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小班數學教案

    小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4-11-06 11:24:06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小班數學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數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小班數學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小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大小給四個物體進行排序。

      2、在活動過程中根據物體的大小特征匹配相應大小的物體。

      3、嘗試用語言講述操作過程。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給四只大小不同的小貓排序。

      教師出示圖片小貓,提問:它們是誰?一共有幾只?他們有什么不一樣?誰會幫它們排隊?先帶領幼兒數數1、2、3、4只貓,然后大家確定開始的地方,幼兒上來排序,其他幼兒看排大的對不對,并集體講述她是怎么排序的。

      (2)給小貓送魚。

      教師出示三條魚的圖片。問:這是什么?誰最愛吃魚?那我們把這些魚送給小貓好嗎?看看這些魚有什么不一樣?想想應該怎么送?幼兒操作,師生共同檢查,教師引導說出:最小的魚送給最小的'貓,大一點魚送給大一點的貓,最大的魚送給最大的貓。大家集體練習一次。

      2、操作活動。

      按大小對應排序。

      教師啟發幼兒先將卡片中的動物按大小順序排隊,再引導幼兒將相關的物體按大小對應的排序在下方,進行排序活動。

      3、活動評價:

      (1)讓幼兒相互安靜地觀察同伴的操作情況,給幼兒提供交流和學習的機會,再請個別幼兒說說:你是怎樣給動物排隊?匹配食物的?

      (2)教師表揚能大膽地講述自己操作過程的孩子。

    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比較物體的大小,將物體按大小進行匹配。

      2、用各種方式招待客人并用短句進行表述。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準備:

      (認知準備)有簡單的招待客人的經驗

      (材料準備)PPT

      教學難點:

      在比較過程中掌握“大中小”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講講故事《三只熊》

      欣賞故事

      重點提問:

      1、房子里住著怎樣的三只熊?小姑娘走近屋子,看見了什么?

      2、怎樣的碗、怎樣的勺子、怎樣的椅子、怎樣的床?

      3、小姑娘吃了誰的粥?

      4、三只熊回來發現了什么東西變了?說了什么?

      二、歡迎三只熊

      分別和三只熊打招呼

      請三只熊分別坐在合適的椅子上

      和不同的熊對話并告訴大家自己是和誰問候的'。

      三、給三只熊送禮物

      看禮物:說說禮物的不同

      送禮物:根據禮物的大小把禮物送給不同大小的熊。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設計是從基礎入手形成大小相對概念的教學活動,重點是讓幼兒在掌握大和小概念的過程中發展多角度的、多層面的思維。

    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比較大和小,根據紙盒的特征進行分類和配對。

      2.體驗動手操作的快樂。

      3.培養觀察和動手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活動準備:

      與幼兒人數相等的鞋盒,大小各半,將大小配對的兩只鞋盒用相同的包裝紙包裝:一只特大紙盒;大小不等、形狀相同的球和雪花積木若:一大一小兩只塑料筐;自制示意網兩張;音樂《大雨和小雨》。

      活動過程:

      一、魔術導入,認識紙盒一家,兩兩對應區分大小

      1.教師變出一大一小兩個盒子,請幼兒觀察。師:(1)這兩個盒子一樣嗎?哪里一樣?哪里不一樣?(2)你知道誰是盒子媽媽?誰是盒子寶寶?為什么?

      2.幼兒每人取一個紙盒,盒子包裝相同的兩人組成一組,分組比較,區分大小。

      (1)根據相同的包裝特征兩兩分組。師:找一找,哪兩個是一家人,一家人坐在一起。

      (2)比較相同圖案的紙盒。區分大小。師:比一比,誰是紙盒媽媽?誰是紙盒寶寶?

