的判斷,是一種知覺。(板書:知覺)

      10、小結并齊讀古詩:

      你看,每一行詩中都能看出外面在下雪。茫茫的黑夜里下起了雪,我們一起讀一讀。

      11、拓展:你還知道哪些關于寫雪的詩句?

      (《江雪》《別董大》《絕句》《白雪送武判官歸京》等)

      12、學習表達方式

      問:詩人有沒有直接寫外面黑夜里面的雪下得怎么樣?雪花飄飄,是什么樣子的,有沒有描寫?他是怎么寫的?和我們一般人寫的雪有沒有不同?

      這叫側面描寫,(板書:側面描寫)就是借用其他的事物來寫這個雪。他是通過自己的觸覺、視覺、知覺、聽覺來寫出外面下的是一場雪。

      13、再次齊讀古詩。

      14、問題三:這是一場小雪還是一場大雪?每一行當中都要找依據,你找得到依據嗎?

      15、學生交流,要點如下:(依學生交流圈畫下列字)

      ①“訝”

      ②“明”是不是雪落在窗戶上?(應該是白茫茫一片,才會明亮。)

      ③“重”為什么用“重”字?比較“飄、大”,體會雪之大。

      理由如下:堆積故重;

      前后聯系,更重要與下句“折竹”呼應,與上句“訝”呼應,冷氣重,都凍醒了。

      ④“時”折斷一根竹子嗎?可見是大雪。(朗讀,讀出雪之大)

      16、小結:好,剛才我們通過“訝”、“明”、“重”、“時”這些詞感受到這是一場大雪,所以我們說古詩當中每一個字它都能傳達出一層意思,都能表達一種感情,也能營造一種意境。現在我們再來讀這首詩,注意把這些圈出來的字體會一下,你的朗讀感覺就會不一樣。好,大家自己練習讀一讀。

      四、再讀悟境

      過渡:吟誦了,解意了,你還想做什么?(板書:悟境)

      “悟境”就是要用我心感受古詩呈現的意境、詩人的心境。

      1、學生輕聲吟誦古詩,邊讀邊想象畫面,說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2、學生交流:能不能用一個字來概括夜雪給你的感覺?

      ①指名學生交流:先交流感覺再讀詩,讀出自己交流的感覺。(2-3名)

      ②再指名學生先讀,讓大家猜猜什么感覺。

      (板書:冷、大、重、美、靜反襯)

      3、詩人很厲害,短短的20字的小詩,融入諸多感受,我們同學更厲害,讀出了許多體會,齊讀古詩。(依學生回答的感覺指導朗讀)

      4、閉上眼睛,現在把自己想像成詩人,躺在床上,頭枕著枕頭,身蓋著被子,睡到半夜突然之間被凍醒了。一看到窗戶亮起來了,是不是天亮了?耳邊不時傳來竹枝折斷的聲音……這個情景想象一下,下面我們自己輕聲地來吟誦一下,好嗎?不看這首詩,“夜雪”——把自己作為詩人,齊。生齊聲吟誦。

      五、積累古詩

      你還想做什么?(了解詩人,積累古詩)

      1、猜猜這首詩是誰寫的?提示: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詩人?他的詩通俗易懂,老人小孩都讀得懂,但是又很有情趣,很有意境。(板書:白居易)

      2、學到這里,你覺得還可以做什么?(板書:積累)主要指“背”和“寫”。

      會背嗎?(看好詩文,再次齊背一遍)

      會寫嗎?(學生打開自備本,書寫)

      3、教師巡視指導

      寫完了要檢查,這是一個好習慣。

      4、再依自己所默寫的古詩齊讀。

      六、總結延伸,布置作業

      1、小結學習古詩的方法

      如果讓你學習《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你該自么學習呢?

      2、作業

      ①再讀白居易的詩,與同學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②學習詩人的寫作方法,寫寫你眼中的雪,到時我們再交流。

    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感悟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并能在閱讀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認識本課11個生字。

      二、教學重點:

      感悟課文中蘊含的情感態度,并學習準確、有創意地表情達意。

      三、教學準備:

      課件。

      四、教學時間: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引發思考。

      2、板書“貧困”。看到這個詞你想到了什么?再板書“人家”。現在大家有什么想法嗎?今天我們來學習作家莫小米的《貧困人家》看看這戶人家有什么特別之處,對我們有什么啟發?

