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精選4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術教案 篇1
[四年級美術上冊《今天我值日》 教學反思]
《今天我值日》是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是人物形體、動態的練習課型,四年級美術上冊《今天我值日》 教學反思。本課教學內容其實很簡單,實際上就是引導學生先學會觀察,在開始學習美術基礎知識---線條的運用的基礎上,學會用線條表現出人物的形體和動態。從美術學科的角度來講,教學的重點在動態的學習,也是教學生如何表現人物不同的動作的.步驟和方法;從與本課有關的人文、背景或相關學科內容來說,本課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因此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初步掌握人物的動態及變化規律,同時實行開放性教學,讓學生自主參與,互相交流,培養學生樂學、積極探索的學習態度,讓學生感受到美術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從而讓學生從小養成積極主動地探索學習的好習慣,培養學生做事的責任感,教學反思《四年級美術上冊《今天我值日》 教學反思》。前一個為本課的顯性目標,后一個為本課的隱性目標。
美術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制作活動激發幼兒對身邊美好事物的關注,體驗只要善于發現,廢舊物品也能成為點綴生活的精品。同時獲得審美經驗,提高審美情趣。
2、大膽嘗試制作花籃,體驗制作過程的快樂。
3、體會美麗的花籃給人舒適、溫馨之感,懂得用花籃表達自己美好的心愿和祝福。
二、活動準備:
(一)材料準備:
a、包裝紙、掛歷紙、吹塑紙、糖紙、縐紙、泡沫紙等。
b、各式舊花籃。
c、花泥,樹葉。
d、吸管、牙簽、雙面膠。
(二)輔助教學準備
1、數碼像機一臺。
2、花店錄像。
(三)環境準備:
在教室里掛一些插花的掛歷。
(四)經驗準備:
1、動員家長帶孩子參觀花店等。
2、家長和幼兒一起做花。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回顧已有經驗。
看!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什么?(出示自制花籃)。
這么漂亮的花籃你們喜歡嗎?為什么?
花籃不僅可以美化環境,還可以表達我們美好的心愿和祝福。你們想不想得到它?要是你有這么一個花籃,想把它放在哪兒?干什么呢?
今天,我們就來自己一起動手實現美好的心愿好嗎?
通過談話喚幼兒起對已有經驗的回憶,懂得花籃能美化環境,可以用它表達感情,從而激發幼兒自己動手制作花籃的.興趣和愿望。
(二)幼兒嘗試制作
看!老師為你們準備了許多材料,有×××、有×××。有了這些材料就能做出美麗花籃。
1、嘗試制作單枝花。
幼兒自己嘗試。
②通過提問集體交流制作的方法。
2、嘗試插花。
A、第一次插花。
1、啟發幼兒挑選最喜歡的材料,做最喜歡的花籃?
2、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小組指導。啟發幼兒大膽探索、實踐,做成美麗的花籃。
B、幼兒評價交流。
1、現在,我們挑出幾個花籃展示給大家,好嗎?
2、你覺得他們的花籃好看嗎?為什么?(根據花籃的特征發獎)
通過討論,讓幼兒形成基本的審美概念,如;色彩豐富、艷麗、彩調統一、綠葉襯托、布局合理、花的疏密有致、花籃好看,花的形狀漂亮等。根據特點評獎。
C、錄像欣賞。
1、想不到小朋友自己動腦筋就把花籃插得這么漂亮,那么,能不能讓這些花籃插得更加漂亮呢?接下來老師要帶著你們到一個花店去看看。
通過欣賞,讓幼兒感受插花藝術的魅力,并進一步獲得審美知識,也為下一步再操作提供更多可模仿和想象的空間。
2、教師小結:原來插花還有這么多的學問。
D第二次插花。
①提示幼兒根據自己的愛好以及審美知識對自己的花籃進行修整,鼓勵幼兒插得與別人不一樣。
引導幼兒相互之間啟發、借鑒。
完成的幼兒可以幫助別人制作,也可以再做一次。
(三)作品評價、展示。
1、讓幼兒手捧花籃,做一個造型動作,用照相機留下最美的瞬間。
2、幼兒拿著花籃展示給聽課的老師,與聽課的老師一起分享。
3、現在,我們可以實現自己的愿望了。
通過展示讓幼兒充分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蝌蚪的動靜形態,能用動作、語言、不同線條表達。
2、根據已有的各種表現手法的經驗選自合適的材料表現蝌蚪形象。
3、體驗創造性表達的快樂。
【活動準備】
一只透明的裝有一群小蝌蚪金魚缸,投影儀,電視機,美工角中各種材料的準備(各色紙張,畫筆,顏料,油泥,剪刀,漿糊等)
【活動過程】
一、觀察蝌蚪的外形特征,發現蝌蚪動作形態。
“我們班來了一群小客人,看看是誰啊?”(小蝌蚪)
“小蝌蚪漂亮嗎?哪里漂亮?”