      (3)加深幼兒對大小的認識。師:請紙盒媽媽們一起打個招呼,請紙盒寶寶們也相互親一親。

      (4)將小紙盒放進大紙盒里。再次比較。師:紙盒寶寶要玩捉迷藏的游戲呢,快把紙盒寶寶藏到紙盒**的懷里去。

      二、情境游戲,根據物體的大小特征進行分類和配對

      1.游戲一:運果果。教師扮紙盒爺爺,拖來一個大盒子,里面裝滿大小不同的球。

      (1)師:嗨喲嗨喲,我是紙盒爺爺,今年我的果園大豐收,收了好多果子,可是我年紀大了,沒力氣了,想請盒子媽媽和盒子寶寶幫我運果子。

      (2)師:大小不同的果子,應該怎么運呢?紙盒爺爺把要求都畫在圖片里了,請你們看一看,說一說。

      出示圖一,請幼兒看圖說出要求,并根據要求操作:用大紙盒裝大果子,小紙盒裝小果子;將大果子放進大筐子,小果子放進小筐子,

      2.游戲二:吃餅干。出示大小不同的兩種雪花片。師:紙盒爺爺為了感謝你們,給你們準備了餅干。誰吃大餅干?誰吃小餅干?一共吃幾個’盒子爺爺全都畫在圖里了,你們看一看就明白了。

      出示圖二,幼兒看圖操作:大紙盒里放兩片大雪花積木,小紙盒里放兩片小雪花積木。完成后,師生一起檢查操作結果。

      三、拓展延伸,體驗樂趣

      1.紙盒來唱歌。師:紙盒媽媽和寶寶都吃飽了,今天真開心,我們一起唱首歌吧。(播放歌曲《大雨和小雨》,教師指揮,幼兒有節奏地搖晃放有雪花片的紙盒,表演大雨和小雨。)

      2.送紙盒回家。

      活動反思:

      鞋盒是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輕便且容易收集。它們也是孩子們喜歡的玩具,常看到區角中的鞋盒子成了“小拖車”叫房子,孩子們樂此不疲地用它們來堆砌、拖拉。為幫助孩子們學會區分大小,并按照物體的特征配對,我借助大小不同的盒子、球、雪花積木、筐子等多組物體,在游戲的情境中讓幼兒反復操作、比較、分類、配對,感知物體的大小及數量。

      在最初設計這節活動時,我用兩只紙盒和孩子們一起操作,采取“教師示范、幼兒操作”的教學方法,孩子們操作的正確率很高,但是在后續的其他活動中卻發現,孩子們并沒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如何區分大小,如何根據大小不同進行分類和配對。于是,我重新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發現原先設計的每個環節都是教師帶著孩子走,缺少讓孩子自己思考、主動發現的過程。導致孩子們在活動中“會做”,其實并沒有真正“學會”。

      于是,我重新修改活動方案,每一個環節都讓孩子“學習在先”。在第一個環節,我出示兩個盒子,讓幼兒自己觀察尋找到答案后再進行操作,將大、小盒子配對。接下來的環節,我采用作業單的形式,將操作要求用圖示展示,讓幼兒自己看圖理解要求,并進行操作。

      對小班的孩子用圖示的.方法進行示范是一個嘗試,也是一次挑戰。有部分教師認為,直接用語言提示可能會比圖示更節省時間,但是。我覺得孩子讀圖、理解圖的過程,同樣也是學習的過程。為便于小班的孩子看懂圖示,我盡量使用實物照片,活動中始終遵循“先學后教、以學定教、以教導學”的教育原則,每個環節都讓幼兒先行探索、理解,教師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再進行引導。事實證明,孩子們通過自己的主動學習,才能真正“學會”。

      小百科:紙盒是一個立體的造型,它是由若干個組成的面的移動、堆積、折疊、包圍而成的多面形體構成的。立體構成中的面在空間中起分割空間的作用,對不同部位的面加以切割、旋轉、折疊,所得到的面就有不同的情感體現。紙盒展示面的構成關系要注意展示面、側面、頂部與底部的銜接關系,以及包裝信息元素的設置。

    小班數學教案 篇4

      設計背景:

      數學活動重在操作,幼兒又喜歡動畫,以小豬過生日的形式更加吸引幼兒的興趣,在幼兒熟悉的過生日環境中學習顯得更加輕松,幼兒更加愿意主動探索,讓整個活動變得更加有意義。學習過程中學習點數取物,并進行分類,讓幼兒在積極主動地體驗過程中享受參與活動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復習5以內的數數及認數,能手口一致點數,學習按數取物。

      2、在活動中加強觀察力和思維力。

      3、體驗操作學習帶來的快樂,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手口一致點數,知道數字代表的實際數量

      難點:能按數取物

      活動準備:

      教具:PPT課件,小動物五只,5以內數字卡。

      學具:印有數字、點子的盤子每人一只;雪花片;蘑菇、草莓、骨頭等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復習感知

      1、引入活動,小豬過生日,邀請我們到他家去做客,出示PPT。

      2、小動物給小豬過生日來啦,并送來了許多禮物,聽一聽誰來啦

      A:看誰來了?(小貓)他給小豬送來了什么禮物,有幾個用數字幾表示?(一根棒棒糖)

      B:看又是誰來了?(小狗)他給小豬送來了什么禮物,可以用數字幾表示?(兩個花盆)

      C:小羊小青蛙也來啦,送來了什么禮物,數量是多少?(小羊三個籃球,小青蛙送來四個蝴蝶結)

      3、小豬邀請好朋友吃蛋糕了,看看小豬過幾歲生日(五根蠟燭,五歲生日)

      小班數學詳案教案及反思《小豬過生日》含PPT課件

      三、游戲鞏固

      1、小豬想請小朋友幫助他招待小動物,如果這個小動物對應的數字和實物數量一樣,就放進相對應的籃子里。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檢查幼兒操作情況。

      四、生日快樂

      小豬的生日會越來越熱鬧了,我們一起為小豬唱生日快樂歌!

      教學反思:

      1、這是小班的`一堂數學復習課,在幼兒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增加一點按數取物的知識,讓復習課提升了高度。

      2、活動過程我注重幼兒的個別差異,講求對幼兒能力的同等對待,考慮到幼兒的個別差異。可是班級幼兒人數過多,對于操作環節掌握度不很自信,但是相信只要幼兒對課堂感興趣,整個過程都將會很好的掌控!

    小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一維特征進行分類,并簡單描述分類結果。

      2、嘗試不同的分類方法,體驗數學活動中操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重點:學習按物體的一維特征進行分類,并簡單描述分類結果。

      活動難點:

      嘗試不同的分類方法,體驗數學活動中操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串珠(其中有不同顏色和形狀)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激發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老師剛才在東西時,發現這些串項鏈的珠子掉了出來,請你們幫忙把珠子收拾起來,你們愿意幫忙嗎?

      二、引導幼兒觀察珠子的不同特征。

      教師:這些珠子一樣嗎?

      教師:有什么不同?

      (顏色、形狀、大小)

      教師:可以怎樣把它分開呢?

      三、啟發幼兒分類的方法。

      教師:仔細看看,項鏈中都有什么樣的珠子,你們會怎么把它們分開呢?

      :這些珠子顏色、形狀、大小不同,我們可以按照顏色來分,把相同顏色的珠子放在一起,也可以按照形狀的特征來分,還可以按照大小來分。

      教師:請你們來分一分吧。(讓幼兒在桌子上試試看)

      幼兒操作,教師觀察。

      教師:小朋友們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我們可以按照很多方法來分呢,袁老師也想了辦法。

      我們可以按珠子的顏色來分,把紅色的珠子分在一起,把綠色的珠子分在一起。

      還可以把大的.珠子分在一起,把小的珠子分在一起。

      還可以把三角形的珠子分在一起,把圓形的珠子分在一起。你們來試一試吧。

      幼兒操作。

      教師:你是按什么規律來分類的呢?(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分類的理由)展示個別幼兒操作結果。