      3、自主閱讀,感悟交流。

      4、引導學生質疑、解疑。

      5、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老師對問題進行總結、梳理。

      6、老師組織學生討論。

      7、如何理解窮日子不能過成苦日子。

      8、我的同事為什么說:這一家生活雖然貧困,精神卻并不潦倒。我深信他們不會貧困太久的!

      9、談一談感受。

      10、學寫格言,升華認識。

      11、拓展延伸,陶冶情操。閱讀〈〈最大的財富〉〉〈〈閱讀中的'〉〉

      12、小結:

      六、教學板書:

      貧困人家

      環境:走進人家,以為走錯門

      貧困人家語言:窮日子不能過程苦日子只要精打細算,日子總會好起來的。

      謎底:電器是別人淘汰的等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諸葛亮是中國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顧茅廬”、“火燒赤璧”“六出祁山”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諸葛亮的文才韜略令人傾倒。他撰寫的《出師表》是漢末以來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質樸誠摯,志盡文暢。為后人所欽仰。陸游說“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文天祥說“或為出師,鬼神泣壯烈”。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篇杰作。(板書課題)

      二、朗讀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最好能背誦),讀得要有抑揚頓挫,感情充沛,使學生產生激情。要求學生注意體會老師的讀法,并畫出生字詞。

      2.指導學生朗讀(片斷),要求富有感情。

      三、檢查預習:

      1.要求一生簡介“表”的有關常識

      2.一人簡述本文的寫作背景

      3.一人簡介諸葛亮

      四、指導劃分層次結構

      引導學生圍繞“出師”二字來分段(問題1),提出以下幾個問題供參考:第一,在國家危急的形勢 下,作者出師前向后主提出哪幾條治國建議?第二,作者采用什么方式向劉禪陳述他出師的理由的?第 三,在說明出師的理由之后,作為臣下,是否還要請求皇上批準他出師并表達這次出師的決心?

      1.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獨立思考,擬出初步答案

      2.同組交流,取長補短(段意不要求統一)

      3.抽樣提問,師生共評(同時板書)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機,提出建議

      第二部分(6-7)追憶往事,陳述理由

      第三部分(8-9)分清責任,表明決心

      五、理解分析第1、2自然段

      1.學生結合注釋自譯課文1、2段(問題2、3),教師補充以下詞語:

      疲弊:指國家貧窮衰弱 秋:關鍵時刻 妄自菲薄:過分看輕自己 蓋:原來

      2.提問四人各對譯課文1、2段,學生進行評價更正,教師肯定小結

      3.思考問題:

      (1) 為什么說當時是“危急存亡之秋”?

      (2)作者指出當時蜀國的形勢如何?內外大臣如何表現?內外大臣這樣做的原因是什么?大臣如此,做國君的應如何做?作者提出的兩條建議是什么?(問題4-9)

      教師抽個別中下生提問,再請中下生補充,不行再請中上生小結

      板書:開張圣聽(廣開言路)賞罰嚴明

      4.指導分析“以”的連接用法

      (1)教師復習“以”的介詞用法---“用、把、拿、憑”等。

      (2)分析“以”連詞的用法

      學生思考這兩段中的“以”哪些表達目的,哪些表達結果。

      教師提問,學生不同意見可補充

      板書:以:表目的(用來)---以光先帝遺德,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表結果(以致)---以塞忠諫之路也

      5.指導背誦:

      (1)要求學生理清每一段內的意義層次,順著因果和作者思路默想、記憶、背誦。

      如:形勢危急---大臣表現---兩條建議

      (2)學生試著自己背

      (3)抽優生背

      (4)全班齊背

      6.老師總結:引導學生學生諸葛亮的愛國精神。

      六、布置作業:

      A.熟練習背誦1-2段,準備默寫

      A.預習翻譯3-7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分析課文3-5段,歸結第一部分內容;了解作者親賢臣遠小人的進步主張。

      2.學習6、7段。理解諸葛亮統一中國的愿望,批判地繼承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理解“寓情于議”和“寓情于敘”的寫作方法

      4.學習諸葛亮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并指導自己的行為

      重點難點:了解作者親賢臣遠小人的進步主張教具; 理解“寓情于議”和“寓情于敘”

      教學過程:

      一、檢查默寫1-2段(2)

      一人上黑板,其他在下面寫

      二、分析課文3-5段

      1.指導朗讀,要求有層次感

      二優生分別讀第3第4段后齊讀第5段。

      2.學生結合注釋,疏通文意(問題1)

      不明白的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教師提出幾個問題抽查:

      是以: 痛恨: 所以: 計日而待: 良實: 親賢臣,遠小人

      3.思考:第3、4兩段寫什么?第5段作者又提出了什么建議? (問題2、3)

      師生共同分析,邊分析邊板書:

      薦賢臣:宮中之事---先帝簡拔之臣---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營中之事---先帝稱能之臣---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提建議:親賢遠佞(正反教訓)

      4.小結第一部分:

      (1)諸葛亮提出的三條建議治國大計,特別是第三條“親賢遠佞”是作者反復強調的。這三條在今天看來也是正確的。

      (2)講解“寓情于議”的特點:諸葛亮談形勢,教方法,擺先帝任賢事實,引歷史經驗教訓,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能認識到必須親賢遠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的.道理。這種把誠摯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擺事實、講道理中的論證手法,就是“寓情于議”。作者之所以采用這種委婉的表達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議,達到規勸目的。

      三、分析第二部分:

      1.創設情境:

      劉備“三顧茅廬”使諸葛亮萬分感激,平時又言聽計從,臨終時也曾把兒子托付給諸葛亮。諸葛亮也一直在努力報效劉備的知遇之恩,所以一生竭盡所能,“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試圖為劉備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下面我們再學習6、7兩段,看諸葛亮是如何表述他的知遇之恩的。

      2.教師補充幾下注釋,學生思考自譯課文:

      躬耕:親自耕種.聞達:聲名遠揚 庶竭:希望竭盡 爾來:從那時到現在 托付不效:交給的任務沒有完成

      3.復述諸葛亮的經歷(根據課文內容)

      要求一位表達能力強一點的學生回答,其他學生補充

      4.獨立思考問題:兩主要表達方式是什么?敘述的對象以及敘述的內容是什么?(要求扣課文中句子回答)

      昔日:生平志向

      感激原因

      廿年經歷 報先帝忠陛下

      當今:出師理由

      5.講解“寓情于敘”

      如下所述,這兩主要是追述21年來的經歷,陳述出師的理由, 抒發報先帝忠陛下的心愿。表達方式是寓情于敘。例如第6段在敘述生平志向、 感激的原因之后,又用“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這句充滿感情的話,既高度概括了他追隨先帝、為之奔走的艱難歷程,又抒發了他感恩報效的一片忠心。

      6.討論問題:“受命以來.....深入不毛”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精神? 今天應該怎樣認識?

      引導學生從作者忠君的同時看到作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努力學習,完成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7.小結第三部分層次:回顧歷程,抒發感激之情

      表示伐魏決心,報先帝忠陛下

      四、布置作業

      A:課后背誦課文3-7段;預習翻譯8、9段

      B:默寫課文3-7段

    語文教案 篇4

      十五古代詩歌五首

      指導思想及教學目標

      1、初步把握欣賞詩歌的方法,培養整體感悟作品的能力。

      2、認真揣摩詩人的情感,學習詩人通過寫景來抒情的方法。

      3、能品位重要詩句的深刻含義。

      4、了解與這首詩歌有關的文學常識。

      5、能通過聲音的高低快慢輕重的變化,傳遞出詩文中作者所要抒發的情感。

      6、能充滿想象地讀,讀時再現畫面內容。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步驟

      以《觀滄海》為例,其他幾首詩詞可在本課教學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運用所學進行自讀。

      1、看67頁注解1,簡介作者曹操,學生可根據自己查找的資料進行適當補充。

      2、正字正音。

      3、朗讀課文。(全班、小組、個人均可)

      4、學生自己看課下注解,了解整首詩的內容,可查資料、工具書,可討論、質疑。

      5、研讀課文,自主合作探究以下問題:

      ——詩中描繪了哪些美麗壯觀的景象?請一一列出并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

      ——詩歌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結合詩人的經歷來談。

      ——哪些詩句最能體現作者博大的胸襟?為什么?

