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拼擺圖形中,感受空間方位的變化。
2、能不受排列形式影響正確感知7以內數量。
3、能安靜的進行數學操作活動。
【活動重難點】
在拼擺圖形中,能不受排列形式影響正確感知7以內數量。
【活動準備】
1、范例若干,1-7的數卡;
2、火柴棍人手7根,幼兒畫冊,幼兒操作紙,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火柴,提問:
老師帶來了什么?你在哪里見過它?它有什么用?
生活中我們能不能用它來玩火?為什么呢?
教師小結:火柴棍是用來點火的,玩火很危險,小朋友們在家千萬不能玩火。今天老師跟火柴棍玩了個游戲,用它拼出了許多好玩的圖形,請大家來看一看。
二、學拼火柴棍圖。
1、嘗試拼拼圖。
(1)教師一一出示范例,請幼兒在桌上用火柴棍拼擺出來。
提問:這像什么,請你用自己的火柴棍試試拼一拼。
(2)分別說出用了幾根火柴棍。
提問:你拼出來了嗎你用了幾根火柴拼了什么圖形
2、按一定數量的火柴棍拼圖。
(1)教師請幼兒用一定數量的火柴棍拼拼擺擺。
師:今天數字寶寶也想跟我們小朋友玩游戲。出示數字4,提問:這是幾?請你們為數字4拍手。
師:4可以表示4根火柴,請你數出4根火柴。
請你用4根火柴拼一拼,擺一擺,看看你能拼出什么。
(2)集體介紹。
提問:你用4根火柴棍拼出了什么?
教師依次出示數字5,6,7,讓幼兒拼一拼,擺一擺。
三、教師小結。
1、今天小朋友們都很能干,用火柴棍拼出了各種各樣的東西,老師這里還有許多哥哥姐姐用火柴棍拼出的東西呢,你們看。(打開課件)
2、老師會把火柴棍放在區域游戲角里,請小朋友們下次玩游戲時用更多的火柴棍去拼一拼,擺一擺,看看還能拼出什么!
四、幼兒操作練習。
1、出示操作紙,講解。
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操作紙,要考考我們班的小朋友,看誰既能干又聰明。
2、請幼兒完成操作紙“拼拼數數。”
先請幼兒按圖拼擺出圖形,再用點子標出用了幾根火柴棍的數量。
3、展示幼兒操作結果,集體點評。
【課后反思】
火柴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物品,也是現在小朋友很少見到的.東西,課前我收集了大量的火柴。活動開始,幼兒一看到火柴時,感到又新奇又興奮,在老師一一的提問中,幼兒知道了不能用火柴棍玩火,玩火是很危險的。當看到老師示范用火柴棒拼出各種形狀時,幼兒很開心,都想試一試。在嘗試用火柴棍拼圖過程中,幼兒也能拼出各種形狀,但創新不多。在按一定數量的火柴棍拼圖時,先出示數字4、5、6、7,讓幼兒練習點數,再為數字拍手,提高了幼兒的興趣,再引導幼兒按一定數量的火柴棍自己玩一玩,在實際的拼搭過程中,幼兒都能用許多的火柴,創造不同的形狀,比如:拼出了小蝴蝶、小魚、房子、小汽車,飛機、太陽等等,幼兒都十分有創意,效果超出了我的預料。為了讓孩子更好的看到同伴的創意,我讓搭班老師用手機給造型拍了照,在評價時幼兒不僅欣賞了獨特的拼圖造型,還學到了同伴的本領。在活動中幼兒都能積極地投入,能在輕松愉快地氣氛中操作、學習,獨立地用火柴棍拼出不同的形狀,體驗了用火柴棍拼圖的樂趣,也體驗了“玩中學、學中玩、玩中教、玩中求進步”的觀點,從而獲取多方面的新知識。最后讓幼兒看PPT,感受哥哥姐姐是怎么玩火柴拼圖的,又進一步提高了幼兒以后在區域游戲中玩火柴棍的興趣。相信在以后的操作中,孩子們會越來越能干、越來越聰明!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用根據圖形的大小、顏色、形狀特征選標記。
2、通過觀察、比較、判斷圖形之間的相同和不同特征。
活動準備:
1、黃色小蘑菇、紅色大蘑菇、黃色和紅色標記、大小標記若干
2、各種顏色、各種大小、不同形狀的圖形若干。
3、標記卡若干
活動過程:
一、比較蘑菇的大小和顏色
師:(出示紅、黃蘑菇)小朋友看這是什么?這兩個蘑菇有什么不同?(大小、顏色不一樣)
師:用什么辦法可以把不一樣的地方記錄下來?(標記)
師:(出示標記)小朋友你們還認識這些標記嗎?現在請小朋友來給蘑菇送標記,一邊送一邊說什么顏色的蘑菇我送你什么顏色的標記。
二、比較大的紅色的圓形卡片和小的黃色的正方形
師:(出示大的紅色的圓形卡片和小的黃色的正方形)小朋友看,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什么?他們有什么不同?(大小、顏色、形狀不一樣)
師:現在請小朋友也來給這兩個圖形寶寶送標記,一邊送一邊說一句好聽的話?