      請你大聲地說出來,你是怎么分類的。

      四、材料,結束活動。

      教師:小朋友非常能干,想到這么多方法來分珠子,謝謝小朋友們,現在請你們把珠子好送回去吧。

    小班數學教案 篇6

      記得陸老師曾在我們班試教一節數學課,我被孩子的專注而吸引,孩子們很喜歡操作,也喜歡在游戲的情境中,學習數學。于是,心里就有點小沖動,我也要上節數學課!因為至今為止,一般公開課,我還沒有嘗試過數學活動,比較偏科。于是,我打算在家長開放日活動中,呈現一節數學活動,讓家長了解孩子的數學能力和水平,對孩子來說,同樣激發了他們學數學的興趣。

      小班數學活動:《復習3以內的數量》

      活動目標:

      1、復習1--3的'數字和排序,正確感知和操作3以內的數量。

      2、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3、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小動物模型、點卡和數字卡、玩具圖片、點卡"糖葫蘆串"若干。

      活動過程:

      一、兒歌導入,引起興趣。

      1、教師帶領幼兒念數字兒歌《手指謠》。

      2、師:《手指謠》里有很多可愛的小動物,今天啊,我們就邀請了小動物們到我們班級來做客。

      二、學習按序點數。

      1、師:喵喵喵,是誰啊?(出示1只貓、2只狗、3只兔子。)2、師:小貓有幾只啊?小狗呢?小兔子呢?

      3、教師鼓勵幼兒用手指頭表示數字1、2、3。

      4、教師出示相應的圓點卡,讓圓點卡和小動物對應。

      5、師:我們一起來數一數3只小兔子吧。你們說,從哪邊開始數呢?

      6、教師帶幼兒從左往右數兩次。

      7、我們這里有三個數字(1、2、3),我們幫她們找朋友吧,應該跟哪個小動物做朋友呢?

      反思:

      1、目的明確也完成得較好,可改為“感知4、5的數量”更好些。

      2、設計的環節圍繞目標而實施;活動層次性十分明顯:復習→學習→應用→生活中應用。

      3、情境性強、游戲性突顯:以小刺猬為背景貫穿始終,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4、教玩具美觀、實用,易于操作。

      5、幼兒學習主體性要再加強一點,操作應注重全體幼兒,復習3、感知4和5的環節最好是面向全體。

      6、掛圖應該往下移一點,幼兒才貼得到。

      7、小白兔應該貼在背景圖的中部,刺猬貼在下部,便于幼兒操作。

      8、 “找朋友”的環節應該驗證一下。

    小班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數字及珠1、2、3、4、5。

      2、通過游戲加深1、2、3、4、5,珠與譯數、數譯珠。

      3、操作中體驗學習知識的樂趣。

      教學準備:

      《五指歌》兒歌磁帶、歌曲《兩只老虎》、《神奇的手指》,錄音機;數卡、珠卡,胸前數卡和珠卡與幼兒數一樣多;大算盤;小算盤14把;老虎頭飾。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小朋友今年是什么屬相年?(虎年)。小朋友你們都很聰明,今天老師扮老虎媽 媽,你們就扮小老虎好嗎?(好)。老虎媽 媽帶來一首好聽的兒歌,小朋友要仔細的聽,聽完后,老虎媽 媽可要向你們提問題的。放兒歌《五指歌》,剛剛聽到的兒歌里有幾個數字?(5個)。都是什么呀?哪個小朋友能回答?(1、2、3、4、5),好!說明小朋友你們都認真聽兒歌了。出示數卡1問:小朋友1像什么呀?跟教師讀:(1像鉛筆來寫字),(2像小鴨水上漂),(3像耳朵聽聲音)(4像小旗迎風飄)(5像秤鉤來賣菜)。好!小朋友回答的都很好。回答好的給個粘貼獎勵。