      ——除本文之外,還有哪些表現作者志向抱負的名作名句,全班合作做一個積累,越多越好,積累要完整,包括名句、作者、出處、朝代等。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6、反復朗讀,,朗讀時注意節奏準確,講究抑揚頓挫,想象詩中的畫面,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把平面無聲的文字想象成立體的、有聲的'、有情的,有你的豐富畫面。

      7、歸納詩歌賞析的一般步驟和方法,學生先發表看法,教師補充強調。

      8、開展背誦比賽,鼓勵一節課背得多,背得熟,背得好的同學

      9、布置古詩詞背誦的任務,首先定期檢查完成語文書后《課外古詩詞背誦》的學習要求,再分作家廣泛地背誦他們的經典之作。每個學期至少組織一次名家名句默寫比賽。

      10、作業:

      ——熟練背誦課文并會默寫。

      ——完成《課課練》。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四字格下面的雙橫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看圖和學文,使學生了解同學之間要互幫互助、互信互愛,從小培養良好的行為品質。

      教學過程

      一、猜謎引題,出示圖畫,設問揭題

      1.在學習之前,教師出示謎語:“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進行猜謎活動。(謎底:畫)

      2.談話揭題:學校里的畫究竟是什么樣子的呢?(出示課文中的兩幅插圖)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欣賞這兩幅“校園里的畫”(教師板書課題)。

      【說明:利用學過的古詩《畫》導出課題,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畫的表象,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學生讀準生字詞,讀通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l)讀準“板、彈、懇”的前鼻音,“炸”的翅舌音,“思”的平舌音以及多音字“血”的音。

      (2)注意“夸、劃、救、串”的間架結構以及筆順,指導書寫練習。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說明:讀準字音,讀通語句是讀懂課文的前提】

      二、觀察插圖,運用比較,培養能力

      1.依文看圖,訓練觀察能力。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觀察圖畫。

      (2)分別指導學生觀察這兩幅圖畫。提問:想一想誰在畫畫兒,都畫了什么畫?

      【說明:從圖入手,使學生從畫面上初步了解故事的大意,從整體上感知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看圖說話,不僅有助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緣圖悟文,強化學法指導。

      (1)看圖找段:①指名朗讀第四、五自然段,思考:卡佳和“我”在黑板上分別畫了一些什么圖畫?②讓學生圍繞這段內容回答,從而理清寫作順序:卡佳畫一艘軍艦——“我”畫炸彈炸軍艦,水兵們都落水——卡佳“救起”被炸的

      水兵,坐上小船駛向岸邊——“我”畫鯨魚張開大嘴吃水兵。③教師總結:通過他們兩個人的所作所為,你知道了

      什么?

      (3)品詞誦讀:要理解自然段中語句的意思,必須要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以詞義貫穿句義。①圖文結合,形象理解詞語:“不服氣、救起、生氣”等。可以教學生看插圖解釋“生氣”、“救起”,還可以聯系上下文理解“不服氣”,變抽象為形象。②誦讀指導:在讀第四自然段中的“說實話”“可是”時語氣強調得要重些,表示“我”的心虛;“拿起”朗讀時語速要快,強調“我”的嫉妒心;“一個個”讀時語速要慢些,表示“我”的得意。

      【說明:本課的插圖再現了卡佳針對“我”在校園的一塊黑板上畫的兩幅畫而作的修改圖畫。這里圖文對照,一方面示范了圖文結合方式的多樣性,既有從圖到文的順向結合,又有從文到圖的逆向結合,還有圖文同步進行的雙向結合,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想象、理解能力,也使教學方法更趨炎活,不斷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另一方面注重了圖文結合的可操作性,克服了圖文結合的籠統性、肓目性。】

      3.自學第六、七自然段。要求:①回顧學習第四、五自然段的方法:看圖找段、讀文析句、品詞誦讀;②依照這個方法進行自學。

      【說明:教學不僅傳授學科知識,還應幫助學生學會學習。這里,教師放手讓學生運用所學到的知識、方法、技巧獨立閱讀、思考、批注、鉆研、揣摩、質疑、切磋,能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培養學生的自讀能力。】

      三、聯系實際,發散思維,續編故事

      1.朗讀表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分組競賽朗讀,集體朗讀)。讓學生戴上頭飾表演課文的主要情節,加深理解。