三、看圖形找標記卡
師:(出示各種形狀、大小、顏色不一的圖形)小朋友,你們看這些圖形寶寶一樣嗎?你們認識它們嗎?他們有什么不同?
師:老師給每個小朋友發一個圖形寶寶,請4個小朋友一組,去找老師給你們準備的.和你們圖形相應的標記卡做朋友。
師:小朋友找好了把他們貼在黑板上介紹你找的是什么?
四、師總結:
這個長方形寶寶找到了大的藍的長方形標記卡做朋友``````
五、找朋友游戲
師:小朋友真聰明!幫圖形寶寶們都找到了朋友。現在我們也來玩一玩找朋友游戲。老師給你們發圖形和標記卡,如果你拿到的是圖形就去找和你相應的標記卡做朋友,如果你拿到的是標記卡就去找圖形寶寶做朋友。
師:現在我們帶著你的朋友一起去玩吧!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較敏銳的觀察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讓幼兒基本掌握梯形的特征。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重點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了解梯形的特征,并能拓展到周圍的生活與環境中去,主要運用觀察法、觀察比較法、講解法等突破;活動難點是讓幼兒能夠找出兩條平行邊,主要運用觀察法、講解法、聯系法等突破。
活動準備
幼兒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梯形學具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播放動畫片,孩子觀看動畫片(問:動畫片里有哪些圖形呢?)
二、基本環節
認識梯形
1、用魔術棒拼圖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等)
2、分類,說圖形名稱(目的是認識梯形)
3、說梯形的.特征(梯形是什么樣的?)
4、把圖形寶寶送回家
三、結束環節
鞏固練習
看視頻:找圖形。
四、延伸環節
給圖形涂色,展示。
教學反思
反思:
1、課的目標定位空泛、模糊,活動目標應用詞準確、有針對性,目標中要體現本次活動中孩子要達到的程度。目標這樣定更具操作性,如:
(1)認識梯形,并在生活中找一找梯形。
(2)讓孩子樂于參與活動,體驗圖形游戲活動中的快樂。
2、教師的課前準備應更充分,消除因細節問題影響活動的順利開展(如拼圖的線條不夠緊密,黑板和魔棒色差不大等等)
3、教師應加強學科知識的學習,數學語言應規范、嚴密、準確。
4、課的結構應層次清晰,環環相扣,循序漸進。本課的結構如是這樣則更好:
(1)看動畫片,找圖形,認識梯形。
(2)用魔法棒拼圖形,說梯形特征。
(3)涂一涂,送圖形回家。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7的分合,知道7分成兩份有6種分法,嘗試記錄其結果。
2、在觀察和探索操作活動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數字。
3、會用語言講述操作過程。
4、感知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1、教具:人手一個小盤子,7個雪花插片,數字卡片1--7。
2、學具:幼兒用書、鉛筆。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復習"碰球"游戲。
教師出示數字卡片5,與幼兒共同玩"碰球"游戲。
教師:嘿、嘿,我的2球碰幾球?
