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6-08 19:37:12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錦集7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錦集7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浙江省編教材小學數學第七冊P42例4、例5

      教學對象:奉化市實驗小學三(4)班

      教學目標:通過觀察、猜想、驗證、歸納,讓學生經歷探究發現減法的性質并選擇運用進行簡算的過程,有機滲透數學推理思想、應用意識與反思意識。

      教學歷程

      一、引入

      1、教師談話切入

      師:走進奉化實驗小學,宋老師的第一感覺是這里的人氣特別

      旺。我從奉化實驗小學網頁中了解到,本學期實驗小學學生數為1875人,寧波東方外國語學校小學部男生有525人,女生有475人(出示信息);如果想知道實驗小學比我校小學部學生數多幾人,你能用不同的綜合算式來計算嗎?看誰寫的算式多。

      2、學生列式交流:

      1875-525-475=875 1875-(525+475)=875

      1875-475-525=875 1875-(475+525)=875

      師:能看懂這些算式嗎?你也是這樣想的?

      2、師生過渡小結

      學生簡介列式思路,教師指出:不管是先減去男生還是先減去

      女生,都要連續減去兩個數;不管是男生加上女生再減還是女生加上男生再減都是減去兩個數的和。今天我們研究的話題與這有關。

      【教師巧妙地抽取學生熟悉的學校總人數比較引入,親切自然,在引入環節進行適時小節點撥,為學生進一步開展學習活動指明了方向,教師的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得以呈現。】

      二、展開

      3、對比計算感知

      320-64-36= 320-(64+36)=

      100-37-45= 100-(37+45)=

      147-47-78= 147-(47+78)=

      187-28-87= 187-(28+87)=

      在同桌校對中,你發現了什么?

      生:每組的答案一樣。

      師:計算結果一樣,我們可用什么符號連接?

      生:等于號。

      教師板書等于號,使等式成立。

      師:還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每組左右兩邊的算式數字相同,運算符號、順序不同。

      師:誰聽懂他的意思?能說得再具體一些嗎?

      生:他的意思是左邊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等于減去這兩

      個數的和。

      師:是這樣嗎?其他算式也符合他的意思嗎?

      師:這位男同學給大家一個很大的啟發,左右聯系看可以看出

      一條規律來,真不簡單!不過,剛才大家是從左往右看的,如果從右往左看,你能看出些什么?

      生:從右往左看,我發現從一個數里減去兩個數的和,可以一

      個一個減去。

      師:同學們,真的很厲害,把老師要講的心里話也說出來了。

      【借助于對比計算,引領學生發現規律,并組織相互交流,抽象概括出猜想的雛形,顯得自然、大方。】

      4、舉例驗證猜想

      師:剛才從三組計算中大家發現了一條規律,這僅僅是大家的

      猜想而已。是不是這三道算式湊巧呢?其他算式是不是也有這樣的規律存在呢?我們還得進行驗證。大家說,如何證明我們的發現?

      生:再多舉一些例子試試看。

      師:這倒是一個比較好的主意。誰先帶頭給大家作個示范?

      學生舉例,師生一起驗證。

      師:現在,能寫類似算式的同學請舉手。

      全體學生舉手。

      師:那好,給大家兩分鐘,看誰寫的算式多。

      學生兩分鐘寫算式,自我驗證。

      師:你寫的算式與我們前面的猜想相符的同學,請朝老師笑一笑。

      全體學生笑臉,以示意認同。

      教師指向一名男生,問:老師發現你笑得特別開心,你寫對了幾道?

      生:我寫了4道。

      師:寫對了4道及4道以上的同學請舉手。

      全體學生舉手。

      師:剛才每位同學在兩分鐘里都平均寫對了4道,全班40位同學就寫了近160道。如果再給大家一些時間,你還能寫嗎?寫的完嗎?想象一下,這些寫不完的算式與我們的猜想相符嗎?

      師:通過無數多的算式驗證我們的猜想是正確的。你能用字母把寫不完的算式寫完嗎?

      學生用字母表示規律。

      交流:

      生1:a-b-c=a-(b+c)

      生2:x-y-z=x-(y+z)

      ……

      師:大家用自己喜歡的字母表示出了這條規律,在表示過程中,你有什么經驗可向大家推廣一下?