      2.復述故事:指名讓學生練習用自己的語言看圖簡要地解說課文內容。

      【說明:運用朗讀表演,可以使學生在各種形式的讀中理解、感知、玩味課文內容。讀熟了,文章的語言就進入到了學生的語言里。通過讀,可以吸收、咀嚼、消化文章中的種種表達方法,將文章的語言內化成為自己的語言,從而形成語言儲備。】

      3.續編故事,發展思維:卡佳看到“我”滿臉不高興的樣子,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說明:教學中續編故事,可以使學生進一步注意文中兩個人物的內心活動、神態表情怎樣,有什么樣的語言和行動,為學習描寫人物打下基礎,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求異思維能力。】

    語文教案 篇6

      通過這次繼續教育的學習以及第一份作業的完成,讓我對我所研究的課題“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有了更深、更全面的掌握,從而更有利于我的教學。下面我通過《真正的英雄》這一教學設計來闡發我的課題分析。

      【教材分析】

      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在進行美國航天飛機的第25次飛行中,發生空中爆炸。這是美國56次載人航天飛行中第一次爆炸事件,也是美國宇航員第一次在飛行中死亡。“挑戰者”號的失事,是震撼世界的悲劇,全世界人民為人類航天壯舉發生的這一重大挫折和不幸感到悲痛和惋惜。本文是一篇聲情并茂的演講詞,是時任美國總統的里根和全體美國人民對航天英雄的深切哀悼。

      【學情分析】

      學生對太空探索很感興趣,也有不少同學向往宇宙探險,卻不知道人類在探索太空過程中曾經經歷了怎樣的艱難險阻。可以借本篇演講詞教育學生,光有熱情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有勇于探索和不怕犧牲的精神。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字詞識記積累、理解。

      2、了解世界太空探索的進程。

      3、了解文章的結構方式及演講辭的基本特點。

      過程與方法目標:

      1、提前讓學生了解文章背景,作者生平,有助于對文章感情脈絡有更深的認識。

      2、朗讀體會、理解文中含深刻的語句,理清作者感情變化的脈絡。

      3、小組合作探究,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內容。

      4、電教手段,培養學習興趣。通過畫面可以更形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困境面前永不言退,對未知領域進行百折不撓地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加強朗讀,把握文章內容,體味文章感情。

      2、主動探究,演講詞的主題。

      3、培養合作,主動思考能力。

      【教法】

      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主要有學生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自主完成本文的學習。

      【教學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在進行美國航天飛機的第25次飛行中,發生空中爆炸。“挑戰者”號的失事,是震撼世界的悲劇,全世界人民都為人類航天壯舉發生的這一重大挫折和不幸感到悲痛和惋惜。在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演講詞中,里根總統哀悼了罹難的航天勇士,頌揚人類的探索精神,號召人們化悲痛為力量,踏著先烈開辟的道路,繼續進行太空探索。整篇演講詞情感充沛,對人們的心靈形成直接的強大的沖擊。現在讓我們來學習它。

      二、基礎知識預習檢查:

      1、字詞注音:

      哀悼鍥而不舍勛章錘煉

      陰霾孜孜不倦企求凝聚

      戰栗拓荒彌補不朽

      2、詞語理解:

      哀悼:悲痛的悼念(死者)。

      鍥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迫不及待:急迫的不能再等待。

      建樹:建立(功績)。錘煉:磨練。

      孜孜不倦:勤勉,不知道疲倦。

      彌補:把不夠的部分補足。

      夢寐以求:睡夢中都想著尋找,形容迫切希望著。

    【學生活動

      1、朗讀字詞。

      2、含義理解。

      三、整體內容把握:

      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體會作者情感。

      1、結構梳理:

      1—4:表達深深的哀痛和對英雄的贊頌。

      5—13:追憶幾位獻身的英雄,要人民永遠記住這些“真正的美國英雄”。

      14—21:號召人民化悲痛為力量,繼承英雄未盡的事業,繼續向太空進軍。

      2、感情歸納:

      (1)前半部分抒發悲痛心情。因為英雄已死,無論對人類,對國家,還是對親人,對朋友,這都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2)后半部分主要表達力量。人類不能永遠悲痛、消沉下去,而應該化悲痛為力量,踏著先烈開辟的道路,繼續進行太空探索。

      【學生活動】

      1、朗讀課文。

      2、思考探究。

      3、交流展示。

      四、問題研究:

      速讀課文,小組合作探究。

      1、宇航員們因為航天飛機的失事而犧牲,但演講者卻說“這是訴說勝利和勇敢的故事”,如何理解?