頭大大的,圓形的,很漂亮。
身體黑黑的,很漂亮。
身體滑滑的,很美麗。
“小蝌蚪尾巴什么樣子?”
細細長長的。
彎彎的像波浪線。
不對,有蝌蚪尾巴是直的。(屈老師 )
“波浪線什么樣子?直線什么樣子?”(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兩種線條。)
“怎么有的是直的,有的是波浪的?”
小結:原來,直的`蝌蚪在睡覺。尾巴彎的蝌蚪在游泳。
二、在“水族館”音樂中扮演蝌蚪,感受兩種線條及交替反復的節奏。
“我們來做小蝌蚪到池塘里游游泳吧,我們的大腦袋呢?我們的細尾巴呢?”
“聽聽清楚哪段音樂是蝌蚪游泳,哪段音樂是蝌蚪睡覺。”
幼兒在音樂旋律流暢部分作各種游泳狀,在音樂平緩部分作靜態休息狀。
三、探索各種方式表現蝌蚪。
“小蝌蚪真可愛,我們可以用那些方法來表現小蝌蚪呢?”
可以用紙撕一個圓作蝌蚪的頭,貼起來再用筆畫一個尾巴。
可以用顏料滴在紙上不就是一個蝌蚪的頭了嗎,再用棉簽棍子一滑脫出一條尾巴...
幼兒自行到美工角中選取材料,表現蝌蚪。
幼兒1:使用油泥制作蝌蚪。將油泥分成兩份,一份搓成一個圓球,一份搓成細長的棍子,再將兩者粘在一起。他嘗試將尾巴搓成波浪線的,但不成功。制作好后他扶著蝌蚪的頭在油泥板上彎彎曲曲的移動,說:游泳嘍。
幼兒2:幾乎利用了紙全部的空間用畫筆畫了一個大蝌蚪,在這個大蝌蚪的身體上用顏料滴出許多各種顏色的小蝌蚪。
美術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設計.運用”領域。通過本課教學讓沉重了解吊飾在生活中的應用;在制作吊飾過程中體驗生活的快樂;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和熱愛生活的情感;讓學生在美術活動中充分地展現自己的才能,培養創新精神。
二、教學目標
知道吊飾與生活的關系,了解吊飾的結構和基本制作方法;學習吊飾的裝飾方法,能利用紙材制作平面或立體的吊飾。
三、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觀察、記憶生活中吊飾的種類,了解吊飾的結構,掌握制作方法設計吊飾。
難點:造型的新穎美觀。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德育滲透
培養觀察生活的習慣和熱愛生活的情感,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美術,通過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和培養創新精神。
六、材料準備
彩色紙、剪子、刻刀、膠水。
七、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組織學生觀察吊飾作品,激發制作興趣。
2、講授新課
(1) 出示課題,講授新課。
問題:
①你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見到過吊飾?
②說一說吊飾的`樣子。
③ 為什么要掛吊飾。
④ 分析結構。
⑤為什么叫吊飾?
(2)以一個吊飾為例分析:由哪些部分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吊飾――用來裝飾環境并能懸掛的飾物。
①主體部分可以設計什么形狀?你有什么創新設計?
②在什么部位裝飾效果最好?說說裝飾內容和怎樣裝飾。
③ 你能設計幾種懸掛方法?
(主體部分:吊飾的主體形狀,有平面的、立體的。裝飾部分:吊飾的關鍵部位,使吊飾美觀漂亮。懸掛部分:吊飾的懸掛部位。)
(3)看教材第12、13頁,分析了解制作過程。
(4)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觀看展品。
討論:準備制作什么樣的吊飾,確定小組合作內容。
(5)播放課件或相關資料,啟發創新設計,學習基本制作方法。
3、學生完成作業
(1)確定制作方案:小組合作研究制定方案,落實主體、裝飾、懸掛部分的具體設計,進行分工。
(2)教師輔導要點:
主體形象設計新穎美觀;
裝飾部分特點突出;
創新使用材料。
4、展示作品
集體布置教室,請各小組將作品懸掛起來展示。
觀看作品,評價作品。
課后記
很多孩子懂得將現成的小飾物和自己親手制作的部分結合起來,作品效果非常好。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教案美術中班教案01-07
《美術》教案02-17
經典美術教案03-05
經典美術教案02-23
美術的教案06-20
美術教案01-26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11-19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12-30
美術花路教案03-05
美術顏料教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