      生:我先想好三個字母來表示三個不同的數,再寫出規律。

      看書深化規律。

      【從“特殊——一般”不完全歸納法思想對于還處在三年級的小學生而言是陌生的,教師力圖將這一理念予以滲透,通過引導組織學生大量舉例論證,在限時舉例驗證活動后,教師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進行推想,直至推想極限,從而讓學生充分經歷不完全歸納法的.全程,最后要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字母來表述心中的規律、看書整合規律,促使學生從感觀的體驗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將觀察到的外化現象建構到學生原有的認知體系中去。雖然,學生對不完全歸納法的做數學思想是膚淺的,但對于學習個體來說卻是終身受益的,“經歷、體驗、探索”過程性目標較好地得以達成。】

      5、變式深入感知

      師:現在我們來做一個變式游戲,好嗎?老師寫出左邊的算式,

      你馬上寫出右邊的算式;給你右邊的算式,你很快寫出左邊的算式,最后計算出結果。愿意試試嗎?

      出示變式練習:

      513-76-24=513-( + )=

      188-(89+46)=188- - =

      2847-(847+629)= =

      師:現在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發現第一道運用規律特方便。

      生2:第三道計算也簡便。

      教師引導學生說說一、三兩道簡算意識和方法。

      師:第二道感覺怎樣?使用規律前與使用規律后有沒有找到特

      順手的感覺?

      生1:第二道用與不用是一樣的。

      生2:找不到感覺。

      師:誰愿意把做完三題的感受小結一下?

      生:運用規律有的時候可以使計算簡便,有的時候也派上用場。

      【從追尋規律到運用規律實質是一個學生自悟的歷程,否則對

      運用規律使一些計算簡便的預期目標感知是不充分的。往往教師直接指明規律的功效性,再進行題量訓練,造成學生一看到類似的算式馬上運用性質予以簡算,未能辨證地認識規律,常走入盲目運用規律的誤區,簡算意識與技能被扭曲。此環節教師通過變式練習過渡,不著痕跡地落實了“體驗”的過程性目標,促使學生自主地進行數學化思考。】

      6、判別選用規律

      出示:

      576-133-67 2791-(791+652)

      458-(87+258) 965-(266+134)

      逐題反饋交流,對“458-(87+258)”簡算進行質疑,借助

      于引入部分的“1875-(525+475) 1875-525-475

      1875-475-525”進一步理解;對“965-(266+134)”進行反思性辨識。

      師:現在,你有什么想說的?

      生1:要先看數字特點,再選擇方法。

      生2:我認為書上講的“依次減去”不妥,有的時候可以調個

      頭。

      生3:不要看到減去兩個數的和就馬上連續減去兩個數,要先

      看看能不能簡便再作決定。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我們要運用火眼金睛善于觀察數據的特

      點選擇適當的計算方法,不要盲目運用規律;同時還要敢于向書本、老師提出質疑,這些都是學好數學的優秀品質。

      【簡要的鞏固練習,一改大題量訓練的常規做法,引領學生通過實例聯想、反例對比、看書質疑等學習途徑將數學主題思想予以縱深,學習數學的一些優良品質得以有機滲透。】

      三、反思

      師:剛才大家一起通過幾道簡單的計算題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再通過舉例驗證發現猜想成立,最后還運用規律進行了簡算。其實許多數學家也是這樣發現數學規律的,以后在學習其他內容時,大家不妨再試試看。還有一點,老師要告訴大家,今天研究的數學問題是我們下學期四年級要學的內容。學會的同學為自己鼓鼓掌,慶賀一下!老師在恭賀大家的同時,還有一點小小的請求:根據學校的安排,下學期宋老師可能也要帶四年級。渡過一個暑假,同學們馬上要學習這塊內容,現在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嗎?介紹介紹,可以嗎?

      生1:在計算時要學會觀察,再決定方法。

      生2:多猜想,多驗證,就有很多的規律發現。

      生3:課本上所說的方法也可以懷疑。

      ……

      師:同學們這么多寶貴的經驗,宋老師一定帶回去轉告,再次謝謝大家!