      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本來就是一部冒險的歷史,一部勇敢者的`歷史。宇航員的每一次升空,都意味著危險,完全可能一去不返,但他們并不害怕,而是大義凜然,義無反顧,隨時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從這個意義上說,不管成功還是失敗,每一個升空的宇航員都是勝利者,都是勇敢的人,都值得人們學習。

      2、作者為什么要寫“一個世紀前的開拓者”?“今天的荒漠就是太空和人類知識沒有達到的疆域”,相對于“今天的荒漠”,“昨天的荒漠”指的是哪里?

      此為例證明美國歷史上就有這樣的傳統,不怕失敗,開拓進取,也為下文號召大家“重新振作起來,忍受著磨難,不斷前進”做好鋪墊。

      3、演講者提及女教師麥考利芙的時候,為什么說她“凝聚了整個國家的想像力”?

      麥考利芙是全美選出來的教師代表,是世界上第一位“太空教師”。她參加這次太空航行,其意義非同尋常。原定由她在太空中向美國和加拿大250多萬中小學生講授兩節太空課,還將在航天飛機上參加幾項科學表演,孩子們沒想到迎來的卻是噩耗。在這里,“整個國家的想像力”可以理解為代表著美國未來和希望的中小學生。

      4、我們的國家的確非常幸運,因為我們依然保持著巨大的勇氣、令人信賴的聲譽和剛毅不屈的品質,我們仍然有像‘挑戰者’號上七位宇航員那樣的英雄。”這是“美國精神”的集中表述,其具體內涵是什么?怎樣看待這種精神?

      美國精神指開拓精神、想像力、英雄主義、獻身精神、巨大的勇氣、令人信賴的聲譽、剛毅不屈的品質等。

      不要用狹隘的眼光來看待這種美國精神,而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這種百折不撓的探索未知領域的精神看成是全人類的優秀品質和高貴精神的代表,是人類精神的精華。推而廣之,只要是人類的精華,就不必分民族、種族、國家、意識形態,而都應當借鑒、學習、吸收。

      5、體會本文寫作特點。

      演講詞:屬于議論文的范疇,但它一般不講求說理的嚴密性和思維的邏輯性,它的基本特點是:以某一種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動人。

      【學生活動】

      1、速讀課文。

      2、合作探究。

      3、組內交流。

      4、當堂展示。

      五、鞏固訓練:

      1、你認為這篇文章動人心魄的力量是來自哪里,是靠什么來打動人的。

      這篇文章動人心魄的力量,主要是演講者以情動人,以情感人,言語都從肺腑自然流出,不給人客套、虛假、做作的感覺。那就是靠真誠。

      2、任選一個下列全球致命的航天事故,請你也寫一篇簡短的演講詞。

      (1)1971年6月29日,在太空完成24天軌道試驗的蘇聯宇航員格奧爾基?科馬羅夫、弗拉基米爾?沃爾科夫和維克托?帕沙耶夫返回地面,與預定降落時間還有30分鐘時因減壓操作失誤而喪生。

      ((2)20xx年2月1日,“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原定降落時間16分鐘前解體,7名宇航員無一生還。

      例:茫茫宇宙,有許多領域等待我們去開拓,去發現,去獻身。從“挑戰者號”到“哥倫比亞號”,人類從失敗中一次次站起來。相信終有一天,人類會沖出太陽系、銀河系,去開辟更為廣闊的天地。

      人類在征服宇宙的偉大斗爭中,從不畏懼艱難曲折,而總是在吸取經驗教訓后,勇往直前。

      【學生活動】

      1、思考。

      2、寫作訓練。

      3、交流展示。

      六、小結:

      這篇文章是關于美國人美國事,寫的是航天領域的事故,但意義卻超越了民族,國家和不同的科學領域,上升到全人類的高度,體現了人類最閃光的品質。

    語文教案 篇7

      【教具準備】

      1、配樂(似清泉流過的音樂)。

      2、藏有生字的5個句子。

      【教學目標】

      1、會認“股、縫”等8個生字,會寫“瓦、泉”等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

      3、學習泉水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難點】

      月字旁的寫法,“然”字的書寫。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同學活動

      讀課文識字

      (15分鐘)