幼兒答:嘿、嘿,你的2球碰3球。
教師可以變換數字卡片,與集體、小組、個別幼兒玩,也可以請個別幼兒上來出示卡片帶領大家玩碰球游戲。
(2)學習7的組成。
①引導幼兒報出盤子中雪花插片的總數,并將自己盤子中的雪花插片分成兩份,鼓勵幼兒嘗試多種分法。每當幼兒說出一種分法,教師就記錄下來,直至幼兒講完所有的'分法。
②讓幼兒數一數共有幾種分法,想一想,如何能記得又快又好。幼兒想辦法,師幼共同商量并有序地進行排序,就不易錯漏。
③帶領幼兒找一找前后數字的排列關系,通過觀察感知并發現前后數字變化的規律:前面的數字逐漸變大,而后面的數字卻由大變小。
2、操作活動。
(1)依樣涂色進行7的分合,并記錄7的分合式。
引導幼兒觀察圖上辣椒的數量及顏色的變化,請你按序
涂色,并看圖記錄7的分合式。
(2)看分合式填空。
觀察點卡分合式,請你在方框內,畫出相應數量的圓點填寫分合式。
(3)觀察數字7,學習在日字格中,正確地描寫數字。
(4)游戲:天上七顆星,師生共同邊念兒歌邊做動作。最后一句每說一個就數一個手指頭
天上七顆星,
地上七塊冰,
臺上七盞燈,
樹上七只鶯,
墻上七枚釘。
吭唷吭唷拔脫七枚釘。
喔噓喔噓趕走七只鶯。
乒乒乓乓踏壞七塊冰。
一陣風來吹來七盞燈。
一片烏云遮掉七顆星。
3、活動評價。
(1)請個別幼兒上來講述自己的操作活動,其他幼兒邊看邊念分合式,鞏固對7的認識。
(2)教師展示幼兒的操作材料,對書面整潔、操作正確的幼兒給予表揚和肯定。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標記記錄圖形的兩個特征(大小、形狀、顏色)。
2、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圖形之間的不同特征,并會用語言表達。
3、通過操作、游戲,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各種不同顏色、形狀、大小的圖形,包裝說明書,貨架、籃子。
2.學具:操作作業單、蠟筆、鉛筆;有說明的包裝袋。
活動過程:
1、以游戲情景導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我們班的餅干超市馬上要開業了,我們來看看超市里有些什么餅干?(出示不同大小、顏色、形狀的圖形),仔細看看這些餅干有什么不一樣?
*第一次操作:(出示包裝袋)裝一樣的餅干
提出要求:每個小朋友那一張包裝袋,四人一組到后面的桌上去裝餅干,只能裝一種相同的餅干。
討論:你裝的是什么餅干,怎樣才能讓別人知道里面裝的是什么餅干呢,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記錄?(標記)
評析:首先以游戲的情景導入活動,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欲望,同時也是一個復習幾何圖形的過程,接著我通過第一次操作“裝一樣的餅干”為后面的`制作產品說明書打下伏筆。
*出示包裝袋,學做“產品說明書”,并學習按說明書上的標記順序說一說這是什么餅干,如(黃標記、三角形標記)“這是黃色的三角形餅干。”
評析:“產品說明書”貼近幼兒的生活,它能為顧客帶來方便,通過集體學習制作產品說明書幫助幼兒分析圖形特征,并學習用語言表達,為后面的幼兒第二次操作做了準備。
2、設置游戲情境,提出操作的要求。
*師:剛才小朋友幫忙裝好了餅干,我們要送到超市里去呢,在送去之前請你們再幫忙在包裝袋上用標記來做產品說明書,這樣就可以讓顧客一看包裝袋就明白里面是什么樣的餅干了,好嗎?
*提出操作要求:先將自己包裝的餅干作說明,完成后可以再到籃子里選不同的餅干作說明,先看清楚里面裝的是什么餅干。
*幼兒操作,教師巡視指導,提醒能干的小朋友多做幾張說明書。
*回座位,介紹自己的“產品說明書”,“誰愿意上來介紹自己制作的說明書?”先數一數該幼兒做了幾張,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評析:為自己包裝的餅干制作說明書,幼兒顯得更為興奮,這一環節中孩子不僅分析記錄了第一次操作的圖形,我還為幼兒充分提供了更多包裝好的“餅干”,旨在讓幼兒接觸更多不同種類的幾何圖形,讓幼兒體驗成功感。
*還有很多小朋友也想來介紹,這樣吧,請你們和旁邊的小朋友相互介紹一下,如果你發現別人做錯了,可以幫他指出來(相互介紹)。
評析:這一環節不僅能滿足孩子的講述欲望,能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同時這也時孩子自己的一評價方式,通過相互介紹、觀察,相互學習并發現別人的錯誤,幫助指正。
3、游戲:送餅干
*師:“謝謝你們包裝好了這些餅干還制作了產品說明書,現在請你們把這些餅干送到超市里去,還要把餅干放整齊,瞧:這里應該放什么樣的餅干(籃子上有標記)
*幼兒上來送,送完后請5個小朋友分別當服務員檢查是否放對。
評析:通過這一游戲,不僅復習鞏固了圖形分類,也自然地將孩子的操作材料進行整理,請5個幼兒當服務員目的是讓幼兒自己檢查操作結果,充分體現了孩子的自主性。
4、游戲:找餅干
*師:剛才小朋友包裝餅干可起勁了,老師也幫忙包裝了一些餅干,可是我制作了說明書卻忘記裝餅干了(每位幼兒發一張)請你們拿到后幫我想一想應該裝什么樣的餅干,也可以跟旁邊的小朋友討論一下。
*餅干在后面的聽課老師手里,請你們去找一找哪位聽課老師的餅干應該裝載你的包裝袋里?如果找對了,聽課老師還會給你一個小獎花呢!