      【別居心裁的小節,促發學生在分享學習成功的同時,不僅讓學生以成功者的身份介紹提煉知識點,而且著重組織引導學生對學習方法的回憶,數學思想予以關注。這樣,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整合體系得以較為完美的呈現。】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南師大版)四年級(下)第19~21頁例3,課堂活動第1~2題和練習四第2~6題和思考題。

      教學目標

      ⒈進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并能運用這兩個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⒉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⒊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經歷克服學習困難的過程,體驗數學學習的成就感。

      教學重、難點

      靈活運用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回憶上節課中所學的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并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敘述。

      2.填空。

      我們學習了乘法運算律,這節課我們一起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計算。

      二、探索新知

      學習例3。

      出示例3,算一算,議一議。

      61×25×4 8×9×125

      教師:觀察每個算式中的因數之間有什么特點?可以運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嗎?(學生觀察思考,獨立計算)

      全班匯報,教師板書:

      (1)

      ①61×25×4

      ②61×25×4

      ③…… =61×100 =1525×4 =6100 =6100

      (2)

      ①8×9×125

      ②8×9×125

      ③…… =72×125 =9×1000 =9000 =9000

      小組討論:每題都有幾種算法,你認為哪種算法最簡便?為什么?運用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全班交流匯報。

      教師小結: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它的核心就是"湊整"。

      往往可以把兩個或幾個數結合在一起乘起來得到整十、整百……有時還可能需要把一個數分解成兩個數,再與另外的數結合相乘得到整十數、整百數……總之使計算變得簡單。

      三、課堂活動

      1.課堂活動第1題:先讓學生說一說怎樣計算簡便,并說出依據,再完成在課本上。

      2.課堂活動第2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后,再在小組中討論該怎樣進行簡便計算,最后全班反饋。

      要學生認識到同一個計算可以有不同的簡便計算方法。

      3.練習四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連線)后反饋。

      4.練習四第7題:學生獨立完成后反饋。

      5.練習四第8題。

      學生觀察圖中信息,然后抽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板演在黑板上。

      其余學生判斷。

      最后讓學生獨立解決在課堂作業本上,不得少于3個問題。

      注意:隨時提醒學生觀察算式中數據的.特點,并應用簡便方法進行計算。

      四、拓展練習

      思考題:引導學生抓住突破點:一是1~9各數字在算式中只出現一次;二是算式中積的個位數字是2。

      根據這兩個信息可以想到兩個因數個位上的數字只能分別是3和4,繼續分析便可解決此題。

      五、課堂作業

      練習四第3~6題。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主要學習了什么知識?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學習內容:

      教科書P57

      學習目標:

      1、結合書本子的過程,使學生學會整理1-5的乘法口訣,并應用;

      2、進一步鞏固1-5的乘法口訣

      學習重難點:

      重點:1-5的乘法口訣

      難點:靈活運用教學準備:

      學習準備:

      學具: 小棒

      教具:教學課件、本子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景、復習1-5的乘法口訣

      1、這節課我們來書本子。猜一猜老師手中估計又幾本本子?

      你打算幾個幾個數?

      我們一般比較常用的是那種方法?

      你能2個2個的'數數嗎?誰來數一數?

      1個2是2,誰能列算式?我們可以用那個口訣來計算?

      2個2是4,誰能說出這句口訣?……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2的乘法口訣,5的乘法口訣,再補充3、4、1的乘法口訣。(要注意把算式和口訣相聯系)有意將1-5的乘法口訣排出階梯狀

      2、找規律。

      讓我們一起讀一讀口訣。橫,豎

      觀察黑板上的口訣。你發現什么規律?

      二、展開練習

      1、練習十一的第1題。(超級跳跳跳)

      小朋友們對口訣真熟練,瞧,小動物們都趕著來看你們了。讓我們看看誰來了 ?他們分別一次跳幾格?你能說出乘法算式和它相應的口訣嗎?想一想再出示答案。

      件演示小動物跳格,再說口訣。

      2、第2題:小動物過河。

      讓我們和可愛的小動物們一起到森林里走一走。瞧,有一些小動物正需要幫忙呢,小朋友們,你能幫助他們過河嘛?