      1、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一篇很美很美的課文,我讀了很多遍,但我不敢讀得太重,生怕破壞了這美麗,因為我喜歡這泉水,同學們,你們喜歡這泉水嗎?那我們借助拼音來讀一讀吧。

      2、(出示課件)這一課的生字都躲在下面這些句子中,小朋友,你們還能認出來嗎?來讀讀這些句子吧。

      出示“我會讀”圖標:

      ⑴ 哦,原來是一股清泉從石縫里沖出來,來到這陽光絢爛的世界。

      ⑵ 泉水流進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著瓦罐來打水。

      ⑶ 泉水說:“來吧,來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⑷ 泉水流過山間的平地,火紅的杜鵑花照見了自身美麗的身影。

      ⑸ 我的琴聲很美很美,正好為你清脆的歌聲伴奏。 1、我們也喜歡清泉:

      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

      邊讀邊畫出生字,借助拼音認讀。

      2、自由練習讀句子:

      輪讀句子。

      強調不帶拼音的生字,“塔”聲調,“脆”平舌。

      朗讀感悟

      (20分鐘)

      1、(出示“我會讀”圖標)小朋友,我們讀讀課文吧,讀完后我們來交流交流,把我們最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把我們自身的感受說給大家聽,也可以把自身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向大家請教。

      2、同學們讀得很美,這一課的插圖也很美,讓我們在音樂中來欣賞這美麗的畫面吧。

      3、小朋友,讓我們自由地、盡情地來讀課文吧,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再把自身喜歡的局部背誦下來。這么美的課文,誰不喜歡呢?假如你愿意,那就把全文背誦下來吧!

      4、出示“讀讀背背”圖標:

      我們來試著背背吧。

      1、齊讀后交流:

      ⑴ 泉水愿意奉獻,“來吧,來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飽了你們能結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⑵ “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生互助,聯系上文理解)

      ⑶ “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鏡子。”“唱吧,唱吧!我的琴聲很美很美,正好為你清脆的歌聲伴奏。”泉水樂于助人。

      ⑷ 泉水很團結,還很快樂,他們總是勇往直前,“歡快的泉水彈著琴跑下山去。”“他們互相問候”“他們互相約定:大海里見!”……

      2、欣賞插圖。

      3、自由讀、同桌互讀。配樂讀。老師引讀,男女生輪讀。練習背誦。

      4、試著背誦。

      指導寫字

      (3分鐘)

      1、小朋友,我們來觀察一下 “股、脆、塔、杜鵑”,這幾個字詞是要求大家既會認又會寫的字,你有方法記住這幾個字嗎?

      2、小朋友,誰知道這一課要寫的字詞書寫時要注意什么?

      3、我們練習寫寫這個詞吧,寫兩遍。

      4、誰還想告訴大家要注意什么?

      5、我們大家一起來書空這個字。

      6、小朋友,請大家先在書上把這幾個字詞臨寫兩遍:

      書寫時要注意什么?自身寫寫看。

      1、交流記字詞的方法。

      2、杜鵑是一個詞,一定要按詞連寫。

      3、練習寫“杜鵑 杜鵑”。

      4、“瓦”我認為不好寫。

      5、書空。

      6、練寫。

      擴展延伸

      (2分鐘)

      1、激發同學自讀《我會讀》中的小詩。

      2、小朋友,你們喜歡泉水嗎?大家想一想,我們如何向泉水學習?我們能為身邊的人做點兒什么呢? 1、自由組合自讀“泉水泉水你到哪里去……”

      2、⑴ 我喜歡泉水,假如這泉水是一個人,我一定要和這個人做好朋友。

      ⑵ 我想向泉水學習。

      ⑶ 結合實際生活談如何向泉水學習,為身邊的人做點自身力所能和的事。

      【板書】

      水池……

      平地……

      果園……

      山谷……

      大海里見

      (目的:引導背誦)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語文《飲酒》教案01-12

    語文教案01-17

    語文復習教案01-16

    語文備課教案01-16

    語文上冊教案01-1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色五五月影音先锋在线视频 | 日本免费在线看AⅤ视频 | 丝袜亚洲另类欧美变态 | 久久综合精品网站动漫 | 五月天免费精品视频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在线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