      二、通過《神奇的手指》手指游戲,數在手指上的變化。

      下面我們輕松一下,活動活動我們的手指,好!一起做《神奇的手指》游戲好嗎?放《神奇的手指》歌曲,跟老師一起游戲。

      手兒搓搓,手指點點,眼睛眨眨,頭兒搖搖,

      我的手指多靈巧,我的手指變變變,

      一個手指頭變成毛毛蟲,爬呀爬呀,爬一爬,

      兩個手指頭變成小白兔,跳呀跳呀,跳一跳,

      三個手指頭,變變變,變成小花貓,喵喵喵,

      四個手指頭,變變變,變成螃蟹走,走走走,

      五個手指頭,變變變,變成大老虎,嗷嗷嗷,

      我用手指頭,變變變,我的手指頭真好玩。

      三、數字在算盤上表示

      讓幼兒回到座位上桌子前,小朋友數字很有意思的,它可以用手指表示,小朋友在想一想,數字還可以用什么可以表示?哪位小朋友能回答?(算盤)出示大算盤,介紹算盤,四周叫框,橫的叫梁,豎的叫檔,上珠一個表示5,下珠一個表示1,小朋友今天數字寶寶1、2、3、4、5也想上算盤上,看看小朋友想一想辦法幫助數字寶寶們上算盤好不好?教師在算盤上示范撥珠,在看幼兒撥珠的.情況,如有錯誤進行指導改正。

      1——托1——去1; 2——托2——去2; 3——托3—— 3

      4——托4, ——4;5 ——食指向下撥5——食指向上挑5。

      四、通過游戲《兩只老虎》鞏固數譯珠,珠譯數

      小朋友都很累了吧,下面老師跟你們一起游戲好嗎?把幼兒分成兩組,一組發數胸卡,另一組發珠胸卡,講游戲規則:這個數卡去找對應算盤上的珠卡,,珠卡去找對應的數卡,這就是一對好伙伴,一會放音樂,跟老師一起做動作,等音樂停的時候,就趕緊去找自己的伙伴,不要找錯了,手拉著手。游戲前先認一下自己的胸卡是什么,要記住。找一位教師先示范一次;放《兩只老虎》進行游戲。游戲結束,老師“老虎媽 媽帶著你們去打小松鼠,好不好?”好!(走嘍!)”

    小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5和5的數量,了解數字5的形成。

      2.復習數字1-5及其所代表的.量。

      3.學習準確投球。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舊報紙、膠帶、箱子、彩筆、數字卡片“1”至“5”

      活動過程:

      1、教師示范做紙球:將舊報紙揉成球形后,用膠帶固定。

      2、請每位幼兒做5個紙球,準備進行投球游戲。

      3、把5個紙球在地上排成一條直線,旁邊放置數字卡片“1”至“5”。請一位幼兒數數紙球,然后找出適當的數字卡片。老師出示數字卡片“5”,與幼兒一起認讀。

      4、教師說開始時,請每組第一個幼兒開始將球投進籃子里。每投進一球,老師出示相關數字卡片。投完后,幼兒一起數一數箱子里有多少個球,箱子外有幾個球,再請他們找出相配的數字卡片。(若幼兒未能把球投進箱子里,可鼓勵他不斷嘗試,克服困難。)

      5、請第二位幼兒繼續進行投球游戲。

      6、游戲結束后,大家一起數數看,有幾個人5個球全投進籃子,投進4個球的有幾個人,讓大家為他們拍拍手。

      總結分享:

      請幼兒數數活動室中的物品,并找出適當的數字卡片。

    【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數學教案12-30

    小班幼兒數學教案03-26

    (經典)小班數學教案08-01

    小班數學教案[經典]07-26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08-08

    小班數學教案(精選)08-06

    小班數學教案(精選)07-31

    (經典)小班數學教案07-22

    【經典】小班數學教案07-22

    小班數學教案[精選]08-12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专区一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 | 亚洲AV成人无遮挡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