      由學生獨立練習,再校對。

      3、第3題:小朋友們的聰明才智得到了小動物的表揚,瞧,他們送來了最美麗的智慧花。

      獨立完成,小組校對。

      三、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四、作業:

      背口訣,對口令。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分數應用題的復習,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思路;

      2、引導學生運用轉化的思想,尋找出簡便的解法,并理出解題思路;

      3、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

      4、讓學生了解到生活與數學的關系,體會到數學的價值,培養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關鍵 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復習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掌握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找準單位“1”

      教學步驟 教學過程 教學課件演示 教學意圖

      一、基礎訓練導入。

      師:今天我們要對分數應用題做一下全面的復習。大家想一下我們解答分數應用題最關鍵的是什么?

      專項訓練:

      課件:練習:已知根據條件,說出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并說出有關的數量關系式。

      在每道題后追問:從信息中你還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并作評價:說一說你們找單位1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我們以信息中的第6題為例,誰來說說,應該怎樣畫線段圖呢?根據線段圖教師問:線段圖畫好了,如果要求用去和還剩的噸數應該怎樣做?

      常規性基本訓練,復習找單位“1” 訓練:為新知識做鋪墊。

      二、根據看線段圖列式

      師:誰來說說,根據線段圖應該這么列式呢? 出示線段圖 【教學課件演示】

      注重線段圖的應用,幫助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寫出乘法數量關系式。同時,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三、基礎練習

      基礎練習只列式不計算

      師:用我們剛才復習的方法做。(學生做完后教師指名回答)你是怎么想的?把誰看作單位“1”?單位“1”的量是已知的還是未知的?用什么方法計算?

      歸納總結:請同學們把這4道題分分類,并要說出分類的依據是什么?自己不能完成的可以進行小組討論,有能力的就獨立完成。學生進行思考;在學生回答時要引導學生說出分類的依據是什么,這類題目應當怎樣解答。

      嘗試練習,然后提問:這道題你是怎樣想的?分數和比聯系在一起會出現許多的新問題。出示:文藝書和科技書本數的比是1∶4。誰來說說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教學課件演示】

      培養學生審題要仔細,弄清數量關系。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索,掌握分數應用題分類的依據是。

      四、對比練習

      1)讀題,分別找到兩道題的單位“1”,并說說這兩道題有何不同?2)根據題意分析數量關系,然后列式計算,全班講評。

      通過兩題對比,突出較復雜應用題的難點,幫助學產生加強審題意識,提高分析能力。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材類型:蘇教版所屬學科:數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了解負數的作用,感受運用負數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學生知道正數和負數的讀法和寫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又不是負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

      3.使學生體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4.增長學生的自然知識,產生熱愛自然,享受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正數和負數以及讀法和寫法。

      教學難點:理解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教學具準備:

      溫度計、練習紙、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現象。(放在課前)

      1.游戲:我們來玩個游戲輕松一下,游戲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戲規則:老師說一句話,請你說出與它相反意思的話。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電梯上升15層(下降15層)。

      下面我們來難度大些的,看誰反應最快。

      ①我在銀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識競賽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學校小賣部賺了500元。(虧了500元)。

      ④零上10攝式度(零下10攝式度)。

      2.談話:李老師的一位朋友喜歡旅游,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幾個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幫他留意了一下這幾個地方在未來某天的最低氣溫,以便做好出門前衣物的準備。下面就請大家一起和我走進天氣預報。(天氣預報片頭)

      (二)教學例1

      1.認識溫度計,理解用正負數來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溫度。

      ⑴(課件出示地圖:點擊南京出示溫度計和南京的圖片)首先來看一下南京的氣溫。這里有個溫度計。

      那我們先來認識溫度計,請大家仔細觀察:這樣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攝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問:好,現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攝式度嗎?

      學生交流:是0℃。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個0,表示0攝式度)。

      沒錯。(結合圖說)這是零刻度線,表示0℃。(教師板書0)。

      誰來溫度計上表示出0℃。

      ⑵我們再來看上海的氣溫。(課件:點擊上海出現溫度計和上海的圖片)

      上海的最低氣溫是多少攝式度呢?(學生回答4攝式度后,教師板書4)在溫度計上撥一撥。問:撥的時候是怎樣想的呢?(在零刻度線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氣溫比0℃要高,是零上4攝式度。(教師結合圖,突出上海的氣溫在零刻度線以上)。

      ⑶接著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氣溫。(課件點擊北京的圖片和溫度計)

      北京又是多少攝式度呢?