評析:這一游戲讓孩子看說明書裝餅干是一個提升的環節,通過與聽課老師的互動,請聽課老師檢查結果貼小獎花,充分利用的聽課老師的資源。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熟悉序數,根據序數把握事物的空間位置。
2.能根據提示,找到事物相對的位置,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
3.體驗數學操作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白板課件。
2. 蠟筆、操作單。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教師:歡迎各位來到魔法之城,這是誰呀?(魔法師)魔法師有什么特殊的本領呢?魔法師的本領可真多呀!今天有幾位小魔法師也想成真正的魔法師,數數看有幾位?(5位)教師:請一位小朋友上來數一數,我們跟他一起數。
(二)比較高矮進行排隊。
教師:要想成為真正的魔法師,就要通過魔法考試,那誰是第一個來考試的呢?看看他們是怎么排隊的(從矮到高排的),請一名幼兒上前進行操作。
(三)魔法考試。
1. 教師:魔法考試開始了,那我們來聽聽大魔法師是怎么說的,聽錄音(請在最大書架上數第4欄里,找出柜子的鑰匙。)2. 請幼兒說說聽到了些什么?教師:那從上數是什么意思呢?誰再來說一說(上數是從上往下數),原來上數就是從上往下數?(從上往下)那上數第七欄到底是哪一個呢?誰來找一找,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那到底是哪一個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真的是這個呢,鑰匙在不在里面,我們來打開看一看,哇!上數第七欄里真的有一把鑰匙呢,太棒了,我們給剛剛那位小朋友鼓鼓掌。播放鼓掌的聲音。
3. 教師:在這一輪比賽中有2位魔法師被淘汰了,為什么呢?因為他們找錯了。
4. 教師:那剩下的.3位魔法師找到了鑰匙通過了考試,我們來看看是哪3位魔法師呀? 5. 3個魔法師排著整齊的隊伍,去參加第二輪考試了,聽聽看第二輪會考他們什么呢?(小魔法師們,請在下數第六個抽屜里取出明信片)6. 教師:誰聽清楚了,下數是什么意思(從下往上數)原來下數是從下往上數,下數第六個抽屜是哪一個呢?那誰來試一試,找一找。那這個抽屜到底能不能打開呢?哇,真的打開了誒,太棒了,我們給他鼓鼓掌。(播放鼓掌的音樂)7. 教師:那幾個魔法師通過了考試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只剩下2名魔法師了。他們拿到了明信片,那明信片上有什么呢?請你們討論一下明信片上告訴我們要找什么,怎么數的?(動腦筋仔細想一想哦)誰看懂了?要我們找什么?怎么數?(你怎么看出是從左往右數的,哦,原來呀,箭頭從左邊往右邊就表示左數。
(四)幼兒操作。
1. 現在到最關鍵的時刻了,進行最后一輪考試了。
2. 教師:請你們幫這幾位魔法師找一找到底是哪一件衣服呢?請你將答案用蠟筆記錄在操作單上。
3. 幼兒進行操作,教師進行巡回指導。
4. 講評操作單,教師:真的是這件,這件衣服上藏著一個機關,是通往魔法之城的樓梯。
5. 教師講述繪本內容。教師:看,我們的魔法師通過了考試,來到了魔法之城哇,魔法之城可真漂亮,有好多玩偶在用餅干,冰激凌,面包制成的房子中跳舞,玩耍。
(五)結束活動。
教師:魔法師好消息告訴了媽媽,媽媽決定帶她出去玩,在出發前媽媽要小魔法師找出帽子是從下往上數第幾欄呢,等下次我們在一起學習好嗎?
活動延伸:
日常生活:讓幼兒說一說生活中的有哪些序數,鞏固對序數的認識。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優秀數學教案02-07
幼兒園中班的數學教案通用02-18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2-02
幼兒園的中班數學教案01-30
幼兒園中班《排序》數學教案05-26
【精】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1-30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熱】01-18
【熱】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1-21
【熱門】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2-02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對稱02-19