      與南京的0℃比起來,又怎樣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

      你能用一個手勢來表示它和0℃的關系嗎?(對,北京的氣溫比0度低,是零下4攝式度)

      你能在溫度計上撥出來嗎?

      ⑷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這三個地方的最低氣溫。仔細觀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氣溫,它們一樣嗎?(不一樣,一個在0℃以上,一個在0℃以下)。

      對,上海的氣溫比0℃高,是零上4攝式度,我們可以記作+4℃,讀作正四攝式度,寫的時候先寫一個正號(指出是正號不是加號,意義和讀法都不同了)再寫一個4(板書),大家跟我一起來比劃一下。+4也可以直接寫成4,把正號省略了。所以同學們所說的4℃也就是+4℃。(板書)

      北京的氣溫比0℃低,是零下4攝式度。我們可以用-4℃來表示零下4攝式度(板書-4)。跟老師一起來讀一下。寫的時候可以先寫一個負號(指出是負號不是減號)再寫一個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劃一下。

      ⑸小結:通過剛才對三個城市的溫度的了解,我們知道,記錄溫度時,以0℃為界線,用象+4或4這些數可以來表示零上溫度,用-4這樣的數可以表示零下溫度。

      2.試一試:學生看溫度計,寫出各地的.溫度。并讀一讀。(寫在卡片上)

      師: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其他幾個城市的最低氣溫,注意觀察溫度計,把這些溫度記錄在卡片上,并讀一讀。準備好了嗎?

      香港:(19℃或+19℃)。寫好了請舉起你們的卡片。提問:你是怎么想到用+19℃來表示的?這位同學是用19℃來表示的?行嗎?為什么?(對,正號可以省略不寫)。

      哈爾濱:(-10℃)。老師寫了10℃后舉起來:“和老師的記錄一樣的請舉牌。為什么沒人和我的一樣啊?(對,零下10攝式度,我們用-10℃來表示,10攝式度是表示零上10攝式度的)。

      西寧:你們記錄好了,同桌互相校對一下再來交流。問:為什么這樣用這個數來表示?

      ⒊我們再來聽一段中央臺的天氣預報,將你聽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溫度記錄下來。

      播放中央臺播音員播報的天氣預報(天津 呼和浩特烏魯木齊銀川)

      指名一位學生上前交流。師:你們覺得他記錄怎樣?這位同學的前面的正號沒寫,可以嗎?老師把-1的負號去掉,你們同意嗎?

      誰能在溫度計上撥出11℃?誰來撥-1℃?

      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得出:以零攝式度為界線,零上溫度用正幾或直接用幾來表示,零下溫度用負幾來表示。

      (三)自主學習珠峰、吐魯番盆地的海拔表達方法,進一步認識正數和負數。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新課標人教版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第31-32頁的例題7及相應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商中間有零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商中間有零的除法;

      2.培養學生筆算除法的計算能力,養成驗算的習慣;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商中間有0的除法計算方法以及被除數十位上的數為什么要落下來。

      教學準備:小黑板、投影儀、展示臺、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判斷下面各題的商各是幾位數。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6)804 8)712 5)305 2)206

      師:請同學們想想下面各題的商最高位在什么數位上,商是幾位數。

      2.筆算(選擇你喜歡的一道題進行筆算,兩題都算也行)。

      505÷5 804÷4

      指名演算,其余的學生做在作業本上。

      完成后,師問:為什么商中間有0?(學生回答)

      師:這兩題是我們昨天學的商中間有0的除法,同學們掌握的'很好,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商中間有0的除法,它比昨天的還難,但只要大家用心思考、積極動腦,一樣能學得很好。(板書出示課題:商中間有0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

      1.電腦出示例7:(1)星光小學832名學生分4批去參觀天文館。平均每批有多少人?

      師:全班一起把題目讀一遍。(學生讀題)

      (1)找找這題的條件和問題是什么?(指名回答)

      (2)根據條件和問題你想怎么計算。

      師:為什么用除法,有沒有別的想法?

      生:沒有用除法計算最正確。

      師:他說的很好,陳老師也這么認為。接下來我們就試著獨立筆算這道題。

      (3)學生試算,教師巡視,發現不同的筆算過程,并展示在黑板上。

      (4)師:這幾種算法中,你認為哪種算法最好,為什么?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5)評價:班級交流哪種算法最好,對學生的算法進行評價。適時進行表揚鼓勵。

      (6)歸納小結: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商中間有0的除法,它和804÷4這題都是商中間有0的除法,為什么832除以4被除數十位上的數要落下來而804除以4被除數十位上的數不用落下來呢?

      2.比較 832÷4 804÷4

      804除以4被除數十位上的數是0,落下來和個位的4相加還是等于4,落下來沒有意義,所以不用落下來;832除以4被除數十位上的數是3,落下來除以4不夠商一個十,和個位的4合起來就是32個一,除以4商8個一,所以要落下來。

      ______

      3.鞏固5)525

      現在請同學們筆算這道題。

      學生練習后,問:你是怎樣想商中間的0的,為什么?

      如果不筆算,你能不能馬上判斷出商中間有沒有0呢?看看上面的題目能不能找出其中的規律。想一想,看誰最聰明。(最高位是除數的倍數,十位比除數小商中間一定有0。)

      三、鞏固練習

      ______ ______

      1.選做 3)615 6)624

      ______ ______

      5)517 4)826

      學生完成后講評,問:怎樣檢查計算是否正確呢?(驗算)

      2.當一回小醫生(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1 0 1 1 7

      5)5 1 5 4)4 2 8

      5 4

      5 2 8

      5 2 8

      0 0

      5.編題游戲。

      師說一位數,生說三位數使它們相除商中間有0。學生回答后再筆算進行驗證。你們說了這么多數,是不是都符合游戲規則呢,想不想驗證一下?筆算看看。

      四、知識應用:第33頁第1題。

      306÷3 360÷3 680÷4 608÷4

      517÷5 403÷8 262÷6 564÷7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第五單元P5 實踐活動

      【教學目標】

      1、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理解單式與復式統計圖的異同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復式條形圖的學習。

      2、能根據復式條形統計圖中的有關數據作簡單的分析,判斷和預測。

      【教學重點】

      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實際運用。

      【教具準備】

      藍球

      【學具準備】

      表格。

      【教學設計】

      教 學 過 程

      教 學 過 程 說 明

      一、 復習舊知,解決問題

      1、 答話引入: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統計知識?

      2、復習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

      你能介紹一下復式統計圖的特點嗎?

      3、什么情況下使用復式條形統計圖?

      4、你能解決用這些知識解決一些問題嗎?

      出示P59的練習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指名回答,并集體訂正。

      二、聯系生活,實際運用

      師:在生活中,你需要用到期復式條形統計圖嗎?

      學生分組討論,指名回答。

      出示P59實踐活動課題。

      說清要求,分組進行。

      1、 需要收集什么數據?

      2、 如何繪制?

      分組進行實踐活動

      回顧總結,展示個性

      1、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想法和體會?

      2、評一評,哪一組的統計圖做得最好。

      通過復習舊知識,對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進一步加強理解,并能掌握其的實用性。

      在運用統計圖描述數據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討論用什么統計圖來描述這組數據比較合適,再思考能否在一幅條形統計圖中表示兩組數據,體會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必要性。這樣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和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反思】

      通過創設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經歷整理數據、描述數據的過程,并在相互的評議和交流中,不斷改進和完善各自的統計圖,逐步明確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引導學生從統計圖中發現問題,表達自己的想法,驗證猜想,體驗到數據的作用。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11-04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數學教案08-29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案07-24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9-28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12-30

    小學數學教案【熱】12-30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12-30

    小學數學教案【熱門】12-30

    【薦】小學數學教案12-3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婷婷色五月开心综合 | 亚洲欧美动漫卡通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无线码 | 亚洲国产91l| 亚洲日本最新在线 |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综合v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